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精).doc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精).doc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精).doc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与基本工作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1979年,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稈碑。1981年8月,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屮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基木含义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稈,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计算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学科。

(二)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异同

会计信息系统简称AISo会计信息系统分为手T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共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遵循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财经制度一致。

3、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

4、信息系统的基木功能一致。信息采集与记录、信息的存贮、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输出。

5、编制会计报表一致。

6、保存会计档案一致。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差异:

1、运算工具不同。手T会计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算盘、机械的或电了的计算器;电算化会计的运算丁具是电子计算机。

2、信息载体不同。手T系统以纸张作为信息的载体;计算机条件下,会计数据保存在磁性材料或光电材料上。

3、簿记规则不同。手T系统规定LI记帐、总帐要用订木式帐册,明细帐要用活页式帐册;帐簿记录的错误要用划线更正;帐页屮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销。电算化会计规定凡是已经登过帐的数据,不得更改,即使有错,只能采用系统提供的“冲销凭证”或“补充凭证”法加以更正,以便留下改动痕迹。

手工系统用日记帐、明细帐、总帐等帐簿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校对的目的;而电了计算机不存在帐帐、帐证、帐表的相互牵制与校对问题。

4、帐务处理程序不同。

5、会计行使其职能的侧重点不同。手工条件下,会计的基木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电算化后,会计侧重于管理职能。

6、会计人员岗位分工不同。手工方式下,会计岗位分工由出纳人员、制证人员、审核人员、记帐人员、主管会计等组成。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由系统维护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审核员和档案管理员共同完成。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角度来看,会计电算化主要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和会计管理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五)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六)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

]、发展过程

義国会计电算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2)白发发展阶段(1983年一1988年)。

(3)稳步发展阶段(19丽年一1996年),1995年4月,财政部拟定了《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大纲》。

2、会计软件产业与会计电算化管理

1988年我国岀现第一批会计专用软件公司。

财政部于1989年12制定了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1994年5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1996年,又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系列文件。

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由专项处理向完幣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2)由单机应用向网络应用形式发展。目前在我国应用得较广的微机局域网络系统主要有NOVELL 网和Windows NT 网。

(3)由会计信息系统向集成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MRPII和ERP系统都属这一类集成管理系统。

MRPII即制造资源规划。效益表现在:①库存下降;②延期交货减少;③采购提前期缩短,费用节省; ④停工待料减少;⑤制造成本降低;⑥管理水平提高。

ERP即企业资源规划。ERP成为当今备行业改进管理和构成CIMS系统首选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ERP软件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的管理首先开始于企业的战略规划。

(4)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作为“计算机在会计屮的应用”的简称是于1981年提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只注重会计信息的处理,而后者不仅注重会计数据在计算机管理系统屮的采集和加丁,而且更注重利川计算机使会计信息能在企业内部与外部得到畅通流转和深度利丿11。

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实现

—、全面规则

会计电算化财务预算包括购置硬件的支出、选购、开发和维护会计软件的支出,也包括人员培训费用。按规定,系统正式运行前必须与手工核算并试运行三个月。

二、软件的配置

(一)系统软件的配置

1、操作系统的选择。操作系统主要有DOS或Windows系列,也有少数选用UNIX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前儿年,我国的电算化系统采用FOXBASE、FOXPRO系统;现在,选用ORACLE、INFORM AX、SYSBASE、SQL Sever等数据库系统的越来越多。

3、编程语言的选择。多数软件采用Visual Basicx DelphiPower builder^ Visual C等语言开发会计与管理系统。

* :二)会计软件的配置。会计软件的取得一般有两种方式:定点开发和购置商品化会计软件。一般单位都采取后一种方式。

选购软件时主要从以下儿个方面考查:

1、会计软件的合法性。

2、会计软件的通用性。

3、操作方便性。

4:会计软件的上全可靠性。安全性是指会计软件防1上会计信息被泄露和破坏的能力。可靠性是指会计软件防错、杳错、纠错的能力,防止会计工作屮产生不正确会计信息被输入的能力。

5、售后服务的可靠性。

6、可扩展性°

会计软用祈需的计算机便件和软件环境。商品化会计软件对计算机软件环境的要求,主要是指对操作系统(DOS、Windowsx Unix^ OS/2),中文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Informax等)的要求。

三、硬件配置

(一)硬件构成模式的选择

电算化系统常用的硬件构成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种,即单机系统、多用八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模式。

1、单机系统。单机系统是指整个系统屮只配置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

2、多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是指整个系统配置一台计算机主机和多个终端输入。

3、网络系统。网络系统主要是指用通讯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

(二)具体硬件设备的选择

1、计算机的选用C

拄购时主要考虑CPU、内存和硕盘。字长是指CPU能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它反映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能

力。主频是指控制CPU T.作的时钟频率,它反映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内存容量直接影响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和能力。硬盘容量至少应能存放两年以上的电算化数据。

四、人员分工与培训

(一)人员分工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分T主要有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系统维护员、会计资料档案管理员等。

1、系统设计员。具体从事电算化系统开发各阶段的工作。

2、系统管理员。必须精通本单位的财务和会计业务,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熟悉本单位所用软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系统管理员一般由具备条件的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系统管理人员的权限很大,一般可调用所有的功能模块,但不能调川系统的源程序及详细的技术资料, 系统管理员不能由软件开发人员担任。

3、系统操作员。是指有权进入电算化系统并调用系统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人员。系统操作员对所调川的功能的安全运行负有一定的责任。

系统操作员是系统运行屮的关键人员,不能由系统开发人员扌H任,不能调用非白己权限内的功能。

4、数据审核员。是指负责对录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正确性进行审核的人员。

5、系统维护员。是指负责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的丁作人员。系统维护员可由软件开发人员担任。系统维护人员了解所用的软件,所以不能从事系统功能的使用和操作。

(二)人员培训

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分为培养高级人才、屮级人才和初级人才。

1、初级人员的培养。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能够使川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会计实务的处理工作。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木实现会计电算化。到2000年,力争使大、屮型企事业单位和县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有10%?15%接受屮级培训,5%接受高级培训。

2、屮级人才培养。在初级水平基础上,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基本维护能力,具备有会计电算化应用实施的组织协调能力。

3、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级培训是在屮级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具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能力。

六、初始化设置

初始设置T作通过调用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功能进行。

(1)进行操作员岗位分工。包括操作员姓名、权限、密码等。

(2)输入会计核算软件所必需的期初数字及有关资料。包括各级科目名称、科目编码、年初余额、累计发生数、初始化月份的期初余额等。

(3)输入辅助核算项目。若单位要进行部门、项目、往来等核算的,则需输入备部门、项目、往来单位的初始数据。

(4)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帐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

(5)输入在木期进行对帐的未达帐项。

(6)定义白动转帐凭证。

七、试运行

按制度规定,在正式甩帐Z前,手T会计处理与计算机会计处理必须双轨并行至少三个月且两者结果一致。

九、甩帐审批、正式运行

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单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八1、?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达到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木功能规范》的要求,并经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含省级)评审通过。

2、配有专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了计算机或电了计算机终端并配备熟练的专职或兼职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持有“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

3、人机并行三个月以上且结果一致。

4、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控制与管理

一、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指在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屮为了维护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业务经营的有效性和财产的完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措施、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手段及其他为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而采取

的一切措施的总称。强调对人和计算机软硬件的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

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忖标和手工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忖标总的来说是完全一致的,并不因工作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变化而改变,只是具体的控制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

(二)内部控制的分类

按其实现的方式不同,分为组织控制和功能控制。组织控制是指在会计工作屮实现电算化后,通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合理组织分工而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功能控制是指在电算化系统的程序屮设计一定的功能而实现内部控制。

按内部控制本身的性质和实施的忖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

按其实施的环境不同,内部控制又可分为使用屮的控制和一般控制。

二、—般控制

二般控制宾面向电算化系统而讲行的控制,是电算化系统可靠运行和处理的前提。包括:组织控制、计划控制、文件控制、硬件控制、软件维护控制、软件安全保密控制。

(一)组织控制

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以人为主的控制体系。

(1)业务审批与计算机操作分离;

(2)输入数据准备与计算机操作分离;

(3)输出文件处理与计算机操作分离;

(4)程序编写修改与计算机操作分离;

