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ghtMechanics对称定直飞行时的纵向力矩静稳定性与静操作性
飞行力学-1.12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作用在飞行器上的 力和力矩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 静稳定性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飞行器的平衡有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之分。 飞行器的平衡特性取决于它自身的静稳定性。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静稳定 静不稳定
飞行器受外界干扰作用偏离平衡状态后,外界干 扰消失的瞬间,若飞行器不经操纵能产生空气动 力矩,使飞行器有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为静稳定裕度。
焦点位于质心之后 焦点与质心重合 焦点位于质心之前
飞行器纵向静稳定; 飞行器纵向静中立稳定; 飞行器纵向静不稳定。
若产生的空气动力矩,使飞行器更加偏离原来平 衡状态。
静中立稳定 若既无恢复的趋势,也不再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若飞行器以某个平衡攻角αB处于平衡状态下 飞行,由于某种原因使攻角增加了Δα(Δα>0),引 起作用于焦点上的附加升力,进而引起附加的俯 仰力矩: ∆M z (α ) = mαz α=αB ∆αqSL
< 0,纵向静稳定
mαz
α =αB
= >
0, 纵向中立稳定 0, 纵向静不稳定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 0,纵向静稳定
mαz
α =αB
= >
0, 纵向中立稳定 0, 纵向静不稳定
因此,mαz 称为静稳定力矩导数,M zαα 称为俯仰 静稳定力矩。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纵向静稳定力矩与静稳定性
∆M z (α ) = mαz α=αB ∆αqSL
ΔMz (α) < 0
飞行器低头, Δ α减小
纵向静稳定
<0
>0
=0
ΔMz (α)=0
第7讲飞行器的纵向平衡静稳定性

αtrim < 0
αtrim > 0
0
α
Cm0 < 0
稳定性与操纵性的概念
平衡:指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飞行。如定常直 线飞行、正常盘旋等。
稳定性:飞机受到外界扰动后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 态的能力。
操纵性:飞机在驾驶员的操纵下从一种飞行状态过 渡到另一种飞行状态的能力。包括稳态增量和瞬态 过程。
α
不稳定 平衡 稳定
Mw = Mac.w + Lw(xc.g − xac,w)
机翼力矩表达式
无量纲化 等 式 两 端 通 除 ρV 2Sc 2, 得
Cm.w = Cm0.w + CL.w (xc.g − xac.w )
讨论
零升力 矩系数
机翼有效弯度为负:
机翼有效弯度为正:
机翼有效弯度为零:
= xc.g c
= xac.w c
机翼力矩表达式
机翼上的气动力对飞机质心的纵向力矩
Lw
M a.c.w
c.g.
αw
Dw
xac.w a.c.
zc.g
xc.g
c
Mw =Ma.c.w+(Lwcosαw+Dwsinαw)(xc.g −xac,w)c+(Lwsinαw−Dwcosαw)zc,gc
α w不大, Lw >> Dw , xc.g >> zc.g
中立静稳定:若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既 无扩大、又无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初始趋 势,则称为中立静稳定。
