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某商店有一套运动服,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可获利20元,已知这套运动服的成本价为100元,问这套运动服的标价是多少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销售问题.x=150.

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平路与一段上坡路.如果骑自行车保持平路每小时行15km,上坡路每小时行10km,下坡路每小时行18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29min,从乙地到甲地需25min.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行程问题. 6.5km,

3.2009年北京市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运营用水的3倍还多0.6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 1.3,

4.小华将勤工俭学挣得的100元钱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取出50元来购买学习用品,剩下的50元和应得的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年利率又下调到原来的一半,这样到期后可得本息和63元,求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不计利息税).0.1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共100枚,金牌数位列世界第一.其中金牌比银牌与铜牌之和多2枚,银牌比铜牌少7枚.问金、银、铜牌各多少枚?x=21,(5分)

6.天骄超市和金帝超市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两家超市都实行会员卡制度,在天骄超市累计购买500元商品后,发给天骄会员卡,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85%收费;在金帝超市购买300元的商品后,发给金帝会员卡,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90%收费,讨论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

7.小王去新华书店买书,书店规定花20元办优惠卡后购书可享受8.5折优惠.小王办卡后购买了一些书,购书优惠后的价格加上办卡费用比这些书的原价还少了10元钱,问小王购买这些书的原价是多少?200.

8.A、B两城铁路长240千米,为使行驶时间减少20分,需要提速10千米/时,但在现有条件下安全行驶限速100千米/时,问能否实现提速目标.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行程问题.能

9.水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某城市制定了居民每月每户用水标准8m3,超标部分加价收费,某户居民连续两个月的用水和水费分别是12m3,22元;10m3,16.2元,试求该市居民标准内用水每立方米收费是多少?超标部分每立方米收费是多少?x=1.3,y=2.9.

10.据某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的664座城市中,按水资源情况可分为三类:暂不缺水城市、一般缺水城市和严重缺水城市.其中,暂不缺水城市数比严重缺水城市数的4倍少50座,一般缺水城市数是严重缺水城市数的2倍.求严重缺水城市有多少座?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102.

11.目前广州市小学和初中在任校生共有约128万人,其中小学生在校人数比初中生在校人数的2倍多14万人(数据来源:2005学年度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1)求目前广州市在校的小学生人数和初中生人数;

(2)假设今年小学生每人需交杂费500元,初中生每人需交杂费1000元,而这些费用全部由广州市政府拨款解决,则广州市政府要为此拨款多少38 8.3亿12.小明去文具店购买2B铅笔,店主说:“如果多买一些,给你打8折“,小明测

算了一下.如果买50支,比按原价购买可以便宜6元,那么每支铅笔的原价是多少元?0.6.

13.初三某班的一个综合实验活动小组去A,B两个车站调查前年和去年“春运”

期间的客流量情况,如图是调查后小明与其它两位同学进行交流的情景,根据他们的对话,请你分别求出A,B两个车站去年“春运”期间的客流量.6(万人)14.阅读下面对话:

小红妈:“售货员,请帮我买些梨.”

售货员:“小红妈,您上次买的那种梨都卖完了,我们还没来得及进货,我建议这次您买些新进的苹果,价格比梨贵一点,不过苹果的营养价值更高.”

小红妈:“好,你们很讲信用,这次我照上次一样,也花30元钱.”

对照前后两次的电脑小票,小红妈发现:每千克苹果的价是梨的1.5倍,苹果的重量比梨轻2.5千克.

试根据上面对话和小红妈的发现,分别求出梨和苹果的单价.4,

15.我校“春之声”广播室小记者谭艳同学为了及时报道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情况,她从领队韦老师那里了解到校队共参加了16场比赛,积分28分.按规定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可是小谭忘记了输赢各多少场了,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分别求出输、赢各多少场?12,

16.联想中学本学期前三周每周都组织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一次体育活动,全年级400名学生每人每次都只参加球类或田径类中一个项目的活动.假设每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20%改为参加田径类活动;同时每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30%改为参加球类活动.

(1)如果第一次与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相等,那么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应有多少名?240

(2)如果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不少于200名,那么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最少有多少名?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80

17.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乘车到天池山农科所进行社会调查,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第一种可乘8人,第二种可乘4人.若只租用第一种车若干辆,则空4个座位;若只租用第二种车,则比租用第一种车多3辆,且刚好坐满.

