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C )

A。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产生信息得系统

B。信息系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C.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基于共享数据库为企业所有部门提供数据管理服务

D.信息系统建设就是智力密集型项目

2.系统分析与设计得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系统模型,分析阶段需要构建系统得( A )

A.逻辑模型B。概念模型??C.动态模型D。静态模型

3.不属于企业系统规划法内容得就是

( D )

A。定义数据类? B.描述企业目标C.定义企业功能?D.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4.描述模块与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得程度,称为模块得

(B)

A。复杂度?B.耦合度?C.内聚度D.完整度

5.公司总经理根据公司得销售统计数据与市场分析制定下一年度得生产计划,实现这一功能得系

统就是( A )

A.决策支持系统B.办公自动化系统 C.管理控制系统?D。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6.维修公司服务管理中,工人完成维修任务后,客户在派工单上填写反馈意见并签字,工人将派工单

交回客服中心,客服人员负责将反馈意见登记到维修管理系统中。“登记客户反馈意见”用例得参与者就是(C )

A.工人??B.客户???C.客服人员?D。公司

7.7、上例采用数据流图建模时,反馈意见来源于外部实体,正确得外部实体应该就是(B)

A。工人???B。客户??C.客服人员??D.公司

8.小区物业中心帮助业主完成房屋得出租,首先业主将房屋信息与出租要求提供给物业中心,由物业

中心登记后发布.在物业管理系统中,可以认定为“发布出租房屋信息”用例参与者得就是(C)

A.业主??B.房屋??C.物业中心??D。求租者

9.上例采用数据流图建模时,房屋出租信息来源于外部实体,正确得外部实体应该就是

(A )

A.业主?B。房屋?? C.物业中心?D。求租者

10.某学术会议需要对作者投稿论文进行审稿,会议组织者需要将审稿专家得意见进行登记并通知给

作者.在会议论文管理系统中,可以认定为“登记专家审稿意见”用例得参与者就是(C)

A.作者??B。审稿意见?C.会议组织者?D.审稿专家

11.上例采用数据流图建模时,审稿意见信息来源于外部实体,正确得外部实体应该就是(D )

A。作者??B.审稿意见? C.会议组织者D。审稿专家

1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可以定义类得构造函数,该函数通常用于对类成员进行初始化.该函数得内聚

类型就是( A )

A.时间内聚?B。功能内聚??C。通信内聚??D.步骤内聚

13.在UML提供得图中,描述对象之间得交互使用

( B )

A.类图????B。顺序图???C.用例图?D.状态图

14.在UML提供得图中,可以描述系统硬件结构得就是

(A)

A.部署图?B。用例图??C。活动图?? D.构件图

15.以下UML得描述中,错误得就是

( B )

A.UML不就是一种可视化得程序设计语言,而就是一种可视化得建模语言

B.UML作为一种CASE工具,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C。UML不就是开发过程,但允许任何一种开发过程使用它

D.UML不就是一种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但适合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使用它

16.在UML提供得图中,可以描述企业业务流程得就是

(C )

A.类图??B。用例图?C。活动图? D.构件图、

17.以下不属于CASE工具得就是

(B)

A.Visio ??B.C#?C.PowerDesigner??D.Rose

18.以下对象可以使用整体部分关联关系得就是

(D)

A。学生与选课?B.房屋与业主?C。患者与处方单?D.机房与机器

19.以下不属于CASE工具得就是

(B)

A.Visio ?B。UML ?C。PowerDesigner?D。VisualStudio 2005

20.以下关于测试得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 C )

A.测试可以由程序员或专业测试人员完成?B。测试用例应包含合理与不合理得输入数据

C。只有编程工作结束后测试工作才开始?D。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

21.信息系统得总体设计主要指

(C)

A.编写程序?

