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之一。并不是所有美国的语言学家都属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而是指在美国持有这一语言学派的相同观点的一批语言学家,他并不存在任何团体或机构,也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美国描写语言学派20世纪20年代逐步形成,在1930年代-1950年代在美国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

(一)学派简介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则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

(二)代表人物

F.博厄斯和E.萨丕尔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家。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1911年)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萨丕尔也是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他的名著《语言论》(1921年)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强调尊重美洲本地人民的言语,从而作出客观的共时系统的描写。以后美国结构主义者致力于对语言结构作形式描写,其基本信条和传统都来自此二人。

L.布龙菲尔德

但是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来,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年)和《语言论》(1933年)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从他的著作可以看出,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的传统,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论和方法。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Z.S.哈里斯

在布龙菲尔德之后,Z.S.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年)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最为谨严的代表作。他给语言结构分析规定了两项基本任务:①把话语里的单位(如语素)切分出来;②把有关的单位归类。在分析时,要根据语言单位的分布特征,用替换的方法来进行鉴别,因此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分布主义”。他的工作方向是从小到大,先分析出语素,再分析语素组合的序列,最后得出语素序列组合的模式,可以说是从语素到话语。在结构分析和描述中,他采用抽象的数学方法,把语言单位转化成符号,然后按照公式进行运算。哈里斯和C.F.霍凯特等人是结构主义学派在布龙菲尔德之后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被人称为“后布龙菲尔德语言学”。

其他学派

除哈里斯等外,这一学派还有K.L.派克、E.奈达和C.C.弗里斯等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从1934年开始,每年举办暑期语言讲习班。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说,致力于把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例如,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emic,即语言中具有共性的成分)和“素”(-etic,即语言中具有个性的成分),并将这一区分运用于人类其他行为的分析。

在美国结构主义发展的进程中,1924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创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学会1925年创刊《语言》杂志,作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供学术活动的场所。

(三)主要特点

①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很多都没有文字和历史的材料,这使得这一学派一开始就不得不从口语着手进行共时的形式分析。这种做法,跟欧洲学者着重书面文献的语文学和专搞历时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都有显著的不同。

②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美国结构主义在结构分析中只注意可供验证的语言形式,不考虑心理过程,也不谈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形式的对立能决定意义的不同。

③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结构分析的任务是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如音素、语素等)并加以归类。在切分中,主要的依据是分布。所谓分布,是某个单位或特征在话语里出现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总和,也就是它出现于其中的一切环境的总和。所谓替代,是在相同的环境里,某个单位能够用别的单位来替换。

④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学派重视结构的层次,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分析法。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把句子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例如,英语Poor John ran away. (可怜的约翰跑开了)首先分成poor John和ran away两个直接成分,然后再把poor John分成poor和John,把ran away分成ran和away。如果不能再往下切分时,剩下的成分就叫做“最终成分”。上述例句的最终成分是poor、John、 ran和away。

⑤建立“语素音位”。这是把语法和语音结合而成的单位,包括出现在若干语素变体里的几个音位。例如,英语 knife/nayf/(刀,单数)和 Knives/nayvz/(刀,复数)包含同一个语素的两个不同变体,一个是 /f/,一个是/v/,可以用语素音位/F/总括起来,说这个语素的语音形式是/nayF/。语素音位有助于语素的鉴别,它起了用一个概念统驭诸变的作用。

⑥反对心灵主义,主张行为主义。

⑦主张共时的描写和分析方法的研究。

⑧着重形式分析,运用分布和替代法,从话语中分离出音素、语素,并加以归类。

⑨注意研究口语。

(四)美国描写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

他们认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搜集语言材料,然后对它们加以描写、分析和归纳描写语言学家主张搜集可以观察得到的语言材料。他们比较重视口语,常常亲自到社会中去搜集活生生的口语材料。比如他们为了分析研究濒于灭亡的美洲印第安语言,曾到印第安人居住地作了大量的记录语言材料的工作。搜集到材料后,接着就是对材料的分析研究,在这方面描写语言有三个步骤:

1、把材料加以切分,切分到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然后,通过对比法来确定音位,再通过替换法对音位加以归类。

2、用对比法确立语素,然后通过替换法对语素加以归类

3、用替换法来划分词类,然后确立句子的形式。

这三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描写语言学的三个研究平面:音位学平面,形态学平面,句法学平面。它们构成了描写语言学的一般框架架:语言材料、音位平面、形态方面、句法平面

(五)布龙菲尔德及其《语言论》

美国描写语言学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他于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称1933—1950年是布龙菲尔德时代。因此我这次报告单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入手来探索描写语言学的一些重要语言理论内容及其意义价值。

全书共二十八章: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讨论的是共时性的;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这些是从历时方面来看的。《语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一、理论内容

1、语言观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是瓦特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自称为机械论或机械主义。他用“刺激→反应”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语言。他说:“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作出反应(r)。”为此,他为语言作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s-r-s-r

s(stimulus刺激)实际刺激

r(respons反应)语言的替代性反应

s语言的替代性刺激

r实际反应

上述公式可以解释为:实际刺激s引起语言r的替代性反应,即引起语言的发生,语言又作为替代性的刺激r引起实际的反应r。

他举了琪儿想吃树上的苹果作为例子,琪儿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s,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r,即为s-r。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自己去采取实际行动,而是跟杰克说话r希望杰克去摘,那么杰克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而杰克去摘了就是r。即完成上面的公式:s-r-s-r。

