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经方芍药甘草汤

经方芍药甘草汤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经方芍药甘草汤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
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
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
《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
后世沿用,屡有验证。
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
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
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
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
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
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
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
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
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
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
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
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两味药止痛,从头治到脚,不容错过!中医养生 2022-07-21 09:00 发表于云南土豆微信在中药世界里,甘草是非常百搭的一味药物,它和温药在一起能驱寒,和寒药在一起能清热,如果用它来止痛,还要再给它找个伴儿,找谁呢?芍药自告奋勇,没想到二者一拍即合,一个千古名方,芍药甘草汤就这样诞生了。
芍药甘草汤组成: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张仲景主要用它来缓急止痛,注意,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缓急,一个是止痛。
所以,什么样的人最适合用这个方子?一个是火急火燎的人,这样的人总是静不下来,刚一坐下,话还没说上几句,凳子还没捂热呢,又要风风火火去往别处;再一个是有各种疼痛的人,如果疼痛的同时,又心急火燎的,两者一结合,芍药甘草汤就是非常好的止痛药。
那么,它能治哪些疼痛呢?具体来讲:1第一,它能治牙痛一看这个人捂着半边脸,柔柔弱弱,像林妹妹一样,这样的人用芍药甘草汤,可能要多斟酌一下。
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痛到龇牙咧嘴了,讲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甚至有点暴跳如雷了,恨不得立马好起来,这样的人,赶紧给他喝芍药甘草汤。
甘草的性子不用多说,甘润平和,白芍也是非常的内敛,而且它主要入肝经,有柔肝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为刚脏,肝的火气是很足的,所以一个人脾气急躁的主要原因在于肝,白芍和甘草加在一起,就像一位厉害的推手,能够把坚硬的,有棱有角的变得柔和。
2第二,它能治头痛有一种头痛是因为肝血不足,身体里的血属阴,阴不足,阳就失去了制约,本来应该潜藏在水里,现在循经上攻到头部,稍微动一下气,立刻头痛难忍。
这种痛大多位于头部的一侧或者双侧,也就是以偏头痛为主。
白芍有补血的作用,白芍把肝血补足,肝阳就乖乖潜藏下来,不再作乱。
芍药甘草汤对风寒头痛同样有效,《黄帝内经》里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就是在告诫你要远寒凉。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往往是背道而驰。
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早上洗头,洗完以后也不吹干,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就出门,风一吹,内外因一勾结,血脉受寒而收缩,一收缩就会疼痛,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
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芍药和甘草为主要药材组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温经止痛:芍药甘草汤具有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经期痛经或月经不调引起的腹痛症状。
芍药和甘草能够舒缓子宫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感。
2. 补血活血:芍药甘草汤对于一些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而甘草则具有补益脾虚、补血养阴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3. 调理肝气:芍药甘草汤还可以缓解情绪波动引起的肝气不舒畅的症状,如烦躁易怒、胸闷等。
芍药和甘草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平缓肝气的上升,促进情绪的稳定。
4. 抗炎镇痛:芍药甘草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芍药和甘草中的芦丁和甘草酸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部分疼痛症状。
