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Ⅰ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涂卡不规范造成读卡失效按零分处理。

2.考生作答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打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或铅笔答题均无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拗.口(ǎo)骠.勇(piào)大肆渲.染(xuàn)殚.精竭虑(dān)

B. 提.防(dī)勾.当(gòu)数见不鲜.(xiǎn)济.济一堂(jǐ)

C. 内讧.(hòng)劲.旅(jìng)风流倜.傥(tì)得不偿.失(cháng)

D. 龟.裂(jūn)炮.烙(páo)溘.然长逝(kè)民脂.民膏(zhǐ)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妊娠.∕赈.灾凋.谢∕惆.怅坐禅.∕阐.述

B. 癖.好∕辟.谣蹉.跎∕磋.商飞镖.∕剽.悍

C. 泥淖.∕悼.念湍.急∕喘.息悱.恻∕翡.翠

D. 粘.贴∕玷.污束缚.∕薄.荷蜿蜒.∕筵.席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倔.强∕倔.头倔脑背.运∕背.水一战暴.虐∕一暴.十寒

B. 劲.拔∕干劲.冲天圩场.∕逢场.作戏参.拜∕参.差不齐

C. 曾.祖∕曾.经沧海稽.首∕无稽.之谈处.署∕处.心积虑

D. 横.行∕满脸横.肉宝藏.∕藏.龙卧虎别.扭∕别.出心裁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端祥签署背黑锅趋之若鹜

B. 装潢璀灿闭门羹风声鹤唳

C. 掂量魁梧黄橙橙黯然神伤

D. 讴歌睿智擦边球过犹不及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开门揖盗真知卓见缄.(jiān)默如火如荼.(tú)

B. 秣马厉兵妄费心机城垣.(yuán)夙.兴夜寐(sù)

C. 委屈求全合盘托出解.(xiè)数强.人所难(qiáng)

D. 临渊羡鱼锋芒毕露坍圮. (pǐ) 纵横捭.阖(bǎi)

6.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自负赢亏暗渡陈仓留芳百世竭泽而鱼 B.阖家欢乐美仑美奂旁证博引惠眼识才

C.明火执杖迭宕有致震古铄今一副对联 D.闻过则喜时过景迁相形见拙修练内功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趋势下,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应再楼市。

②流入长江中游的汉江着巨大的电力资源,上世纪七十一年代就建成了湖北最大的

水电站——石泉水电站。

③《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的笔锋净化着商业市场,正是它的舆论监督使上市公司的运作不能为所欲为。

A.器重蕴藏尖厉B.倚重蕴藏尖利

C.器重贮藏尖利D.倚重贮藏尖厉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五千年文化底蕴很厚重,也很沉重,“五四”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文化,试图_____、革故鼎新;又经历了“文革”动乱,_____精神滑坡,继之以物欲横流带来的拜金狂潮,厚重文化渐有被切割得_____的危险。

A. 反思去伪存真造成单薄

B. 反省去芜存精形成单薄

C. 反思去芜存精造成轻薄

D. 反省去伪存真形成轻薄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稀土是导弹、通信等的材料,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被各国看作“未来经济武器”。

②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③更骇人听闻的是,暴徒还地杀害群众,连孩子也不放过,个别暴徒甚至还把群

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A、必须越发惨无人道

B、必须更加惨绝人寰

C、必需更加惨无人道

D、必需越发惨绝人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

O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

....的好事。

B.我们都是国家培育了多年的热血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一旦

被祖国挑选为飞行员,就要肝胆相照

....,报效国家。

C. 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

.......”,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D.目前的学术申报体系很大程度上激励的是一哄而上

....的非理性、非学术行为,那收获的必然是泡沫化、低质化的果实。

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

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南辕北辙

....”的尴尬。

B.卫生部近日通报,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如不从长计议

....,

后果不堪设想

C. 工欲善其事

.....,考试答卷书写用笔要挑选好。笔要滑、细、深。滑者流畅,.....,必先利其器

细者清楚,深者醒目。

D. 今年2月初,奥巴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抛出对台军售案。美国在台湾问题

上的危言危行

....,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热播的《北京青年》讲述了几位对生活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放弃眼前安逸的生活,去闯荡属于自己的未来,他们的父辈却认为他们是吃错药了。

B.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认真的审议,学术委员会最后采纳了两个青年教师的建议,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张伟平坦言,好莱坞一线明星出演的电影关注度本来就很高,更何况克里斯蒂安·贝尔是当届奥斯卡小金人的得主。

