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性预言

合集下载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知识分享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知识分享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象征手法在《白鲸》中的应用一.裴考德号,全体船员与海洋的象征意义《白鲸》描写的是一艘名叫裴考德号的捕鲸船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击白鲸的故事从表面上看,全书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船长亚哈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上,但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部曲折离奇的探险小说。

小说中裴考德号全体船员向白鲸一步步的逼近以及他们的最终灭亡,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以至宇宙中的命运作者正是通过象征主义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的显然,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

首先,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裴考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在美国被白人殖民者占领以后,许多本土的印第安人部落和种族在和白人殖民者的冲突中被消灭了。

裴考德就是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了的种族赫尔曼&麦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捕鲸船,象征着它必定灭亡的悲惨下场其次,因为全书的叙述者伊什梅尔是这艘遇难船上的唯一生还者,他的叙述只是将业已酿成的灾难复述一遍而已正如伊什梅尔所说的,船员们做着一切努力,千辛万苦地穿过那无垠的大海,只是为了奔赴他们的死期他们天涯海角地跟踪追逐,只是在搜索那条最终会毁灭他们的东西作者安排唯一的幸存者来讲述这个故事,预示了裴考德号和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

在《白鲸》中,裴考德号航船是来自陆地的力量,海洋则代表着自然,他们之间的对立比较也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航船裴考德代表的陆地是有限的,但是相对海洋来说它是安逸舒适的;而海洋是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它象征着凶险同时水是生命之源,因此海洋在这里也代表着深奥难测的命运。

船与海代表着人类所必须面对的生活,象征着必须要面对人生途中的凶险,人们才能获得对生活的充分理解陆地的封闭自足需要打破,到海洋上冒险求知,遵循自然规律,人们才能把握命运只有在精神上,在理智上冲出有限的疆界,人们才能获得新知;但是同时,出海冒险又剥夺了人生的安乐在作品中,麦尔维尔不惜点穿事物的象征意义,让读者不得不面对小说的深层寓意#:海洋与陆地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前者的奇迹必能给后者带来好运呢?当难以想象的恐怖降临到希伯莱人身上的时候,可拉一伙人脚下富有魔力的地面就张开大嘴,把他们给永远吞噬了;那富有生命的海洋天天都以同样的方式把船只和水手给吞没了。

2024年《白鲸》读书心得个人书评

2024年《白鲸》读书心得个人书评

2024年《白鲸》读书心得个人书评《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之作,它以捕鲸船长艾哈布与一只巨型白鲸的对抗为故事主线,隐喻了人与自然、理性与野性的斗争。

这是一本充满哲思和象征意义的小说,不仅层次丰富,也引人深思。

我在2024年读完这本书后,深受触动,以下是我的个人书评。

首先,我要说《白鲸》是一部极具艺术性的作品。

梅尔维尔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岛的壮丽景色以及捕鲸船队的生活。

他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船上,感受到了大海的浩渺和船员们的艰辛。

另外,梅尔维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使小说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

例如,白鲸莫比·迪克象征着无可抵挡的力量与不可预测的命运,艾哈布则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

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小说 transcendent,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白鲸》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形态各异,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

船长艾哈布是一个充满疯狂和狂热的角色,他对白鲸的迷恋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不但视白鲸为敌人,还视其为对抗上帝的象征,要彻底打败它。

艾哈布的疯狂引起了其他船员们的担忧,最终导致了整个船队的灭亡。

与艾哈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船员斯塔布克,他代表着冷静、理性和谨慎。

斯塔布克与艾哈布存在着对立,也象征着人性的分裂。

这些复杂的角色塑造使小说充满张力,也让读者对人性的多面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白鲸》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中的捕鲸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的对抗,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望,以及无可避免的冲突。

