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集合管癌
集合管癌
小结
Ø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的最常见亚型 Ø 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痛和肿块 Ø 多位于肾皮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常伴有出血、
坏死、囊变或钙化 Ø MR上,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
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动态增强:多为富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最显
Ø 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 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及“快进快出” 模式
合并改变
合并下腔静脉瘤栓
合并肾静脉瘤栓
合并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乏脂型AML
男女比例 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无症状
病灶主体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之外
嫌色肾细胞癌
嫌色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集合管癌和肾髓质癌 v 罕见,<1% v 多见于13-83岁;平均55岁,男>女(2:1) v 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v 1/3就诊时已发生转移,不足1/3生存超2年 l 浸润性生长不均质肿瘤,伴坏死、出血及钙化 l T1WI等/稍高 l T2WI低信号,肿瘤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l 增强扫描:乏血供,进行性轻中度强化,低于周
肾细胞癌 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CT/MR
平扫密度稍高(缺少脂肪,异常 血管及平滑肌成分相对增多,致 使肿瘤CT值相对增高) T2WI信号等/低信号。 强化相对均匀。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 度稍低,常欠均匀 T2WI高信号 强化欠均匀。
生长方式
肿瘤缓慢生长,可形成“劈裂征” 或“杯口征”等,反映慢性膨胀 性生长的特征
小肾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_札记

《小肾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读书记录目录一、书籍概述 (2)1.1 书籍背景 (2)1.2 作者介绍 (4)1.3 书籍内容概述 (4)二、小肾癌概述 (5)2.1 定义及分类 (6)2.2 发病原因及机制 (7)2.3 临床表现 (8)三、CT诊断技术 (9)3.1 CT诊断原理及优势 (10)3.2 CT扫描技术 (11)3.3 图像分析技术 (12)四、小肾癌CT诊断 (14)4.1 诊断标准及流程 (15)4.2 典型CT表现 (16)4.3 鉴别诊断 (17)五、鉴别诊断要点 (17)5.1 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 (18)5.2 与其他类型肾癌的鉴别 (19)5.3 鉴别诊断的注意事项 (20)六、案例分析 (22)6.1 病例一 (22)6.2 病例二 (24)6.3 病例三 (25)一、书籍概述《小肾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本专注于小肾癌(即早期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专业医学书籍。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肾癌的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了各种肾癌类型的CT诊断和鉴别方法。
书中首先介绍了肾癌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病因、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等。
以丰富的病例资料为基础,详细解析了小肾癌的CT诊断技巧。
作者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肾癌的CT表现,揭示了其各自的影像学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本书还广泛涉猎了肾癌的鉴别诊断问题,对其他肾脏肿瘤、肾上腺肿瘤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这使得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对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本书注重实用性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无论是医学影像学专业人士还是基层临床医生,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1 书籍背景《小肾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本关于肾脏肿瘤领域的重要著作,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针对小肾癌的CT 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
肾癌的CT诊断

Robson分期(Ⅲa)T3b
实用文档
Robson分期(Ⅲa)T4b
实用文档
Robson分期(Ⅲa)T3c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实用文档
Robson分期(Ⅲc)T3cN1
实用文档
Robson分期( Ⅳb)N4M1
实用文档
Thank you!!!
肾癌的CT诊断
实用文档
概述
•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占原发性肾恶性
肿瘤的75~85% • 4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绝大多数发生于肾的一侧,双侧发病仅占5% • 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 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腹部肿块是常见临床症状
实用文档
病理分型
• 2004年WHO对肾癌病理学进行了新的分类,把肾癌 分为11个亚型: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癌,肾 嫌色细胞癌,遗传相关性癌综合征,多房囊性细 胞癌,集合管癌,髓样癌,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 胞癌,神经母细胞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易 位性肾细胞癌和未归类肾细胞癌
• 按患病率的高低依次为透明细胞癌(70.0%)、 乳头状癌(10.0%~18.5%)、嫌色细胞癌(4.0 %~5.9%),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乳头状癌及 嫌色细胞癌预后明显优于前者
实用文档
• 肾实质后期及排泄期
肾实质密度逐渐下降,癌灶可出现短暂的等 密度,进而渐为低密度
实用文档
透明细胞癌
34Hu
173Hu
实用文档
76Hu
透明细胞癌
35Hu
201Hu
实用文档
128Hu
乳头状癌
38Hu
肾癌的CT诊断(干货分享)