B.数据库设计?C。软件结构设计?D。输入输出设计

2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得方法不包括

( C)

?A.企业信息规划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原型法?D.战略目标集转换法

23.数据流图就是

(A)

A.逻辑模型??B.概念模型?C.物理模型??D.数据模型

24.软件维护得类型不包括

( C )

A.适应性维护??B.纠错性维护C。替换性维护?D.完善性维护

25.包括每天销售数据登记与库存出入库登记功能得系统属于(A)

A。业务处理系统?B.办公自动化系统 C.管理控制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

26.BPR得含义就是

(A)

A。企业流程再造??B.企业计划资源C。企业系统规划?D.一种开发工具

27.信息系统建设成功得关键不包括

(A )

A。采用最先进得技术?????B.管理方法科学化

C.领导重视与支持?? D.有自己得计算机应用队伍

28.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规划特点与内容得就是

(D)

A.面向全局、面向长远得关键问题??B.确定总体发展战略与结构

C.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D.详细得业务分析

29.以下不就是处理逻辑得描述工具得就是

( B )

A.结构化英语??B。数据字典???C.判定树?D。判定表

30.决策支持系统得特点错误得就是

( A )

A。解决结构化决策问题??B。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目标就是辅助决策???D.利用模型库与方法库

31.程序流程图得绘制属于得阶段就是

(C )

A。系统维护?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32.描述模块内部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得程度,称为模块得( C)

A.复杂度?B.耦合度?C.内聚度?D.完整度

33.以下关于模块耦合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D)

A.控制耦合可以消除??B。数据耦合在一个软件系统中就是无法避免得

C.模块耦合就是指模块与模块之间得联系?D.多个模块访问同一全局变量就是数据耦合

34.以下不属于输入设计工作内容得就是

(B)

A.确定输入设备????B.确定数据打印格式

C。确定输入数据内容???D.设计输入数据得校验方法

35.开发工具提供调试得主要手段不包括

(C)

A。设置断点??B.单步跟踪C.单元测试??D.监视变量值

36.以下关于输入设计错误得说法就是

(C)

A.输入数据应尽早进行正确性校验?B.IC卡读卡器与触摸屏都就是输入设备

C.输入数据应满足最大量原则???D.不就是所有输入都需要图形用户界面

37.维修服务系统中,工人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派工单,绘制类图时工人与派工单存在( B )

A.实现关系?? B.关联关系?C。依赖关系???D。泛化关系

38.以下关于测试得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A)

A.黑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B。测试用例应包含合理与不合理得输入数据

C.测试可以由程序员或专业测试人员完成D。测试工作可以与分析设计编程等工作同步开展39.软件维护得类型不包括

(B)

A。适应性维护? B.数据性维护??C.纠错性维护D。完善性维护

40.软件维护得类型不包括

( B )

A。适应性维护?B。数据性维护C。纠错性维护?D.完善性维护

二、问答题

41.以下就是医院挂号得数据流图,该图存在语法错误,请指出。

42.读者归还所借图书,系统应记录或维护图书库存与读者借阅情况得最新状态,对于超期或丢失情

况要处以罚款。根据该需求绘制得数据流图如下,该图存在语法错误,请指出.

43.系统设计最核心得任务就是要设计良好得软件结构,其中封装就是软件设计得基本思想,您就是

如何理解封装得?(可以从系统不同抽象层次,或结构化与面向对象方法得角度阐述)

44.系统分析得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做一名优秀得系统分析师应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

请简要描述面向对象方法得主要思想。

45.为什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46.什么就是测试?测试有哪四种类型,请简要解释。

47.什么就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简要描述生命周期各阶段得任务.

48.软件调试与软件测试分别就是什么含义?应该由谁负责承担调试与测试得工作?

49.输入设计包含输入数据得校验,请您说明至少四种数据校验得方法,可以举例。

50.类图中有哪几种关系?请分别举例说明。

51.数据流图与用例图都可以用来表达系统得功能需求,试说明二者区别。

52.系统设计阶段包括哪些任务?

53.结构化方法得主要思想就是什么?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就是如何具体应用结构化方法建

模得?

