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试验(精)

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试验(精)
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试验(精)

HRB500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试验

第六图书馆

在3根HRB 500级钢筋混凝土受弯试验的基础上,分析HRB 500级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匹配下的梁的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HRB 500级钢筋混凝土的破坏特征、挠曲模式及截面应变分布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梁基本一致.在开裂后,混凝土的刚度明显降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者配筋率的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也相应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试验值与规范的计算值吻合,梁的裂缝宽度和裂缝间距实测值较规范的计算结果小,梁的挠度实测值比规范的计算值大.在3根HRB 500级钢筋混凝土受弯试验的基础上,分析HRB 500级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匹配下的梁的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HRB 500级钢筋混凝土的破坏特征、挠曲模式及截面应变分布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梁基本一致.在开裂后,混凝土的刚度明显降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者配筋率的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也相应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试验值与规范的计算值吻合,梁的裂缝宽度和裂缝间距实测值较规范的计算结果小,梁的挠度实测值比规范的计算值大.梁 HRB500级钢筋 高强混凝土

承载力 挠度 裂缝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王全凤 刘凤谊 杨勇新 黄奕辉 张清河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2007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805968.html,

第六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805968.html,

第六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805968.html,

第六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805968.html,

第六图书馆https://www.360docs.net/doc/9818805968.html,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试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 (1) 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1) 3.1实验简图 (1) 3.2少筋破坏: (2) 3.3超筋破坏: (3) 3.4适筋破坏: (4)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 (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院、系)专业班组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 1、试件特征 1)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14.3N/mm2,=1.43N/mm2,=3.0×104N/mm2,f tk=2.01N/mm2),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300N/mm2,=2.0×105N/mm2),箍筋与架立筋强度等级HPB235级(=210N/mm2,=2.1×105N/mm2)。 2)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试件尺寸及配筋如下图所示。 3)少筋、适筋、超筋的箍筋分别为φ8@200、φ10@200、φ10@100,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钢筋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实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2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20T荷载传感器 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 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3.1实验简图

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 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 设计计算书 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设计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一、设计资料 某装配式T 形简支粱高h=1.35m,计算跨径L=15.0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永久荷载的标准值g k =15.15KN/m ,活荷载的标准g q =45.43KN/m. 二、设计依据 1. 设计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钢筋等级: HRB335 箍筋等级:HRB235 T梁计算跨度: ) (m 15L 0= 翼缘宽度 : ) (mm 1000b f =' 翼缘高度: )(mm 110h f =' 截面底宽: )(mm 400b = 截面高度: )(mm 1350h =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 ) (mm 60a s = 2. 计算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查规范得: 重要性系数: 混凝土C25的参数为: 系数: ; 系数: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25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与标准值:)(2t mm /N 1.27f = )(2tk N/mm 1.78f = 钢筋HRB335的参数为: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HRB335钢筋弹性模量: C25混凝土弹性模量: ) (24 c mm /N 102.8E ?= 3.设计值的确定 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 尺寸设计 截面高度 )(mm 1350h =;截面宽度 )(mm 400b =;翼缘宽度 ) (mm 1000b f ='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 ) (mm 70a s = 2. 尺寸设计 计算过程: 1)截面有效高度 0h h -a 1350-701280 m m s == =() 2)确定翼缘b f '计算宽度 ①按计算跨度 考虑:) (mm 50003 L f b == ' ②按翼缘高度 考虑,

