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中铜的物相分析

合集下载

铜矿石的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选择知识点解说.

铜矿石的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选择知识点解说.

铜矿石的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选择知识要点铜矿石的全分析项目,应根据矿石的特征和光谱分析的结果确定,首先应包括那些有工业价值或可供综合利用的各种有色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

在铜矿石中,可能共有的有色金属有铅、锌、砷、镍、锡、钼、钨、镉、汞等,分散元素有镓、铊、铟、硒、碲、锗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对铜矿石进行简项分析、组合分析和全分析。

铜矿石的简项分析一般是指测定铜。

铜矿石中组合分析项目有铅、锌、砷、钴、金、银、硫、钼、钨、镉、锑、镓、铊、铟、硒、碲、锗等。

其中金、银、硫为商业计价元素。

铜矿石的全分析项目还包括硅、铁、铝、镁、钙、锰、钛、钡、钾、钠、硫、磷、氟、二氧化碳、吸附水、化合水等项目。

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对一些主要元素分析方法分另作了规定:铜量的测定:碘量法。

金和银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氧化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铅量的测定:Na2EDTA 滴定法。

锌量的测定:Na2EDTA 滴定法。

砷和铋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溴酸钾滴定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锑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汞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氟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铜量测定:电解法。

金和银量测定:火试金重量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对于铜矿石中的杂质元素则使用GB/T 14353 元素的方法进行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1%-5%的铜,氧化铵-氨水分离碘量法0.05%-12.5%的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1%-5%的铅,EDTA容量法0.50%-20%的铅。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1%-5%的锌,EDTA容量法0.50%-20%的锌。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ug/g-1000ug/g的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1ug/g-5ug/g的镉。

各种因素对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的影响

各种因素对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的影响
关键词 :矿石 ;物相分析 ;溶解 中图分类号 :P618.51 ;O657.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6490(2019)12–0080–02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Chemical Phase Analysis of Ore
Li Yue,Long An-ying
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的手段是组成不同的各类矿物在不同 的试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速度差异。分析测试人员可选择性 地让某一类矿物溶解,从而与其他类矿物分离。将已分离的 矿物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极 谱法、原子光谱等)准确测定。所有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 种:①由矿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含量计算该矿物含量,如碳酸盐、 硫化物矿物 ;②由特征价态的矿物推出某类矿物含量,如由 溶解氧化铁矿物测定出亚铁含量进而算出磁铁矿含量 ;③由 某种特征元素的含量区分出某类矿物含量,如十字石和红柱 石同属硅铝酸盐,二者在浸取试剂中溶解行为类似,不易区分, 但十字石里面含铁,只需测定铁的含量,即可算出二者的含量。 2 矿石化学物相分析的准备
1)浸取条件。①溶剂浓度 :一般情况下,溶剂浓度增大, 化合物的溶解程度和溶解速度亦增大,所以通常应计算浸取 一定量矿物的溶剂所必须的大致浓度。②温度 :温度升高可加 速矿物溶解,但也会发生溶剂因挥发失效、副反应加大、发 生水解作用等。③外力因素 :搅拌或振荡可加速浸取,主要 是破坏试样颗粒表面的饱和层,使溶液的浓度保持均匀状态, 使矿物溶解速度加快。但搅拌或振荡速度不能太快,因为到 一定速度后,离子的扩散速度将不再是矿物溶解的控制步骤。 ④矿物粒度 :粒度越细,溶解速度越快。所以化学物相分析 样品的粒度要求一般是小于 200 目。⑤固液比 :矿物的溶解行 为还与称样量和浸取液的体积有关。若固液比大而样品粒度 小,溶液黏度较大,使正常浸取速度变慢。

矿石成分分析矿石物相分析全套

矿石成分分析矿石物相分析全套

矿石成分分析、矿石物相分析矿石成分分析范围:矿石矿物按矿物含量的多寡可分为:①主要矿物,指在矿石中含量较多、且在某一矿种中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②次要矿物,指矿石中含量较少、对矿石品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矿物。

③微量矿物,指矿石中一般含量很少,对矿石不起大作用的矿物。

矿石中某些特征元素矿物,如镁矿石中微量粕族元素矿物,虽其含量甚微,但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这类微量矿物仍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分类:金矿、银矿、铜矿、铁矿、锡矿、锌矿、镁矿、铝矿、钺矿、珅矿、铅矿、钛矿、睇矿、钢矿、碘矿、硫矿、钾矿、磷矿、铀矿等从磷到铀的所有自然矿石、矿渣、岩石、泥土、泥浆。

矿石成分分析方法:1、原矿光谱半定量分析(定性)实际工作中,需要快速了解试样中有哪些元素存在,还需要大致了解其中的主成分、少量成分、微量成分,以及微量杂质。

这种迅速作出粗略含量判断的方法,称为光谱半定量分析。

它是依据谱线的强度和谱线的出现情况与元素含量密切相关而作出的一种判断。

光谱半定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以快的速度测出有用成分及其含量,避免盲目性。

2、化学多元素分析(定量)在半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多元素分析,对光谱中含量较高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这个含量是准确的含量,光谱进行的是定性,那么多元素分析就是定量的分析,为下一步开采提供准确的依据。

