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40

2019年第1期

经济研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

比较分析

田欣禾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金融危机在21世纪并不陌生,频发的金融危机是如今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8年美国国际金融

危机与1997年东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抵御过程、产生影响及本质,进而得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东亚;启示

1?金融危机的内涵与特征

金融危机始出现于19世纪。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一是波及范围广。几乎可以说可能全球任一角落在它的掌控之下;二是危害程度大。对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可以说具有重创性;三是影响程度深。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短时间内不能够彻底恢复,有可能会继续限制着全球经济的扭转。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比较2.1?爆发原因

2.1.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一)直接原因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仅仅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出现资金周转问题,金融机构有明显亏损情况,逐渐混乱的金融市场也越来越崩溃。究其原因,是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与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直接挂钩,在购房市场上,政府对于买得起房和买不起房的人,放贷者全部发放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在渐渐增长,那些买不起房子的人还款压力骤然增大,对于一些信用不好的用户更是如此。这样违约的贷款者增多,银行贷款很难收回。利率的上升使得金钱贬值,购房需求明显下降,一些想通过持有住房进行转让再融资的人,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局面直接导致泡沫经济产生。另外,金融监管不当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也有刺激作用。单纯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金融监管松弛导致金融风暴增加。(二)根本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资

本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正是私有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个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社会化又要求交换、分配等都要在全社会较为平均合理化进行,这种矛盾最后会导致金融供求的失衡,逐渐导致危机爆发。生产的扩大和需求的减小使社会处于非均衡状态,市场出现混乱,政府的干预也没有及时进行。2.1.2?东亚金融危机

(一)直接原因东亚金融危机,最初发生于泰国,慢慢蔓延到东亚众多发展中国家,是较少见的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东亚国家深受发达国家先进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推行金融自由化,为了夺取地区性金融中心地位,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加速开放资本账户。1994年末,东亚各国的市场实现了基本自由化,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的确方便了各国贸易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但失去了用来防御国际炒家的最重要一道防线。(二)根本原因

从宏观层面来看,过高的经济增长导致东亚各国忽视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慢慢产品出口减少,发展缓慢。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承受性往往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危机程度的高低,金融危机严重就意味着该国经常项目存在逆差,外汇方面预存资金不够。但是东亚各国拥有较低的赤字可承受性,所以各国过高的投资率是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作者简介:田欣禾(1994-),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项系统化研究工程,需立足现实,不断深度解析其背后原由,作者希望学术界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1]陈汇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0):8-9.

[2]陈小芳.“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0):5-6.[3]邓臻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途径[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119.[4]汤晶,王燕.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困境与对策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6,(01):16-17.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区别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的原因 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

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优秀演讲稿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优秀演讲稿confront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what should we college students do ? honourable judges ,ladies and gentlemen : good morning ! at the beginning of my speech , i’d like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oion about myself that i hope won’t bore you , my name is liu zijing ,who come from bozhou of anhui province ,i was admitted to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in XX年,and major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my today’s speech is : confront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what should we college students do ? when you walking along a street ,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you will find is that lots of shops or markets are selling their goods at a discount ; when you visting a countryside ,an evident situation you will discover is that many workers are staying in their hometown 。 why ? that’s becaus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originated on wall street and swept the world has gone beyond the toy sector and bitten into the chinese economy。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many labor-intensive factories have shut down ,leaving massive numbers of

案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东南亚经济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指出东南亚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P·Krugman )指出,东亚奇迹并不是来源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由于过度的投入、过高的投资、过速的资本流入、过量的人工资本输出,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所谓“经济奇迹”是不会长久的。 199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rry·Lau)、199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戈尔斯坦(M·Goldstein)都指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遗憾的是这些中肯的意见并未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经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经济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因美元对日元升值不已,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强劲,导致泰国贸易账户恶化。同时,被地产市场泡沫掩盖的泰国银行体制坏账问题十分严重。泰国经济高度依靠外资特别是日本资本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股市和地产市场上扬。日本经济衰退,亦严重影响到泰国。一方面日资大量撤出泰国,另一方面,泰国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大幅减少,贸易账户更趋恶化。外贸赤字持续上升。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大致相同,