混凝土梁正截面试验报告(全)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正截面破坏实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钢弦传感器,荷载传感器和百分表的使用。 2、通过试验理解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3、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4、学习如何确定开裂荷载、梁的挠度及极限荷载。 5、掌握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绘制曲线。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 JMZX-215型钢弦传感器、JMZX-212型钢弦传感器、JMZX-200X综合测试仪、MS-50位移传感器,磁性表座,千斤顶。 三、试验内容及步骤 1、将钢弦传感器的底座黏贴在画好的黏贴的位置,再将钢弦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固定好传感器,调整初始读数,并记录初始读数。 2、将百分表安放好,记录钢弦传感器和百分表的初始读数。 3、加载,并记录每级荷载下的钢弦传感器的读数,每一级荷载下观察裂缝的宽度变化。 四、试验报告 1、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开裂荷载计算: 极限荷载计算: 2、简述钢弦传感器的使用步骤,数显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钢弦传感器的使用步骤:1、首先确定测试位置,并画出定位线。2、用标准杆将钢弦底座固定在定位线上。3、将标准杆拆下,并将传感器固定在底座上,并记录初始读数。4、分级加载,记录读数。 数显百分表的使用步骤:1、将数显百分表固定在磁性表座上。2、将磁性表座安放在固定支墩上,调整磁性表座到合适位置,使百分表垂直于被测构件的表面。3、记录初始读数,分级加载,记录读数。 3、实验数据记录(荷载、混凝土应变、跨中位移计读数)。 见试验数据记录表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荷载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沿截面高度砼应变变化曲线。 5、观察裂缝的发展趋势,并解释原因。 在跨中纯弯段,最先出现裂缝并沿着梁高方向发展,裂缝大致与梁长方向垂直;在支座附近弯剪区域,裂缝大致与梁长方向呈45度角出现并发展延伸。 其原因是:在跨中纯弯段,因为混凝土只承受弯曲应力,混凝土承受的主应力方向与梁长方向平行,故此区域的混凝土因主应力而出现的裂缝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垂直,沿梁高方向出现并发展;在支座附近弯剪区域,因为混凝土同时承受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混凝土承受的主应力方向与梁长方向呈45度,故此区域的混凝土因主应力而出现的裂缝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垂直,沿梁长方向呈45度角出现并发展延伸。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及受剪性能试验指导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 试验指导 赵军楚留声编

一、试验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以及配筋率对破坏特征的影响。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试验构件和仪器布置 1.试验梁分三种,即、、,其几何尺寸及配筋见图1。 试验梁制作时每根梁(或每盘混凝土)取150×150×150mm试块三个,以确定混凝土强度。每种直径和钢筋取300mm长试件三根,以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延伸率。 2.加荷装置和仪表布置 试验梁放置于静力试验台座上,通过加荷架用千斤顶施加荷载。加荷装置见图2所示。每根梁布置百分表5块,以测定跨中挠度。用电阻应变仪量测钢筋和混凝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

(三)试验准备工作 认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了解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 (四)试验前在材料试验机上对钢筋试件和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以确定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延伸率以及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根据测定的求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试验值。

图1 图2 (五)估算开裂荷载 图3为试验梁加荷时的计算简图。纯弯段CD的弯矩为

图3 开裂弯矩按下式计算 M cr=0.292(1+2.5a1)f t bh2 式中b、h分别为试验梁的宽度和高度。。为钢筋的截面积。 ,为钢筋的弹性模量,取值2.1×Mpa,为砼弹性模量。则开裂荷载为 (六)估算破坏荷载 1.计算 ρmax=ξα1f c/f y ρmin=0.45f t/f y 本试验单排钢筋a=35mm。 2.计算破坏弯矩 若≤表示试验梁为少筋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2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任务书 题目: 12 m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1. 设计资料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试设计该梁并绘制其配筋详图。 每位同学的跨度取值为:根据学号尾数在11m~20m 之间选取。 (如:学号尾数为7的同学,其选用跨度为17m ) 其他条件及要求: ① 材料: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② 荷载:活载标准值30/k q kN m =,恒载仅考虑自重,其标准值按照325/kN m 的容重进行计算。 ③ 截面尺寸:取翼缘宽度' 1000f b mm =,(跨度13m 以下取700mm ) 其他尺寸根据荷载大小自行拟定。 2.设计内容 1.拟定梁的截面尺寸。 2.进行内力(M 、V )计算,作内力图。 (梁端伸缩缝取6cm, 支座宽度取40cm)

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纵向受力钢筋并复核。 4.腹筋设计,要求必须设置不少于两批弯起钢筋。 5.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复核, 必要时对腹筋进行修改或调整。 6.作配筋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3.设计要求 1.完成计算书一套,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 2.绘制梁的配筋图及抵抗弯矩图一张A4,比例适当。 3.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字迹工整,符号书写正确,计算应有必要的数据及计算过程;绘图图纸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4.时间:8月21号20:00之前上交。