化学多元素分析对于综合回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金、银、杷、粕等贵金属一般用火法冶金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专门称之为试金分析,实际上也可看作是化学分析的一个内容,其结果一般合伊列入原矿的化学全分析或多元素分析表内。

3、物相分析物相是物质中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相。

同一元素在一种物质中可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状态存在;所以,特定物质的物相都是以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某种物相(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特征而存在的。

例如,铜矿石中有辉铜矿和赤铜矿,它们分别以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的状态存在,两种矿物中的含铜量不同,分别为79.85%和88.80%。

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

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

第42卷第5期(总第191期)2023年10月湿法冶金H y d r o m e t a l l u r g y ofC h i n a V o l .42N o .5(S u m.191)O c t .2023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王 刚(金诚信矿山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摘要:研究了采用直接酸浸法处理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考察了磨矿细度㊁液固体积质量比㊁硫酸用量㊁浸出温度和时间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㊂在磨矿细度-74μm 占85%㊁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㊁硫酸用量150k g /t ㊁浸出温度60ħ㊁浸出时间90m i n 条件下,铜㊁钴浸出率分别为87.32%㊁85.52%,渣率为90.4%,实际酸耗量为129.66k g /t ,铜钴回收效果较好㊂关键词:氧化铜钴矿;低品位;浸出;硫酸;铜;钴中图分类号:T F 803.21;T F 811;T F 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17(2023)05-0469-05 D O I :10.13355/j .c n k i .s f y j.2023.05.006收稿日期:2023-05-06作者简介:王刚(1994 ),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稀贵金属提取分离及矿山工程设计㊂引用格式:王刚.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2023,42(5):469-473.铜㊁钴是重要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电气㊁国防㊁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铜㊁钴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品位较高的铜钴矿资源越来越少[1-2],因此,加大对低品位铜钴矿资源的综合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㊂从低品位氧化铜矿中提取铜钴的工艺流程主要有混合浮选铜钴 酸浸铜钴精矿[3-6]㊁优先浮选铜 强磁选钴 分别浸出铜钴精矿[7-8]㊁直接酸浸铜钴[9-11]等㊂通过浮选法或浮选-磁选联合法富集铜钴,可减少浸出药剂消耗量,极大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但该工艺存在铜㊁钴回收率低㊁工艺复杂等缺点;直接酸浸铜钴可大大简化工艺流程㊂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有价元素铜㊁钴品位较低,主要以氧化物形式赋存于矿石中,且矿石中含有大量镁绿泥石,难以用浮选法富集㊂试验在对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采用直接酸浸法处理该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考察了单因素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优化了试验条件,以求实现对铜㊁钴的有效回收㊂1 试验部分1.1 试验原料氧化铜钴矿石:取自刚果(金)萨布韦公司选矿厂,矿石经破碎筛分(矿石粒度<2m m )后,混匀㊁缩分㊁冷藏,选取部分矿样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的理化性质㊁化学元素㊁主要元素的物相和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见表1~5㊂表1 矿石的理化性质矿石粒度/m m 矿石密度/(103k g㊃t -1)矿石含水率/%含泥率/%(以<0.018m m 记)<22.6726.54表2 矿石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C uC oA sðF eZ nP bA u*A g*3.50.180.0063.890.0170.0120.234.9C a OM gO S i O 2SCA l 2O 3H g 2.1711.4452.910.413.417.54*.单位为g /t㊂表3 铜的物相分析结果铜物相w (铜)/%分布率/%自由氧化铜2.9283.76次生硫化铜0.041.15原生硫化铜0.339.47氧化铁等矿物结合铜0.174.88硅酸盐矿物结合铜0.030.75总计3.49100.00湿法冶金2023年10月表4钴的物相分析结果钴物相w(钴)/%分布率/%氧化钴0.15985.94硫化钴0.02010.81其他矿物0.0063.24总计0.185100.00表矿物组成及含量分析结果由表1看出:矿石经破碎筛分后,含泥率达6.54%㊂由表2看出: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和钴,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0.18%,脉石元素C a O和M g O质量分数较高,两者合计达13.61%㊂由表3看出:铜主要以自由氧化铜为主,分布率达83.76%,硫化铜分布率仅有10.62%㊂由表4看出:钴主要以氧化钴为主,含量达85.94%,硫化钴仅有10.81%㊂由表5看出: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㊁假孔雀石㊁黄铜矿等,其中孔雀石为主;钴矿物主要为水钴矿和硫铜钴矿/硫砷钴矿,其中水钴矿占绝大多数,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㊁白云母㊁菱镁矿和镁绿泥石等,矿石类型为氧化铜钴矿㊂由于矿石中含泥多,氧化铜/氧化钴矿物含量高,采用浮选法富集铜钴,易造成大量铜钴矿物损失[12-13];另外,矿石中还含有大量镁绿泥石,会增加矿浆黏性,大量脉石矿物会通过浮选富集到精矿中[14],不利于提升精矿品质㊂因此,针对这一含泥多㊁低品位的氧化铜钴矿石,试验研究采用直接酸浸工艺处理,以求实现矿石中有价元素铜㊁钴的综合回收㊂1.2试验原理实际生产中,针对以氧化铜/钴矿物为主的矿石多采用硫酸浸出㊂其中,氧化铜矿物和二价钴氧化物会与硫酸反应,分别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和硫酸钴进入溶液;而三价钴氧化物因酸溶性较差,需通过添加适量还原剂或升高浸出温度等方法提高钴浸出率,试验选择硫酸亚铁(F e S O4)为还原剂㊂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5-16]:C u O+H2S O4ңC u S O4+H2O;C u2O+H2S O4ңC u S O4+C u+H2O;C o O+H2S O4ңC o S O4+H2O;C u C O3㊃C u(O H)2+2H2S O4ң2C u S O4+C O2ʏ+3H2O;C