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

合集下载

配置DSA的可行性报告

配置DSA的可行性报告

申请配置80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可行性报告一、申请配置DSA的必要性和依据1、我院基本情况分析:XXX医院是XX市唯一一所公立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400 张,开设有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内儿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眼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30 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平均年门诊量约XX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XX 多人,年收入XX多万。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我院处在XX市中心地带,交通发达便利;服务固定人口100 万人,外来流动人口30 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外伤、、肿瘤、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传染病、妇科疾病等病种众多,病人来源充足。

现在我院未配置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病人需要到外院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及时诊断,转运过程风险极大,同时也增加病人负担,给医患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我院配备DSA,可以满足病人需求,同时有利于医院快速发展,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二、申请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和对临床、科研究工作的作用:1、申请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是一种崭新的X 线检查新技术。

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

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

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

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

DSA有以下主要优点:1、对比度分辨率高。

DSA血液中造影剂浓度达5%即可显影,而常规胶片一增感屏血管造影则需30%-40%的浓度才能显影。

2、减去了血管以外的背景,尤其使与骨骼重叠的血管能清楚显示。

3、由于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可选用较细的导管,损伤小,比较安全,对肝、肾功能的要求较常规造影放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DSA 介入房间防护及装修技术参数
1、防护总面积 228.5 平米,四周墙体用 5mmPb 防护;顶棚用 5mmPb 防护; 2、铅玻璃观察窗规格:2100mm*1300mm*5mmPb 防护;
3、患者进出机房门、医护人员进出机房门为铅防护电动不锈钢感应门,共 三套,铅当量为 5mmPb;规格为 2100mm*1400mm,2100 mm *1000 mm,2100 mm *1000 mm 各一套 4、其他防护门为铅防护手动不锈钢平开门,共三套,铅当量为 5mmPb;规 格 2100 mm *1000 mm,2100 mm *900 mm,2100 mm *900 mm 各一套 5、机房内装饰顶为铝扣板,墙体为铝塑板或瓷砖,地面塑胶地板或地砖;
径图显示模式 11.4 在不同路径图模式下, 可对路径图中的减影 血管影像、介入植入物(导丝导管、胶、弹 簧圈等) 、解剖背景的亮度进行分别的独立 调节,以满足复杂介入操作引导的需要 11.5 液晶触摸屏上具有专门的路径图运动伪影 自动消除键, 可随时对由于病人微小运动导 致的路径图伪影进行自动实时补偿校正, 有 效减少运动伪影的影响 12、网络与接口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3、附件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多用途工作站 14.1 具有电脑 DICOM 光盘阅读软件, 并可制作带 图像的诊断报告 14.2 14.3 提供家用 PC 机 DICOM 阅读软件 各种图像处理功能,可从硬盘或网络中提取 及存储图像 具备整个系统的升级能力 具有双向对讲系统 具有图像处理操作面板 具有红外遥控器至少 2 个 红外遥控器具有激光灯指示功能 具有悬吊式射线防护屏 具有床旁射线防护帘 具有悬吊式手术灯 具有中文操作手册 具有 DICOM Send 功能 具有 DICOM Print 功能 具有 DICOM Query/Retrieve 功能 激光相机接口 高压注射器接口 标准视频输出接口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习报告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习报告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X线检查新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实习,我有幸参与了DSA的操作和解读过程,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过程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学习了DSA的基本原理、设备构造、操作步骤及临床应用。

DSA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即在注入造影剂前进行第一次成像,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

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

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

2. 实际操作训练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参加了DSA操作的实地训练。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操作DSA设备,包括患者摆放、造影剂注射、图像采集等步骤。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DSA图像,包括图像减影、增强、再成像等过程。

3. 临床实践在实际操作训练后,我参与了临床实践。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数十例DSA检查,观察了不同疾病患者的DSA表现,了解了DSA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SA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等优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DSA的局限性。

例如,DSA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患者需要接受X线辐射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医学影像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4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市场前景分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DS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接着,分析了DSA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针对DSA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1. 引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是一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血管系统进行成像的医疗设备。

DSA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低剂量和快速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和肾血管病等临床领域。

