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的研究与危害

合集下载

蓖麻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蓖麻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蓖麻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蓖麻籽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伊犁河谷新源县农民种植蓖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2005~2007年全县蓖麻种植面积达到4.7万(667m2)左右,其中吐尔根乡每年种植蓖麻近2万(667m2),约占该乡耕地面积的50%。

由于吐尔根乡蓖麻面积不断扩大,不能正常进行轮作倒茬,重茬现象严重,造成品种退化,蓖麻新的病害——蓖麻疫病的发生,该病新疆未见报到。

据调查,吐尔根乡2007年蓖麻疫病发生面积5000(667m2),平均发病率达25%,重病田发病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了当地蓖麻生产。

为了进一步掌握蓖麻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2005~2007年,笔者对新源县蓖麻疫病做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1症状表现蓖麻疫病在伊犁河谷新源县主要危害茎秆,有时也危害叶片。

茎秆发病在根茎处,初期形成水浸状病斑,后绕茎形成缢缩,缢缩处组织发软,湿度大时,会出现白絮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在湿度大时,叶片易发病,田间最早症状出现在中下部叶片,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在叶片正面形成淡黄色大块病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

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对应的叶片背面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产生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

2病原菌蓖麻疫病的病原菌为蓖麻疫霉,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

病原菌无性世代形成孢囊梗和孢囊孢子,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

孢囊梗1~3根,成束自叶片背面气孔生出,假轴状分枝,吸器为指状或球状;孢子囊顶生,有时侧生,卵圆形或球形,有乳头状突起,大小24~55um×17~33um;游动孢子卵形,12~15um~9~10um。

有性世代藏卵器圆球形,无色,直径26~32um;雄器15um×13um;卵孢子球形、无色,直径24~26um。

3发病规律蓖麻疫病以卵孢子在病残株——主要是叶片或土壤中越冬,5~6月雨水较多,连续下雨天气,空气潮湿,越冬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和孢子囊;孢子囊遇水滴产生游动孢子进行浸染,形成中心病株。

关于蓖麻的文章

关于蓖麻的文章

关于蓖麻的文章蓖麻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种子富含有丰富的油脂成分,具有多种用途。

蓖麻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润滑剂、涂料等领域。

同时,蓖麻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叶、花等部位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蓖麻的学名为Ricinus communis,属于大戟科植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约1-2米,具有粗壮的茎和大叶。

蓖麻的花朵呈现出绿色或红色,结成蓖麻果实后,果实会裂开,露出内部的种子。

这些种子呈现出扁圆形状,外表光滑,颜色多为灰白色或红棕色。

蓖麻种子中的油脂含量极高,达到40%以上。

这种油脂被称为蓖麻油,其主要成分是蓖麻酸。

蓖麻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蓖麻油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蓖麻油在化妆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保湿剂,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分,防止干燥和龟裂。

此外,蓖麻油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痤疮和其他炎症性皮肤问题。

因此,许多护肤品和彩妆产品中都添加了蓖麻油成分。

蓖麻油在工业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蓖麻酸具有较高的粘度和抗氧化性能,蓖麻油常被用作润滑剂和润滑油。

它可以在高温和高压下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

此外,蓖麻油还可以作为涂料和油漆的原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蓖麻不仅具有工业价值,还有药用价值。

蓖麻的根、叶、花等部位都含有一些药用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蓖麻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蓖麻叶可用于治疗湿疹和痔疮等皮肤病,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蓖麻花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然而,蓖麻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蓖麻种子中含有一种名为蓖麻毒蛋白的毒素,经过加热处理后可以被破坏,但生食蓖麻种子会对人体造成中毒风险。

此外,蓖麻油的外用剂量也需要控制,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蓖麻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植物。

其种子中富含的油脂成分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和化妆品制造,同时蓖麻的药用部位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微量即可致命的毒药,皮下注射不到1

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微量即可致命的毒药,皮下注射不到1

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微量即可致命的毒药,皮下注射不到1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微量即可致命的毒药,皮下注射不到1毫克的量,就能致死一个成年人。

蓖麻毒素曾作为刺杀用药轰动一时,可杀人于无形之中。

1978年9月7日,马可夫在滑铁卢桥的一个公交站点上等巴士,突然感到大腿上有一记刺痛,就像被什么虫子叮了一口。

他转过身,看见一个男子弯腰捡起了一把雨伞。

男子对他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迅速过马路上了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马克夫并没有在意,照常去上班做广播。

