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编制:——————复核:——————审批:——————

二零一八年三月

目录

1、工程简介 (4)

1.1、工程概况 (4)

1.2、模板结构形式 (4)

2、设计相关参数选定 (5)

2.1、计算目的 (5)

2.2、计算依据 (5)

2.3、主要控制计算参数 (5)

2.4、设计技术参数及相关荷载大小选定 (6)

2.4.1、荷载类型 (6)

2.4.2、荷载组合 (7)

2.4.3、计算方法、模式 (8)

3、模板结构计算 (8)

3.1模板结构传力路线说明 (8)

3.2面板计算 (8)

3.3竖肋计算 (10)

3.4横肋计算 (11)

3.5龙骨计算 (12)

3.6对拉拉杆计算 (14)

3.7模板底部限位受力 (14)

3.8模板外侧斜撑计算 (15)

4、模板抗倾覆计算 (16)

5、计算结果汇总 (16)

6、结论 (17)

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承台结构尺寸为7.57.5 3.0(m ????长宽高),承台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速度约1m/h ,初凝时间约12小时。

1.2、模板结构形式

承台采用大块钢模板组拼而成,模板之间设对拉拉杆,模板与基底接触处采用限位措施将模板底部固定。单个侧面分成4块模板,各块之间采用M20普通螺栓连接形成整体。两侧模板垂直相交连接处设置阳角角模板,用拉杆连接固定。

模板面板采用6mm 厚钢板;竖肋采用[10槽钢,间距375~400mm ;横肋及各块四周边肋采用100mm 高 、10mm 厚钢板带,间距500mm ;沿承台高度方向设三道2[25a 龙骨(背楞),间距1000mm ,顶底层龙骨距承台顶底边缘均为500mm ;对拉拉杆采用φ32钢筋,固定在龙骨上,拉杆最大间距1950mm 。模板结构布置图如图1.1所示。

侧视

俯视

图1.1承台模板结构布置图

2、设计相关参数选定

2.1、计算目的

本承台模板设计首先为满足本项目承台施工需求。另外为实行物资统购,提高项目模板的通用性和周转材料利用效率,发掘模板剩余价值,本模板设计为下一步制定公司桥涵结构物模板通用图集,推行模板设计标准化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2、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4.《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2.3、主要控制计算参数

模板材料采用Q235钢材,其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根据钢材厚度按下表采用。

表2-1 钢材强度设计值

依照JTG/T F50-2011规范要求,计算模板、支架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结构表面外露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横梁、纵梁),其弹性挠度值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境的1/400;

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1.5mm ,钢棱和柱箍变形为L/500,B/500,(其中L 为计算跨境,B 为柱宽度;

模板在自重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抗倾覆系数稳定性系数不小于1.3。

2.4、设计技术参数及相关荷载大小选定

2.4.1、荷载类型 1.承台模板混凝土侧压力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采用内部振捣时,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为:

KPa V t F c 9.75151.10.1120.2522.022.02/1210=?????==ββγ ○1 KPa H F c 7530.25=?==γ ○2 对比○

1、○2式取较小值,得KPa F 75=,有效压头高度3m 。 模板强度计算时将混凝土侧压力乘以1.2倍荷载系数,进行加载计算。

KPa 09751.21.2F =?=

2.其他荷载计算

倾倒砼时水平冲击荷载2KPa q F =,模板强度计算时乘以1.4倍荷载系数,进行加载计算。

1.4 1.42

2.8q F KPa =?=

风荷载0.5KPa f F =,风荷载乘以1.4倍荷载系数,进行计算。

1.4 1.40.50.7f F KPa =?=

2.4.2、荷载组合

依照JTG/T F50-2011模板、支架设计时考虑下列各项荷载,并按照表3的规定进行组合。

表3-1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或其他圬工结构物的重力;

3.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荷载;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6.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

7.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水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力;

8.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根据荷载及其荷载组合,承台模板荷载计算图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承台模板荷载计算示意图

2.4.3、计算方法、模式

模板结构设计采用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所有钢材均采用Q235钢材,模板结构自重分项系数取1.2(1.0),砼侧面压力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2,砼振捣荷载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4,风荷载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4。

3、模板结构计算

3.1模板结构传力路线说明

根据模板受力状态,模板结构传力路线为:

上述传力路线是在理想状态下,承台砼浇筑速度各面均一致,相对的两面砼侧压力传递给拉杆的拉力值一样,方向相反,模板形成自平衡体系。

实际承台砼浇筑施工时不可能处于理想状态,因此需要在模板外侧设斜撑,用于平衡承台砼两侧浇筑不平衡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差,以及模板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平衡。

3.2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简化为四周固定在竖肋和横肋上的板,面板荷载实际为梯形荷载,

为简化计算,面板计算按均布荷载计算,荷载取值按承台底部最大处取值。面板竖肋最大间距400mm ,横肋间距500mm ,竖肋与横肋间距比为

/400/5000.8x y l l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表4-4,模板面板最大挠度

计算系数为0.00182,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175q F KPa ==,面板单位宽度刚度值:

3535

22

2.110641.510 4.1512(1)12(10.3)c Eh B N mm KN m μ??===??=?-?- 式中E ―弹性模量; h ―板厚; μ―泊桑比。 模板面板最大变形值为:

[]4

4175.00.4

0.001820.0018210000.8 1.54.15c q l f mm f mm B ?=?=??=≤=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表4-4,模板面板最大弯矩计算系数为0.0271,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2 1.2 1.4 1.275 1.4 2.092.8q q F F KPa =+=?+?=,

模板面板最大弯矩为:

2220.02710.027192.80.40.4X M ql KN m

=?=??=?