(1)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学生共多少名?

(2)已知:第一种车租金为300元/天,第二种车租金为200元/天.要使每个同学都有座位,并且租车费最少,应该怎样租车.28 1100元.

18.某小店老板从面包厂购进面包的价格是每个0.6元,按每个面包1.0元的价格出售,卖不完的以每个0.2元于当天返还厂家,在一个月(30天)里,小店有20天平均每天卖出面包80个,其余10天平均每天卖出面包50个,这样小店老板获纯利600元,如果小店老板每天从面包厂购进相同数量的面包,求这个数量是多少?50.

19.小刚在商场发现他喜欢的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是452元,并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单价的4倍少8元.求小刚喜欢的随身听和书包的单价.360.

20.(1)一种商品的进价是400元,标价为600元,打折销售时的利润率为5%,那么,此商品是按几折销售的?

(2)某化肥厂去年四月份生产化肥500吨,因管理不善,五月份的产量减少了10%.从六月起强化管理,产量逐月上升,七月份产量达到648吨.那么该厂六、七两月产量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0.7.20%.

21.某商场出售某种文具,每件可盈利2元,为了支援贫困山区,现在按原售价的7折出售给一山区学校,结果每件盈利0.2元(盈利=售价-进货价).问该文具每件的进货价是多少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

22.近年来,宜宾市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装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中小学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全市中小学装备领先的总台数由1996年的1040台直线上升到2000年的11600台,若1997到2000年每年比上一年增加的计算机台数都相同,按此速度继续增加,到2003年宜宾市中小学装备计算机的总台数是多少?2640,

2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为400元,销售价为510元,本季度销售了m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价的同时降低成本,经过市场调研,预测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价降低4%,销售将提高10%,要使销售利润(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应降低多少元?

10.4.

24.为了鼓舞中国国奥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曙光体育器材厂赠送给中国国奥队一批足球.若足球队每人领一个则少6个球,每二人领一个则余6个球,问这批足球共有多少个?

某队员领到足球后十分高兴,就仔细研究起足球上的黑白块(如图),结果发现,黑块呈五边形,白块呈六边形,黑白相间在球体上,黑块共12块,问白块有多少块?18;20,

25.3月12日是植树节,七年级170名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如果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树坑3个,女生平均一天能种树7棵,正好使每个树坑种上一棵树,问该年级的男女生各多少人51.

1.某商场进货价降低8%,而售价不变,则利润由目前的p%增加到(p+10%),求p的值【方程解】

2.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进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如果按进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问商品定价是多少元?【方程解】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12天完成,已对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现在甲乙先合作了4天,剩余工作由乙丙作完,求乙队一共做了几天?【方程解】

4.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大10°,求这个角的度数。

2.甲对乙说:"当我是你现在的年龄,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将61岁."问甲,乙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 42

3.有奇数个杯子杯口都向下,每次同时翻动偶数个杯子称为一次运动,问能否经过若干次运动使全部的杯子杯口朝上?为什么?不能.

4.一批文稿,如果甲抄30小时完成,乙抄20小时完成,现由甲抄3小时后该为乙抄余下部分,问乙尚需抄多少小时?(列方程解)18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60千米的AB两地骑摩托车出发去某地,甲在乙后面,甲每小时骑80千米,乙每小时骑45千米,若甲比乙早30分出发,问甲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追上乙?15/14

6.某飞机原定以每小时495千米的速度飞往目的地,后因任务紧急,飞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时660千米,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问总的航程是多少千米?

7.一瓶酱油先吃去0.6千克,后又吃去余下的3/5,瓶中酱油还有0.8千克。这瓶酱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8.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当货车行5小时,客车行6小时后,两车相距568千米。已知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快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李欣骑自行车,刘强骑摩托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背向而行。在出发后6小时,他们相距240千米。已知李欣每小时行18千米,求刘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甲、乙两人相距22.5千米,并分别以2.5千米/时与5千米/时的速度同时相向而行,同时甲所带的小狗以7.5千米/时的速度奔向乙,小狗遇乙后立即回头奔向甲,遇甲后又奔向乙……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求小狗所走的路程。22.5

七年级上期期末数学模拟测试

一、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和-8在数轴上所对应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

2.将图中所示几何图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则应剪去的正方形是_________.

