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导师分析

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导师分析
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导师分析

导师姓名:X玉亭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住区与可持续发展、住房与城市更新、城市贫困与社会空间分异

联系电话:7

电子邮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81966063.html,.

备注:

导师简介:

X玉亭,男,1975年生,XX省来安县人。2003于XX大学年获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博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受英国高等教育联络项目、英国科学院访问基金和英国科学院研究基金资助,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地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于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担任中国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也是学院的助理研究员。2007年9月受聘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岗位,副教授,于建筑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和城市社会地理学,近年来尤其集中于城市与区域规划、住区与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市更新、城市贫困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等。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XX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人口规模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2。

2.“巨型工程建设影响下城市社会空间的变迁及其后果―以XX市为例”,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持,2010-2011。

3.“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类型、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中国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主持,2009-2011。

4.“中国大城市低收入住区发展演化及规划管治研究——以XX市为例” (基金号:50808082),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2009-2011。

5.“XX市南沙区XX工业社区规划”,项目负责人,2010。

6.“双转型背景下的常平镇人口发展和社区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

7.“XX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2010-2020)”,项目组主要成员,2010。

8.“XX增城市新塘镇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项目组主要成员,2010。

9.“XX市老城公房改造模式和政策研究”,项目第二主持人,2009-2010。

10.“XX市黄埔区总体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2008年至2009年。

11.“XX市番禺区石碁镇六条村村庄规划”,项目第二主持人,2008。

12.“XX市番禺区桥南街陈涌村村庄规划”,项目第二负责人,2008年。

13.“XX市东凤镇西罟步村发展规划” ,项目第二主持人,2008。

14.“XX市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项目组主要成员,2008。

15.“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大城市新社会空间研究-以XX、XX、XX为例” (基金号:

40601033),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组主要成员,2007-2009。

16.“中国城市贫困与产权变化( Urban Poverty and Property Rights Changes in China)”,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基金会(Economic & Social Research Council,RES-167-25-0005)资助项目,项目组主要成员,卡迪夫大学,英国,2006-2009。

17.“基于中英可持续发展对话框架的中英合作项目调研和评估研究” (UK-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alogue, Scoping Study),英国环境部和中国建设部联合委托项目(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Rural affairs),项目组主要成员, 卡迪夫大学,英国, 2007。

18.“城市贫困邻里及新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机遇”(Urban poverty neighbourhoods and life chances of the new urban poor in parative perspective),英国城市与区域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Foundation of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Research Grant),项目主持,2005-2006。

19.“转型期中国新城市贫困和低收入社区研究”(New urban poverty and changing low-ine munities under market transition),英国科学院研究基金项目(The British Academy Larger Grant Scheme, LRG-37484),项目助手,2004-2006。

20.“中国市场转型期的新城市贫困、其空间分布和解决措施” (The new urban poverty, its distribution and alleviation measures in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s a market-oriented economy),英国高等教育联络项目(British Council Higher Education Links, SHA/992/313),项目组主要成员,2001-2005。

21.“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组成员,2001-2005。

22.“XX江北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2002。

23.“XX省福安市城区总体规划”,项目组主要成员,2001-2003。

24.“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项目负责人,2000 2003。

25.“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项目组主要成员,2000-2003。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Liu, Y.T., He, S.J. & Wu, F.L., 2011.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in Nanjing, China.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In Press)(SSCI)

2.Liu, Y.T., He, S.J. 2010. “Chapter 10 Chinese urban villages as marginalized neighbourhoods under rapid urbanizat ion”. In: Fulong Wu and Chris Webster (Ed.) Marginalization in Urban China: parative Perspectiv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333pp. ISBN: 28. P177-200.

3.He, S.J., Liu, Y.T., Webster, C. & Wu, F.L., 2010. Social groups and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i n China’s urban villages: An i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Housing Studies. 25(5): 671-691.(DOI: 10.1080/02673037.2010.483585).(SSCI)

4.Liu, Y.T., He, S.J., Wu, F.L. &.Webster, C., 2010. Urban villages under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Unregulated assets and transitional neighbourhoods. Habitat International,

34(1):135-144.(SSCI)

5.He, S.J., Wu, F.L., Webster, C. &. Liu, Y.T., 2010.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urban low-ine neighbourhoods and socia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4(2): 328-49.(SSCI)

6.He, S.J., Liu, Y.T., Webster, C. & Wu, F.L., 2009. Property rights redistribution, entitlement failure, and the impoverish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Urban Studies. 46(9):1925-49.(SSCI)

7.Liu, Y.T., Wu, F.L and He S.J., 2008. The making of the new urban poor in transitional China: market versus institutionally based exclusion. Urban Geography 29(8): 811-834.(SSCI)

8.He, S.J., Liu, Y.T., Wu, F.L. and Webster, C., 2008. Poverty Incidence and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Urban China,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ies 25: 121-132.(SSCI)

9.He, S.J, Webster, C., Wu F.L. and Liu, Y.T., 2008. Profiling Urban Poverty in a ChineseCity, the Case of Nanjing.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1:193–214.

