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活体实验的法律边界
人类克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人类克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人类克隆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使一个个体或一组细胞完全或部分复制成与原个体相同的个体。
这项科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人类克隆所涉及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人类克隆的道德和法律的界限问题。
一、道德界限人类克隆带来了一系列道德问题,其中包括对人类尊严、人类自由、人类生命价值等方面的考虑。
首先,人类克隆是否侵犯了人类的尊严?人类的尊严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克隆技术对人类尊严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将人看作是物质的复制品,剥夺了人的独特性和尊严。
此外,克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败率及与其相关的道德问题,也是人类克隆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次,对人类自由的影响。
人类克隆是否会制约人类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克隆所涉及的科技手段是否会成为监视和操控人类的工具?克隆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议题。
最后,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注。
人类克隆会给人类生命价值带来怎样的冲击?克隆技术是否会造成生命伦理观念的混乱?这是关系到人类共同生存和社会伦理的领域。
二、法律界限在法律方面,人类克隆面临着一系列的监管和约束问题。
首先,是否需要制定针对人类克隆的法律法规?人类克隆技术的出现使得现有的法律有些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个体和社会的利益。
其次,克隆过程中是否涉及伦理审查?是否需要对克隆技术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以防止滥用和不当使用这项技术?这些都是法律界限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对克隆个体的法律地位的界定。
克隆个体是否享有与正常个体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对其在遗产继承、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需要明确界定。
三、人类克隆的未来发展人类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其未来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科学技术的限制。
目前的人类克隆技术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如遗传信息不完全复制、克隆个体健康问题等,这些都会制约人类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道德和社会影响的考量。
人类克隆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道德和社会的广泛讨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制定。
人体实验法律对策研究

人体实验法律对策研究在医学和科学的发展进程中,人体实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新药物的研发、医疗技术的创新以及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然而,人体实验也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伦理挑战,如果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可能会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侵犯他们的基本权利。
因此,深入研究人体实验的法律对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体实验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治疗性实验、预防性实验和非治疗性实验等。
治疗性实验旨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预防性实验则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而非治疗性实验更多地关注于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基础性研究。
不同类型的人体实验,其风险程度和法律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人体实验中,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问题。
首先,知情同意原则的落实常常面临挑战。
部分实验者可能未充分告知参与者实验的全部风险和潜在影响,导致参与者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同意的决定。
其次,实验过程中的隐私保护也存在漏洞。
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医疗数据等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泄露或滥用。
再者,对于实验造成的损害赔偿机制不够完善。
当参与者因实验遭受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时,往往难以获得及时、充分的赔偿。