3.平方为0.81的数是____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_____.

4.在学校“文明学生”表彰会上,6名获奖者每位都相互握手祝贺,?则他们一共握了______次手,若是n位获奖者,则他们一共握了_____次手.

5.平面上有五条直线相交(没有互相平行的),则这五条直线最多有______?个交点,最少有________个交点.

6.太阳的半径为6960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米.7.袋中装有5个红球,6个白球,10个黑球,事先选择要摸的颜色,若摸到的球的颜色与事先选择的一样,则获胜,否则就失败.为了尽可能获胜,你事先应选择的颜色是_________.

8.当x=_______时,代数式2x+8与代数式5x-4的值相等.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________元.

10.代数式3a+2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绝对值小于101所有整数的和是()

(A)0 (B)100 (C)5050 (D)200

12.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为整点,某数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放一根长为2005厘米的木条AB,则木条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为()(A)2003或2004 (B)2004或2005

(C)2005或2006 (D)2006或2007

13.如图,某种细胞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若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16个,那么这个过程要经过()

(A)1.5小时; (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1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不可能是三角形的是()

(A)五棱柱(B)四棱柱(C)圆锥(D)圆柱

15.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则搭第n个图形需火柴棒的根数为()(A)5n (B)4n+1 (C)4n (D)5n-1

16.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9cm,BC=4cm,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则OB的长为()

(A)2.5cm (B)1.5cm (C)3.5cm (D)5cm

17.当分针指向12,时针这时恰好与分针成120°角,此时是()

(A)9点钟(B)8点钟(C)4点钟(D)8点钟或4点钟

18.如果你有100万张扑克牌,每张牌的厚度是一样的,都是0.5毫米,将这些牌整齐地叠放起来,大约相当于每层高5米的楼房层数()

(A)10层(B)20层(C)100层(D)1000层

19.在一副扑克牌中,洗好,随意抽取一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抽到大王的可能性与抽到红桃3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B)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比抽到大王的可能性大

(C)抽到A的可能性与抽到K的可能性一样的

(D)抽到A的可能性比抽到小王的大

20.小明去银行存入本金1000元,作为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到期后小明税后共取了1018元,已知利息税的税率为20%,则一年期储蓄的利率为()(A)2.25% (B)4.5% (C)22.5% (D)45%

三、用心想一想(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利用方格纸画图:

(1)在下边的方格纸中,过C点画CD‖AB,过C点画CE⊥AB于E;(2)以CF为一边,画正方形CFGH,若每个小格的面积是1cm2,则正方形CFGH?的面积是多少?

22.如图,这是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23.某食品厂从生产的食品罐头中,抽出20听检查质量,?将超过标准质量的用正数表示,不足标准质量的用负数表示,结果记录如下表:

与标准质量的

偏差(单位:克)-10 -5 0 +5 +10 +15

听数4 2 4 7 2 1

问这批罐头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相差多少克?

2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简称音速)与气温有一定关系,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时的音速:

气温(℃)0 5 10 15 20

音速(米/秒)331 334 337 340 343

(1)设气温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音速;

(2)若气温18℃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秒后才听到声响,那么此人与燃放的烟花所在地的距离是多少(光速很大,光从燃放地到人眼的时间小得忽略不计)?

25.某下岗工人在路边开了一个小吃店,上星期日收入20元,?下表是本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小吃店的收入变化情况(多收入为正,少收入为负).

星期一二三四五

收入的变化值

(与前一天比较)+10 -5 -3 +6 -2

(1)算出星期五该小店的收入情况;

(2)算出该小店这五天平均收入多少元?

(3)请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该小店这五天的收入情况,并观察折线统计图,?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26.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地规定:种粮的农户均按每亩产量750斤,?每公斤售价1.1元来计算每亩的农产值,年产值乘农业税的税率就是应缴的农业税,另外还要按农业税的20%?上缴“农业附加税”(“农业附加税”主要用于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需要).

①去年该地农业税的税率为7%,王大爷一家种了10亩水稻,则他应上缴农业税和农业附加税共多少元?

