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6页(第1页) 本试卷共6页(第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下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1——8课)

1、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 )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2、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胡戟教授指出,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建树不包括( )

A .率军灭陈,完成国家统一

B .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

C .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

D .营建大兴城,促进商业繁荣 4、“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衰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是

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 ②生产技术——曲辕犁、筒车的使用 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④对外关系——实行开放,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 ( ) ①唐朝始设宰相 ②唐朝宰相中曾有贤相 ③唐朝有的宰相专权乱政 ④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唐太宗时期,一道政令从起草到审核,最后在全国实施,大致流程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C.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7 、《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有( )

①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轻徭薄赋 ③焚书坑儒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这是因为( )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9、如果概括一下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较为恰当的一项应该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B.开放与革新

C.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繁盛与危机 10、“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11、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12、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 )

A. 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 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 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13、唐太宗曾以虚心纳谏著称,而到唐玄宗后期,则偏听偏信,致使奸臣把持朝政,在当时被称为“口有蜜,腹有剑”的朝臣是( )

A 、魏征 姚崇

B 、长孙无忌 房玄龄

C 、张怀芝 房玄龄

D 、李林甫 杨国忠

14、唐玄宗在位时期,可以称得上是大起大落,前期使唐朝达到鼎盛,后期则仓皇出逃。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15、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

A 、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

B 、增强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C 、瓦解了唐王朝的统治

D 、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

16 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17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

A.保证了中央及京师的财政供给

B. 为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筹措经费

C. 为议和筹措充足“岁币”

D.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18、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于( ) A. 周世宗在位时 B. 宋太祖在位时 C. 宋太宗在位时 D. 宋真宗在位时

19、2012年1月,纪录片《契丹王朝》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10世

本试卷共6页(第3页) 本试卷共6页(第4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纪初,契丹改国号为( )。 A .辽 B .北宋

C .南宋

D .西夏

20、2011年5月,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来到宁夏,一同探究这个“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大约1000年前,在这里崛起的少数民族是( )。

A .女真族

B .契丹族

C .党项族

D .匈奴族 21、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小明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北宋送辽“岁币” B .北宋向辽称臣 C .北宋送夏“岁赐” D .北宋向夏称臣 22、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23、小明对于宋元时期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请问这一时期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高度发展 24、北宋政权的建立方式是( )

A 、外戚夺权

B 、权臣代政

C 、武将兵变

D 、君主禅位 25、“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是北宋(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重文抑武 二、材料分析题 26(共计15分)、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是哪位统治者的话?(2分)

(2)列举一例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水能“覆舟”的历史史实。(3分)

(3)他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效果如何?(2)

27、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

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O ”。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计10分)

宋太祖赵匡胤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依据材料回答:(解题指导 从封建统治者维护专制独裁及家族统治方面考虑) (1)赵匡胤“深可惧”的情况是什么?(3分) (2)为此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7分)

29、读隋朝大运河图,请回答(共计15分,每空分):

(1)开凿大运河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在位时(皇帝)开通的 (2)大运河的起止点。 A._________。今名_________。 D._________。今名_________。

(3)写出运河名称。B._________。 C._________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5)如果你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员要组织客人全程游览大运河风光,你将会为客人设计一条怎样的线路呢?(3分)

本试卷共6页(第5页) 本试卷共6页(第6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26、(1)皇帝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行走也可以将船掀翻(意思相近即可);唐太宗

(2)李世民亲眼看到庞大的隋帝国在农民战争风暴中迅速崩溃,受到极大的震撼。 (3)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压榨百姓;要求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告诫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要求大臣要廉洁奉公;最终用意是巩固国家统治。效果: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被称为“贞观之治”。 27、(1)√;(2)O ;(3)√;(4)O ;(5)√ 28、(1)害怕内部大臣尤其是武将夺权谋反