2、语言形式

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他在《语言论》中指出:“凡是跟别的语言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复合形式,跟别的任何方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或者叫语素”。他从所举的例子中归纳出“bird,play,dance,cran-,-y,-ing”等都是语素,并指出语素中可能有部分语音相似,比方“bird”和“burr”,不过这种相似纯粹是语音上的,意义并不相互对应。同时指出“任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复合形式的

共同部分都是语言形式…如果一个复合形式除了共同部分以外还包含一个剩余部分,比方‘cranberry’中的‘cran-’,它在任何其它复合形式中都不出现,那么这个剩余部分也是语言形式。”且它只能与“berry”相组合,布龙菲尔德称之为“unique element[独一无二的成分]”,我们现在一般称它为“非能产语素”,即构词、组合能力非常弱的语素。例子如冯老师以前举的“苹果”的“苹”字,它只能出现在“果”前组成一个语言单位。而“果”则可以自由运用,组成“水果”等语言单位。所以说“苹”为剩余部分,也是一个“非能产语素”。

此外布龙菲尔德还根据“能否独立出现”的标准把语言形式化分为“黏附形式”和“自由形式”:“不能单说的语言形式叫做黏附形式;其它所有形式(例如john ran,或john或ran或running)都是自由形式。”黏附形式仅仅作为更大成分中的组成成分,而自由形式既可作为一个更大成分中的组成成分在话语中出现,也可成为最大成分独立出现。如上所举例子“john”“ run”是自由形式,而“away”中的“a-”就是黏附形式。因此他创立了分析语素的方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刚才孙艳华同学已经讲过就不再重复。

3、语法形式的配列方式

布龙菲尔德认为:“在每一种语言里,各种形式的有意义配列构成了这种语言的语法。一般说来,语言形式似乎有四种配列方式:词序、变调、变音和形式的选择。”

(1)词序

词序指的是复合形式的成分发出的先后次序,如john ,hit, bill这三个词语可以有三种排列方式:john hit bill 和bill hit john和 bill john hit 而最后一种方式在英语中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中,词序起重要作用,比如说汉语。这一点我们经常说到就不再详细举例。

(2)变调(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一书译为转调)

我们把它理解为决定“句类”的语调(音高)或者决定词性和词形变化的重音。在许多语言中,语调可以作为鉴别句子功能类型的重要标志,以至于霍凯特干脆把语调看成是话语中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语素)。它包括轻重音、语调。如英语中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就能区别名词′abstract(内容)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和动词ab′stract(抽象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又如“煎饼”的重音如果是在“饼”,就是一个动宾式结构,但如果重音在“煎”字,“饼”是轻声,就是一个偏正复合词。这些重音成分和声调成分只能附着在音段即元音和辅音之上,它们并不出现在语流中,故此布龙菲尔德把它叫做“次音位”。

(3)变音

“这里指的是形式中主音位的变化”我们理解为某些实语素内部发生的语音交替(屈折)变化。美式发音更夸张于嘴的幅度。布龙菲尔德所举的例子分为两种:

一种是发生在由语言形式组合而成的语流中的屈折变化。既可以发生在自由形式之间,也可以发生在自由形式与黏着形式之间。发生在自由形式之间的如:

① do[du:]+not[not]→don′t[′do:nt]

另一种并不发生在连续的语流中,而是词根内部的元音(辅音)成分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

② run→ran

③ man→men

(4)形式选择

胡名扬先生把它称为“语类选择”:“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我们认为“形式选择”实际上就是“组合/聚合”这两类关系相结合的产物:因为不同的语言单位“聚合”往往会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组合”性质,反过来说,不同的“组合”关系也往往需要不同的“聚合”类来实现。也就是一组合结构对聚合关系的选择。

特定的结构对进入这个结构的成分有特定的选择。如述宾结构中,充当述语部分的只能是动词或动词形短语,因此在这个位置上选择的只能是动词或动词形短语。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打扫教室”这个述宾短语中述语部分选择动词“打扫”,宾语部分用名词“教室”。这就是形式的选择。

4、句法体系

关于句法体系有两个独到的理论:一是句子和短语(结构)的区别;一是句法结构的语法特征分类。

(1)句子和短语的区别

他说:“当一个语言形式作为一个较大形式的一部分出现时,我们就说它处于内置位置;否则就说它处于绝对位置,自成一个句子。”如:“温暖的阳光”这一语言形式出现在“我喜欢温暖的阳光”这个形式的一部分时,它就处于内置位置即为短语;而当它单独出现时,比如说出现在故事背景介绍时“温暖的阳光”这一形式则是自成一个句子。

(2)句法结构的类型

句法结构和它的成分二者之间的语法性质的关系是:如果整个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它的某一个成分或全部成分相同这是一种结构,叫做“向心结构”,向心结构里跟整体的功能相同的直接成分是这个向心结构的核心;如果整个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它的成分中任何一个的语法性质都不相同,那么这种句法结构就是“离心结构”。

按照布龙菲尔德的说法是:合成短语可能属于一个与任何成分的形类都不相同的形类。譬如john ran既不是一个主格词语(如john),也不是一个定式动词词语(如ran)。所以我们说英语的施事-动作结构是离心的:这个合成短语不属于直接成分的形类。另一方面,合成短语可能和一个(或多个)成分一样属于同一形类…因此,我们说英语的特性-实体结构(如poor john,fresh milk,等等)是一个向心结构。我们举汉语的例子来看:例如偏正结构(包括定语加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和状语加中心语的谓词性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后一个直接成分(中心语)相同:如“新鲜的牛奶”这一短语的语法功能和中心语“牛奶”的语法功能相同,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的语法功能都跟它的前一个直接成分(述语)相同,所以都是向心结构。主谓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两个直接成分(主语和谓语)都不一样,所以是离心结构。还有由虚词组成的句法结构如介词结构、的字结构等也都是离心结构。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它的每一项组成成分都相同,是一种多核心的向心结构,布龙菲尔德称之为并列式向心结构。他是从结构整体与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论证短语结构的语法属性的。

