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方 合香

香方 合香
香方 合香

香方合香】传统制香法

【伴月】:

【原料】:沉香、白檀、郁金、丁香、旃檀、降真、麝香木等.

徐铉,广陵人. 仕南唐,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尝侍.

铉文思敏速,精小篆,传世作品有摹秦李斯《峄山刻石》等.

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 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香一炷,澄心伴月……徐铉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

【灵虚香】:

【原料】丁香、灵香草、降真、灵水等.

灵虚香香品高雅,淡而溢远。以道地中草药、纯天然香料为原料,运用正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不以浓香误人,无化学香之气息浓重而致人神昏之弊,更无化学香精燃烧后影响人体健康之害。

【宣和御制香】:

【原料】沉香、金颜香、背阴草、龙脑、朱砂、丁香、安息香、檀香木等香药。

本品为宋徽宗赵佶钦定香方。据记载徽宗在朝事和书画之余,常到御香房亲制此香。并常以此香赏赐近臣,为宣和年间众朝臣邀赏之佳品。

【宣和御前香】:

【原料】沉香、龙涎香、排草香、花露、唵叭香等

《宣和御前香》香方为赵佶所定,气息典雅而品性温蕴,也是徽宗的日常专用香,理政上朝、宴客起居、吟诗作画皆用之,以正气清心,益智养生。

徽宗常亲制此香,并以之赏赐近臣。所以此香也成为众朝臣邀赏的赐品。

【花蕊夫人衙香】:

【原料】元参、松仁、香附子、丁香、沉香、乳香等

花蕊夫人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现有宫词百首、香方数则存世。

《花蕊夫人衙香》是夫人所制供官衙等政务场所使用的香。夫人深谙香理,亦信奉佛教,故所配之香,既有佛家庄严气象,又不失宫廷香的华贵气息。

【愈疾香】:

【原料】元参、甘松、柏子、大黄、沉檀、苏和香、鸡舌香等。

愈疾香是一款久远的历史名香,以养生祛疾为主要目的。古方注:“常烧此项弱疾可除。”

【东坡闻思】:

【原料】旃檀、元参、丁香、香附子、降真香、豆蔻、茅香等。

相传为宋代苏东坡传世的名香之一。东坡一生喜茶爱香,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流放贬官,他一刻也没离开过香。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对香有着深入理论研究,闻思香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制作的名香,其香如其文,韵深意长。

【旃檀微烟贡香】:

【原料】旃檀香、唐香、马蹄香、苏合香等.

旃檀香自古为香中珍品,尤其深得佛家之推崇。既用于香汤浴佛,也多制成礼佛的熏香。香气高贵蕴藉,馥郁中透出甘甜,烟气稀微。

《永乐大典--医药集》清神香方

2010年08月15日星期日11:29

《永乐大典--医药集》记载:有清神香方:

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香一两、白檀一两、白芷一两,将药碾为细末,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杯,煎汁;浮萍香一掬,择洗净,去须,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匀,伴诸香,使匀入臼,杵数百下为度,捻作饼子阴干。

-----------------------------------------------------------------------------------------------------

先作方中香料考证!!!香浮萍

【药名】

土党参

【拼音】

TUDANGSHEN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

【功效】

健脾胃,补肺气,祛痰止咳。

【主治】

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乳汁不多,小儿疳积、遗尿。

【性味归经】

《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性。温,无毒。”

入肺、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

【别名】

奶参、土羊乳(《草木便方》)、白洋参、对月参(《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野党参(《贵州民间方药集》)、浮萍参(《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人参、土沙参(《四川中药志》)、土参(《江西草药》)、土洋参、人参薯、南人参、模登果(《广西药植名录》)、孩儿葛(《福建中草药》)、柴党参(《贵州药植目录》)、川人参(《常用草药治疗手册》)、金钱豹(《植物名实图考》) 又名:蔓桔梗、奶浆藤、香浮萍、浮瓶子、金线吊葫芦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我国南部和西南部。药材产广西、四川、福建、云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季挖取根部,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拉丁名】

原植物金钱豹Campanumoeajavanica Bl.

【考证】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生药材鉴定】

干燥根呈长圆柱状或圆锥形,稍弯曲,一般长8~15厘米,径1~1.5厘米,往往分枝,表面淡黄色至土黄色,有明显纵皱,下部常扭曲;质柔韧,干燥时易拆断,断面粗糙,

皮部黄色,中柱类白色。

川白芷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 et Hook. 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白芷:多年生大形草本,高2-2.5米。根粗大,圆锥形。茎粗壮,常带紫色,茎生叶互生,有长柄,叶柄基部扩大成半圆形叶鞘,抱茎,带紫色。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基部下延呈翅状。花白色,大型复伞形花序。双悬果扁平,分果具5棱,无毛或有极少毛。

杭白芷:植株较矮小,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根上方近方形,皮孔样突起大而明显,花黄绿色,双悬果椭圆形,有疏毛。

『收集地』四川遂宁县.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锥状,形圆,表面灰黄色,有横长皮孔样突起的疤痕散在,质坚实,粉性足。香气浓郁,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木香

其他名称: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主要成分:根含挥发油,油中含香叶父烯、对-伞花烃、芳樟醇、β-榄香烯、丁香

烯、葎草烯、雪松烯、β-紫罗兰酮、雪松醇、а-木香醇、△1.8,11,14正十七四烯,以及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二氢木香烃内酯、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及12-甲氧基二氢木香内酯。另含a-木香酸及24种氨基酸。

性状: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力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功能主治:治脘腹胀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寒疝疼痛,呕吐,泄泻。1.行气调中止痛:适于胸腹气滞胀痛。a.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纳呆呕逆。b.肝经湿郁气滞,胁肋胀痛,甚或湿热发黄。每与清热利湿药同用。c.时而泻痢,腹痛后重,常配黄连。2.消食健脾:主治饮食积滞不消,纳呆胸闷苔腻等症,常与消食药同用;脾胃气虚,食少脘闷者,可配益气健脾药。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