Development Economes(TOKYO):EIU Country Report,1996年、1997年为预测数。 1996年时,光在曼谷就有相当于200亿美元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其实无可避免。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银行业贷款总额的50%。到1997年,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是坏账!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坏账从1990年的770亿铢猛增到1996年的1420亿铢。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公楼宇的空置率达 25%,还有大量的在建项目。 同时,东南亚各国的外债迅猛增长,短期外债比重过大。 二、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主要是对冲基金及跨国银行)开始大举沽空泰铢。炒家沽空泰铢,分为三个步骤:(1)以泰铢利率借入泰铢;(2)在现汇市场卖出泰铢,换入美元;(3)将换入的美元以美元利率借出。当泰铢贬值或泰铢与美元利率差扩大时,炒家将获利。 一开始,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投机商、大幅调高利率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等等。但对泰铢汇率的攻击潮水般地袭来,货币投机商狂沽泰铢,泰铢兑美元的远期汇率屡创新低。1997年6月19日,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演讲稿(完整版)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演讲稿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演讲稿 第一篇: 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英语演讲稿 onfronting the finanial risis ,hat should e ollege students do ? honourable judges ,ladies and gentlemen : good morning ! at the beginning of m speeh , i’d like to make a brief introdutoion about mself that i hope on’t bore ou , m name is liu zijing ,ho e from bozhou of anhui provine ,i as admitted to huaibei oal industr teaher’s ollege in xx年,and major in 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m toda’s speeh is : onfronting the finanial risis ,hat should e ollege students do ? hen ou alking along a street ,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ou ill find is that lots of shops or markets are selling their goods at a disount ; hen ou visting a ountrside ,an evident situation ou ill disover is that man orkers are staing in their hometon . h ? that’s beause the finanial risis that originated on all street and sept the orld has gone beond the to setor and bitten into the hinese eonom.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man labor-intensive fatories have shut don ,leaving massive numbers of orkers jobless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内容提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了确实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大幅震荡并且迅速在第一时间波及到我国,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虽然有限,但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有可能加剧资产价格膨胀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本文注重寻找危机的原因,分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到启示。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次贷房地产泡沫资产证券化 2008年我们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由美国华尔街始源的次贷危机不断的扩散,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还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全球经济至今依然未能得到平稳的发展。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似乎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为何这场金融风暴会起源于美国?又为何仅仅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引发世界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又是什么?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7 年4 月,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由此之后的一年里,危机愈演愈烈不断传导到世界各地,最终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动荡。此次危机普遍认为罪魁祸首次贷首当其冲,表面上看是由于次贷证券化及衍生品泡沫的破裂造成的,但是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隐藏于背后。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次贷,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称之为次贷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相对较低,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到次级市场上寻求贷款。次贷由于其要求的信用条件较低,因此风险也比优级贷款要大,因此贷款利率通常也相对较高,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对于银行来说通常情况次贷并没有特别大的风险,而且在房地产市场兴隆时利润率也比较可观。但是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自有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即使贷款人违约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也可以通过收回抵押的房屋将其拍卖来获得应收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必然有一部分次级贷款人无法按期还款,随着利率的上升,通常也会造成大宗物品价格的下跌,房产也不例外,此时银行要想继续通过拍卖抵押房产方式收回次贷会变的逐渐艰难,而其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无人接手房产,银行坏账将会激增。此时,次贷危机就产生了。 据统计,此次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仅为4 600 亿美元,但是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 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 (二)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摆脱低迷的经济连续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美国在2006年5月之前的几年中,为了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断地降低利率和税率,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从6.5%降至1%,为过去46年的最低水平,在宽松货币政策、积极减税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的住房消费需求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1、产业转移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二战后,日本有意识的加快产业升级,力图赶超欧美。这个过程中,逐渐把低端产业转移到亚洲其它地区。 上面第二张图,大致说明了日本产业转移的情况。相对应的,六十到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印尼、马

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经济依次起飞。这就是常说的“雁行模式”。1、劳动密集性和资金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2、以出口外销型企业占主导 2、招商引资 八十年代前期,发达国家尤其美帝利率高的离谱,加上对外资有戒备心,东盟吸收外资非常困难。中期以后,东南亚国家改变态度,调整政策。比如: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用天朝的话概括就是:大力招商引资。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 以泰国为例。1991年,经济起飞没几年,泰国就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然后又加速开放资本项目【指资本的输出输入,消除外汇管制;在中国现在只实现了生产资本的自由】 1.开放和扩大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境内15家本国银行和35家外国银行直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在境内和境外自由使用这些外汇。 2.允许外国人在泰国境内开立泰铢账户,自由借款、贷款以及货币兑换。 3.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外国直接投资不做任何限制。 4.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监管,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债。 5.在泰国外汇市场开展远期、互换等多种交易。 而印尼、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更早的就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大学生关于金融危机演讲稿中英文