三、分析题:

55、国内特快专递邮资有以下规定:500克内得邮件:2500公里以内20元,超出2500公里30元。超出500克得邮件,按距离与超重额另加收邮资:小于1500公里得加收6元/500克,大于1500公里小于2500公里得加收9元/500克,超过2500公里得,加收15元/500克。根据以上描述,绘制判定树与判定表。

56.根据以下程序伪码,绘制类图

//歌曲

abstract class Song

protected string title; //歌曲名称

protectedint duration;//歌曲时长

Song(string t) {

title = t;

abstract void play();

}

publicclassMp3 extends Song {

Mp3(string t) { super(t);duration=……}

void play(){……、}

public class Wav extends Song

{

Wav(stringt) {super(t); duration=……}

void play() {……、}

public classPlayList

{

privateVector Songs;//歌曲集合

public PlayList() {Songs= new Vector();} public void add(Song s1)//添加歌曲

Songs、addElement(s1);

}

publicvoid playAll() ?//播放全部歌曲

?Enumerationenum=Songs、elements();

while (enum、hasMoreElements())?

?((Song) enum、nextElement())、pl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layListlist= newPlayList();list、add(newMp3(“c:\彩虹、mp3”));list、add(newWav(“d:\天路、wav”));……

list、playAll();

57.政协提案就是参加政协得民主党派、团体与政协委员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得,经提案委

员会审查立案后交付有关单位办理得书面意见与建议。政协提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提案提交、立案、确定提案委员,确定承办单位,提案交办、催办与办理回复,以及信息查询、分类、统计、分析等功能,使政协提案实现计算机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58.一个信息系统得安全控制策略如下:系统有多种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立多个用户组与用户,

每个用户组可分配不止一种操作权限,每个权限对应一个菜单项,每个用户仅属于一个用户组,一个用户组可以有多个用户。用户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系统验证用户身份后,取得该用户所属用户组权限后显示窗口,窗口包含权限对应得菜单项,如果用户信息输入错误或者用户无权限,系统提示并退出。根据以上描述,绘制类图。(请尽量将元素画全,属性、方法、关系等)

59.根据以下借书程序代码,绘制模块结构图与lendBook模块得程序流程图.

void main()

?string sReader= inputString(7);//输入长度为7得串

string sBook =inputString(10);

// 验证书与读者存在,存在执行借书操作

?if (hasReader(sReader)&&hasBook(sBook))

?lendBook(sBook,sReader);

}

void lendBook(string bookID,stringreaderID)

{

if(isBorrowed(readerID,bookID))

{

?messageBox("您已经借阅了此书");

return;

if (getBorrowedAmount(readerID)>=5)

{

?messageBox("您已经借满了5本书”);

?return;

?int amount=getStockAmount(bookID);

if(amount>0)?

updateStock(bookID,amount-1);

main

inputCustomer inputRentals buildStatement outputStatement getCharge getTotalCharge

getTotalPoints 图中模块调用得数据传递略。 ??saveL oan (bookID, readerI D);

?}

els e messag eBo x("该书已全部借出");

60、 某医院得门诊就医流程如下:所有患者就医前需要办理办医疗卡(登记姓名等基本信息);然后患者拿医疗卡在挂号窗口挂号,拿到挂号单;各科室可瞧查本科室挂号单;医生按序号为患者瞧病,患者需提供医疗卡给医生,医生将患者病情与诊断结果登记到病历中,并开出处方单;患者拿医疗卡与处方单到收费处交费,收费员收费后对处方单盖收讫章,打印收据(参见图1);最后病人拿医疗卡、交费后得处方单到药房,药方根据处方发药。基于以上需求,请为医院门诊系统完成以下任务:

(1) 绘制用例图。

(2) 请选择一个关键用例,书写该用例得主事件流与备选事件流。

(3) 请识别该领域中得对象,绘制类图,要求包含属性与方法(方法仅限题5顺序图中出现得)。

(4) 设计题目(2)得用例顺序图。

61. 一个船运公司得托运单如图1所示,公司目前主要订单来自于长期合作得客户,领导要求随时能查询与

统计客户各项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给出数据库概念模型(即ER图,请尽量识别出所有实体、实体属性与实体关联。)

图1 船运公司托运单

62. 根据以下影片租借程序得伪代码,绘制模块结构图与buildSt at em ent 模块得程序流程图。 Struct Customer {

name, phone ,

poi nt

Struct Re ntal { movie ID,

movie Name,

unitP rice ,

d ay sRented } voi d main ()

{

?//输入顾客

c1 = read Cus tom er ();

//输入租借信息

?rs = inputRentals ();

//生成账单

String aStatement = buildStatement

//输出账单

?outputStatement(aStatement);

String buildStatement(custo

{

stringresult;

result=”顾客:" + customer、

while (rentals[i]、MovieID!=’0’

result+="\t"+ rent

+ "\t"+getCharge(

result+= "本次租金总额:"

customer、point+=

result+="您得总积分累计:"+

return result;

63、某乐器店内多个乐器,,

元积1分,

办法不同,

任务:

(1)绘制用例图。

(2)请选择与租借业务相关得关键用例,书写该用例得主事件流与备选事件流。

(3)请识别该领域中得对象,绘制类图,要求包含属性。

(4)请描述您得总体设计架构(分层吗?分几层?每层什么职责?)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一个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与采用的开发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已有多种开发方法,而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方法。对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言,不是所有方法都适合该系统的开发,也不是一个系统只能用到一个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找到合适的方法,同时提出几种方法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点,作为新的开发方法。 【关键词】:信息系统;结构化;方法;原型法 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方法概述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等的组合。它涉及的知识面广,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常见的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和CASE方法。 (一)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在70年代末,为解决当时的“软件危机”而产生的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系统开发方法。它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自顶向下的整体分析和设计和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其开发过程(一个生命周期)为: (1)系统规划:初步调查,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及实施进度,进行可行性研究; (2)系统分析:分析业务流程、数据与数据流程、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方案; (3)系统设计:进行总体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设计,给出设计方案; (4)系统实施:进行编程和人员培训及数据准备; (5)系统运行与维护: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及局部调整,出问题时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请求。 (二)原型法 原型法是80年代在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第4代程序生成语言(4GL)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它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在系统开发的早期,由于缺乏系统开发思想,没能形成工程的概念,以至于60年代出现了所谓“软件危机”,也促使了一门新科学——“软件工程”的诞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者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开发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结构化法(Structured Development),原型法(Prototyping Development),面向对象法(Object_Oriented Development)三种。1.结构化法 结构化法体现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生命周期思想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 1) 结构化分析设计技术(structured analysis design technique); 2) 约当(E. Yourdon)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 提出的战略数据规划法;IEM 5) 我国专家提出的映射模型设计法(RMDM)和信息系统设计工程综合分析法(IDEA); 6) 杰克逊提出的JSP(Jackson structured program)和JSD(Jackson system development); 7) 哈兰.米尔斯(Harlan D. Mills)提出的系统开发的黑箱(black box)理论及其相应的分析设计方法等。 结构化法是基于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应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见图1),主要应用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有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 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化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分解”和“抽象”两种方式。在这一阶段采用了诸如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处理逻辑表达(PL)、数据存储规范化(NF)及数据立即存取图(DIAD)等工具或理论。通过SA过程就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抽象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设计(SD)是对SA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进行计划性的设计。通过SD工作过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变性、可控性和工作质量。SD的工作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I/O设计、模块功能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SD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工具、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采用影射思想由DFD图得到SC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可实施的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程序设计(SP)是采用一些基本的控制结构(IF…ELSE…ENDIF、DO WHILE…ENDDO、DO CASE…CASE…ENDDO等)工具,采用自顶向下地扩展、模块化、逐步求精原则从事程序代码设计,以得到一个现实的物理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基于新一代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快速开发方法, 主要包括: 1)原型方法及其分支(如瀑布型和快速型方法); 2)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方法); 3)为建立专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生成工具的环境,用于定义和生成实际系统的方法。 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LC相比摈弃了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析、整理文档、再进行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繁琐过程而快速构造系统的物理原型。但是,并不能说开发人员用原型法就没有一个分析、设计、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开发人员在运用原型法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分析、设计、比较的过程,才能快速构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原型系统蕴含着开发人员分析、设计、比较的思路,只不过开发人员直接用物理模型表达了对系统的理解,而省却了结构化法中的大量的文档资料。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O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与原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有一