(2)具体措施:①控制军权。削弱大将的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禁军定期换防,将地方精壮士兵调入禁军,强干弱枝;②强化君权。在中央,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机构,皇帝统揽大权,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互相牵制;③集中财权。北宋在地方设转运使,地方税收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它的全部运交中央。 29、(1)605年;隋炀帝;(2)涿郡、北京;余杭、杭州。(3)永济渠、通济渠 (4)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5)路线:杭州—江南河—扬州—邗沟—洛阳—永济渠—北京

实验中学2019-2020上学年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 生物试卷 (测试时间:90 分钟卷面总分:100 分)命题人: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人体细胞干重比例最多的元素是O B.DNA与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Mg、Fe、Zn等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3.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4.纤维素、纤维素酶、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DNA中共有的元素是 A.C、H、O B. C、H、O、N C.C、H、O、N、P D.C、H、O、N、S 5.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 C.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D.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6.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故又名“九死还魂草”其原因是 A.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 B.虽失去结合水,但有特殊酶 C.此生物有特殊的结构 D.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7.下列对无机盐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机盐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B.无机盐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C.无机盐能维持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D.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8.设计实验探究元素X是否属于必需矿质元素,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5年10月江西萍乡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制卷人黎老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我们全班同学,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使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嫣红(yān)虬枝(qióu)缄默(jiān)脑髓(suǐ) B、渲染(xuàn)诘责(jié)竣工(jùn)琐屑(xiè) C、狭隘(yì)玷污(diàn)揩油(kāi)歼灭(jiān) D、天堑(qiàn)惩罚(chéng)贿赂(luò)执拗(niù) 3.下列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c)2分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草长莺飞,布谷飞歌。 ⑤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⑥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A.①③⑤④⑥②B.④③⑤②①⑥C.④③①⑤②⑥D.④①② ⑤③⑥ 4.阅读下则消息,完成文后题目。(2分) 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伫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 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了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1)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答案:毕升塑像将伫立中华世纪坛(意同即可) 二、综合运用 7.用文字说明左面这幅漫画所要传达的意思。2分

高一化学10月考试卷

A

(2).质量都是50 g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体积最小的是。 (3)在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1 g溶质;配制50 mL 0.2 mol/L 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 ____ g。 (4)中和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使其生成正盐,需要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5)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17.(8分) ⑴.通常状况下,甲同学取1 mol H2O加热到100℃时, 液态水会汽化为水蒸气(如图),该过程属于变化。 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水蒸气的体积 (填“>”、“<”或“=”)22.4L 。 ⑵.乙同学做H2在O2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过程属于变化, 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保持相等的是(填序号)。 A、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目 B、反应物原子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原子总物质的量 C、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 D、反应物体积与生成物体积 18 19.(8分)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A B C ⑴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 ⑵仪器B上标记有(填序号)。 ①质量②温度③刻度线④浓度⑤容积 ⑶检验仪器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 20.(4分)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2)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 21.(10分) ⑴.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 ⑵.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mol/L,含溶质的质量为g。 ⑶.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有烧杯、、、、、,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22.(9分) ⑴.电解1.8g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多少?物质的量为多少? (2).在标准状况下,100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79g,试计算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3).在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中,已知Al3+的浓度为0.2mol/L,SO42-的浓度为 0.4mol/L,则该溶液中的K+浓度为多少?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 16 Na:23 Al:27 S:32 K:3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 1.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加热时才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不能够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等都不反应所以能用铁制容器存放 3.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4.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5.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碱性:Ba(OH)2> Ca(OH)2>Mg(OH)2

C.稳定性:HF>HCl>PH3>H2S D.离子半径: Al3+>Mg2+>Na+ 7.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 S↓+2NO2↑十2H2O B.CuO+2HNO3 Cu(NO3)2十H2O C.4HNO3 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 3Cu(NO3)2+2NO↑十4H2O 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9.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 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氢分子 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11.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l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何埂初中2006秋期初三语文第一次月 考试题 (6、7、8班使用)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题(4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尚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的sōu j í()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他们通过横向的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地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 yǔ()我感觉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①、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sōu jí( ) ? fù yǔ ( ) (2分) ②、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2分) ③、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A句改为: B句改为: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3分) A、苏霍姆林斯基,法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的研究。他写有教育专着和小册子40余本。 B、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这首词气势恢弘,意境壮美。 C、傅雷是我国着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着宏富。《傅雷家书》包含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将雨塑造成温柔可亲的使者形象。诗中五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3、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中,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