上面所介绍的理论内容均是属于共时平面的,对其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的理论诸如比较法、语言演变以及语言接触等方面省去不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布龙菲尔德的语言理论所产生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二、意义与价值

布龙菲尔德以其代表作《语言论》奠定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语言学史上的地

位,使他成为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所提出的概念系统为以后结构主义的发展确定了方向,至此美国描写语言学达到顶峰。布洛克曾对《语言论》作过评论:这样说决不是过分的,自从1933 年以来在美国所发生的分析方法上每一项有意义的改革都是由于布龙菲尔德的这本书对语言研究促进的直接成果。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理论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很大,赵元任先生的《中国话的文法》一书就是运用布龙菲尔德的理论来具体分析汉语的。这些理论尤其适合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这一特点,因此成为汉语语法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汉语的分析大部分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如:直接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复杂句子;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的分析方法运用于处理歧异结构,如:咬死猎人的狗,这一句如果以名词“狗”作为这个向心结构的核心,那么分析为偏正结构“咬死猎人的/狗”;如果以动词“咬死”作为这个向心结构的核心,则可以分析为述宾结构“咬死/猎人的狗”。

而他关于历史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本成熟,如第二十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关于语言的借用,具体分析了借用的不同类型,优势语言和劣势语言的互相影响和斗争,标准语的形成过程等等。这些理论具体体现在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

但由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理论是基于对英语的研究确立起来的,而汉语作为孤立语,本身不同于英语。它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因此不能以形统意,而是以意役形。汉语更注重的是从意义出发根据表意的需要去组织句子。所以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分析汉语时要注重汉语自身的特点不能套用一些理论。

历史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语言学家与欧洲的语言学家在学术观点上大多是一致的。1911年,一些语言学家在调查印第安语后出版了《美洲印第安语手册》的第一卷。鲍阿斯在书中的序言对美国的语言学发展影响很大,他要求人们摆脱传统的语言学概念和方法,强调要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也由此开创了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道路。其后,鲍阿斯的学生萨丕尔主张把口语记录下来作为素材,然后对其作客观研究。1924年,鲍阿斯、萨丕尔等人发起成立了美国语言学会,学会中的语言学家大致可分为新语法学派和人类语言学两派,前者继承了辉特尼的传统,后者接受了萨丕尔的学说。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正是以这些人为核心逐步发展起来的。 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从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反对用心理因素等非语言学的标准来分析语言。在共时分析中应该排除历时的因素。这些观点被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信奉者视为教条,这本著作也被认为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正式诞生的标志,因此也有人称这个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直到1950年,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走向成熟,理论基本上建立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并反对前一时期的心灵主义,提出了一些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技术。1951年,海里斯出版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提出了一整套语言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也被认为是继布龙菲尔德之后“美国新语言学的发言人”。这以后的时期也被称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其后,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形成了挑战。历史沿革美国结构主义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它只要研究语言本身,而不重视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的结构分析方法虽然最初是为描写缺少历史文献的美洲印第安语设计的,但已经相当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悠久传统的语言,并取得了成果。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

法》(1968年),吕叔湘的译本叫做《汉语口语语法》(1979年)即是应用这一方法来描写汉语的。

20世纪30~50年代,结构主义学派是美国语言学界的主流。50年代以后,随着N.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的抬头,并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本身有局限性,它在美国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尽管如此,这一学派所揭示的一些语言结构现象,所提出的利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以及把语音和语法相结合的语素音位的概念,都已被后人继承和发展。

(六)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产生背景

美国描写语言学实质上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美国描写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建立起来的,以鲍阿斯为代表,对美洲的本土语言———印第安语系诸语言调查和研究,因其彻底摆脱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统,完全以描写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整理,将语言的结构系统清楚地呈现出来,不讲语言的历史渊源和系属关系,所以称为描写语言学。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鲍阿斯创立的调查印第安语形成的语言学;广义指的是萨丕尔继承、过渡,布龙菲尔德完成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内部原因

这一学派的创建有它的实践基础——基于美国的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的长期调查。

在19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中,历史比较语言学占主导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对语言动态的历时的研究取得成果时,也暴露出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例如:这一学派把一些语言事实当作孤立的单位来处理,忽视了语言的系统性,忽略了语言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描写语言学派应运而生,他们以索绪尔的理论为出发点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强调对语言系统进行静态的描写,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看作“语言结构”,并把它看作研究对象,在对印第安语的长期研究和调查中鲍阿斯、萨丕尔成了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先驱。他们提出语言研究应依据它本身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模式来描写。而萨丕尔则在实践中特别注意对语言结构的描写。

外部原因

由于二战爆发,美国要派军队到太平洋的许多岛去,并要到南美、非洲等地去作战,这就需要了解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情况,还需要了解当地的语言,需要教军人学说这种语言,因而,国家拨出大量的经费开办了许多语言学校,从而也为语言学家创造了外部环境,也促使语言学家接触并学习到许多语言,促进了语言的研究工作。

在这一时期,传教对语言的研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教会创办了语言学暑期讲习所,主要讲授语言描写分析技巧以及与传教有关的其他语言知识。目的是培训向美洲印第安及其他土著居民传教的教士,让他们学会分析当地的语言。