B.过期馒头被重新加工出售,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随意使用,大量流入各大超市,当公众为审美疲劳纠结时,频繁出现的问题食品带来的“审丑”疲劳更让人痛苦。

C.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

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茅盾先生临终前捐献25万元稿费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过8届29年的光阴,在将近半个甲子里,茅盾文学奖已评选出38部获奖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经典。

B.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C.巴以新冲突将成为奥巴马上任后遭遇的首个重大国际危机,这个危机将直接考验奥巴马的外交智慧和危机处理能力。

D.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二、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15—1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

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钝化了对具有独特美感的汉字书法的审美能力,早已忽视了手书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结果便是,作为符号和工具的汉字,往往只是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

正如学者所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曾几何时,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15.根据原文,下列有关“提笔忘字”的表述,不符合意思的一项是

A.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人们习惯用键盘打字来代替一笔一画的书写,由此导致“提笔忘字”现象。

B.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从客观上说这是长期使用电脑打字造成的。

C. 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已经成为国人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就将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D. 把“提笔忘字”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是不客观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在推脱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之所以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就是因为电脑等新技术的

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

B. 运用“五笔输入法”时把每一个汉字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打字时只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写字时就难免会缺胳膊少腿。

C. 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

D.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

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习惯于“敲字”而不“写字”,以致于书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

B. 由于忽视了手书汉字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而仅仅把汉字视作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结果是汉字只在实际运用这个层面上存在。

C. 数千年来,汉字被视作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正因如此,“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D. 要使民族的文化得到光大,就要让我们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汉字是我们

文化的根,我们就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三、古代诗文阅读及默写(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3分)

读李翱文

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

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中庸》之义疏.尔疏:说明,注释

B.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隽:通“俊”,才智出众的人

C.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怪:责怪

D.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作可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推是心,使光荣而.饱/某所,而.母立于兹

C.视予心之.不然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可叹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写《读李翱文》,实际上是借李翱文表达自己的忧时之心,由李翱所处的时代联系到北宋当时的现状。

B.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读李翱的《幽怀赋》,先写对李翱《复性书》《与韩侍郎荐贤书》的看法是为了铺垫。

C.文中将李翱与韩愈加以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韩愈没有忧国忧民之心,作者的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D.文末作者愤慨地说“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第Ⅱ卷(共90分)

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2分)

(2)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5分)

行香子(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

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陈襄同去郊游。

22.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句。(2分)

上阕:下阕:

23.结合全词,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3分)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野哭千家闻战伐,。(杜甫《阁夜》)

(2),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山寺钟鸣昼已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

(5)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6),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7)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8)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贾谊《过秦论》)

(9)有志与力,,至于,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共11分)

故乡的黄昏

赵竹帛

残阳如血。大团大团的红把天涂抹得如凡高的画,余下的几滴红透过林中的缝隙,洒落在缓慢行进在故乡巴彦县乡间公路的车身上,斑驳的白杨林树影纷纷倒在车后。车里的我,望着窗外的故乡,望着故乡的黄昏,心里默念:久违了,我的故乡;久违了,我的黄昏。

停下车,我漫步在路边,望望那远远的落日,觉得心无穷无尽地远了,身子空落得很轻很舒坦,痴痴地望着天边那缕缕的彩霞,心里就有一份长长的快乐和适意。

离乡在外,被功名所累,使人不敢轻慢,衣服穿得本来就很多,还得套上几层,挤压着膨胀的身躯,挤压纷繁的心灵。唯有你——可爱的故乡,可爱的黄昏,一投入你的怀抱,就会完全忘却外面的沉重。

故乡的黄昏使我情有独钟,当看见故乡的田野融入晚霞的余晖,和农家炊烟构织出一幅色彩斑斓动人图案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收拢脚步,忘情地置身于并陶醉在故乡的黄昏当中。

任意拿一本书,任意翻到某一页,款款地走进那渐渐暗下来的故乡的黄昏里,随意读上几行,间或抬头去读读头顶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读那自由自在的彩云,心里就有了海阔天空般的遐思,那堆积的烦忧此时都释放了,就有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向往与激动了。

凉凉的风飘拂在脸上,我想天地和我一样也有飘忽不定的思绪,那思绪凝结了,就变成了雨雪。伴着车里飘过的歌手费翔《故乡的云》里“我已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的声音,在黄昏里无牵挂地飘荡。