②今年,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鼓励种粮,降低了农业税的税率,?并且每亩水蹈由国家直接补贴20元(抵缴税款).王大爷今年仍种10亩水稻,他掰着手指一算,?高兴地说:“这样一减一补,今年可比去年少缴497元.”请你求出今年该地区的农业税的税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5 2.1或2或6 3.±0.9,-4 4.15,n(n+1)5.10,1 6.6.96×108 7.?黑色8.4 9.125 10.略(只要符合实际即可)

二、11.A 12.C 13.B 14.D 15.B 16.A 17.D 18.C 19.B 20.A

三、21.(1)略;(2)图略,面积为10cm2.

22.

23.[-10×4+(-5)×2+0×4+5×7+10×2+15×1]÷20=1(克).

答:这批罐头质量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多1克.

24.(1)音速为:x+331(米/秒);

(2)当x=18时,x+331=341.8,341.8×5=1709(米).

所以此人与燃放烟花所在地距离是1709米.

25.(1)20+10-5-3+6-2=26(元);

(2)(30+25+22+28+26)÷5=26.2(元);

(3)画折线统计图(略).

正确结论例:这五天中收入最高的是星期一为30元.

26.①10×750×1.1×7%(1+20%)=693(元);

②设今年农业税的税率为x%,则

10×750×1.1×x%(1+20%)-10×20=693-497.

解之,得x=4.

答:今年该地区的农业税的税率是4%.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1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2 1 2 1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1=∠5,可以推出AB ∥CD; (B )由∠3=∠7,可以推出AD ∥BC; (C )由∠2=∠6,可以推出AD ∥BC; (D )由∠4=∠8,可以推出AD ∥BC 3.下列几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cm ,8cm 4.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1, 2x y =-?? =-? ,则这个方程组是( ) (A )3,2.x y xy +=-?? =? (B )3,2 1.x y x y +=-??-=? (C )2,3.x y x y =??+=? (D )0, 3 5. x y x y +=??-=? 5.x 的3倍减去2的差不大于0,列出不等式为( ) (A )3x-2≤2 (B )3x-2≥0 (C )3x-2<0 (D )3x-2>0 6.下列能够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 (A )正八边形和正方形; (B )正五边形和正十二边形; (C )正六边形和正方形; (D )正七边形和正方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数a的立方根有一个; (C的立方根是±2; (D-5的立方根 8.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A)45°(B)135°(C)45°或135°(D)以上答案都不对 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2,9)(B)(5,3)(C)(1,2)(D)(-9,-4) 二、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7分)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_______种位置关系,它们是________. 1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平移,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相比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12.点N(a+5,a-2)在y轴上,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 1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_____.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4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_____,?它是________边形. 15.若方程组 234, 3223 x y x y m += ? ? +=- ? 的解满足x+y= 1 5 ,则m=______. 16.如果不等式x-2<3和2-x<3同时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7.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a=_______. 18.若x,y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6分)解方程组: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第一章 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 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 6、有理数的四则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 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 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0与任何数相加都 等于任何数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 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偶数个时, 积为正数,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数,再把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②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7、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负数< 0 < 正数,任何一个正数都大于一切负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测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198000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A 10100.2198?元 B 6102198?元 C 910198.2?元 D 1010198.2?元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3662-=- B 、16 1)41(2=±C 、64)4(3-=-D 、0)1()1(1000100=-+- 4.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 、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分位 C 、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 、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 8.若a=2,b=-3,c 是最大的负整数,则a+b+c=() A.-1 B.-2 C.5 D.4 9.若abc>0,则a,b,c 为() A.都是正数 B.两个负数一个正数 C.两个正数一个负数 D.三个正数或两个负数一个正数 10.两个有理数的商为正数,则() A.它们的和为正数 B.它们的和为负数 C.至少有一个数为正数 D.它们的积为正数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0<a <1,则a ,2a ,1a 的大小关系是 12.若a a =-那么2a 0 13.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m n ,, 则A B ,间的距离是.(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14. 如果0xy ≠且x 2=4,y 2 =9,那么x +y = 16. 若a,b 互为倒数,c,d 互为相反数,则3ab 3)c d -+=4()( 17. 已知|m|=-m ,化简|m-1|-|m-2|所得的结果 18. 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y | 三、解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4)-18÷(-3)2+5×(-)3 -(-15)÷ 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 (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六册)