实验指导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熟悉系统开发步骤与常见工具 一、目的 1.掌握MIS系统开发的步骤; 2.安装visio,掌握简单的操作。 二、内容与要求 1.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系统开发方式、开发方法和总体规划; 2.分组。每个授课班分成10个小组,选出组长; 3.学生动手安装visio; 4.要求学生了解visio的基本功能,熟悉visio的界面,如工作窗口组成(菜单、工具栏、模具、图件等); 5.掌握创建模具的方法,创建流程图模具。 三、课上操作习题 1.请同学们利用软件模仿画出。

附图1-1 项目投资TFD 附图1-2 银行存取款数据流程图 2.讨论各种不同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存在的原因(领域年轻?技术变化快?不同组织有不同需求?存在不同类型系统?开发系统的人在背景知识上存在差异?) 四、课后练习

自选“系统”绘制一个逻辑数据流程图——例如,上午的日常事务;做喜欢的饭,包括开胃食品、主菜、加菜和餐后甜点等等。

实验二结构化系统分析(一)——系统需求调查 一、目的 1.掌握MIS系统分析涉及的工作; 2.初步掌握“进销存”项目的背景; 3.掌握需求调查的过程及常用方法; 4.进行“进销存”项目的需求调查。 二、内容与要求 1.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系统分析的主要工作以及需求调查的过程及常用方法; 2.CASE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3.介绍进销存项目背景参考材料; 4.学生上网查阅关于商业系统“进销存”的相关资料; 5. 对进销存项目进行需求调查。 三、课上操作习题 1.请同学们参考一些分析阶段相关文档(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等),以对分析阶段工作逐步熟悉与加深直观印象。 2.情景分析:假设现在某公司要与学生组成的咨询小组签订合同,开发一个新系统。在开始之前,担心学生是否具备理解他们的问题与需求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分析阶段的成败直接会影响他们是否会签订下一步的设计与实施,请同学们撰写一封倡议书或建议信(内容是关于让对方公司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以及介绍我方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与方式、保证时间、质量等等)。这里有一个前提增加了任务的难度:对方对应部门的经理特别忙,虽然他愿意支持我们的调查研究,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 四、课后练习 1.访问一些信息系统咨询公司的网站,尽量找到他们用于分析设计系统的方法的相关信息,了解结构化方法目前的状况。 2. 利用本课程对应的背景资料,提炼该项目的需求(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1.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有偏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深度.这种误读给国内外许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惨重损失。 2.目标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调研不够充分,分析不够清楚明了,就比如开发的工作人员中,对整个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基本的,明确的、全面的的概念,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进行设计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设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使得系统开发失败,重新开发设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3.开发时忽视了高层领导者的态度 有时候开发人员本着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开发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尽管系统很好,但领导不满意属下擅自动手,不听指挥,从而浪费了时间,资源和心血,还加剧了与领导之间的隔阂。并且在没有领导的授权和支持下,能开发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很是艰难。 4.开发时缺乏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 “只要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编码只不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多人群体性的任务,需要很好的合作与协调,没有这些很难开发出所需要的系统,并且会使系统开发周期变长,无针对性。 5.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落后 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脱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编程技巧能力培养,而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系统开发本身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理论基础以及缺少一套简单有力的开发工具。 6.开发后缺乏软件测试,并且安全性有待提高 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的必要过程,不进行的话,很难知道是否达到预先的要求,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寨,盗版比较猖獗,这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并严重影响了更新的速度。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类型:丢弃式原型法、演化式原型法、递增式原型法。 优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满意程度高、应变能力强。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面向对象法的术语: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优点: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象客体的描述与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不一致的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