艾哈布追杀白鲸,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休止追求。

然而,白鲸的力量超乎人类的想象,最终击败了艾哈布,也向人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控制自然,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说中的船员们也无一幸免,他们的灭亡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追求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动物史诗中人的成长——探寻影片《老人与海》《熊》《白鲸》

动物史诗中人的成长——探寻影片《老人与海》《熊》《白鲸》
是一种共 存 、 共生 、 共荣 的存 在 。 从 这 种人与自然 的
互 文 中, 才 能够更好地读懂 自然, 而 不是诸如影片 中
的, 以双 重死 亡意象的悲哀 献祭着人与 自然 关系 , 更 不是 以一种人 类 的另类生存 法则与极 端 自然法 则之
间的拮 抗 。
( 三) 人与自 然 互文 的终 极 意 义揭 示
《 老人与海 》《 熊 》《 白鲸 》 3 部 作 品的共性 , 就 是其中人的命运 、 自然 内涵 、 人与 自然 的关系本质。 三 部影片 中的主人公在与自然投入 决斗之前的泰 然, 整
个过程 之中命 运的拨弄 , 以及之后的释然 , 都 将笼罩
存 必需物 质的同时, 即展 开了人与 自然 的永 叵对 话过 程。 在 这一对话 过程 中, 人在 进一步 认识自然 的基础
这种有意识 的抗争, 以一种具 象化与 表象化 的形式 表 达, 为对 抗 自然的行为与行动反映了一种生命对抗命
为 自然承 担不断改 观 、 改 良、 改善的永叵的不可推卸
的责任。
( 二) 人与自 然互文参照 影片 中的自然 具 有不可 逆料 的莫测 性 、 不可 驾
运的热烈与激 情, 同时亦在这 种有意 识的抗争 中寻找 着生命价值 、 存在意义、 人与 自然关系的本质。
F o r e i n F i l m Re v i e w I 外国 电 影 评 论
动物史诗 中人 的成长
探寻影片 《 老人与海 》 《 熊》 《 白鲸 》
O 张 莉
《 老人与海》《 熊》《 白鲸 》 三 部影片通 过命运羁
绊、 人与自然互文 、 人类 自我救 赎等三 重向度 , 向观众
而, 在 自然面前, 人必须对其予以足够 的尊重 , 人类对

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2562018年13期总第401期ENGLISH ON CAMPUS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文/芦悦【摘要】《白鲸》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一。

小说中的象征写作手法对于作品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方法来分析作品中的白鲸莫比•迪克、船长亚哈伯、捕鲸船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白鲸;象征意义【作者简介】芦悦,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引言《白鲸》,其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意象奇特,是美国文学上一大“奇书”。

该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捕鲸船船长亚哈伯与全体船员追捕一条叫莫比•迪克的白鲸的故事。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方法来分析作品中的白鲸莫比•迪克、船长亚哈伯、捕鲸船裴考德及航海的象征意义。

二、《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包含双重意义:《白鲸》这部小说大量的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作者写这部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对捕鲸过程进行描述,而是在于这部作品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分析:1.白鲸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

首先,白鲸是自然的象征。

白鲸还象征着具有巨大的神秘力量的大自然,尤其是大海。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作者着重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他认为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操控着人们的命运,这种力量就是神秘的大自然的力量。