为了战争和传教的需要所开展的规模巨大的语言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促使描写语言学产生的因素。曾迫使不少有名望的语言学家去研究非印欧语系的陌生语言,研究它们的描写技术和教学方法,如布洛克的日语研究,霍凯特的汉语研究等,都是在这气氛中进行的。

产生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白板说”认为人生下来头脑里是白板一块,人的语言知识是后天通过经验获得的。

由于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意义”这种难以观察到的东西在描写语言学中始终不处于研究的重要地位。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个原则:“语言研究必需从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从意义开始。”对于意义,“就我们的例子说,就是一个语言的义素----只有无所不知的通才才能分析或者加以系统地排列。”布龙菲尔德认为,对语言意义的科学的说明,是以说话人对世界科学而精确的认识为前提的。他打了个比方:“我们可以根据化学和矿物学来给矿物名称下定义,正如我们说‘盐’这个词的一般意义是‘氯化钠’,我们也可以用植物学或者动物学的术语来给植物或者动物的名称下定义,可是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像‘爱’、‘恨’这样一些次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到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次在词汇里占了大多数。”

美国描写语言学排斥意义,以音位学为基础,这在日后被证明是其致命弱点。

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

布龙菲尔德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学家瓦特生那里接受了刺激—反应学说。瓦特生在《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指出:“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之于刺激和反应的轨范之中。在《语言论》中,布龙菲尔德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来说明言语行为,他说:“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Stimulation)时让另一个人去作出反应(R=Reaction)。”为此,他为语言作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S→r…s→R

其中,S是“刺激”,R来是‘反应’。在当已知刺激之后,心理学能够预断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当已知反应之后,它能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

3、产生的理论基础

布龙菲尔德举的是琪儿吃苹果的例子:

A.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事项

琪儿饿了(胃液分泌出来,或许还渴),光波从红色的苹果那里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她同时看到了杰克在她旁边。

布龙菲尔德把所有这些在琪儿说话以前己经存在,并且和她有关的事项,叫做“说话人的刺激”。

B.言语

B1 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S→r B2 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

B3 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

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

杰克去摘苹果,并把苹果交给琪儿,琪儿把苹果吃了。

布龙菲尔德把这些在听话人以后发生的和听话人有关的实际事项,叫做“听话人的反应”。(也关涉到琪儿吃苹果)

可见,人类回答刺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言语的反应,一种是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分别表示如下:

无言语的反应:S→R(大S是实际刺激,大R是实际的反应)

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S→r......s→R(小s是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小r是语言的替代性反应)

在后一种情况下,说话人和听话人这两个互不相连的神经系统,用声波作为

桥梁,这就是小写的r与小写s之间的虚线部分。

布龙菲尔德认为,“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r......s) ,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A.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事项 B.言语 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

S → r …… s → R

实际刺激语言替代性反应语言替代性反应实际反映

琪儿饿了琪儿受刺激后杰克听到琪儿的话杰克摘苹果

看见苹果的同时作出发音动作交给琪儿

也看见身边的杰克

根据这样的分析,布龙菲尔德把A、C等实际事项与言语行为B分开,并把A、C 等实际事项看成意义。在他看来,语言的意义就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这样,布龙菲尔德便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研究的范围之外,告诫人们要从语音形式着手来研究语言。

中医药膳学A

《中医药膳学》试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40 分)1.药膳的组成是 A药物为主,食物为辅 B 药食的比例相当 C食物为主,药物为辅 D 食物为主,调味品为辅2. 我国最早的首设“食治”专篇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 难经 C 千金要方 D 饮膳正要 3. 苦味的作用是 A发散,行气,行血 B 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C清热,燥湿,泄降 D 软坚,泻下 4.酸味的作用是 A软坚,泻下 B 发散,行气,行血 C补益,和中 D 收敛,固涩,生津 5.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的味是 A甘味 B 酸味 C 辛味D 苦味 6.淡味多用于 A外感表证 B 阴阳俱虚C水肿尿少 D 气血虚证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寒凉药食的作用 A清热 B 泻火 C 凉血D 回阳 8.平性是指 A无毒之品 B 作用范围广泛的药食 C毒性不显著的药食 D 寒热之性均不明显的药食9.下列哪种食物归脾胃经 A粳米 B 杏 C 芝麻D 枸杞子 10.升降浮沉的特点是A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上行向内 B升浮药食下行向内,沉降药食上行向外 C升浮药食上行向内,沉降药食下行向外 D升浮药食上行向外,沉降药食下行向内 11.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D 相杀相反 12.可以降低或消除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相使 B 相杀,相畏 C 相恶,相反D 相杀,相反13.人参与莱菔子同时服用,属于哪种配伍 A相须 B 相使C 相杀D 相恶 14. 下列哪种食物属于辛辣 A黄豆 B 葡萄C 红糖D 辣椒 15. 下列哪种病症适宜稍喝冷饮 A气郁血瘀 B 肠胃实热 C 气血虚弱D 脾胃虚寒 16.下列哪种病症不宜食用海鱼 A虚劳 B 哮喘C 胸痹D 心悸 17.粳米的功效是 A健脾益气 B 养心安神 C 下气消积D 健脾渗湿 18.小麦适用于 A心烦失眠 B 脾虚湿阻 C 气滞血瘀D 肾虚腰痠 19.下列哪项不是香菇的功效是 A养血活血 B 理气化痰 C 健脾开胃D 解毒抗癌 20.苹果的功效是 A益胃生津 B 清热化痰 C 清热化湿D 健脾止泻