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下怡性情,净化环境,传统香竟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

可飘渺于庙宇神坛,竟能在静室闭关默照, 又能于席间怡情助性,竟能空理安神开窍,

又可十处化病疗疾。

在现在社会里,传统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不仅是寺院、茶社、宾馆、写字

楼等公共场所,也很适合在家庭中使用,读书、会客、写字作画时点一柱清香,可以养

心意志,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放松。

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传的理论,有一个

成熟的十分完善的工艺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国的传统香

与中药的制作很相似,它也是以中药材和天然香料为原料,有各种各样的配方,不仅芬芳富裕,还有清新安神开窍等很多的养生功能,人们把传统香的制作概括为毒之于药,制之于法,行之以文,诚之于心,就是说制作传统香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晦养生之药。

传统香的外型丰富多彩,我们经常使用的有,线香,盘香等等,下面我们就以两种香为例,了解传统香的制作方法。

我国传统香的制作,一共要分六个步骤,包括制备原料、和料、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等几部分。制作传统香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

一、制备原料

传统香的原料:香药木粉粘结料附加性材料四部分组成,首先香药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他决定了香气的特征、香的功效,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与中药里的配方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由制香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香药包括天然香药和一些中药材,由于天然香料基本都收于中药材,所以历史上香和药是不分的,统称为香药,这也是现代香和传统香不同的工艺之处,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采购来的香药即使品质优良,也仍然是生香药,若直接用来制香,未必能制出好的功效,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对香药进行泡制,香药泡制是制作传统香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甚至对泡制的时间,容器的质地,都有很多讲究。

下面我们以最常用的檀香为原料给大家介绍一下檀香的泡制方法。

像檀香就是要去火,因为檀香生长在南方炽热的地区,他的火性比较大,那么这种

香单独做香以后使人们容易气浮上燥,所以要先用茶叶、清茶或者用团茶把他的火去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首先将大块的檀木劈成长2-3厘米,粗3-5毫米的尺寸,这样有利于后面研磨工序的进行,然后将劈好的檀木全部倒入盆中,准备一套砂器茶具一壶开水和上等的乌龙茶,和云南团茶,以茶道一样,先用开水冲洗一遍茶具,再放入茶叶,茶叶也需要先冲洗一遍之后,才能使用,等到第二遍茶浸泡好以后,就可以把茶水均匀倒入装有檀木的盆中,最后再将茶叶一起洒入盆中,这样可以使茶叶的香气与檀香混合,洒匀之后盖住盆口,防止檀木的香气外泄,檀木要浸在茶水中约72小时,并且每隔5小时翻动一次,随后的工作就是把檀木晾干,将浸泡好的檀木均匀摊开放在通风较好没有阳光的地方阴干,直到它干透为止,准备一瓶粮食酒和一瓶蜂蜜,通常每500克檀木需要粮食酒200克,蜂蜜100克,用粮食酒将蜂蜜稀释,可以加一些开水,有助于蜂蜜的稀释,将晾干的檀木倒入稀释好蜂蜜的盆中,不断翻动,使檀木与蜂蜜全部浸匀,密封放置三天,每天翻动一次,三天以后再把檀木晾干,也要将泡制好的檀木均匀摊开,放在通风较好没有阳光的地方阴干,直到干透,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对檀木进行炒制,将晾干的檀木在锅中炒制,先用大火炒5分钟,再用中火炒20分钟,最后用小火炒10分钟,等到锅上有紫色气体升起就说明檀木已经炒好,按照配方中开列的各种香药一一泡制之后接下来将香药按比例混合起来,我们称为配药,传统香配药可谓多种多样,通常十几种香药泡制而成,制香工艺者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上百种配方,这些配方的功能特点,各具特色,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副配方,它可以起到安神、醒脑的作用,它是由沉香、白檀、甘松、白芷、零陵、蒿本等材料组合而成。

配药完成以后,就要用专用的设备把这些药磨碎,古代一般使用石磨、药碾子等工

具来研磨香药,现在则有专用的研磨设备,反复几次把配药研磨成粉末状,也称为香粉,有些香药不适合与其他香药混合在一起研磨,需要单独处理,比如一些树枝类的香药,或容易挥发的香药,大多要用药碾子单磨,通过筛网筛掉颗粒粗的香药,剩下的就可以与其他香药混合了,到这里,制香原料中的最重要一部分香药就完成。这些香粉可以直接用来制作香包、香枕等香用品,若要制作熏烧的香,则还要准备其它的原料,在香中加入木粉可以调节香味的浓度有助于香的燃烧,一般选用杉木粉或松木粉,也是专用的设备把它磨碎,再用筛粉机筛掉颗粒粗的杂质,最后形成木粉,粉末状的香药和木粉都比较散,不容易结成一体,所以还需要添加一些起粘合作用的原料,一般用榆皮粉作为粘接料,简称为榆粉,除了上述三种基本原料,有些香还可以添加辅助材料,因为做传统香它除了香药以外,还要调整它的气味、它味道的大小、它的作用的大小,所以一般要采用一些花粉、花瓣或者是杉木粉、松木粉作为填充料,因为单纯的使用香药:一是成本太高,再一个是味道太大,所以填充料一个是填充空间,另一个是调节味道,由于使用了天然香料和中药材,所以传统香会呈现出所用香药本身的颜色,并不鲜亮,如果想让它色泽明艳一点,可以添加一点有颜色的香药或中药材或是有色的天然矿物质,例如一些颜色鲜艳的花瓣,但也要把它们磨成粉状。