模板面板最大弯曲应力为:

6

20.410167215140066

X M MPa f MPa

W σ?===≤=??

模板面板刚度与强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3.3竖肋计算

竖肋简化为支撑在龙骨上的连续梁,竖肋最大间距s=400mm=0.4m ,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1750.430/q F s KN m =?=?=,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2 1.2 1.492.80.437.12/q q F F s KN m =+?=?=。

竖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计算,竖肋采用梁单元,在龙骨及竖肋底板施加竖向约束,按连续梁模型建模计算。

竖肋最大变形发生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龙骨间跨中位置,最大变形-0.3mm

[]/5001000/5002f l mm ≤===,竖肋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竖肋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单位:mm )

竖肋最大组合应力为47.1MPa ,最大剪应力为31.0 MPa ,其组合应力图见图

3.3-2,剪力图见3.3-3。

图3.3-2 竖肋强度计算加载及组合应力图(单位:MPa )

图3.3-3 竖肋强度计算加载及剪应力图(单位:MPa )

3.4横肋计算

横肋简化为支撑在竖肋上的简直梁,竖肋最大间距即横肋跨径400mm ,横肋间距500mm ,最下面一道横肋受力最为不利,按偏于保守计算原则,取模板荷载底部最大值代替实际荷载进行加载。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1750.537.5/q F s KN m

=?=?=,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2 1.2 1.492.80.546.4/q q F F s KN m =+?=?=。

模板横肋截面惯性矩:

3

34

10100833333.31212

bh I mm ?===

横肋最大变形:

[]4431612

5537.50.5100.17500/500 1.038438421010833333.310

q l f mm f mm EI -???===≤==????

横肋最大弯矩为:

22211

46.40.5 1.4588

M q l KN m

==??=?

横肋最大弯曲应力为:

6

21.451087.021********X M MPa f MPa

W σ?===≤=??

横肋最大剪力为:

211

46.40.511.622

V q l KN =

=??=

横肋最大剪应力为:

3

4411.61015.51253310100

v VS V MPa f MPa

Ib A τ??====≤=??

模板横肋刚度与强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3.5龙骨计算

龙骨简化为支撑在拉杆上的连续梁,龙骨间距s=1000mm=1m ,按偏于保守计算原则,取模板荷载底部最大值代替实际荷载进行加载。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175175/q F s KN m

=?=?=,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2 1.2 1.492.8192.8/q q F F s KN m =+?=?=。

龙骨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计算,龙骨采用梁单元,在拉杆位置施加竖向

约束,按连续梁模型建模计算。

龙骨最大变形-0.8mm[]/4001800/400 4.5

≤===,龙骨刚度计算加载

f l mm

及变形图如图3.5-1所示。

图3.5-1 龙骨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单位:mm)

龙骨最大组合应力为124.2MPa,最大剪应力为50.0 MPa,其组合应力图见图3.5-2,剪力图见3.5-3。

图3.5-2 龙骨强度计算加载及组合应力图(单位:MPa)

图3.5-3 龙骨强度计算加载及剪应力图(单位:MPa )

龙骨拉杆位置最大支撑反力为162.3KN ,其反力图见图3.5-4。

图3.5-4 龙骨支撑反力图 (单位:KN )

3.6对拉拉杆计算

根据龙骨计算中最大支撑发力162.3KN ,计算拉杆最大拉应力为

3

2162.310201.82351324

sk F MPa f MPa A σπ?===≤=?,满足要求。

3.7模板底部限位受力

单根竖肋底部位置支撑反力为4.5KN ,其反力图见图3.7-1。

图3.7-1 竖肋支撑反力图 (单位:KN )

底部采用预埋在垫层中的φ22圆钢进行限位,钢筋剪切应力

32

44 4.51015.8133224

F MPa A τπ??===??,满足要求。

3.8模板外侧斜撑计算

模板一侧的风荷载为1.4 1.40.537.515.8f F A KN =???=,另外考虑两侧砼浇

筑不均匀,高度相差50cm 的侧压力1

25.00.50.57.523.42c F HA KN γ==????=,

两个压力的和15.823.439.2KN +=,由模板外侧斜撑承受。

斜撑上撑在最上层龙骨上,上端距地面高度2.5m ,与地面成45°角,一侧承台侧面设两根2I20a 斜撑,斜撑长度354L cm =。斜撑为压弯构件,一侧斜杆轴向分力N 与水平分力F 均为39.2cos 45/213.9N F KN ==?=,斜撑底部最大