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A卷

黑龙江省青冈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54分) 1、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①烧杯②坩埚③蒸发皿④试管⑤蒸馏烧瓶⑥锥形瓶⑦燃烧匙 A.③⑥⑦ B.①⑤⑥ C.⑤⑥⑦ D.①⑤ 2、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①②⑤ D.④②③①⑤ 3、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 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 5、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 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A.K+、Mg2+、Cl-、HCO-3 B.K+、Cu2+、SO2-4、Na+ C.NH+4、CO2-3、NO-3、Na+D.NH+4、Cl-、HCO-3、K+ 7.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有些固体溶解会放热,若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 .1mol 氢中含有2mol 氢原子和2mol 电子 C .1molH 2O 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O 分子的质量总和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N A 个CO 2的质量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D.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5. 关于“摩尔”叙述正确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6. 用N A 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28gN 2所含原子数为N A B.0.5molH 2O 所含原子数为1.5N A C.1molH 2O 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 A D.0.5N A Cl 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7.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8. .蒸馏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 ) ①漏斗 ②冷凝管 ③蒸馏烧瓶 ④玻璃棒 ⑤分液漏斗 ⑥锥形瓶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9.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 ( ) A.液面下 B.液面上 C.蒸馏烧瓶支管口 D.蒸馏烧瓶中任何位置 10.关于2 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44g B .质量为88g C .有4mol 原子 D .分子数为6.02×1023 1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取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 .过滤 B .蒸馏 C .分液 D .萃取 12. 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 .微粒本身的大小 C .微粒的质量 D .微粒本身的平均距离 13. 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兰洋职业中学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 B、草履虫 C、蘑菇 D、蝗虫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4、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开花的时间不一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6、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是()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理分析调查结果 7、下列生物个体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杜鹃 B、烟草花叶病毒 C、荔枝树 D、向日葵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9、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朵朵葵花向太阳 10、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1蝴蝶○2珊瑚○3黑木耳○4智能机器人○5青苔○6流星 A、○1○3○5 B、○1○2○3○5 C、○2○4○6 D、○4○6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2、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小鱼 B、浮游植物 C、剑水蚤 D、大鱼 13、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4、食物链开头必须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都对 15、下列哪种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17、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题(新)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图2 图3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物理学把“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 .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3、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A .铜块放热,水吸热 B .铜块吸热,水放热 C .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4、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 .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 .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5、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 .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6、甲柴油机的效率比乙柴油机的效率高,这表明( ) A .甲的功率比乙的大 B .甲做的功比乙的多 C .甲柴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百分比大 D .甲消耗的柴油比乙的少 7、一支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 ,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移动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u ,则( ) A.当u =22cm 时,凸透镜成缩小虚像 B.当u =11cm 时,凸透镜成放大虚像 C.当u =15cm 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 D.当u =8cm 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9、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 ,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10、如图3,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_________,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 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 11、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两运动员中,____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间内该运动员_ 较大,如果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 ,他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m/s 。 1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 个冲程组成,在 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内 能。一 个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600r/min,1s 内对外做功 次。 