设计书内容 一、已知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1 1.0α= 214.3/c f N mm = 21.43/t f N m m = HRB335级钢筋: 0.550b ξ= ?y =?y ’=300N/mm 2 HPB300级钢筋:2270/yv f N mm = 30/k q kN m =, 容重325/kN m (梁端伸缩缝取6cm,支座宽度取40cm) 二、截面尺寸拟定 ' f b =700mm ,' f h =250mm 。 12l m =,00.5(20.0620.4)0.4611.54l l m m l m m =-??-?=-=,设高跨比0115 h l =, 净距10.520.0620.40.8611.14l l m m l m m =-??-?=-= 所以h =750mm 。 设 3.4h b =,所以b=220mm 。 60s mm α=,075060690s h h mm α=-=-=。 ' 0690250440w f h h h mm =-=-= 三、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见附页) k g =25×(0.7×0.25+0.22×(0.75-0.25))=7.125kN/m 按永久荷载控制考虑: 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γ=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1.4,此时0.7G k Q k g q γγ+=39.02KN/M;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 1、掌握实验的目的; 2、掌握实验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3、掌握实验的整个实验步骤; 4、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主要内容 随着混凝土结构材料和计算理论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现代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评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极为关键,受弯构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弯构件主要包括梁、板。 本次试验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加载试验。 混凝土结构梁根据所受的内力大小可分为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破坏。 本次实验的题目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实验》。 (一)本次试验的目的 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 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 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

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本次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试验构件 1、静力试验反力架、支墩及支座 2、500KN同步式液压千斤顶 3、30T拉压力传感器 4、荷载分配梁 5、百分表 6、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7、DH3815静态应变测试系统 本次试验用到的简支梁,试件截面尺寸为150mm×200mm,计算长度为 1.2,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 梁跨中400mm区段内为纯弯段,剪弯段配有 6@100的箍筋。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第1页共3页 (三)试验方案 试验采用竖向加栽,在加载过程中,用千斤顶通过传力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400mm的纯弯区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 及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试验室 二O一五年九月

试验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 (2)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3)梁的中间500mm区段内无腹筋,在支座到加载点区段配有足够的箍筋,以保证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 (2)3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30T荷载传感器 (4)静态电阻应变仪 (5)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支座到加载点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标出) (1)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500mm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1)在纵向受力钢筋中部预埋电阻应变片,用导线引出,并做好防水处理,设ε1、ε2为跨中受

拉主筋应变测点; (2)纯弯区段内选一控制截面,侧面沿截面高度布置四个应变测点,用来测量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 千斤顶 压力传感器 分配梁 2 f 500 2000 图2正截面试验装置图 四、试验步骤 1.加载方法 (1)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10kN; (2)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每次加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 2.测试内容 (1)试件就位后,按照试验装置要求安装好所有仪器仪表,正式试验之前,应变仪各测点依次调平衡,并记录位移计初值,然后进行正式加载; (2)测定每级荷载下纯弯区段控制截面混凝土和受拉主筋的应变值ε1和ε2,以及混凝土开裂时的极限拉应变εcr与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变εcu; (3)测定每级荷载下试验梁跨中挠度,并记录于表中; (4)仔细观察裂缝的出现部位,并在裂缝旁边用铅笔绘出裂缝的延伸高度,在顶端划一水平线注明相应的荷载级别,试件破坏后,绘出裂缝分布图; (5)测定简支梁开裂荷载、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详细记录试件的破坏特征; (6)绘制M-f变形曲线。 五、注意事项 务必明确这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每一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进行研究、讨论或询问指导人员,对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在试验时一定要听从指导人员的指挥,特别是试件破坏时要注意安全。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指导书和试验报告