u5(P O4)2(O H)4+5H2S O4ң5C u S O4+2H3P O4+4H2O;C o(O H)2+H2S O4ңC o S O4+2H2O; 2C o O(O H)+2F e S O4+3H2S O4ң2C o S O4+F e2(S O4)3+4H2O㊂1.3试验方法每次试验取矿样100g,添加到球磨机(X MQ 型,ϕ150ˑ50,磨矿浓度70%)中研磨,之后将矿样置入500m 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㊂再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HH-2型)中,待温度达设定值,保温一定时间,开启搅拌装置(J J-1型),并加入适量配制好的硫酸,开始浸出,同时计时㊂浸出结束后,取浸出渣,洗涤㊁过滤㊁烘干㊁称重㊁混匀㊁缩分,测定其中铜㊁钴含量,计算浸出率㊂试验用硫酸和硫酸亚铁均为工业级㊂2试验结果与讨论2.1磨矿时间㊁磨矿细度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为便于对比研究,用矿石粒度为-74μm占比代表磨矿细度,磨矿时间对磨矿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㊂可以看出:随磨矿时间延长,磨矿细度-74μm占比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缓,说明磨矿效率随磨矿细度-74μm占比增大而逐渐降低㊂图1磨矿时间对磨矿细度的影响㊃074㊃第42卷第5期王刚: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在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㊁硫酸用量150k g /t (终点p H 约为1.5)㊁浸出温度80ħ㊁浸出时间90m i n 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磨矿细度对铜㊁钴浸出率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㊂图2 磨矿细度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由图2看出,磨矿细度对铜浸出影响较小,但对钴浸出率影响较大:磨矿细度-74μm 占50%~90%时,铜浸出率稳定在87%左右,钴浸出率随磨矿细度-74μm 占比增大而升高;在磨矿细度-74μm 占比增至85%后,铜㊁钴浸出率升高幅度均不大,趋于平稳㊂综合考虑能耗等因素,确定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左右为宜㊂2.2 硫酸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试验条件: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浸出温度80ħ,浸出时间90m i n㊂硫酸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㊂图3 硫酸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由图3看出:随硫酸用量增大,铜㊁钴浸出率明显升高;硫酸用量增至150k g /t 时,铜㊁钴浸出率分别为88.12%和87.69%;继续增大硫酸用量,铜㊁钴浸出率变化不大,趋于稳定㊂矿石浸出过程中,硫酸不但会浸出铜钴矿物,还会与碱性脉石矿物作用,因此,硫酸用量是影响铜㊁钴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㊂综合考虑,确定硫酸用量以150k g/t 为宜㊂2.3 浸出温度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在浸出氧化钴矿物时,由于C o3+氧化物不溶于水,微溶于酸,试验采用还原性较强的F e S O 4作还原剂,将其还原成易溶于酸的C o2+化合物[17],以提高钴浸出率㊂试验条件: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硫酸用量150k g /t ,浸出时间90m i n ,添加F e S O 4并保持溶液中F e 2+初始质量浓度为0.6g /L ,即F e S O 4为钴所需理论量的1.0倍㊂浸出温度对添加F e S O 4前后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㊂图4 浸出温度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由图4看出:在相同浸出温度条件下,添加F e S O 4的铜㊁钴浸出率更高,但铜㊁钴的浸出率升幅有限㊂这说明矿石中大部分氧化钴矿物为酸溶性的C o 2+氧化物,需要还原后才能浸出的C o3+氧化物极少㊂由图4还可看出:浸出温度为20ħ时,钴浸出率很低,仅为53%左右,随温度升高,钴浸出率大幅升高,说明温度对钴浸出率影响较大;但温度升至60ħ后,铜㊁钴浸出率升幅不大,趋于稳定㊂可见,浸出此类矿石时,可通过升高温度强化钴的浸出㊂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确定浸出温度以60ħ为宜㊂2.4 浸出时间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试验条件: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浸出温度60ħ,硫酸用量150k g/t ,浸出过程中补充纯水以保持溶液体积恒定㊂浸出时间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㊂㊃174㊃湿法冶金 2023年10月图5 浸出时间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由图5看出:铜㊁钴浸出速度均较快,铜在浸出30m i n 时基本浸出完全,钴在浸出60m i n 时基本浸出完全;继续延长浸出时间,铜㊁钴浸出率均无明显升高㊂综合考虑,确定浸出时间以90m i n 为宜㊂2.5 硫酸亚铁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的影响试验条件: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浸出温度60ħ,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硫酸用量150k g/t ,分别保持浸出溶液中F e 2+初始质量浓度为0.3㊁0.6㊁0.9㊁1.5g /L ,即F e S O 4分别为钴所需理论量的0㊁0.5㊁1.0㊁1.5㊁2.5倍㊂硫酸亚铁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㊂图6 硫酸亚铁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由图6看出:还原剂F e S O 4用量对铜㊁钴浸出率影响不大,这进一步说明该矿石中的钴矿物多为酸溶性较好的氧化钴,而酸溶性较差㊁能还原的C o3+氧化物极少㊂为减少试剂耗量㊁降低生产成本,实际生产中不建议添加F e S O 4,可通过适当升高温度㊁强化磨矿等其他方式强化钴的浸出㊂2.6 综合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优化浸出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浸出温度60ħ,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硫酸用量150k g/t ,浸出时间90m i n ㊂在该条件下进行综合验证试验,结果见表6㊂可以看出:在优化条件下,铜㊁钴平均浸出率为87.32%和85.52%,渣率为90.4%,酸耗量为129.66k g /t ,较好地实现了有价元素铜㊁钴的综合回收㊂表6 综合试验结果序号C u2+浸出率/%C o2+浸出率/%渣率/%酸耗量/(k g㊃t -1)186.8084.8190.5128.86287.8386.2290.3130.46平均87.3285.5290.4129.66用显微镜对浸出渣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其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粒度较细,一般为5~38μm ,其次为少量铜蓝㊁斑铜矿㊁辉铜矿㊁蓝辉铜矿,偶见孔雀石㊁赤铜矿等;钴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偶见水钴矿等;其他金属矿物有褐铁矿㊁赤铁矿㊁金红石及少量氧化锰矿物等㊂为进一步考察浸出渣中铜㊁钴损失,对浸出渣中铜㊁钴矿物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见表7㊁8㊂表7 浸出渣中铜物相的分析结果铜物相w (铜)/%分布率/%自由氧化铜0.012.27次生硫化铜0.036.82原生硫化铜0.3272.73氧化铁等矿物结合铜0.049.09硅酸盐矿物结合铜0.049.09总计0.44100.00表8 浸出渣中钴物相的分析结果钴物相w (钴)/%分布率/%氧化钴0.0013.57硫化钴0.02071.43其他矿物0.00725.00总计0.028100.00 由表7㊁8看出:浸出渣中的铜主要以硫化铜及结合铜形式存在,对于酸浸工艺,铜损失率在合理范围内,铜浸出率很难再提高;浸出渣中的钴主要以硫化钴及分散于褐铁矿㊁氧化锰矿物㊁脉石等矿物中的其他钴形式存在,对于酸浸工艺,进一步细磨,钴浸出率将有所提高,但幅度有限㊂㊃274㊃第42卷第5期王刚:从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3 结论采用直接酸浸工艺浸出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是可行的㊂在磨矿细度-74μm 占比85%㊁浸出温度60ħ㊁硫酸用量150k g /t ㊁液固体积质量比4ʒ1㊁浸出时间90m i n 条件下,铜㊁钴浸出率分别为87.32%㊁85.52%,渣率为90.4%,酸耗量为129.66k g /t ㊂该法的铜㊁钴浸出效率较高,酸耗较低,回收效果较好㊂参考文献:[1] 黄洁,邓思杨,马晓婷,等.全球铜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 ].现代矿业,2021,37(6):1-5.[2] 袁小晶,马哲,王安建,等.中国钴供应链风险与控制力评价[J ].地球学报,2023,44(2):351-360.[3] 廖乾,解振朝,李淮湘,等.某含钴氧化型铜矿选冶联合成套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2022,42(4):86-89.[4] B I E N V E N U I M ,M E S C HA C -B I L L K ,A L E X I S M D ,e t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f a p p r o a c h e s b a s e do n t h e t ag u chi a n d a n o v a f o r o p t i m i s i n g t h el e a c h i n g o f c o p p e r -c o b a l t f l o t a t i o nt a i l i n g s [J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2017,204(4):512-521.[5] 郜伟,肖仪武,方明山.非洲某硫化铜钴矿铜钴赋存特征与可选性[J ].矿冶,2022,31(6):114-119.[6] 余洪,宋文强,张汉泉,等.硫精矿中铜钴同步浸出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2021,41(5):89-92.[7] 孟祥龙,张海宝,陈燕杰,等.刚果(金)铜钴矿处理方法综述[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22,43(1):1-4.[8] 张汉彪,薛伟,易运来.刚果(金)某钴矿选矿新思路[J ].现代矿业,2019,35(9):130-132.[9] 曹耀华,王威,刘红召,等.从某铜钴氧化矿石中浸出铜钴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2020,39(6):478-482.[10] 郭双华.从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石中直接浸出铜钴[J ].湿法冶金,2021,40(3):190-192.[11] 田春友,钟先林,张晓峰,等.从刚果(金)铜钴氧化矿中还原酸浸铜和钴[J ].湿法冶金,2021,40(5):369-372.[12] 黄凌云,孙鑫,杨思原,等.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J ].矿产保护与利用,2020,40(2):88-92.[13] 申培伦,刘瑞增,赖浩,等.氧化铜矿浮选基础理论研究新进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2,51(3):591-598.[14] 付亚峰.易泥化矿物在浮选过程中的夹带行为及其调控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19.[15] 石玉臣,张恩普,张骄,等.刚果(金)某难处理氧化铜钴矿硫酸浸出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工程,2021,11(5):45-51.[16] 方兆珩.浸出:湿法冶金技术丛书[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36-368.[17] 彭学斌,戴永年,曲涛,等.钴渣中三价钴的还原浸出试验研究[J ].云南冶金,2019,48(1):45-48.L e a c h i n g o fC o p p e r a n dC o b a l t f r o maL o wG r a d eC o p pe r -c o b a l tO x i d eO r e i n C o n go (K i n s h a s a )WA N G G a n g(J C HX M i n e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C o .,L t d .,B e i j i n g 10017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l o w g r a d e c o p p e r -c o b a l t o x i d e o r e i nC o n g o (K i n s h a s a )w a s t r e a t e db y d i r e c t a c i d l e a c h i n g.T h ee f f e c t s o f g r i n d i n g f i n e n e s s ,l i q u i d v o l u m e -s o l i d m a s s r a t i o ,s u l f u r i c a c i d d o s a g e ,l e a c h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t i m eo n t h e l e a c h i n g o f c o p p e r a n dc o b a l tw e r e i n v e s t i ga t e d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74μm g r i n d i n g f i n e n e s so f85%,l i q u i dv o l u m e -s o l i d m a s sr a t i oo f4ʒ1,s u l f u r i ca c i dd o s a g eo f 150k g /t ,l e a c h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o f60ħ,l e a c h i n g t i m eo f90m i n ,t h el e a c h i n g r a t e so fc o p pe ra n d c o b a l t a r e 87.32%a n d 85.52%,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l a g r a t e i s 90.4%,a n d t h e a c t u a l a c i dc o n s u m pt i o n i s 129.66k g /t .T h e r e c o v e r y e f f e c t o f c o p pe r a n d c o b a l t i s b e t t e r .K e y wo r d s :c o p p e r -c o b a l t o x i d e o r e ;l o w g r a d e ;l e a c h i n g ;s u l f u r i c a c i d ;c o p p e r ;c o b a l t ㊃374㊃。

