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

合集下载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此时期,建筑的瓦当形制和装饰艺术逐步成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审美特点。

本文结合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将对汉代瓦当进行解说,并对其中的流程进行展开说明,最后在文章结尾进行总结。

一、汉代瓦当的形制汉代瓦当是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主要用于筑墙、堵洞、结构加固等。

汉代瓦当的形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方砖方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汉代瓦当,主要用于筑墙。

方砖的特点是矩形、平面直角、边缘光滑,一般为18厘米长、8厘米宽、3厘米厚,大小一致,方便施工。

方砖还可以用于堵洞、天井等地方。

2.特殊形状瓦当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为了适应建筑结构的需要,汉代建筑师们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瓦当。

比如“翻角砖”、“直角砖”、“平砖”等等,这些瓦当形状各异,可以满足建筑的不同要求。

3.缝砖缝砖一般是长宽不一的瓦当,主要用于填补墙体内部空隙以加固结构。

缝砖的大小和形状需按照具体情况设计,方便施工的同时也要保证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二、汉代瓦当的装饰艺术除了作为建筑材料外,汉代瓦当还有装饰功能。

在汉代建筑中,瓦当的装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案装饰汉代瓦当的图案装饰主要采用镂空和浮雕的方式。

常见的图案有龙纹、凤纹、瑞兽纹、云纹等,这些图案不仅精美华丽,而且寓意深刻,表现出当时的文化和审美特点。

2.色彩装饰汉代瓦当的色彩装饰主要采用彩绘的方式。

彩绘主要在瓦当表面进行,常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

彩绘图案多半采用纹饰、花卉、人物等,鲜明而不失优美。

3.器形装饰汉代瓦当的器形装饰主要表现在其特殊形状上。

建筑师们根据建筑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形状的瓦当,以达到装饰效果。

这些瓦当形状多样,有些甚至有抽象的艺术风格。

三、汉代瓦当的应用流程汉代瓦当的应用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瓦坯制作首先,需要将黏土制成瓦坯,一般使用的是高岭土、黄土等材料,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和石灰进行混合。

秦代瓦当的种类

秦代瓦当的种类

秦代瓦当的种类
在秦代的建筑中,瓦当是不可或缺的建材之一,能够起到保温、防水、防腐等重要作用。

秦代瓦当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
1.单排瓦:顾名思义,就是一排一排排列的瓦,是秦代最基础、最常用的瓦当种类。

2.鱼鳞瓦:瓦的形状类似于一条条鱼鳞,因此得名。

这种瓦当一般用于屋顶,防水效果非常好。

3.马脊瓦:瓦的形状类似于馬的脊梁,因此得名。

这种瓦当用于屋脊上,作为桥梁连接两边的屋顶瓦片,能够起到一定防漏的作用。

4.波浪瓦:瓦的形状呈波浪形,一般用于制作屋檐和墙壁上的装饰。

5.筒瓦:瓦的形状呈圆柱形,用于制作亭台楼阁、园林建筑等。

在秦代的建筑中,瓦当不仅起到实用的作用,更通过各种不同的造型,为建筑增添了美观的装饰效果。

分析瓦当元素在当代的创新性与国内外发展境况对比

分析瓦当元素在当代的创新性与国内外发展境况对比

分析瓦当元素在当代的创新性与国内外发展境况对比1. 引言1.1 瓦当元素的概念和特点瓦当元素是指在建筑中用于装饰墙体和屋顶的瓦的边缘或角部分,通常呈现出各种图案和造型。

这种装饰元素起源于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成为建筑装饰中的常见元素之一。

瓦当元素的特点包括:瓦当元素具有较高的装饰性,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瓦当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设计需求进行定制,从而实现个性化装饰。

瓦当元素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可以起到防水、防潮和保护建筑的作用。

瓦当元素还可以用于强调建筑的结构和轮廓,使建筑更加立体和美观。

瓦当元素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装饰元素,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性使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创新。

2. 正文2.1 瓦当元素在当代的应用与创新瓦当元素在当代还被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

不少艺术家和设计师将瓦当元素进行重新演绎,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赋予瓦当元素新的生命和价值。