静稳定性概念
Δα
t 静稳定,动稳定
Δα
Δα
t 静稳定,动不稳定
t 静不稳定,动不稳定
讨论
具有静稳定性并不能保证飞机最终恢复原 有的平衡(具有动稳定性),但静稳定性是 动稳定的“必要条件”。 一般静稳定性用导数定义,某个力矩系数 对某一变量(纵向力矩系数对迎角、横向和 航向力矩系数对侧滑角)的导数来定义。
第8章:飞机的横侧静稳定与静操纵性

内容绪言8.1 横侧静稳定性8.5 横侧静操纵性小结本章作业:8.1;8.2 ;8.41.横侧运动的定义飞机的非对称运动,包括飞机质心的侧向移动(侧滑),绕轴的滚转和偏航转动运动。
2.横侧运动与纵向运动的差异(1)纵向运动:只绕一根轴转动(大迎角运动除外);(2)横侧运动:气动力和力矩耦合:即侧滑角、滚转角速度和偏航角速度都同时产生侧力、滚转力矩和偏航力矩。
横航向变量均产生横向和航向的力和力矩! 横侧操纵耦合副翼:主要产生滚转力矩、较大的偏航力矩、所产生的侧力可略去;方向舵:产生侧力、偏航力矩、也产生滚转力矩。
9不能将飞机的横向和航向运动分开考虑,不能仅考虑横向运动或航向运动。
3.配平(1)纵向运动:操纵变量(升降舵和油门)均需操纵,运动变量有配平值;(2)横侧运动:定常直线飞行时,所有的横侧运动变量、力和力矩都为零,不存在基本配平问题。
内容绪言8.1 横侧静稳定性8.5 横侧静操纵性小结8.1.1偏航静稳定力矩及航向静稳定性1.偏航静稳定力矩由侧滑角引起的飞机航向力矩。
2.航向静稳定性飞机在平衡状态下受到外界非对称瞬时扰动,产生小的侧滑,则飞机产生右偏航力矩,使飞机机头向右偏,以减小的趋势,称飞机在原平衡状态具有航向静稳定性。
否则,则为航向静不稳定。
设:如果:则:故:0n C β>飞机能自动改变机头指向消除侧滑,称为航向静稳定性或风标静稳定性V Δβ>00n C Δ>航向静稳定性判据用平衡点处的偏航力矩系数的导数作为判据:偏航静稳定;偏航静不稳定;偏航中立静稳定。
3.影响航向静稳定性的飞机部件:机身作用β>0:C<0N < 0—机身为航向静不稳定部件小RCS和航向静不稳定性。
垂尾作用β>0:C< 0L< 0N>0β>0主要的航向静稳定部件;一般通过调节垂尾容积(必要时加背鳍、腹鳍)改变;运输机改装预警机时增加二片腹鳍。
4.影响因素分析—大迎角气动特性限制:机翼和机身涡流对飞机尾部的影响,的值会减小。
1-1飞机纵向平衡和静稳定性

Cm x c. g x ac CL
xc. g xac
焦点位于质心之前
C m C L <0 纵向静稳定 C m C L =0 中立稳定 C m C L >0纵向静不稳定
定速静稳定的充要条件: 重心位于全机焦点(中性点)之前
重心
焦点
Cm x c. g x ac CL
质心位于焦点之前:纵向静稳定 中立稳定,此时飞机的质心位置称 为中性点, x n x ac 质心位于焦点之后:纵向静不稳定
• 飞机上可以找到一个焦点,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对此 焦点的力矩不随CL变化。 • 全机焦点和重心的相对位置,决定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
飞机纵向力矩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
1)引起焦点位置的移动,从而改变纵向力矩系数曲线斜率
2)改变零升力矩系数的大小,从而改变该曲线在纵轴上的截 距
焦点位置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
力平衡
俯仰力矩平衡
机翼 力矩
Y
机身 力矩
平尾 力矩
G sin¦ G cos¦
¦
G
矩形机翼力矩-按压心计算
M w RW d
其位置是速度和迎角的函数
矩形机翼力矩-按焦点计算
M0.w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作用在机翼上的气动力可以表示成 作用在焦点处的升力、阻力和绕焦点的零升力矩。
矩形机翼力矩-按焦点计算
莱特兄弟和他们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莱特兄弟的飞机为什么不能飞得久、飞得远呢?