弯矩为13.93.5449.1M F L K N m ==?=

?。斜撑采用2I20a ,其截面面积

27120A mm =,弯截面积3474000W mm =,强轴回旋半径81.6x i mm =,弱轴回旋

半径54.0y i mm =, b 类截面,截面强轴塑性发展系数 1.05γ=。

计算长度3540l mm =,长度系数1u =,强轴长细比13540

4381.6

x x ul i λ?=

==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0.887x ?=;弱轴长细比135406654.0

y y ul i λ?===,轴心受压稳定系数0.774y ?=。

参数225'

3

222.110712072561072561.1 1.143

Ex

EA N N KN ππλ???===?=?,斜撑轴向压力N=13.9KN ,弯矩49.1M KN m =?。

弯矩平面内稳定性:

'

36

(10.8)

13.910 1.049.11013.90.8877120 1.05474000(10.8)

7256

2.298.8101.0215mx x x Ex M N N A W N MPa f MPa

β?γ+

-????=+

???-?=+=≤= 弯矩平面外稳定性:

3613.910 1.049.1100.70.7747120 1.04740002.572.5101.0215tx x

y b M N

A W

MPa f MPa

βη??+???=+???=+=≤=

满足要求。

4、模板抗倾覆计算

模板抗倾覆力矩为模板重量×力臂=150×(7.5/2+2.5)=937.5KN ·m ,倾覆力矩为模板一侧的风荷载×力臂=0.5×7.5×3×3.0/2=16.9KN ·m ,模板抗倾覆稳定系数为:K=937.5/16.9 =55,满足要求。

5、计算结果汇总

模板各构件计算结果汇总如下表:

表5-1 模板结果汇总表

备注:由于斜撑稳定性应力大于组合应力,表中斜撑稳定性计算强度代替组合应力值。

6、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承台模板刚度、强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柱下独立承台计算书

2柱下独立承台: CT-2 2.1工程名称:工程一 2.2基本资料 2.2.1承台类型:二桩承台,圆桩直径 d = 500mm,按桩承载力自动计算 2.2.2桩中心距 S a= 1500mm,承台边距 S b= 500mm,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 S c= 500mm 2.2.3承台根部高度 H = 1100mm,承台端部高度 h = 1100mm 2.2.4柱截面高度 h c= 600mm (X 方向),柱截面宽度 b c= 600mm (Y 方向) 2.2.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1400kN,桩中心最小间距为 1.5m,3d (d --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2.2.6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 c= 14.331N/mm2, f t= 1.433N/mm2 2.2.7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360N/mm2;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 a s= 110mm 2.2.8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0.15% 2.2.9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 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 1.35 2.2.10承台自重及承台上的土重 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6kN/m3;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18kN/m3, 顶面上覆土厚度 d s= 1m a = 2S c + S a= 2*500+1500 = 2500mm; b = 2S b= 2*500 = 1000mm 承台底部底面积 A b= a·b = 2.5*1 = 2.5m2 承台体积 V c= A b·H = 2.5*1.1 = 2.75m3 承台自重标准值 G k"=γc·V c= 26*2.75 = 71.5kN 承台上的土重标准值 G k' =γs·(A b - b c·h c)·d s= 18*(2.5-0.6*0.6)*1 = 38.5kN 承台自重及其上土自重标准值 G k= G k" + G k' = 71.5+38.5 = 110.0kN 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 G =γG·G k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G = 1.20*110 = 132.0kN;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 G = 1.35*110 = 148.5kN 2.2.11圆桩换算截面边宽 b p= 0.8d = 0.8*500 = 400mm 2.2.12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 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2.3基础底面控制内力 N k、F 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V xk、V 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剪力值(kN); M xk'、M y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弯矩值(kN·m); M xk、M 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 M xk= M xk' - V yk·H、 M yk= M yk' + V xk·H N、F----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V x'、V y'--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剪力值(kN); M x'、M y'--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弯矩值(kN·m); M x、M 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 M x= M x' - V y·H、 M y= M y' + V x·H 2.3.1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控制内力 2.3.1.1柱号: 0、N kmax、无地震作用组合 N k= 2690.0; M xk' = 0.0,M yk' = 0.0; V xk= 0.0,V yk= 0.0 F k= 2690.0; M xk= 0.0,M yk= 0.0 2.3.2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底面控制内力 2.3.2.1柱号: 0、D con、无地震作用组合 N = 3631.5; M x' = 0.0,M y' = 0.0; V x= 0.0,V y= 0.0 F = 3631.5; M x= 0.0,M y= 0.0 2.4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 Q k= (F k + G k) / n (桩基规范式 5.1.1-1) 2.4.1柱号: 0、N kmax、无地震作用组合 Q k= (2690+110)/2 = 1400.0kN ≤ R a= 1400kN 2.5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不计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单桩平均净反力 N j= F / n 2.5.1柱号: 0、D con、无地震作用组合 N j= 3631.5/2 = 1815.7kN 2.6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 F l≤ 2[β0x(b c + a0y) + β0y·(h c + a0x)]·βhp·f t·h0(桩基规范式 5.9.7-4) 2.6.1 X 方向上从柱边至桩边的水平距离: a0x= 0.5S a - 0.5(b p + h c) = 750-0.5*(400+600) = 250mm λ0x= a0x / h0= 250/(1100-110) = 0.2525 β0x= 0.84 / (λ0x + 0.2) = 0.84/(0.2525+0.2) = 1.8563 2.6.2 a0y= S b - 0.5b c= 500+0.5*600 = 200mm ≤ H0,故不需要验算该冲切锥体。 2.7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计算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按桩基规范式 5.9.7-4 推导出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1、编制依据 (1)、现行施工方案 (2)、地质勘查报告 (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 1.2、规范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2、工程概况 桥梁全长 m ,桥梁全宽 m ,共有承台4座。全桥承台钢筋用量为 t ,C15砼用量为 m 3,C30砼用量为 m 3 。 3、方案综述 承台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竖肋采用50×100mm 方木,承台尺寸: 17.8×6.2×2.0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4、结构计算 4.1、荷载计算 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 以下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通过比较,一般取计算值较小者; 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Pmax=0.2221 210γv k k t Pmax=γ×h Pmax =0.22×24×5×1×1.15×22 1 =43 kpa Pmax =24×2=48 kpa 式中: Pmax-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pa ); h -有效压头高度(m ); ν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 γ-混凝土的体密度(KN/m3); 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参加外加剂时取1.0,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K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 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H-混凝土灌注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高度(m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P1=2.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P1=4.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 荷载组合: P=1.2×43+1.4×(2.0+4.0)=60 KN/m 2 4.2、承台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验算其抗弯强度及刚度。 面板采用δ=18mm 厚竹胶板, 竖肋间距0.3m ,横肋间距0.6m ,取1m 板宽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指标 3 32 2 105418 10006161W mm bh ?=??== 4 5 3 3 1086.418100012 1121mm bh I ?=??= = Α =b ×h=1000×18=180002 mm 结构计算 a 、强度计算 σ= w M = 3 6 10 *5410*54.0=10Mpa<[σ]=45Mpa ,符合要求。 b 、刚度计算 f= 128EI ql 4 =0.002mm<300/250=1.2mm ,符合要求。 4.3、竖肋计算