当天晚上,马可夫发起了高烧,并开始呕吐。

第二天,他仍然感觉很不舒服,就请假在家里休息。

他的私人医生上门来看他,并叫了一辆救护车。

在医院里,马可夫给医生看了大腿上的伤口。

医生检查了那个地方,发现已经发炎,在中央部位有一个小小的针刺痕迹。

医生不认为那就是造成他生病的原因,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对那个部位做了X光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马可夫的病情继续恶化。

医生怀疑他的病症是严重的败血病引起的。

他的脉搏加快,血压很低,白血球数偏高,这表示他得了某种感染。

他排尿困难,因为肾脏受损,而且吐血不止。

他的肺部开始出现积液,到了9月11日,他的心跳停止了。

在桥上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马可夫死了。

因为乔治·马可夫的特殊症状和突然的死亡,当局对他进行了尸体解剖。

结果显示肺部、肠道、淋巴腺、胰腺和睾丸均有损伤,而且有多器官出血的现象。

马可夫死于急性血中毒,但具体的中毒原因不清楚。

对马可夫的腿部伤口的检查结果显示,在他的腿部肌肉里有一粒金属的小弹丸(再次进行X光检查,发现片子上原先以为是疤痕的地方其实是一粒小弹丸)。

小弹丸的直径只有1.7mm,里面钻有许多小孔。

估计是这些小孔里藏有的微量毒药加在一起造成了马可夫的死,但小弹丸里已没有毒药残留。

小弹丸里的孔穴对于放置致死剂量的砒霜或氰化物来说,空间是不够的;换句话说,小弹丸里所用毒药的毒性远比这些来得强。

验尸收集到的证据和马可夫临终前表现出的症状都指向蓖麻毒。

蓖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蓖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蓖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摘要蓖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蓖麻生产可获得良好收益,但蓖麻容易遭受各种病害,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该文介绍蓖麻主要病害的病原与危害症状、侵染与发病条件,并提出具体防治技术,以指导蓖麻生产。

关键词蓖麻;病害;防治技术蓖麻(Ricinus communus L.)属大戟科一年或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中含有用途广泛的蓖麻油,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但蓖麻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

现介绍蓖麻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以为蓖麻生产提供指导。

1 蓖麻枯萎病1.1 病原与危害症状蓖麻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蓖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Schl.f.sp.Ricini(Wr.)Gordon][2]。

蓖麻枯萎病主要发生在4—5月,苗期到现蕾、开花期均能发生。

幼苗受害后,常死亡于子叶还未展开时;2~3片真叶期受害,常有水渍状病斑围绕茎部,幼茎基部呈黑褐色或红褐色,病处腐烂,叶变暗绿色,但不脱落;茎杆受害后,形成条状病斑,着生有粉红色霉状物,凹陷,维管束变褐色,导管中充满病菌,导致水分供应失调,造成萎蔫干枯[3-4]。

1.2 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蓖麻枯萎病病菌以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侵染多种林木幼苗或草本花卉,如辣椒、黄瓜。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流水和土壤,一般从植株根部的伤口侵入,4月(蓖麻二叶一心期)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现蕾期)病株逐渐增多,后病情快速发展(开花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灌浆期)达到发病高峰,8月后(成熟期)发展缓慢[5]。

1.3 防治方法蓖麻枯萎病的防治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拔除病株烧毁;二是选择优良抗病品种;三是实行轮作,轮作年限4年以上防治效果明显;四是选用无病种子,制种田必须拔除病株,同时无病区要严禁从病区引种和调种;五是秋耕深翻,深埋残叶碎屑,破坏病原菌的生活环境;六是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或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 kg/hm2混入细干土,均匀施于穴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株灌药液0.3~0.5 kg,每7 d灌1次,连续防治3次[4]。

蓖麻的功效与作用

蓖麻的功效与作用

蓖麻的功效与作用蓖麻(Ricinus communis)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种子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它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天然产品,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蓖麻种子及其提取物的功效与作用。

1. 抗炎作用:蓖麻种子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蓖麻酸,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脂肪酸,能够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并缓解关节炎、皮肤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2. 抗菌作用:蓖麻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

