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万花筒多义词
多义词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 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后起意义: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
古义:
泛指一般的河
古义:
长江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禹贡》
黄河
以河为境。
《韩非子·有度》
今 古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 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古 义:
后起意义:
金属
黄 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次W先生参加一对年轻华侨 的婚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 一旁的新郎立即代表新娘表示感 谢,“哪里哪里”。W先生觉得挺不 好意思的,以为未说到地方,便用生 硬的中国话再说——“头发、眉毛、 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很漂亮!”
•
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 的外国男生吃饭,席间一名中国同学说 要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 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这名学生记住 了, 隔天有个女同学说希望在他方便的 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 手,“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 方便的时候不能来。”
这时,又有个考生不服同考官争执 起来。考官训斥他说:‚读书人怎能连 老父子(朱熹)以‘微’训‘无’都不 知道呢?‛在当时,应试者是非读朱熹 注解的《四书》不可的。结果这考生也 不示弱,笑着回答道:‚照你这么说, 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脱得赤膊精 光了?‛这一驳让考官哑口无言了。
• 巧嘴媒婆: 一个姑娘缺一块嘴唇,一个小伙 子没有鼻子。 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 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 媒婆对姑娘说:‚这个小伙子 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古义:
后起意义:
眼 泪
第4课词语万花筒第3节每年一部“新词典”_新词语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使用比较广泛的词。③吸收港台词语。广义上说,
普通话从港台地区吸收新词语,跟从方言中吸收新词语有相同的性质。只是港 台等地的新词语对普通话词汇影响较大,可以看作是新词语的一种特殊来源。 ④旧词语的复活。有些词语只是暂时退出了日常交际领域 ,有时还会“复 活”,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新词语。(5)旧词产生新义。有些词语通过借代、比
双 击 要 点
1.如何给新词语下定义? 新词语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2.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①自造新词语。“新造”是新词语产生的主要来源。新造词也就是利用汉
语中已有的构成成分 ( 语素或词 ) ,按照汉语固有的构词方式来构造的新词。② 吸收方言词语。作为新词语的方言词,指本来只在方言地区使用,进入共同语
是一样的,因此要求我们对新词语要有宽容心。
(2)规范使用。 新词语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新词语的构造要符合汉语的 构词规则,意义要比较明确,大多数人能够理解,而且经过时间检验被大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②旧词语消失的重要的原因是时代变了,对人和事物的称呼和说法也要跟 着变化。特别是一些带有歧视性的称呼词语,一些带有尊卑贵贱之分的词语, 在当代文明社会里当然就不能再用了。 ③新的用语产生是因为新的工作岗位或新的就餐形式出现了,也有一些新 词语出现是为了替换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词语。 ④有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往今来基本没有改变,一直沿用到现在。
4.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新词语? 新词语的构造要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则,意义要比较明确,使大多数人都能
够理解,而且经过时间检验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使用新词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5.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新词汇? (1)宽容对待。 对新词语的宽容是时代的要求,所有新生事物都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 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有较为客观的评价。对于新词语也
词语万花筒

小试身手
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他的做法( A )了操作规程,这是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A、违反 B、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小试身手
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他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大家 ( A )。 (A、效仿 效仿:效法 效尤: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 去做。(贬义) B、效尤)
爱护 ——褒 ——爱惜并保护。 保护 ——中——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庇护 ——贬 ——袒护 果断——决断——武断
词语的语境义
坏——固有义:品质恶劣。 傻——固有义:愚蠢,死心眼。 当这两个字经热恋男女青年或妈妈对 孩子之口以亲昵语气说出,则义为“可爱, 聪明”。
又:古时青年妇女称自己丈夫为“冤家”。
什么叫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几个词义概括的对象必须相同或者
基本相同)。
1、完全同义词(等义词。数量少,应限制其存在及发展) 维生素——维他命(译法不同)
教师——教员
感情——情感
铁道
铁路
2、条件同义词(近义词)
坚决——坚定 美——美丽——漂亮 喜欢——高兴——喜悦
词语的确切含义
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 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 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 也同样令人—_____(赞扬 / 赞叹)
要点:注意不同的语素!