大学生关于金融危机演讲稿中英文 I am honored extremel stand in here for everbod leture! We all kne that, no the orld all is suffering the finanial risis, and man fatories all alread ent out of business the bankrupt, this also meant ould have man people to fae is ing off sentr dut. Perhaps in shool e regarding this realized is not ver big, hoever e soon fae the graduation, also meant must look for the ork. Alread some people mente d: The next several ear universit graduate, the graduation also on meant unemploment! Although I not like this believed, but I still felt e should have one kind of risis feeling, b faes the orst possible ourrene. Therefore, also annot again ontinue to aste in the universit period time, that alread as ma not obtain extremel! Therefore I hoped shoolmates, all an learn on diligentl speial ourse, in order to might find from no on most suits on ork. 我很荣幸极为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 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上所有正在遭受金融危机,许多工厂都已 经倒闭了破产,这也意味着可能有许多人面对即将关闭站岗。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摘要:1997年我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我国积极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化,本文旨在浅议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以此来透视这一段货币政策改革的岁月 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稳健稳中从紧适度调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1997~2002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投机游资的虎视眈眈,中国对内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外努力稳定汇率, 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3~2007,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实行稳中从紧货币政策 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就当前全国财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此间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后金融危机旅游英语教学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旅游英语教学的思考 一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 (一)口语应用性强 从实际应用来看,在旅游行业中,旅游景点的导游、饭店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需要与外国人接触,并与其进行直接的口语交流[2]。所以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必须掌握与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知识之外,还要求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如导游英语、旅游学英语、饭店英语,熟悉本专业的文体形式,能阅读外文文件,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而旅游英语口语的学习与表达也就成为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点。 (二)知识综合性强 旅游专业本身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从事实际工作时运用到的知识也非常广泛,如宗教、地理、民族、文化艺术、古建园林、旅游景点、历史古迹等;甚至烹饪、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同时,旅游英语也有很强的地域性,需要学生了解本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文化遗产、地方特产,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学应通过各种方式,把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3]。 二当前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已有的《旅游英语》教材版本很多,但知识面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并且缺乏配套的“听说读写译”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系列教材,大多数是听、说与阅读分离的教材,彼此缺乏联系。旅游英语教材不够成熟,加上教师教法缺乏创新,旅游英语课程在教学安排和设计时与基础英语课程雷同,缺乏旅游专业特色,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缺乏针对本地旅游特色的校本教材 目前旅游英语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多是针对整个旅游行业和全国的情况,而针对各地区自身旅游业的旅游英语教材非常缺乏。例如重庆地处西南,旅游业发展良好,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如红岩村、渣滓洞、金佛山、大足石刻、丰都鬼城、长江三峡等等,但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教材却几乎没有,学生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中国政府应对策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中国政府应对策略 【前言】 1997年夏,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决定移师香港。 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已黑云压城。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 而为了帮助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中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对人民币实行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来支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危机来袭】 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亚洲被世界上公认为新千年的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当时的泰国,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始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资贷款,外债曾高达790亿美元。在一片表面繁荣之下,泰国修建起许多空无一人而锃光发亮的办公大楼,韩国建立起了年产5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这是当时韩国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10倍。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出口下降、汇率偏高并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由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开始大量卖空泰铢,以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泰国政府不甘示弱,不惜血本以强硬手段进行对抗,在短短几天内耗资100多亿美元吸纳泰铢,但却徒劳无益。1997年7月2日,苟延残喘的泰铢终于崩溃。泰国宣布实行泰铢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即一路狂跌18%,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国金融危机的正式爆发。挤垮了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 泰国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在泰铢急剧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们的攻击对象。 7月11日,菲律宾对比索的大规模干预宣告破产,决定放开比索与美元的比价,比索开始大规模贬值。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8月23日,印尼盾贬值以历史低点,甚至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财政援助。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英语词汇