其广谱抗菌活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抗菌剂,可用于防止和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3. 导泻作用:蓖麻种子中的蓖麻毒素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导泻剂。

它可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排出,对于缓解便秘和促进排毒十分有效。

4. 润肺作用:蓖麻酸是蓖麻种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润肺作用。

研究发现,蓖麻酸能够增加肺部黏液的分泌,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感冒、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5. 促进伤口愈合:蓖麻种子中富含蛋白酶C,这是一种能加速伤口愈合的酶。

蛋白酶C可促进疤痕组织形成,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减少感染和炎症。

6. 保护肝脏:蓖麻提取物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保肝作用。

研究发现,蓖麻种子提取物能够减轻肝脏损伤,并降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

这主要得益于蓖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7. 抗氧化作用:蓖麻种子提取物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E。

这些成分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组织的损伤,起到抗衰老和防癌的作用。

8. 保湿作用:蓖麻油以其高效保湿的特性而闻名。

蓖麻油能够渗透到皮肤深层,锁住水分,增加皮肤的水合能力。

因此,蓖麻油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如护肤品、润唇膏和洗发水等。

9. 促进头发生长:蓖麻油还被认为具有促进头发生长的作用。

它能够渗透到头皮深层,滋养毛囊,增加头发的弹性和光泽。

蓖麻油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能够保护头发免受紫外线和环境污染物的伤害。

关于蓖麻的文章

关于蓖麻的文章

关于蓖麻的文章
蓖麻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也被称为大戟。

它的种子可以提炼出蓖麻油,这种油在医学和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蓖麻油是一种天然的润滑剂,可以用于制造润滑油、蜡烛、肥皂、化妆品等产品。

此外,它还是一种优秀的生物燃料,可以替代柴油和煤气,减少环境污染。

蓖麻油还具有一些医学特性,如抗炎、抗菌、止痛等。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炎、肠炎等疾病,还可以用于缓解痔疮等问题。

然而,蓖麻的种子和花朵都含有一种有毒物质,称为蓖麻毒素。

如果误食,会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

因此,使用蓖麻油时需要特别注意,只能使用经过加工的、无毒的蓖麻油。

总的来说,蓖麻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但它的毒性也要引起重视。

正确使用蓖麻油,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很多好处。

- 1 -。

蓖麻毒素 保护植物

蓖麻毒素 保护植物

蓖麻毒素保护植物
蓖麻毒素是一种天然的毒素,存在于蓖麻植物的种子中。

蓖麻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大的危害。

然而,蓖麻毒素也有一些保护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止种子被其他动物吃掉:蓖麻毒素可以使种子表面变得光滑,从而防止其他动物吃掉蓖麻种子。

这有助于蓖麻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防止种子被动物啃咬:蓖麻毒素可以使种子表面变得有毒,从而防止动物啃咬蓖麻种子。

这有助于蓖麻种子的保存和繁殖。

3. 防止种子被动物埋藏:蓖麻毒素可以使种子表面变得有毒,从而防止动物埋藏蓖麻种子。

这有助于蓖麻种子的保存和繁殖。

4. 防止种子被霉菌感染:蓖麻毒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防止霉菌对蓖麻种子的感染。

这有助于蓖麻种子的保存和繁殖。

蓖麻毒素对蓖麻植物的种子具有保护作用,但对人类和动物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蓖麻植物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1 蓖麻毒素1.1 蓖麻毒素是一种有害物质蓖麻毒素(Ricin)系指蓖麻毒蛋白、蓖麻碱、蓖麻变应原和血球凝集素四种毒性物质,其中蓖麻毒蛋白的毒性最大。

在药物研究中,蓖麻毒蛋白又称蓖麻毒素。

在英语中蓖麻毒素和蓖麻毒蛋白是同一词一“Ricin”。

蓖麻毒素对人和哺乳动物有剧毒,几乎对所有真核细胞都有毒性。

一个毒素分子进入细胞内,就足以使整个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完全停止而死亡。

1.1.1 蓖麻毒蛋白(Ricin) 最早是在1887年由Dixson从蓖麻籽中分离出来的,它是由全毒素、毒类素、凝集素三种物质组成的蛋白质。

并由数种不同类型的高分子蛋白质组成,其分子量64 000左右,也有报道为36 000~85 000。

目前已发现的结晶型有BI型、TL型、cI型、D型,其中以D型毒性最强。

蓖麻毒蛋白由A、B两个肽链以二硫键共价相连接,其A链在B链的协助下,容易穿过细胞膜破坏核蛋白体60S亚单位,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致使细胞死亡。