为了有效规范人体实验,应当从多个方面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在立法方面,应当制定专门的人体实验法,明确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法律责任。
基本原则应包括尊重人的尊严、保护人的健康、遵循科学原则和合法合规原则等。
同时,详细规定人体实验的申请、审批程序,确保每一项实验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
对于违法进行人体实验的行为,应当设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在监管机制方面,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至关重要。
该机构应由医学、法律、伦理等多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对人体实验进行全程监督。
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参与者的招募,到实验过程的实施和结果的评估,都应在监管机构的严格把控之下。
同时,加强对实验机构和实验人员的资质审查,只有具备相应条件和资质的单位及个人才能开展人体实验。
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著名文件

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著名文件有:
1. 《纽伦堡法典》:这是1946 年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审判中制定的一系列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是最早的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文件之一。
2. 《赫尔辛基宣言》:这是1964 年世界医学协会制定的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是目前国际上最广泛接受的关于人体实验的文件之一。
3. 《贝尔蒙报告》:这是1975 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强调了研究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实验对象的权利和保护。
4. 《东京宣言》:这是1981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制定的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强调了实验对象的知情同意和实验的科学合理性。
5.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指南》:这是1982 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制定的一份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强调了实验对象的知情同意和实验的科学合理性。
这些文件都对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和规定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保障实验对象的权利和安全、促进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克隆技术:伦理、法律与科学的边界

克隆技术:伦理、法律与科学的边界引言克隆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它在伦理、法律和科学等方面引发了许多关注和讨论。
克隆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复制”生物个体成为可能,这引发了对于伦理、法律和科学的边界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以及科学边界。
我们将讨论克隆技术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以及如何在伦理和法律框架下规范和监管克隆技术的发展。
伦理问题人类克隆与道德伦理克隆技术引发了人类克隆的可能性,这引发了伦理上的许多问题。
首先,人类克隆是否违背了自然法则?我们是否应该“玩弄神”的能力?其次,人类克隆是否属于个体自由选择的范畴?如果一个人能够决定是否复制自己,那么其他人又是否有权力对此进行干预?此外,人类克隆是否导致了真正的个体独立性的破坏?如果人类克隆成为现实,那么每个人都将有可能有一个相同的双胞胎,这可能导致个体独立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性的丧失。
动物克隆与伦理问题除了人类克隆外,动物克隆也引发了伦理问题。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动物克隆的可能性。
克隆动物的道德伦理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为我们的益处而复制他们,并是否应该在动物的痛苦中寻求科学进步上。
一方面,克隆技术为动物保护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如果某种濒临灭绝的物种能够通过克隆技术进行繁殖,那么我们或许能够挽救这个物种。
另一方面,动物克隆是否对动物本身的福利构成了威胁?在克隆过程中,动物可能会经历许多并不舒适的过程。
法律问题法律对人类克隆的限制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法律来限制或禁止人类克隆。
这些法律主要通过禁止或限制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来防止人类克隆的发生。
这些法律的背后有许多原因。
首先,人类克隆可能导致道德和伦理上的问题,以及个体独立性和个体权利的破坏。
其次,人类克隆的社会影响可能是无法预料的,所以需要预防性地规范和监管。
法律对动物克隆的规范与人类克隆不同,关于动物克隆的法律制度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家已经对动物克隆进行了法律规范,以确保克隆过程中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论人体实验的刑法规制