其次,白鲸是邪恶的象征。

对阿哈比来说,白鲸象征着邪恶,是他复仇的对象,是他你死我活的敌人。

因为他的一条腿被这条大白鲸给咬掉了,从此以后他的一切生活的美好被破坏,他厌恶一切,憎恨一切,从那天开始他下定决心有一天一定要抓捕到它,并杀了它为自己报仇。

亚哈伯船长认为白鲸就是它捕捉的对象,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他征服不了的一切。

亚哈伯为了追捕这只白鲸,不惜家破人亡,不惜牺牲所有船员的生命,来达到他报私仇的目的。

对他而言,白鲸就是邪恶,他要毁灭它,战胜它,从而满足他征服一切的野心。

最后,白鲸又象征着具有无穷力量的上帝。

《白鲸》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

《白鲸》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

[ 作者简 介]李小海( 1 9 6 9 一 ) ,男,河南南阳人 ,南 阳师 范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研 究 方 向 美 国文 学研 究 。
季奎格来 自一个 食人生 番部落 ,他是原 始道德 、文 明
的象 征。他有 着被 毒 日头 晒成 黄里透 紫 的原始人 的肤 色 ,
有着粗壮 、遍 是伤 痕的胳 膊和 胸膛 ,他 穿着 粗 布厚外 衣, 是个异教徒 .是 原始 自然生 态文 明向现代工业化 文明过渡 的象 征。在小说里 ,作者是这样描绘他的 :“ 季奎格是个过
[ 4 ] 胡天赋. 《 愤怒的 葡萄》 : 一 部伟 大的生态文学之作 【 J 】 . 解
放 军 外 国语 学 院 学报 , 2 0 0 6( 0 5 ) : 3 7 .
【 5 ]岳庆云. 《 白鲸》 : 人与 自 然 关 系的悲剧性预 言[ J ] . 山东理
工 大 学学 报 , 2 0 0 6 ( 0 3 ) .
同 “ 披谷德号”捕鲸 船的命运一 样 ,最终 船毁人亡 。这就 是 《 自鲸》 的重要 意义所 在 ,也 是麦尔维尔 给人类发 出的
生 态预 警 . .
[ 参考文献 ]
[ I ][ 美] 麦 尔维尔. 白鲸[ M] . 成 时, 译. 北京: A. R, R学出版社 ,
2 0 o1 .
途 的人 幸运 的 是 ,在 追 捕 鲸 鱼 的 过 程 中 , 以 实 玛 利 渐
认识到 自己的精神 生态 困境 ,从 开始发誓捕 杀鲸鱼到 后来 以实玛利 以对鲸 鱼的接受 、欣赏 ,到和平共 处 ,都表 明了 他对 自然 的理解 、宽容 。所 以,最后只有他一人幸存 下来 。
3 . 季 奎 格— — 被 摧 毁 的 原 始精 神 生 态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解读摘要:《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该书为读者展现了大海的博大恢宏、捕鲸业的惊险刺激,以及人与自然的纠葛。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这一作品,即通过对亚哈和以实玛利价值尺度的探讨,重新分析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从而探寻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义以及小说中内含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白鲸》不仅是对海洋问题的警告,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白鲸》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越发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白鲸》;生态批评;大海;人与自然;和谐一、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被认为是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的重要学派。

生态批评理论第一次实现了把生态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文学来源于时代,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文学作品中往往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

而生态问题的反应也必然被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态批评理使人们开始以新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结合生态理论,分析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文学作品能达到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重视生态的目的。

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迅速,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生态批评理论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而逐渐受到了重视,在生态批评理论出现的二十年以后产生了很多以此为主题的文学。

对于生态批评目前学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本文所使用的生态批评理论指的是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主要从文学的角度探讨,我们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与我们自身发展出来的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这个人认为只有从人类自身的思想深处寻找原因才能够找到目前的自然环境发生危机的原因。

人类最深刻的思想最多的体现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所以还是要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去寻找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生态批评理论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文学当中寻找到人类与自然的答案。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息息相关。

在当今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的时代,我们是否能正确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不和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是生态批评理论想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白鲸记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

白鲸记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

白鲸记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白鲸记: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白鲸源于英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同名小说《白鲸记》,被誉为世界文学之巅。

小说以捕鲸船“小白鲸号”为背景,通过船长亚哈追寻复仇的故事,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与和谐。

本文将从人类对自然的野蛮剥削、白鲸作为自然的象征以及和谐共生的展望等三个方面,阐述《白鲸记》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人类对自然的野蛮剥削亚哈船长作为主要人物,是原本被白鲸巨兽“莫比·迪克”伤残的人,为了复仇而展开对抗。