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指导书和报告)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试 验 指 导 书 一、试验的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破坏的全过程,并验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掌握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试验内容: 1.了解试验方案的确定(由教师讲解)。 2.了解试验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由教师讲解)。 3.了解试验梁的加载装置及其性能(由教师讲解)。 4.试验梁上安装测量仪表。 5.在加载试验过程中测读量测数据。观察试验梁外部的开裂,裂缝发展和变形情况。 6.整理试验数据,写出试验报告。 三、试验梁: 1.试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①号筋要留三根长500mm 的钢筋,用作测试其应力应变关系的试件。 3.在浇筑混凝土时,同时要浇筑三个150×150×150mm 的立方体试块。作为梁试验时,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1-12-2

四、试验梁的加载及仪表布置: 五、试验量测数据内容: 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主筋跨中的拉应变及混凝土受压边缘的压应变。 3.各级荷载下梁跨中上边纤维,中间纤维,受拉筋处纤维的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 max )。 六、试验仪器及设备 1.YE2583A 程控静态应变仪 3.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 5.手动液压泵全套设备 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07kN/根) 2.千分表(备用) 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10cm ) 6.千斤顶(P max =320kN ,自重0.01kN/只) 8.裂缝观察镜和裂缝宽度量测卡 七、试验要求 (一)参加部分试验准备工作: 1.试件的制作。 2.试件两侧表面刷白并用墨线弹画40×100mm 的方格线(以便观测裂缝)。 3.试件安装及仪表、设备的调试。 (二)按现行规范计算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P u ,并选定加荷级数(一般选用10级)及每级加载的荷载量。第一级应考虑梁自重、分配梁和千斤顶自重等荷载,临近开裂和破坏时,可半级或1/4级加载。 (三)试验中要求正确记录各要求的数据 (四)试验后整理试验数据,并写出试验报告 100 600 600 100 100 350 250 250 350 100