晚霞脱下轻佻灿烂的外衣,洒脱地在黄昏这大舞台上跳着古典华尔兹,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奥的很难阐释的哲学命题。

黄昏是衰老还是一种成熟?黄昏是一天的结束,可她分明也是一天的精华。应把黄昏捧来含在唇间,吹成一叶轻舟,荡漾在青春自由的海洋中,饱尝生活的终极快乐。

宇宙虽大,实难划下一道畅快淋漓的轨道;掌间虽小,却有翻云覆雨的快乐。凡事都应该潇洒面对,潇洒拥有永久的魅力,潇洒起来,凡事就变得晴空万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无意推卸沉重,深知有行才有止,有动才有静,有疲顿才有惬意,何况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种实在的充实。

在人生中,我向往清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朝霞,也希望拥有成熟安宁祥和的黄昏。我会珍惜这样的黄昏,我愿投到给我抚爱的黄昏的怀抱中,去尽心享受一下这奢侈的柔情。

故乡的黄昏,黄昏的故乡,你是我生命的种子,你是我人生大厦弥漫无形的基石,你是我童年时沉静的夜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你是我少年时太阳照耀下心湖里沸腾的浪花。黄昏,点缀着我的世界;黄昏,演绎着我的人生;黄昏,阐释着我的爱情。

我不属于黄昏,但我拥有黄昏。也许,人生中所有的记忆都会褪色,但我对故乡的记忆不会褪色;也许所有的往事都将消失,但我在故乡的黄昏许下的心愿不会消失。

当晚霞收起最后一丝余光,田野里的村镇上炊烟先是抱成一团,继而又袅袅升腾。故乡,我回来了。车的鸣笛声惊醒了我,“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故乡的云》的歌声在向我飘来……

哦,我的故乡,我的黄昏。

25.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开头对黄昏时景物的描绘,既点明了题目,同时为下文进一步描写

黄昏和抒写作者在黄昏中的感悟作了铺垫。

B.人们往往为功利所累,所以,有时候望望那远远的落日,就觉得心无穷无

尽地远了,身子空落得很轻很舒坦。

C.晚霞在黄昏这大舞台上跳着古典华尔兹,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奥的很难阐

释的哲学命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 文章引用苏轼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诗

表现出作者愿像苏轼那样旷达超脱的生活。

E.文章以散文诗的笔调抒写出作者对黄昏的感受,准确表达了作者对黄昏这

一哲学命题的诠释。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哲理。

26.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不属于黄昏,但我拥有黄昏”中两个“黄昏”分别

指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试分析“间或抬头去读读头顶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读那自由自在的彩

云”这句话的含义。(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析“黄昏,点缀着我的世界;黄昏,演绎着我的人生;黄昏,阐释着我

的爱情”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

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

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

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

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

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

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答题纸10.4

21.(1)(2分)

(2)(2分)

22.(2分)

上阕:下阕:

23.(3分)

24.(10分)

(1)(2)

(3)(4),?(5),。(6)

(7)。(8),

(9),,(10),,

25.(4分)

26.(2分)