(5)程序和数据文件的保管与计算机操作分离。

按照这一原则,会计业务审批、数据准备与数据文件保管人均不能参与数据处理的机器现场操作;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人员不应接触到企业使用运行的计算机。

(二)计划控制

计划控制是指对系统一切过程的控制。

(三)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是指对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凭证、帐簿、报表以及有关的软件技术文件的控制。

(四)硬件控制

(五)软件维护控制

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四种类世。

(六)软件安全保密控制

1、系统文件的安全控制;

2、非常状态的安全控制;

包括非常屮断处理、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处理等。非常屮断是指由计算机突然掉电或突发性故障引起的数据混乱、丢失。如事先做好会计数据的备份。为防止病毒侵犯,保护会计数据,要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如在软盘上贴上写保护标签,不要在带有病毒的计算机上使用会计数据盘,不在电算化系统中使用带毒的软盘或來历不明的外来软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硬盘和软盘进行病毒检测等。

3、系统操作安全控制

rijriS算机犯罪的关键在于套取密码。一种是通过分析程序直接窃取密码;另一种是根据多次观察操作员的操作来获取密码。防范的方法是,改进原来程序设计中口令核对处理模块,并增设种种处理功能。比如采用可变式多级口令。

三、应用控制

云、用控制盘指对会计数据处理过程的控制,包括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三个方面。賊用控制基木要求是保证:(1)所有经审核的会计数据都要转换到电了介质上处理,处理结果以适当方式输出;(2)所有输入、转换、处理、输出都应在正常时间准确进行;(3)所有输出均反映经过审批、有效的经济业务。

(一)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的忖标是保证未经审批的业务数据不得输入计算机;经审批的业务数据能准确、完柴地输入系统。

1、业务数据的审批与准备

2、输入操作控制。操作员要经系统的权限检杏才能执行输入操作。

3、输入的程序控制

(1)业务数点计与控制数核对。此项控制能有效地防止单据的漏输、重输或作为控制项的输入错误。

(2)代码的有效性检验。

(3)借贷平衡检验。此项控制能防止记帐方向或金额的输错。

(4)编号的顺序检验。此项控制能有效防止凭单的漏输、重输或凭单号输错。

(5)数据的完整性的检验。此项控制能防止数据输入的不完幣性。

(6)合法性检验。此项控制能防止不合理的错误数据输入系统。

(二)处理控制

处理控制是为了保证数据正确处理而设置的控制。

1、处理过程的现场控制;

2、业务时序控制;

业务处理一坏紧扣一环,某一处理过程的运行结果往往取决于若干个相关条件过程的完成。如在凭证输入后,未经审核签章的凭证不应进行登帐处理,成木的计算要等料、工、费分配ZfTi,而结帐则应在本期所有期末业务处理完毕,且实行了记帐处理后才能讲行等。

3、数据流程控制;

数据流程控制是指在一个数据处理过程屮,为了保证数据加工的正确性所进行的控制。

4、数据备份及可恢复控制

软盘备份包括口备份、月备份和年备份。月备份和年备份都是指月末结帐和年末结帐后把当月和当年的数据备份下来。月备份和年备份都应该备份两套盘。两套盘要异地放置,一套交由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存放,另一套留在会计部门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保存。必须建立会计数据备份及恢复制度。

(三)输出控制

输出方式有:屏幕显示、打印输出、磁性介质输岀。

1、时序控制

输出顺序一般是先有帐再有表,在帐簿输出无误的情况下再进行输岀报表。

2、数据稽核控制

根据帐簿、报表Z间的勾稽关系,设置控制程序对输出的数据讲行核对,以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3、授权输岀控制

无论打印备种证、帐、表资料,还是对处理结果进行磁性介质的保存,均要有严格的授权控制,非授权人员不得进行输出处理。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管理

(一)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1、只有经授权的人才能讲入机房。单位的会计数据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机房还应有屛蔽措施。

2、机房应有防火、防盗、防尘、防雷和防静电措施,还应有温度、温度的保护措施,以便营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硬件运行坏境。

(二)建立健全操作管理制度

1、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数据录入员、系统管理员、程序设计员要明确系统运行、维护的职权关系。这三类人员不能兼任两种(含两种)以上职务,做到岗位职责、权力分明。

2、严格的权限控制措施。根据会计内部牵制的要求,必须明确每个上机操作人员可操作软件的权限, 每个操作人员均应采用各a的密码运行会计软件。

3、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操作人员每次操作完毕离开以前,必须正常退出系统,以防会计数据丢失,或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系统留下机会。

4、遵守上机操作记录制度。

5、系统管理员要定期检杳机内软件和会计数据是否被他人非法修改、更换及破坏等。

6、防止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盗版软件。

(2)避免可能有病毒的磁盘接触系统。除文件备份外一般不使用软盘。作备份软盘应先格式化后接触系统。作备份的软盘一般不应接触别的系统。

(3)使用防病毒工具。常用的防病毒工具有防病毒卡和防病毒软件。

(4)使用防火墙。重要的电算化系统最好不要直接与Internent联接。对于要与外部联网的系统,应使用防火墙技术。

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软件管理

(一)会计软件安全管理

1、源程序作为重要系统文档资料归档管理

2、会计软件必须加密

常丿II的软件加密方法可采川软加密、激光加密、硬卡加密等加密控制措施。

3、会计核算资料安全保密

(1)不允许任何人直接使用命令打开库文件对数据操作。

(2)不允许使用工具软件直接对电算化文件或磁盘操作。

(3)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4)以磁性记录形式保存会计档案资料。

(5)应用数据加密技术。

(6)系统管理员要定期检杳机内软件和会计数据是否被他人非法修改、更换及破坏等。

(二)软件维护管理

一是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根据核算、管理的的需求,开发一些应用功能;二是对软件源稈序作适应性修改;三是对现有软件功能进行扩展。

六、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档案管理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档案主要迅指打印输岀的备种帐、报表、凭证、存贮会计数据和程序的磁盘、光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屮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

1、所有会计档案须按财政部对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进行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2、打印输岀的会计资料应按归档要求整理立港,装订成册。

3、对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检查、复制(间隔期一般为一年),防止由于介质损坏而使档案丢失。

、' I若要采用磁盘、磁带、光盘或者微缩胶卷等介质存储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不再打印岀纸性凭证、帐簿、报表保管的单位,应得到同级财政部门的批准。

5、会计年度终了后,会计档案可由财政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可由财政部门编造清册移交单位档案保管部门保管。

"6、对电石?化会计档案要做好防火、防水、防尘、防磁、防虫、防盜、防霉等工作。

7、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评审资料,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到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5年。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概况

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o

以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为着眼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约1946年——1957年)是电子管计算机,主要以机器提供的指令来编制程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约1957年-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出现了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使用领域由科学计算逐步扩展到数据处理与白动控制。第三代(约1965年-1972年)是中小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的管理已上升到操作系统。第四代(1972年起)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其本质是智能化。

二、计算机的应用

(一)科学计算

(二)数据处理

(三)实时控制

(四)计算机辅助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CAD、CAM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五)人工智能

二i+登和4=目々卜王里的牛丰占

能高速度、心高质量地崑:戈齐种数据加工任务。

2、具有庞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的数据存取速度。

3、提供方便的使用方式与丰富多样的信息输出形式。

4、方便而迅速的计算机通信使信息共厚可以很容易实现。

5、高效率的计算机辅助开发手段。

第二节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_、数据与信息

国'际标准化算N(ISO)o数据分为数值数据与非数值数据两大类。数值数据是指日常生活屮表示数量多少和数值大小的数据,而非数值数据包括文字、声音、图画与活动图像。

信息处理的木质就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二进制

计算机屮按照数据表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数字电了计算机与电了模拟计算机。前者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数据,而后者用物理量来模拟数据大小并进行运算。

(一)二进制

即十进制数323.23=3X102+2X 10】+3X 10°+3X 101+2X 10'2

在数字电了计算机屮采用二进制计数法。在二进制计数法中只有两个数码:即0和1,其基数为2, 即逢二向高位进一,其位值是二的整数次幕。二进制数加法与乘法运算公式如下:

0+0=0 ()+1 = 1 1+0=1 1 + 1 = 10 0X0=0 0X1=0 1X0=0 1X1 = 1

(二)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要将二进制数化为I-进制数,只要按位值计数法原则展开,即将毎个二进制数码乘以对应位值,其代数和就是对应的十进制数。

