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是过敏性紫癜最重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其病程和预后。

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属于中医“血证”、“紫斑”、“尿血”、“水肿”等范畴。

近年来,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就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予以综述。

l.辨证分型治疗周柱亮将本病分为6型:①风热夹瘀型:方选消风散合小蓟饮子加减;②脾肾气虚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③气阴两虚型: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④阴虚内热型: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⑤脾肾阳虚型:方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⑥肝肾阴虚型:方以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刘宝厚认为紫癜性肾炎宜首辨病期,分清急性活动期还是慢性缓解期,然后再进行辨证治疗。

急性活动期以紫癜始发为主要特征,以标实为主,分为①风邪夹瘀型:方用银翘散加白花蛇舌草、紫草、茜草、山豆根、玄参等;②湿热伤络型:方用肾复康I号方加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穿山龙、益母草、石韦、莪术、青风藤、蝉蜕、金银花、紫草等)。

慢性缓解期紫癜多已消退,应根据水肿、尿血加以辨证,以正虚为主,分为①阴虚火旺型:方用肾复康Ⅱ号方加减(太子参、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茜草、地锦草、山茱萸、丹参、益母草等);②脾肾气(阳)虚型:方用肾复康Ⅲ号方加减(生黄芪、党参、熟地黄、山茱萸、盐锁阳、巴戟肉、菟丝子、茯苓、山药、益母草等)。

孙郁芝认为毒、瘀、虚是紫癜性肾炎的主要病机所在,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特点,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多为瘀血、热毒、水湿、湿热。

将本病分为8个证型:①风热夹瘀型;②里热炽盛,血溢成瘀型;③阴虚血热,络阻血瘀型;④气阴两虚,湿热夹瘀型;⑤脾肾两虚,水湿夹瘀型;⑥湿热蕴结夹瘀型;⑦气虚兼湿热夹瘀型;⑧肝肾阴虚兼湿浊夹瘀型。

邓立武等认为肺系病灶可循经传给肾脏,肺又与大肠相表里,邪毒也可从大肠侵犯肾脏,似乎与现代医药描述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相一致,从肺论治本病,将其分为5型:①风热犯肺。

肾病科 轻型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科 轻型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轻型)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轻型的住院患者。

一、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肾。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编码:D69.0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第9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疗方案(2019年版)”。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常见证候:热伤血络证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兼证:湿热证瘀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

2.蛋白尿定量<1.0g/24h的患者,可以进入本路径。

3.严重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尿红细胞形态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电解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eGFR;肝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蛋白电泳;免疫全套(IgG、IgA、IgM、C3、C4、RF、ASO)、CRP、ESR;腹部超声、胸部X线片、心电图;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 等)。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属儿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故从祖国医学中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

中医认为热、毒、瘀为其基本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为血热、血瘀之象,早期实热夹瘀,后期虚火夹瘀。

辨证要点抓住风、热、毒、瘀,尤以热、毒、瘀为重,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大法,以疏风、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止血、化瘀成其证治之主则。

标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本病肾脏受累率各家报道从20%~100%不一,常规检测尿液,发现其肾脏受累率多在40%~60%,尿检正常者肾活检也能发现肾小球炎症病变。

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

本病好发于儿童,据国内儿科报告,HSPN占儿科住院泌尿系疾病的8%,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居肾脏疾病第3位。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激素虽可缓解胃肠道和关节症状,但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所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积累了一定经验,今总结如下。

中医学并无紫癜性肾炎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发斑”、“肌衄”、“紫癜”、“水肿”、“血尿”等范畴,出血明显时,可归属“血证”。

中国古代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论述颇详。

《证治准绳·疡医》指出:“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癜,搔之皮起而不痒者是也。

此皆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致营卫否涩,风冷在于肌肉之间,故令色紫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篇》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疠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具体诊断要点:(1)皮肤瘀点瘀斑;(2)血尿和(或)蛋白尿,或并见腹痛、关节疼痛,甚则便血、水肿等。