5. 改善消化功能:芍药甘草汤对于一些消化不良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芍药和甘草能够调理胃肠功能,促进食欲,缓解胃痛、腹胀等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芍药甘草汤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
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超过疗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使用中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建议。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本方乃中医止痛第一名方,具有解痉,止痛,抗炎等作用。
临床以肌肉痉挛,头身痛疼,腹痛,舌红,脉弱为使用要点。
【组成】白芍30-6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养血益阴,缓急止痛。
【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主症】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
【副症】1.头痛,牙痛。
2.关节痛疼,神经痛疼。
3.泌尿结石,胆结石。
4.便秘。
【舌脉】舌红,脉细弱。
【方解】方用芍药,养血益阴,缓急止痛;炙甘草补中益气,资气血生化之源,另能缓急止痛,助芍药缓挛急、止腹痛。
【临床使用】常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结石,胆结石,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痛疼,面肌痉挛,不安腿综合症,面肌痉挛,习惯性便秘等。
【临床加减】1.腿抽筋痛,加木瓜15克,伸筋草12克,牛膝10克。
2.神经痛疼,加延胡索10克,蜈蚣2克,全蝎3克。
3.颈椎痛疼,加葛根15克,秦艽10克,威灵仙12克。
4.痛经明显,加益母草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
5.结石痛疼,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10克,鸡内金10克。
6.肿瘤痛疼,加延胡索1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7.风湿痛疼,加制附子10克,海风藤12克,徐长卿10克。
8.便秘,加白术30克,虎杖15克,火麻仁15克。
【临床释疑】1.本方乃止痛良方,白芍用量须30克以上,效果才显著。
2.若伴有瘀血,可以白芍、赤芍同用。
温馨提示:•编辑:茯苓师承学堂。
•患者体质各异,具体医案仅作为思路探讨,不作为未就诊患者的处方依据。
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白芍甘草

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白芍甘草
张仲景留下2味药,化解腿疼、腿抽筋
我接诊的一个患者,65岁,退休几年了,喜欢爬山,腿脚十分利索,突然出现晚上睡觉时左腿抽筋,腿又麻又痛的情况,吃钙片喝牛奶都没用,找到我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我当即想到了这个方子。
-
【组方】
白芍20克,甘草10克。
-
【用法】
水煎服,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
【方解】
白芍:养阴柔肝,调和卫气;
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疼。
-
【结果】
连用3剂,腿疼减轻,抽筋的情况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诸症悉平。
-
白芍味酸,甘草性甘,既能止疼,又能补虚,一酸一甘正好符合中医上“甘酸化阴以养肝”的说法,肝血充足了,筋得到了滋润,自然也就不抽筋了。
-
毫不夸张地说,芍药甘草汤是酸肝化阴地典型方子,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作用。
-
如果有出现抽筋或筋骨疼痛的情况,不妨试试,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我说,我来帮你解答。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概述

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概述芍药甘草汤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为缓急止痛之基础方,广泛用于治疗消化、运动、神经系统及肿瘤科以疼痛或抽搐挛急为特征的病症。
腹痛以芍药、甘草4∶1制成芍甘注射剂(每2ml含生药5g,每次肌注4ml)治疗胃脘痛及腹痛156例,其中虚痛120例,有效(注射30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84.67%;实痛51例,有效50.98%,表明本方以止虚痛效果为优,与其解痉作用相符合。
对实痛则以金延注射液(川楝子、延胡索)为佳。
将此两方合用制成金芍汤治疗胃脘痛36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2例),临床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17例,好转(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7.2%。