即(1011」)X1X23+0X22+1X2I+1X2°+1X2"=(11.5)I()

2、十进制整数化为二进制整数采用2除取余法,即将-|?进制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再不断地将商除以2得到新的商与余数,等到商为0时上,这时将余数倒过来读出即为对应的二进制数码。而对于十进制纯小数,化成二进制数,只要将该数乘以2,得到积,再将小数部分乘以2得到新的积,反复以上步骤(小数部分为0时即I卜-),这时将

前面得到的乘积屮的隸数部分依次读出即为对应二进制数小数部分代码。

即(29)io=( 111O1)2,(O.6875)IO=(O.1O11 h,(29.6875)I0=( 11101.1011>

三、数值数据在在算机中的表示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屮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其表示方式有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两种。

一般在计算机中常用32位或64位来表示一个浮点数。

四、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对于字符,微机屮常采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即ASCII编码,它用一个字节即八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

五、中文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一)汉字的国标交换码与机内码

1981年我国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一基木集》(GB?2312?80)国家标准。选出了6763 个常用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字符,为毎个汉字规定了标准代码。第一部分是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共682 个;第二部分为一级常用汉字,共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第三部分为二级汉字,共3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GB2312国标字符集构成一个二维表格,它分为94行、94列,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

将区码与位码分别加上32后转换成一字节的二进制数,得到的双字节码称为国标交换码。汉字在计算机中不能以国标交换码存储,而是用机内码存储,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存储汉字的一种编码。

(二)汉字输入码

汉字输入编码方法大体分为四大类:一是数字编码;二是字音编码;三是字形编码;四是形音编码。

(三)汉字的字形码

汉字的字型主要有两种描述的方法:点阵字形和轮廓字形。Windows屮的True Type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轮廓字形标准。

(四)常用汉字输入法简介

1、智能ABC输入法。

以词组方式输入时有两种方式,一是输入全部的拼音字母;二是输入词纟H.的拼音声母。

2、五笔字形汉字输入方法。

五种笔划为横、竖、撇、捺、折,依次用1、2、3、4、5作为代号。汉字由字根组成,而根据字根Z 间在汉字中所处的位置关系,将汉字分为三种字型,即: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分别用1、2和3表示字型代号。

对Z以外的25个字母键分为五个区,毎个区5个键位,区号为笔划代号。键名部是一些组字频度较高而形体上又有一定代表性的字根。

在五笔字型输入法屮要输入汉字时,要注意:

(1)键名汉字输入方法。当你需要向计算机输入键名汉字时,只要把它们所在的键连击四次就可以

词词词词 字字字字 双三四多 (二)

出设备

To

(2)

成字字根的输入方法。成字字根可用一个公式表示为:键名代码+首笔代码+次笔代码+末笔代 码。

若要输入五种单笔划,则是打入键名后,再打一下此笔划所在的键(仍是键名),再打两个24 (L )。

(3) 一般汉字的输入方法。在拆分字根过程屮要注意能散不连、能连不交,兼顾直观、取大优先的 原

则。如果输入字根码不足四码,那么在后面以交叉识别码结束。字型码作为个位数字,而末笔笔型代码 作为1位数字,合起來的两位数对应的键就是交叉识别码。对于末笔笔型代码要特别注意:一是所有包围 型汉字屮的末笔,规定取被包围的那一部分笔划结构的末笔。二是对于字根“刀、九、力、匕”一律用它 们向右下角伸得最长最远的笔划“折”來识别。

(4) 词汇编码。

双字词在汉语词汇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分别取两个字的单字全码屮的前两个字根代码。 前两个字各取其笫一码,最后一个字取其前二码。

每字各取其第一码,共为四码。

按“ 一二三末”的规则。

第三节计算机硬件

一、 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報的计算机系统是由%更件、软件及用户等三部分组成的人机系统。所谓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 物理装

置,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前提。

二、 计算机的逻辑结构

基木的物理结构是基于冯?诺依曼结构,也称为稈序存储式计算机。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 正是他的

“存储程序与稈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计算机便件由输入设备、输出 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五个部分组成。

(一)输入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电传打字机、光笔、鼠标器、条形码识别器、字符识别器、用于通讯的模数

转换器等。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音箱、数模转换器等。

(三)存储器

1、主存储器。也叫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其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容量有限。内存又可 分为只读

存储器ROM 和随机存储器RAMo

2、辅助存储器。也叫外存。常见的存贮介质有磁盘、磁带、磁鼓和光盘等。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存 储容量大

且读取速度快,一般转速在每分钟3600转以上,密封性能与可靠性好。软盘上写保护口屮有一 滑块,当滑块将写保护口的孔遮住时,这时软盘处于可读可写状态,而移动滑块将写保护口的孔露出时, 软盘处于写保护状态,即可以从软盘屮读出信息,但不能修改或删除软盘屮的信息。只读形式丁?作的4.75 英寸的光盘称为CD —ROMo

3、存储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能力。它常以字节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字节为八个二进制位。1024 个字节

称为1K 字节,记为1KB 。1KK 字节称为兆字节,1MB=1024KB 。1GB 等于1024MB 。

(四) 运算器

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

(五) 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指挥屮心。控制器屮由指令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和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称为屮央处理器CPU, 乂名微处理器。把CPU 和内存一起称为计算机 的主机,

而把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统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从控制器的角度来看,每一条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稈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取指令;第二步 是分析

指令;第三步是执行指令。

四、 微机的物理结构

1971年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第一片微处理器Intel4004.

(一)微机的物理结构

微处理器包括三个基木部分:算术逻辑部件、寄存器、控制部件;根据作用的不同,总线分为数据、 地址和

控制)类。

(二)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主频,即微机的时钟频率,主频以兆赫(MHz)为单位,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2)字长是CPU能够同时处理的数据的二进制位数。字长越长性能越好。

(3)内存反映了内存储器存储数据的能力,存储容量越大,运算速度就越快,处理数据的范围也越

广。

五、微机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一)常用输入设备

1、键盘。键盘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101键盘可分为四个区:一是功能键区。二是主键码区,主键码区屮的键按功能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符号键,要输入上排字符时,通过同时按下【Shift】与对应键来完成,输入英文字母键时,可以通过【Shift】键或大小写锁定键【Caps Lock]来切换大写或小写字母的输入;另一类是控制键。三是数字键区,该区用来输入数字或迹行光标控制,两种状态通过【Num Lock】键来锁定。四是扩展键区。

2、鼠标器

鼠标器分为两大类:笫一类是机械式鼠标器;第二类是光电式鼠标器。

(二)输出设备

1、打印机。常用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静电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2、显示器。分辨率、彩色的数目及屏幕尺寸大小是显示器的重要技术指标。显示器的分辨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川一行屮的点数乘一列屮的点数来表示,分辨率越高则显示的图像越精细。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用光点的大小來表示,光点越小越好。

系统默认的输出设备绘显示器。显示器一般由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部分构成,一是与电视机类似、育接川于显示的设备——监视器,二是将监视器与主机相连接的接口电路——显示控制适配器,简称显示卡或适配卡。根据显示原理,显示器的显示方式分为字符显示方式和图形显示方式两种。显示器的分类还与显示卡有关。配备不同的显示卡,显示器的显示模式会有所区别。微机上常用的显示卡有VGA、SVGA、TVGA 等。

第四节计算机软件

一、软件的功能与分类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二、系统软件

系矗以件面向机器,它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通用性;二是基础性。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用程序和软件工具。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si基木的系统软件,其功能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稈,为用户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界面。

]、MS—DOS操作系统

MS-DOS是美国哦衣公司开发的,其特点是为单用户服务,只能执行单任务,采用字符式用户界面方式。

2^ Windows操作系统

这是目前微机屮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它是一种支持多任务且采用图形界面方式的一种操作系统。

3、多用户操作系统

其特点是一台上加带若干个终端,操作系统同时为各个用户服务。如UNIX, XENIX等。

(二)语言处理系统

1、机器语言。是指由0和1组成的一条条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机器指令的集合。每一条机器指令由操作码与地址码组成。

2、汇编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稈序叫汇编语言源稈序。用以翻译源稈序的软件叫汇编程序。