10.Liu, Y.T., He, S.J. and Wu, F.L., 2008. Urban Pauperization under China’ Social Exclus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30(1):21-36.(SSCI)

11.Liu, Y.T. and Wu, F.L., 2006.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Urban Poverty in China.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40(2): 121-137.(SSCI)

12.Liu, Y.T. and Wu, F.L., 2006. Urban Poverty Neighbourhoods: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Typology under China’s M arket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Geoforum 37(4): 610-626.(SSCI)

(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13.何深静, X玉亭, 吴缚龙, Chris Webster, 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 地理学报, 2010, 65(12):1465-1476.

14.X玉亭, 周政赢, 魏立华, 城乡规划督察的困境与改善途径, 规划师, 2010(1): 36-40.

15.何深静、X玉亭,2010,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地理科学30(4):496-502.

16.魏立华,X玉亭,2010,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研究述评,国际城市规划,25(6): 70-73.

17.何深静, X玉亭, 吴缚龙, XX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集聚度、贫困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地理研究, 2010, 29(4):2-14.

18.魏立华, X玉亭, 黎斌,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辨析——渐次性改良还是彻底的重构, 城市规划, 2010(2): 36-41.

19.X玉亭, 何深静, 魏立华, 英国的社区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规划师, 2009(3):

85-89.

20.魏立华, X玉亭, 城市规划的“执行阻滞”与规划督察, 城市规划, 2009(3):44-49.

21.X玉亭, 等, 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 城市规划, 2008(3): 41-45.(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22.魏立华, 闫小培, X玉亭, 清代XX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地理学报, 2008(6):

613-624.

23.X玉亭, 何深静, 中国大城市农村移民居住问题的国际研究进展, 国际城市规划,2008(4): 19-23.

24.何深静, X玉亭, 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我国现行城市再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人文地理, 2008(4): 6-11.

25.何深静, X玉亭,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国际研究新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08(4): 7-11.

26.X玉亭等,市场转型背景下XX市的住房分异,中国人口科学,2007(6): 82-92.

27.X玉亭等,英国的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城市规划,2007(9): 54-63.

28.X玉亭等,转型期中国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 以XX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6): 1073-1082.

29.X玉亭等,XX城市贫困群体的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5(增刊):85-93.

30.何深静, X玉亭, 邻里作为一种规划思想, 其意义及演变历程, 国外城市规划, 2005(3): 64-68.

论著和译著:

1. 参编,《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杨培峰甄峰王兴平等编著),建筑工业,2011年2月,ISBN 2

2.

2. 参编,《城乡规划导论》(汤黎明等编著),建筑工业,即将出版

3. Wu, F.L., Webster, C., He, S.J. and Liu, Y.T., 2010. Urban Poverty in China.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ress, 259pp. ISBN: 978-1-84720-969-6.

2.X玉亭著,《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科学,2005.

3.王世福X玉亭译,William S W Lin 著,《亚洲伦理城市主义——激进的后现代视点》(Asian Ethical Urbanism: A Radical Postmodern Perspective),建筑工业,2010.

4. 参编: 《中国城市化的格局、过程与机理》,科学,2008. ISBN: 96

5. 参译:理查德. P. 格林尼(Richard P. Greene), 詹姆斯. B. 派克(James B. Pick), 编著,《城市地理学(Exploring the Urban munity: A GIS Approach)》,商务,2010.

蒙琦

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

招收硕士研究

建筑学

城市可持续建设

导师姓名:蒙琦

性别:男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城市可持续建设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qimengvip.163.

备注:

导师简介:

兼职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可持续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曾任XX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XX市土地开发中心主任、XX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组建并主管XX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获选2004年度XX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主持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具有三十余年城市级大型区域、重大项目组织运营、土地开发运营管理经验。曾主持的重大建设项目有:XX大学城开发建设、XX国际会展中心建设、XX国际会议中心建设、XX金沙洲地区土地开发、白云新城开发建设、XX琶洲区域城市开发建设等。

汤黎明招收硕士研究生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

陶杰男副教授招收硕士研究生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住区规划与建设

导师姓名:陶杰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住区规划与建设

联系电话:87110082

电子邮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81966063.html,.

备注:

导师简介:

陶杰,男,42岁。198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主持多项大型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子项目。已有3届硕士生毕业,目前在读研究生8人。

田银生男

教授,博士生

导师

招收博士、硕士研

究生

建筑学

城市规划与

设计

城市发展理论

与方法

导师姓名:田银生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与方法

联系电话:8

电子邮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81966063.html,.

备注:

导师简介:

1986年和1989年毕业于XX工业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4月至2000年6

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00年6月起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其中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受聘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作(Research Fellow)。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理论与方法,重点包括中西方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理论及其应用、城市发展史、城市规划与设计等。目前学术兼职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工程——城市发展理论与方法” 团队学术负责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兼城市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性学术组织“国际城市形态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Form)”会员、英国伯明翰大学城市形态研究组(The Urban Morphology Research Group)成员。

近年来主要科研课题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

践.2004~2006,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游憩系统空间结构发展研究.2003~2005,主要参

加者(主持单位为XX大学).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典型案例研

究.1998~2000,主要参加者(完成于清华大学).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1998~2000,主持

人(完成于清华大学).