铜矿矿石的物化性质与特征

铜矿矿石的物化性质与特征

矿石矿物组成
铜矿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黄铜矿、辉铜矿、铜蓝等 铜矿矿石的次要矿物组成: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 铜矿矿石的微量元素:锌、铅、镍、钴等 铜矿矿石的化学成分:铜、铁、硫、氧等
化学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确 定铜矿矿石中 主要成分的种

定量分析:测 定铜矿矿石中 各成分的含量
光谱分析:通 过光谱仪分析 铜矿矿石中的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铜矿矿石的物化性质与特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添加目录项标题 铜矿矿石的物理性质 铜矿矿石的化学成分 铜矿矿石的工艺性质 铜矿矿石的分类与特征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铜矿矿石的物理性质
颜色与光泽
铜矿矿石的颜色:黄铜色、红 铜色、青铜色等
铜矿矿石的光泽: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等
碳酸铜矿 石:主要 成分为 CuCO3、 Cu2(CO 3)等,颜 色为绿色 或蓝色, 具有玻璃 光泽。
矿石的产状与分布
矿石的产状:包 括矿石的形态、 大小、硬度等
矿石的分布:包 括矿石的分布区 域、矿床类型等
矿石的成因:包 括矿石的形成原 因、地质条件等
矿石的用途:包 括矿石的应用领 域、经济价值等
断口与裂隙
断口:矿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 的断裂面
裂隙:矿石内部或表面的裂缝
断口和裂隙的形态:平整、锯齿状、 贝壳状等
断口和裂隙的性质:硬度、韧性、 脆性等
断口和裂隙对矿石加工和利用的影 响:易碎性、可加工性等
03
铜矿矿石的化学成分
主要元素含量
铜:主要成分, 含量最高
硫:次要成分, 含量较低
铁:次要成分, 含量较低

金属物相到底是什么?对选矿的意义?