3、高级语言。有许多种,如FORTRAN. PASCAL、COBOL. C、BASIC语言等。FORTRAN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PASCAL和C语言主要用于系统稈序设计,COBOL语言主要用于商业数据处理。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稈序也叫源程序,机器不能右?接识别与运行。少数高级语言可采用解释方式外,大多数高级语言采用编译方式。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最广泛领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及

应用程序纽成,其屮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核心。根据数据纽?织模型的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分为关系型、层次型和网状型三种,其屮微机屮使用的大多数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应用软件

为解决各类应川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可分为两大类:

(一)通用应用软件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分类,通用应用软件可分为文、表、图、网、统计等几大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Perfects Office屮的Word等。

2、电了表格软件。如Lotus 1 2 3 , Office屮的Excel等。

3>图形、图像软件。如AutoCAD、CorelDrawHarvard Graphics等都是著名的图形软件。如Adobe 公司的Photoshop^ Office屮的照片编辑器等都是图像软件。

4^ 简报软件。如Office 屮的PowerPoint、Show Partnerx Harvard Graphics 等。

5、网络通信软件。如UNIX, Windows NT, Novell;电子邮件E-mail. FTP、Telneto

6、统计软件。如TSP、SPSS、SAS、BMDP等都是有名的统计软件。

(二)定制应用软件

定制应用软件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而定制的应用软件。

四、计算机病毒防范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或寄生依附于其他程序屮,就象生物病毒一样,在计算机系统屮生存和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从而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 共至严重破坏。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隐蔽性;

2、潜伏性;

3、传染性;

4、破坏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从计算机病毒产生后果的大小程度来分,有良性病毒与恶性病毒。所谓良性病毒是指发作时并不破坏数据或影响系统正常启动,而只是占川系统CPU资源和干扰系统工作,如小球病毒、巴基斯坦病毒等。恶性病毒发作时将破坏数据文件,删除文件或使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如CIH病毒、黑色星期五、南点病毒等。

从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方式来分,有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如小球病毒、大麻病毒等。文件型病毒如黑色星期五、雨点病毒等。

从入侵对彖来分,有单机型病毒和网络型病毒。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1、定期检查与消除计算机系统屮的病毒

常见的表现有:(1)屏幕显示异常;(2)系统运行异常;(3)磁盘存储异常;(4)文件异常。(5)打印机、蜂鸣器异常。

2、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计算机病毒传入的途径无非是从软盘、光盘或网络。

第五节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有关的媒体有五种。

1、感觉媒体;

2、表示媒体;

3、存储媒体;

4、表现媒体、6、传输媒体。

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能对文木、声音、图形、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获取、编辑、存储、处理、加工和表现(输出)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一台普通PC机要上升为多媒体计算机,只要添加一块声卡及音箱、一个CD-ROM光盘驱动器和支持多媒体的操作系统。视频卡的功能主要是逐帧捕捉图像并把图像数字化,并对这些图像数据进行压缩与还原。

八。与多媒体计算机配套的软件大致有四大类:一是支持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二是多媒体数据准备软件;三是多媒体作品的写作软件;四是备种多媒体应用软件。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具有三方面的特征:第一是信息媒体多样化;第二是集成化;第三焰交互性。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这个发展过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它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协议。

二、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系统来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一)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了网和资源了网组成。

(二)网络通信方式

网络中$结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称为网络拓扑,按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点对点通信方式和广播通信方式。

1、点对点通信方式。通常为远程网和大城市网所采用。点通信有星形、环形、树形、分布式等拓扑结构。

2、广播通信方式。大多数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广播通信方式有总线形、环形、任意形等拓扑结构。

(三)计算机网络硬件

服务器、客户端PC机、网卡和传输媒体是网络驶件的核心部分。传输媒体线路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线的,如电缆、光缆等;另一类是无线线路,如微波、卫星短波等。

(四)计算机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通常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及网络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区域范围(一公里或儿公里)内使用的,由多个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二)城域网MAN

城域网的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Z问,它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网络,它使用的是LAN技术。

(三)广域网WAN

广域网是将远距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纟H?成的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服务

(一)基本功能

1、资源共享功能;

2、计算机间的通信功能;

3、均衡负荷功能;

4、分布处理功能;

5、集中处理功能;

6、提高可靠性;

7、综合信息服务的功能。

(二)网络的基本服务

主要的服务有以下几种:1、文件服务;2、应用服务;3、消息服务;4、打印服务;5、数据库服务;

6、集屮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第二节数据通信与网络体系结构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Q

数据通信是指二舌计算机、终端设备或其他通信设备与另一台计算机、终端设备或其他通信设备Z间的通信,它包括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两层含义。

(二)信道

信道是指能传送电信号的通路,它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二、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屮连接各个数据终端设备的物理媒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线线路,包括电缆、光缆等;另一类是无线线路,包括微波、卫星短波等。

(一)双绞线

(二)同轴电缆

(三)光导纤维电缆

(四)微波通信

(五)卫星通信

三、调制解调器

(一)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实现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就称为调制解调器,缩写为Modems

(二)调制解调器的构成。调制解调器主要由基带处理、调制解调和信道三大部分组成。

四、网络协议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分七层:

(1)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在物理介质上传送。

(2)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一帧一帧的信息。

(3)网络层:控制信号的屮间转发和路径选择。

(4)传输层:建立点一点通信通道,并传输数据。

(5)对话层:提供两个实体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对话连接的方法。

(6)表示层:提供通信实体间数据交换的标准接口。

(7)应用层:负责应用管理和执行应用程序。

第三节局域网

一、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一)局域网的组成

(1)传输介质;(2)网络适恥器;(3)网络服务器;(4)工作站;(5)网络软件。

(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法,按其控制方式可分为集屮式和分布式控制。在目前来说,广泛采用的是分布式访问控制方法。

(三)局域网的互联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的分层观点,把互连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更高层,与Z对应的分别是屮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四)网络的管理和安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网络管理按功能分成五个部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恥置管理、计费管理和完全管理。

安全机制:(1)简单口令;(2)信息加密;(3)防火墙。

第四节因特网

—、Internet 的构成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哉大的计算机广域网,称为因特网。

二、Internet的主要功能

(一)电子邮件(E-mail)

(二)文件交换

(三)远程登录

(四)电子商务

(五)专题讨论

(六)网络可视电话

(七)网上事务处理

三、Internet的地址与域名系统

为了实现主机间的通信,每台因特网上的主机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

(一)IP地址

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 将它们分为4组,每组8位,由小数点分开,即由四个字节來表示,叫做点数表示法。如202.11601。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s Internet Exploer5.0浏览器启动与浏览窗口功能

Internet Exploer5.0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因特网上浏览和查找的浏览器,简称为IE浏览器。二、访问网上站点

访问站点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站点的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访问站点或网页,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超级链接来访问特定的站点或网页。

(一)统一资源定位

URLrfl四个部分纽成,方式:〃主机名/地点/文件名

(二)超级链接

页面中带有下划线的条目是典型的超级链接O鼠标指向一个条目而变为于形时,就表明它是一个超级

链接

三、保存和打印网页

正式被保存的网页是存在“我的文档”里,而下载的网页是存在临时文档里,随时可能被删除掉。

第六节电子邮件

新建电了邮件与发送

收件人——可输入一个或多个收件人的电了邮件地址,分别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开。

抄送的意思是告诉收件人,有其他用户也将收到这封电子邮件。

脱机状态下撰写邮件,以减少上网费用。撰写完毕示,单击“发送”,邮件将被保存在发件箱中,下次联机时会H动发出。

许多邮件和新闻服务器限制了可发送和接受邮件的大小。使用Outlook Express可以将大型邮件或文件发送到限制所接受邮件大小的邮件或新闻服务器上。

云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电算化》:凭证录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辅导/云南会计 从业资格考试 2016年云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电算化》:凭证录入 1.凭证录入 (1)凭证录入的内容 ①凭证头 凭证类别、制单日期、附件张数等。 ②凭证体 摘要、科目、发生金额、辅助信息等。 (2)凭证录入的输入校验 ①会计科目是否存在,即会计科目是否是初始化时设置的会计科目; ②会计科目是否为末级科目; ③会计科目是否符合凭证的类别限制条件;