蓖麻毒素的一级结构表明,A链由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32 000,是活性链,第10个残基Asn已糖基化,接有(Glc Nac),(Man) 寡糖链。

A链中只有两个LY残基,一个位于N端第四位,一个位于C端附近,对A链的毒性作用至关重要。

B链是由25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序列,含有两个寡糖链(Glc Nac) (Man) 和(Glc Nac):(Man) ,分别与第93位和第133位上两个Asn残基相连,分子量34 000 不同的蓖麻及其变种的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

蓖麻毒蛋白为白色粉末或结晶型固体,无味,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甲苯等有机溶剂,溶于酸性稀释液或盐类水溶液,在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能沉淀析出。

在沸水中或加压蒸汽处理即凝固变性,失去毒性,但在干热的情况下变性很难蓖麻毒蛋白在蓖麻籽中含量为0.5%~4.5%,也有含量为0.5%~15%的报道,在蓖麻的根、茎、叶中也有一定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蓖麻,大戟科植物的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光滑,上被蜡粉,通常呈绿色、青灰色或紫红色;茎圆形中空,有分枝;叶互生较大,掌状分裂;圆锥花序,单性花无花瓣,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上部,淡红色花柱,雄花在花序的下部,淡黄色;蒴果有刺或无刺;椭圆形种子,种皮硬,有光泽并有黑、白、棕色斑纹。

喜高温,不耐霜,酸碱适应性强。

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

中文名称:蓖麻别称:大麻子、老麻了、草麻二名法:Ricinus communis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金虎尾目科:大戟科亚科:铁苋菜亚科族:铁苋菜族属:蓖麻属种:蓖麻目录简介1.基本信息2.栽培种历史和传布1.栽培史和应用2.蓖麻油3.中国分布栽培病虫害防治1.黑斑病2.防治方法药用概述红蓖麻蓖麻子1.简介2.中药化学成分3.各家论述4.选方和用药禁忌5.采收储藏和炮制方法6.不良反应及治疗7.临床运用8.蓖麻籽中毒9.蓖麻籽中毒的处理方法蓖麻叶1.简介及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蓖麻根1.简介和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蓖麻油1.简介及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有关蓖麻毒素的资料1.概述2.毒性及实例3.作用原理4.中毒徵象与症状5.治疗和解毒办法6.诊断方法7.自我保护简介1.基本信息2.栽培种历史和传布1.栽培史和应用2.蓖麻油3.中国分布栽培病虫害防治1.黑斑病2.防治方法药用概述红蓖麻蓖麻子1.简介2.中药化学成分3.各家论述4.选方和用药禁忌5.采收储藏和炮制方法6.不良反应及治疗7.临床运用8.蓖麻籽中毒9.蓖麻籽中毒的处理方法蓖麻叶1.简介及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蓖麻根1.简介和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蓖麻油1.简介及各家论述2.中药化学成分3.选方及其他∙有关蓖麻毒素的资料1.概述2.毒性及实例3.作用原理4.中毒徵象与症状5.治疗和解毒办法6.诊断方法7.自我保护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基本信息蓖麻,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学名Ricinus communis。