二、和料

和料所用的工具是搅拌机,具体做法:将研磨好的香药、木粉、榆皮粉等放入搅拌机,加入适量的水,水与料的比例要根据原料的特点来定,通常的比例为1:1,水的温度以45度最为适合,加水时应计算好水的用量,尽量一次就加足,如果搅拌中间再补充水,就会影响香的韧性和光泽度,水与料配好以后,就可以开始搅拌,搅拌时间一般需要20分钟,如果搅拌不足,香料会不均匀,不仅影响香气的质量,还会因为料

中的空隙,使香成型以后断开,搅拌过度,会使原料太散,影响香的品质。

三、成型

成型需要两种设备,一个是压块机,另一个是挤压机,把搅拌好的原料放入压块机内,压成料块,大小要与挤压机的料槽大小为准,压块要均匀,密实,使料块中没有气泡,料块压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出条,出条之前要选择好模具,模具一般由钢板制成,钢板上带有许多不同口径的小孔,小孔的规格很多,细的不足1毫米,粗的有几十毫米,要根据所要制作香的粗细,安装相应规格的模具,把料块放入挤压机的料槽中,原料由模具的孔中被挤出,就变成了细长的香条,用平整的香箩接出香条,这一步为接香,香箩上接出的香条一般都不规则,长短不齐,也会有断条,要经过整理修条之后香条才会整齐,这样线香就成型了。制香机械设备不断更新,现在制做起来比较方便了,使用线香自动流水线解决了较为复杂的工艺,生产过程通过速度可调的传动流水装置一次形成120-240条线香。

如果是制作盘香,那就要通过专门的盘香设备把两根香条盘在一起,整齐平稳的摆放在香箩上。

四、晾晒

盘香不用进行晾晒,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阴干就可以了,晾晒这道工序主要是对于线香,线香必须用晾晒的方法使香条慢慢自然晾干,如果阳光柔和,晾晒的地点可以选择在室外,把香箩平稳放在木架上,同时再做一次整理,晾干之后还要做一次筛选,把那些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小问题的香挑拣出来,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五、包装

包装盒可以防止香受潮,便于储存和运输,也有防止香气挥发的作用,但传统香使

用天然香药在常温下的挥发很慢,包装盒的主要作用还是防止传统香受潮,所以如果用纸盒包装,最好选用防潮性能较好的附膜纸。

六、窖藏

并不是所有的香在包装后都可以立即使用,有些香还要在地窖中封存一段时间,才能算完成全部工序,这些窖藏的过程里面,也是这些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咬合的一个过程,通过窖藏以后它们浑然为一体,这样烧出来的香气,气味就特别好,这种窖藏的时间是根据不同的药,不同的香方来确定的,最少的是3天,常用的是7天,最多的是两个月。

中国的传统香品种丰富多彩,除了上述这些熏烧使用的熏香,还有用香药制作的香枕,香包、尾香等各种香用品,尾香是一种用于佩带或者悬挂的香包,大约可以算是历史最悠久的香品,泡制研磨后制成的香药粉末,再选择图案质地比较合适的丝绸、锦缎等包装材料设计剪成美观的形状,放入香药缝合、封口即可完成。

中国的传统香外观朴实无华,却养生意志,激发性灵,功用广大,每当那袅袅的青烟翠雾给神圣的庙宇增添了几分灵性,为儒雅的书房带去了几分诗情,使奔忙的生活、紧张的心情多了一份超然和从容,或许这就是汇聚天地灵秀的香,给人间带来了福报。

香方

一种传统香的制造工艺,配方组份为:(份数为重量份)

苍术100芸香100菖蒲50檀香40沉香1远志50

加工工艺流程为:首先选料;粉碎;将上述组份配料混合;密封装罐;罐装后置

于温度20℃-30℃、湿度60℃-80℃的环境下放置2-7天;成形。

高子说:我收录的香方,只选取适用的部分。现在京都人崇尚的香方,又被鉴赏家称赞为奇品。我也收录下来了。制作香的诀窍,贵在选料纯精,焚烧这样的香,香气远溢而余味无穷,能识别香味的人,就自然明白我所选的香方是令人满意的。

《玉华香方》

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

以交趾出产的为妙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一两用叶

把上列香料研为粉末,加进合油调和均匀,再加炼好的蜜拌和成湿泥状,最后装进瓷瓶,用锡盖加蜡密封瓶口,烧用时一次取二分。

《聚仙香》

黄檀香一斤、排草十二两、沉,速香各六两、丁香四两、乳香四两

另外研末郎台三两、黄烟六两

另外研末合油八两、麝香二两、橄榄一斤、白芨面十二两蜜一斤

以上成分研成细末作香骨,先和上竹心子,作为香的第一层,趁料湿又滚一层药。

檀香二斤、排草八两沉、速香各半斤、

将以上三料研为末,滚成第二层,于是制成了香,用纱筛后将湿香晾干。

京城自制香,每一万枝香,工价二钱。一万根竹棍,价一钱二分。香袋紫龙力纸,每一百张,价五钱。

《沉速香方》

沉速香五斤、檀香一斤、黄烟四两、乳香二两、奄叭香三两、麝香五钱、合油六两、白芨面八两、蜜一斤八两

和成滚棍即制成。

《黄香饼方》

沉速香六两、檀香三两、丁香一两、木香一两、黄烟二两、乳香一两、郎台一两、奄叭三两、苏合油二两、麝香三线、冰片一钱、白芨面八两蜜四两

将以上成分拌和成药剂,用印模制成饼状。

《印香方》

黄熟香五斤、速香一斤、香附子、黑香、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一两、柏香二斤、芸香一两、甘松八两、乳香一两、沉香二两、丁香一两、馥香四两、生香四两、焰硝五分

以上各料一块研为末,放到香印模中,模印成形后就可以焚烧了。

《春香方》

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茅香各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