5.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珠江三角洲人居环境建设的"二元对立统一律"研究.2000~2003,主持人.

6.Urban Morphology: a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Theory.Sponsored b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UK), 2005~2006.中方合作者(合作方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加完成各类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30余项。主讲“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发展史”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多人。

王世福男

招收博士、硕士研

究生

建筑学

城市规划与

设计

城市设计、城市开发与

规划管理

导师姓名:王世福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81966063.html,.

备注:

导师简介:

王世福,男,汉族,1972年出生于XX省XX市。199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城市规划工学博士学位。

现为副教授,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发展理论与方法等。关注城市设计实践性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实施开发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等城市规划问题,对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等均有相应的研究。

主要专著是《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2005年)。先后两次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在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20篇。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项目,主要科研成果有:1)XX市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研究;2)XX市近期建设土地发展专题研究;3)XX市土地使用相容性研究;4)XX市一河两岸景观规划指引;5)XX市南沙地区道路及建筑物设计指引;6)XX市北部组团发展战略研究;7)XX市海珠区珠江滨水地区规划指引;8)XX市荔湾区西南部滨水地区再开发规划研究;9)XX市城市设计实效性对策研究等。主要规划项目有:1)XX市寮步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2)XX市珠江新城中央广场规划设计;3)XX市海鸥岛城市设计国际竞赛;4)XX林芝地区八一镇总体规划;

5)XX市海珠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6)XX荔湾站西鞋城规划;7)XX 市城市夜景照明系统规划;8)XX大道南商贸地区综合发展规划;9)XX市龙潭村改造规划;10)XX市横塘村历史保护及发展规划等。

主讲课程为:本科生的《城市规划原理(一):详细规划》与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生的《城市空间与城市开发》。

大威男

教授(博

士生导

师)

招收博

士、硕士

研究生

城市

规划

与设

主要研究方向有“岭南生态办公建筑研

究”、“岭南地域生态建筑文化研究”、“岭

南城镇规划”、“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城市

设计”、“生态健康住区规划”等

导师姓名:肖大威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学生姓名:张璐鹏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 2017年10月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 地点:楼 房; 实验台号: 实验日期与时 间: 评分: 预习检查纪录:实验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 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中。 RF(U54)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LDRi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

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 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上。 DR1(U47)和DR2(U48)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ALU(U31、U35)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 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 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 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 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 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 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 路。实验中进行单拍操作,每次只产生一组T1、T2、T3、T4时序脉冲,需将实验台上的DP、DB开关进行正确设置。将DP开关置1,DB开关置0,每按一次QD按钮,则顺序产生T1、T2、T3、T4一组单脉冲。 三、实验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3.双踪示波器一台(公用) 4.万用表一只(公用) 四、实验任务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附件2: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1、汪晓军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水处理及其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发研究工作;首创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废水深度处理得到广泛工程化应用;目前正开展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为主导的废水新型节能降耗脱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超20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超60项,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工程项目中;曾获国家发明展览金奖、广东省环境保护技术二等奖、环保部环境保护技术三等奖。 2、姚顺春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能源高效低污染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LIBS青年科学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碳普惠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发改委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能源清洁转化与系统优化研究,重点开展燃烧诊断、排放监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承担华电集团、广东电网公司、粤电集团等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 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相关成果

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3、马邕文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长期致力于工业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造纸废水封闭循环技术”及“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嵌入式三层网络控制方法”和“造纸废水的物化-生化一体化处理方法”,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及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全国八十多家造纸厂应用,每天共处理造纸工业废水七十多万吨,每年通过节水、节电、沉渣回用等直接为社会创经济效益2.07亿元。其“二次纤维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及其污泥回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及理论目前已被学术界认可并被越来越多的造纸厂采用,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付名利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学术团队成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应急与风险防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核心骨干。研究方向包括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和环境功能材料;有机废气(VOCs)治理与移动源排气净化功能材料、反应机理等。 5、浦跃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以来,作为项目主持人,已完成技术转让项目13项,现正推广染整污水生化处理、高浓度有机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期中考试题