不具有静稳定性
纵向静稳定性
俯仰力矩曲线:在给定Ma和升降舵偏角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全机纵向力矩随CL或迎角的变化情况
Cm. w
纵向静不稳定
C m . w C L . w
0
飞行动力学飞行器的纵向平衡、静稳定性和静操纵性

内内容容绪言绪言7.1 静稳定力矩7.3 定常直线飞行时的飞机平衡特性7.6 定常拉升飞行时的飞机平衡特性小结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飞机作对称定直对称定直曲线曲线飞行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纵向力矩及其如何实纵向力矩及其如何实现平衡。
现平衡。
1 纵向力矩的计算、如何来实现配平:2 平衡状态由于外界扰动外界扰动而被破坏时飞机恢复原状态的趋势3 从一平衡状态到另一平衡状态操纵面操纵面偏转偏转和驾驶杆力的驾驶杆力的最终变化最终变化平衡平衡::指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飞行。
如定常直线飞行、正常盘旋等。
稳定性稳定性::飞机受到外界扰动后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操纵性操纵性::飞机在驾驶员的操纵下从一种飞行状态过渡到另一种飞行状态的能力。
包括稳态增量和瞬态过程。
稳定性与操纵性的概念静稳定静稳定假定飞机初始作定常直线飞行外力、外力矩平衡若受到某种外界瞬瞬时扰动时扰动作用后具有自动恢复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初始趋势初始趋势则称飞机是静稳定静稳定的静不稳定静不稳定在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若飞机存在力图扩大偏离平衡状态的初始趋势则称飞机是静不稳定静不稳定的中立静稳定中立静稳定若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既无扩大无扩大、又无恢复无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初始趋势则称为中立静稳定中立静稳定。
静稳定性的概念内内容容绪言7.1 7.1 静稳定力矩静稳定力矩7.3 定常直线飞行时的飞机平衡特性7.6 定常拉升飞行时的飞机平衡特性小结内内容容7.1 静稳定力矩7.1.1 7.1.1 静稳定力矩的组成静稳定力矩的组成7.1.2 定速静稳定性7.1.3 速度静稳定性7.1.4 定载静稳定性静稳定力矩静稳定力矩::指飞行迎角所引起的那部分俯仰力矩。
静稳定力矩的组成静稳定力矩的组成::1.1. 机翼部分机翼部分压心压心气动合力的作用点随迎角而变它不通过机翼的质心焦点焦点机翼上存在的特殊点当迎角变化时气动力对该点的力矩零升力矩始终保持不变。
它是迎角变化时升力增量升力增量的作用点。
航空概论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图文

航空概论: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是航空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法则和理论模型。
飞机的平衡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在飞机静止时,重心与升力的作用线,以及扭矩的平衡关系。
如果这些关系得到满足,那么静态平衡就得以实现。
一般来说,飞机的重心应该位于飞机各个机身部件的重心重合点上方,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就可以轻松地控制飞机飞行。
当然,在设计飞机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飞机的重心位置,确保其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在飞机运动时,飞机的各个部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以实现稳定的飞行。
动态平衡包括长周期运动和短周期运动,其中长周期运动指的是飞机在俯仰和纵倾方向上的运动,短周期运动则是飞机在横滚方向上的运动。
飞机的安定性飞机的安定性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飞机能够以稳定的方式飞行。
稳定飞行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长时间的飞行或战斗操作中。
飞机的稳定性保证了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飞机的操纵性飞机的操纵性是指飞行员控制飞机进行特定力学操作的能力。
操纵性与飞机的设计密切相关,因为可以进行不同的机构和材料选择,以改善或限制飞机和机组人员的响应速度。
飞机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些影响飞机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的因素:1.机翼和无尾天线的尺寸和形状2.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响应速度和技能水平3.飞机的机身重心位置和重量分布情况4.飞机的发动机和推进器的性能和效率5.飞行环境的风速、气压、湍流状况等飞机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在航空学中非常重要。
对于设计师和飞行员来说,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飞行条件和飞机应用。
空气动力学基础与飞行原理:飞机纵向稳定性

稳定性只取决于全机焦点和重心之间的相对位
置① 全机焦点位于重心之后 xF xW
——纵向静
稳定
xF xW
② 全机焦点位于重心之前 xF xW
——纵向静不
稳定③ 全机焦点位于重心重合——纵向中立静稳定
哪个具备静稳定性?