以上各料用炼蜜拌为湿膏,装进瓷瓶密封,就可以烧了。

《撒兰香方》

沉香三两、五钱、冰片二钱四分、檀香一钱、龙涎五分、排草须二钱、奄叭五分、撒乐兰一线、麝香五分、合油一线、甘麻油二分、榆面六钱、蔷薇露四两

用印模制成饼烧,很好。

《芙容香方》

沉香一两五钱、檀香一两二钱、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零陵香二分、乳香一分、三柰一分、撤乐兰一分、橄榄油一分、榆面八钱、硝一线

拌和后用印模成饼烧或者散烧。

《龙楼香方》

沉香一两二钱、檀香一两二钱、片速五钱、排草二两、奄叭二分、片脑二线五分、金银香二分、丁香一钱、三柰二钱四分、官桂三分、郎台三分、芸香三分、甘麻油五分、橄榄油五分、甘松五分、藿香五分、撒乐兰五分、零陵香一钱、樟脑一钱、降香二分、白豆蔻二分、大黄一钱、乳香三分、硝一钱、榆面一两二钱

用印模制成饼烧,散烧的话去掉榆面用蜜拌和。

《黑香饼方》

用四十两料加炭末一斤、蜜四斤、苏合油六两、麝香一两、白芨半斤、橄榄油四斤、其琛奄叭四两

先把蜜炼熟,加橄榄油把炼蜜化开,又加奄叭,然后加进一半料;将白芨打成糊状,加进炭末,又加进一半料,这之后加进苏合、麝香,揉均匀后用印模制成饼。

《炒香》

最近,有人用苏合油拌沉、速二香,用火稍稍炙一下,收起来,趁热撒上冰片末,放进瓶中收集起来用,人们称之为规范制法。这种香的香气比一般香稍微浓一点,但反而失掉了沉、速二香的天然雅味,恐怕熟悉香的内行不会选用这种制香法。

一则净晦除障的典型粉香方

琥珀为参天松木精髓,古认称琥珀为“虎魄”。

虎魄纯阳至刚,可用来驱邪避鬼,也是和合除晦障熏香常用香料

我用琥珀入香方,基本为三类;

1、除晦避障熏香;虎魄驱邪、杀鬼

有人会问,佛家讲究慈悲,怎可以此物入香?

这应从香方缘起上讲;和合香其多味香药与中药方剂相似

也分君、臣、使、佐

和合香中君药不离慈悲,亦有臣、佐相护

霹雳手段就是慈悲下的变通,当然此比喻不怎恰当...

2、催请护法承办事业

我在和合护法熏香方中,也基本有百分5的琥珀

这是催请护法时必须的威猛香药

3、祭供天神、夜叉众

琥珀纯阳至刚,可上行九霄,是供天的香材

写一则净晦除障的典型方(粉香)

紫檀20 白檀10 大黄10 安息香10 琥珀10

木香5 甲香5 甘松5 乳香没药5

苍术2 菖蒲2 川芎2 红景天2 毕拨2

丁香2 肉桂2 艾纳香2 白豆蔻1 白介子1

山奈1 五宝六佳1

雄黄0.5 阿魏0.2 水牛角0.25 朱砂0.02 麝香0.01

曲酒适量、炼蜜5和合后窑存月余

合香原理

一、八份檀香、两份沉香,搓为线香。注:檀香用的是澳洲檀,沉香是用海南二年生人工格自行打粉

这个烧出来的味道,檀香中带有淡淡的沉香,沉檀味道可以混合在一起,比单纯的檀香线香气味要更香。

二、八份沉香、两份檀香,搓为线香。用料和上面的一致

这个烧出来完全是沉香味到,檀香味几乎不见,但是和纯沉香线香相比,沉香的味道柔和许多

分析:

用着两个方子来说明君臣配伍分量的变化作用。檀香为火,沉香为水。

第一方子中火强水弱,水不能克火,弱水进强火反而激发了火性,所以比单纯檀香更为香甜,同时水衰而随火气上行,所以檀香味道中能闻到丝丝的沉香。

第二个方子中火弱水强,火被克死所以闻不到什么檀香味,但火被克的同时也消耗了水的力量,所以沉香的味道能变得柔和些。

如果闻香的人本身体制有寒热水火的明显偏差,可能会与普通人闻到香品的感受稍

有区别,这就是香人相应的道理。

用沉香的方式

用沉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作为香料来熏香

熏香是沉香最主要的用途。大家都知道,沉香有很多种,大体可以按照产地来分类。世界上公认最好的沉香产自越南。越南又有很多地方出产沉香,最有名的要数牙庄,富森,牙庄的沉香要好于富森。

判断一个沉香品种的好坏,首先要看其产地,上面说到牙庄的沉香要好于富森,这是因为牙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土壤,水,地址结构,温度,光照等因素),在这个环境下产出的沉香味道比较好。

沉香树结香以后,在地下几百年,就变成沉香了,并不是说能沉在水里的香才叫沉香。拿到一块沉香,把他放在水里,如果能沉底,我们把他叫做沉水香,不沉水,我们也叫他是沉香,沉水与否,是说沉香的油脂含量多少。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说,印泥水沉,惠安水沉的叫法,这个名字就包含了2个信息,一是产地,2是油脂含量。如果一块沉香,叫做惠安沉,那有可能就是油脂含量比较少的沉香。

检验沉香,首先放到水里,看他油脂含量,这点一眼就看的出。要判断产地,就要靠鼻子了,那一块沉香刮下粉来点燃,让香味告诉你他是产自哪里的。

惠安沉,香味是清凉的,可以感觉到清凉的感觉冲后脑,很清爽的感觉。如果是奶油香,发甜那就是牙庄香…………。沉香的种类多的数不清,没必要每种都闻一下,我们只记住好的几种就可以了。