)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等,这两个力偶就一定等效。( 1.正确答案:对( )2. 就其大小而论,合力总比分力大。正确答案:错( )3.某平面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力系必为平衡力系。正确答案:错4.解析法求解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时,投影轴一定要相互垂直。() 正确答案:错 5.合矢量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矢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正确答案:对 6.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个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正确答案:错 7.当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时,其主矩一定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正确答案:对 8.物体的重心和形心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位置却总是重合的。( ) 正确答案:错 9.若平面力系对一点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合力。() 正确答案:错 10.当力的作用线与某坐标轴不在同一平面内时,力对该轴的矩一定等于零。()正确答案:错 二.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试题ID:3051] 图示两个作用在三角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图(a)汇交于三角形板中心,图(b)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a)所示力系(),图(b)所示力系( )。 ①可能平衡②一定不平衡③一定平衡④不能确定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正确答案:B 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 A. 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 B. 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 C. 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 D. 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正确答案:A 3.以下四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力对点之矩的值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B. 力偶对某点之矩的值与该点的位置有 C.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的作用来与它等效替换 D. 一个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相互平衡 正确答案:D 这是刚体平衡的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4.() 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D. 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正确答案:A5.一个力沿两个互不垂直的相交轴线的分力与该力在该两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 A. 两个分力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 B. 两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 教务处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华南工教【2009】29号 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是指我校基于强强联合的原则,与境内著名高校互派本科生进行阶段性交换学习。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我校与境内其他著名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为规范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参加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国防生、定向委培生、特长生、民族生、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 二、申请条件 思想品德优良,无违纪受处分记录;学习成绩优良,必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身心健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主修专业符合对方学校接收专业的要求;承诺如期返校;能承担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 三、选拔程序 1.报名:学生依据当年的交换培养项目的通知,填写《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境内交换项目申请表》,并将相关材料交所在学院审核。 2.预审:学院依据项目要求,对本学院报名学生进行初选,并将初选结果报教务处。 3.审定:学校依据各学院报送材料复审,研究确定派出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学校发文公布派出交换生名单。 四、学籍管理 1.交换生派出前,由所在学院教务员在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证备注栏注明学生交换培养的学校和时间。 2.交换生在交换学习期间的学籍、户口、档案等不迁移,仍在原学校;完成交换学习后仍回原学校继续学习;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原则上不能申请出国(境),特殊情况下,必须经学生原学校办理手续。

3.交换学习结束后,交换生须按学校规定按时返校,在开学初到所在学院报到注册;逾期不办理注册手续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五、课程及学分认定 1.学院依据对方学校专业培养计划指导派出学生选课,并规定交换期间的学习任务。原则上,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应与其所在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相符,学时及学分总量应与学生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相符。 2.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及学分必须经学生所在学院和教务处联合认定方为有效。 3.交换学习结束后,交换生依据对方学校提供的原始成绩单,填写《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境内联合培养课程学分互认表》。学院根据派出前审核的学习计划,核准其修读的课程及学分。交换生所修读的课程及其成绩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审批,报送教务处备案。 4.交换生在交换学习期间,若未能取得应修的课程学分,须在返校后补修所缺的相应课程学分。 5.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以原始的学分、成绩记入学籍档案;所修课程的类别由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认定。 六、费用 1.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学费及住宿费缴纳按项目协议规定执行。对互免学费和住宿费的交换项目,交换生在交换期间仍在本校缴纳学费、住宿费,不需缴纳对方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 2.交换生在交换期间的旅费、生活费等由学生本人自理。 3.学生在交换期间的医疗保险在原学校办理;门诊发生的医疗费自理,需住院治疗者回原学校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七、其它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09年5月25日印发

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华南理工大学作业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作业 第1章网络工程概述 1.1网络系统集成的步骤包括:【D】。 A.网络系统规划B.网络系统设计 C.网络系统实施D.以上都是 1.2网络系统集成的任务包括: 答:网络系统集成即是在网络工程中根据应用的需要,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基础服务系统,应用软件等组织成为一体,使之成为能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过程。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系统集成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建筑装修等技术综合运用到网络工程中的一门综合技术。一般包括:1、前期方案2、线路、弱电等施工3、网络设备架设4、各种系统架设5、网络后期维护。 1.3什么是集成、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 答:集成是把各个独立部分组合成具有全新功能的、高效和统一的整体的过程。 系统集成是指在系统工程学指导下,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将部件或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自治整体的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就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建设高效、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网络工程理论与技术 2.1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协议参考模型运输层(TCP层)的是:【D】。 A.HTTP B.FTP C.ARP D.UDP 2.2计算机网络中有四种地址,这些地址包括域名地址、端口地址、IP地址、MAC地址,其中对应于网络体系协议层次的网络层的地址是:【C】。

A.端口地址B.域名地址 C.IP地址D.MAC地址 2.3 VLAN主干(trunk)连接采用的标准是:【B】。 A.IEEE 802.3标准B.IEEE 802.1Q标准 C.IEEE 802.2标准D.IEEE 802.1A标准 2.4写出专用(私有)IP地址的用途,以及专用(私有)IP地址的地址范围。 答:为了组建Intranet(也称为内联网、企业网)的方便,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规定了在Intranet内可以使用的IP地址的三个地址范围,称为专用IP地址,有时也称为私有IP地址,用于组建Intranet网络时,在内网对IP地址分配和使用。专用IP地址公可以在内部网络中使用,若要访问外网,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专用(私有)IP地址的地址范围: A类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一个A类地址10. B类地址范围172.16.0.0~172.31.2555.255,16个B类地址172.16~172.31。 C类地址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256个C类地址192.168.0~192.168.255。 2.5列表说明IEEE802.3系列组网技术标准。 答: 技术标准以太网类型传输速率(Mbps)拓扑结构最大网段长度(m)传输介质 IEEE 802.3 10Base-5 10 总线500 50Ω粗同轴电缆IEEE 802.3a 10Base-2 10 总线185 50Ω粗同轴电缆IEEE 802.3b 10Base-36 10 总线1800 75Ω同轴电缆IEEE 802.3c 1Base-5 1 星型250 2对3类UTP IEEE 802.3I 10Base-T 10 星型100 2对3类UTP IEEE 802.3i 10Base-F 10 星型2000 多模或单模光纤 IEEE 802.3u 100Base-TX 100 星型 100 2对5类UTP 100Base-T4 100 4对3类UTP 100Base-FX 2000 多模或单模光纤 IEEE 802.3z 1000Base-CX 1000 星型25 STP(屏蔽双绞线) 1000Base-SX 1000 星型500 多模光纤 1000Base-LX 1000 星型550 3000 多模光纤 IEEE 802.3ab 1000Base-T 1000 星型100 4对超5类UTP

