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胰腺炎指南解读课件
胰腺炎-PPT课件

慢性胰腺炎
致病因素多样,由遗传、环境和/或其他致病因素共同引 起。
主要病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长期饮酒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西方及日本占50%~60%,在我国约占 20%。
吸烟是慢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的人相比不吸烟的人患慢性胰腺 炎的可能性要高出多倍。
谢谢
胰腺炎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病因复杂。
常见病因
胆结石、胆道感染等胆道疾病,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其次,是酗酒引起的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暴饮暴食,尤 其是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引起的高三酰甘油症性急性胰腺炎日 渐增多。
其他病因
1
蛔虫、胰腺肿瘤以及天生狭窄引起的性疾病,如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等。
感染,如感染柯萨奇病 毒等。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即胰酶在胰管内被激活引起胰腺局部炎症,可引起胰腺的“自身消 化”而导致胰腺受到严重损伤。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无单一机制可解释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引起胰腺进行性纤维化,导致胰腺外分泌细胞、组织丧失,以及 胰管结构的不规则扩张,从而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发病情况
我国胰腺炎的患病率相比西方国家低,但近年来我国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中 以胆源性胰腺炎占比最高。 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中年男性。我国总体患病率为(4.8~24)/10万,病死率 约为5%。 慢性胰腺炎同样好发于男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3/10万,且逐年增长。病死 率约为3.6/10万。 病因
致病原因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性慢性胰腺炎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解读

一、急性胰腺炎分类
➢ 1.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 物化学改变,不伴 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 1~2 周内恢复, 不需反复的胰腺影像学检查, 病死率极低。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急性胰腺炎分类
➢ 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具备 急性 胰腺炎 的临床表现和生 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 内可以恢 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 于有重症倾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要定期监测 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 (2)器官功能衰竭(organ failure,OF):急性胰腺炎相关器官衰竭主要为呼吸、循环和 肾脏衰竭, 是急性胰腺炎最严重的全身并发症,也是重症胰腺炎致死的主要原因。 OF 可根据改良 Marshall 评分来评定。一个器官评分≥2 分则定义为器官功能衰竭; 器官功能在 48 h 内恢复者为一过性器官衰竭,否则为持续性器官衰竭;≥ 2 个器官 衰竭并持续 48 h 以上者则为持续性多器官衰竭。肠道功能衰竭在 重症胰腺炎中也 可以发生,但目前其定义和诊断标准尚不明确。
➢ ①心率>90 次/min; ➢ ②体温<36℃或>38℃; ➢ ③WBC<4×109/L 或>12×109/L; ➢ ④呼吸频率>20 次/min 或 PCO2<32 mmHg(1 mmHg=0.133 kPa)。 ➢ SIRS 持续存在将会增加 AP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发症
➢ 2.血清标志物 ➢ 推荐意见 9:能反映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包括 CRP、尿素氮、肌酐、
2019WSES指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管理(一)

2019WSES指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管理(一)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约20-4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和胰周坏死的感染,并且与器官功能障碍恶化有关。
虽然大多数无菌性坏死患者可以非手术治疗,但感染坏死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经皮,内窥镜或开放手术的干预。
2018年6月27日 ~30日,在意大利贝蒂诺罗举行的世界急诊外科大会上,一个专家小组进行了合作,提出了基于证据的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
(图源网页截图)该指南的主要主题包括以下主题——诊断、抗生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外科和手术管理以及开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这项新指南的第一部分(方式、诊断、抗生素治疗)吧!一、方法(图源文献)二、结果诊断问题1、严重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2、疑似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适当影像学检查是什么?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US),内镜超声(EUS)和其他辅助测试的作用是什么?3、诊断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实验室参数?4、不同的病因如何影响诊断工作?5、风险评估需要哪些分数?6、早期随访成像的时机和合适的检测方法是什么?声明(严重等级)1、重症急性胰腺炎与持续性器官衰竭(心血管,呼吸/或肾脏)和高死亡率相关。
新的分类系统,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和基于行列式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在确定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方面相似(1C)。
2、伴有感染性坏死的持续性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1C)。
3、器官衰竭的患者应尽可能住进重症监护病房(1C)。
(图源文献)声明(成像)1.入院时,应进行超声(US)以确定急性胰腺炎(胆道)的病因(1C)。
2.当存在疑问时,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供了胰腺炎存在与否的良好证据(1C)。
胰腺炎科普宣传PPT课件