一些文化机构也利用瓦当元素进行文化传承和展示,让这一传统元素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瓦当元素在当代的应用与创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还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瓦当元素将继续融合创新,为建筑与艺术领域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启发。

2.2 国内瓦当元素发展现状瓦当元素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代,随着建筑风格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瓦当元素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目前,国内瓦当元素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与现代结合: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将传统的瓦当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现出瓦当元素的独特魅力。

在一些高端别墅和豪华建筑中,瓦当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多样化和精致化。

2. 文化保护与传承:随着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和历史建筑得到修复和保护,其中不乏瓦当元素的应用。

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景点也开始重新运用瓦当元素,使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其艺术特征独具匠心,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最初用于将屋顶瓦片连接起来,增强建筑的结构牢固,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瓦当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式丰富多样。

瓦当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梅花形等,不仅如此,还有各种各样的立体雕刻和线刻纹样,更加丰富了瓦当的形式表现。

二、造型精美细致。

瓦当的制作工艺考究,使用陶土或石灰石等材料,制成的瓦当形态精美,雕刻细致。

其浮雕和凸起的纹样,能够给建筑物带来独特的美感,营造高雅、精致的氛围。

三、装饰效果强烈。

瓦当是建筑装饰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其丰富繁复的造型和刻划出的精美图案,能够为建筑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从而让整个建筑更具美感和艺术感。

四、富有地域性。

瓦当的制作和使用都与地区文化和气候有关。

不同的地方制作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如南方的瓦当偏向于采用几何花纹和寓意等,北方的瓦当则偏向于采用雕刻和浮雕等工艺。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瓦当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了现代建筑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一、营造历史感通过在建筑外墙上运用一些瓦当元素,可以让整个建筑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气息,同时也更加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打破单调在现代建筑中,简洁、干净的建筑风格很常见,但有时候单调的建筑风格会让人感觉缺少一些温度和灵性,此时可以通过在建筑中加入一些瓦当元素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温暖度。

三、丰富空间层次在室内设计中,通过运用一些立体雕刻的瓦当元素,可以让整个空间更加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此外,在墙面装饰上,也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瓦当元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总之,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域文化特色,不仅为建筑增添了艺术气息和历史文化感,也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了无限的美学样式。

关于瓦当文化发展的书

关于瓦当文化发展的书

关于瓦当文化发展的书瓦当,这小小的建筑构件,却承载着大大的文化内涵。

就像一颗毫不起眼的螺丝钉,却在机器的运转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瓦当在古建筑里也是默默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瓦当文化那可是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呢。

从西周开始,它就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时候的瓦当啊,就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童,虽然简单质朴,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潜力。

那时候的纹饰可能相对比较单一,但是你可别小瞧它,这就好比是大树最初的嫩芽,虽然小,却是日后枝繁叶茂的起点。

到了秦汉时期,瓦当就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秦瓦当的纹饰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你看那精美的云纹,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变幻莫测,又有着一种灵动的美。

汉瓦当更是不得了,上面的文字瓦当简直就是一部部袖珍的史书。

那些文字啊,有的是标明建筑的名称,有的是表达吉祥的寓意,仿佛在和后人诉说着当时的故事。

这时候的瓦当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肚子里装满了学问。

你想啊,一块小小的瓦当,却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建筑风格、文化习俗,甚至是政治情况,这难道不神奇吗?再往后走,唐宋时期的瓦当就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

这个时期的瓦当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湛。

图案纹饰变得细腻而精致,就像一位画家精心绘制的工笔画。

它不再像秦汉时期那样追求磅礴大气,而是多了几分含蓄和优雅。

好比一个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少了年少时的轻狂,多了一份内敛与深沉。

元明清时期呢,瓦当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虽然风格上没有太大的创新,但却很好地传承了之前的传统。

这时候的瓦当就像一个家族里的长辈,守着家族的老规矩,把那些传统的东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瓦当的图案那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动物纹的,就像我们看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就像是把天上的神兽请到了屋顶上,守护着房屋里的人们。

还有植物纹的,那些精美的莲花纹、牡丹纹,仿佛把花园搬到了瓦当上,给建筑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

这图案就像瓦当的衣服,不同的图案让瓦当有着不同的气质。

瓦当制作流程

瓦当制作流程

瓦当制作流程瓦当是一种用于建筑装饰的砖制构件,常用于墙面、门窗周围等部位,可以起到美化、保护和加固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瓦当的制作流程。