钢模板、拉杆l螺栓及模板连接螺栓计算

计算书 本工程施工所用模板主要用在箱涵的侧墙和顶板及桥墩和桥台,采用大模板可大大节省模板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一、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 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承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0m/小时以下时,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以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 m=4+1500K SKwV1/3 /(T+30)(3-1)P m=25H(3-2)式中:Pm——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2);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oC);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K S——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为110~150mm时取1.15; K 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已知混凝土每环最大为4m,采用坍落度为120mm的普通混凝土,浇筑速度为0.25m/h,浇注入模温度为30oC,则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及有效压头高度为: 查表得:K S=1.15,K W=1.2 由公式(3-1),P m=4+1500×1.15×1.2×(1.2)1/3 /(30+30)=40.7 KN/m2由公式(3-2),P m=25×2=50KN/m2 取较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0.7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0.7/25=1.628m。 二、模板拉杆、螺栓计算 1、拉杆及栏杆上螺栓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内、外两组模板,保持内、外两组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和其它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模板拉杆采用对拉螺栓,采用Φ16精轧螺纹钢制作。其计算公式为: F=P mA 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 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基础承台钢筋计算

1)基础承台: 底板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板底另一边边长-2min(75mm,s/2)(注:取小值)÷s(注钢筋间距)-1 Kg/m=长度×0.00617×b2 2)注:单柱独立柱基础边长≥2.5m时,基础底板配筋,按0.9边长下料,交错布置。外侧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2根(两边各一根钢筋) 其余钢筋长度=底板边长×0.9-保护层 或者底板边长-0.1底板边长-保护层 其余钢筋根数=底板另一侧长度-2min(75mm,S/2)/S-1 1

03G101图集计算 1)柱纵筋=柱净高+柱基础插筋+(柱顶)锚固长度2)柱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 2

3)柱顶锚固:中柱:梁高-保护层(柱的)≥lae,则直锚, 直锚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高-保护层<lae时,则弯锚12d,弯锚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边角柱:外侧钢筋=1.5lae 内侧钢筋同中柱 注:Lae=保护长度 3

柱箍筋根数: 1)加密段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加密段长度/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 2)非加密箍筋根数计算:根数=非加密段长度/非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 例子:(0.55+0.558)/0.1+1+(0.558/0.1+1)+(3.9-0.55-0.558×2/0.2-1) 梁+下部0.1加密区 + 下部加密区 +中间非加密区 4