mis开发概念

一、系统开发方法概念的形成 系统开发方法概念的形成和人们开始着手对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始于1960年左右。早期研究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的:一是从开发一个大型软件工程的角度;二是从开发出一个适用于管理实际需要的角度。我们现在讨论的则是融两者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产生于50-60年代的EDP,在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很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如何充分合理地组织开发一个大型的应用软件系统,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在设计系统时,如何合理地划分系统,并组织多个人力来共同工作,以及在系统实现时,如何合理地将众多开发者所做的工作合并在一起。60年代约当(Edward Yourdon)、康斯坦丁(Larry L.Constantine)等提出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其贡献在于: 1.开创了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先河 此方法的核心是将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分析、系统设计和编程实现。前两个阶段采用自顶向下(top-down)的方法来结构化地划分、分析和设计一个系统,后一阶段则采用从底向上(bottom-up)的方法,按照前两个阶段分析设计的结果,从最基层模块做起,一个一个地编程,然后按结构逐步拼接成整体系统。由于这一研究是从如何开发实现一个大型的应用软件系统这个角度提出的,具有一般性,故被认为是系统开发方法学研究的开始。 2.系统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50年代是系统论奠基和发展的年代,系统论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时系统论的发展除一些确定性的结构模型和定量描述模型外,强调整体性、系统划分和有机协调的观点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几乎所有事物。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L.V.Bertranffy)认为系统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事物“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在这种前调整体性的系统观点的指导下,约当、康斯坦丁、迪莫柯等人巧妙地将它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结合起来,并将其演变为一种自顶向下的软件分析设计方法,即对问题的分析和软件的设计都必须坚持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只有在整体最优的情况下才有局部的优化。在确保全局性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自顶向下的划分,即将系统划分成若干既有机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或模块),然后以此类推,层层细分,直至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工程化开发软件 用工程化的手段和方法来开发大型软件工程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求解问题的主要手 段之一。以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系统并非结构开发方法的独创,而是人类在大型工程项目(包括软件工程)中一直用于组织协调群体劳动的一种有效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贡献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资 料版本:XTJC-XMGLGCS-JC 修订版本:20121130V1.1 编制Bichou.li 审核Bichou.li 批准Lixia.zhao 日期2012.11.29 日期2012.11.30 日期2012.11.30 Bichou.li 邮箱:bicchou_@https://www.360docs.net/doc/9a10187052.html, QQ:34206413 声明 Copyright ? 2012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是 bichou.li 根据 baidu 文库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到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与资料整理人员无关。 本文档为免费文档,供相关人员学习之用。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经营性质为目的传播本文档。 由于种种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仅作为学习资料,本文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II页

修订记录 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12.11.29 V1.0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1-6章节Bichou.li 2012.11.30 V1.1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7-23章节Bichou.li

目录 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1.1.1 信息.................................................................................................. 1-1 1.1.2 信息化.............................................................................................. 1-3 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1-3 1.1.4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1-6 1.1.5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7 1.2 电子政务.................................................................................................. 1-12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1-12 1.2.2 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13 1.2.3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14 1.3 企业信息化............................................................................................... 1-17 1.3.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17 1.3.2 企业资源计划............................................................................... 1-23 1.3.3 客户关系管理............................................................................... 1-35 1.3.4 供应链管理................................................................................... 1-46 1.3.5 电子商务........................................................................................ 1-59 1.4 商业智能.................................................................................................. 1-65 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 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1 2.1.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内容.............................................................. 2-1 2.1.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 2-3 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2-8 2.2.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2-8 2.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亦法.......................................................... 2-9 2.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2-11 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2-13