④发生额是否满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凭证要求; ⑤凭证必填内容是否填写完整; ⑥手工填制凭证号的情况下还需校验凭证号的合理性。 2.凭证修改 (1)凭证修改的内容 凭证可以修改的内容一般包括摘要、科目、金额及方向等。 ①凭证类别、编号不能修改。 ②制单日期的修改也会受到限制。 (2)凭证修改的操作控制 ①修改未审核或审核标错的凭证 ②修改已审核而未记账的凭证 ③修改已经记账的凭证 ④修改他人制作的凭证 3.凭证审核

①审核人员和制单人员不能是同一人; ②审核凭证只能由具有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 ③已经通过审核的凭证不能被修改或者删除,如果要修改或删除,需要审核人员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进行; ④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必须进行修改,并通过审核后方可被记账。 4.凭证记账 (1)记账功能 在会计软件中,记账是指由具有记账权限的人员,通过记账功能发出指令,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预先设计的记账程序自动进行合法性校验、科目汇总、登记账目等操作。(2)记账的操作控制 ①期初余额不平衡、不能记账; ②上月未结账,本月不可记账; ③未被审核的凭证不能记账; ④一个月可以一天记一次账,也可以一天记多次账,还可以多天记一次账;

四川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核心讲义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圣才出品】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考情分析】 学习本章需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含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记账的异同。 本章是本门课程较为基础的一个章节,考试分值一般在15分以内。题型多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其中以单选题为主,涉及分值在10分左右,另外还涉及少量的多选题和判断题,两种题型的分值合计一般不超过5分。本章内容相对较少,且涉及的知识点多为理论知识,考生需要多加理解并巧妙记忆,如重点词记忆、对比记忆或排除法记忆等。 【常考考点】 1.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3.探索起步阶段的时间、基本特征; 4.推广发展阶段的时间、基本特征; 5.渗透融合阶段的基本特征; 6.集成管理阶段的基本特征; 7.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发展过程; 8.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9.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10.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记账的异同。 【大纲要求】 会计电算一、会计电算化简介(1)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化概述(2)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3)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4)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二、会计核算软件(1)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 (2)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3)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4)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核心讲义】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我国会计电算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当时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处于实验试点和理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成批处理大量数据,其基本特征是: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无数据管理。 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主要实现的是会计核算电算化,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成本计算电

会计电算化基础档案设置步骤

第二周上机实验内容 本周主要内容: 1、登陆企业应用平台,熟悉界面选项 2、基础档案设置 (1)机构人员设置 (2)客商信息设置 (3)存货设置 课前准备:(1)删除【数据文件】所有的文件, (2)登陆【系统管理】,从【备份文件】中【引入】备份账套。 一、登陆企业应用平台 能够登陆企业应用平台的用户:系统管理平台添加的10个用户 因对基础档案设置,因此以账套主管夏颖的身份登陆 登陆具体步骤: (1)点击【企业应用平台】,打开【登陆】界面 (2)在【登陆】界面中相关输入项 登陆到与SQL的服务器一致(上节课已讲) 操作员:KJ001或者夏颖 密码:为1或者是在上节课用户管理中设置的密码 账套:选择自己建立的账套比如001 操作日期:2008-07-01 (提示一定要进行修改不要默认) (3)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到【企业应用平台】界面 二、基础档案设置 基础档案设置包括机构人员设置、客商信息设置、存货设置以及财务设置,本周主要是进行机构人员、客商信息、存货的基础设置。 (一)、机构人员设置 1、部门档案设置操作: (1)双击【部门档案】,打开界面 (2)通过点击【添加】按钮实现添加操作(部门负责人暂时不选资料p555表10-2)

注意:部门负责人资料在职员档案设置后,再返回通过修改功能补充设置 部门档案资料一旦使用将不可修改或者删除 2、人员类别设置操作 (1)双击【人员类别】,打开界面 (2)在人员类别目录树中双击选择欲设置子类别的人员类别,然后单击工具栏 上的【添加】按钮,打开【增加档案项】对话框,输入相关的信息,点击【确 定】按钮进行保存。(资料在p555表10-3) 注意:人员类别和编码不能为空,不能重复 人员一级类别由系统预置,可修改但是不能增加和删除 如果类别被引用后不允许增加子类别 3、人员档案设置操作: (1)双击【人员档案】,打开窗口 (2)输入相关人员信息(教材p556 表10-4) 4、部门负责人设置操作: (1)双击【部门档案】,打开界面 (2)选择要进行添加的部门,点击【修改】按钮进行修改。 (二)客商信息设置 1、地区分类设置操作(教材p557表10-6) 2、行业分类设置操作(教材p557表10-9) 3、客户分类设置操作(教材p557表10-7) 4、供应商分类设置操作(教材p557表10-8) 5、客户分级信息设置操作(教材p557表10-10) 6、客户档案设置操作(教材p558表10-11) 7、供应商档案设置操作(教材p558表10-12) (三)存货信息设置 1、存货分类设置操作(教材p559表10-13) 2、存货计量单位组以及计量单位信息设置操作(表10-14、表10-15) (1)双击【计量单位】,打开【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组】窗口 (2)在【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组】窗口单击工具栏上的【分组】按钮,打开【计量

会计电算化教案-基础设置1

教案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授课人: 课题基础设置课时 2 教学目的 与 要求 掌握建立各种分类档案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重点 与 难点重点:建立各种分类档案难点:基础设置的先后次序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 基础设置 一、编码方案五、地区分类 二、数据精度六、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 三、部门档案七、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 四、职员档案 授课效果 分析总结 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较高。 注:教师每次课都要写一份教案,放在该次课讲稿前面。

第三章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也称为系统初始化,就是第一次进入系统进行会计 核算之前所做的一系列的设置工作。商品会计软件的基本特点就是 通用性(指会计软件可以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时期使用),而各核算单位都有区别于其他单位的特点和核算要求,因此,各核算单位的会 计核算环境也不相同,就有必要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要求设置会计 核算所需要的会计科目、凭证类别、辅助账核算;设置职员档案、 部门档案等基础档案资料。这些设置工作就称之为系统初始化。由 此可见,基础设置是将商品会计软件的通用会计环境转化为满足各 核算单位核算要求的专用会计环境的手段,是联系手工账和计算机 账的桥梁和纽带。 不同的商品会计软件,由于通用性强弱不同,其基础设置的内 容也不完全相同,通常包括设置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凭证类别、 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存货档案等。这些内容都属 于系统的公用信息,该系统中各个模块都可以使用这些设置的内容。 一、设置编码方案 (一)设置编码方案的意义 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在使用核算对象的时 候,手工会计一般使用核算对象的中文名称,而电算会计则使用核 算对象的编码,如科目编码、职员编码、部门编码、客户编码、供 应商编码、项目编码、存货编码、固定资产编码等。 在电算会计中大量使用各种编码,是由于编码具有唯一性、层 次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电算会计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和管 理变得更加准确和方便,所以,设置一套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的 编码体系是我们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的需要。

《会计电算化基础》(课程代码07246) 题

《会计电算化基础》(课程代码07246)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 A.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包括设置核算规则 ? B.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包括输入记账凭证 ? C.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包括修改账薄数据 ? D.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不包括编制报表 2、图形与数据的关系是( A ) ? A.图形是利用报表文件的数据生成的。 ? B.图形是独立的文件 ? C.图形可以单独打开 ? D.报表数据被删除后,图形可以存在 3、具有人员分工操作权限的是( B ) ? A.电算维护 ? B.账套主管 ? C.软件扣作员 ? D.审核记账员 4、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目标性、层次性、独立性和( C ) ? A.开放性 ? B.静止性 ? C.整体性 ? D.封闭性 5、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任务是( C ) ? A.减轻会计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 ? B.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 C.加强财备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 D.减少会计人员的数量 6、操作员初始密码由( C )指定 ? A.销售总监 ? B.账套主管 ? C.系统管理员 ? D.企业老总 7、通常情况下,( B )的科目需由出纲签字 ? A.资产类 ? B.现金、银行存款 ? C.负债类 ? D.应收、应付