同一产地的沉香,也要分类分级,产地的土壤环境不同,沉香的外观也不同,举例子来

说,牙庄出产的沉香,有红土沉和黄土沉。红黄2色,是受开采地土壤侵蚀造成的。红土的品质要高于黄土。

现在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沉香手链,挂件,黑黑的,十分油腻。拿在手里香气扑鼻,其实这都是利用了人们的一些思想,一般稍微了解一点沉香的人,都会觉得越黑越腻,油脂含量就越多,所以商家就把珠子染成黑色,满足人们的思想,拿在手里一看,好,幼稚十足,整个珠子都是黑的。真的沉香,常温状态下几乎是没有味道的,只能点一下才能根据香味判断产地。

买串真的沉香珠,但是又闻不到味道,搞不好还被不懂的人笑话,这不很没面子,于是商家在煮色的时候填加一些香料,这样视觉上黑色满足油脂十足的心理,嗅觉上香气十足,不懂的人拿来一看,也会说好香。价格标的奇贵,买家买了后跟朋友一说价格XXXX,朋友们不免唏嘘赞叹一番,而且香味十足,布满黑色的油脂,戴珠子的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太有面子了。于是这样的假东西就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开来。

我个人认为即使带着真品的沉香手链或者挂件,也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东西做的这么精致,你不会舍得劈下烧来闻香,但是不烧又闻不到香味。沉香在和布料高速摩擦的时候会有香味发出,但是人家拿来你的沉香,说怎么不香啊,你就在衣服上磨给人家闻,好象有点不象那么回事。沉香受到体温加热的时候,也会有香味发出,但是这只限于新做出来的东西,戴上2个星期,东西表面出来包浆了,味道就发不出来了,除非这时候你的体温能达到65度以上,才可以把香味给逼出来。

沉香作为熏香,能给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好处,作为熏香的“沉”也有分种类,比如惠安香,香气上冲,提神醒脑,作为日常生活中读书写字、喝茶聊天时候熏香是非常合适的

(惠安、佳里曼丹等品种就属于这种作用的熏香);另外一种是在打坐练气时候的熏香,这时候就需要香气沉稳不上扬的品种,这时候熏香的作用是为帮助打坐的人入静之用(有代表性的是牙庄红土、黄土)。当然单纯为了体验香味,是不用这样区分的。

2 沉香另外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其药用价值。沉香做为药的时候,是要吃的,通常是煮水或者泡水喝,不要以为拿着沉香终日把玩,就可以让沉香发挥他的神奇功效。举个通俗点例子吧,人参大补,补阳气不足,气虚体弱,但是得服用才可以,拿块人参做的手把件每天用手盘,不会有什么功效。

3 做香料

用蒸馏的方法,把沉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出售。

中国传统用香对香的炮制方法

传统香不仅在香料配伍方面十分考究,而且对于香料的炮制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香的质量。香料的炮制与中药的炮制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别。同一种香料,用在不同的香里,炮制方法常常也不一样。从总体上说,炮制香材的目的,一是去其杂质,便于使用,二是导顺治逆,理其药性。恰当的炮制可以加强香材的药性,使其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并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此外还可以根据配伍的要求,使用特定的炮制方法使香材的药性发生改变。

具体的炮制方法很多,例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焙、飞等。

( P修制:一是使香材纯净,二是做切制、粉碎处理,即采用拣、摘、揉、刮、筛、凉以及切、捣、碾、镑、挫等方法,除去杂质、多余的水分、变质的部分及其它非药用成分,并使其大小规格满足要求。如,龙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则要清除泥土等。

蒸:即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香材;可清蒸,也可加入辅料;蒸的火候、次数视要求而定。此法既可使香材由生变熟,也可调理药性、分离香材。如笃耨香黑白间杂者,必须分离单用,其法为,以瓷器盛香入笼中蒸,沸后约半小时则白浮于上黑沉于下,分而用之即可。

煮: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主要目的是调整药性,去其异味。如制甲香,即需先用碳汁煮,次用泥水煮,最后用好酒煮。或用米泔水浸多日后,再用米泔水煮,待水尽黄气发出时收,凉后再火炮。

炒:根据需要或清炒或料炒,火候上有炒令黄,炒令焦等。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选好檀香制成碎米粒大,慢火炒令烟出紫色,断腥气即止。

炙:用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和合于香材之中,以改变香材的药性。在制香中常用的辅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

炮:用武火急炒,或加沙子、蒲黄粉等一起拌炒;炮与炒只是火候上的区别,炮烫用武火,炒炙用文火。

烘焙:将香材置于容器(瓦器等)中加热使其干燥。

水飞:把粉碎后的香材加水研磨(其粉末即“飞”入水中),再将液浆静置沉淀,将沉淀物晒干研细备用。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时粉末飞扬的损耗,又可分离出香材中可溶于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细腻。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2)(含解析)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2)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等要求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空处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摒除/摈弃胡诌/刍议拾遗/汤匙谬种/纰缪 B.拓荒/拓本畜养/蓄意门槛/僭越执拗/拗断 C.扉页/绯闻踹开/揣摩茄克/夹缝藩篱/蕃盛 D.纤夫/光纤陶俑/佣金伺机/伺候瞥见/蹩脚 2.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生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 A、众星捧月 B、出生 C、称羡 D、一贫如洗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取得的。 B. 高考百日冲刺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班的同学学习热情高涨,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C. 研究人员发现,今年3月中旬,北极海冰面积仅剩337万平方公里,而1979~2000年平均值为750万平方公里,海冰面积已缩小一倍多。 D. 由中国渔政310、301船组成的护渔编队已抵达南沙预定海域执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2013年南沙海域常态化维权护渔行动已正式启动。 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就没有白话文 ②在中国翻译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用文言翻译外国著作包括小说的阶段 ③但是,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风靡天下的,其实就是这样的译作 ④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严复的译作了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第一讲(上.文稿) [转贴 2010-01-20 15:08:32] 字号:大中小《灵枢?天年》 第一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2.12 23:00—24:0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 梁冬梁某人,对面的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听众朋友的耳朵是雪亮的,所以说呢,还说兑水呢,哈哈哈~…… 徐文兵:当然我们这个节目不知不觉,整整一年了~ 梁冬:是呀~ 徐文兵:嗯。去年也是,我记得就是十一月底,初冬的某个晚上,被梁冬拉到 中山公园他的书房…… 梁冬:对,录制了这个节目的第一期。 徐文兵:录制了第一期,到十二月六号开播~ 梁冬:对,整整这么一年了哈。 徐文兵:诶~这期节目要播出,整整一年了。所以我们非常愉快地做了五十二 期 节目。