柱和梁箍筋 2)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b-2×保护层+2d)×2+(h-2×保护层+2d)×2+1.9d ×2+2× max(75mm,10d)(注:取大值)03G规范计算。 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b-2×保护层)×2+(h-2×保护层)×2+1.9d×2+2×max(75mm,10d)(注:取大值)11G规范计算。 箍筋长度(里面一圈长度)=【(b(h)-2×保护层-D)/3×1+D+2D】×2+【h(b)-2×保护层+2d】×2+1.9d×2+2×max(10d,75) D—柱纵筋直径 d—箍筋直径 b—内侧钢筋箍宽 5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扣件式钢管 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省××市××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前言 近几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尤其是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混凝土浇筑途中,发生了36m高扣件式钢管梁板高支撑架倒塌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此以后,模板支架设计和使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虽然采用钢管脚手架杆件搭设各类模板支架已是现代施工常用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系统试验和深入研究,因而尚无包括其设计计算方法的专项标准。几年来,钢管模板支架和高支撑架(h≥4m的模板支架),均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章节提供的有关公式及相应规定来进行设计计算的,但是惨痛的“事故”教训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确实尤其是存在重要疏漏,致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在新规范或标准尚未颁布之前,为了保证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总工室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了有关“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资料,提供给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参考使用;与此同时,《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的相关公式、计算资料,相应停止使用。 特此说明! 总工程师室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模板支架计算………………………………………………1-1 第二节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有关问题的探讨……………2-1 第三节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3-1 第四节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设计要求……………4-1 第五节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5-1 第六节附录: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6-1 [附录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附录B]钢管截面特性 [附录C]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D]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附录E]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F]立杆计算长度L修正系数表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 6m x 6m ,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 500mm x 500mm ,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400mm , 桩 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 ,最小 桩距取3d ,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 Fk=910,1500,Mk=110,40. ,Vk=50,22 , F=1152,1935, M=140,50, V=64,25,——单位符号除 Mk 、M 为 KN ? m ,其余的均为 KN )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11.00 淤泥质粉土 qsa=8kpa 15.40 粉质粘土 qsa=25kpa h=0.8Z3 F.39 % 56 r/p -—> 0.4 踣3/3 ?0.23 al1=373mm 23.C0 qpa=800Kpa 2.98m 等边三桩承台 粉细砂 qsa=24kpa Y al2=232mm H S=1.6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 AH=0.46 + 0.23=0.69 AI ■由相似比得:少 AG AF 0.8/1.245=0.69/AF AF ^ 1.08 由厶 AED 相似于△ AGF 其中 AE=0.8 + 0.354/2=0.977 AE AF - aL2 .由相似比得: AG AF 0.977/1.245=(1.08-al2)/1.08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 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 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 400mn 进入粉质粘土层2d=0.8m,初定承台高度为1.5m , 承 台顶距天然地面0.2m ,承台埋深1.5m 。 (3)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卩 p E qsiali = 〒 X 0.42 X 800+3.14 X 0.4 X (12 X 4+22X 2.1+24 X 4.9+8 X 4.4+25 X 0.8) =100.48+355.352=435.832KN (4) 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1.2 X Fk/Ra=1.2 X 910/435.832 ?2.51 取 3 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 S=4d=1.6m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0.5 X 2.59 X 2.98-0.267=3.6 m 2 (5) 桩基础验算 1) 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 Gk=20X 3.6 X 1.85=133.2K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Qk=(Fk + Gk)/n=(910 + 133.2)/3=347.73KN < Ra 满足要求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最大与最小竖向力 Qk=(Fk + Gk)/n 土 (Mxk X Yi)/ E Yi2 ± (Myk X Xi)/ E Xi2 =(910 + 133.2)/3 ± (110+50 X 1.5) X 0.8/2 X 0.82 △ AJH 相似于△ AGF 其中 AJ=0.8、AG=0.8 + 0.695-0.25=1.245 、 AH .al2=0.232 】

承台模板拉杆计算(100713)

一模板拉杆计算 1.1侧压力计算 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本工程砼一次最大浇筑高度为3.6米,模板高度为 3.65米。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2 1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h;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取0.48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3.6m; β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所以 F=0.22γ c t β 1 β 2 V2 1 =0.22×24×10×1.2×1.15×0.482 1 =50.4816KN/m2 F=γ c H =24×3.6 =86.4KN/m2 综上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F=50.48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 h=F/γ c =50.48/24 =2.1034m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见下图:

q=50.48KN/m2 1.2对拉杆的强度的验算 φ16mm螺纹钢对拉杆承受的拉力为 P=F.A =50.48×1.2×1

=60.58kN 式中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kN); F—混凝土的侧压力(N/m2),计算为50.48k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对拉杆承受的拉应力为 σ=P/S =60.58×103/(3.14×82) =301MPa<[σ]=335 MPa 式中S—拉杆的截面积,πR2=2.01×10-4 m2。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_20150716_101743984

墙模板(组合式钢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3.2]=min[29.87,76.8]=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 [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布置

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长向接缝方式为端缝齐平,根据《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4.3.5和4. 4.4条,面板强度及挠度验算,宜以单块面板作验算对象。面板受力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0.95bS承=0.95×0.6×38.056=21.692kN/m 面板弯矩图(kN·m) M max=1.091kN·m σ=M max/W=1.091×106/21.1×103=51.72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0.6×29.87=17.922kN/m 面板变形图(mm) ν=0.086mm≤[ν]=1.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基础工程承台计算