词义的轻重
他损坏了公物。 他毁坏了公物。 他破坏了公物。
词义的范围
边疆——边境
靠近国界的领土——靠近边界的地方
大——小
词语的搭配
充足 ——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 如阳光充足,水源充足。 充分 ——抽象的事物,如条件充分,理由充分。 充沛 ——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精神充沛, 体力充沛。
第4课词语万花筒

人教版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单元概述
第四课
单元概述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词。
第四课
单元概述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节主要内容是新词语,包括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和类 型:新造词、旧词新义和外来词等。第四节主要内容是熟 语,认识熟语的基本特点和熟语的类型,在此基础上理解 “ 词 ” 和 “ 语 ” 的区别,进而对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一个
课堂内容
本课重点介绍了汉语的多义词、同义词、新词语和熟 语。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 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等各种 意义,了解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第二节主要内容是了解什
么是同义词,同义词的产生,同义词之间的异同。深刻理解
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掌握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以及同义 词在语言中的表达作用,能够辨析同义词,恰当地使用同义
学练重点 1.近义词的辨别与使用。 2.正确使用熟语。第Βιβλιοθήκη 课单元概述整体认识。
第四课
单元概述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课程目标 1 .了解多义词的特点,弄清多义词不同意义之间的关 系。 2.了解同义词的特点,正确理解近义词。
3.关注词语的发展变化,掌握新词语。
4.把握熟语的特点,正确使用熟语。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DOC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教学目标】⑴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同义词。
⑵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
⑶能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
【教学重难点】⑴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同义词。
⑵能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
【教学过程】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学目标】⑴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和引申义。
(重点)⑵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多义词。
(难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微须”的故事在清朝时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要填相貌册,以防止冒名顶替。
有个考生写上“微须”二字,表示自己长有少量的胡须。
没想到到了试场,考官却把他轰出了考场,理由是“微须”二字应解为“没有胡须”。
巧的是另一个考生也写了“微须”,他见势不妙,赶紧回去把胡子剃掉了,哪知来到考场,考官一拍惊堂木:“又来个冒名顶替的!”原来,考场文书是这考生的老相识,暗中把他填的“微须”改成了“有须”。
这时,又有个考生不服同考官争执起来。
考官训斥他说:“读书人怎能连老父子(朱熹)以‘微’训‘无’都不知道呢?”在当时,应试者是非读朱熹注解的《四书》不可的。
结果这考生也不示弱,笑着回答道:“照你这么说,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脱得赤膊精光了?”这一驳让考官哑口无言了。
【微:①小,细小:细~。
②少,稍:~笑。
③衰落,低下:卑~。
④精深,精妙:~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⑤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⑥暗中察访:~行。
⑦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2.“意思”的故事(略,书P59)二、词的分类1. 从词性上分,词有两大类:实词六种(名、动、形、数、量、代)和虚词六种(副、介、连、助、叹、拟声)。
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
它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还可以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只是在短语和句式中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或关系。
2. 从词义上,词还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3. 从感词色彩上,词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词语万花筒 第1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针对性训练 新人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1.下列关于多义词的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意义联系。
B.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必有一项是本义,其他义项都由此生发而来。
C.本义不是一个词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D.一个词里的基本义要比本义常用、主要。
【解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相互之间有意义关联。
2.下列关于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B.一个词一定有声音,声音是词的形式。
C.一个词也一定有意义,意义是词的内容。
D.词一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
【解析】单音节也可以构成词。
3.下列关于词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义的单位称为义项。
B.很多词从诞生起就拥有多个义项。
C.有些词只有一个义项,叫单义词;有些词有若干个义项,这就是多义词。
D.词语的意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解析】词刚诞生时只有一个意义。
4.下列关于多义词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39824221( B )A.多义词的多个义项的地位并不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
B.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这个意义是不会消失的。
C.词的借代引申义是由于甲、乙两类事物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而导致人们用原本指代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代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D.词的比喻引申义由于甲、乙两类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导致人们用原本指代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代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解析】有些词的本义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而消失。
5.下列关于词义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39824222( C )A.词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事物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B.词义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
C.词义的深化,是指随着词的适用对象的不断变化而使得其意义更深刻更准确。
D .词义的转移分两种情况: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
词语万花筒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共26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词语万花筒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节主要内容是新词语,包括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和类型: 新造词、旧词新义和外来词等。第四节主要内容是熟语,认 识熟语的基本特点和熟语的类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词”和 “语”的区别,进而对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第一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个空, 这里想要表达的含义是全部体现出来, 用“淋 漓尽致”最好。“淋漓尽致”的意思是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 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痛痛快快”的意思是:①舒畅, 高兴;②尽兴;③爽快,直率。“兴致勃勃”的意思是兴趣 很高。“尽情尽兴”的意思是尽量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拘 束,使兴趣得到满足。这三个词语都与人的心情有关,不适 合写城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语言文字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单元概述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课堂内容 本课重点介绍了汉语的多义词、同义词、新词语和熟语。 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 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等各种意义, 了解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第二节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同 义词,同义词的产生,同义词之间的异同。深刻理解同义词 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掌握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以及同义词在语 言中的表达作用,能够辨析同义词,恰当地使用同义词。
第四课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 喻人生的挫折、困难
词的引申义
早上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朝堂、朝廷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代
朝:①早上 ②上朝、朝见 ③朝廷、朝堂 ④朝代
果实:植物体的一部分 → 劳动得到的收获
海: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 →
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 如“人海、火海”。 词的“比喻引申”强调两类对象之间的 相似性。
“鱼肉”—— 喻被宰割凌辱 “心腹”—— 喻亲信
用比喻 “手足”—— 喻兄弟 的方法 “草芥”—— 喻微不足道之物 引申 “坎坷”—— 喻不得其志
兵:兵器 → “军事”、“战争”“兵士 ”
物品或行为借代相关的人
词的“借代引申”强调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干戈”—— 战争
“朱门”—— 大户
“兵甲”—— 军队
用借代的方法引申““江梨山园””————
国家 戏院
“丝竹”—— 音乐
“皓齿”—— 美人
“杜康”—— 佳酿
词的比喻引申义
坎坷:道路坑坑洼洼 → 人生不得志
局长:呵呵,你这人还真有意思⑤。 意图、用意 小贝: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⑥。
局长:那我可就不好意思⑦了。 不客气地收下了
小贝:不,应该是我不好意思⑧。
难为情
查查“意思”啥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 ①语言文字的意义,思想内容; ②意见,愿望; ③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④表示一点心意; ⑤某种趋势或苗头; ⑥情趣,趣味。
●这三个词有何不同,在表情达意
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现代汉语中跟“爱”有关的词语
热爱、友爱、爱护、喜欢、爱好、敬爱 宠爱、溺爱、迷恋、爱戴、爱惜、痴迷 爱不释手、一往情深、……
•请你从“爱的程度”出发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
•1、对人、事或某种活动感兴趣的“爱” •2、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的“爱” •3、过分的“爱”(含有贬义色彩)
说说“意思”啥意思?