8、若某一科目即有一级科目又有二级科目,输入科目余额时应( B ) ? A.只输入一级科目余额 ? B.只输入二级科目余额 ? C.输入哪一个都可以 ? D.两者都输入 9、固定资产减少时,该固定资产记录应(C ) ? A.不能删除 ? B.直接删除 ? C.仍保留在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中 ? D.转入固定资产备查文件中,然后删除 10、机制凭证是指( C ) ? A.计算机打印的凭证 ? B.输入计算机的凭证 ? C.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 ? D.规范的记账凭证 11、确定会计科目编码编则方案时,应满足的要求是( B ) ? A.所有科目的编码长度相同 ? B.科目代码应具有一定的护展性 ? C.编码的级长不要超过二级 ? D.科目代码应输入本级科目的代码 12、进行月末结账处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 A.结账前必须将所有凭证登记入账 ? B.某月结账后,将不能再输入该月凭证 ? C.结账过程中不允许无故中断系统运行或关机 ? D.每月可多次结账 13、凭证输入后保存在( A ) ? A.临时凭证文件 ? B.记账凭证文件 ? C.科目汇总表文件 ? D.未达账文件 14、会计科目建立的顺序是( C ) ? A.先建立下级科目,再建立上级科目 ? B.选建立明细科目,再建立一级科目 ? C.先建立上级科目,再建立下级科目 ? D.不分先后 15、填制凭证后,计算机自动检查借贷双方量否平衡,不平衡的凭证( A ) ? A.不能保存 ? B.可强行保存 ? C.不能退出 ? D.不能放弃

黑龙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知识点: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黑龙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知识点: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一)设置控制参数 1.设置启用会计期间 启用会计期间是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开始使用的时间。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启用会计期间不得早于系统中该账套建立的期间。设置启用会计期间在第一次进入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时进行。 2.设置折旧相关内容 设置折旧相关内容一般包括:是否计提折旧、折旧率小数位数等。 如果确定不计提折旧,则不能操作账套内与折旧有关的功能。 3.设置固定资产编码 固定资产编码是区分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唯一标识。 (二)设置基础信息 1.设置折旧对应科目 折旧对应科目是指折旧费用的入账科目,资产计提折旧后必须设定折旧数据应归入哪个成本或费用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某一部门内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可以归集到一个比较固定的会计科目,便于系统根据部门生成折旧凭证。 2.设置增减方式 企业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方式不同,其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不同。记录和汇总固定资产具体增减方式的数据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固定资产增加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购买、投资者投入、捐赠、盘盈、在建工程转入、融资租入等。 固定资产减少的方式主要有:出售、盘亏、投资转出、捐赠转出、报废、毁损、融资租出等。 3.设置使用状况 企业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同时,不同使用状况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理也有区别,需要根据使用状况设置相应的折旧规则。 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包括在用、经营性出租、大修理停用、季节性停用、不需要和未使用。 4.设置折旧方法 设置折旧方法是系统自动计算折旧的基础。折旧方法通常包括不提折旧、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系统一般会列出每种折旧方法的默认折旧计算公式,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定义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的名称和计算公式。

会计电算化知识要点

第一章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信息源于对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输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进行财务分析、辅助管理决策的有机整体。本章中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指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第一节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一、信息系统 1、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 会计数据:会计数据通常是指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一般来说,会计数据包括数字数据和非数字数据。 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分类、汇总后的结果。可以用数字、符号、文字、图表等来表示。会计信息是反映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好财务决策的依据。 2、信息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存储、检索和管理的系统。 3、信息系统的主要形式: 信息系统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业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代表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仍在不断发展之中。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各个主要阶段包括的内容: 日常运行层系统:业务处理系统(TPS)是最为常见的运行处理系统。 知识层系统:知识运用系统(KWS)和办公处理系统(OS)是最为常见的知识层系统。 管理层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最为常见的管理层系统。 战略层系统:经营支持系统(ESS)是最为常见的战略层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处理、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具体的说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提供信息支持企业的运行、管理与决策功能。 三、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的实体。这个系统收集、加工、存贮、传送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为预测经济前景、经营决策、控制经营过程提供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准确性和及时性、处理流程自动化、数据管理集中化、严格的内部控制。 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部分或全部会计业务的会计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采购核算子系统、往来核算子系统、存货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报表处理子系统。 五、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会计师的工作职责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会计人员扮演了三方面的角色: 设计者: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人员,会计师应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哪些业务事项被记录?业务事项如何记录?业务事项记录的时间?各种记录如何处理?应产生哪些报告? 使用者: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取决于会计人员对系统流程理解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程度。如信息系统存储了哪些会计数据?如何访问会计数据? 审计者:作为内外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会计数据和由系统生成的报告的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基础作业答案

《会计电算化基础》作业 自测A 一、选择题 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C A. 1 B. 2 C. 3 D. 4 2、会计电算化一词较正确的解释为。A A. 计算机会计工作 B. 财务软件加计算机设备 C. 财务软件 D. 计算机设备 3、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具有几个方面条件。D A. 1 B. 2 C. 3 D. 4 4、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具备哪几方面条件。D A. 良好的基础 B. 技术支持 C. 一定的资金保证 D. 以上均是 5、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什么是实现电算化的较好方法。C A. 自行开发软件 B. 拷贝一个会计软件来 C.购买通用软件 D. 向别单位借 6、从目前的会计实务来看,会计核算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模块是。B A. 工资核算和帐务处理 B. 报表处理和帐务处理 C. 固定资产和工资核算 D. 帐务处理和固定资产 7、在会计核算软件中,数据处理的流程反映各个功能模块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传送关系。{D) A. 业务 B. 核算 C. 功能 D. 数据 8、一般来说,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D A. 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B. 有开展会计电算化 C. 有一定量的资金保证 D. 以上都是

9、开展会计电算化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基础工作,这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C} A. 硬件基础和管理基础 B. 人员基础和硬件基础 C. 管理基础和会计基能 D. 会计基础和硬件基础 10、开展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包括:D A. 硬件费用 B. 软件费用 C. 培训费用 D. 以上都是 11、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所需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D A. 硬件支持 B. 软件支持 C. 人才支持 D. 以上都是 12、一个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哪几方面的准备:D A. 制订实施计划 B. 统一思想认识 C. 整顿基础工作 D. 以上都是 13、实现会计电算化需选购的硬件主要包括D A. 计算机 B. UPS C. 打印机 D. 以上都是 14、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的意见》明确,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的大中型企业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基础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 D A. 10-30% B. 20-40% C. 30-50% D. 40-50% 15、“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 1979 B. 1981 C. 1983 D. 1988 16、会计电算化后结帐的概念最正确的应为:D A.同手核算中的结帐 B. 计算本月发生额 C. 计算月未余额 D. 封帐 17、数据输入员和审核员应该是:B A. 同一个人 B.不同两人

初级会计电算化年度模拟试题

2010年初级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存储程序原理是由( )于1946年提出的,它明确了计算机硬件组成的五大部分。 A.冯·诺依曼 B.宾州大学c.布尔 D.爱迪生 2.wirldows2000系列软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分为( )个版本。 A.1 B.2 C.4 D.8 3.假如想退出系统,只需单击( )按钮,然后选定“关机”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A.“文件” B.“程序” C.“开始” D.“窗口” 4.“开始”菜单的文档命令的功能:显示最近( )的15个文档清单。 A.打印过 B.保存过 C.编辑过 D.打开过 5.用鼠标器启动应用程序方法是:单击“开始”按钮,再( )直到需要的命令单击。 A.点击鼠标 B.移动高亮条c.拖动鼠标 D.拖放鼠标 6.存对话框中的( )右单击鼠标器,将弹出快捷菜单,能够方便地编辑文本。 A.列表框 B.文本框c.编辑软件窗 D.B,c

7.从列表框中选定( )项步骤,先单击要选定的第一项,再按住Shift键,单击要选定的最后一项。 A.多个不连续 B.多个连续 C.两个不连续 D.A,C 8.( )榧开始是一个矩形框,显示当前选择的选项。假如单击其右边的箭头按钮,会出现一个列表框 A.下拉式列表 B.复选框c.单选框 D.A,B 9.复选框位于选项的左边,表示选定或消除该选项。当复选框内有( ),表示选定该选项。 A.“●” B.“√” C.“*” D.“#” 10.在菜单中,有一些命令以灰色调和虚线字符皿示符显示,表示此命令在当有情况下( )。 A.可选择 B.正在的执行中c.为快捷方式 D.无效 11.字形码用在输出时产生汉字形,通常采纳( )。 A.矢量字型 B.宋体c.标准字型 D.点阵字型 12.汉字输人码又称为( )是指从键盘上输入汉字时采纳的编码规则。 A.输出码 B.外码 C.字形码 D.音形码 13.全拼输入法使刚键盘上的26个字母代表汉语拼音中相同形状的( )直接从键盘输入。 A.声母 B.韵母 C.音标 D.声母和韵母 14.汉字输入编码方案大体可分为:( )、音码、形码及音形码等JL种。 A.五笔字型 B.序码 C.拼音码 D.首尾码