胰腺炎的定义
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炎症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消化 不良等。
胰腺炎的病因
胰腺炎的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酗酒、胆结石、高脂饮食 和某些药物等。 长期吸烟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胰腺 炎的风险。
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的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来诊断胰腺炎。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胰腺功能测试和 胰腺组织活检。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胰腺炎科普宣传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胰腺炎的定义 胰腺炎的病因 胰腺炎的诊断 胰腺炎的治疗 预防胰腺炎的措施 常见胰腺炎并发症 胰腺炎的复发和预后 总结
引言
引言
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炎症性疾病,可能引 起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 此PPT旨在提供基本信息和宣传预防措 施,帮助用户了解和预防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液体和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早期治疗和遵循医嘱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预防胰腺炎的措施
预防胰腺炎的措施
酒精过量和高脂饮食应尽量避免。 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锻炼和戒烟也有 助于预防胰腺炎。
常见胰腺炎并发症
常见胰腺炎并发症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和胰腺脓肿是 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严 重的后果。
胰腺炎的复发和预后
胰腺炎的复发和预后
胰腺炎可能会复发,但严格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复发的风 险。 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治疗 的效果。
总结
总结
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但通 过了解病因、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我 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和改善预后。 请做好预防和定期体检,以保护自己的 胰腺健康。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解读2019

石及慢性胰腺炎
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
特征 胰腺炎症反应
正常胰腺 胰腺和(或)胰周炎性改变 单发或多个积液区或胰周脂肪坏死 胰腺坏死 无胰腺坏死 坏死范围≤30% 坏死范围>30% 胰腺外并发症,包括胸腔一样、腹水、血管或胃肠道受累等
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是炎症反应的调节器,兼具抗炎和炎症影 响
急性胰腺炎分类
• 轻症AP(MAP)
✓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 ✓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症状 ✓1-2周内可恢复 ✓不需反复的胰腺影像学检查
急性胰腺炎分类
• 中度重症AP(MSAP)
✓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 ✓一过性的器官衰竭 ✓有局部或全身症状
血钙<2mmol/L
Ca2+内流入腺泡细胞,胰腺坏死
血甘油三酯↑
既可能是AP的病因,也可能系急性应激反应所致
血钠、钾、PH异常 肾功能受损、内环境紊乱
急性胰腺炎辅助检查
• 影像学诊断
✓胰腺CT有助于明确AP初期诊断 增强CT可精确判 断坏死和渗出范围及胰腺外并发症 5-7后进行
✓MSAP/SAP患者建议1-2周随访CT检查 ✓MRI检查胰腺水肿比增强CT敏感,也能判断局
MCTIS评分为炎性反应+坏死+胰腺外并发症评分之和
评分
0 2 4
0 2 3 2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 MAP的治疗以禁食、抑酸、抑酶及补液治疗 为主,一般补充每天生理需要量
• MSAP及SAP需要器官功能维护、应用抑制胰 腺为分泌和胰酶抑制剂、早期肠内营养、 合理使用抗菌素、处理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镇痛等
能不全或衰竭时,可诊断ACS
中国急性胰腺炎指南新版ppt课件