美国深度意象派诗人赖特诗歌三首!没想到他居然是王维的粉丝

美国深度意象派诗人赖特诗歌三首!没想到他居然是王维的 粉丝 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就让我们一起沉入诗歌,忘记一切。——木心《卡夫卡的旧笔记》詹姆斯·赖特詹姆斯·赖特(1927—1980)美国诗人、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派)主将之一。生于俄亥俄州马丁斯渡口,早年就读于肯庸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与罗伯特·勃莱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五十年代》,成为美国当代诗歌运动的重镇;处女诗集《绿墙》被W·H·奥登列入“耶鲁青年诗人丛书”并于1957年出版;1963年出版的诗集《树枝不能被折断》是美国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1963年出版的诗集《树枝不会折断》确立了他在美洲诗坛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垮掉派”和“纽约派”相对应的地位。1972年,赖特以其《诗歌集》获得普立策诗歌奖。1980年,赖特因癌症在纽约去世。赖特自认为受中国诗人王维的影响较深,是王维的忠实粉丝。赖特的诗究竟如何呢?他为何会说自己的诗歌受到了中国唐代诗人王维的影响呢?(要知道赖特是现代美国人,而王维是唐代中国人,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相距很远很远),一起通过哲学诗画为你精选的三首赖特诗来了解进入。1.《我试图再次唤醒并迎接这个世界》离我窗台不远处的一棵松树上,一只明艳的蓝松鸦在树枝上上下

反复跃动。我笑了,我明白它已忘我于全然的快乐中,因为它和我一样明白那根树枝不会折断。评语:诗人与一只鸟达成了共识和通感,通过鸟,作者明白了大自然所赋予给我们的快乐的真谛。特点——短小,精炼,意蕴深远,就像一杯浓茶,让人浑身舒展。2.《一缕空气》当爱消失,我走出这人类的城市,只为一缕轻松的空气。越过一个树间的空隙,越过那些老人们卑微的生命,越过女孩:高高的星星守着它们的宁静。徒然地寻找位置,我转身,像泥土,离去。一只猫头鹰的翅膀盘旋,荒凉在月亮的雪山之上。评语:人类的世界太嘈杂,欲望太多,爱过于泛滥,这样的环境我们很难看清自己。或许只有星星、猫头鹰、月亮、明亮的雪才能让你我找回自己,重新归于宇宙的静寂和虚空。3.《开始》月亮落下一两片羽毛在田野上。黑暗中的麦子聆听着。快静下来。快。就在那儿,月亮的孩子们正试着挥动翅膀。在两棵树之间,身材修长的女子抬起面庞,美丽的剪影。接着,她步入空中,接着,她完全消失在空中。我独自站在一棵接骨木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动。我聆听着。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黑暗,而我靠着我的。评语:人会成长,而诗也会。从略平,到铺陈、累积和叠加,再到意象和意境的深层开挖,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诗歌螺旋上升式的飞跃成长。月亮的羽毛降落,麦地的精灵上升。至此,赖特的超现实静谧和王维的超空灵禅静非常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麦子向后靠着自己的

美国新闻传媒类专业大学排名及介绍.doc

美国新闻传媒类专业大学排名及介绍 1.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哥大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常春藤大学,其新闻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新闻学院。该研究生院主要开设的专业包括: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博士学位课程,另外该研究生院还开设新闻与商业或新闻与法律等双学位课程。入学要求:GPA 3.7 以上、托福114和一篇文书。 2.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的美国大学,其专业涉及到了新闻的各个领域,该校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成绩突出,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起薪方面都在美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提供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本科课程为5年制的本硕连读,硕士课程为两年制。入学要求:GPA 3.5、托福110和提供一篇文书。 3.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新闻与传播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是美国最古老和最优秀的新闻学院之一,该学院是第一所开设电子编辑和制作专业的美国的大学。其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包括印刷、广播报道、编辑、广告、出版、国际关系、多媒体动画等。入学要求:GPA 3.4、托福100。 4.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西北大学(全美一级14)的麦迪尔新闻学院是由美国著

名的传媒巨人芝加哥先驱论坛的创始人约瑟夫麦迪尔捐助而于1921年成立的,学院提供新闻专业的本科(四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一年制硕士),硕士课程每年三个开学日期。入学要求:GPA 3.4、托福114和提供一篇文书。 5.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其他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不同,佛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仅有不到50年的历史,但其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学院提供新闻专业的本科(四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一年制硕士),优势专业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大众传播等。入学要求:GPA 3.2、托福105和提供一篇文书。 6.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北卡的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提供的专业包括广告学、电子传播、公共关系、视觉沟通、医学新闻、媒体法等等。入学要求:GPA 3.4、托福105(写作4.5)和提供一篇文书。7.俄亥俄大学新闻学院俄亥俄大学新闻学院的特色是提供小班教学和世界各地的实习机会(在过去的35年中有超过200多名学生被学校安排到了包括欧洲、中东和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习)。学院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开设的专业包括:广告管理、广播新闻、杂志新闻、新闻写作与编辑、网络新闻、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等。入学要求:GPA 3.2、托福100(写作4.5)。8.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校区新闻学院印地安娜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于1932年开