他患上了反常的狂热与痴迷,将白鲸“莫比·迪克”视为他与自然的对手。

亚哈船长驾驶着小白鲸号在无尽的大海中追逐莫比·迪克,无论船员们的生命如何,他都不顾一切,只为夺取复仇机会。

这种对自然的野蛮剥削与不顾一切的追求,让阅读者深感人类对自然的傲慢和无度。

二、白鲸作为自然的象征在《白鲸记》中,白鲸被视为自然界的象征。

它充满了神秘、力量与智慧,是傲慢自大的人类无法征服的存在。

白鲸莫比·迪克重伤了亚哈船长,使他变成了复仇的疯狂者。

然而,莫比·迪克本身并不是凶恶与邪恶的象征,反而是人类对自然所做出的种种不公与残忍的回应。

它以强大的实力展示了自然界的威严和平衡,默默承载着人类的罪行。

三、和谐共生的展望《白鲸记》中也映射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展望。

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南海的萨尔斯伯里教士,与白鲸有着深厚的联系。

他视白鲸为一种圣灵存在,宣导着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他试图挽救亚哈船长,使他放弃对白鲸的追杀,并帮助他寻求与自然共处的可能性。

这一角色在作品中不仅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是向读者传递出对人类对自然现象进行反思的呼唤。

在亚哈船长被莫比·迪克深深伤害后,他已经变得疯狂而执着。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是无法避免的,但作品中也包含了对和谐共生的希冀。

萨尔斯伯里教士引导着读者思考,人类是否应该停止无度的剥削与掠夺,回归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命的寓意——论麦尔维尔的《白鲸》

生命的寓意——论麦尔维尔的《白鲸》

生命的寓——论麦尔维尔的《白鲸》侯朝峰(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河南周口466001)摘要:麦尔维尔在《白鲸》中不仅介绍了丰富的捕鲸知识。

更以捕鲸背后的文化意蕴、捕鲸者的归宿。

寄寓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想。

他不但-/at责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以对捕鲸者的众生像的描绘、对捕鲸背后文化意蕴的g-/.寸.挖掘了人类私欲膨胀和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根源.以潜在的话语构筑了没有私欲、消除利已主义思想、复归自然人性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生命寓意麦尔维尔“麦尔维尔是继霍桑之后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最主要的代表”。

①《白鲸》是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对于《向鲸》的评论,可谓是众说纷纭,尤其以“人类与邪恶力量的抗争”为代表。

近年来,随着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出现,人们对《自鲸》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环境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出现,人们把关注的视角转向了文本中人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和挖掘.旨归了文本新的文学价值和精神。

笔者认为,《白鲸》不仅是描写捕鲸过程的波澜壮阔,介绍关于鲸鱼知识的“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作者以文本为载体寓指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思想观点。

《白鲸》作为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表象上与其他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作品构建美好的理想不同,它透视出一种神秘而悲伤的情调。

但透过文本中的潜在话语,人们不难发现,它同样寄寓了作者对社会的愿望和理想,作者在文本中述说浪漫主义理想的同时,对现代工业文明也加以强烈的谴责和批判.赋予其文本中的物象以深刻的寓意。

“裴廓德号”船长亚哈的形象就揭示了西方现代人在现代T业文明下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向鲸》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这时正是美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时期,捕鲸业是美国重要的经济来源。

捕鲸业的迅速发展是西方现代人欲望日益膨胀的结果,这正如《向鲸》所描写的那样。

“豪宅富邸,华园美苑.它的产生源于魁魁格那样的标枪。

如果没有捕鲸业。

这里与荒僻的拉布拉多海岸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跨入工业时代以来,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和谐、平等,而升级为无限制的掠夺、仇恨和歧视,致使人类陷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针对这一点,梅尔维尔早在!*,! 年出版的《白鲸》中就以一个悲剧性的预言对人类的行为提出了警示。在小说中,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思考,并以人与自然同归于尽的结局警醒世人:仇恨自然的结果必然是无可挽回的悲剧。 关键词 人与自然;悲剧性预言;白鲸;生态学