8
注意:
1.老年AP患者可能腹痛症状不明显 2.血淀粉酶不高不能排除AP
血淀粉酶升高时间(2-12小时升高,48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淀粉酶可能不升高
3.早期影像学可能无特征性改变
其他病变如十二指肠球后穿孔等可能出现胰腺周围间隙模糊等
9
AP分级(常常是指严重度分级)
• 轻度AP(MAP):符合AP,满足以下情况之一
胰腺坏死分级
无胰腺坏死
0
坏死范围<30%
2
坏死范围>30%
4
胰腺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腹水、 2分 胃肠道、血管等)
评分≥4分可诊断为中度AP或重度AP
21
BISAP评分
评分≥3分可诊断为中度AP或重度AP
22
Glasgow昏迷评分
23
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
评分≥2分,伴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大于48h提示重度AP
无器官功能衰竭,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Ranson 评分<3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lon,APACHE) Ⅱ评分<8分,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评分<3分,修止cT严重指数(modifide CT severity index,MCTSI)评分<4分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1
诊断思路
是否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分级 有无并发症 病因和诱因
2
AP诊断标准
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的腹痛(急性、 突发、 持续 、 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2019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ppt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l 3.辅助检查 影像学诊断
推荐意见 10: 胰腺 CT 检查有助于明确 AP 诊断并 判断胰腺坏死和渗出的范围,MRCP 有助于判断胆 源性 AP 病因,EUS 有助于胆道微结石诊断。( 证 据质量: 中,推荐等级: 强)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在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癖斑,称 Grey-Turner 征(格雷 特纳);若出现在脐周,称 Cullen(卡伦征)。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l2.1 局部并发症 l推荐意见5: AP的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
积聚(APFC)、急性坏死物积聚 (ANC)、胰腺假性囊肿(PPC)、包裹 性坏死(WON)和感染性胰腺坏死(IPN)。 ( 证据质量: 中,推荐等级: 强) 以上每种局部并发症存在无菌性及感染性 两种情况。其中ANC和WON继发感染称为 感染性坏死(infectednecrosis)。
且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需引起重视,有超越酒 精性 AP 成为第二大病因的趋势。 •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11.3 mmol / L 时,极易发生 AP, 当甘油三酯 <5.65mmol / L时,发生 AP 的危险性 减少。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l推荐意见 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是 AP 最常见的医源性病因,对高危人群 需采取积极措施预防。( 证据质量: 高,推 荐等级: 强)
l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SOD) 、胰腺肿瘤、药 物和毒物、胰腺外伤、高钙血症、血管炎性、 遗传性、病毒或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α1 -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特发性胰腺炎 ( idiopathic pancreatitis) 。ERCP、小肠镜操 作术、外科手术等医源性因素也可诱发 AP。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19年)