#最详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课程介绍

建筑学 Architecture 专业代码:080701学制:5年 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建筑师及其他高级建筑专业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设计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学习相关基础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将所学基础知识使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创造性、综合性地解决实际设计课题中所遇到的问题。 目标3:(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使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具备领导设计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协调各个相关专业矛盾的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专业、设计学科是实现整个建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增强个人专业能力和建设系统之间整体意识协同,使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建筑设计方面的价值观和评判能力、在利用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同时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对建构健康人居环境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专业视野,并能够在全球化设计思潮中保持清晰意识,正确认识民族特色的价值,正确处理好全球性和地域性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和建筑设计相关的单位从事建筑设计、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工作,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专业特色: 建筑学作为人居环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专业以建筑学科教育为核心,培养具备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通识基础和能力,并在建筑设计相关方向精专的设计和研究型人才。课程体系包括前三年的学科通识课程和后两年的专业拓展课程,强调坚实广泛的学科基础及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并提供学生宽阔的专业发展空间。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和建筑学相关的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和建筑学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考研专业课真题】风景园林基础2012

344 华南理工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风景园林基础 适用专业:风景园林硕士(专硕) 本卷满分:150分共4页 一、单选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国家公园式自然保护的一个重要形式,兴起于 ,随后在世界范围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A 加拿大 B 美国 C 英国 D 澳大利亚 2.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设计途径包括:组织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 、利用雨 水,表面积水、利用潮汐能等等。 A 保护水源地 B 洒水吸尘 C 利用土壤/地下水提供的地热资源 D 提高景观质量 3. 半亩园、瞻园、瘦西湖、畅园分别位于: A苏州、南京、扬州、苏州B南京、上海、苏州、扬州 C北京、南京、扬州、苏州D苏州、上海、苏州、扬州 4.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品种多样,其中以 为主。 A太湖石和黄石 B 北太湖石和青石 C 英石和黄石 D 太湖石和青石 5.按照属性分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属于 。 A 风景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B 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C 固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D 原始自然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6.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时间是 。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7年 7.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服务半径一般以 为宜。 A200-300米 B300-400米 C 400-500米 D500-600米 8.高速公路上利用植物来形成隔音林带,其中以下的设计要点中错误的是: A 植栽愈接近噪音源效果愈好 B 植栽宽度愈宽效果愈好 C 枝叶茂密的常绿树较落叶树效果较好

华工2020《工程力学》随堂练习

同学们在填写时尽量不要全超,错个一两题比较好

A、(b)图 B、(c)图 C、(d)图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参考答案:C 34.(单选题) 大小相等的四个力,作用在同一平面上且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C,试比较四个力对平面上点o的力矩,哪个力对o 点之矩最大()。 A.力P1 B.力P2 C.力P3 D.力P4 参考答案:B

37.(单选题) 下图中结构CB段正确的受力图应为()。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参考答案:D 38.(单选题) 如图所示杆ACB,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参考答案:A C.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D.两个分力夹角(锐角)越大合力越大参考答案:C 44.(单选题) 图示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 A.能平衡 B.一定平衡 C.一定不平衡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 45.(单选题) 已知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 行四边形,由此可得()。

(A)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可以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参考答案:D D、一般情况下动摩擦系数大于静摩擦系数参考答案:D 53.(单选题) 下图中截面形心的坐标是() 参考答案:A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参考答案:A 59.(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轴向拉压杆件AB段的轴力为( )。 A.5P B.2P C.-3P D.3P 参考答案:C D.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阶段、强化阶段参考答案:A 64.(单选题) 下图中所示塑性材料,截面积A1=A2,危险截面在() A.AB段 B.BC段 C.AC段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