2020/12/15
4
增强扫描
• 动脉期
肾癌多表现为不均质高强化,少数表现为均质强化或弱强化,约75%的肾癌因多血供而表现为 动脉期典型的“一过性”不均质强化
2020/12/15
5
• 肾实质期
肾癌强化程度一般小于肾实质,这一方面由于肿瘤的坏死、囊变等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肾癌 组织内无正常的肾小管结构,而无浓集和排泄含碘对比剂的功能
75Hu 10
乳头状癌
37Hu 2020/12/15
94Hu
71Hu 11
嫌色细胞癌
37Hu 2020/12/15
88Hu
70Hu 12
集合管癌
37Hu
80Hu
2020/12/15
72Hu 13
阶段小结
• 在皮髓质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肾癌的CT值。3期扫描时,透明细胞癌瘤 床的染色最具有密度反差大的特征,即“快进快出”的特点,有文献认为肿瘤强化程度皮质 期超过84HU且排泄期超过44HU多为透明细胞癌。
2020/12/15
3
肾癌的CT诊断
• 肾癌CT平扫时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极少为高密度,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状规则的圆形 或椭圆形,较大时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可有分叶,常使肾的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部分 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癌灶内可囊变,出血、坏死、 钙化,尤其坏死改变最为常见。癌灶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血、坏死、钙化 结果
2020/12/15
18
Robson分期(Ⅰ) T2 N0
2020/12/15
19
Robson分期(Ⅱ)T3a
2020/12/15
20
肾癌的CT诊断ppt课件

-
15
肾癌分期son分期(Ⅰ)T1
-
18
Robson分期(Ⅰ) T2 N0
-
19
Robson分期(Ⅱ)T3a
-
20
Robson分期(Ⅲa)T3b
-
21
Robson分期(Ⅲa)T4b
-
22
Robson分期(Ⅲa)T3c
-
4
增强扫描
动脉期
肾癌多表现为不均质高强化,少数表现为均 质强化或弱强化,约75%的肾癌因多血供而 表现为动脉期典型的“一过性”不均质强 化
-
5
肾实质期
肾癌强化程度一般小于肾实质,这一方面由 于肿瘤的坏死、囊变等表现,另一方面是由 于肾癌组织内无正常的肾小管结构,而无浓 集和排泄含碘对比剂的功能
2004年WHO对肾癌病理学进行了新的分类,把 肾癌分为11个亚型: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癌 ,肾嫌色细胞癌,遗传相关性癌综合征,多房囊 性细胞癌,集合管癌,髓样癌,黏液性管状和梭 形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相关性肾细胞癌,XP 11.2易位性肾细胞癌和未归类肾细胞癌
按患病率的高低依次为透明细胞癌(70.0%)、 乳头状癌(10.0%~18.5%)、嫌色细胞癌( 4.0%~5.9%),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乳头状 癌及嫌色细胞癌预后明显优于前者
-
6
肾实质后期及排泄期
肾实质密度逐渐下降,癌灶可出现短暂的等 密度,进而渐为低密度
-
7
透明细胞癌
34Hu
173Hu
-
76Hu
8
透明细胞癌
35Hu
201Hu
-
9
128Hu
乳头状癌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
结果16例囊性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
结论囊性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肾脏肿瘤囊性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22-02CT Diagnosis and Distinguish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sixteen patients’s CT imaging features,who were proved pathologically to be CRCC after nephrectomy. Results All cases were single,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left kidney in13cases and right kidney in 3 cases;The cystic carcinoma showed multiple cystic cavities in 11 cases with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and single cystic cavity in 5 cases;Uneven density in the cavity in 15cases;unevencysticwall and mural nodule were found in10 cases;The solid part of the tumor in all the 10 cases was enhanced mode rately or strongly . Various degrees of cystic wall and/or septum and mural nodule enhanement were detected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0f contrast material. Calcification were found in 2 cases. Conclusion Cystic renal carcinoma has certainCT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for the cystic lesion with unevencysticwall and /or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mural nodule and Calcification。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ppt课件