发病机制
1. 病理生理机制: ✓胆源性胰腺炎:可用“共同通道学说”解释。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共同通道
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排入共同通道,导致 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即可引起胰腺炎。此外,壶腹部狭窄、Oddi括约肌痉挛或 功能不全等也是引发AP的机制。 ✓HTGP:HTG患者可在胰腺内将TG分解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它们聚成胶团 状,一方面直接损伤腺泡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另一方面导致胰腺缺血损伤。 ✓酒精性胰腺炎:酒精对胰腺腺泡细胞(PAC)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饮酒者 容易在胰管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胰腺 分泌大量胰液和胰酶,因Oddi括约肌痉挛或胰管堵塞胰液排出不畅,可促发 AP。
分类与分期
1. 严重程度分类:目前分为3类:轻症AP(MAP)、中度重症AP(MSAP)和 重症AP(SAP)。 ✓轻症AP:无器官功能衰竭,也无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
占AP的60%~80%,病死率极低。 ✓中度重能衰竭
(持续时间<48 h)。占AP的10%~30%,病死率<5%。 ✓重症AP: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48 h)。占AP的5%~10%,
周组织坏死,极少数为单纯性胰腺实质坏死。胰腺及胰周坏死可保持无菌状 态,当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后称为感染性胰腺坏死(IPN)(过去 称为胰腺脓肿),其病死率显著增加。
分类与分期
3.病程分期:AP的发病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有两个死亡的高峰期:早期和 后期。早期指发病第1周内;后期指发病1周后,可持续数周到数月。 ✓早期: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为SIRS,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及持续的时间是判定严
病死率高达30%~50%。
分类与分期
2. 影像学分类:分为间质水肿性胰腺炎(IOP)和坏死性胰腺炎(NP)2种类 型。 ✓IOP:胰腺弥漫性(偶尔为局部)肿大,在增强CT扫描结果上,胰腺实质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 推荐意见3:胆源性AP是我国AP的主要病 因,高三酰甘油血症引起的AP增多明显, 需要引起重视。(证据质量:中;推荐等 级:强)
• 推荐意见4:ERCP是AP最常见的医源性病 因,对高危人群需采取积极措施预防。 (证据质量:高;推荐等级:强)
• 其他病因包括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 Oddi dysfunction,SOD)、胰 腺肿瘤、药物和毒物、胰腺外伤、高钙血症、血管炎性、遗传性、病毒或细 菌 感染、自身免疫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经临床与影像、生物化学等
• MAP:具备AP 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 并发症,通常在1 ~ 2 周内恢复,不需反复的胰腺影像学检查,病死率极低。
• MSAP:具备 AP 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 内可以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对于有重症倾向的 AP 患者,要定期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 SAP:具备AP 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必须伴有持续( >48 h)的器官功能衰 竭,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推荐意见2:伴有感染的危重急性胰腺炎是 一种新分类,值得临床关注。(证据质量: 中;推荐等级:中)
危重急性胰腺炎( critical acute pancreatitis,CAP)是由 SAP 的定义衍生而来, 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或全身感染,病死率极高。
(2)器官功能衰竭(organ failure,OF):AP 相关 器官衰竭主要为呼吸、循环和肾脏衰竭,是 AP 最严重的全身并发症,也是 SAP 致死的 主要原因。
(3)脓毒症:SAP 患者若合并脓毒症(sepsis),病死率升高(50% 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①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 腹部疼痛,可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 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 3 倍;③增 强 CT 或 MRI呈 AP 典型影像学改变( 胰腺 水肿或胰周渗出积液)。 临床上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中的 2 项,即可诊断为 AP。
一、急性胰腺炎的分类
• 推荐意见1: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分为三类: 轻症AP、中度重症AP、重症AP。(证据 质量:高;推荐等级:强)
推荐意见9:能反映AP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 (CRP)、尿素氮、肌酐、血钙和降钙素原等,对MSAP和SAP需 加以监测。(证据质量:中;推荐等级:强)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是反映 SIRS 或感染的重要指标,发病72 h后的 血清 CRP≥150 mg/ L 提示AP 病情较重。 持续升高的尿素氮 ( BUN) > 7. 5mmol/ L、升高的红细胞压积(Hct) > 44% 、肌酐进行性上升也 是病情重症化的指标。 血钙降低通常提示胰腺坏死严重。 降钙素原 (PCT)水平的升高也是作为有无继发局部或全身感染的参考指标。
(5)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PE 是 AP 的严重全身并 发症之一,可表现为耳鸣、复视、谵妄、语言障碍及肢体僵硬、昏迷等, 多发生于AP 早期,但具体机制不明。
AP 的辅助检查
推荐意见8: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3倍以上时要考虑AP,二 者的活性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证据质量:高;推荐 等级:强)
(4)在 SAP 中,严重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高内毒素水平可引起 IAH 和 ACS,促炎反应引起了积液、腹水及后腹膜水肿,也可因过度的补液 治疗导致IAH。 ACS 会导致腹腔和腹腔外重要的脏器发生功能障碍, 病死率明显升高。
推荐意见7:腹腔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隔综合征(ACS)是AP的 严重全身并发症,容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需密切监测。(证据质量: 高;推荐等级:强)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解 读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 院
黄文恒
主要内容
一 、急性胰腺炎的分类(1-2条目) 二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3-4条目) 三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5-11条目) 四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12-30条目)
定义:
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 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 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 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的患者临 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一)、AP临床表现: (二)、AP的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 2、全身并发症 (三)、AP 的辅助检查 1、血清酶学 2、血清标志物 3、影像学诊断 (四)AP 的完整诊断
(一)、临床表现:
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 性,少数无腹痛。 典型的腹痛位于上腹或左 上腹,可放射至背部、胸部和左侧腹部。 多 为钝痛或锐痛。 但腹痛的程度和部位与病 情严重度缺乏相关性。 其他伴随症状包括 恶心和(或)呕吐、黄疸、腹胀及发热等
血清淀粉酶和(或) 脂肪酶升高 3 倍以上时要 考虑 AP。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 AP 发作后6 ~12 h内升高,3 ~ 5 d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 一般在AP 发作后4 ~ 8 h 内升高,24 h 达峰 值,8 ~ 14 d 恢复正常。 二者的活性高低与 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
AP 的辅助检查
AP的并发症
推荐意见5:AP的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 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和感染性胰腺坏死。(证据质量:中 ; 推荐等级:强)
AP的并发症
推荐意见6:AP的全身并发症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功能衰 竭、脓毒症、腹腔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和胰性脑病。(证据质 量:中;推荐等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