华南理工导师各方向情况

化学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钱宇(教授、博导) 学术团队 过程系统与技术团队 学术负责人——钱宇(教授、博导) 陆恩锡(教授、博导)、周健(教授、博导)、章莉娟(教授)、李秀喜(副研究员)、江燕斌(副研究员)、陈赟(讲师) 吸附与反应分离团队 学术负责人——李忠(教授、博导) 奚红霞(教授、博导)、王海辉(教授、博导)、关建郁(副教授)、袁文辉(副研究员)、朱宝璋(高工)、龙新峰(副研究员)、夏启斌(讲师) 精细化学工程团队 学术负责人——黄洪(副研究员) 陈焕钦(教授、博导)、蓝仁华(教授、博导)、张会平(教授)、肖新颜(副研究员)、瞿金清(副研究员)、沈慧芳(副研究员)、叶代勇(副教授)、张心亚(副研究员)、傅和青(讲师)、夏正斌(副研究员)、司徒粤(讲师) 化学工艺团队 学术负责人——陈砺(教授、博导) 董新法(教授)、方利国(副教授)、王红林(副教授)、耿建铭(讲师)、严宗诚(讲师) 绿色催化技术 学术负责人——彭峰(教授、博导) 杨剑(教授)、李雪辉(副教授)、黄肖容(副教授)、冯景贤(副教授)、王红娟(讲师)、余皓(讲师) 精细化学品技术 学术负责人——邱学青(教授、博导) 欧阳新平(副研究员)、楼宏铭(副研究员)、庞煜霞(副研究员)、周明松(讲师)

环境友好功能产品 学术负责人——杨卓如(教授、博导) 涂伟萍(教授、博导)、程江(教授、博导)、文秀芳(副研究员)、皮丕辉(讲师)、胡剑青(讲师) 制药工程 学术负责人——张雷(副教授) 叶勇(副教授)、何道航(助理研究员)、潘娅(讲师)、刘美凤(副教授)、李晶(讲师) 能源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樊栓狮(教授、博导) 学术团队 天然气技术 学术负责人——樊栓狮(教授、博导) 华贲(教授、博导)、陆应生(副教授)、朗雪梅(讲师)、李静(副教授)、徐文东(副研究员) 传热强化与节能 学术负责人——张正国(教授、博导) 高学农(副研究员)、杨建平(高级工程师)、方玉堂(副研究员)、方晓明(副研究员) 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学术负责人——汪双凤(教授、博导) 常杰(教授、博导)、解东来(副教授)、李国庆(高级工程师)、李亚军(高工)、张亚君(副研究员)、潘朝群(讲师)、王卫星(讲师)、范娟(讲师)、 纳米能源技术与资源 学术负责人——朱冬生(教授、博导) 陈烈强(教授、博导)、黄扬明(副研究员)、汪南(讲师)、蒋翔(讲师)、关国强(讲师)

华南理工大学_工程力学试卷

一、小计算题(5题共25分) 1-1(5分)如图所示的三角架中,两杆的拉压刚度EA 相同,试求:两杆内力及节点A 的水平位移x ?。 1-2(5分)图示为一铆钉连接头, 铆钉的直径为 d ,钢板的厚度212t t = ,求该连接头中, 最大剪应力和最大挤压应力. 1-3 (5分)若已知图示三角形的面积bh Α21 =和对z 轴的惯性矩z I ,试求对1z 轴的惯性矩1z I 。 解:由定义: L B A C 1 2 30 P bh h I I zc z 2 1) 3 (2+=2h y A a I I zc z 2+= 2 1 P P P P 1t 2t

1-5(5分)已知图(a )所示梁中点C 的挠度为)( 48/)43(y 22b a EI b l Pb c >--=,试求图(b )所示梁中点C 处的挠度值c y 。 解:EI l l l P y c 48] )2.0(43[2.022 2 ?-??= EI Pl 3 0237.0= ( ) (64学时选作此题,80学时不作此题) 1-5 (5分)如图所示空心圆截面压杆中心受压力P 作用,A 端固定,B 端自由,已知杆长l =1m ,外径D=40 mm ,内径d=30 mm ,压杆材料为3A 钢,其弹性模量200GPa E =,临界柔度100p =λ,试求该压杆的临界应力lj σ。 解:1)由图示杆件可知: () () ()4 4 22 222264 4 40305012.5444 D d I i A D d D d mm ππ -= =-++= ===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2=μ A h A h I I z z 221)6 ()3(+-=24 31bh I I z z -=?? ? ??+=bh h I I zc z 21)6(21 D d P B A l B A C (a ) l a b P EI B A C (b ) l 2.0l 2.0l P EI P

物理与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方案-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方案 一、设置原则 1.一岗一人,责任落实; 2.二岗(或三岗)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团队优势; 3.个别岗位时分多工,保证工作量饱满; 4.协调差异,体现特色,提供个人可持续发展机会。 二、实验室分类 各种教学实验室,按年教务处备案的开课学时数、人时数两个指标计算,若有一个能达到学院平均水平,则定为A类实验室(含其辅助用房),否则为B类实验室(含个别功能房,特点:开课量不大,但涉及学科范围广或前沿、提供创新实践等,体现中心特色实验室,同时需要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建设和运行管理)。A、B实验室分类与任务要求见表1.《岗位设置列表》、表2.《物理与光电学院公共实验中心岗位情况表》。 三、应聘要求 1.实验技术方向负责人及以上: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Σk×B+C+J(Σk≥1) 2.团队骨干: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Σk×B+C+J(Σk<1) 3.一般成员: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C 说明: (1)A为A类实验室,参照表1.岗位设置列表,每人竞聘A类实验室数量N为0-2个,按实际竞聘结果择优录取后,上岗工作;需负责实验室到聘期结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验室警示标志张贴到位;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墙,实验室使用和安全检查记录完好。承担实验项目更新工作。同时聘期内需承担开课实验室课程。 1