栽培用以提取医药及工业用油,或用作风景树以观赏其叶。

叶掌状,12裂,大而美观;果古铜色到红色,生有硬毛和刺,簇生,美观,通常成熟前就采收。

种子外形似豆,表面有花斑,成熟後含有毒的蓖麻碱(ricin)。

可能原产非洲,已在全世界热带归化,印度和巴西是主要种植国。

蓖麻油用作润滑油及缓泻药。

在热带,植株可高达10~13公尺(30~40呎)。

在温带气候条件下则成仅高1.5~2.4公尺的一年生植物。

蓖麻属仅蓖麻一种,但有成百个自然类型和许多园艺品种。

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原产非洲东部,经亚洲传入美洲,再至欧洲。

中国蓖麻引自印度,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均有分布。

华北、东北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其他为零星种植。

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

蓖麻栽培种有油用和油药兼用两种类型。

根系发达,入土深。

茎柔韧,中空,节节分枝,分枝多少因品种、密度而不同。

多年生蓖麻植株高达 5米以上。

茎、叶绿色或紫红色。

植株被有白色蜡粉,光滑无毛。

叶掌形,有的呈鸡爪形。

花单性,总状圆锥花序,穗轴上部着生雌花,花柱红色,下部为雄花。

偶有两性花混合排列或只有单生雌性花的植株。

蒴果有刺或无刺,3室,每室1粒种子。

皮壳光滑硬脆,有浅花纹,红至黑褐色。

生长最适温度为20~28℃。

蓖麻在中国北方于冬前深耕,施用有机肥熟化土壤,成片种植。

南方利用隙地种植。

种子发育不需很高温度,幼苗可耐0℃ 左右低温。

可蓖麻果实直播或育苗移栽。

北方春播宜早,气温稳定在10℃时可播种,以延长生长期并提高产量。

多年生蓖麻可宿根留种,越冬前砍去地上部分,注意覆盖保温防冻。

当大部蒴果呈深褐或黄褐色并开始出现裂纹时收获。

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叶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地老虎、棉铃虫、刺蛾、蓖麻夜蛾。

蓖麻种子含油量50%左右。

蓖麻油为重要工业用油,可制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脂、脂二醇、干性油、癸二酸、聚合用的稳定剂和增塑剂、泡沫塑料及弹性橡胶等。

并是高级润滑油原料。

还可作药剂,有缓泻作用。

饼粉中富含氮、磷、钾,为良好的有机肥,经高温脱毒后可作饲料。

茎皮富含纤维,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

栽培史和应用蓖麻原产非洲东部,后经亚洲传入美洲,再传到欧洲。

中国蓖麻由印度传入,已有1300多年的栽蓖麻(Ricinus communis)培和利用的历史,《唐本草》(公元639)就有记载。

长期以来都为零星种植,多栽培于大田、低山坡、宅旁或路旁隙地。

采收蓖麻种子可榨油,油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在-8~-10℃不冰冻,在500~600℃不凝固和变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为化工、轻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

油粕可作肥料、饲料以及活性炭和胶卷的原料。

进入20世纪后,由于近代工业需要大量高级润滑油,蓖麻生产才迅速发展。

蓖麻油蓖麻油蓖麻油不能食用。

经济价值高,它是药用泻剂;纺织、化工及轻工等部门用蓖麻油作助染剂、润滑剂、增塑剂、乳化剂和制造涂料、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

蓖麻油经浓硫酸处理使得到表面活性很好的硫酸酯(俗称土耳其红油)。

蓖麻油脱水则可得到具有共轭双键的干性油脂。

以不同的氢化条件处理蓖麻油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因此蓖麻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

蓖麻油最接近纯化合物单酸甘三酯,在常见油脂中只有橄榄油(含80%左右的油酸)、红花油(70%以上亚油酸)和桐油(约含85%的桐酸)有此特点。

蓖麻油中不皂化物含量小于1%。

维生素含量较低(0.05左右)。

蓖麻籽含油量高,由于油的用途不同,因此取油方法也不同,药用蓖麻油用水压机冷榨,温度不超过50,否则部分杂质会溶入油中而不能作药用。

用冷榨所得的油称为1号蓖麻油。

其饼粉碎后进行再次压榨或浸出以制取3号蓖麻油(无2号),供工业用。

用螺旋榨油机直接压榨,或者采用预榨-浸出所得到的蓖麻油只能作为工业用油。

中国分布中国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地区都有分布。

以华北、东北生产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其他各地多为零星种植。

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状态的多年生蓖麻。

编辑本段栽培蓖麻是蓖麻深根作物。

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地区多在冬前深耕,风化土壤,以增加蓄水保肥性能。

南方利用隙地播种。

喜温,但种子发芽不需很高的温度。

种壳较坚硬,吸水较慢,春播宜早,当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

也可育苗移栽。

幼苗可耐零度左右的低温。

北方蓖麻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并提高产量。

多年生蓖麻也可宿根留种,越冬前砍去地上部,用土或农家肥覆盖,也可用稻草或薄膜防冻保暖。

株行距以65~100厘米为宜。

1~6片真叶时摘去主茎顶芽,以促进侧枝生长发育。

当大部分蒴果呈深褐色或黄褐色并开始出现裂纹时收获,也可分次采收。

多年生蓖麻可连续收获10年左右。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叶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