年尚少壮,意思不专 思想,心思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意图,用意 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字的思想内容 略表 这点东西送给您,小意思,别客气 心意 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 某种趋势或迹象 展览很有意思 情趣,趣味
想一想
这些情况都是因
为什么造成的?
词义的发展:单义 引申 多义 多义词: 词的义项有若干个的词。
剧目。
化妆上台演戏。
每次政治运动,总有一些人物粉墨登场, 企图从中捞取好处。
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一、多义词的妙用 破不破
杀猪的和卖茶的打赌。 杀猪的说:“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卖茶的说:“锤得破!” 杀猪的说:“锤不破!” 卖茶的不服气,拿来一个鸡蛋,用 锤子使劲打下去,鸡蛋破了。说: “这不是破了吗?” 杀猪的说:“蛋是破了,可我说的是锤
⑶那本书很深。
⑶深奥,不容易懂
⑷这次活动的影响很深。⑷深刻,深入
引
⑸他俩交情很深。⑸(感情)厚,关系密 申
⑹这块布的颜色太深了。⑹颜色浓
义
⑺夜已经很深了。⑺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借代引申 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
比喻引申 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
词的借代引申义
口:人体器官 → “人”的量词 部分借代整体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
——多义词
看看“意思”真有意思!
小贝想请局长帮忙走个后门,所以去送“红包”。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意图、用意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贝: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②。 表示心意
局长:那你可就不够意思③了。礼品所够代朋表友的、情够交情
小贝:小意思,小意思④。
谊、情心趣意、趣味
教师——教员 感情——情感
2、相对同义词(近义词)
坚决——坚定
美——美丽——漂亮
喜欢——高兴——喜悦
※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 近义词的运用之魅!
“小试身手” :
会议期间,姬鹏飞 外长会见了加拿大外长 夏普,拜会了法国外长 舒曼,与美国国务卿罗 杰斯见了面。
这三个词用得好不好, 有什么区别吗?
多义成语的理解
桌边坐了一人,年纪约有四十上下,穿 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
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 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 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困难重重,难以应付。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
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
“爱”你有多少?
1、对人、事或某种活动感兴趣的“爱” 喜欢、喜爱、喜好、爱好、欣赏、爱慕…… 2、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的“爱” 怜爱、疼爱、热爱、敬爱、爱恋、爱护、爱惜、
1、本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 2、基本义: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 3、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相联系的新义。
引申义包括借代引申义和比喻引申义。
用组词或造句的形式来解说“深” 字的多种意义。
例句:从上到下距离大
本义
⑴这口井很深。 ⑴从上到下距离大
基本义
⑵百草堂的院子很深。⑵从外到里距离大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
--------同义词
※引子:
“窃”书不是“偷”: 你能说说“窃”与“偷”有什么不同吗?
这里表现出孔乙己怎样的人物形象?
什么叫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几个词义概括的对 象必须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1、绝对同义词(等义
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在三个地方分别用了“嘱 咐”“嘱”“嘱托”三个同义词,第一 次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 旅馆的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 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第二次,(当 父亲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 子”)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 要受凉。第三次,(在父亲嘱“我”路 上要小心之后)他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 我。
不破啊!”说着他指指铁锤。
二、口语交际中的多义词
歧义—高考真题集合
1.(04年上海) 小李叫他哥哥。 2.(03年山东) 他借我500元。 3.(06年黑龙江) 门没有锁,咱们进去吧! 4.(03年广东) 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5.(05年广东)两个工厂的领导等着经理回来给他们批钢 材。 6.(03年广东) 高伯伯的笑话讲不完。 7.(07年吉林) 李老师的毛衣织得好。 8.(03年山东) 肖师傅看见张师傅带着他班组的人正在劳 动。 9.(07年湖南) 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