2. DSA市场的现状目前,DSA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DSA市场的发展。

此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也使得DSA系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3. DSA市场的发展趋势(1)快速发展的医疗行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行业持续发展,为DSA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数字化医疗转型:数字化医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DSA作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之一,将在数字化医疗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个性化医疗需求增加: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医疗需求不断增加,DSA技术将在个性化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4. DSA市场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DSA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将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如在介入手术、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2)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DSA系统的价格高昂,制约了其市场推广和普及。

5. 发展策略和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提升DSA技术的分辨率、成像速度和低剂量成像等方面的性能,以满足临床需求。

(2)探索多元化市场:拓展DSA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动物研究、工业检测等,为市场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3)降低产品价格: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降低DSA系统的成本,使其更加普及和接受。

6. 结论DSA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数字化医疗的推进,DSA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DSA成像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DSA成像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动脉DSA与静脉DSA相比:①所需对比剂的 浓度低,用量小。②显像清晰,能使直径0.5 mm的小血管显示,血管相互重叠少。③运 动性伪影发生几率大为减少。④放射辐射剂 量减少。⑤成像质量高,诊断准确性增加, 有利于介入治疗。选择性静脉DSA可用于门 静脉、腔静脉、髂静脉、肾静脉、逆行股深 静脉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
设定注射参数 DSA减影图像质量的好坏与注射参数的选择 直接相关,注射参数确立直接决定DSA的碘 信号。注射参数包括对比剂的用量和浓度、 注射流率和斜率、注射压力和注射延迟等。
对比剂的用量和浓度 在DSA检查中,对比剂用量及浓度对DSA的成像至 关重要。DSA信号随血管内碘浓度和血管直径增加 而增强。DSA显示血管及病变的能力与血管内的碘 浓度及曝光量平方的积成正比,对比剂用量与血管 的直径成反比。要使直径为4mm及内径为2mm的狭 窄血管得到同样的显示,则需要将碘浓度加倍或曝 光时间增加到4倍。 对比剂浓度一般40%-60%。对比剂剂量按体重计 算,成人一次为1.0ml/kg,儿童为1.2~1.5ml/kg。 注射总量成人3~4ml/kg,儿童为4~5ml/kg。
固体摄像器 固体摄像器主要有电荷耦合型(charge-couple device,CCD),电荷注入型、金属-氧化物-半 导体型等,其中以CCD型最为常用,目前已应用于 CCD 心血管X线机,作为透过人体后信息X线的探测器。 CCD较真空管具有下列优势:①光电敏感度高,动 态范围大。②空间分辨率高。③无几何失真和扫描 非线性失真。④惰性极小。⑤高性能、长寿命。
补偿滤过 补偿滤过是在X线管与病人之间放入附加的衰 减材料,在视野内选择性的衰减特定的辐射强度区 域,以便提供更均匀的X线的衰减,以防止饱和伪 X 影的产生。 DSA成像中,必须调整物体(即病人的解剖结 构)与系统的动态范围相吻合,否则就产生影像饱 和,在成像区域出现无信号的盲区。

乙类医疗设备包括

乙类医疗设备包括

乙类医疗设备包括:
1.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2.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4.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

5.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

编辑本段其他
LA = Linear Accelerator = 医用直线加速器(用于对肿瘤的放射治疗)
彩超不属于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需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甲类:
1. X线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仪即PET)。

2. 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

3. 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

4. 质子治疗系统。

5. 其它单价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

——————————
乙类:
1.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2.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4.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

5.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

——————————————
LA = Linear Accelerator = 医用直线加速器(用于对肿瘤的放射治疗)——————————————
彩超不属于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需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需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曝光故障的检修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曝光故障的检修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曝光故障的检修赵俊;李同胜【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机不能曝光的原因及检修过程.【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1(026)010【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管电压;X线机管电流;DSA检修【作者】赵俊;李同胜【作者单位】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科,湖北襄樊441000;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科,湖北襄樊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由计算机进行影像处理的先进的X线诊断技术,是继CT之后,在X线诊断技术方面又的一重大突破。

血管造影时,X线照射人体后产生的影像经影像增强器强化,由摄像机接收并把模拟信号输入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然后把数字信号存入存贮器。