以芍甘汤加徐长卿、延胡索、威灵仙制成缓急止痛合剂治疗急性腹痛60例(其中胃炎2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7例,胃黏膜脱垂3例,急、慢性肠炎8例,癌肿引起者8例),总有效率为93.3%,显效及有效病例止痛起效时间3~25分钟,平均10分钟,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山莨菪碱,且无山莨菪碱类西药所常见的口干、心慌,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
用大剂芍甘汤加味治疗急性阑尾炎腹痛40例,痊愈29例(72.5%),好转7例(17.5%),总有效率为90%。
对酿脓期、溃脓期的阑尾炎患者若能配合输液、抗生素治疗,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
原方加木香、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治疗3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痛,全部获愈。
此外,对胃扭转、术后肠粘连之腹痛也有效。
肝区痛本方按现代工艺制成颗粒冲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可缩短病程,对缓解肝区疼痛效果甚佳,所治急性黄疸型肝炎81例中,治愈72例,好转5例,无效4例,治愈率88.9%;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6例,治愈37例,好转4例,无效5例,治愈率80.4%;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2例。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来源】《伤寒论》。
【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甘草12克【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实验研究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
【临床应用】一、小腿转筋徐迪华医案:王某某,男,28岁,1958年1月4日初诊。
自诉:3个月来小腿抽筋经常发作,轻工作轻发,重工作重发,休息后不发。
发作后小腿酸痛数天不退。
近4夜连续小腿抽筋,头昏少力,食欲正常。
2年前有钩虫病史,服2次驱虫药后,5次大便检查,末见虫卵。
检查:血压90/60毫米汞柱。
舌淡苔滑,脉软细。
面色萎黄,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末触及。
红血球325万,血色素60%。
处方:芍药甘草汤60毫升,为2天量。
1月6日复诊:服药一剂,小腿抽筋减轻,2剂即停。
再服原方100毫升,外添服黄芪9克,党参12克,当归9克,服5剂。
3个月后随访,小腿抽筋未发过。
(中医杂志1959l<9)140)按语:小腿转筋,即29条所谓“脚挛急”也,乃芍药甘草汤之主证,由肝之阴血亏虚,筋脉挛急所致。
有是证使用是方,有是方即获是效。
诚信仲景之方,乃临床实践之总结,用之不殆,则历验不爽。
二、不安腿王明如医案:朱某某,女,45岁,1986年11月30日初诊。
近4个月来两侧小腿有莫可名状的酸、麻、胀、似痛非痛之感,有时抽筋,有时有触电样感觉,静坐休息时反而加重,常须拍打,按捏稍能缓解。
方药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多种奇难病症,屡用屡效

方药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多种奇难病症,屡用屡效芍药甘草汤立法以甘酸为主,其依据则源于《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
”方中芍药酸苦微寒,炙甘草甘温,二者相合,具有平肝抑木、养血滋阴、敛肝柔肝、缓急止痛之功,仲景用以治脚挛急。
之后,其临床运用逐渐广泛。
现代实践研究证明,该方具有镇静止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笔者将此方随证化裁,用来治疗多种奇难病症,效果满意。
下颌关节拘挛而痛:因下颌关节位于耳之前部,胆经由耳前入耳中,肝与胆相表里,故可用芍药甘草汤治之。
本方酸甘入肝,能解除其局部之拘急。
如杨某某,男,56岁,干部。
述牙痛治愈后,不能张口,张口则下颌关节拘急而痛,并牵引同侧头部胀痛,舌苔正常,脉弦缓。
用白芍60g,炙甘草15g,水煎分2次服,3剂愈。
偏头痛:由肝阳亢盛而致者,此方用之甚效。
盖此方不仅能平抑肝阳,且能缓急止痛。
如舒某某,女,50岁,农民。
述左侧头部发作性胀痛已3年。
其疼痛多发生在下午及晚上,胀痛剧烈时伴有呕吐,吐后胀痛即缓。
2年前,大约每3月发作1次,近来几乎每月发作。
曾用中西药物治之,疗效不佳。
今诊尚见烦躁易怒,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用白芍60g、炙甘草18g、生赭石24g、地龙15g,2剂而胀痛止。
为巩固疗效,又予上方6剂痊愈,随访6年未发。
面肌痉挛:此病多由素体阴血虚弱,久而内生风邪引起。
用芍药甘草汤养血柔肝,使肝得血润而不生风,筋得血濡而不痉挛,所以每收良效。
如陈某某,男,42岁,农民。
述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已月余,未治。
今诊尚见面部肌肉跳动,左侧甚,左侧又以唇外侧甚,面部皮肤发麻,脉弦微数。
此血虚生风之候也。
用白芍60g、甘草20g、川芎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8剂而愈。
缩阴证:乃厥阴病也。
中医认为,此症系危候。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提睾肌痉挛引起。
芍药甘草汤甘酸入肝,缓急止痛,可解除提睾肌痉挛,因此可以治愈此病。
如马某某,男,10岁,小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
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
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芍药甘草汤的做法。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