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梁子毓英语学院英语137班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又是发达国家中最具宗教色彩的国家,可以说美国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从美国建国伊始至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这种影响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道德方面,在政体的确立、民主制度的促进等方面都有着同样深远的作用。如今,宗教在美国的影响力有增无减,信仰上帝的人越来越多了,宗教在美国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宗教对美国发展的影响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宗教美国社会影响 引言 美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其宗教性。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移民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宗教,使美国成为多宗教的国家。各种不同的宗教必然会对美国的社会产生影响,同样也融入了美国的文化。在众多宗教中,影响最大的是新教众多教派中的清教,清教在发展过程中,其影响超越了宗教领域,渐渐渗透到了美国宗教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有明显的清教主义特征。清教主义因而成为美国文化和社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文明都刻有明显的清教主义印记,清教主义文化也造就了独特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 一、基督教新教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美国虽然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却从一个英属殖民地逐渐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民选总统,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这些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都与基督新教及其伦理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 早期殖民北美的新教1徒的新教信仰,构成了北美早期社会思想风潮的主调,也构成了以后美利坚的民族精神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是因为早期移民北美的多数人都是新教教徒的缘故。由逃亡的清教徒们建立的美洲殖民地,在宗教上,一直与英国本土的宗教处于对立状态。美洲大陆的宗教主流为清教徒,英国的国教则为天主教与新教的混合体圣公会安力甘宗,安力甘宗作为英国国教一直是清教徒改革的对象。在美国独立战争及18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本土和美洲殖民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伟大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在美国是新教教义的普及和强化运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新教教义在新大陆被强化的运动,这场运动最后导致了新教的进一步振兴,从而在思想上与英国国教彻底脱离了关系。宗教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北美殖民地人群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殖民地与英国本土的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的离心力,为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准备。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本土上的宗教对立,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美国近代发展奠定基础的南北战争,实际上也有着深刻的宗教原因——美国清教对南方奴隶制的憎恶而引起的南北方对立。废奴主义一直是基督教教义的传统。在新教中这被理解为上帝爱世上的每一个人。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人权思想的源头。既然上帝爱每一个人,个 1新教:新教(Protestantism)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的一系列新教派的统称,主流教派有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

美国大学列表.(DOC)

? 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 System ) ? 亚拉巴马大学土斯卡鲁萨主校区(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Tuscaloosa - main campus ) ? 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校区(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AB) ? 亚拉巴马大学亨斯维尔校区(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 ) ? 欧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 欧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Auburn University Montgomery ) ? 特洛依大学(Troy University ) called Troy State University pre-2005 ? 特洛依大学蒙哥马利分校(Troy University at Montgomery ) ? 特洛依大学多森分校(Troy University at Dothan ) ? 特洛依大学凤凰城分校(Troy University at Phenix City ) ? 北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Alabama ) ? 南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 ? 杰克森维尔州立大学 (Jacksonville State University ) ? 蒙特瓦洛大学(University of Montevallo ) ? 山佛大学(Samford University ) ? 伯罕南方学院 ? 杭丁顿学院(Huntingdon College ) ? 安德鲁杰克森大学 (Andrew Jackson University ) ? 空军大学(Air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 ) ? 亚拉巴马农机大学(Alabama A&M University ) ? 亚拉巴马州立大学《Alabama State University ) ? 雅典州立大学(Athens State University ) ? 南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Southern University ) ? 莎玛市康格迪亚学院(Selma University ) ? 佛克大学(Faulkner University ) ? 杰得森学院(Judson College ) ? 迈尔斯学院(Miles College ) ? 澳克伍德大学(Oakwood University ) ? 东南圣经学院(Southeastern Bible College ) ? 南基督大学(Southern Christian University ) ? 史迪尔门学院(Stillman College ) ? 泰拉迪拉学院(Talladega College ) ? 美国体育学院(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 ? 莫比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bile ) ? 西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West Alabama )

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姓名:李旭 学号:1070400074 专业:教育学 班级:07级2班

摘要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浓,而重视教育的思想也始终在民众中处于主导地位,民主、共和的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深入人心。在美国,作为两种调控社会秩序的手段,受教育的程度定义着人们的行为,而宗教规制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本文探讨宗教对美国教育领域的协调作用、共同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宗教;教育;影响 宗教作为调控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教育在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有消失,反而是更加深刻的定义了人类的行为,规范了人类的制度,使人们生活有了秩序,因此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有教育;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有苦难的地方就需要有宗教,以表达人们对尘世的超脱与对来世的向往。宗教与教育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并共同维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具有宗教内涵的美国社会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宗教在维系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帮助贫困民众、稳定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是美国人的精神支柱,更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 (一)美国宗教教派众多,呈多元化特点 美国宗教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这是众多学者们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却观点各异。王恩铭教授认为,美国宗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宗教派别多;二是政治与宗教分离。刘澎教授认为,美国宗教有四个特点。美国宗教最主要、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基督教新教为主导;美国宗教是多元的;美国宗教具有层层向下的“草根性”,也就是说,各宗教团体把眼睛瞄准基层;美国宗教以各种方式发生变化。本文则重点谈一下美国宗教的多元化特点。 1. 宗教种类众多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6700886.html,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研究 作者:段友国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意象派诗歌产生的背景、创作三原则及诗歌中意象的产生过程出发,结合隐喻对诗歌的重要性,对意象派诗歌中所存在的隐喻现象进行解读。一是结合诗歌论证了意象派诗歌中隐喻的使用;二是论证了意象派诗歌中隐喻存在的形式;三是论证了如何对意象派诗歌中的隐喻进行理解。 关键词:意象原则诗歌隐喻 引言 20世纪初期,美国诗坛兴起了以庞德为领导的一股新潮流,这股潮流旨在打破传统诗歌 对美国诗坛的主导地位,从而创造全新的诗歌气息。在新的诗歌体系中,传统诗歌的陈腐体系、呆板说教都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诗人所观所想的直接简洁生动的描述。这一新潮流就是后来的意象派诗歌。 在对意象派诗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的学者进行了中英意象派诗歌的对比,也有的学者对意象派诗歌的产生理据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尚无学者专文将诗歌的生命原则——隐喻——与意象派诗歌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都是将隐喻作为研究的一个部分进行),因为有的学者认为意象派诗歌与隐喻不能共存,或者是没有意识到隐喻对意象派诗歌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将意象派诗歌和隐喻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论证二者的联系,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一.意象派诗歌 1.1产生背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由于对当时风靡英美诗坛的维多利亚风格的传统诗歌中所携带的陈旧风格极为不满,英美诗坛产生了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当中有许多诗人,尤其是新生代诗人一直在酝酿着一股除旧迎新的新诗运动。他们极力希望摈弃诗歌的传统风格而创立新的体系。新风格的诗歌需要将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清新、典雅的生动形象加以完整及完美呈现。其中,这场诗歌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美国诗人庞德,在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点之后,创立了意象主义诗歌流派。其宗旨就是要一反传统诗歌陈腐、说教的形象,并在诗歌中创立鲜明、简洁、生动、形象的意象。方式就是将诗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入到诗行当中,但并不是直接加以陈述或者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诗歌中所创立的意象来加以含蓄表达,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相对于传统诗歌而言一是更为简洁,二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读者的想象力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也得到极大的发挥。 1.2创作三原则