瓦当的制作需要准备原材料。

常见的瓦当材料有粘土、水泥和砂浆等,这些材料可以在建材市场或者工地附近的材料供应店购买到。

接下来,制作瓦当需要先将原材料进行配比。

根据瓦当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需要合理调配原材料的比例,以保证瓦当的质量和性能。

一般情况下,粘土和水泥的比例为3:1,砂浆的比例为1:3。

然后,将原材料按照配比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通过搅拌可以将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以提高瓦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搅拌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直到原材料完全混合。

搅拌完成后,将混合好的材料取出,放置在瓦当模具中。

瓦当模具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常见的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形状。

将混合好的材料填充进模具中,用手或工具压实,以保证瓦当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填充完成后,将模具中的材料晾干。

晾干的时间根据天气和温度等因素而定,一般需要2-3天。

在晾干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和拍打模具,以保证瓦当的整体质量和形状。

晾干后,将模具取下,取出瓦当。

瓦当的表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平整或凹凸的地方,可以使用砂纸或者抛光机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平滑和美观。

修整完成后,瓦当就可以进行装饰或安装了。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瓦当的上色或涂漆,以增加其装饰效果。

同时,瓦当可以使用专用胶水或砂浆进行固定,确保其在墙面或其他部位的稳固性。

完成瓦当的制作和安装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查瓦当的外观是否平整、色彩是否均匀、固定是否牢固等,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总结一下,瓦当的制作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配比、搅拌、模具填充、晾干、修整、装饰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质量好、形状美、稳固耐用的瓦当,为建筑物增添独特的装饰效果。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
汉代瓦当纹样是指汉代建筑中瓦当上所雕刻的纹样。

汉代瓦当纹样是汉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特点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性:汉代瓦当纹样丰富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多种元素。

这些纹样形象生动,富有变化,展现了汉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2. 神秘性:汉代瓦当纹样中常常出现一些神秘的图案,如神兽、神仙等。

这些神秘的纹样给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感觉,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3. 寓意性:汉代瓦当纹样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比如,龙纹代表着权力和吉祥,麒麟纹象征着幸福和好运。

这些寓意丰富的纹样使汉代建筑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4. 精细性:汉代瓦当纹样的雕刻工艺非常精细,纹样的线条流畅、清晰,形象栩栩如生。

这些精细的纹样展示了汉代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5. 融合性:汉代瓦当纹样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既有汉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种融合性使得汉代瓦当纹样更具有多
样性和包容性,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更是汉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研究和欣赏汉代瓦当纹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特点。

汉代瓦当的名词解释

汉代瓦当的名词解释

汉代瓦当的名词解释汉代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装饰材料,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

瓦当,字面意思是指覆盖屋顶的瓦片,但在汉代,瓦当的定义扩展了很多,不仅仅包括覆盖屋顶的瓦片,还包括墙面的装饰瓦片。

瓦当最初出现在远古时代,起初只是功能性的建筑材料,用来起到遮雨挡风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瓦片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成为建筑的装饰元素。

汉代时期,瓦当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中,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

汉代瓦当的材质多种多样,主要有陶瓦、砖瓦和青石瓦等。

陶瓦是汉代瓦当的主要材质,它采用精细的陶土加工而成,经过烧制而成为坚硬的瓷砖。

陶瓦瓦当的表面通常会有各种图案和浮雕,如神兽、花鸟、人物等,这些图案都富有汉代特色,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

砖瓦是另一种常见的汉代瓦当材质。

砖瓦是由黏土制成的砖块,通过烧制而成。

砖瓦瓦当的特点是色彩鲜艳,表面光滑,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雕刻和绘画。

在汉代的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中,砖瓦瓦当常常被用来点缀墙面,增添华丽的装饰效果。

青石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瓦当材质,它采用青石切割而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

青石瓦常常被用来制作瓦当的龙鱼雕像,因为青石材质的质感和附着力都非常适合这种雕刻工艺。

除了材质上的差异,汉代瓦当的形状和样式也非常丰富多样。

常见的瓦当形状有凸形、平形、花瓣形、藻井形等。

这些形状不仅仅是装饰效果的表现,更是结构设计的体现。

汉代瓦当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湛,需要瓦工艺人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砺才能够掌握得当。