➢ 飞机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飞机具有迎角稳定性,因 为当飞机受扰动而迎角增大时,飞机附加升L力飞机 对飞机重心形成下俯的恢复力矩,使飞机具有自动恢复 原来迎角的趋势。
俯仰阻尼力矩:在回到原飞行姿态的俯仰运动过程中, 在机体气动表面上产生的气动力形成阻止飞机俯仰运 动的力矩
惯性力矩:在飞机回到原飞行姿态的俯仰运动中,由 于出现机体绕重心俯仰转动的角加速度,由此产生的 转动惯性力矩,力图使飞机维持原运动状态
1 俯仰阻尼力矩
具有足够的纵向静稳定力矩只能使飞机具有自动返 回原飞行姿态的运动趋势, 并不能保证飞机最终能 恢复到原有的飞行姿态。
➢ 如果飞机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前,飞机就没有迎角稳定 性,到了当飞机受扰动迎角增大时,飞机附加升力对飞 机重心形成上仰的力矩,迫使迎角更加增大。
➢ 如果飞机焦点位置与重心位置重合,则当飞机受扰动以 致迎角发生变化时,其附加升力正好作用于飞机重心上, 对重心形成的力矩等于零。飞机既不自动恢复原来迎角, 也不更加偏离原来迎角。这时处于中立稳定情况。
② 平尾产生的俯仰力矩
在正常飞行中,水平尾翼产生负升力,故水平尾翼 力矩是上仰力矩。当迎角很大时,也可能会产生下俯力矩。
水平尾翼产生的俯仰力矩取决于机翼迎角、升 降舵偏角和流向水平尾翼的气流速度。
纵向上反角
1.影响飞机俯仰平衡的力矩主要是()
A.机身力矩和机翼力矩 B.机翼力矩和垂尾力矩 C.机身力矩和水平尾翼力矩 D.机翼力矩和水平尾翼力矩 答案:D
飞行器稳定性与操纵性(英)_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飞行器稳定性与操纵性(英)_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是飞机横向静稳定性的最大来源。
答案:机翼2.短周期自然频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参数?答案:3.对于无上反的后掠机翼来说,侧滑角会改变哪些参数?答案:弦向速度_局部动压_展向速度4.为降低操纵力,调整片应与操纵面同向偏转。
答案:错误5.右侧扰流板打开时,飞机会向右滚。
答案:正确6.升力系数越高,后掠角对横向静稳定性的贡献越小。
答案:7.同样的飞机,重心适当后移可使飞机的配平性能提高。
答案:8.对于后掠机翼,左侧滑情况下,右侧机翼动压大于左侧机翼动压。
答案:9.侧洗会垂尾前缘处的侧滑角。
Sidewash will the sideslip angle of the verticaltail leading edge.答案:增大increase10.按照本课程的符号定义习惯(国际坐标系),绕x轴向右滚转为,绕z轴向左偏航为。
According to the sign convention in this cours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e system), roll to the right about the x-axis is , and yaw to the left about the z-axis is .答案:正,负positive, negative11.惯性轴系与地轴系之间相差了一个。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ertialsystem and Earth-fixed system is .答案:地球自转earth rotation12.方向舵偏为正,会产生偏航力矩 Rudder deflect to the is positive, and ayawing moment will be generated.答案:左,左left, left13.以下哪些角度是基础体轴系与风轴系间的夹角?Which of the followingangles are the angles between the basic body Axes System and the Wind Axes System?答案:迎角Angle of attack_侧滑角Sideslip angle14.舰载机在起飞离舰瞬间,升力会突然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速度阻滞: V pw = K qV 2
阻滞系数