27.(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滨海大港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月考试题(2012.10.4)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图1 1.桥梁附近的河面水位海拔可能为 A .160米 B .210米 C .260米 D .310米 2.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A .310米 B .360米 C .410米 D .560米 图2为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 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 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 之比。读图完成3-5题。 图2 3. 2020年该省的老年人口数约为 A .750百万 B .800百万 C .850百万 D .900百万 4.2013~2020年 A .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 .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 .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5.如果该省2014年后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则之后十年内,该省 A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B .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C .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建立了第四个 科考站泰山站(76°58′ E ,73°51′S )。泰山 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图3是泰山站主楼照片。完成6~8题。 6.泰山站主楼建筑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环形结构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图3 ②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防飓风侵袭 ③高架设计可有效预防融雪洪水 ④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该日,泰山站与我国北京相比 A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北京的白昼较长 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 (x ) = | sin x +cos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π 4 B .π2 C .π D .2π 2.在等差数列{a n }中, a 7=9, a 13=-2, 则a 25= ( ) A -22 B -24 C 60 D 64 3.若θθθ则角且,02sin ,0cos <>的终边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3,S 3=9,则a 1= ( ) A .12 B .3 C .-6或12 D .3或12 5.若函数)sin()(?ω+=x x f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ω和的取值是 A .3 ,1π ?ω== B .3 ,1π ?ω-== C .6,21π?ω== D .6 ,21π ?ω-== 6.已知c b a ,,为非零的平面向量. 甲:则乙,:,c b c a b a =?=?甲是乙的( ) A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 7.已知O 是△ABC 内一点,且满足→OA·→OB =→OB·→OC =→OC·→OA ,则O 点一定是△ABC 的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8.函数]),0[)(26 sin(2ππ ∈-=x x y 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A . ]3,0[π B . ]12 7, 12 [ ππ C . ]6 5, 3 [ππ D . ],6 5[ππ 9.为了得到函数)6 2sin(π -=x y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π 6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 6 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π 3 个单位长度 10.设)(t f y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240≤≤t .下 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y 的关系: t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 12 15. 1 12.1 9.1 11.9 14.9 11.9 8.9 12.1 经长期观察,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下面的函数中,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24,0[∈t )( ) A .t y 6 sin 312π += B .)6 sin(312ππ ++=t y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饕.餮tāo荫.庇yǐn怙恶不悛.quān B.酗.酒xù戌.时wù踟.躇chī恣.意妄为zǐ C.毗.邻pí纰.漏pī囊.括láng畏葸.不前xǐ D.发轫.rèn窖.藏gào应卯.mǎo卖官鬻.爵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络里程碑顶顶大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百叶窗戳力同心疾风知劲草 C.词藻实名制仗义直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众生相融会贯通口惠而实不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 冻,危如累卵 ....;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 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 ....,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 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真题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2. 古代中国曾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该机构是() A . 中朝 B . 参知政事 C . 内阁 D . 军机处 3.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 .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 .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 .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 .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4.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 . 重农抑商政策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 君主专制制度 5. 董仲舒称:“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不明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表明他主张() A . 君主专制 B . 天人感应 C . “大一统” D . 君权神授 6.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

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 A .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 B .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 C .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 D .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 7.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 制天命而用之 C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8. 有一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他最初效法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颜柳先河,被后世书法家奉为圭臬。该书法家最可能是() A . 张旭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欧阳询 9. 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 . 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 . 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 . 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 . 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10. 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卢梭的本质意图是() A . 否定近代的代议制 B . 强调“人民主权”说 C .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D . 倡导“社会契约论” 11. 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A . 《圣经》高于一切 B . 上帝永恒 C .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D . 信仰得救 12. 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高三 2012-11-03 19:25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曲肱(hóng)夏潦(lǎo)厚敛(liǎn)靡不有初(mí) B.稽首(qǐ)慎独(shèng)哀矜(jīn)一言偾事(fèng) C.勖勉(xù)粳米(jīng)淬火(cuì)如恶恶臭(wù) D.腼腆(diǎn)罹难(lí)折皱(zhé)卷帙浩繁(yì) 答案:C 解析:A.肱gōng,靡mǐ;B.慎shèn,偾fèn;D.腆tiǎn,帙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度假村追本溯源谈笑风生拾人牙慧 B.协奏曲爱莫能助如邻深渊格物致知 C. 吓马威薪尽火传优胜劣汰沸反营天 D.破天荒相得益张微言大义杀人越货 答案:A 解析:B项,如临深渊;C项,下马威,沸反盈天;D项,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让久受公路收费之苦的百姓,品读出了多层次的积极价值,更映射出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关乎民生的“顶层设计”。

B.日本右翼分子企图否认8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的侵略性质,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允许的。 C.沪深股市并非成熟市场,尚不剧本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更需要监管部门倍加呵护。因此,对于救市,大多数业内专家认为迫在眉睫。 D.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给中国电视娱乐注入了清新宜人的“氧气”。才刚刚播出三期,便有为之疯狂的观众提前宣布:“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 答案:B(缺少宾语中心词:在“侵略性质”后加“的行径”。)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那么,何以无知无情的自然景物会异态纷呈,美不胜收,使人身入其境而流连忘返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A.自然景物真的是无知无情么 B.为什么它对待人类最公平呢 C.自然景物究竟美在哪里 D.自然景物究竟美不美呢 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自然景物的“知”和“情”展开,探讨究竟自然景物是否无知无情,因此,联系上下文应选择A。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御倭议 归有光 ①日本在百济、新罗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以居。当会稽东,与儋[dān]耳相近。而都于邪摩堆,所谓邪马台也。古未通中国,汉建武时,始遣使朝貢。前世未尝犯边。自前元于四明通互市,遂因之钞掠居人,而国初为寇始甚。然自宣德以后,金线岛之捷,亦无复有至者矣。 日本地处百济、新罗东南大海上,依靠山与海岛居住,位于会稽山的东面,距离海南岛很近,都城设在邪摩堆,称作邪马台。古时和中国没有交往,