世纪后期,全球环境的恶化催生了生态思想的蔓延,人类开始关注外在的生存环境,并尝试着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一种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学视角。“生态学”源自西方的一个概念67,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新的分支。2345467 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施特·海克尔于!年引入生物学研究,它是由4894:(有英语;4<2 之意)和5464:之意)两个希腊词汇组成的。( 年恩施特·海克尔给“生态学”下了一个定义,认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这种关于生态学的定位可以看出,诞生之初的生态学仅局限于自然界的生物研究,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领域,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也成为生态学面对的难题之一。虽然系统的生态学研究开始的时间比较晚,但作为人类本能的生态良知却早已有之。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庄子就表达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从进化论来看,“人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它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又要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 ! $所以人与自然物是处于同一条生态链上的生物,人类并不比自然生物拥有更多的生存权利,正如庄子所说,人与自然本应是和谐共生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生态良知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日渐退化和变异。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中的财富,表现出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把整个自然界抛向了无底的深渊,最终导致污水横流、空气污浊、资源匮乏、物种减少。当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渗入到每一个人的呼吸之中,当维持生存和生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要面对的难题,那些反观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以反映人对大自然的征服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就是一个典型。 梅尔维尔到首次出航的捕鲸船“阿库希奈特号”上当了一名水手,《白鲸》便是作者根据自己在海上的生活体验而写成的。小说虽以“白鲸”命名,但主要人物应是“披谷德号”的船长埃哈伯,他的原型是圣经中的以色列第七代国王亚哈。亚哈是一个成功的统治者,曾经带领国民以少胜多打击入侵者,获得长期的和平;同时他又是一个漠视神灵存在的渎神者,因而耶和华给了他严重的惩罚:不仅把灾祸降至他自身,还下令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 % $亚哈的这种品质和经历在埃哈伯船长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埃哈伯船长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捕鲸者,他!* 岁的时候打到了第一头鲸,之后在深不可测的海上漂泊了四十年。他以自己的勇猛和坚毅获得了海行人的敬重,因而他成为捕鲸船上的“核心人物”。几年前他遭遇了一只名叫莫比·迪克的抹香鲸,在猎捕中被白鲸吞掉了一条腿,下身安上一条煞白的用抹香鲸的颚骨打磨成的假腿,仇恨由此而生。可以说,埃哈伯是抱着复仇的目的开始此次航行的,同样也是仇恨把“披谷德号”推到了船毁人亡的深渊。 世纪初期,美国人依靠先进的工具和船只,成了捕鲸业的霸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获得了一种征服的快感和内心的满足,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的崇拜,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文明得以膨胀。“文明对生态的入侵,以文化为旗帜。⋯⋯启蒙时代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文化常常站在大写人性的立场,以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宏大叙事,为工业文明文过饰非” 在这样一种文化的遮掩之下,人类越来越狂妄和自以为是,他们逐渐抛却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代之以贪婪的掠夺% 甚至是一种疯狂的仇恨。如果经济的掠夺是为了满足人类无尽的物质享受的话,那么对自然的疯狂的仇恨则源自在文化的旗帜下日渐膨胀的人类的虚荣心和自以为是,这是笼罩在人类身上的虚无的光环,是掩藏在现代文明中的邪恶力量。在《白鲸》中,埃哈伯身上就隐藏着这样一种邪恶力量。