4.7 承台计算 4.7.1 承台底面单桩竖向力设计值计算(图4-59) yd i d xd i id 2 2 i i M x F M y N n y x = ±± ∑∑ (4-87) 式中:id N ——第i 根桩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d F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产生的竖向力组合设计值; xd M 、yd M ——由承台底面以上的作用(或荷载)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 轴、y 轴的弯矩组合 设计值; n ——承台下面桩的根数; i x 、i y ——第i 排桩中心至y 轴、x 轴的距离。 4.7.2 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大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其正截面(垂直于x 轴、y 轴的竖向截面)抗弯承载力可作为悬臂梁按“梁式体系”进行计算。 1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1)当桩中距不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取承台全宽; 2)当桩中距大于三倍桩边长或桩直径时 s 23(1)b a D n =+- (4-88) 式中:s b ——承台截面计算宽度; a ——平行于计算截面的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距离; D ——桩边长或直径; n ——平行于计算截面的桩的根数。 2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59) xcd id ci M N y =∑ (4-89) 图4-59 桩基承台计算 1-墩身;2-承台;3-桩;4-剪切破坏斜截面

ycd id ci M N x = ∑ (4-90) 式中:xcd M 、ycd M ——计算截面外侧各排桩竖向力产生的绕x 轴和y 轴在计算截面处的弯矩 组合设计值; id N ——计算截面外侧第i 排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取该排桩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ci x 、ci y ——垂直于y 轴和x 轴方向,自第i 排桩中心线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4.7.3承台下面外排桩中心距墩台身边缘等于或小于承台高度时的计算 此时承台短悬臂可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撑杆的抗压承载力和系杆的抗拉承载力(图4-60)。 1 撑杆抗压承载力 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0id s cd,s D tb f γ≤ (4-91) cu,k cd,s cu,k 1 0.481.43304f f f ε= ≤+ (4-92) 2 id 1i s s ( 0.002)cot T A E εθ=+ (4-93) i a i sin cos t b h θθ=+ (4-94) a 6h s d =+ (4-95) 式中:id D ——撑杆压力设计值,包括1d 1d 1/sin D N θ=,2d 2d 2/sin D N θ=,其中1d N 和2d N 分 别为承台悬臂下面“1”排桩和“2”排桩内该排桩的根数乘以该排桩中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单桩竖向力按式(4-87)计算;按式(4-91)计算撑杆抗压承载力时,式中id D 取1d D 和2d D 两者较大者; cd,s f ——撑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t ——撑杆计算高度; s b ——撑杆计算宽度,按前述有关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对计算宽度的规定; b ——桩的支撑宽度,方形截面桩取截面边长,圆形截面桩取直径的0.8倍; a )“撑杆-系杆”力系 b )撑杆计算高度 图4-60 承台按“撑杆-系杆体系”计算 1-墩台身;2-承台;3-桩;4-系杆钢筋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 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 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 高度(m );取9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 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承台模板计算书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通铁路站前Ⅵ标 承台模板设计计算单 设计: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通铁路站前Ⅵ标项目部 2015年5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模板构造及主要技术条件 (1) 3.1 模板构造 (1) 四、计算参数 (1) 五、模板受力分析及载荷计算 (2) 六、模板力学计算 (3) 6.1模板检算 (3) 6.1.1面板检算 (3) 6.3 对拉杆螺栓检算 (9) 七、结论 (10)

一、工程概况 模板为沪通VI 标承台模板,本计算主要针对其承台模板的强度、刚度进行力学分析计算,以利于安全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一版); 3、《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J025-86); 8、相关技术文件及图纸。 三、模板构造及主要技术条件 3.1 模板构造 模板采用6mm 厚的A3钢板,竖肋采用c10槽钢,间距0.4m 布置,背杠采用双c18槽钢,底顶部背杠均距离模板底顶0.5m 。水平方向每个1m 布置一组拉条,竖向设置两道拉条,距承台底0.3m 设置一道,承台顶设置一道,拉条采用直径20mm 的圆钢,螺帽采用双螺帽,。模板间采用20mm 的螺栓连接,最大浇筑高度3m 。 四、计算参数 (1)砼比重取值为:2.4t/m3; (2)钢材为Q235b 钢:重力密度3/5.78m N ,弹性模量为 MPa 5 101.2?; (3)强度设计值(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215a MP σ=拉、压 []215a w MP σ= [] 125a MP τ=; (4)容许挠度[]f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L/400,拱架、支架受载荷挠曲的杆件 L/400,钢模板的面板2mm ;

承台钢模板配置方案

郑徐客专二标一分部承台模板配置方案 中国建筑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股份郑徐客专二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三年三月十九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工程概况 (1) 4、模板配置方案 (2) 5、模板的数量 (7) 6、模板的进场时间: (8) 7、进场模板的要求: (8)

承台模板方案 1、编制目的 明确承台模板需求量,确定承台模板的规格型号,为承台施工做好准备,确保施工节点安排。 2、编制依据 2.1 《郑徐客专施图(桥)-5》《郑徐客专施图(桥参)-2》 2.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 2.3 指挥部编制的施工进度安排及桥梁专业工程施工进度衔接安排。 3、工程概况 郑汴特大桥DK26+196.570-DK38+796.405管段内桥梁总长12.6km,计380个承台,具体尺寸型号及数量见表3-1: 表3-1本段承台型号尺寸及数量