基金 项 目 : 国家 社科 基金 项 目“ 命 科 技 犯 罪及 现 代 刑 事 责 任 理 论 与 制 度 研 究” 0 C X 2 ) 生 ( 6 F 0 4
作 者 简 介 : 长 秋 ( 9 6 ) 男 . 海社 会 科 学 院 法 学研 究所 生命 法研 究 中心 研 究人 员 , 海 交通 大 学 凯 原 法 学 院 在 刘 17 一 , 上 上
学 的发 展 会停 滞 不 前 , 至 少 可 以说 其 发 展 的 但
步 伐 会 相 比于 现 在 而 缓 慢 得 多 。就 此 而 言 , 人
mo ie ) 告 诫 其 同 行 永 远 将 病 人 视 为 其 目 nd s 则 的本 身 , 不 是 获 得 新 知 识 的 手 段 。 I 但 而 [4 2¨
行也 引发 了 大 量 的法 律 问题 。例 如 , 代 刑 事 现
立法 有 否 必 要 介 入 对 人 体 实 验 的 规 范 ? 如 果 有必 要 , 其 应 怎 样 介 入 对 人 体 实 验 的 规 范 ? 则
这 些 问题 显 然 已经 成 为 法 学 界 必 须 予 以正 视
收稿 日期 : 0 9—0 20 8一O 4
通 常认 为 , 真正 对 医 学 实 践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的人 体 实 验 开 始 于 英 格 兰 医 生 爱 德 华 ・琴 纳 ( d r e n r , 通 过 将 牛 痘 接 种 到 一 个 健 E wa dJ n e ) 他 康 男 孩 身 上 而 找 到 了预 防 天 花 的 办 法 。 这 项 试 验 的 成 功 , 志 着 困 扰 了人 类 上 千 年 、 夺 标 曾 走 了上 亿 人 生 命 的 被 称 为 “ 神 帮 凶 ” 天 花 死 的 从 此 再 也 难 以 猖 獗 , 人 们 获 得 了 对 天 花 的 终 使
人体试验法律问题研究

人体试验法律问题研究1、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进行人体试验案:该案中,某医院在未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一种新药用于多名患者身上,并声称该药能够治愈某种疾病。
然而,经调查发现,这种药物并未经过科学验证和伦理审查,属于非法使用。
最终,法院判决该医院赔偿患者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人民币5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某公司未经批准进行人体试验案:该案中,某公司在没有获得相关行政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一项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人体试验项目。
这一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健康权和隐私权等权益。
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人民币30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人体试验中的法律问题和纠纷,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建立人体试。
引言人体生物摩擦学是研究人体运动和静止状态下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的一门科学。
它对于理解人体生理机能、优化医疗器械设计、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人体生物摩擦学中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正文部分1、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原理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皮肤、肌肉、骨骼等人体组织,以及与这些组织相关的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
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原理涉及表面物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研究发现,人体组织的表面结构和润滑物质对于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人体生物摩擦学的应用人体生物摩擦学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运动医学、假肢设计、康复工程等。
例如,在运动医学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运动员肌肉摩擦损耗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保健措施。
在假肢设计中,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假肢的适配性和使用效果。
3、人体生物摩擦学的研究挑战尽管人体生物摩擦学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法律案件活人做实验(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活人做实验案件。
被告人张某,男,35岁,某医学院教授。
被害人王某,女,25岁,某大学医学系研究生。
张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残忍的实验,导致王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垂危。
二、案件经过1. 犯罪嫌疑人张某,作为某医学院教授,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他利用自己的职权,非法将被害人王某作为实验对象。
2. 张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了一系列残忍的实验,包括但不限于切割、注射、手术等。
在实验过程中,王某多次表示痛苦和恐惧,但张某却置若罔闻。
3. 实验过程中,王某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张某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不顾王某的生命健康,甚至对其实施了致命的打击。