梁冬:非常感谢我们的听众朋友,那么热情的给我们的支持。而且呢,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事情但凡是正确的,那么它就会很容易就开始,做事情也比较顺利~你看这个节目,也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下来啦,是吧~ 徐文兵:对~ 梁冬:很不容易啊~诶,那这个闲话少说,说回来,上一次呢我们讲完了之后呢,今天开始一个新的一章。以前呢我们大部份时候呢,都讲的《素问》里的文章,有上古天真呐~有四季调神大论呐,等等。那从这一次开始呢,徐老师为我们挑了哪一章呢, 徐文兵:呃~我们挑了一个《灵枢》的第五十四篇叫《天年》。 梁冬:《灵枢》哈~《黄帝内经》是分成《素问》和《灵枢》两篇的,两大篇哈~ 徐文兵:两大部分,嗯~这个,……我们在最早介绍《黄帝内经》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黄帝内经》呢是经过后人,特别是唐朝的太医令,叫王冰的这个编次整理,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版本是按他编辑而走的。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第二部分呢叫《灵枢》。我们为什么跳着讲呢,就是作为一个我已经读过《黄帝内经》,而且行医、教学多年的人来讲呢,我是想给大家先做一个勾勒,做个鸟瞰~就是说,《黄帝内经》一共有一百六十二篇,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那么你按照它的顺序去读呢,你可能觉得就有点,……乱~啊,不知道这个方向和路径。按我们引导的方向去读呢~你就知道,我们在《黄帝内经》到底是在干什么~比如第一篇我们讲《上古天真论》是讲做人的道理,总结成两句话叫“亲近自然,回归传统”,或者叫“亲近传统,回归自然”,啊~我们是讲的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而且他在揭示了现代人,啊,几千年来人性没有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些错误,人人还在犯,啊,不能尽其天年的人有很多;第二篇呢我们讲的是什么,上知天文,讲的是《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我们应该跟着天的、星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原文 【题解】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日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日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日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1]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绎脉在内依次与五

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人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 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提要】本段介绍了肺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肺的经脉手太阴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大肠腑,然后自大肠返回,循行环绕胃的上口,向上穿过横膈膜,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肺脏,再从气管横走并由腋窝部出于体表,沿着上臂的内侧,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前面下行,至肘部内侧,再沿着前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人于桡骨小头内侧、动脉搏动处的寸口部位,上至手大指本节后手掌

河南郑州香道培训

中国香道香艺文化 香道/香艺的概念 所谓香道,通过表演性的程序对名贵香料醺然,再由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其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的过程。 香的历史起源 香道,通俗地讲,是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和核心,融汇自然科学、中医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身体、心灵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凝气安神、养身健体、净化心灵的。关于香的选料、熏烧、药理、品鉴、感悟等一系列香文化体系的理论总结。纵观中国香道的发展历程,其肇始于远古,经历了萌芽、初始、成形、成熟、鼎盛、稳定、萎缩七个阶段,对传统文化的诸多部类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是中华历史文化舞台上抹不去的华丽篇章。 一、以新石器时代庆阳先民熏香驱虫为始的萌芽期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源于甘肃庆阳。庆阳历史悠久,标志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就是在这里出土,目前从发现的旧石器地点可以证实,远在20万年前后就有人类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远在五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庆阳先民就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经济生活,并遗留了许多珍贵实物,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原始文化。这一时期当地就有了用于熏烧、蒸煮的器具出现,庆阳宁县阳洼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4500多年)出土文物中就发现了大量陶鬲、陶甑等。人类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与生俱来的本性需求,最初先民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有所感觉,闻到不同香料的芳香时,即能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并逐步发现不同香味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作用。远古庆阳人野外或是洞穴聚居,夏夜便燃烧艾叶散发独特香味以驱逐蚊虫,这种方法甚至直到现在庆阳的农村还在广泛使用。由此,对自然界尚知之甚少的先民对自然香料的神奇用途便崇拜不已,便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因此,上古时代还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此时,人们对香的使用仍处于懵懂之中,使用的香料是单纯的自然香料,除个别直接熏烧取香外,大多并不经过切割、研磨等加工程序,而是原始的动、植物自然散发香味。

最新最全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习题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一) 1【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D)著作。 ?A、《史记》 ?B、《七略》 ?C、《脉经》 ?D、《汉书·艺文志》 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C)。 ?A、书中的官名 ?B、书中的修辞用法 ?C、班固的考据 ?D、书中使用的历法 3【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D)。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金匮要略》 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黄帝内经》概论二 1【单选题】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C)卷。

?A、224 ?B、220 ?C、216 ?D、196 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C)。?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旁篇》 ?D、《温病》 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概论(三) 1【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C)。 ?A、《素问》 ?B、《八十一难经》 ?C、《黄帝内经》 ?D、《九卷》