同时,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把图像分成许多像素,对注入血管造影剂前后的图象进行相减,得到无骨骼、内脏及软组织背景的清晰纯血管造影像。

并通过D/A 转换器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再输入监视器,从监视器屏幕上就可见到实时纯血管的图像。

我院的SIEMENS DSA ,近来小焦点透视曝光正常;大焦点透视正常,但曝光时有问题发生,如图像发黑,甚至几乎黑屏,这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诊断和治疗。

引起图像发黑可能有以下若干原因。

机器使用年代已久,灯丝可能由于老化而处于似断非断的状态。

透视时,有高压、管电流较小,灯丝发热不是很严重,透视基本正常。

而曝光时,在加高压的同时,管电流也瞬间增大到透视时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灯丝发热严重,这种情况下灯丝很有可能开路。

静态测量灯丝阻值大焦点为0.68Ω;小焦点为1.41Ω,均基本正常。

把诊断模式调至大焦点,曝光后马上透视,发现透视依然正常,故灯丝应该没有开路。

做预热(preheating)和静态平差(static adjustment)小焦点都能通过,但大焦点调试不能通过,调试被迫中断后发现大、小焦点都不能曝光。

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性能检测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规范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性能检测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医用诊断数字减影造影(DSA)系统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规操作,质量控制人员检测、校正仪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监督仪器的使用维护。

3. 检测所用仪器及模块表1. 仪器及型号4.质量控制性能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表2.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表3-2 可以允许的焦点尺寸5.质量控制性能检测操作方法5.1. 外观和标志目测,DSA 系统X 射线辐射源必须标有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清晰的标志。

5.2. 空气比释动能率5.2.1. 去掉DSA 诊断床床垫,将头膜置床上,将剂量仪的无线探测器置头膜之上(下),将探测器垂直置于射野中心。

5.2.2. 设置SID 最小,用自动透视模式,最大FOV(视野)和最大帧数脉冲透视或连续透视条件下,不附加别的衰减层,用足够厚的铅板遮挡住影像探测器,自动透视3s 以上(或手动调整管电压和管电流至最大),在下列距离处测量空气比释动能率:对下球管,沿X 射线中心轴线的床面上方1cm 处;对C 形臂,沿X 射线中心轴线的床面上方30cm 处。

5.2.3. 在上述下,重复测量三次以下,取其平均值,按下式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K (单位为mGy/min):式中:M——剂量仪测量三次的平均值,div • min;Nk——探测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校准因子,mGy•div-1;Ktp——非密封电离室型探测器温度、气压修正。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t——检测时室内温度,℃;p——检测时大气压,kPa。

5.3 辐射输出的质(HVL)5.3.1. 将剂量仪的无线探测器置于X 射线照射野的中心,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将可调附加过滤设置为零,选择合适的照射野,电离室的中心轴与射线束垂直。

X 射线管焦点到剂量仪探测器距离约为60cm,吸收片到X 射线管焦点的距离在(30~40)cm,将X 射线管电压调至常规使用条件,选一合适的m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数字化平板心脏血管造影系统技术要求 赣购2013B2191003 一、用途和要求 1 设备用途: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满足临床对心脏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各种要求。具有实时心脏数字电影采集、心脏血管测量分析软件,后处理软件。

2 要求 1.1投标设备必须是本公司DSA产品的新机型,新软件版本。 *1.2 投标厂商在江西DSA装机量≥5台。

二、机架系统(满足心血管的造影和介入治疗需要) # 1 悬吊式或落地式机架,如果是落地机架,评标价在投标价基础上加价8万美元。 2 机架三轴可进行等中心旋转 3 机架运动包括电动和手动两种方式 4 C型臂旋转速度(非旋转采集)LAO/RAO≥25°/秒 5 C型臂环内滑动速度(非旋转采集)CRAN/CAU≥18°/秒 6 CRA≥90° 7 CAU≥90° 8 RAO≥185° 9 LAO≥120° 10床旁可以单手柄控制、操作C型臂机架的运动 11机架多位置预设 12 C臂的旋转角度:血管检查摆位无死角,C臂旋转至任何角度均可投照 13 数码显示所有C型臂旋转角度信息 14机架(L臂)可移出手术野,L臂移动范围≥300 cm 15 C型臂弧深≥90cm (不包括L臂补偿) 16机架可分别在头位、左侧位、右侧位进行透视和采集