初级会计电算化实操练习题

《初级会计电算化》上机练习题 1、设置操作员 编号:001 姓名:张三口令:1 编号:002 姓名:李四口令:2 2、建立账套 按下面信息建立账套。 (1)账套信息 账套号:520 账套名称:尚德机构广州分校 启用会计期间:2005年1月 (2)单位信息:尚德机构广州分校 单位简称:尚德广州校 单位地址:壬丰大厦东厅2205A 联系电话: (3)核算类型 本币代码:RMB 本币名称:人民币 企业类型:商业 行业性质:新会计制度科目 账套主管:001张三 是否按行业预置科目:是 (4)基础信息 客户是否分类:是 供应商是否分类:是 存货是否分类:是 有无外币核算:无 (5)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 部门编码级次:1- 2-3 结算方式编码级次:1- 2 (6)数据精度定义:默认 3、启用总账系统 启用总账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启用日期为2005-01-01

4、操作员权限设置 设置操作员002拥有520账套“现金管理”及“总账---审核凭证、记账、结账”的操作权限。 5、2005-01-01年张三的身份登陆520账套并进行会计科目设置 (1)新增会计科目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辅助账类型 100201 工行存款日记账、银行账 113301 应收个人借款个人往来 124301 硬件数量核算(单位:张) 160301 人工费项目核算 (2)修改会计科目 将“1131 应收账款”科目修改为有“客户往来”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 (3)删除会计科目 将“1232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删除。 (4)指定会计科目 指定“1001现金”为现金总账科目、“1002银行存款”为银行总账科目。 6、设置凭证类别 设置类别为“记账凭证”的凭证类别,无限制条件。 7、设置结算方式 设置结算方式编号为“1”,结算方式名称为“现金结算”的结算方式。 设置结算方式编号为“2”,结算方式名称为“银行结算”的结算方式 10、设置职员档案 设置编码为“001”、姓名为“张三”、部门为“采购部”的职员。 “002”、姓名为“李四”、部门为“财务部”的职员。

202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电算化(章节3)

2020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电算化(章节 3) 第三节: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会计软件和服务的规范】 解读《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2020年12月6日,财政部以财会〔2020〕20号印发《企业会计 信息化工作规范》。该《规范》自 2020年1月6日起施行。 1994年6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对企业来说,《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代替了《商品化会计 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 本功能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共计4个20世纪90年代的 会计信息化规范文件。 【例题1·单选题】2020年12月6日,财政部以财会〔2020〕20 号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该规范自( )起实施。 A.2020年12月31日 B.2020年1月1日 C.2020年1月6日 D.2020年3月1日 【答案】C 1.相关概念

《规范》中所称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开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 与其它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规范》所称会计软件,是指企业使用的,专门用于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功能模块。 《规范》所称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由会计软件及其运行所依赖的 软硬件环境组成的集合体。 2.适用范围 企业(含代理记账机构,下同)展开会计信息化工作,软件供应商(含相关咨询服务机构,下同)提供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适用本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不适用本规范。 3.财政部门的职责 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 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企业展开 会计信息化工作。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2020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说法准确的有( )。 A.新《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适用于中国境内的行政单位和 企事业单位 B.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C.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 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企业展开会 计信息化工作

2019会计电算化-阶段基础测试

第一阶段基础测试 一、单选1、在报表中,由于各报表的数据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所以报表中各数据的采集、运算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报表中,主要有()。(分数:2 分) A. 计算公式、舍位平衡公式和输出公式 B. 计算公式、舍位平衡公式和审核公式 C. 计算公式、舍位平衡公式和修改公式 D. 计算公式、舍位平衡公式和保存公式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2、下列关于单元格数据输入方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 分) A. 可以单击单元格后再单击编辑栏,在编辑栏内输入,然后按回车键(Enter)确定输入 B. 在单张工作表的多个单元格中快速录入完全相同的数据要通过组合键“Ctr1+Enter”确 认录入的内容 C. 在多个单元格中快速录入部分相同的数据需通过单击“数字”选项卡,在“分类”中选择“自定义”进行设置 D. 在工作组的一个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中快速录入相同的数据要通过“Enter”确认录入的内容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3、某单元格区域包括8个单元格:B1、B2、C1、C2、D1、D2、E1和E2。下列表示该单元格区域的写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 分) A. B1:E22 B. E2:B11 C. E1:B222 D. B2:E2标准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4、关于审核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 分) A. 审核人必须具有审核权 B. 作废凭证不能被审核,也不能被标错 C. 审核人和制单人可以是同一个人 D. 凭证一经审核,不能被直接修改或删除标准答案是:C。您的答案是:5、下列设备中,不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分数:2 分) A. 绘图仪 B. 音响装置 C. 显示器 D. 触摸屏标准答案是:D。您的答案是:6、账务处理系统初始余额录入后,系统提示数据错误时,应当()。(分数:2 分) A. 不必一定改正 B. 必须修改直到借贷双方平衡 C. 是否平衡没有影响 D. 可以记账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7、企业使用会计软件不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分数:2 分) A. 财政部门 B. 税务部门 C. 工商部门 D. 法律部门标准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8、在工资管理模块中,属于工资数据中基本不变数据的是()。(分数:2 分) A. 出勤天数 B. 基本工资

初级会计电算化期末复习题

《初级会计电算化》期末考试复习 题 一、单项选择 1、打开一个 Word 文档是指() A. 把文档内容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 B. 启动Word 软件 C. 为指定文件开设一个空文档 D.把 文档内容从磁盘调入到内存并显示 2、计算机硬件唯一能直接理解的语 言是()。 A 机器语言 C 语言 D 3. 下设备中,只能作为输出设备的 是 ()。 A. 键盘B. 打印机C. 鼠标 D. 软盘驱动器 B 、汇编语言 C 、FORTRA 语言

4. 会计软件对已经输入但()的机内记账凭证,应提供修改和审核的功能。 A、未编制会计报表 B 、已编 制会计报表 C、未登记会计账簿 D 、已登 记会计账簿 5. 功能为进行键盘输入的大小写转换的控制键是()。 A. CAPSLOCK B. SHIFT C. NUMLOCK D ALT 6. WINDOW舗,汉字输入法之间切换可以使用键盘上的()组合键。 A. CTRL+ALT B. ALT+ 空格 C. CTRL+SHIFT D. ALT+SHIFT 7. 下列方法不能打开Word文档的是()。

A、选择【文件】|【打开】命令 B、在文件菜单的列表中选择打开的文档 C、在我的电脑中双击Word文档D选择【编辑】|【打开】命令 8. 在资源管理器的文件夹窗口中,带“ +”的文件夹图标表示该文件夹 ()。 A. 是根目录 B. 包含文件 C. 包含子文件夹 D. 包含更多的文件和子文件夹 9. 对应于常用工具栏里“粘贴”按钮的快捷键是()。 A. Ctrl+F B.Ctrl+U C.Ctrl+X D.Ctrl+V 10. WINDOWS中,文件夹的组织结构是

2020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章节知识点(2)

2020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章节知识点(2)第二节: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其功能模块 【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企业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定制开发、购买与开发相 结合等方式。 其中,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委托外部单位开发、企业与 外部单位联合开发三种具体开发方式。 (一)购买通用会计软件 通用会计软件是指软件公司为会计工作而专门设计开发,并以产 品形式投入市场的应用软件。企业作为用户,付款购买即可获得软件 的使用、维护、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服务。 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1.企业投入少,见效快,实现信息化的过程简单; 2.软件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运行效率高,能够满足企业的绝大 部分需求; 3.软件的维护和升级由软件公司负责; 4.软件安全保密性强,用户只能执行软件功能,不能访问和修改 源程序。 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主要有: 1.软件的针对性不强,通常针对一般用户设计,难以适合企业特 殊的业务或流程; 2.为保证通用性,软件功能设置往往过于复杂,业务流程简单的 企业可能感到不易操作。