2【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C) ?A、北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沿海地区 ?D、农业民族地区 3【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4【判断题】《黄帝内经》编纂完成后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 《黄帝内经》概论(四) 1【单选题】日本汉学家山田庆儿写的《中国医学思想风土·黄帝内经》认为(D)是古代解剖学派的代表。? A黄帝学派 ? B少师学派 ? C少俞学派 ? D伯高学派 2【单选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黄帝内经》的(A)。 ? A哲学观 ? B养生观 ? C诊法 ? D脏腑经络学说 3【判断题】《黄帝内经》是一本论文集,不同篇章的观点有矛盾之处。(√) 4【判断题】在现行流行的《黄帝内经》版本中,能够较好反应原书面貌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一)待做

《香道·人道·天道》阅读答案

《香道·人道·天道》阅读答案 《香道·人道·天道》阅读答案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沉香被称为“香中之王”,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

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⑤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⑥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⑦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参考答案】15﹒①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②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③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下卷灵枢篇本脏第二十九章要点】一、论述人体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表现。这些都是来源于先天,不因人的愚、智、贤、不肖而有所不同。二、论述了容易发病与尽终天年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五脏的大小、高下、坚脆、端正与偏倾的不同。而五脏的这些内在情况,又是可从外在五色、腠理和骨骼等变化而了解的。三、概论五脏之八种变化的生理表现和多发病症。四、具体说明五【本章要点】 一、论述人体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表现。这些都是来源于先天,不因人的愚、智、贤、不肖而有所不同。 二、论述了容易发病与尽终天年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五脏的大小、高下、坚脆、端正与偏倾的不同。而五脏的这些内在情况,又是可从外在五色、腠理和骨骼等变化而了解的。 三、概论五脏之八种变化的生理表现和多发病症。 四、具体说明五脏、六腑与外在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释】①解利:润滑的意思。②怵惕:形容惊恐害怕的样子。③五节:五个季节,除春、夏、秋、冬外,还有长夏一季。④喘喝:形容喘息声粗、呼吸困难的样子。 ⑤喉痹:【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①,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②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③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香道师汪红泉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国香文 化传承首先是需要对其历史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保护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对其传承。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广大民众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香文化对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体验美好生活 正文: 一、中国香文化 1、中国香文化概念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2、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殷商以至更为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中国的传统用香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现有的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3、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史主要阶段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其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巷陌飘香:鼎盛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内,();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黄帝内经重点语句

中医经典重点语句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第九》 5、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6、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第三十三》 7、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明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第二》 8、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

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上)

年节鄙视链:如何像皇帝一样过年 年关将至,这个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节日,早已经不是放放爆竹吃吃饭那么简单。整个中国即将展现自己“礼仪之邦”的属性,走亲访友必不可少。身为中国人,有些东西是从小培养的。小朋友上学都会在身上带一点小零食,碰见看对眼的小同学就去分享。长大后逢年过节的去朋友家里和朋友叙旧,或者提着年货走亲访友…… 《岁朝欢庆图》清·姚文瀚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古人也会苦恼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怎么才能既满足交际需求,又有格调地把年过好呢?孔子教育我们,尊尊亲亲,向最尊贵的人学,准没错。 古时候最尊贵的人当然是皇帝啦。当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200多年,皇帝的样式也千奇百怪,有当木匠的,有修仙的,不一而足……我们还是向厉害一点的皇帝学比较好。 奇楠 比如魏武帝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绝对的胸有大志。他有个著名的典故叫“铜雀分香”,说的是魏武很看重家里的香料……《太平御览·魏武令》中曹丞相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熏”,意思当初是国家很困难,我让家里人连香都不烧了(柴爷:至于吗…不就香)。这就算了,他后来又留下嘱咐:“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剩下的香,让夫人们分了吧,学着做做生意,好赚点钱”。 唐代时,中东商团富可敌国,长安西市汇聚世界奇珍,无所不有。胡商大把赚银子,当然也要向唐王朝“表示表示”。唐长庆四年,刚继位的唐敬宗想要修个园子,《旧唐书》载:“波斯大商李苏沙进沉香亭子材”。正史一字千金,这人能被两唐书称为“大商”,怎么也是马云许家印的级别了,他送给皇帝的顶级贺礼是大块的沉香——后来这块沉香被用来修筑大明宫最著名的建筑,贵妃起舞,李白作诗的“沉香亭”,当然这是后话了。 檀香 皇帝修园子,毕竟是私事,虽说天下跟着天子姓,可国家归国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是要比皇帝私事郑重一些的。西晋宰相张华的《博物志》说:“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从汉代开始,周边小国就将香料作为国礼进贡。

黄帝内经素问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如何预救生灵,可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法刺,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本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荥。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以先防。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刺手少阳所入也。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乎刺法?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帝曰:迁正不前,以通其要,愿闻不退,欲折其余,无令过失,可得明乎?岐伯曰: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巳亥之岁天数有余,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子午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余化布天,当刺手厥阴之所入。丑未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阴不退位也,湿行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所入。寅申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阳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之所入。卯酉之岁,天数有余,故阳明不退位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辰戌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阳不退位也,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预可平疴。 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