他能够忍受丢掉一条腿时所遭遇的肉体上的苦痛,但是难以容忍那条腿带给自己的一生的失败和耻辱,因而不是伤残的身体,而是遭受挫败的灵魂,使他丧失了理智。在他看来,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可以不惜一切把伤他的白鲸杀掉。王诺曾经这样评价:“在《白鲸》里,亚哈(即埃哈伯,本文注)对鲸鱼莫比·迪克没有爱只有恨,亚哈的心里和行为没有犹豫只有果决。”仇恨灼烧着他那颗沸腾的心,把他人性中全部的恶释放了出来。在被仇恨灼烧之前,埃哈伯捕杀鲸鱼的主要目的在于经济利益。而现在埃哈伯的眼中只有白鲸———莫比·迪克,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仇恨。埃哈伯不仅把他的所有身体的伤残,而且把他的心智和精神上的愤激情绪都算在它的帐上。他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是:“太阳要侮辱了我,我照样要揍它。”" ‟ $按照这样的逻辑,人类只有跟大自然敌对到底,拼个你死我活。因为自然界的地震、海啸、飓风、冰雹、洪水、猛兽等等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袭击都加以报复,人类只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厄运。何况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归咎于自然物本身,恰恰是人们一心征服大自然,勒索大自然,不停地向大自然进军的结果,是自然规律对人类施行的报复和惩罚。在仇恨的刺激下,这个以前是活生生的行动主体如今成了活生生的工具。即使在追踪过程中出现了船上鲸油大量泄漏的情况下,他也不愿意停住追捕的船进行一下必要的修补,甚至故意弄坏它的象限仪以破釜沉舟的气势继续前行,他的目标只是追捕白鲸。仇恨点燃了埃哈伯心中的罪恶,使他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从而对大自然采取了一种极端仇视和报复的心理,显现出人在狂热的复仇中丧失了理智和良知而表现出的恶的一面。当然,小说中的埃哈伯也有其温情的一面。如在《房舱中》一章中埃哈伯对“疯孩子”比普的慈父般的关怀和《交响乐章》一章中对在家中守候着天际归帆的娇妻稚子的难以割舍的亲情。这感人肺腑的两笔是对埃哈伯最人性化的描写,也与处于颠疯状态的埃哈伯的铁石心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这一对照当中可以看出,埃哈伯其人的内心深处也是充满温情的,仇恨并非出自人的本能,而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显现出的邪恶的一面。这种邪恶的仇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所致,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丧失了理智之后的疯狂,也是埃哈伯船长失败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埃哈伯最后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膨胀而导致的仇恨上,他不是被白鲸打倒的,而是被自己心中的怒火摧毁的,这也是大自然对埃哈伯疯狂行为的惩罚。 二 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强调使文明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越来越彰显其统治自然的野心,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也会沾染上这种野心,并逐渐把这种文化的影响转化为一种自身的要求,这种自身的要求致使每一个屠杀自然的人不能自拔;仇视自然的邪恶力量不仅表现在埃哈伯船长身上,它还通过埃哈伯这种“核心人物”身上无形的权力和权威,控制着船上其他人的灵魂,让人类进入集体麻木状态。这样,崇尚征服的社会文化与显现力量的核心人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们的灵魂,成为人类肆意屠杀自然的根源。作为“披谷德号”的领导者,埃哈伯的影响力是非常可怕的,他不知不觉中就把以实玛利身上的热情点燃,让以实玛利进入了一种麻木的妥协状态,本来有着清醒头脑和正义感的人却如此轻易的抛却了自己的善意的本能,不自觉地相信了一个看似有领袖权威的狂热的人,并且成为他的同谋或帮凶,这就意味着人类不知不觉地在内心深处彻底抛弃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选择了狂热的掠夺行为。这是作品现实主义手法的表现之一,也是作者要警醒读者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实玛利虽然对大自然心存怜惜,但是也只能把这一点的怜惜放于对鲸鱼的研究上,他未能摆脱邪恶力量的控制,更不会改变捕鲸船的方向。作为梅尔维尔的代言人,以实玛利是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的。在作品中,以实玛利看似一个捕鲸业中无足道哉的桨手,实际上,他是一个多面手。他首先充当了一个小角色,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类屠杀鲸鱼的惨烈故事,虽然他尽量让自己远离这个现实中的是非圈,但也未能幸免成为屠杀鲸鱼的一份子;同时他又把自己抬升到上帝的高度,以他对鲸鱼的特性、捕鲸史以及大海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来布道,把读者引向他以饱含热情的笔触抒发的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求。