4、模板配置方案 分部承台施工时考虑桩基、承台、墩身独立施工,互不干扰,形成桩基、承台、墩身平行流水作业。 4.1模板的套数 4.1.1按一个承台的模板(1天)、混凝土浇筑(1天)及拆模(1天)整套流程共需3天的时间计算; 4.1.2根据指挥部2013年施工计划安排,须要在2013年11月18日前完成所有下部结构工程,承台则需要在2013年10月30日前完成,我分部计划在2013年4月15日开始承台施工,这样每月平均须完成60个承台的施工。 4.1.3综合每个承台一个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工期要求完成的数量、非施工因素干扰及施工队设置等原因,确定共需要承台模板6-10套,考虑到现场施工,首先安排连续梁承台施工,(不同类型的承台须要通过配节来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台结构尺寸)。 4.2模板基本节段与调整节段的配置 4.2.1连续梁承台模板配置 根据本管段段施工节点安排,首先施工连续梁662#~667#、

桥墩模板计算

3#墩墩身模板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1. 桥墩模板的基本尺寸桥墩浇筑时采用全钢模板,模板由平面模板和平面模板带半弧模板对 接组 成,单块模板设计高度为2250mm面板为h=6伽厚钢板;竖肋[10#,水平间距为L i=300mm横肋为10mn厚钢板,高100mm竖向间距L2=500mm背楞:平面模板为双根[20#槽钢、平面模板带半弧模板为双根[14#槽钢,纵向间距为:800mm; 2. 材料的性能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2011 》的规定,暂取: 砼的重力密度:26 kN/m3;砼浇筑时温度:10C;砼浇筑速度:2m/h;不掺外加剂。 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m;容许应力为215MPa不考虑提高系数;弹性模量为 206GPa。 3. 计算荷载 对模板产生侧压力的荷载主要有三种: 1)振动器产生的荷载:kN/m2;或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4.0km/m2;二者不同时计算。 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荷载组合为:强度检算:1+2;刚度检算:2 (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新浇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P171杨文渊): P二kY (1) 当v/T< 时,h=+T; 当v/T> 时,h=+T; 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Pa); h—有效压头高度(m);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T—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C); 3 丫―混凝土的容重(kN/m); 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k=,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k=; 根据前述已知条件: 因为:v/T=10=> , 所以h = +T=+X = 最大侧压力为:P二k Y = 26X = tf 检算强度时荷载设计值为:q'二X + x = 77 kN/m 2; 检算刚度时荷载标准值为:q''= kN/m 2; 4. 检算标准 1)强度要求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 2)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结构跨度的1/400 ; 3)钢模板面板的变形为1.5mm; 4)钢面板的钢楞的变形为3.0mm; 二、面板的检算 1. 计算简图 面板支承于横肋和竖肋之间,横肋间距为50cm,竖肋间距为30cm,取横竖肋间的面板为一个计算单元,简化为四边嵌固的板,受均布荷载q;则长边跨中支承处的负弯矩为最大,可按下式计算: M = Aq'l x2l y (2)式中:A—弯矩计算系数,与l x/l y有关,可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P154表得A=; l x、l y —分别为板的短边和长边;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板的跨中最大挠度的计算公式为: 4 f =BXq''l x4/B c (3)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基础承台设计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某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6m×6m,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500mm ×500mm,底层平面图及地质资料见附图。基础采用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桩直径 4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d,最小桩距取3d,各桩传至承台顶的内力(柱号:Z1,Z2 ——Fk=910,1500, Mk=110,40.,Vk=50,22,F=1152,1935,M=140,50,V=64,25,——单位符号除Mk、M为KN·m,其余的均为KN) 地质资料见附图。 附图: 面 X

1 粉质粘土 33≈ 33≈ al1=373mm qsa=25kpa qpa=800Kpa 等边三桩承台 地质资料 【附:相似三角形:△AJH 相似于△AGF ,其中AJ=、AG= + 、 AH= + =、 ∴由相似比得:AF AH AG AJ = =AF ∴AF ≈ 由△AED 相似于△AGF ,其中AE= + 2= ∴由相似比得:AF aL AF AG AE 2-= =/ ∴al2= 】 一、Z1基础设计计算: 【解】 (1)确定桩端持力层 根据地质情况,初步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和承台埋深 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 进入粉质粘土层2d=,初定承台高度为, 承台顶距天然地面,承台埋深。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qpaAp + μp ∑qsiali =414 .3××800+××(12×4+22×+24×+8×+25× =+= (4)估算桩数及初定承台面积 n=×Fk/Ra=×910/≈ 取3根 因桩位静压预制混凝土管桩,所以取桩距S=4d= 取等边三桩承台:如上图 承台面积为: ≈××(5)桩基础验算 1)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及上覆土重Gk=20××=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承受的平均竖向力