13、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由于___________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使得车轮在地面上摩攘,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刹车痕),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14、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3(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3(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 15、(6分)如图4所示,S 为一个发光点,P 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 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 经过P 点的光路图. 在图5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6、(3分)用图6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上”或“下”)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17、(6分)如图所示,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温室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20℃,热奶约90℃,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一下容器中的水温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图乙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根据该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热奶和温水终止热传递时的温度约___ ℃ (2)热奶温度降低了_______℃,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 (3)在0-5min 这段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快的是_____ (4)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增加的是_______ ,内能减小的是 。 18、(4分)在烈日下,小明和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弟弟问这是为什么? 小明为 图5 图4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 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 5. 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6.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直径大小 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7. 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 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一)八年级生物选择题(每 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主要原因是下列昆虫中,与蝗虫生殖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A.鸡蛋太小 B. 鸡蛋没有受精 C.鸡蛋贮存的养料太少 D. 鸡蛋内贮存空气太少 12.下列植物中,每个子房中都只有一个胚珠的一组是 A.桃和大豆 B。李和黄瓜 C桃和李 D 黄瓜和大豆 13.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A.求偶、交配 B.占区、筑巢 C.卵生、哺乳 D.孵卵、育雏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它们都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D.科学实验证明,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15.下列关于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生活的鸟类都是晚成鸟 B.晚成鸟刚孵化出来时就已经充分发育 C.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受精的鸟卵都在体外开始发育。 16.人类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为隐性。某年轻夫妇均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后来母亲通过外科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该夫妇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A.0 B.25% C.50% D.100% 17.2016年9月23日,“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盐城市太空种子种植科普实践活动完美收官,太空种子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来 A.改变种子的形态结构 B.改变种子的营养成分 C.淘汰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D.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 18.下列关于青蛙发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B.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不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是缺少四肢和肺 C.蝌蚪在向成蛙发育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然后是前肢,尾巴最后消失 D.青蛙的生殖发育受水环境的限制,所以其分布范围狭小 19.生物中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正常绵羊生出短腿绵羊 B.一只黑猫生出一窝小花猫 C.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 D.同卵双生的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 20.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丙品种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如果a 为任意实数, 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2.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2 2 y x + B.x y x C.12 D.2 11 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①2032=+x x ②04322=+-xy x ③412 =- x x ④02 =x ⑤033 2 =+- x x A.①②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4.若x x x x -=-33,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3 B. x ≤3 C.0≤x <3 D.x ≥0 5.方程)3()3(2-=-x x 的根为( ) A.3 B.4 C.4或3 D.4-或3 6.用配方法解方程2870x x ++=,则配方正确的是( ) A.() 2 49x -= B.()2 49x += C.()2 816 x -= D.() 2 857 x += 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 2 =-++-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 2 1 8.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060162 =+-x x 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4 B.48 C.24或85 D. 8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新)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临夏志成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 A B.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 A 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 A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ZrO2B.Zr2O C.Zr2O3D.ZrO 5.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2mol/L B.3mol/L C.4mol/L D.5mol/L 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9m2/m1B.29m3/m1 C.29(m3-m1)/(m2-m1)D.29(m2-m1)/(m3-m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 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把NaHCO3和Na2CO3·10H2O混和物6.56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 c(Na+)=0.5mol/L。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