2.西医诊断:参照2011年《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肾脏病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王海燕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等肾外表现;(2)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3)肾活检表现为系膜增生、IgA在系膜区沉积。

(二)证候诊断1.风热搏结证:皮肤紫癜,瘙痒,血尿(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泡沫尿,发热、咽痛,腹痛或关节疼痛,颜面或肢体浮肿。

舌质淡红或略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滑有力。

2.热毒内炽证:皮肤紫癜颜色鲜红,弥漫四肢、背臀部,可有痒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热、口干、关节肿痛、腰腹痛,或见黑便。

舌质红,苔黄,脉数。

3.湿瘀互结证:紫癜反复,时隐时现,镜下血尿、蛋白尿,次症:关节肿痛,颜面或下肢浮肿。

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滑。

4.气阴两虚证: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间断镜下血尿,腰酸乏力,常易感冒,口干咽干,手足心热。

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5.脾肾阳虚证:皮肤紫癜消退;蛋白尿、血尿持续,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纳差,尿少便溏。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弱。

6.肝肾阴虚证: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镜下血尿持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头晕耳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热搏结证治法:疏风清热,清营凉血。

推荐方药:清营汤加减。

荆芥、防风、生地黄、丹皮、金银花、连翘、赤芍、柴胡、水牛角、竹叶心、紫草、小蓟等。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治经验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治经验
“ 肌衄” 为皮肤肌 肉间病变 , 中医学认 为“ 肺主皮毛” 、 则紫癜极易反复 。因此, 改善过敏体质必然是一个长 “ 脾( 胃) 主肌 肉” ,“ 斑发于 阳明” 、 “ 血热妄行 ” 。其 期的过程 , 再者血尿、 蛋 白尿 的治疗也应一般第一个疗 病机系肺 胃热盛 , 迫血妄行 , 致血溢脉外 , 外发于肌肤 程守方 2个月, 若 疗效好 , 据证略作调 整后 继续守方 而为紫斑。清 ・ 黄宫绣《 本草求真》 云: “ 其热不除, 则 3~ 6个月 。打“ 持 久 战” , 需 守方 以 图缓功 。守 方则 需 血不止 , 其热既清 , 则血 自安” 。基 于上 述理论指导 , 要做到如下几点 : ( 1 ) 良好 的医患配合; ( 2 ) 抓住其过敏 笔者控制紫癜注重清肺 胃之热及凉血化斑 , 收到了满 体质特点 , 过敏煎义贯穿于疾病治疗始终; ( 3 ) 重视纳 意的效果。清胃热首选辛甘寒之生石膏 , 用量为 3 0~ 眠便, 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 ( - 4 ) 平和用药 , 久见奇功 。 6 0 g , 且其兼人肺经而清热。若见大便干结者 , 则加大 2 . 2 . 4 逐渐放开相关食物 以提高指导生活质量 黄适量 以釜底抽薪 , 而引阳明之热下行。清肺热选 黄 因外界潜在的过敏原较多, 在过敏原难以完全检 出 芩炭 l 5— 2 0 g , 因炭剂兼有止血 之功。笔者常选用炒 的情况下 , 紫癜性 肾炎 患者若长期严格 限制饮食 , 生 栀子通泻三焦之火 , 清热凉血止血 , 导火热下行 , 使 之 活中非 常痛苦 , 甚者 可至厌食 而导 致 营养 不 良。因 紫癜性 肾炎患者在紫癜完全控制后 , 且疾病长期 从小便而去 , 给邪以出路 ; 常加生石膏 3 O~6 O g清阳 此 , 明气分之热 , 黄芩炭清肺热并止血 ; 若有 阳明腑实, 可 处于稳 定 期时 , 常指 导 患者 逐 渐 放 开相 关 食 物 提 高生 增强体质。 加生大黄以荡涤实热 , 釜底抽薪 , 若无腑实 , 可予熟大 活质量 , 黄推陈出新 , 引热下行。 叶天士《 温热论》 云: “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 直须凉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的方法,以中药为主对不同证型的紫癜性肾炎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以典型病例予以说明。