主要害虫有地老虎、棉铃虫、刺蛾和蓖麻夜蛾等。

黑斑病蓖麻黑斑病是蓖麻上常见病害,危害严重,降低蓖麻产量和品质。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穗。

严重时病斑融合致病叶枯死。

果穗染病变黑腐烂。

防治方法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并用新高脂膜进行拌种处理,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田间管理。

适期播种,避开发病高峰期。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在花蕾期、幼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增强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优质商品率。

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深翻,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

4.药剂防治。

必要时可喷洒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编辑本段药用概述全株可入药,有祛湿通络、消肿、拔毒之效。

种子含蓖麻毒素,未经加热处理,不得内服。

气味:(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1.半身不遂,失音不语。

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2.口目歪斜。

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

有效。

3.风气头痛。

用乳香、狎麻仁等分,捣成饼,贴太阳穴。

又方: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捣涂纸上,卷成筒子插入鼻中,有清鼻滋流下即愈。

4.鼻塞不通。

用蓖麻子仁二十粒、在枣(去皮)一枚、捣匀,棉裹塞鼻中。

一天换药一次。

三十天以后,鼻通,嗅觉恢复。

5.急性喉痹,牙关咬紧。

用蓖麻仁研烂,纸卷作筒,烧出烟,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烟筒”。

6.咽中疮肿。

用蓖麻子仁一枚、朴硝一一,同研细,新汲水送服,连进二、三服,很见效。

7.水气胀满。

用蓖麻子仁研细,加水得三合,清晨一顿服尽,中午有青黄水排出。

身体强壮的人,蓖麻子可服五粒。

8.脚气病。

用蓖麻子七烂,去壳,研烂,同苏合香调匀贴足心,痛即止。

9.小便不通用蓖麻仁三烂,研细,包成纸捻,插入尿道,即通。

10.子宫脱出。

有蓖麻子仁、枯矾、等分为末,铺纸上,把子宫托入;同时以蓖麻子仁十四枚,研成膏涂顶心。

11.催生下胎(不拘生胎死胎)。

用蓖麻子二个、巴豆二个、麝香一分,共研匀,贴脐上并足心。

12.一切毒肿。

用蓖麻子仁捣烂,敷患处。

13.疠风(鼻塌下,手指弯曲,指节疼痛,渐至断落)。

用蓖麻子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大,同泡在水一升中,几日后,取蓖麻子一枚劈破,以泡药的水送服。

以后蓖麻子有得每次可增到四、五枚。

肚子稍泻,并不碍事,泡药的不用完后,可添加新水。

两月肥后,试吃大蒜猪肉。

用如不发病,即服药已经收效。

如仍发病必继续服药。

14.瘰疬结核。

用蓖麻子炒,去皮,每睡时服二、三枚,有效。

但一生不可再吃炒豆。

15.肺风面疮(起白屑或微有赤疮)。

用蓖麻子仁五十粒,白果、枣各三个、瓦松三钱、皂角一个,共捣烂,做成团子,用以洗面。

16.脸上雀斑用蓖麻子仁、蜜陀僧、硫磺和呈钱,共研为末。

以羊脑髓和匀,每夜敷斑上。

17.突然耳聋。

用蓖麻子一百个,去壳与大枣十五枚,一起捣烂,稍加人乳,做成锭子。

用时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内。

一天换药一次。

以二十日病愈。

18.汤火伤。

用蓖麻子仁蛤粉,等分为末,汤伤以油调搽,火灼以水调搽。

附方:蓖麻叶:有毒,能治脚气风肿,止鼻血,亦治痰喘咳嗽编辑本段红蓖麻蓖麻花【来源】该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见“蓖麻子”)、根及叶入药。

夏秋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叶:甘、辛,平。

有小毒。

根:淡、微辛,平。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大。

儿童吃3—4粒,成人吃20粒即可中毒死亡。

一般轻度中毒者半天后表现衰弱无力,重者有恶心、腹痛、吐泻、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四肢抽搐、痉挛、昏迷死亡。

牛、马、猪等误食蓖麻子,能引起食欲减少、呕吐、下痢、疝痛、痉挛,严重时死亡。

家畜误食蓖麻子致死量:马36—50g,牛350—450g,牛犊20g,绵羊30g,山羊105——140g,猪60g,仔猪15——20g,兔1.5g,鹅1g,鸡18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