混凝土结构习题

混凝土结构习题集 3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7年 5月

综合练习 一、 填空题 1 .抗剪钢筋也称作腹筋,腹筋的形式可以是 和 。 2.无腹筋梁中典型的斜裂缝主要有 裂缝和 裂缝。 3.对梁顶直接施加集中荷载的无腹筋梁,随着剪跨比λ的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增高的趋势。当剪跨比对无腹筋梁破坏形态的影响表现在:一般3λ>常为 破坏;当1λ<时,可能发生 破坏;当13λ<<时,一般是 破坏。 4.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有三种主要破坏形态。就其受剪承载力而言,对同样的构件, 破坏最低, 破坏较高, 破坏最高;但就其破坏性质而言,均属于 破坏。 5.影响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6.剪跨比反映了截面所承受的 和 的相对大笑,也是 和 的相对关系。 7.梁沿斜截面破坏包括 破坏和 破坏 8.影响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 、 和 。 9.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时,用 来防止斜拉破坏,用 的方法来防止斜压破坏,而对主要的剪压破坏,则给出计算公式。 10.如按计算不需设计箍筋时,对高度h> 的梁,仍应沿全梁布置箍筋;对高度h= 的梁,可仅在构件端部各 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箍筋应沿梁全长布置;对高度为 以下的梁,可不布置箍筋。 11.纵向受拉钢筋弯起应同时满足 、 和 三项要求。 12.在弯起纵向钢筋时,为了保证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弯承载力,必须把弯起钢筋伸过其充分利用点至少 后方可弯起。 13.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延伸至该钢筋理论截断点以外,延伸长度满足 ;同时,当/c d V V V ≤时,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延伸的长度,尚不应小于 ,当/c d V V V >时,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延伸的长度尚不应小于 。 14.在绑扎骨架中,双肢箍筋最多能扎结 排在一排的纵向受压钢筋,否则应采用四肢箍筋;或当梁宽大于400㎜,一排纵向受压钢筋多于 时,也应采用四肢箍筋。 15.当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不具备焊接条件而必须采用绑扎搭结时,在从任一接头中心 至 1.3倍搭结长度范围内,受拉钢筋的接头比值不宜超过 ,当接头比值为 或 时,钢筋的搭结长度应分别乘以1.2及1.2。受压钢筋的接头比值不宜超过 。 16.简支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用s l α表示。当/c d V V V ≤时,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姓 名:学号: 河南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计算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h =200mm ×450mm , 计算跨度L 0=6m ,承受均布线荷载:活荷载:楼面板2kN/m ,屋面板1.5 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标准值为25kN/m 3,故梁自重标 准值为25×0.2×0.45=2.25 kN/m 。墙自重18×0.24×3=12.96 kN/m ,楼板:25×0.08×2.25=4.5kN/m. 楼盖板25×0.06×2.25=3.375kN/m. 查表得f c =12.5N/mm 2,f t =1.3N/mm 2,f y =360N/mm 2,ξb =0.550,α1=1.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0=1.0,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Ψc=0.7 1.计算弯矩设计值M 故作用在梁上的恒荷载标准值为: g k =2.25+12.96+4.5+3.375=23.085kN/m 简支梁在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M gk =1/8g k l 02=1/8×23.085×62=103.88kN.m 简支梁在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为: M qk =1/8q k l 02=1/8×62×(2+1.5*0.4)=11.7kN·m 由恒载控制的跨中弯矩为: γ0(γG M gk + γQ Ψc M qk )=1.0×(1.35×103.88+1.4×0.7×11.7) =151.70kN·m 由活荷载控制的跨中弯矩为: γ0(γG M gk +γQ M qk ) =1.0×(1.2×13.88+1.4×11.7) 取较大值得跨中弯矩设计值M =151.70kN·m 。 1.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 0 假设纵向受力钢筋为单层,则h 0= h -35=450-35=415mm 假设纵向受力钢筋为单层,则h 0=h -35=450-35=415mm 2.计算x ,并判断是否为超筋梁 =4.15-((4.152-2*151.70*106/1.1*12.5*200))^0.5 =166.03mm<0.518*415=214.97 不属超筋梁。 3. =1.0×12.5×200×166.03/360=1153mm 2 0.45f t /f y =0.45×1.3/360=0.16%<0.2%,取ρmin =0.2% A s ,min =0.2%×200×450=144mm 2< A s =1153mm 2 M u =f y A s (h 0-x/2)=360×1153×(415-166.03/2)=137.×106N·mm=111.88kN·m>M=105kN·m 该梁安全。 4.选配钢筋 选配4Φ20(As=1256mm 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实验目的: (2) 实验室实验目的: (2) 模拟实验目的: (2) 2.实验设备: (2) 试件特征 (2) 实验室仪器设备: (2) 模拟实验仪器设备: (3) 3、实验简图 (3) 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3) 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4) 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4) 4.1 少筋破坏: (5) (1)计算的极限弯矩、破坏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5)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5)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6)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7) 4.2 适筋破坏: (8)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8)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9)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11)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2)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3) 4.3 超筋破坏: (14) (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14) (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 (14) (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 (16)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7)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8) 5、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 (18)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实验一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 1.实验目的: A 、实验室实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建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纹出现和发展的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的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计算方法 B 、模拟实验目的: 1、通过用动画演示钢筋 混凝土简支梁两点对称加载实验的全过程,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钢筋 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同时,软件实时地绘制挠度-荷载曲线、受压区高度-荷载曲线及最大裂缝宽度-荷载曲线以放映简支梁工作性能的变化规律,力图让学生清楚受弯构件的变形,受压区高度等在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 2、分别进行少钢筋、适筋梁、超筋梁的实验,实验录像与模拟实验(实用SSBCAI 《钢筋 混凝土简支梁加载试验模拟辅助教学软件》)相结合,观察相同截面、相同实验条件,不同配筋的梁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变化规律、破坏形态等。 3、学生还可以实用软件对即将进行的实验进行预测,认识试件在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反应,从而设计出良好的实验观测方案。 4、实验结果有学生计算与模拟实验结合进行,实现参与式实验教学的效果。 2.实验设备: A 、试件特征 (1)根据实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25,截面尺寸为150mm*400mm , (Fc=16.7N/mm 2,21.78/tk f N mm =,216.7/ck f N mm =,ft=1.27 N/mm 2) 纵向向受力钢筋等级为HRB400级225(400/,540/, 2.010yk stk c f N mm f N mm E ===?) 箍筋与架立钢筋强度等级为HPB300级25(300/ 2.110)yk c f N mm E ==? (2)试件尺寸及配筋图如图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计算按规定取20+5=25mm)。 (3)梁的中间配置直径为6mm ,间距为80的箍筋,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钢筋,直径为10mm ,通过箍筋和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B 、真实实验仪器设备:

12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学科专业: 设计方向: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设计内容 (3) 2.2内力计算 (4) 2.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 2.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 2.5、截面符合 (6)

题目: 12 m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1、设计资料 (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度为12m ,构件处于正常环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式设计该梁,并配制其配筋详图。 (2)其他条件及要求: 材料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RB235级钢筋; 荷载:活荷载标准值m /25q k KN =;恒载仅考虑自重,其标准按照25KN/m 3容重进 行计算; 截面尺寸取翼缘宽度mm 1000=' f b ,其他尺寸根据荷载大小自行拟定; 肋形梁:梁高大约为跨度的1/8~1/12;矩形截面独立简支梁大于1/15;独立连续梁大于1/20;高宽比2~3之间;悬臂梁1/8~1/6; 2、设计内容 已知:混凝土等级C30,纵向钢筋HRB335、箍筋HRB235。 2.1拟定梁的截面尺寸

mm 1200='f b ,260='f h , b=400㎜;h=1200㎜ 2.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荷载设计值计算: 梁上的荷载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荷载又分为标准值和设计值。荷载计算时可先算恒载和活载的标准值,在算他们的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钢筋混凝土梁自重(容重为25kN/m3) 板厚=70mm, 跨度=12m, 2.1=G γ,4.1=q γ. m KN m KN /8.10/25)112.078.04.0(g 3k =??+?=; 活荷载标准值:m KN /25q k = 恒载设计值:m KN m KN g G /96.12/8.102.1g k =?==γ 活荷载设计值:m KN m KN q Q /35/254.1q k =?==γ 弯矩设计值M: 梁上无偶然荷载,只需考虑荷载的基本组合。按照第二章荷载基本组合的原则,应考虑活荷载为主的荷载组合和恒荷载为主的荷载组合两种情况,选其中较大者进行配筋计算。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0.10=γ 0.1=L γ 当以活荷载为主时,2.1=G γ ,4.1=Q γ 。跨中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m KN l M L Q G ?=????+????=+=28.863)00.12250.14.18 1 00.128.102.181(0.1) l q 8 1g 81(222 0k 20k 01γγγγ 由第二章可知,对于基本组合,以恒载为主时,35.1=G γ,Ψc =0.7,跨中截面最大弯 矩设计值: m KN l l M k L Q k G ?=?????+????=+=44.703)00.12257.00.14.18 1 00.128.1035.181(0.1) q 81g 81(222 0c 2002Ψγγγγ

混凝土梁实验心得

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心得 一开始,我们接触混凝土工程的时候,学起来觉得相当的困难,好多东西真的不知道讲 什么,真的有种晕晕的感觉。但是,听到老师说我们要做实验,那时的心情就相当激动,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对实验十分感兴趣。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老师的要求,开始设计我们的混凝土矩形梁。矩形梁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经验的不足,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力求做到更符合经济质量的综合要求。在这修改的过程,我们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以及加深了理解,更深入地体会理论 与实际操作的之间联系与差距。 接下来,我们绑钢筋,装模,最后浇捣,经过28天标准条件下的养护,我们就进入最 重要的环节一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的破坏试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历经半个多小时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的破坏试验终于完成了。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的破坏试验,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梁的构造、正截面计 算的基本内容、受弯构件的工作阶段、破坏特征。我们进一步巩固本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 结合本课程的专业内容,使我们能够系统性的掌握从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提高了我们综合知识的水平,了解在纯弯曲段内正截面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我们试验研究的能力。 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心得 ,经过几个星期的折腾,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实验终于把实验做完了。 首先要感谢小组各个同学之间的配合,让我们懂得了团队的合作,这个实验如果没有我们八个人的齐心协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学到的书本知识 和实践是由区别的,通过合作让我们解决了一个个的难题,但是在尊敬的老师和几位实验助 理员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我们一波三折的完成了一次次的实验,体会到了什么是苦尽甘来。 把理论基础搞扎实,平时多听课,实践少犯错,是我这次实验的另外个体会。同时非常期待下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心得 本次实验从设计到浇筑,再到测量实验数据都是全组齐心合作,共同完成的,虽然本次实验还有一些不足,但我认为本次实验的效果已经收到了。全过程参与实验的相关工作以及亲身操作使得我们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性的试验结果,这二者的转变既加深了 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次实验的意义极大。当然,面对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尽早的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多动手操作。我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试验报告 1、前言 在给定试验材料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出预期呈现正截面少筋破坏形态、适筋破坏形态、超筋破坏形态,以及斜截面剪压破坏形态、斜拉破坏形态、斜压破坏形态的钢筋砼简支梁,参与所设计构件的实际施工,完成所设计构件从加荷到破坏的全过程试验,考察构件的真实破坏形态与预期破坏形态的异同,分析其原因,撰写试验报告(含设计、施工、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2、试验试件设计 2.1适筋梁 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h=100mm×200mm,梁长L=1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材选用HRB335,纵向受拉钢筋为2B10,梁跨中400mm 段内不配箍筋,其余配置A6@100箍筋,参见图2.1-1。 图2.1-1适筋梁配筋图 2.2少筋梁 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b×h=100mm×200mm,梁长L=1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材选用HPB300,纵向受拉钢筋为2A6,无箍筋。参见图2.2-1。 图2.2-1少筋梁配筋图 2.3超筋梁