现Hale Waihona Puke 由于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引起; 高血压可能是瘤内动-静脉瘘或肿瘤压迫
血管、肾素分泌过多所致。
远处转移症状 肾癌可转移全身各部位。
约5%的病人为双侧
2020/12/15
21
临床表现
即往经典血尿、疼痛、肿块“肾癌三联征”临床 出现率不到15%,且多为晚期。
无症状肾癌的发现率逐年升高,近10年国内文献 报到达13.8~48.9%,国外报到达50%。
2020/12/15
32
肾癌
2020/12/15
33
肾癌侵犯肾盂
2020/12/15
34
肾癌静脉瘤栓
2020/12/15
35
肾癌侵犯肝脏
2020/12/15
36
肾 癌(MRI)
呈长T1、中等T2信号,信号不均匀,坏死、囊 变区呈更长T1、长T2信号,出血为高信号,钙 化呈低信号
有利于显示假包膜 增强形式与CT类似
2020/12/15
5
正常肾脏增强表现
• 皮质期:肾皮质明显强化,皮、 髓质交界清晰
• 实质期:皮、髓质增强程度相似 • 肾盂期:肾盂、肾盏充填造影剂
2020/12/15
6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
2020/12/15
7
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
MRI检查 根据设备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序列,我
院常用序列是SE 平扫 横轴位T1、T2WI,冠状位 T2WI;增强扫描横轴位T1WI,冠状位T1WI。 T2WI有助于显示肿瘤假包膜。MRI 增强扫描与CT 增强扫描不同的是,我们注意到少数在CT增强未见 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的肿瘤,MRI有明显的强化。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肾癌诊断标准鉴别

肾癌诊断标准鉴别嗨,朋友!你知道吗?肾癌这个病魔可狡猾着呢。
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肾癌诊断标准鉴别这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侦探破案,要从好多线索里找到真正指向肾癌的证据。
那从症状上来说吧。
尿血啊,就像汽车的水箱漏水一样,本不该出现红色的液体出现在尿液里了,这可就得小心啦。
可别以为尿血就一定是肾癌哦,泌尿系统其他的小毛病也可能这样。
这时候就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啦。
腰部疼痛也是一个可能的信号,那感觉就像有人在你腰上狠狠地拧了一把,又酸又痛。
不过,腰不好的人也会疼啊,像那些成天弯腰干活的人,腰酸背痛的原因可多了去了。
再看看影像学检查。
比如说B超,这就像是给肾脏拍了一张照片。
它能看到肾脏里有没有长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大是小,是在肾脏里面还是外面。
要是发现肾脏里有个肿块,就像平静的湖水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岛,那可就值得怀疑啦。
但是呢,B超有时候也会看不清楚,就像照片拍得模糊一样。
这时候就轮到CT出场了,CT就像是给肾脏做了个超级详细的3D扫描。
它能把肾脏的每一个小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连那个肿块的细节都能看明白,就像用放大镜看东西一样仔细。
还有呢,活检就像是最后的审判官。
从肾脏上取一点组织出来,在显微镜下看看到底是什么细胞。
这就好比从树上摘一片叶子,看看这棵树是不是病了。
不过活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毕竟是个小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呢。
我就有个朋友,他尿血了,当时可把他吓坏了。
去医院检查,医生先给他做了B超,发现肾脏有点阴影。
医生当时就说,这可能是肾癌,也可能不是,就像在黑暗里看到一个影子,还不知道是个啥东西呢。
然后又做了CT,CT显示那个阴影更清楚了,但是还不能完全确定。
最后做了活检,等结果的时候,我朋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还好最后结果不是肾癌,他松了一口气,那感觉就像从悬崖边被拉了回来。
我觉得啊,在鉴别肾癌诊断标准的时候,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就像我们看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下结论。
症状、影像学检查、活检都很重要,缺了哪一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