(二)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是指企业自行组织人员实行会计软件开发。 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1.企业能够在充分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 设计最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会计软件; 2.因为企业内部员工对系统充分了解,当会计软件出现问题或需 要改进时,企业能够即时高效地纠错和调整,保证系统使用的流畅性。 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主要有: 1.系统开发要求高、周期长、成本高,系统开发完成后,还需要 较长时间的试运行; 2.自行开发软件系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普通企业难以 维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软件人才队伍。 (三)委托外部单位开发 委托外部单位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委托外部单位实行会计软件开发。 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1.软件的针对性较强,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2.对企业自身技术力量的要求不高。 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主要有: 1.委托开发费用较高; 2.开发人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了解业务流程和客户需求,会延长 开发时间; 3.开发系统的实用性差,常常不适用于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

中华会计网校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习题班讲义第二部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部分) 第1页 第二部分 会计电算化理论 【考情分析】 1.本部分针对大纲中第一、三章相关内容 2.本部分理论和第一部分实务操作相关知识点联系理解记忆 3.注意排除法在本部分的使用 4.相关考点要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大纲原文解析】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 系统的集成管理 答疑编号:NODE00779600020100000101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一)通用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二)单用户和多用户会计核算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 (二)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间的联系 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4.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 (二)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1.会计核算工具不同 2.会计信息载体不同 3.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 4.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别 5.内部控制方式不同 第三章大纲:略 答疑编号:NODE00779600020100000102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系统讲解】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1.狭义: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2.广义:软件开发和应用、人才培养、宏观规划、制度建设、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3.会计角度: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会计人员操作,实现计算机替代人工完成会计工作。

会计电算化(从业课程第一阶段重点)

会计电算化 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考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 (一)会计电算化 交叉学科(会计+计算机) 广义概念 狭义概念 “会计电算化”一词于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简称。 狭义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广义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宏观规划、制度建设、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的特征包括人机结合;会计核算自动化、集中化;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内部控制多样化。 *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或者其他功能模块,包括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储数据以及有关资料,会计软件具有以下功能:为会计核算、财物管理直接提供数据输入,生成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 ·会计电算化的特征有:人机结合;会计核算自动化、集中化;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内部控制多样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中,内部控制主要表现为软件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即原有的手工控制手段依然部分保留,同时增设计算机软件控制。 ·在电算化方式下,能够避免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出现的部分错误。 【考点】ERP和ERP系统(*)---企业(E)资源(R)计划(P) 美国Gartner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企业资源计划是MRP 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 ·企业资源管理简称“ERP”,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为企业决策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目的是整合、优化企业资源。 ·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财务管理、分销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功能是ERP最核心的管理功能。 ·ERP系统的重要思想之一时“集成”,其中的信息集成要求数据“来源唯一,实时共享”。 ·ERP将企业与其外部的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对企业的物资资源(物流)、人力资源(人流)、财务资源(财流)和信息资源(信息流)等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即“四流一体化”或“四流合一“),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强调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配置和使用资源的效率。 ·在会计电算化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ERP系统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成本和效率的控制,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之测试题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选: 1、被称作‘‘裸机’’的计算机是指() A.没有装外部设备的微机 B.没有装任何软件的微机 C.大型机器的终端机 D.没有硬盘的微机 2、下面属于多媒体的关键特性是()。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分时性 D.独占性 3、万维网引进了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指的是()。 A.包含多种文本的文本 B.包含图像的文本 C.包含多种颜色的文本 D.包含链接的文本 4、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5、计算机病毒是()。 A.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目 B.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C.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病毒 D.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6、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A.读写速度快 B.存储容量大 C.运算速度慢 D.以上三项都对 7、()是多媒体开发工具软件。 A.PHOTOSHOP B.acdsee C.AUTHORWARE D.WINZIP 8、NOVELLNETWARE是()软件 A.CAD B.网络操作系统 C.应用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9、应用软件是指()。 A.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 B.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C.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D.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软件

10、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A.WAN https://www.360docs.net/doc/986709881.html,N C.MAN D.GAN 11、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鼠标器是连接在()。 A.键盘接口上的 B.显示器接口上的 C.串行接口上的 D.并行接口上的 12、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将外存的信息传送到内存中的过程称之为()。 A.写盘目 B.拷贝 C.读盘 D.输出 13、多媒体PC是指()。 A.能处理声音的计算机 B.能进行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处理的计算机 C.能处理图像的计算机 D.能进行通信处理的计算机 14、为了保证全网的正确通信,internet为联网的每个网络和每台主机都分配了唯一的地址,该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并每隔8位用小数点分隔,将它称为()。 A.TCP地址 B.IP地址 C.WWW服务器地址 D.WWW客户机地址 15、资源管理器的窗口分为左右两个区,左区显示的是树形文件结构图,右区显示的是当前文件夹所包含的对象,在左区的文件夹结构中,若看到有的文件夹图标左侧有一个‘‘-’’号,表示()。 A.所有子文件夹都已打开 B.该文件夹中还有子文件夹 C.该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 D.该文件夹为空 16、在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是() A.无法更改的 B.可以在桌面空白处击右键,再击其属性来修改 C.可以在两个图标中选一个 D.可以选择它,击右键,再击其属性来修改 17、在菜单项中带括号的字母表示可按()键加此字母快速选中。 A.A1t B.CTRL C.SHIFT D.ESC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概述 含义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这个词语的由来 1981年8月在长春市由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的。 内涵(知道4个英文,4个中文) A ccounting D ata P rocessing S ystems 会计数据处理系统 A ccounting M anagement I nformation S ystem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A ccountin D ecision S upporting S ystem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A ccountin I nformation S ystem 会计信息系统 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异同 相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

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遵循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财经制度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税法》、《审计法》 准则:38条准则 财经制度,根据各个行业 3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一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4信息系统的功能一致。功能(5个) 信息采集与记录、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内部)、信息的输出(对外) 5编制的会计报表一致。 6保存会计档案一致。都是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保管。 原始凭证或者是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由他人审核(出纳签字)——登记账簿(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月底,制作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结账 手工方式下,都是人工完成的,电算化会计下填制记账凭证以及之前的步骤是由人工完成的,后面的都是由电脑完成的。 不同点

初级电算化

初级会计电算化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通常人们所说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B、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构成计算机电子的、机械的物理实体称为() A、计算机系统 B、计算机硬件系统 C、主机 D、外设 3、计算机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A、源程序 B、应用软件 C、管理软件 D、科学计算 4、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源程序 B、机器语言程序 C、BASIC语言程序 D、汇编语言程序 5、操作系统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A )。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软件包 D、通用软件 6、计算机数的最小单位是() A、字节 B、位 C、字 D、byte 7、在计算机内存储器中,能用于存取信息的部件是()。 A、硬盘 B、软盘 C、ROM D、RAM 8、微型计算机的内储器比外存储器()。 A、存储容量大 B、存储可靠性高 C、读写速度快 D、价格便宜 9、计算机显示器参数中,参数640*480,1024*768等表示()。 A、显示器屏幕的大小 B、显示器显示字符的最大列数和行数 C、显示器的分辨率 D、显示器的颜色显示 10、鼠标器(MOUSE)是()。 A、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 C、存储器设备 D、显示设备 11、在Word中,当同时打开多个Word文档后,在同一时刻当前文档有()。 A、4个 B、1个 C、9个 D、2个 12、从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986709881.html,可以看出,这个站点是中国的一个()。 A、政府部门 B、军事部门 C、商业部门 D、教育部门 13、在Word中,字符格式应用于()。 A、插入点所在的段落 B、所选定的文本 C、整篇文档 D、插入点所在的节 14、在Word中,段落格式应用于()。 A、插入点所在的段落 B、所选定的文本 C、整篇文档 D、插入点所在的节 15、在Word中文档中,可以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实现文本块的移动,那么应该先选定Word文本块,然后() A、按住Ctrl键并拖动鼠标 B、按住Shift键并拖动鼠标 C、按住Alt键并拖动鼠标 D、直接拖动鼠标 16、Word中文档中,可以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实现文本块的复制,那么应该先选定Word 文本块,然后() A、按住Ctrl键并拖动鼠标 B、按住Shift键并拖动鼠标 C、按住Alt键并拖动鼠标 D、直接拖动鼠标 17、Word文档中,选定表格的一列,再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