金属物相到底是什么?对选矿的意义?

金属物相到底是什么?对选矿的意义?听着优美的歌曲阅读选矿文章心情更美好啦!物相分析主要基于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进行分离,从而可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多少。

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只能查明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还不能指出各种元素是呈何种化合物存在,只有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工作,才能知道矿石中某元素呈什么矿物存在。

据已有的资料介绍,对如下元素可以进行物相分析:铜、铅、锌、锰、铁、钨、锡、锑、钴、铋、镍、钛、铝、砷、汞、硅、硫、磷、钼、锗、铟、铍、铀、镉等。

各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在此不赘述。

同依靠显微镜分析作为主要方法的岩矿鉴定比较,物相分析操作较快,定量准确,但不能将所有矿物一一区分,更重要的是无法测定这些矿物在矿石中的空间分布和嵌布、嵌镶关系,因而在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工作中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不可能代替岩矿鉴定。

对选矿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需要掌握物相分析这门技术,主要是要了解物相分析可以做哪些元素?每一种元素需要分析哪几个相?即每一种元素呈哪几种矿物存在?各种矿物的可选性如何?例如某钨矿石,光谱分析只知钨元素的大致含量,化学分析可知钨氧化物的含量,但钨的氧化物究竟是呈白钨矿还是黑钨矿,或者二者皆有,这就必须通过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综合分析确定:如为白钨矿,可根据其嵌布粒度采用重选或浮选方法;如为黑钨矿目前一般仅采用重选方法;如二者皆有,可用重-浮联合方法处理。

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后,才能对物相分析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正确分析和运用物相分析资料拟定方案。

如果目前不能做的就不要送物相分析样。

由于矿石性质复杂,有的元素物相分析方法还不够成熟或处在继续研究和发展中,因此必须综合分析物相分析、岩矿鉴定或其它分析方法所得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银物相氯化银中银,铁锰氧化物吸附银,自然银中银,硫化银中银,方铅矿中银,闪锌矿包裹银,黄铁矿和毒砂中银,石英、硅酸盐中包裹银铝物相三水铝石相,绿泥石、水云母相,高岭石、绢云母相,一水铝石相金物相裸露和半裸露自然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褐铁矿包裹金,石英和硅酸盐包裹金碳物相碳酸盐中的碳,有机碳,石墨碳钙物相碳酸钙,萤石,硅酸盐矿物中的氧化钙钴物相氧化物中钴,硫化物中钴,脉石中钴铜物相氧化物铜,硫化物铜,结合相铜铁物相磁性铁,碳酸铁,赤褐铁,黄铁矿,硅酸铁锰物相碳酸锰,软锰矿中锰,含锰赤铁矿中锰,硅酸盐中锰钼物相氧化物相钼,铁结合相钼,硫化物相钼磷物相磷灰石相磷,氧化铁矿物中磷,独居石相磷,磷钇矿相磷铅物相氧化物相铅,硫化物相铅,结合相中铅硫物相自然硫,硫酸盐中硫,硫化物中硫锑物相锑华及方锑矿,硫化物中锑,黄锑华及锑酸盐矿中锑钛物相金红石,钛铁矿中钛,榍石和硅酸盐中钛,钛磁铁矿中钛钨物相钨华的测定,白钨矿的测定,黑钨矿的测定锌物相氧化物相锌,硫化物相锌,和铁结合相锌镍物相硫酸镍,硫化镍,硅酸镍铬物相磁铁矿中铬、硅酸盐中铬、铬尖晶石中铬编后语除查明矿石中元素的含量高低,特别对于选矿试验来说,物相的测定极为重要,它表明了元素在某些矿物中的分布情况,对选矿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斑铜矿矿相学实验报告(一)

斑铜矿矿相学实验报告(一)

斑铜矿矿相学实验报告(一)斑铜矿矿相学实验报告引言斑铜矿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等领域。

研究斑铜矿的矿相学特征对于深入了解其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提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矿相学实验,探究斑铜矿的物理性质、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等方面的特征。

实验目的1.研究斑铜矿的显微结构;2.分析斑铜矿的物理性质;3.初步了解斑铜矿的矿相组成。

实验步骤1.准备斑铜矿样品;2.制备显微切片;3.使用显微镜观察斑铜矿样品;4.应用光谱分析仪测定斑铜矿的主要元素组成;5.对观察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结果与讨论1. 斑铜矿样品的显微结构•斑铜矿样品呈颗粒状;•显微观察发现斑铜矿颗粒呈均匀分布;•部分颗粒表面呈金属光泽。

2. 斑铜矿的物理性质•密度:斑铜矿的密度为4.1-4.3 g/cm³;•硬度:斑铜矿的硬度为3.5-4.0(莫氏硬度);•颜色:斑铜矿呈黑色或灰黑色。

3. 斑铜矿的矿相组成通过光谱分析仪测定,斑铜矿的主要元素组成如下:•铜(Cu):占斑铜矿总质量的约70%;•硫(S):占斑铜矿总质量的约25%;•铁(Fe):占斑铜矿总质量的约2%。