金融危机英语词汇(一) 1. panic: 恐慌,惊恐。动词是to panick 2. seized-up:卡壳的,重病的c.f. Look beyond the stock markets, especially at the seized-up money markets, and there is little to see except bank failures, emergency rescues and high anxiety in the credit markets. 3. to bail out, bailout:救市 4. subprime :次贷 6. credit crisis:信贷危机 7. volatility 波动 8. tumble; fall sharply and suddenly. 9. crash: 崩盘 10. plunge: 跳水 11. loss: 亏损 12. sell-off:抛盘:a sale of a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assets (stocks or bonds or commodities) at a low price typically done to dispose of them rather than as normal trade 13. rescue :援救 14. Speculation among traders:交易者之间的投机 15. crush:to make someone lose all hope, confidence etc 击溃 16. tumult:a state of commotion and noise and confusion 骚动 17. fearful investors:惊恐的投资者 18. the frantic pace:飞速 19. Great Depression:1929年经济危机 20. under strain : 处于窘境 21. a bleak view of the future:对前途持悲观的看法 22. mortgage debt :抵押债务 23. slump:a noticeable deterioration in performance or quality 24. recession :衰退 25. disaster:灾难 26. hapless:倒霉的 27. vulnerable::susceptible to attack .c.f .Paulson's comments showed how vulnerable the market is, and how it can shoot up or down in minutes. 28. liquidity:偿债能力,流动性 29. solvency:偿付能力 30. hoard cash:揽现 31. ad hoc: often improvised or impromptu 特定,专门,临时 32 hedge: any technique designed to reduce or eliminate financial risk; for example, taking two positions that will offset each other if prices change 期货,套期保值 33 meltdown:萧条,彻底垮台 34. turmoil:动荡 35. rally:大升 36. Exacerbate: make worse. c.f. The worries on the Street have been exacerbated by the spread of the U.S. credit problems overse 37. Precipitous: extremely steep. 38. short-term Treasuries :短期国债 39. credit crunch:信用紧缩(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40. bloodbath: 大屠杀 41. plummet:直线下降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 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为了帮助东南亚国家早日摆脱危机,国际社会伸出了援助之手。7月份在上海召开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8月份又在东京举行了由IMF主持的有关对泰国提供经济援助的会议。为了协助泰国走出困境,IMF等国际组织和包括中国及中国香港在内的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共同承诺向泰国提供17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面对泰国银行高达1万亿泰铢的呆账以及900亿美元的外债,国际社会的172亿美元贷款援助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泰国的经济、金融危机,但至少增强了泰国人民以及国际社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二)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主动贬值,香港股市暴跌,并引发全球股市大幅下滑,东南亚金融市场再度动荡. 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新台币主动贬值,从经济上讲是竞争性贬值,从政治上讲是别有用心的政治预谋,它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并且在心理上进一步孤立了香港,使得投机者再次将目光转向香港。为了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制,维护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香港政府和金融管理局一方面动用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另一方面只得提高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10月23日,同业隔夜拆借利率一度由7%上升至300%,港元兑美元汇价也一度升至联系汇率制实施14年来最高水平(7.6150)。而香港股市在汇价和银行短期利率高企的影响下,受投机沽售力量冲击大幅滑落。

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实践报告——依据相关原理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原因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界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美国爆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随后这场金融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世界范围蔓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大、冲击力之强大、连锁效应之巨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量金融资产人间蒸发,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甚至在许多国家出现负增长,还出现了冰岛国家破产、希腊国家濒临破产等前所未有的令世人震撼的现象。 此次金融危机主要爆发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本小组将运用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资本论》中所提出的原理分析其产生原因。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从制度上来看,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会是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来,经济危机始终在周期性的发生,从未真正地被根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少数大资本家凭借占有的生产资料不断的攫取社会财富,导致生产资料和资本越来越向他们手中集中。与此同时,广大无产阶级虽然获得的财富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却相对地更加贫穷,相对应的消费能力也没

有实质性的增长。这样的差距越拉越大,会导致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无法被消费掉,出现相对的生产过剩现象,也就是经济危机的产生。 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来概括,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目的以及动机与社会需求所造成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所追求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但过度的追求剩余价值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失衡,即为相对的生产过剩。一方面资本家生产的商品无休止增加,且尽可能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劳动人民的消费能力(购买力)相对不足,于是生产过剩,爆发危机。 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生产社会化更加扩大,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这一次是商品房为主),而少数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占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广大无产阶级更加相对贫困,根本无力购买如此多的商品(商品房为主);于是,为了经济发展,出现了次级抵押贷款等信用制度来帮助穷人透支消费,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锁链,连接着整个经济,一旦一环出问题,全盘皆输;随着信用被高估,更多透支消费产生,而居民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使得商品的价格继续升高,最终导致崩盘的结果。 二、直接原因

1997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摘要】1997年,一场汇率危机从泰国刮起,并迅速席卷亚洲,演变成一场亚洲金融危机,从而使得亚洲经济放缓,部分国家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不大,但是间接影响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说明了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指出面对危机中国应汲取教训,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启示 1997年7月2日,是世界金融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泰国政府终于被迫宣布取消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即下跌20%。历史上将这视为上世纪末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 随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的连锁反应。这不但给地区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损失,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今天,每每回眸那段日子,人们仍心有余悸。特别是在当前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之时,回顾上世纪末那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的经过和教训,显得别有一番意义。 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呈现出愈来愈严重、愈来愈深入的发展态势。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袭击港币。中国香港政府为保护联系汇率制而提高港元利率。接着,香港和内地深、沪股

市大跌,并引起全球股市一阵跌风。 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至东北亚,韩国放弃保护韩元措施,韩元大幅贬值,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求援以缓解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日本也处于严重的金融动荡之中。 1998年1月,印尼盾几天内贬值50%。一些国家不能偿付大量到期短债,导致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股市汇市暴跌至近年最低点。 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尽快走出困境,中国向世界作出了一个承诺:保持人民币币值。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保持世界经济稳定有很大的帮助。大家公认的一点就是,如果当时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的话,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必将遭到更加严重的打击。 “东亚国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从金融危机重创中反弹,主要归功于一些主要国家如中国和韩国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曾经这么说。危机往往不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它孕育着改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不久,我国就宣布实行宏观政策重大转向,其中包括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1997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随后,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