2021-2022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2021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2011年10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填空题的答案和解答题的解答过程直接写在答题卡Ⅱ上.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则() A.{1} B.{0} C.{0,1} D.{– 1,0,1} 2.,则() A.b > a > c B.a > b > c C.c > a > b D.b > c > a 3.若曲线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垂直,则l的方程为() A.B.C.D. 4.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是2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是2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是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是的偶函数 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则S9等于() A.18 B.36 C.45 D.60 实用文档

6.已知向量 1 (11cos)(1cos)// 2 a b a b θθ =-=+ ,,,,且,则锐角等于() A.30°B.45°C.60°D.75° 7.已知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B.C.D. 8.若,则() A.B.C.D. 9.已知a > 0,b > 0,a、b的等差中项是,且,则x + y的最小值是()A.6 B.5 C.4 D.3 10.已知函数(b、c、d为常数),当时,只有一个实根,当时,有3个相异实根,现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函数有2个极值点;②函数有3个极值点;③有一个相同的实根;④有一个相同的实 根。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各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II上(只填 结果,不要过程) 11.______________. 12.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等比数列{a n}中,,则______________. 14.,则______________. 15.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对一切都成立,又当时,,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②当时, ③函数的图象关于x = 1对称 ④函数的图象关于点(2,0)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5分.各题解答必须答在答题卡II上(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 实用文档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2019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 2019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A ={x |x 2?2x >0},B ={x |?20)在一个周期内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P,Q 分别是这段图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M,N 是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且∠PMQ =900,则A 的值为 A . 2 B . 1 C . √3 D . √2 9.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CD ,∠BAD =120°,AB =AD =1.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 ·BE ????? 的最小值为 A . 25 16 B . 3 2 C . 21 16 D . 3 10.设{a n }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q 是其公比,K n 是其前n 项的积,且K 5K 8,则下列结论错误.. 的是 A . 0K 5 D . K 6与K 7均为K n 的最大值 11.正ΔABC 边长为2,点P 是Δ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BP =√32 ,若AP ????? =λAB ????? +μAC ????? ,则λ+μ的最小值是 A . 1 2 B . √52 C . 2 D . 2√3 3 12.设函数f′(x)是奇函数f(x)(x ∈R)的导函数,当x >0时,lnx ?f′(x)0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 (?2,0)∪(0,2) B . (?∞,?2)∪(2,+∞) C . (?2,0)∪(2,+∞) D . (?∞,?2)∪(0,2) 二、填空题 13.已知向量a ?=(1,2),b ??=(m,?1),若a ?//(a ?+b ??),则a ??b ??=__________. 14.已知1sin cos 5θθ+= , ,2πθπ?? ∈ ??? ,则tan θ=__________. 此 卷 只 装 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宁夏中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数学(理科)

俯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中宁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理科数学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2{|2},{|340},S x x T x x x =>-=+-≤则()R S T e=( ) A .(-2,1] B .(-∞,-4] C .(-∞,1] D .[1,+∞) 2 .复数31 1i z i -= +(i 为虚数单位)的模是( ) B. C.5 D.8 3.设x ,y ∈R ,向量a =(x ,1),b =(1,y ),c =(2,-4),且a ⊥c ,b ∥c ,则||a +b =( ) A. 5 B.10 C .2 5 D .10 4.设,αβ为两个不同平面,m 、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βα??n m 有两个命题: P :若m ∥n ,则α∥β;q :若m ⊥β, 则α⊥β. 那么( ) A .“p ?或q ”是假命题 B .“p ?且q ”是真命题 C .“p 或q ?”是真命题 D .“p ?且q ”是真命题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矩形, 俯视图中曲线部分为半圆,尺寸如图,则该几何体的全面积为( ) A .2+3 π+.2+2 π+C .8+5π+ D .6+3π+6.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已知x ∈(0,1)时, f (x )