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xx 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把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里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 .会踢球的机器人 C .焰火绽放的礼花 D .生石花 2.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椰树 B .蘑菇 C .珊瑚 D .水螅 3.下列生物中除了哪项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大肠杆菌 B .珊瑚虫 C .流感病毒 D .迎春花 4.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 A .种子的萌发 B .植物落叶 C .小鸡破壳而出 D .钟乳石慢慢长大 5.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 .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 C .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某同学想观察蜘蛛捕虫,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肉眼直接观察 B.用相机拍摄 C.用摄像机录像 D.用显微镜观察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 .有计划的步骤 B .有观察记录 C .大致看一下 D .借助显微镜 9.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方法的是( )。 A .查阅书刊报纸 B .采访有关人员 C .上网搜索 D .编写拼凑数据 10.为调查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 ) A .选择好走的路线 B .选择风景好的路线 C .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 D .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11.在某地域调查生物的种类时,你认为正确的步骤排列是( ) ①选择调查范围 ②归类 ③调查 ④整理资料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分组 A .①⑥⑤③②④ B .④①⑥⑤③② 班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座 位 号

苏教版九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定时作业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为加点汉字注音。(6分) 2014-10-6 ①崛.()起②攒.()聚③褴褛 ..( ) ④jiong然相异( ) ⑤阴hui ()⑥干he ( )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以身作责分文不直狼狈不勘不记其数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 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淮安市许多新建的公共场所进出有滑坡,上下有电梯。①市政部门还对不少道路 进行了改造,施工了标准的盲道。②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市民会提供主动帮助。对于 残疾人来说,淮安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无障碍”。 修改①:_ 修改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①校学生会准备向“省十八届运动会”活动组委会提出建议,把“美猴王”作为 形象大使。为了说服组委会接受这一建议,校学生会现在向每位同学征集一条 有说服力的理由。请写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 员的?并请简要叙说如何利用这种方法选拔官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文名句。(12分)

①绿杨烟外晓寒轻,。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 ⑦,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蒹葭》) ⑧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0) ,俭以养德。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文言文阅读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寻向.所志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3)比.至陈(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5)法.皆斩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什么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3分) 7.桃花源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章中对桃源世界的描述是虚构的,虚构的目的何在?(3分) 8.陈胜、吴广采用的起义策略是什么?为了“威众”做了哪两件事情? (3分) (二)、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要看

高一化学下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9年高一化学下月考试卷(有答案) 说明:1、本套试题分两部分,满分100 分。时间100 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 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 A. CaCO3 B. Si C. SiO2 D. Na2CO3 2.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 A. 液氯 B. 新制氯水 C. CaCl2 溶液 D. 次氯酸 3.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 、CO32—、SO42—、H+ B. K+ 、AlO2—、H+、Cl — C. Fe3+ 、K+、OH—、NO3— D. Al3+ 、H+、NO3—、 SO42— 4.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5.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

一种X — (X—为Cl—、Br—、I —)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 —、I —、Cl — B.Br —、Cl—、I —C」一、Br—、Cl — D.CI —、I —、Br— 6.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 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 料 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H2、O2等非金属反应 7. 下列反应中,能证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iO2 + 2C ==== Si + 2CO T B.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C. SiO2 + 4HF == SiF4 T + 2H2O D. SiO2 + CaC03 == CaSiO3 + CO2 T 8. 下列除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中有少量的氧化铝: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过滤 B. NH4CI 中有少量的I2 :通过加热的方法 C.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0H)2溶液,过滤 D. CO2气体(HCI):通过饱和NaHCO溶液后干燥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把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按要求涂于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一般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下列哪一项不是成蛙的特征() A、能在水中游泳 B、能够生活在陆地上 C、能用鳃呼吸 D、能用肺呼吸 3、饲养家蚕时,我们看到吃桑叶的“蚕宝宝”,处于家蚕发育的哪一阶段()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4、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 A、木质部接上 B、形成层接紧 C、韧皮部接紧 D、树皮接在一起 5、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是由于生物具有() A、新代 B、生殖 C、遗传变异 D、进化 6、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蝗虫 B、蜜蜂 C、蝼蛄 D、蟋蟀 7、桃花和小麦花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子房

8、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C、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9、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属于()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0、每年春末夏初,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这是雄蛙在() A、唱歌 B、求偶 C、捕食 D、呼吸 11、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压条 B、播种 C、营养繁殖 D、扦插 12、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蟾蜍 B、大鲵 C、蛇 D、蝾螈 13、鸟类的受精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A、卵黄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4分) pó suō()无边无yín()坦荡如dǐ()纵横jué()荡 hé()辙.yà()苗助长yǒng()道 2.古诗文默写(10分) (1)、,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洪波涌起。(《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5)、,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7)造化钟神秀,。(《望岳》) (8)感时花溅泪,。(《春望》) (9)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 (10)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 3.文学常识填空。(5分)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 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 4.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用一句话提炼表格所反应的信息。(2分)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 河;, 。 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涉及《三国演义》中的两个人,分别是和。(2分) 二、阅读(41)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5分) ①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④陶后鲜.有闻 ⑤念.无与为乐者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8分) ①予独爱莲指出淤泥而不染。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国最终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你以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2分) 4.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9分)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