妙峰香道

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上娘娘庙的庙会是驰名于世的,因其山顶的娘娘庙(碧霞元君祠)内有一高大的岩石独立,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所以人们称为“金顶妙峰山”。清康熙皇帝也赐封“金顶妙峰山”。现此石上书写有“金顶妙峰山”五个大字,石旁有一巨大“金顶松”挺立。妙峰山的娘娘庙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其庙会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是京城最盛的庙会。届时,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北至东北三省,西至山西、陕西,南到广东、广西,全国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的香客信徒们,纷纷前来“朝顶进香”。各路的香会、花会、茶会等民间组织,更是蜂拥而至,各显其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所以我国著名的民俗专家如钟敬文、顾颉刚等认定妙峰山是中国民俗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并亲自登顶考察。庙会之盛,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自始迤终,继昼以夜,人无停止,香无断烟。奇观也”。“人烟辐奏,车马喧嚣,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人马计之,共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天下”。 在古代,到娘娘庙进香,讲究的是抢头香。有钱妇女们都争抢头香。后来,皇宫里的娘娘们都争抢头香。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这头香就被慈禧占了。她曾进香为同治发痘保平安。她还下旨:“先期预诏庙祝,必须宫中进香后,始行开庙,谓之头香”。有宫词云“昨夜慈宁亲诏下,妙高峰里进头香”(故宫里的慈宁宫,是太后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为慈禧)。 妙峰山的香会分为“武会”和“文会”两种,并有“老会”和“圣会”之别。“老会”是百年以上的香会,而“圣会”则不到百年。“武会”又叫“花会”、“走会”,是表演舞蹈技艺的组织。据《京都风物志》载:“城内诸般歌舞之会,必于此月登山酬赛,谓之…朝顶进香?。如开路(要耍三股叉)、秧歌、挎鼓、高跷、太少师、五虎棍、扛箱会”等。“武会”大多从京城菜市口的山西洪洞会馆、白纸坊纸业公会、德胜门外松林闸三处出发,途中,锣鼓齐奏,每到茶棚,都要表演,“观者如堵,使进香沿途十分热闹壮观”。“文会”又为“善会”,是北京、天津地区人们组织起来的为进香人服务性的慈善组织,如“茶棚老会”(供茶)、“施粥老会”(供粥)、“献盐老会”(供盐)、“拜席老会”(供席棚)、“燃灯老会”(供灯火)等。 过去到妙峰山进香,主要有四条香道。这四条香道上文物古迹很多,而且还有很多当时的茶棚、粥棚遗址。据《光绪顺天府志》记:在光绪年间,有茶棚65座。以后又发展到妙峰山周围40里的上山香道上有茶棚30多座,现还有遗址20余处。北京城外到妙峰山平原上的茶棚也有40多座。山上的很多茶棚还设在沿途的古庙里。茶棚一般以所在的地名简称,但都有吉祥的会名。这些古香道不但是访古探幽的佳处,也是研究北京民俗文化的好地方。所以在1996年春,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特组织几位著名的北京史地民俗专家,有常华、白鹤群、李新乐、张振华等众先生,专门考查了这四条古香道。 南道虽远,景致幽胜 南道从门头沟的三家店村起,经军庄、桃园、南庄、仰山十八盘、樱桃沟村、栖隐寺(又名仰山寺)、到涧沟村。这条香道虽然远,但景致幽胜,尤其是三家店村是京西古道上的重镇,来往客商都要在此休整。在庙会期间,各地香客更是云集在此,现在有公路通到山顶,所以游客大多从此道上山。南道上有茶棚10座:陈各庄西北涧关帝庙的茶棚,全名是“提灯乐善粥茶老会”、桃园村茶棚、樱桃沟茶棚老会、兴隆十八盘茶会、水泉降香会、樱桃沟村西北的“诚献白米粥会”、仰山药王殿燃香老会、香风岭、引香亭等。 在南道上有很多摩崖石刻,最著名的是桃园村外悬崖石壁上的石刻,石刻为对联一副,上联是“古出奇峰遮日月”,下联是“岸有幽背显神灵”,额题为“静与天游”。这些刻字,字体苍劲有力。据当地的文物部门考查,这些大刻字都是刻工们用长绳悬吊在半空,冒着性命危险凿刻的。在樱桃沟村外的崖壁上,有“松柏常寿”、“为善最乐”、“虔心永在”等石刻。还有栖隐寺在樱桃沟村北,是北京历史上的一座佛山,向以五峰八亭著称。五峰为: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五峰相拱,形如莲花。五峰之上建有八亭,即:接官、回香、洗面、具服、列服、龙王、梨园、招凉。辽金时著名的皇家寺院栖隐寺(又名仰山寺)就在莲花五峰的

黄帝内经白话版

黄帝内经白话版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都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说: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歧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主水,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以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歧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随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变枯竭了。黄帝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歧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致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采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推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

黄帝内经原文162篇完美排版

黄帝内经 上卷.素问篇 (3) 第一卷 (3)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3)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3)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3)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4) 第二卷 (4)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 阴阳离合篇第六 (5) 阴阳别论篇第七 (5) 第三卷 (6)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6)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6) 五藏生成篇第十 (7)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7) 第四卷 (7)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7)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7)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8)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8) 第五卷 (9)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9)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9) 第六卷 (10)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10)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11)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2)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12)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12)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13) 第八卷 (13)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13)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13)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14)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14)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15)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15) 第九卷 (15) 热论篇第三十一 (15) 刺热篇第三十二 (15)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16)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16) 第十卷 (16) 疟论篇第三十五 (16) 刺疟篇第三十六 (17)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18) 咳论篇第三十八 (18) 第十一卷 (18)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8) 腹中论篇第四十 (18)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9) 第十二卷 (19) 风论篇第四十二 (19) 痹论篇第四十三 (20) 痿论篇第四十四 (20) 厥论篇第四十五 (20) 第十三卷 (21) 病能篇第四十六 (21)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1)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21) 脉解篇第四十九 (22) 第十四卷 (22) 刺要论篇第五十 (22)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22)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23)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23) 针解篇第五十四 (23)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24) 第十五卷 (24)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24)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24)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24)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25) 第十六卷 (26) 骨空论篇第六十 (26)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26) 第十七卷 (27)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27) 第十八卷 (27)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27)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28)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29) 第十九卷 (29)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29)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29)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31) 第二十卷 (31)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3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32) 第二十一卷 (34)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上之上 (34)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上之下 (35)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上 (36)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下 (38) 第二十二卷 (39)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39) 第二十三卷 (42)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42)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