初 中 数 学 知 识 点 大 集 结2017.07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3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11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全) 有理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 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 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的左边一个数是(); 5 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 有(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 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 (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 (8分) 5+2 ○ 8 8-4+2 ○ 6 7-4 ○ 3 10+0-7 ○ 2 6-1 ○ 4 9-4+2 ○ 7 5+4 ○ 10 9+1-4 ○ 4 五、填一填,排一排 (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 (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9-6= 4+4= 1+9-4= 七、写一写(5分)

2020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0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1.某班有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宿舍住;若 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没有住满人,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 2.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 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脚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 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小宝和妈妈的脚着地。猜 猜小宝的体重约有多少千克?(精确到1千克) 3.已知某工厂现有70米,52米的两种布料。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A、B型号的时装所需 的布料如下表所示,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否完成任务?若能,有几种 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70米 52米 A 0.6米 0.9米 B 1.1米 0.4米 4.用若干辆载重量为七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 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5.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 装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种方案? 1.解:设有x间房,y人。 则有4x+20=y (1)

8x-8 由上述二式得8x-872 由上述两式可得22 所以x=23 3.解:设A产品x套,B产品套。 则有x+y=80 0.6x+1.1y<=70 0.9x+0.4y<=52 有上述三式得36<=x<=40 所以x=36,37,38,39,40 所以能完成任务 x=36,y=44;x=37,y=43;x=38,y=42;x=39,y=41;x=40,y=40; 4.解:设有x辆汽车,y顿货物。 则有4x+10=y 7x-7 有上述两式得10/3<=x<=17/3 所以x=4,5 所以有四辆或五辆汽车。 5.解:设M时装x套,N时装y套。 则有x+y=80 0.6x+1.1y<=70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1与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a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中加柏仁学校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 试卷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2分×15=30分) 1.点P(2,-3)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因为∠1=∠2,所以a ∥b B :因为∠3=∠4,所以a ∥b C :因为∠2=∠3,所以c ∥d D :因为∠2=∠4,所以c ∥d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4、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7xy x += B :1 5y x += C :22x y -= D :22x y += 5、不等式组 2x+3>5 3x-2<4 ???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是( ) 6、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七年级学生最多; B .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 .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 .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8、 如上图,CD AB //,且∠A=25°,∠C=45°, 则∠E 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9、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7cm 和13cm ,则它的周长是( ) A.27cm B.33cm C.27cm 或3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0、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 .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 .样本容量为100名 D .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11、What is the value of 2 × 9 +(-2)3 + 1? ( ) A 、 7 B 、11 C 、8 D 、 13 (第2题)4321d c b a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数学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①框架正整数( 1, 2, 3) 整数0 有理数负整数( -1 ,-2 ) 正分数( 1/2,1/3,) 分数 负分数( -1/2,,1/3,) ②相反数:两数相加为0 ;0 的相反数为0 绝对值:0的绝对值为0 倒数:两数相乘为1; 1 的倒数为 1;0 没有倒数 ③正负数比较大小-8/21 -3/7;-()│ -1/3│ ④计算 ab=ba abc=a(bc) a(b+c)=ab+ac