三、导管床 1 满足全身检查、治疗的要求,并且具有连续行进功能 2 床面要求为碳纤维材料 3 纵向运动范围≥120cm 4 导管床横向运动≥36cm 5 床面升降范围≥28cm 6 床面最低高度≤74.5cm 7 承重≥250KG + 500N额外CPR承重 8 床身纵向运动伸出最远端时,无需回床即能在床面任意位置进行CPR. 9 床长度≥319cm 10 床宽度≥50cm 11 床面患者最大有效覆盖≥223cm 12 导管床床垫、轨道夹及输液架 13 导管床具备旋转功能,旋转角度≥270° 四、床旁液晶触摸屏控制系统 1 提供床旁液晶触摸控制屏 2 控制屏可置于导管床3边,或者控制室内,便于医生操作 3 可进行图像采集条件控制 4 可进行机架位置预置和自动位置控制 5 可进行图像后处理及量化分析控制 6 床旁液晶屏上配置触摸式鼠标功能,方便床旁的定量分析等操作

五、高压发生器 1 高频逆变发生器,功率≥100KW # 2 最大管电流≥1250mA 3 最小管电压:≤40KV 4 最大管电压:≥125KV 5 最短曝光时间≤1ms 6 自动SID跟踪 7 全自动曝光控制,无需测试曝光 六、X线球管 1 液态金属轴承球管 2 金属陶瓷外壳 3 球管阳极热容量≥2.4Mhu 4 球管阳极散热率≥11000 W 5 球管阳极转速≤4200转/分钟 6 球管焦点为二或三个,小焦点≤0.4mm,大焦点≤0.7mm 7 最小焦点功率≥30KW,大焦点功率≥65KW 8 球管阳极靶边直径≥200mm 9 球管采用直接油冷技术,即冷却油直达阳极靶面的冷却方式,无需安装水冷系统 10 球管内置栅控技术 ,非高压发生器控制脉冲透视,以消除传统脉冲透视产生的 软射线 * 11 球管内置多档金属铜滤片 ,最厚达1.0mm 12 配备通用型、虹膜型等多种遮光器 13 遮光器位置可存储 14 透视末帧图像上可实现无射线调节遮光板、滤线器位置

七、平板探测器 1 探测器类型:非晶硅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2 平板外壳大小≤42 X 52cm * 3 最大有效成像视野(边长) ≥30cm X 30cm 4 ≥8种物理成像视野,以适应不同临床介入需要 5 最小探测视野≤11 X 11cm 6 最大图像矩阵灰阶输出:2480 x 1920 x 14 bits * 7 平板探测器分辨率≥3.25LP/mm 8 像素尺寸≤154μm 9 平板可90度旋转 10平板探测器带有非接触式防碰撞保护装置及防碰撞自动控制

八、图像显视器 1 医用高分辨率LCD显视器,显示矩阵1280 x 1024 # 2 操作室:19英吋高亮医用高分辨率LCD黑白显视器二台;控制室:19英吋高亮 医用高分辨率黑白LCD显视器一台,19英吋高分辨率LCD彩色显视器一台 3黑白显视器亮度≥600 cd/m2,彩色显视器亮度≥ 200 cd/m2,可依周围环境亮 度变化自动调节亮度 4图像观察视角≥160° 5 4架位显视器吊架 # 6 显示器吊架可置于床旁三侧位置,吊架移动范围≥330 x 300cm 7 显示器吊架可进行人性化电动升降 8显示器吊架旋转范围≥350°

九、图像系统 1 外周采集、处理、存储20482矩阵,12 bit 0.5 – 6帧 /秒 2 心脏采集扩展至30帧/秒、图像处理、存储10242矩阵,12 bit , 3 实时减影 4 脉冲透视 5 智能低剂量防护系统,采用智能降噪技术和组合蒙片技术降低辐射剂量,并可在床旁可直接选择透视剂量≥3档,最小档≤5伦琴/分钟