标签:紫癜;肾炎;辨证;治疗1、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1.1现代医学:儿童紫癜性肾炎,过去称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于2009年12月制定了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统一使用紫癜性肾炎的病名〔1〕。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所导致的肾损害,主要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所引起,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皮疹紫斑,关节肿痛、水肿等〔2〕。

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引起,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

多发生在皮肤紫癜1-6个月以内,有的仅是无症状的尿异常,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西医治疗上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严重的肾脏损害常用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常有不错的疗效,但西药的副作用普遍比中药大,中药在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上有其优势和特长,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紫癜性肾炎的疗效。

2.2祖国医学:祖国医学虽无紫癜性肾炎病名,但就其临床症状体征,发病机理等方面属于中医学的“血证”紫癜、紫斑、肌衄、尿血“水肿”“尿浊”等范畴。

依据主要为“血证论”和“络病学”“水液代谢”理论三方面。

血证理论认为由多种原因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溢于肌肤则为紫癜、肌衄;溢于肾络则为尿血。

如《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3〕。

络病学认为久病必瘀,病久入络,肾络损伤则见尿血,如《三因极-病证方论、失血叙论》〔4〕”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致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注或散,或下而亡返,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发生。

”水肿原因较为复杂,它与血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肺主气,朝百脉;脾统血,运化水湿,肾藏精,温阳化气,三脏均与水液代谢,血液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最佳方案

中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最佳方案

做到热情 接, 真诚帮 , 细询, 仔 耐心解 , 对患者 的处境 和困难表 达理解、 大多伴有忧郁多虑 、 敏感 、 焦虑 等心理 , 14的患者认为 只有靠药 物 而 / 而 病 效 怀 支持 , 让他感到亲切 , 温暖, 可信 。 营造 一个 良好氛 围, 后诱导病 人说 治 疗 控 制 。 盲 目增 加 药 物 的 种类 和数 量 , 急 乱 投 医 , 果 不 理 想 , 然 出 内心 困 惑 , 使压 抑 已 久 的 不 愉 快 心 理 矛 盾 冲 突 全 部 发 泄 出 来 。 ② 劝 疑 自己得 了 不 治 之 症 , 日忧 心 忡 忡 , 神 过 度 紧 张 , 而久 之 发 生 或 整 精 久 说疏导 : 通过与病人有效沟通 , 取得 了信任 , 引导病人 一起分析发 病 的 加 重疾病 , 并于身心之 间, 成恶性循环 。这 些与老年患 者的环境 、 造 地 原 因, 认识 自己不合理情绪和行为表 现或症 状是 什么 , 帮助病人领悟他 位改变 , 家庭状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相关 知识认知 。 都有 一定关系 , 面对 的病( D 与矛盾心理. F) 问题行为的关 系以及对健康的危害 , 重点给病人 老年 F D较为复杂的临床见症 , 中医辩 证治疗有 自己的优势 . 讲述生活中遇到忧虑 、 烦恼之事 , 要学会退步思 量 , 并及时吐露 , 善于与 4 3 . 功能性腹胀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量 、 低脂 、 律饮食、 规 戒酒 、 情绪 放松 人交谈 , 人劝慰, 听 以消 除 自身烦 恼 , 持 一 个 平 静 、 和 、 观 的心 态 。 就能有所缓解甚至好转 .4 保 仁 乐 5岁 以上 的中老 年人腹胀、 腹痛最好查 查大 ③健康行为指导 : 在领悟认同的基 础上. , 指导 和鼓励病人进行综合能力 便 潜血 , 做 个 肠 镜 排 查 肿 瘤 。 腹 胀 长 期 不 愈 超 过 2 3个 月 的 人 , 或 ~ 应 训练, 并制定健康行为改变计划.体能训 练: 鼓励老年 F D患者选择适 进 行 胃 的 幽 门螺 旋 杆 菌 检 查 。同 时 , 腹 胀 还 耍 注 意 避 免 不 良饮 食 习 防 合 自身 的运 动 方 式 , 惯对消化道 的伤害 。譬如: 老人挑食 、 喝水、 少 少吃水果 等纤维 素多鼬 3 治 疗 结 果 食 物容 易 出现 便 秘 l 零 食 、 冻 食 物 太 多 , 以 引 起 胃 肠 道 功 能 的 紊 吃 冰 可 2 患 者 治 疗 疗效 对 比 , 表 。 组 见 乱 ; 茶 太 浓 、 多 、 烫 或 空 腹 喝 茶 , 以 引 起 食 道 和 胃 肠 道 粘 膜 损 喝 太 太 可 表 2组疗 效 比较 例( ) % 伤 。 致慢 性 炎 症 甚 至 恶 性 病 变发 生 . 导 参 考 文 献 E 3 王春 林 , 1 刘静. 功能性 消化 不 良精神心理 因素及 治疗E3 J .胃肠 病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以14岁以下的⼉童为主,⼀般起病较急,可反复发作。