土强度等级为C20,钢材选用HRB335,纵向受拉钢筋为2B18,梁跨中400mm 段内不配箍筋,其余配置A6@100箍筋,参见图2.3-1。 图2.3-1超筋梁配筋图 2.4剪压破坏形式梁 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b×h=100mm×200mm,梁长L=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材选用HRB335,纵向受拉钢筋为2B16,A4@100箍筋布满全梁,参见图2.4-1。 图2.4-1剪压破坏梁配筋图 2.5斜压破坏形式梁 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b×h=100mm×200mm,梁长L=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材选用HRB335,纵向受拉钢筋为2B18,在梁跨中间510mm 段内布置A6@30箍筋,参见图2.5-1。 图2.5-1斜压破坏梁配筋图 2.6斜拉破坏形式梁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及受剪性能试验指导书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 试验指导 军楚留声编

一、试验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以及配筋率对破坏特征的影响。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试验构件和仪器布置 1.试验梁分三种,即、、,其几何尺寸及配筋见图1。 试验梁制作时每根梁(或每盘混凝土)取150×150×150mm试块三个,以确定混凝土强度。每种直径和钢筋取300mm长试件三根,以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延伸率。 2.加荷装置和仪表布置 试验梁放置于静力试验台座上,通过加荷架用千斤顶施加荷载。加荷装置见图2所示。每根梁布置百分表5块,以测定跨中挠度。用电阻应变仪量测钢筋和混凝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 (三)试验准备工作 认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了解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 (四)试验前在材料试验机上对钢筋试件和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以确定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延伸率以及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根据测定的求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试验值。

图1

图 2 (五)估算开裂荷载 图3为试验梁加荷时的计算简图。纯弯段CD的弯矩为 图 3 开裂弯矩按下式计算 M cr=0.292(1+2.5a1)f t bh2 式中b、h分别为试验梁的宽度和高度。。为钢筋的截面积。,为钢筋的弹性模 量,取值2.1× Mpa,为砼弹性模量。则开裂荷载为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计算书

第一部分 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及基本尺寸 某公路装配式简支梁桥,标准跨径20m ,双向双车道布置,桥面宽度为净 7+2x1. 5m ,总宽10m 。主梁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桥面由6片T 梁组成,主梁之间铰接,沿梁长设置5道横隔梁(横隔梁平均厚度为16cm ,高110cm ),桥梁横截面布置见图1。 800 150 350 350 130 20 1000 90 20 1830 82 130 48 2525 1.5% 1.5% 半跨中截面 半支点截面 图 1 简支梁桥横截面布置(单位:cm ) 2.桥面布置 桥梁位于直线上,两侧设人行道,人行道宽1.5m 、人行道板厚0.20m 。桥面铺装为2cm 厚的沥青混凝土,其下为C25混凝土垫层,设双面横坡,坡度为1.5% 。横坡由混凝土垫层实现变厚度,其中,两侧人行道外侧桥面铺装厚度为8cm (2cm 厚沥青混凝土和6cm 混凝土垫层)。 3.主梁 表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梁桥总体特征