美国华语媒体综述

《美国华语媒体综述》 中国经济发展,有60%的外资来自于海外的华人,这支投资中国的海外华人群体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北美地区的华人。据统计,北美地区的华裔人口接近600万,这600万华人的财富总和超过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财富总和。华人投资中国,当地华语媒体起到重要的传播纽带作用。近年来,国内政府海外招商引资、房地产、旅游等企业海外拓展的发展,更多的需要了解和研究这些海外的媒体。本文简要对美国的华语媒体进行概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顺风: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为在美华裔的重要话语和信息管道,对于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凝聚华人文化、维护合法权益、宣传大陆政策、加强与各族群沟通互动、介绍祖国进步和繁荣、促进国内外华人商业活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美国和北美地区华语媒体作出系统客观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广播 谈及美国的华语广播媒体,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广播电台几乎都隶属于一家叫做多元文化广播集团(https://www.360docs.net/doc/976700886.html, )的媒体集团。在华人聚集的纽约、洛杉矶等地,这家媒体集团旗下华语广播媒体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洛杉矶为核心的南加州地区有5个中文广播频率,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家为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所有。这三家电台分别是:洛杉矶KAZN AM1300广播电台(号称北美最大的中文广播电台)、洛杉矶KMRB AM1430粤语广播电台(是南加州唯一也是北美最大的中文粤语广播电台)、另外一家KAHZ AM1600中文广播电台也影响巨大。在纽约和新泽西地区,四家全频率华语广播电台有两家隶属于这家集团。另外纽约还有一家部分时间讲中文的AM930频率也属于这家集团。其中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旗下的纽约华语广播AM1480,影响巨大,同时在线收听率曾经一度超过美国最大的广播网CNN。作为人口不到80万的纽约华埠,偌大的收听率,创造了美国广播史上的奇迹。另外在华盛顿、旧金山、蒙特利尔、达拉斯、圣地亚哥等华人聚集的地方,多元文化广播集团还有数家电台全部或部分时间用华语广播节目。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堪称海外最大的中文广播媒体集团。 顺风: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在美国作为一个面向少数族群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传播集团,在美国极端激烈的传播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是一个历经数十年艰苦打拼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争取华人等少数族群在美话语权的过程,更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过程。仅以其旗下的纽约华语广播AM1480同时在线收听率曾经一度超过美国最大的广播网CNN 而言,即可看出多元文化广播集团在美国传播界的巨大影响。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 姜守明 提要: 在美国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社会里,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各派基督教,形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美国人的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会对教育的介入是以传播宗教思想、宗教信仰为目的的,许多宗教信念,如基督教的仁爱与平等的主张,与人类的企求相吻合,与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相吻合。教会对美国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的介入,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 宗教情结 政教分离 信仰自由 美国人 作者姜守明,男,195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 210097) 基督教产生于古代东方,可是自从西方人接受以后,他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始终忠贞不二。作为欧洲人后代的美国人,他们对基督教的信念也坚定不移。在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国度里,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美国人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宗教民族,今天的美国是一个无国教的宗教国家。 一、美国人的基督教情结 2002年6月26日,加州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要求美国公立中小学生面对国旗唱诵“忠诚宣言”———向一个“在上帝治理下的”国家宣誓效忠的做法违反了美国宪法(修正案)所确定的信仰自由精神和政教分离原则。“9?11”事件之后,纽约市教委也曾下令,要求纽约学生必须每天朗读一次“忠诚宣言”,以示对美国的效忠,但这一形式主义的教条立即遭到抵制。纽约市第三学区的学校委员会认为,根据联邦最高法院1943年在西弗吉尼亚州教委对伯纳特一案中作出的判决,宣布学生有权拒绝在课堂上起立作效忠宣誓,告诫人们不应把爱国主义和对美国的忠诚与信仰变成一种宗教信条。1962年联邦高等法院曾经裁定,教会在公立学校举行祈祷的做法是违宪行为。现在,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又推翻了1954年经艾森豪威尔总统提议、由美国国会批准的一项法案,该法案决定在“忠诚宣言”誓词中添加了“在上帝治理下的”几个字。 既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信仰自由是美国人拥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为什么关于中小学生的“忠诚宣言”誓词问题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美国人偏爱上帝、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情结呢?透过美国人与宗教的关系,或许可以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一,对国家表示效忠的“忠诚宣言”誓词涉及到政教分离的基本立国原则。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佛逊、本杰明?富兰克林都不是基督教徒,他们不仅与教会不睦,藐视《圣经》和基督教权威,而且为新生的合众国确定了三权分立、联邦—