4. 案件发生后,王某的家人和朋友发现其身体异常,遂报警。
警方介入调查,张某被抓获归案。
三、法律分析1. 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张某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残忍的实验,故意伤害王某的身体,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张某的行为还涉嫌非法行医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张某作为医学院教授,却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
3. 张某的行为还涉嫌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张某在实验过程中,不顾王某的生命安全,对其进行致命打击,已构成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
四、案件反思1. 医学伦理的缺失。
张某作为医学院教授,本应遵守医学伦理,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然而,他却为了达到实验目的,置患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暴露出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不足。
2. 法律监管的缺失。
张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法律监管的不足。
人体实验的法律问题

基础上 , 才能将从实验中得来的知识完全适用于人体 。没有经过充分论证 , 轻易在一个人体上做危险的
实验是不允许 的, 尽管实验结果可能对别的病人有用( 对动物进行药物实验也是一个有争论 的问题。 但是如果连动物实验也要禁止 , 任何医学实验都难以进行 , 这确实是一个 困难 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 , 可首先考虑计算机模拟实验) 。
以及 道德 问题 逐一 进行梳 理 , 有助 于对 人体 实验进 行 法律规 制做 理论 上的铺 垫 。
关键 词 : 人体 实验 ; 刑法; 知 情 同意 ; 受试者 中图分 类号 : D 9 2 4 .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3 2 7 5 ( 2 0 1 4) O l 一 0 0 3 2— 0 8
一
、
治 疗性 研究
所谓治疗性研究 , 是指 目的在于改善某一特定病人状况的研究 。实践表明 , 在同意合作的病人身上
进 行 治疗性 研究 , 往 往可 以起 到改善 病人 病情 的作 用 , 因而 受 到病 人 的欢 迎 , 一 般也 不 会 涉及 伦 理 道德 和法律 问题 。举 例来 说 , 一位病 人 患有 癌 症 , 已经 到 了晚 期 。医 院 为挽 救 病 人 的生命 而 进 行 的各 种努 力, 包 括 常规 的药物 治疗 、 化学 疗法 都没 有达 到预 期 的效果 。这 时 , 病 人 的 主治 医 生 了解 到 一 种新 的药
如果研 究 和实验 结果 表 明 , 对病人 的疗 效显 著并 且危 险性极 小 , 可 以 由医生提供 一份 实验 报告 或一
份研究计划 , 递交有关的委员会进行审查。这个委员会应当包括伦理学家、 生物学家 、 法学家 以及对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9月,韩国体售大学教授非法在人体内提取肌肉和脂肪组织做人体活体实验以完成
科研论文的丑闻被曝光。
这并非全世界首次或唯一一次人体活体实验违法行为。
人体活体实
验有无法律边界,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
文/盛梦梦莹廖洋韩国教授非法提取人体组织韩
国体育大学金昌根教授在海外留学期间曾学习了许多人体实验的知识。
回国任教后,为完成
研究课题、撰写论文,他领导并参加了多次人体活体实验。
该大学共有6名教授和34名研究
生参与人体活体实验。
为完成“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和“走路运动对中年女性腹部肥胖的影
响”等课题的研究,他们非法在人体内提取肌肉和脂肪组织用于做活体实验。
从2000年至
2014年,他们共实施21次实验,共有218人被动员参加实验。
参加实验的人员中,一半以
上是韩国体育大学的学生。
这些在人体上提取活体组织的手术主要由金昌根负责,而他并不
具备医疗许可证。
他组织的实验主要是在大学里设施简陋的实验室中进行,所用药品、器械
主要来自国外的捐赠并通过非法途径运人韩国。
该校有一名男学生在“给好成绩”的利诱下
参加了金昌根做的人体活体实验。
实验开始后,金昌根将一根很粗的活检针针头插入他的右
腿,鲜血开始从插针的地方流出。
因为感到十分疼痛,他面部扭曲,但却难以动弹。
实验结
束后,他的伤口只是被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第二天,他的右腿就失去了知觉,他立即前往
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是他的腿部神经受到损伤,肌肉被撕裂。
这样的后遗症令他不
得不放弃成为国家队选手的梦想,而金昌根却通过这项实验写出了一篇论文。
在金昌根完成
的另一篇论文中,记录了韩国体育大学一名女学生作为实验样本被实施活体组织穿刺。
同样,
这名学生也是通过“给好成绩”而招来的。
她被麻醉后,金昌根将提取脂肪组织的穿刺活检
针针头从她的肚脐旁插入腹部,将腹部的脂肪组织吸入针管内,然后再将穿刺针从她的腹部
抽出。
之后,金昌根只留一名助手处理实验者的伤口,而自己则立马将获取的脂肪组织拿到
隔壁的实验台,在其他助手的帮助下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实验。
最终,通过对7名女性进
行脂肪活体检查,金昌根又顺利地完成了一篇论文。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早在2013年5
月,韩国教育部在对韩国体育大学进行检查时已经发现教授和学生进行非法人体活体实验的
情况。
当时,教育部只是在全校范围内对参与实验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谴责,并没有采取任
何处罚措施。
金昌根也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有利于广大社会公民利益的科研结果,
没有过错,也不违法。