汉代瓦当不仅仅是建筑的装饰材料,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还记录了汉代社会的历史和风貌。

瓦当中的浮雕图案和绘画常常描绘了汉代时期的人物、动物和风景,这些都为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汉代瓦当的遗存分布于中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洛阳白马寺、邯郸马家沟等。

这些遗迹不仅仅是汉代瓦当的珍贵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之旅
——陕西西安瓦当展观后感
Cathy wu
内容摘要:
本文以作者参观的一次秦汉瓦当展览为契机,简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瓦当,并初步探讨了秦汉瓦当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关键字:秦汉瓦当
目录:
一、瓦当概述
二、秦汉瓦当展情况简介
三、若干瓦当实例评价
四、秦汉瓦当艺术价值及欣赏价值简析
五、后记
六、参考文献
正文:
一、瓦当概述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古建筑檐头上瓦筒顶端下垂的部分。

它有圆形半圆形两种,主要起蔽护屋檐、防风雨浸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

瓦当面上饰有文字、图形,种类繁多,构思、纹饰各异,因此又兼具美化装饰效果。

瓦当是强烈反映时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我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建筑物上就已现了瓦当。

由于秦汉是使用瓦当的鼎盛时期,因此“秦汉瓦当”成了专用名词;它同西周青铜器一样,是具有时代性的特殊产物。

西周时期的瓦当以几何线为主,抽象、原始、拘谨。

到了战国,出现了面向自然、取材自然的新局面。

体裁涉及花鸟虫鱼、动植物花卉等。

秦汉时期的瓦当艺术,吸收了战国以来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自己时代的艺术特点。

这一时期的瓦当装饰艺术取材更为广泛,更加面向自然,面向生活。

创作手法富有生气而活跃。

(引用①)
二、展览情况简介
展厅在陕西省西安市城西红光路、秦阿房宫遗址公园内,主体建筑的二层暗间即是,长期对外开放。

收藏有大量于西安附近出土的瓦当,多为秦汉时期遗
物。

约有千余件,种类繁多,样式各异。

大的如瓦当王,庞大挺拔;小的如叶纹瓦当精致玲珑。

总体上,各类瓦当按不同的纹理可分为动物纹、图案纹、植物纹、此外还有文字瓦当。

三、若干瓦当实例评价
本小节将对观看展览过程中四个印象较深的瓦当实例进行简要赏析。

1、瓦当王
图引自《瓦当王》(原文未标明出处)中国期刊网
出土于秦陵的大瓦当,俗称瓦当王,高274mm,宽610mm,是目前出土的瓦当中最大的一件。

由此可知秦陵建筑规模和建造水平是多么何伟气派。

瓦当画面以神异的夔纹组成,图案左右对称,回转得体,动感很强。

整个纹样给人以幻想和神秘的色彩。

显得雄奇、博大、有力度、有气势。

反映了大秦帝国不可一世的国威和大一统的思想观念。

2、鹿纹瓦当
瓦当面上是一只机敏灵巧的奔鹿,鹿角高扬,躯体舒展,为粗轮廓的单耳双腿侧面像。

不说生动逼真,却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中,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间生活和大自然,给人一种活泼清新之感。

3、云纹瓦当
图引自/gbjc/wadang
瓦当边缘皆有较宽的平缘轮廓,当面图案格式为四分式,主题纹饰为四朵蘑菇状云纹。

每朵云纹的尾线各自弯回与外圈相接,自成一体。

如行云流水一般,舒畅,自如。

4、十二字瓦当
此当在阿房宫遗址中多见,面径16厘米,当沿0.8厘米,当沿高0.4厘米,当厚2.8厘米,当背厚2厘米。

陶质坚硬,色泽呈灰褐,瓦背有木片切痕,筒瓦内饰布纹,外饰绳纹,上饰三角形乳钉,成三角形排列。

文字三行排列,每行四字,篆书,文为“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

间饰有十个圆乳钉,四边饰蔓草纹。

这种瓦当在阿房宫遗址中多有采集,可见此当在秦阿房宫宫殿群建筑中多被采用。

“始皇三十五年修建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下可置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并房渡渭,属之咸阳”。