4.材料 1)梁体: 主梁混凝土:C35 横梁混凝土:C30 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 2)钢筋 主筋:热轧HRB335钢筋 构造钢筋:热轧HPB 300钢筋 3)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容重为22kN/m3;混凝土垫层C25,容重为24kN/m3 4)人行道 单侧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6kN/m 5.设计荷载 6.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桥梁工程》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结构力学》 6)《桥梁通用构造及简支梁桥》

混凝土少筋梁试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 L ENGINEERING 混凝土受弯构件少筋梁破坏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混凝土少筋受弯梁破坏试验 试验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手机号 任课教师 日期2013年10月25日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研究认识少筋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理掌握测试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法。 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少筋梁试验容,掌握和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法和试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写出试验报告。 通过试验加深对混凝土机构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的理解。 2. 试件设计 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根据试验目的合理地制定试验计划,按照试验目的和试验计划的要求对钢筋和混凝土等试验材料进行选取。本次少筋梁受弯破坏试验选取的纵向受拉钢筋及箍筋均为HPB235,且采用不经切削加工原截面钢筋,选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1152051500b h l mm mm mm ??=?? 2.2 试件设计 2.2.1试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依据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发生少筋破坏时,构件抗弯承载力等于开裂弯矩。实际工程常为避免少筋破坏,有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本试验中,为保证发生少筋破坏,有配筋率要求: 0.36 t y f f ρ≤ 同时,抗弯承载力设计公式为: s E c E E α= ,E 2s A A bh αα=g 2 0.292(1 2.5)u cr A t M M f bh α==+ 另外,基于构件设计中出现的抗剪箍筋需要满足抗剪要求,抗剪承载力公式为: 00 1.75 1sv u cs t yv A V V f bh f h s λ== ++ 2.2.2 试件的主要参数 ①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 115mm ×205mm ×1500mm ;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③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PB235(少筋梁); ④箍筋的种类:HPB235(纯弯段无箍筋); ⑤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记录结果表 应变与挠度记录表 测点荷载钢筋 应变 混凝土应变 με 挠度 mm 荷载级数 荷载值 1 2 1 2 3 4 1 2 3 4 5 KN μ ε 预载0 -1 1 0 1 0 0 0.0030000.003 4 13 13 21 6 -3 -12 0.0030.1770.007-0.230.017 8 41 41 64 19 -8 -32 -0.060.3630.007-0.060 12 98 83 141 46 -10 -59 -0.1530.5570.0070.10.017 标准加载14 129 107 190 65 -9 -72 -0.1970.680.0070.20.013 16 162 130 224 89 -5 -83 -0.2370.80.0070.310.023 18 195 156 289 116 -3 -98 -0.2530.920.0070.4270.023 20 232 183 351 144 2 -112 -0.273 1.040.0130.5270.023 22 270 214 417 179 9 -127 -0.283 1.1630.0130.7670.017 24 311 245 497 224 19 -147 -0.31 1.30.090.7870.02 26 349 275 570 263 30 -155 -0.333 1.4370.2170.9730.023 28 386 305 643 300 37 -169 -0.36 1.5570.34 1.0270.017 32 450 368 769 361 51 -198 -0.38 1.820.583 1.270.017 34 487 401 838 395 56 -215 -0.37 1.940.727 1.407-0.007 破坏加载38 552 475 964 459 68 -245 -0.38 2.217 1.043 1.68-0.013 42 618 540 1078 524 80 -275 -0.383 2.547 1.327 1.937-0.01 46 685 584 1208 610 96 -306 -0.38 2.783 1.637 2.237-0.007 50 750 655 1386 687 115 -335 -0.38 3.393 1.943 2.543-0.007 54 817 714 1510 776 139 -367 -0.38 3.403 2.273 2.880 58 886 783 1645 853 153 -405 -0.38 4.2 2.74 3.413-0.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