我国著名的中医紫癜⾎液病专家胡桂⽣教授说,中医将过敏性紫癜分为六型:风热伤络者,湿热蕴结者,热盛迫⾎者,阴虚⽕动者,⽓虚不摄者,瘀⾎阻络者。

风热伤络者见起病急,紫斑⾊红,⾼出⽪⾯,此起彼伏,有瘙痒感,可伴发热微恶寒,或咽痛腹痛,关节游⾛疼痛,⾆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袭表证;治法清热解毒,凉⾎祛风。

处⽅银翘散合消风散。

常⽤药银花、连翘、⽵叶、⽜蒡⼦、荆芥、防风、⽣地、蝉蜕、通草、⽢草、仙鹤草、侧柏叶、紫草、柴胡、黄芩。

湿热蕴结者起病较缓,见⽪肤紫斑,伴关节肿痛灼热,肢重疲乏,脘腹闷痛,纳呆⼝腻,或⾝热不扬,尿黄,便秘或溏⽽不爽,苔黄腻等湿热内阻证;治法清热祛湿,化瘀通络。

处⽅四妙散合槐⾓丸。

常⽤药苍术、黄柏、苡仁、川⽜膝、槐花、地榆、防风、枳壳、桑枝、紫草、茜根、滑⽯、⼤蓟、⼩蓟、⽩癣⽪、地肤⼦、⼟茯苓。

热盛迫⾎者起病急,见紫斑⾊鲜红或深红,可伴⿐衄、尿⾎、便⾎等,或⾝热夜甚,⼝渴,⼩便短⾚,⾆红绛等⾎热妄⾏证;治法清热解毒,凉⾎化瘀。

处⽅清营汤或犀⾓地黄汤。

常⽤药⽔⽜⾓、⽣地、丹⽪、丹参、⽞参、银花、连翘、⽵叶、通草、紫草、川连、⾚芍。

阴虚⽕动者起病较缓,紫斑时作时⽌,⾊鲜红,或有⿐衄、尿⾎、五⼼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痛,⾆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凉⾎消斑。

处⽅茜根散合⼆⾄丸。

常⽤药茜根、⽣地、阿胶、鸡⾎藤、知母、黄柏、地⾻⽪、丹⽪、⼥贞⼦、旱莲草、紫草、侧柏叶。

⽓虚不摄者,病程较长,紫斑⾊淡红,遇劳则发,⾯⾊苍⽩,神疲乏⼒,纳差便溏,⾆淡胖有齿印,苔⽩,脉细弱;治法健脾益⽓,养⾎摄⾎。

处⽅归脾汤。

常⽤药黄芪、党参、⽩术、当归、茯苓、侧柏叶、红枣、鸡内⾦、枳壳、⽢草、紫草、茜根、乌贼⾻、三七、棕榈炭、⾎余炭、升⿇。

瘀⾎阻络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斑⾊紫暗或⾊紫红,关节痛,肌肤甲错,唇甲紫暗,⾆紫暗,脉细涩或弦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具体诊断要点:
(1)皮肤瘀点瘀斑;
(2)血尿和(或)蛋白尿,或并见腹痛、关节疼痛,甚则便血、水肿等。