(2)B为B类实验室,每人竞聘B类实验室参照表1.岗位设置列表中相应B类实验室;需负责实验室到聘期结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验室警示标志张贴到位;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墙,实验室使用和安全检查记录完好。承担实验项目更新工作计划。应聘时需提供工作思路报告,优先安排能提高B类实验室本科教学使用率、服务层次与水平的竞聘人上岗。 (3)C为教学工作量,由竞聘A类实验室数量,根据学院5号文,即管理 1 个实验室,则聘期内至少完成教学学时数128 /年;管理2 个实验室,则聘期内至少完成教学学时数64 /年; (4)J为绩效工作量,按《华南理工大学第五期“兴华人才工程”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文件,六选三,三项不限类。 (5)此外,学校要求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坐班制,严格按照学校上下班时间考勤,按月报送给学院和学校,并随时抽查。 2

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doc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方向)年级:2018 过控(化装)班人数:26 执行时间: 2019年8月26日 上课周次:5-18周考试周次:19-20周 其它:1-4周工程训练Ⅱ(物理实验课期间,工程训练课照常上课。)注:1、3周的《大学物理实验》不上课,由物理实验室另安排补课和解释 备注: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学期输入成绩,由授课老师根据实际上课情况安排。2、课程实验请任课教师与实验室联系,实验课程学生请与实验任课教师联系,落实具体上课时间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制表日期:2019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年级:2018 安工班人数:40 执行时间: 2019年8月26日 上课周次:5-18周考试周次:19-20周

其它:1-4周工程训练Ⅱ(物理实验课期间,工程训练课照常上课。)注:1、3周的《大学物理实验》不上课,由物理实验室另安排补课和解释 备注: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2周,假期开课,第三学期输入成绩,由授课老师根据实际上课情况安排。2、课程实验请任课教师与实验室联系,实验课程学生请与实验任课教师联系,落实具体上课时间 制表日期:2019年5月 华南理工大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轻工装备及塑料模具方向)年级:2018(轻装)班人数:30 执行时间: 2019年8月26日 谢谢观赏

高校实验室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繁荣发展、停滞低迷、寻求突破等几个不同阶段。经过30年的沉浮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支设备精良、人才汇聚、经验丰富的队伍,具市场准入资质,有条件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出台,引发第三方检测市场将产生巨大变革的话题。国有检测机构人心浮动,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期待利好。第三方检测市场群雄逐鹿,浪潮涌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这场改革浪潮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宽自身发展空间,应认真对待和研究。 1. 检测及第三方检测行业 1.1检测行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检测行业最早起源于贸易,后来,由于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政策,渐渐上升到国家和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检测行业已经是一个很成熟也很重要的行业,但在我国,检测行业则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安全、健康、环保、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质量监督、公共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检测行业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消费品到工业品,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个人到企业、政府,无所不在,无处不用,检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计和预计,2013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为2105亿元,2015年将达到2574亿元间。 检测行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态。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把检测行业列为8个重点推进的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之一。可见,国家对检测行业具有"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定位,充分显示了国家对检测行业的高度重视。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检测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检测行业带来了利好。 我国国有检验检测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行业格局,主要分布在质检、农业、住建、卫生、食药、铁道、机械、环保、交通、高校等行业。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大约是在2003年以后,允许外资独资进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目前主要有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德国、法国BV、美国UL等实力雄厚、公信力强的大品牌跨国公司。我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民营检测机构悄悄发展起来,甚至有少数企业发展成了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据统计,目前我国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达25000多家。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处长龚润军2014年4月在"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展"报告中给出的数据是: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国内机构总数近80%,市场份额约占55%;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19.5%,市场份额约占20%;外资检验检测机掏数量约占0.5%,市场份额约占25%。 1.2第三方检测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第三方检测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被人们所熟识,是由于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氨胶事件"、"地沟袖事件"。所谓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指2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我们称其为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2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2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附件2申请培养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简况表 一级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申报学科 二级学科名称:化工过程机械 姓名:罗小平 申请人 所在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办公室 2010年 3 月 16 日填 填表说明 一、封面上学科专业名称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填写。 二、科研成果统计时间为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有特殊要求的以分会的要求为准),所填报成果应与申报学科相关,本人应为成果的主要获得者。其中: 1.近五年符合博导遴选条件的论文限填15篇,且应与基本情况统计表中所填的数据相对应。填写时请按论文水平和重要程度排序,并在论文类型栏中注明为三大索引的何种索引(三大索引指SCI、 EI、ISTP, 确认范围:三大索 引印刷版、三大索引光盘版、SCI网络版、ISTP网络版)、国外刊物、统计源 期刊、核心期刊,非统计范围、非时限内及与申报专业无关的论文不得填报。

2.对于论文不重复统计,即统计论文时,首先统计三大索引,在剩下的论文中再统计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数。 3.对于录用的论文不予统计,以刊物正式出版为准。 三、科研项目统计时间为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所在分会有特殊要求的以分会的要求为准)。科研项目只填报本人主持项目(重大项目的子项目主持,经费填本人承担部分)。 四、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并符合规定的统计时间和统计范围。 五、本表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字体为宋体五号