有乘方:先乘法——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⑤科学记数法a*10n (a大于或等于1&小于10) 235000 000 ⑥近似数(四舍五入) (精确到) (精确到)(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个位)(精确到个位) (精确到千分位) (精确到) (精确到)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D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7与(- 2) 7B-32与( -3)2C-3× 23与- 32×2D―( ―3) 2 与―(―2)3 3、在- 5,- 9,-,-,- 2,- 212 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2B- 9C-D-5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0B- 1C1D0 或 1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 4 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8B7C6D5 6、计算: ( - 2) 100+( - 2) 101的是() A2 100B- 1C-2D-2100 7、比-大,而比 1 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6B7C8D9 8、 2003 年 5 月 19 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其邮票发行为 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7874 10B.× 10C.× 10D.× 10 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A. x2 B.| - x+1| C.(- x) 2+2 D. - x2+1 10、已知=,若x2=,则 x 的值等于() A86. 2B862C±D± 86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一定是负数; B .a 定是正数; C. a 一定不是负数; D .- a 一定是负数 1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某商店有一套运动服,按标价的折出售仍可获利元,已知这套运动服的成本价 为元,问这套运动服的标价是多少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销售 问题.分析:设这套运动服的标价是元. 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按标价的折出售仍可获利元,即标价的折成本价元.解答: 解:设这套运动服的标价是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这套运动服的标价为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 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平路与一段上坡路.如果骑自行车保持平路每小时行,上坡路每小时行,下坡路每小时行,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从乙地到甲地需.从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行程问题.分析:本题首先依据题意得出等量关系即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不变的,进而列出方程为()(),从而解出方程并作答.解答:解:设平路所用时间为小时, 分小时,分, 则依据题意得:()(), 解得:, 则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答: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 关键是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即①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②列出 方程③解出方程 年北京市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运营用水的倍还多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米?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等量关系为:居民家庭 用水生产运营用水的倍.解答:解:设生产运营用水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 ()亿立方米. 依题意,得, 解得:, ∴. 答:生产运营用水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亿立方米.点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 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本题也可根据“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 为亿立方米”来列等量关系. .小华将勤工俭学挣得的元钱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取出元来购买学习用 品,剩下的元和应得的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年利率又下调到原来的一半,这样到期后可得本息和元,求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不计利息税).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要求存 款的年利率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等量关系就是两年的本金加上利息减去够买学 习用品的钱等于最后的本息之和.解答:解:设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为,则第二 次存款的年利率为,第一次的本息和为(×)元.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式计算训练题完整版

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整 式计算训练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训练20题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先化简,再求值:(a+2b)2﹣4a(b﹣a),其中a=2,b=. 2.先化简,再求值:a(a﹣3b)+(a+b)2﹣a(a﹣b),其中a=1,b=﹣ 3.先化简,再求值(a﹣1)2﹣2a(a﹣1)+(2a+1)(2a﹣1),其中a=. 4.先化简,再求值:(2x+1)(2x﹣1)﹣(x+1)(3x﹣2),其中x=﹣1 5.先化简,再求值:(x+2)2+(x+2) (x﹣1)﹣2x2,其中x=. 6.先化简,再求值:(a+1)2﹣(a+1)(a﹣1),其中,a=﹣1. 7.求值 (1)先化简,再求值:(x2y3﹣2x3y2)÷(xy2)﹣[2(x﹣y)]2,其中x=3, y=. (2)已知a+b=3,ab=﹣2.求ab﹣a2﹣b2的值. 8.(1)设x+2z=3y,试判断x2﹣9y2+4z2+4xz的值是不是定值?如果是定值,求出它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2)已知x2﹣2x=2,将下式先化简,再求值:(x﹣1)2+(x+3)(x﹣3)+(x﹣3)(x﹣1). 9.化简求值:(2x﹣y+3z)(﹣2x﹣y﹣3z)﹣(x+2y﹣3z)2,其中x=1,y=﹣1,z=1. 10.先化简,后求值: 已知:(x+1)2﹣(x﹣2)(x+2),其中,并且x是整数. 11.先化简,再求值 (2x+3)(2x﹣3)﹣4x(x﹣1)+(x﹣2)2,其中x=﹣ 12.先化简,再求值:(2a﹣b)2﹣a(4a﹣3b),其中a=1,b=. 13.先化简,再求值:(x+2)(x﹣2)﹣(x+3)2,其中x=. 14.先化简,再求值:x(x+3)﹣(x+1)2,其中x=+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 0a (0)0a (a a 或 ?? ?≤-≥=) 0()0(a a a a a ; (3) a 1a a >?= ; a 1a a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设计

课题: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doc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p,q为整数且 p p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数;pai 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 (2) 有理数的分类 : ① 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 相反数的和为 0 a+b=0 a、 b 互为相反数 . 4.绝对值: (1)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 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 (a 0) (a 0) a (2) 绝对值可表示为:a0 (a 0) 或 a a (a 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 (a 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 0 大,负数永远比0 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 数大;( 6)大数 -小数> 0,小数 -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 a≠0,那么a的倒数是1 ;若 ab=1 a、a b 互为倒数;若 ab=-1 a、 b 互为负倒数 .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