秦十二字瓦当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文字瓦当的诞生,它对汉代瓦当使用达到鼎盛阶段起着重大影响作用。

秦汉两代均信奉天意、信奉神,渴求“天”保佑国泰民安这么一种强烈的愿望。

这一点在十二字当中可窥见。

我们从十二字当文中可窥见到秦汉时期的意识观念,天人合一思想。

“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这十二字多少反映了秦汉时期社会的观念与追求,也体现了秦汉两代的王权思想。

信奉天意,认为只有“天”才能降神灵,保佑自己的统治延元万年,普国上下均富足康宁。

(引用②)
四、秦汉瓦当艺术价值及欣赏价值简析
据展览内容介绍,秦代瓦当图案题材内容是继承战国瓦当的动物题材,逐步扩大为植物和云文图案的。

汉代瓦当图案题材内容则是继承秦代瓦当动植物、云纹图案,而发展论文字瓦当,从而形成了我国瓦当图案发展史上题材最为广泛、内容丰富的一个时代。

秦汉文当图案艺术,都突出运用了写实手法。

以写生的形象为主,主题明确,如动物题材图案,取材于现实生活,造型活泼舒展,自由奔放,使人产生一种富于生命力的美感。

其次,秦汉瓦当图案艺术,从实用出发,在继承前人图案传统中构成图案法则的疏与密、面与线的变化统一,在对比协调、均齐平衡等形式的规律基础上,进一步创造了我国图案传统手法中s形的手法和单独纹样中适合纹样的组织形式。

如文字瓦当,阳文多,阴文少,书体有篆、鸟虫篆、隶书、直书等,以篆体
为多。

统计有120多种不同篆体。

书法秀丽茵蓐,遒劲苍茂,以雄密茂美的章法和质朴醇厚的气韵。

再次,不论是动物题材、植物题材、文字题材,均熟练地使图案在预先确定的圆形轮廓里,将各种纹样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并采用平移、重复等对称表现,使圆面积的空间非常饱满,既生动灵活,节奏感又很强,显得结构严整,庄重大方,又不雷同。

更为突出的是创作出前人少用的辐射、转换、旋转等组织形式,使花纹呈运功状态,如云纹图案富于变化,看似相象,令人眼花缭乱,寻其规律,则是形式和位置不断变换的发展过程,犹如天上之白云一样,变化多端。

所示画面明快洗练,朴素大方,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但是,瓦当图案形象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美术形式,他和其它艺术一样,也是社会政治和经济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作为建筑装饰一部分的秦汉瓦当,必然要服从秦汉宫殿建筑的整体要求,而图案形象也无疑地或明或暗体现或寓意着秦汉精神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动物题材,是以狩猎中常见的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它反映了狩猎活动在秦汉统治阶级社会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皇室贵族频于畋猎的习俗。

以云纹为主题的瓦当,反映秦汉统治阶级的宫殿以象天汉,祥云缭绕,求仙升天的思想。

文字瓦当则反映出统治阶级祈求“康乐太平安宁”、“千秋万岁”、“永保国日”的永恒统治及富贵长寿,幸福祥瑞等观念,甚至祈望已死去的亲人也能“亿年无疆”、“永寿嘉福”。

秦汉时代是中国瓦当艺术的繁荣时期,也是瓦当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在装饰手法上求盈、求稳,在艺术风格上求朴、求拙,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民族传统形式,对后代的装饰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瓦当艺术反映了对方面的知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

五、后记
今年五一长假去的西安。

在阿房宫遗址公园里无意间走进了那间布置为展厅的暗室。

进去一看,发现别有洞天。

周围充满了各种符号。

让我不禁要感叹古人创造之伟大。

一路逛下来让我觉得自己进行了一次艺术之旅。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瓦当艺术应是悠扬乐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它外形朴素、质地粗糙,但纹饰造型精美绝伦,让人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魅力,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六、参考文献
①:刘宁《浅谈中国瓦当艺术》,中国期刊网(原文未标明出处)
②:杨平《浅谈秦汉十二字瓦当》,文物春秋,1996年第4期,总第34期,P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