直到难以承受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他主动找到议员想说明情况为自己
讨回公道时,他才受到严厉指责,此事也因此进入调查程序。
韩国没有专门的人体实验法,
但金昌根的行为已经明显违反了韩国《医疗法》《医疗器械法》《药师法》等法律。
《医疗法》
“没有医疗许可证的人员从事医疗工作应被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和2000万韩元第27条规定:
以下的罚款。
”《药师法》第42条第1款规定:“未经许可将药品从国外输入国内,应当被处
5年以下有期徒刑和2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器械法》第26条规定:“未经许可将麻
醉针、生检针从国外运入国内,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
”虽然金
昌根主张自己是在获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人体活体实验,而非强迫他们,但韩国
尊师重长的文化氛围、教授与学生之间地位和权力的悬殊以及学分的诱惑,往往会令学生对
教授的要求难以拒绝。
此外,学生的同意也仅以口头形式说出,并没有任何书面协议。
葛兰
素史克非法进行婴儿活体试验在违法人体活体实验中,除了抽取人体组织进行实验外,还有
向人体施加药物的情形。
葛兰素史克公司(gsk)是疫苗和制药界的巨头,曾在2007-2009年间
在阿根廷进行非法的疫苗人体活体实验。
当时,约有1.5万名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参与其中。
他们由gsk从家境贫寒的家庭中招募而来。
最终因14名婴儿死亡,gsk被阿根廷法院判处罚
款40万比索(约相当于9.3万美元)。
法院认定该公司有误导婴儿父母授权的行为,在没有
经过父母的合法准许下,非法进行人体活体实验。
gsk在医院招募婴儿进行人体活体实验的
过程中,不仅违法误导婴儿父母同意让孩子参与受试,而且还买通一些医院工作人员参与人
体活体实验。
与gsk签订协议的医生在治疗时,会对一些带孩子就医的文盲父母施压,迫使
他们签署长达28页的同意孩子参加人体疫苗实验的协议书。
有些家长根本不明白疫苗接种的副作用、疫苗实验的具体情况和后果。
而葛兰素史克公司则通过这样的违法实验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并将药物投入市场,继而获得大量利润。
2013年,媒体再次揭露gsk上海研发中心在研发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运动神经疾病药物时,在中国贸然开展人体活体实验的丑闻。
而我国对人体实验没有专门法典予以规定,只是散见于多个医事法的法律法规中。
因此,一旦出事,被实验者很难维权。
国际上对人体实验的法律规定人体实验的法律边界到底在哪里?尤其是人体活体实验。
从以下的法律文件以及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中,能找出一些答案。
国际条约—— 1964年6月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上发表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第17条规定:“在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弱势地位的人群或者群体中进行的实验,只有当实验可以回应该人群或者群体的健康需要和急迫需求时,且该人群或者群体具有从该实验中获得利益的合理可能性时,该实验才具有公正性。
”同时,宣言还规定:“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参加实验必须是完全自愿的。
”该宣言成为各国制定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重要依据。
1966年,由联合国制定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对他人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特别是对任何人均不得未经自由同意进行实验。
”德国——人类第一项关于人体实验的立法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
1900年12月29日,德国普鲁士邦宗教、教育和医疗事务部颁布的《人体实验条例》规定:“人体实验只能在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被充分告知实验不良结果的基础上作出同意时才能进行。
”目前,德国关于人体实验的规定散布在各个成文法如《药品法》《基因工程法》《医用产品法》中。
《药品法》第40条规定:“开展实验,必须在开始前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研究计划、药理和毒理研究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美国——美国主要以行政部门的规章对人体实验进行规范。
1991年发布的《人类受试者保护的联邦政策》第一部分是有关保护人体实验受试者的规定,包括机构内审查委员会的组成和运行规定、知情同意权的保护等;第二、三、四部分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以及囚犯还有儿童作为受试者进行了分别规定。
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中规定:“在进行人体实验前,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要对新药申请进行监测,审核药物相关的体外安全数据和动物实验数据,看其是否足够安全,以决定能否进行人体实验。
”荷兰——荷兰1998年发布的《人体实验法》第6条规定:“实验者向受试者提供不完整的信息可以导致承担民事责任。
”第7条规定:“实验的出资人和主持机构共同承担责任。
这种责任既不能限制和剔除,也不能预先免除。
”法国——法国在《人体实验受试者权利保护法》中规定:“任何人体实验在进行前必须接受‘生物医学实验受试者保护咨询委员会’的审查,由委员会审查后出具意见是进行任何人体实验的前提。
”该意见虽然不具有直接约束力,但是,医学研究管理当局可以之为参考,根据委员会的否定意见禁止进行实验。
由此不难看出,很多国家都对人体实验的法律边界作出规定。
科研者必须严苛地在法律所划定的边界内从事这项科研实验,否则即触及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