工程力学习题集

1-1五个力作用于一点O,如图示。图中方格的边长为10mm 。试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题思路: (1)由式(1-13)求合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由式(1-14)求合力的大小; (3)由式(1-15)求合力的方向。 答案:F R =669.5N , ∠(F R,i )=34.90 1-2如图示平面上的三个力F1=100N,F2=50N,F3=50N,三力作用线均过A点,尺寸如图。试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题思路: (1)由式(1-13)求合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由式(1-14)求合力的大小; (3)由式(1-15)求合力的方向。 答案:F R =161.2N , ∠(F R,F i)=29.70 1-3试计算下列各图中的力F对点O之矩。

解题思路: 各小题均由式(1-16)求力矩。 答案:略 1-4如图所示的挡土墙重G 1=75 kN ,铅直土压力G 2=120 kN ,水平土压力F p =90 kN 。试求三力对前趾A 点之矩的和,并判断挡土墙是否会倾倒。 解题思路: (1)由式(1-16)求三力对前趾A 点之矩的代数和; (2)若其值为负(顺时针转),则挡土墙不会翻倒。 答案:∑M A =-180kN.m ,不会倾倒。 1-5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正六面体上沿对角线AH 作用一力F 。试求力F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力F 对三个坐标轴之矩以及对点O 之矩矢。 解题思路: (1)由式(1-13)、(1-14)、(1-15)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式(1-25)求力对三个坐标轴之矩; (3)由式(1-26)求力对坐标原点之矩。 答案:M x =0,Fa M y 33= ,Fa M 3 3z =-, k Fa j Fa M O 33 33-= 1-7试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构件AB 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解题思路: (1)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形状; (2)画出已知的主动力; (3)在解除约束处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约束力。 答案:略

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探针(EPMA)简介

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探针(EPMA)简介 一、仪器概述 电子探针利用聚焦得非常细(微米-纳米级)的高能电子束轰击样品,激发出各种被测物质的有用信息(如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通过分析这些有用信息达到对样品微区成分分析和形貌观察的目的。 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的是电子探针有一套完整的X射线波长和能量探测装置(波谱仪WDS和能谱仪EDS),用来探测电子束轰击样品所激发的特征X射线。由于特征X射线的能量或波长随着原子序数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探测入射电子在样品中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波长或能量,就可获得样品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和含量,以此对样品微区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是电子探针最大的特点。 分析测试中心已安装的电子探针是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EPMA-1600型最新产品,它不仅具有较高的X射线检出角,同时由于使用全聚焦的X射线分光晶体,能兼顾X 射线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并配有高稳定的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及高精度机械系统以及EDAX公司生产的Genesis能谱仪,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的微区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和形貌观察用大型精密科研仪器之一。 二、仪器用途 适用于材料(合金、陶瓷、半导体材料等)、矿物、冶金、机械、微电子等领域的微区化学组成定性和定量分析、微区化学组成线分析、微区化学组成面分析以及各类固体产品的微区形貌观察与成分分布图像等,是对试样表面形貌观察、微区组织结构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最有效、原位(in-situ)表征手段。 三、仪器的性能与特点 1、具有较高的X-射线检出角(52.5?),有利于提高仪器空间分辨率和凸凹样品分析观察的可靠性;分光晶体采用Johanson型全聚焦分光晶体,同一道波谱仪兼顾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2、分析精度:好于1%(主要元素,含量>5%)和5%(次要元素,含量~1%);谱仪检测极限:大于10ppm。 3、分析元素范围:4Be-92U;加速电压:0.2-30kV(可调步长≤0.5kV);二次电子像分辨率:6nm;放大倍数:50-300000?,连续可调(有效图像观察倍数≤50000?)。 4、电子束流稳定性:好于1.5?10-3/h;电子束流:10-12–10-5A,连续可调,绝对准确值好于10%。 5、样品台最小移动间距为0.02微米,重复精度好于±1μm,机械系统精密度高。

2019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与503园林规划设计(做图)考研真题试卷

2019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与503园林规划设计(做图)考研真题试卷 从传统造园到现代风景园林学,其发展趋势可以用3个拓展描述:第一,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第二,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第三,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一级学科:0834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学(又称景观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它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得以实践,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气候、地理、水文等自然要素,同时也包含了人工构筑物、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色彩等人文元素,是一个地域综合情况的反映。因此,风景园林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多知识的相对复杂的应用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2005-2017年考研真题试卷》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 析及经验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座落在古朴典雅的5号楼。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社会保障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2001年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09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20人(占39%),副高19人(占37%),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7人(90%)。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1人,中共吉林省省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1人,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2人,全国MPA优秀教师2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杰出人才2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学者人才计划”启航学者1人,“兴华学者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获批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人文社科)。学院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省市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授及MPA校外导师。学院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设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风险治理4个研究方向;有公共管理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公共管理硕士(MPA)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7年公共管理学科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学院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