结论本实验通过矿相学的实验方法,对斑铜矿样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斑铜矿的显微结构均匀且颗粒状,具有金属光泽;斑铜矿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和颜色等方面的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斑铜矿主要由铜、硫和铁组成,其中铜为主要元素。

本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斑铜矿的成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斑铜矿的矿相学研究[J]. 矿物学报, 20XX, XX(X): XX-XX.实验方法1.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斑铜矿样品,清洗并研磨至所需颗粒度;2.显微切片制备:将研磨好的斑铜矿样品置于矿物胶片上,利用显微切割机将样品切割成薄片;3.显微观察:将显微切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观察斑铜矿的显微结构;4.光谱分析:使用光谱分析仪对斑铜矿样品进行元素分析,测定主要元素的含量。

矿石中铜含量检测方法

矿石中铜含量检测方法

矿石中铜含量检测方法摘要:该文章主要针对矿石中铜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光谱法,电解重量法以及碘量法,这些方法都是比较常规的分析方法,文章对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弊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矿石;铜含量;检测方法引言铜的导热性以及导电性等都是比较好的,该种物质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在电子工业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是现代工业以及国防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

自然界中的铜可以分为自然铜以及氧化铜等,这主要是根据其存在形态进行分类的。

铜矿石的共生以及半生矿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并且也含有很多的元素,在具体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药剂残留等问题,同时也会有多杂质难溶的矿样,这会给检测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