主要考虑气流流经翼身时由于粘性影响引起的速度 损失,同时也折合考虑了机身对平尾遮挡的影响。 (2) 下洗:由于翼身组合体涡系的诱导作用(以及动力系 统)的影响,使平尾区平均流速方向较飞行速度偏转一个 角度,称下洗角ε 。一般正升力时ε向下(为正)。 大致可表示成(小α下):
' + C P yP + 2ϕ j S j Ljα
pw C ypw ∂ε (1 − )]C yys α ∂α C yys
α
δz = m z 0 + ( xG − x F )C yys + m z δz
∆
其中:
∂m z ∆ = xG − xF ∂C y
m z 0 = m z 0 ys + m z 0pw + m zP α pw 2ϕ j S j Lj C ypw ∂ε )− x F = x Fys + K q Apw α (1 − ∂α C yys Cα y
¾M数的影响
x F : 对于三角翼机,总趋势是 M ↑ , x F ↑ 特别跨音速范围后移显著。
xF
1 全机 机翼 1
M
m z0 : 对于弯度不大的对称机翼
pw 主要取决于C α y pw 的变化。
mz0
M
1
M
7-4 各种因素对纵向力矩特性的影响
¾襟翼偏转的影响
1) 主要影响 α 0 ys , m z0 ys 2) 内侧襟翼偏转使 ε ↑ ,阻滞增加,平尾静稳定性趋减。
z 操纵面偏转升力: Y pw = K q q S pw C δ y pw δ z
升降舵下偏 δz > 0
零升力矩改变量:
pw = K q q S pw C y pw η zδ z
α
∆ m z 0 = − K q Apw C ypwη zδ z = m z δ z
α pw
δz
升降舵偏 转效能
7-5 对称定直飞行时的操纵面平衡曲线
dm z ) n y =1 < 0 判据: ( dC y
m z = m z (C y , M )
dm z =
∂m z ∂m z dM ⋅ dC y + ( ) ny =1 dC y ∂C y ∂M dC y
dm z ∂m z ∂m z dM ) n y =1 = + ( ) n y =1 ( dC y ∂C y ∂M dC y
t
α
t 静不稳定,动不稳定
7-1 纵向静稳定性概念 ¾俯仰静稳定性(握杆定速纵向静稳定性)
定义:俯仰受扰动产生∆α,能够产生恢复力矩,趋于减小∆α 。
∂M z 判据: M z = <0 ∂α
α
速度、舵面不变的 静态风洞结果
Mz Mz
Mz
∆α > 0 0
α1
∆M z < 0
α
0
α2
∆α > 0
∆M z > 0
C y pw = C y pw ( α ys + ϕ pw + η z δ z − ε )
平尾对质心的俯仰力矩近似为
M zpw ≈ −Y pw Lpw
无量纲化
1 = − ρ K qV 2 S pw C ypw Lpw 2
pw m zpw = − K q Apw C α y pw (α ys + φ pw + η z δ z − ε )
¾操纵面偏角平衡曲线
概念 飞机定常直线飞行时为了使力矩平衡,δz(ϕ)~Cyp(或M) 之间的关系称为操纵面偏角平衡曲线。 定常直线飞行 Pky = Q + G sin θ 平衡要求 Y = G mz = 0
1 2 2 ρa M SC y = G 2
dM M ( ) n y =1 = − dC y 2C y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通式 M z = M z ( M , H ; 构形 ; α , β ; α , β ; ω x , ω y , ω z ; δ x ,δ y,δ z ,δ P , ) 当进行对称定常直线飞行时:
509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机翼上的气动力对飞机质心的纵向力矩
M z0yi Yyi
c. g.
Qyi
a .c .
α yi
xFyi xG
yG
bA
M zyi = M z 0 yi + (Yyi cos α yi + Qyi sin α yi )( xG − x Fyi ) + (Yyi sin α yi − Qyi cos α yi ) yG 当( xG − x Fyi ) >> yG,α yi不大,且 Yyi >> Qyi时, M zyi = M z 0 yi + Yyi ( xG − x Fyi )
¾ 平尾的纵向力矩
9 单独平尾的纵向气动特性与单独机翼类似,只是其通常采 用对称剖面,无扭转。 9 相对机翼其气动力很小,可以只考虑其它部件对平尾的纵 向干扰作用,而忽略平尾对其它部件的纵向干扰作用。
Lpw
c. g.