=1log (1-x ),则函数f (x )在(1,2)上( ) A .是增函数且f (x )<0 B .是增函数且f (x )>0 C .是减函数且f (x )<0 D .是减函数且f (x )>0 7. 函数22x y x =-的图象大致是( )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112,1+==n n a S a ,则n S =( ) (A )12-n (B )1)23(-n (C )1)3 2 (-n (D )121-n 9. (设1 133 3124 log ,log ,log ,23 3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b a << (C )b a c << (D )b c a << 10. 在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1 sin cos sin cos ,2 a B C c B A b +=且 ,a b >则B ∠=( ) (A ) 6π (B )3π (C )23π (D )56 π 11. 函数()2sin()(0)22f x x ππ ω?ω?=+>-<<,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ω?,的值分别是( ). (A ) 2,3-π (B ) 2,6-π (C) 4,6 -π (D )4,3π 12. 在四边形ABCD 中,(1,2)AC =,(4,2)BD =-,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甲、乙两套设备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共4800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若样本中有50件产品由甲设备生产,则乙设备生产的产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3年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 参考答案) 2013年颍上一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 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 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 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俗文化 刘志琴 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②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 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 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 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 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 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 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 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③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具有习惯性、自发性。俗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江西省上饶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2019届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 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Ben Brown’s latest novel? A. Interesting. B. Boring. C. Confusing 2.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Come home early B Be quiet when coming home C. Go to bed early 3.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tonight? A. Go to a movie. B Put on a showC. Watch a firework show 4.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 now? A. Interested B. Confused C. Exhausted 5. Why is the man moving? A. He needs a quieter place B. He wants to live alone C .The present one is too expensiv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id the man’s cousin buy for him? A. A book B. A bike C.A plane 7. Who gave the man two tickets? A. His mum B. His brother C. His aun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ere did the boy break his leg? A. On the playing field B. In the classroom C. At home 9.What made the boy slip and fall? A. Water. B. Banana skins C. A stone 10. Whose fault is it probably for the man's hurt?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2015级高三(上)数学(文科)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设集合{|2},{|41}A x x B x x =>-=-≤≤,则A B =( ) .[4,)A -+∞ .(2,)B -+∞ .[4,1]C - .(2,1]D - 2. 已知向量(1,1)a =-,(2,)b m =若a b ⊥,则m =( ) A .—2 B .—12 C .1 2 D .2 3. 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2104a a +=,则6a =( ) A .2- B .2 C .4 D .4- 4. 函数lg(1) ()1 x f x x +=-的定义域是( ) A .(1,)-+∞ B .[1,)-+∞ C .(1,1) (1,)-+∞ D .[1,1)(1,)-+∞ 5. 已知命题:p 对任意x R ∈,总有2 0x ≥; :2q x =是方程30x +=的根,则下列命题为 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6. 在ABC ?中,满足sin cos a B A =,则角A 为( ) A . 6 π B . 3 π C . 23 π D . 56π 7.下列四个函数中,图象既关于直线12 5π =x 对称,又关于点)0,6(π对称的是( ) A. )3 2sin(π - =x y B. )3 2sin(π + =x y C. )6 4sin(π + =x y D. )6 4sin(π - =x y 8.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0)()(=--x f x f ,且在区间),0[+∞上0)(' >x f ,则使)3 1()12(f x f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 A. )32,31( B. )32,31[ C. )32,21( D. )3 2,21[ 9. 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4a 与14a 的等比中项为22,则1172a a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4 C. 8 D. 22

山东临淄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临淄中学高三文科数学模块检测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复数z =2-i 2+i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若全集为实数集R ,集合A =12 {|log (21)0},R x x C A ->则=( ) A .1 (,)2+∞ B .(1,)+∞ C .1 [0,][1,)2+∞ D .1(,][1,)2 -∞+∞ 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命题“若x 2=1,则x =1”的否命题为“若x 2=1,则x ≠1” B .“x =-1”是“x 2-5x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命题“?x ∈R ,使得x 2+x +1<0”的否定是“?x ∈R ,均有x 2+x +1<0” D .命题“若x =y ,则sin x =sin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4若,2παπ??∈ ???,1tan ,sin ()47παα??+== ???则 A 35 B 45 C 35- D 45 - 5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体积是 A . 83 B .43 C .4 D .8 6对于直线m,n 和平面,,αβγ,有如下四个命题: (1)若m∥α,m ⊥n ,则n ⊥α (2)若m ⊥α,m ⊥n ,则n∥α (3)若αβ⊥,γβ⊥,则α∥γ (4)若m α⊥,m∥n,n 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7.设函数???≤-+>=0 ,1)1(0,cos )(x x f x x f πα,则)34(-f 的值为( ) A .23- B .223- C .223-- D .2 5- 8、已知命题:“[1,2]x ?∈,使022≥++a x x ”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