所以对矿石中的铜进行分析时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1矿石中铜含量的检测方法1.1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我国目前对铜进行测试的矿石有很多种,例如《GB/T 14353.1-2010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测定》《GB/T 14353.1-2010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测定》,即在0.001%~5%的范围内,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含有黑渣的情况下,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在盐酸介质中,在324.7 nm下,测定铜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适合测定低浓度铜的仪器,但是最近几年,用该法测定高含量铜的文献也较多,例如,在合适地改变燃烧器角度的情况下,使用铜的原子吸收光谱次敏感线249.20 nm来确定含铜原料中的高含量铜,该方法主要是研究了光谱测灵敏线以及试液酸度等对高含量同测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铜含量在75%以内的铜精矿、海绵铜及铜渣的分析,得到了与其它方法一致的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然而,原子吸收光谱法仅能确定单一的元素,而且其测量的线性范围也很小,但是,在测试过程中,矿物样品会产生严重的自我膨胀,从而降低了测量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石中铜的物相分析
-----醋酸丁脂萃取法
一方法提要
游离氧化铜的分离以EDTA浸取,使其生成EDTA络合物存在于提取液中,经过滤后与其他二项
分离.结合氧化铜则用二氯化锡还原,在沸水浴中被磷酸溶解,过滤后与硫化铜分离.第三项的
硫化铜,则将第二项结合氧化铜的残渣与滤纸烘干灰化,以醋酸溶解这三项铜,均可用比色法
完成测定,硫化铜的求得亦可用差减法得出结果.
二主要试剂
1.Na2H2Y-H4Y提取液配制称取25g(Na2H2Y·2H2O) 溶于10000ml水中用H4Y.饱和之(约
0.1-0.2g)或称取乙二胺四乙酸198g与氢氧化钠54g,和水溶解配制。
2.磷酸-二氯化锡提取液配制:称取4g二氯化锡以浓磷酸200ml加热溶解,以水配成1000ml
(用时现配)。
3. 5%Na2H2Y水溶液(pH=4) 4.氨水:d=0.9g/ml(1:1)
5.铜试剂:0.2%水溶液(以NaOH调pH=8)(二乙胺硫代甲酸钠)
6.醋酸丁酯:分析纯 7.铜标液:1ml=10ug
物相电铜标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5g高纯电铜,与300ml烧杯中,加1:1 HNO310~15ml
热解(微热),当完全溶解后加水少许(吹洗),加1~2g尿素煮沸5~6分钟,冷却后定溶于
1000ml容量瓶中,此液浓度为1ml≈500ug.
.准确吸取10ml于500ml容量瓶中,以纯水定容,此为1ml≈10ug
三 K值求得
吸取铜标液5ml(1ml≈10ug)于比色管(50ml)加5%EDTA5ml,加酚酞1滴,用氨水中和至
呈红色加铜试剂5ml,以水稀释到25ml标线,加醋酸丁酯10ml(萃取),剧烈震荡1min,放
置30min,于480nm处比色。
计算 Cu K值=V/E
其中:V-吸取铜标液体积相当于含铜微克数(ug) E-测得消光数
四分析手续
称取样品0.2~0.5g于150~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EDTA提取剂,塞紧瓶塞在180r/min
震荡30min,取下加入少许纸浆过虑于200ml容量瓶中,洗涤滤纸及沉淀,稀释至标线,摇
匀,吸取2~1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K值方法进行,及得游离氧化铜的铜含量。
残渣及滤纸(撕破)放入原锥形瓶中加入已沸的磷酸-二氯化锡提取液50ml,在沸水浴中提
取30min,并不断搅拌,取下趁热过滤,于200ml容量瓶中,水吹洗8~10次稀释至标线,
摇匀,吸取试液2~1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K值方法进行,及得结合氧化铜的铜含量。
计算:Cu%=(E*K*10-6)*100/G
氧化率%=(游离Cu%+结合Cu%)*100/全铜%
其中:E-消光值 G-分取试液样品重量(g)
五硫化铜的测定
将滤纸及残渣在600℃烘干灰化前,加入数滴硝酸铵以酸溶解,如铜含量2%以上,可用碘
氟法完成,如低于2%铜试剂比色法完成铜测定。
一般铜的测定比较准确。硫化铜的含量可采用差减法,求的硫化铜的含量,并不亚于直接测
定结果。
六注意事项
1 样品须通过200目筛,否则溶解不完全。
2 震荡时必须塞紧瓶塞,并以棉花或纸屑包好,以免碰破。
3 Na2H2Y 5%溶液:pH=4 Na2H2Y-H4Y:pH=2~3
4 铜试剂测铜pH3~4完全显色,测定游离氧化铜含量不调酸度可进行比色,但有机层放置
后会产生混浊,可加入几滴浓氨水,显色后不至变浑浊。
5 提取结合氧化铜时,磷酸-二氯化锡溶液应煮沸后加入,否则溶解不完全,对结合氧化铜
含量较高的样品,应延长震荡10min.
6 结合氧化铜的试液吸取不得超过1/20,否则须加入柠檬酸结合液,以免锡水解沉淀。
7如矿样含锰高,则加入少量Br2或H2O2。
8 如作容量铜分析时,对结果有怀疑时,可将滴定溶液加入1~2g硫脲,溶解后稀释至200ml,
吸取部分试液按比色法进行。一定量的碘化钾、淀粉对比色法测定铜无影响。一、二价铜同
样显色。
9 若游离或结合氧化铜过高,不适于分取比色,可将浸取出的二项试液分别用硫酸调整至
5%酸度,用海波碘量法测定铜含量。
铜试剂比色法测铜
一方法提要
样品以酸分解蒸至进干,加入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液,使铜与铁及其他元素分离,吸取部
分试液,加入柠檬酸铵-EDTA二钠混合液以盐酸中和至pH=8.2~9.0,加入动物胶、铜试剂,
生成黄棕色的铜盐,此盐溶解度很小,在含量不高的溶液中以胶体作保护,不能放置太久,
以免沉淀,此法可测低于1.5%的铜。
二主要试剂
1 硝酸:d=1.42g/ml 2 氯酸钾:固体
3 动物胶:0.5% 现用现配
4 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液:10%+2.5%
5 铜试剂:0.08%,过滤后用
6 柠檬酸铵-EDTA二钠混合液:5%+20%,过滤后用
7 铜标液:10ug/ml
三 K值求得
分别吸取10ug/ml的铜标液5ml 3~5个于100ml比色管中,加入5ml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
液, 加入5ml柠檬酸铵-EDTA二钠混合液,加入酚酞一滴,以1:1盐酸中和至pH=8.2~9.0,
加入动物胶5ml,加入铜试剂5ml,水稀释至50ml缓慢摇匀,在发色后5mim,于721分光
光度计上,波长450nm,1cm比色皿比色测定。
计算:Cu K值=V/E
其中:V-吸取铜标液体积相当于含铜微克数(ug) E-测得消光数
四分析手续
称取样品0.1~0.2g于250ml烧杯中,加少许水摊平,加入氯酸按0.2~0.3g,硝酸10ml,加
热蒸干后,取下稍冷,加入盐酸10ml,加热蒸至进干,取下稍冷,准确加入氯化铵-氢氧化
铵混合液25~50ml(先加入1~2ml,用带胶皮头的波棒将沉淀擦成糊状再加入全量)干过滤于
100ml烧杯中,吸取部分试液于100ml比色管中,加入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液5ml,以下按
校标准K值方法进行。
计算:Cu%=(E*K*10-6)*100/G
其中:E-消光值 G-样品重量(分取)(g)
注意事项:
比色分析酸度很重要,在未加入发色剂,pH应在8.2~9.0,加入动物胶后,应使其尽可能均
匀,否则将变浑浊,铜试剂一次加入,其速度不能太慢,否则浑浊影响比色。
加入动物胶时,在充分摇匀时,震动应缓慢进行,否则激烈震荡产生气泡,不易扩散甚至无
法进行比色。
发色后应立即比色,放置过久铜盐形成沉淀,其结果显著偏低。
比色管用前或用后必须用废盐酸洗涤,在以粗水多次洗涤后用纯水冲洗方可使用,否则由于
比色管壁残留胶物质,而影响结果,比色皿不能沾有镜头纸的纤维,若有必须擦净,否则影
响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