2.西医诊断:参照2011年《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肾脏病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王海燕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等肾外表现;
(2)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3)肾活检表现为系膜增生、IgA在系膜区沉积。

(二)证候诊断
1.风热搏结证:皮肤紫癜,瘙痒,血尿(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泡沫尿,发热、咽痛,腹痛或关节疼痛,颜面或肢体浮肿。

舌质淡红或略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滑有力。

2.热毒内炽证:皮肤紫癜颜色鲜红,弥漫四肢、背臀部,可有痒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热、口干、关节肿痛、腰腹痛,或见黑便。

舌质红,苔黄,脉数。

3.湿瘀互结证:紫癜反复,时隐时现,镜下血尿、蛋白尿,次症:关节肿痛,颜面或下肢浮肿。

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滑。

4.气阴两虚证: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间断镜下血尿,腰酸乏力,常易感冒,口干咽干,手足心热。

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5.脾肾阳虚证:皮肤紫癜消退;蛋白尿、血尿持续,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纳差,尿少便溏。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弱。

6.肝肾阴虚证: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镜下血尿持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头晕耳鸣,体倦乏力,心悸气短。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搏结证
治法:疏风清热,清营凉血。

推荐方药:清营汤加减。

荆芥、防风、生地黄、丹皮、金银花、连翘、赤芍、柴胡、水牛角、竹叶心、紫草、小蓟等。

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火把花根片等。

2.热毒内炽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黄芩、二花、连翘、白茅根、小蓟、甘草等。

中成药: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

3.湿瘀互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血。

推荐方药:三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薏苡仁、白蔻仁、杏仁、通草、法半夏、生蒲黄、滑石、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小蓟等。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黄葵胶囊等。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太子参、黄芪、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白术、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甘草等。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5.脾肾阳虚证
治法:健脾补肾。

推荐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人参、山药、黄芪、熟地、山茱萸、杜仲、当归、枸杞子、炙甘草等。

中成药:肾炎舒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6.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龟板、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二)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1.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适用于紫癜肾瘀血证。

2.参麦注射液:适用于紫癜肾气阴两虚证。

3.醒脑静注射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功效,适用于紫癜
肾急性期。

(三)其他疗法
可根据病情适当选择以下疗法:(1)中药熏蒸药浴、中药保留灌肠,可选择应用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熏蒸床、结肠透析机等设备;(2)针灸疗法,取肾俞、气海、复溜、三焦俞穴,急性期加肺俞、合谷、风池、大椎;慢性期加脾俞、中脘、足三里;(3)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疗法。

(四)内科基础治疗
参考中华医学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包括:(1)对原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予以减量维持治疗;(2)采用控制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3)针对贫血、感染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护理调摄
1.饮食护理:低盐、低脂、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软食。

避免香燥、辛辣之物及鱼、虾、蟹等易于诱发过敏的食物。

2.皮肤护理:严密观察出疹的部位、颜色及消退时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感染。

3.生活护理:预防感冒,劳逸适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

4.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缓解:皮肤紫斑、肉眼血尿、水肿、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红细胞消失,尿蛋白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g,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显效:皮肤紫斑、肉眼血尿、水肿、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减少≥50 %,尿红细胞减少≥50 %,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红细胞减少≥25%,尿蛋白减少≥25%,肾功能改善或维持原水平,持续3月以上。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二)评价方法1
2.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尼莫地平法)
3.实验室检查指标
包括尿液分析、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检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