通过对鲸鱼的研究,以实玛利看到了动物身上所特有的强壮的生命力,并发出人类应该向鲸鱼学习的感叹,可见在以实玛利心里,鲸鱼是一种值得人类尊敬和赞赏的动物,人和鲸鱼之间还应该存在着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鲸鱼之间的这种和谐往往代之以血淋淋的屠杀场面。在《鲸鱼做菜》一章中,以实玛利就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类这一残忍行为的厌恶。不管是远距离的旁观,还是高高在上的布道,当这两种矛盾的立场合二为一时,以实玛利便成了一个失去平衡的人,所以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本为了逃避陆地的烦恼而来到海上的,因为那船头甲板上洋溢着健康的运动和洁净的空气。在他的脑海之中,大海是一个遥远而又安静的希望,他为了体验大海的波澜壮阔而来,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这也是人类一种最朴素的情怀。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看到成千的船只以及各种肤色的水手如洪水般来往于新贝德福港口时,他也禁不住热血沸腾了。这说明,以实玛利的身上也有征服自然的欲望,这是社会文化打在人类心中的烙印。 斯塔勃克是第一个敢于站出来反对埃哈伯的复仇计划的大副。对于埃哈伯的仇恨,他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向一头没有灵性的畜生报仇是有伤天理的,它伤了埃哈伯不过是出于本能。斯塔勃克这种宽容的态度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中是非常珍贵的。他非常清醒的知道自己是来捕鲸鱼的,不是来报私仇的。当他发现了埃哈伯的真实目的是复仇时,他第一个站起来反对。但是在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邪恶力量面前,他又无力做出自己的选择。慢慢地他发现埃哈伯的疯狂的激情钻到了他的心灵深处,把他的理性消灭个精光。他无力抵抗,只能心存反叛,行动上服从。从“披谷德号”对白鲸的疯狂追杀这个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人与大自然的一种断裂的关系。人与鲸鱼本来同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一个是社会中的人,一是海上的鲸鱼,他们各有各的生活的权利和空间。但是人却主动远离大陆来到了海面上,发起了对鲸鱼的任意屠杀,造成了二者的对立与仇恨。在《白鲸》中,人类从一开始站到了与大自然敌对的立场,这种仇恨的发起者是人。所以从长远来看,社会文明中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强调,把人类灵魂推向了整体的麻木状态,导致了人对自然的疯狂屠杀。虽然积极进取的社会文化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它给自然界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抛弃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树立唯物辩证的哲学观和新的道德观,才是当代人类自身革命的主要内涵”。 三 当前,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的破坏,据统计,近年来,世界森林平均每年减少!( 万平方千米,照此下去,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空气、水源、食物,这些维持人类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都已成了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强大的技术力量统治下,社会的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被大大简化了,日渐富裕的时代却又成了一个日渐贫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为了保住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重新找回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生态平衡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平衡,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白鲸》中,梅尔维尔反观人类自身,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界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他把人对人的侵害和人对动物的侵害做了两种不同的区别。一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把传教士杀掉藏在地窖里的斐济人,二是把活鹅钉在地上取出它们的肝脏做成鹅肝饼的美食家,他将二者作了比较,认为还是前者更值得宽宥些。斐济人把传教士杀掉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是出自人的生理本能,从自然界的角度看,人在饥饿时吃的是人或是动物并无分别,所以,食人生番也有值得原谅的一面;而美食家则从取乐和享受的角度把活鹅的肝脏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