飞机参考线
Y pw
α ys
V
ε
V pw
)ϕ pw
(
α pw
Qpw
平尾平均 气动弦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油门位置
M z = M z ( M , H ; α , δ z , δ P ; 构形 )
产生(影响)俯仰力矩的部件: 机翼、机身、平尾、发动机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¾ 机翼的纵向力矩
机翼上的两个特殊点 压心:气动合力的作用点(随迎角而变) 焦点:机翼上存在的特殊点,当迎角变化时,气动力 对该点的力矩始终保持不变。 亦即该点与迎角无关,但随M数而变。
m z j ∝ α 一般起静
不稳作用
不允许高温高速燃气直接流过气动部件。但 若尾翼处于引射流场中,将引起附加下洗作 用。主要由实验测定。
7-3 全机的纵向力矩和静稳定性
将上节介绍的各部件贡献综合,忽略平尾的力作用,有
m z = m zys + m zpw + m zP + m zj
= m z 0 ys + m z 0 pw + [ xG − x Fys − K q Apw
ε = ε 0 ys
∂ε ∂ε C yys C yys = ε 0 ys + + ∂C y ∂α C α yys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9平尾气动特 性 平尾(当地)迎角 α pw = α ys + ϕ pw + η zδ z − ε
平尾升力系数(零升迎角为零 )
α pw
升降舵效率系数,指 单位舵偏引起平尾有 效迎角的改变量,全 动平尾无此项
¾静气弹变形的影响
后机身弯曲,平尾效能下降,特别在大速压情况下。
7-5 对称定直飞行时的操纵面平衡曲线
¾纵向操纵面偏转产生的纵向力矩
升降舵或全动平尾
Mz < 0
符号 当舵面后缘向下偏转 , δ z (ϕ ) > 0 规定 当舵面后缘向上偏转 , δ z (ϕ ) < 0
α pw z 操纵面偏转效率: η z = C δ y pw / C y pw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M zyi = M z 0 yi + Yyi ( xG − x Fyi )
无量纲化
等式两端通除
ρ V 2 Sb A 2 ,得
∆ C yyi zyi
m zyi = m z 0 yi + C yyi ( xG − x Fyi ) = m z 0 yi + C yyi m
讨论
• 一般地,因 (1 −
m z 0pw
∂ m zpw ∂ε ) > 0,故 < 0,平尾起增稳作用。 ∂α ∂ C yys
pw • K q Apw C α ypw > 0,故 (ϕ pw + η zδ z )正向增加 (下偏 ),则 m z 0 pw负向增加
(低头)-操纵面偏转 只改变零升力矩。
7-1 纵向静稳定性概念 ¾静稳定性
假定飞机初始作定常直线飞行(外力、外力矩平衡), 如果受到某种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具有自动恢复到原来平 衡状态的初始趋势,则称飞机是静稳定的; 在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若飞机存在力图扩大偏离平衡 状态的初始趋势,则称飞机是静不稳定的; 若外界瞬时扰动作用后,既无扩大、又无恢复原来平衡 状态的初始趋势,则称为中立静稳定。
内容
引言 7-1 纵向静稳定性概念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7-3 全机的纵向力矩和静稳定性 7-4 各种因素对纵向力矩特性的影响 7-5 对称定直飞行时的操纵面平衡曲线 7-6 铰链力矩及松杆静稳定性 7-7 对称定常直线飞行时的驾驶杆力平衡曲线 小结
第七章:引言
本章研究飞机作对称定直飞行时,作用在飞 机上的纵向力矩。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当( xG − x Fys ) >> yG,α ys不大,且 Yபைடு நூலகம்s >> Qys时, 9 与单独机翼类似,
m zys = m z 0 ys + C yys ( xG − x Fys )
M z0ys
Yys
a .c .
c. g.
α ys
Qys
x Fys
xG
bA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平尾容积 S pw Lpw Apw = Sb A
7-2 飞机各部件产生的纵向力矩
代入 α ys C yys = α + α 0ys,得到 C y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