钢模板设计计算

府谷煤炭铁路专用线四标 模板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府谷铁路专用线项目部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钢模板设计计算 参数选定: 混凝土浇注速度V=1.5m/h,混凝土初凝时间取3h,汽车路上消耗0.5小时,即混凝土入模到凝结取2小时。 混凝土入模温度取t0=20oC,掺外加剂,混凝土塌落度取160mm。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1.5,外加剂修正系数1.2 1、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计算 则:F1=γc H=γc VΔT=25×1.5×2=75KN/m2=75 KPa F2=0.22γc t0?1?2V t0=200/(20+15)= 5.7 h 则:F2=0.22×25×5.714×1.2×1.5×5.1=53.12KPa 取基本荷载标准值F=53.12KPa 荷载组合: 标准值取1.2为保险系数,但以0.85予以折减,水平冲击荷载取1.4为保险系数,采用0.2~0.8m3 的灰斗进行浇注,取F倒=4KPa 1.则:混凝土侧压力值F=(53.12+4) ×1.2×0.85=58.26KPa 2、面板验算 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采用双向板结构,取方格间距为0.3×0.3m.以一边简支、三面固结计算。图中q=f×10×10-3=58.26KN/m 一面简支最为不利

取计算单元为10mm=1×10-3 m 则K=(Eh 3×b)/(12×(1-0.32))(建筑施工手册) =41.53846 W=61bh 2=61×10×10-3×(6×10-3)2=6×10-8m 3 δ=Mmax/W=0.06ql 2/W=0.06×58.26×0.32/(6×10-8 ) =52MPa <170MPa=[δ],可以 f max =0.0016ql 4/K=0.0016×58.26×0.34/41.538=0.18mm 发生与板中心 Fmax=0.18<[f]=L/400=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3.板内肋的布置及验算: 横向:内楞采用δ=6mm 厚,高0.07m 板作为内楞,间距0.4m q=58.26×0.3=17.478KN/m M=ql 2/8=17.478×0.32/8=196.6N ·M 则;W=6 1×b ×10-3×(0.07)2=4.9×10-6m 3 I=121bh 3=121×b ×10-3×(0.07)3=171.5×10-9m 4 [d]= Mmax/W=196.6/(4.9×10-6 )=40MPa <170MPa ,可以 f max =5ql 4/(384EI )=5×17.478×3004/(384×2.1×105×171.5×103)=0.051mm 4.竖肋验算 竖肋采用[8的槽钢,每1.0m 加一道外加强箍,外加强箍采用2根[16槽钢,[8的槽钢竖向间距0.3m , 截面参数:W=25.3cm 3 I=101.3cm 4

承台计算书(桩加防水板)

承台计算书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190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t =1.57N/mm 2, f c =16.7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400,承台底最小配筋率取0.15%,承台底保护层厚为100mm ,桩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内径为240mm 。 一、防水板荷载计算: 1、200厚防水板建筑面层重量q a 0.2×20=4 2、450厚防水板自重q s 0.45×25=11.25 3、顶标高为-3.7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1 [-0.75-(-3.7-0.45)]×10=34 4、顶标高为-4.3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2 [-0.75-(-4.3-0.45)]×10=40 二、CT2计算: 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200×220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 ×b=600×600;取该处L x 取8.4米,L y 取6米,偏于安全;该承台顶X 向有混凝土墙体,故取Y 向配筋计算结果作为X 、Y 向配筋依据。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 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 q wj =1.4q w1-(q a +q s ) =1.4×34-(4+11.25) =32.35,取q wj =36千牛/平方米 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 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 =36(8.4×6-2.2×2.2)/2(2.2+2.2) =186.4千牛/米 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 m e ≈kq wj L x L y a=y x a a =2200 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承台模板受力验算

主桥承台木模板计算 一、计算依据 1、《施工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二、承台模板设计 主桥承台平面尺寸为11.5×11.5m,高4m,由于主桥承台基坑开挖深度达10m,基坑钢支撑较多,不利于大块钢模板的吊装,故承台模板考虑采用木模板拼装。 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平面尺寸2440×1220mm),水平内楞为80×80mm方木,水平内楞外设竖向外楞,外楞为双拼φ48×3mm钢管,对拉螺杆采用直径20mm的螺纹钢。 承台模板立面局部示意图 承台模板平面局部示意图 三、模板系统受力验算 3.1 设计荷载计算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本工程砼一次最大浇筑高度为4m,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1 F=0.22γc t0β1β2V2 F=γ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h;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取0.6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1 所以 F=0.22γc t0β1β2V2 1 =0.22×24×10×1.0×1.15×0.62 =47.03 KN/m2 F=γc H =24×4=96 KN/m2 综上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F=47.03 KN/m2 2、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水平荷载

考虑两台泵车同时浇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取4KN/m2。 3、水平总荷载 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水平荷载设计值为:q1=47.03×1.2+4×1.4=62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 h=F/γc =62/24=2.585 m 3.2面板验算 木模板支护方式为典型的单向板受力方式,可按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楞采用竖向80×80mm方木,方木中心间距250mm,模板宽度取b=2440mm,作用于模板的线荷载:q1=62×2.44=151.28kN/m,模板截面特性 1bh2=2440×152/6=91500mm3。 为:W= 6 1bh3=2440×153/12=686250mm4; I= 12 模板强度验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3查得最大弯距系数为0.1。 M max=0.1q1l2=0.1×151.28×2502=9.455×105N·mm σ=M max/W=9.455×105/91500=10.3Mpa<[f m]=13Mpa,模板强度符合要求。 模板刚度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