6 可存储单幅及序列透视图象(单次储存≥20S且≥600幅的连续动态透视图象), 透视序列可以同屏多幅图像形式显示于参考屏上 7 最大脉冲透视速度≥30幅/秒 8 最小脉冲透视速度≤3.75幅/秒 9 具有透视末帧图像保持功能 10硬盘图象存储量1024 矩阵 12bit≥50,000幅,,2048矩阵12bit≥12,500幅 11后处理功能包括:改变回放速度、选择路标图像、电子遮光器、边缘增强、图 像反转、附加注解、快速选择图像、移动放大、可变速度循环放映、造影图像自 动窗宽、窗位调节、重定蒙片、手动自动像素移位、最大路径和骨标记 12血管序列实时DSA功能和DA功能 13图像显示功能:采集时间、日期显示、图像冻结,灰阶反转,图像标注,左/ 右标识,文字注释,解剖背景。 14 路径图造影剂自动峰值保持功能 15 图像均衡处理技术,避免图像过白或过黑 十、测量分析(主机系统) 1 左心室分析软件,可测量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博量测定 2 三种方法以上室壁运动曲线测量 3 冠脉分析软件 4 以上定量分析软件均能够在主机上而非工作站上实现,并能够实现机房内的床 边测量

十一、旋转采集 1 L臂正位旋转采集C臂旋转速度≥55度/秒, 有效覆盖范围≥240度 2 L臂侧位旋转采集C臂旋转速度≥30度/秒 ,有效覆盖范围≥180度 3 1024采集,最快采集速度≥30幅/秒 4 可实时减影

十二、心脏多轴位连续旋转采集 1 C臂的旋转和环内滑动实时联动组合成一次完整的采集弧线,完成感兴趣区的快速 双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采集 2 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过程中,C臂旋转速度≥55度/秒 3 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过程中,C环内滑动速度≥30度/秒 4 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采集所得序列的每一幅图像均标注采集时的C臂角度 # 5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轨迹≥7条,分别具有左冠、右冠的专用轨迹的角度,满足临 床使用所需的角度(此条不符在评标价基础上加价5万美元) 6 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在机架头位和侧位时均能够进行 7 多轴实时联动连续旋转的起止位置可在床边设定

十三、优化路径图功能 1、可针对脑血管、胸部、腹部等不同检查部位,设置专门的路径图参数,并可在床旁液晶触摸屏上直接进行参数调整

2、可在床旁液晶触摸屏上选择针对导管引导、打胶、放置弹簧圈等不同介入操作的专门路径图模式

3、医生可自定义针对特殊介入操作类型的路径图显示模式 4、在不同路径图模式下,可对路径图中的减影血管影像、介入植入物(导丝导管、胶、弹簧圈等)、解剖背景的亮度进行分别的独立调节,以满足复杂介入操作引导的需要

5、液晶触摸屏上具有专门的路径图运动伪影自动消除键,可随时对由于病人微小运动导致的路径图伪影(常被误认为漏胶)进行自动实时补偿校正,有效减少运动伪影的影响

*十四、高级原厂独立工作站(原厂软件,不接受贴牌工作站) 1血管重建速度:标准≤65秒,快速≤20 秒(包括三维采集序列从主机向工作站传输时间)

2具有局部放大重建功能; 3具有距离测量、体积测量功能; 4具有三维血管分析功能; 5具有动脉瘤自动分析功能, 6具有体积/表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虚拟内窥镜、模拟机架位、钙化斑成像、透明血管成像功能

7具有三维血管虚拟支架功能 8 仅造影序列便可重建出三维图像;无需蒙片序列;减少曝光,加快手术进程 十五、网络与接口 1 具有DICOM Send功能 2 具有DICOM Print功能 3 具有DICOM Query/Retrieve功能 4 具有DICOM Worklist功能 5 具有DICOM MPPS功能 6 激光相机接口 7 高压注射器接口

十六、附件(原厂原装进口) 1 具备整个系统的升级能力 2 具有双向对讲系统 3 具有图像处理操作面板 4 具有红外遥控器至少2个 5 红外遥控器具有激光灯指示功能 6 具有悬吊式射线防护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