美国大学415协议名单

Acceptance of an offer of financial support (such as a graduate scholarship, fellowship, traineeship, or assistantship) for the next academic year by a prospective or enrolled graduate student completes an agreement that both student and graduate school expect to honor. In that context, the conditions affecting such offers and their acceptance must be defined carefully and under-stood by all parties. Students are under no obligation to respond to offers of financial support prior to April 15; earlier deadlines for acceptance of such offers violate the intent of this Resolution. In those instances in which a student accepts an offer before April 15, and sub-sequently desires to withdraw that acceptance, the student may submit in writing a resignation of the appointment at any time through April 15. However, an acceptance given or left in force after April 15 commits the student not to accept another offer without first obtaining a written release from the institution to which a commitment has been made. Similarly, an offer by an insti-tution after April 15 is conditional on presentation by the student of the written release from any previously accepted offer. It is further agreed by the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subscribing to the above Resolution that a copy of this Resolution should accompany every scholarship, fellowship, traineeship, and assistantship offer. The following list includes CGS member institutions that indicated their support of the Resolution. This Resolution was renewed September 2004.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Resolution Regarding Graduate Scholars, Fellows,Trainees and Assistants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 Air Forc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corn State University Alfred University American University Andrews University Angelo State University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rkansas State University Auburn University Austin Peay State University Ball State University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Baylor University Bloomsburg University of Penn.Boise State University Bosto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Bradley University Brandeis University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Brown University Bryn Mawr College Caldwell Colleg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Bakersfield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crament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tanislau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Central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raduate Center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Clark Atlanta University Clark University Clemson University 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New Jersey College of Saint Ros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Columbia University Concordia University, River Forest Coppin State College Cornell University Creighton University Dartmouth College Drew University Drexel University Duke University Duquesne University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East Central University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a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Emerson College Emory University 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Fayetteville State University Fielding Graduate Institute Fitchburg State College Florida A & M University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Fordham University 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 Gallaudet Universit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eorgetown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Hampton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Hebrew Union College - Jewish Institute of Religion High Point University Hofstra University Hood College Howard University Idaho State University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 Indiana University - Purdue University Fort Wayne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Jackson State University James Madison University John Carroll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Kent State University Lamar University Langston University Lehigh University Loma Linda Universit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 & M Colle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Marquette University Marshall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Medical College of Ohio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Miami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 Mankato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 Bozeman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Murray State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New York University North Carolina Agricultural & Technical State University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at Raleigh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North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Nor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Oakland University Ohio State University Ohio University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最新中医药膳学考试大纲

《中医药膳学》 (供中药,制药专业用) 考 试 大 纲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中医药膳学》考试大纲 (供中药,制药专业用) 一,教材 《中医药膳学》(第一版),陈静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中医药膳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考试题型和试卷结构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15%,单选题30%,填空题10%,判断题10%,简答题15%,论述题20%。 成绩结构:卷面100分,占总分80%,平时成绩20分,占总分20%。 四,内容及要求 绪论 【掌握】 中医药膳的概念 【熟悉】 1.中医药膳学的概念 2.中医药膳学的基本内容 【了解】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中医药膳的特点,分类与应用原则 【掌握】 1. 中医药膳的特点 2. 中医药膳的分类 3.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 1. 中医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2. 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3. 中医药膳的配伍理论 【了解】 中医药膳的治法理论 第三章中医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掌握】 1. 中医药膳的制作要求 2. 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 【熟悉】 中医药膳的制作特点 【了解】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 第四章食物类原料 【掌握】 1. 粳米,薏苡仁,黄豆,绿豆,赤小豆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2. 冬瓜,黄瓜,番茄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3.马铃薯,山药,萝卜,胡萝卜,百合食物功效和应用 4.白菜,芹菜,葱白,韭菜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5.山楂,梨,苹果,香蕉,葡萄,西瓜,大枣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6.白果,花生,核桃仁,芝麻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7.鸡肉,鸭肉,猪肉,牛肉等食物功效和应用 8. 牛奶,鸡蛋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9. 虾,鳖,鳜鱼,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等食物的功效和应用 【熟悉】 1. 豆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2. 梨,香蕉的注意事项 3. 肉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4. 大蒜,生姜,胡椒,花椒,茴香,红糖,白砂糖,蜂蜜,醋,酒等食物功效和应用 5. 水产品食物的注意事项

美国大学列表

华盛顿州 | Washingto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亚拉巴马州 | Alabama ·山佛大学|Samford University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阿拉巴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亚利桑那州 | Arizona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 纽约州 | New york ·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 ·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UNY-Binghamton * ·耶什华大学|Yeshiva University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 |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 | Ohio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 ·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 ·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Oxford * ·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

意象派

意象派及庞德意象派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影响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01班曲爽2010101010138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 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其次,20世纪初柏 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理论主张:

意象派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现代英美诗歌流派。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 诗歌创作 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艺术特征 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内心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