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方法 【内容提要】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过程,没有正确认识到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实际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本文中对信息系统开发周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讨论了目前常用的三种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尤其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系统原型法结构化法面向对象法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计算机技术,还涉及管理业务、组织和行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用户、管理者、系统分析员、技术人员、程序员等参与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信息系统也一样有它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的维护、修改,直到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样的周期循环就被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其中后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项目开发周期,这个周期是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着。一个系统开发完成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地积累新的问题,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分析,开始新的系统开发,必要时还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对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主要结构,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并对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设施计划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其中的分析包括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分析处理方式。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它描述了所有管理层和用户的要求。用户通过系统分析说明书可以了解未来系统的功能,判断是不是其所要求的系统。系统分析说明书一旦讨论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这一阶段是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系统“怎么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确定的方案,按照系统的功能要求,结合实际条件,设计实现系统。这个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构造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配置方案等,详细设计包括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

管理信息系统(MBA全景教程之十)课后测试答案【满分】

管理信息系统 (MBA 全景教程之十)一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资源里面的人、资金、原料、能源、设备都是属于 √ A 信息流 B 物资 C 额外补助 D 传输介质 正确答案: B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软件由哪两部分组成 √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和多媒体软件 C 多媒体软件和应用软件 D 系统软件和调用软件 正确答案: A 3.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对象是 √ A 员工 B 数据 C 多媒体软件和应用软件 D 信息传输 正确答案: B 4. 以下哪项不符合系统的定义 √ A 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 C 若干要素的组合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 D 若干要素之间并不互相依赖 正确答案: D 5. 数据加工操作包括分类﹑排序﹑运算和 √ A 汇总 B 结算 C 总结 D 输入 正确答案: A 6. 系统软件是针对( )应用所需要的支持系统 √ A 专家 B 公众 C 计算机用户 D 计算机专家 正确答案: B 7. 管理信息是 ( )的基础 √ A 决策 B 策划 C 判断 D 组织 正确答案: A 8. ( )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它的运作的描述? √ A 系统 B 数据

C 信息 D 网络 正确答案: C 9. 资源共享有数据﹑程序和()这三类资源的共享? √ A 硬件 B 软件 C 网络 D 文件 正确答案: A 10. 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统称为什么()? √ A 网络 B 信息 C 系统 D 数据 正确答案: A 11. 系统实施的准备不包括√ A 购置计算机和必要的附属设备 B 购置系统实施所需要的软件 C 培训管理人员 D 数据准备以及管理 正确答案: C 12. 以下不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的是√ A 整体思路清楚,目标明确 B 系统的开发周期短 C 设计工作中阶段性非常强,有利于系统开发的总体管理和控制 D 在系统分析时可以诊断出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结构上的缺陷 正确答案: B 13. 以下不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的是√ A 用户要求难以在系统分析阶段准确定义,致使系统在交付使用时 产生许多问题 B 用系统开发每个阶段的成果来进行控制,不能适应事物变化的要 求 C 系统的开发周期长 D 设计工作中阶段性非常强 正确答案: D 14. 面向对象的方法目的就是要提高软件的各种性能,使软件系统向通用性 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 A 可重用性 B 扩充性 C 可维护性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5. 以下不属于配送系统的子系统类型的是√ A 信息收集子系统 B 客户订单子系统 C 库存补货子系统 D 账户维护子系统 正确答案: A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一、各类开发方式 (一)自行开发 优点: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通过系统开发培养自己的力量。 缺点:往往开发周期较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要进行一定的咨询。 (二)委托开发 优点:比较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必须配备精通业务的人员参加,经常检查、协调。开发费用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三)购买现成软件包 优点:最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要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不太容易。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谈不上系统维护。 (四)联合开发 优点:对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最为有利,系统维护比较方便。 缺点:双方要精诚合作,自己有一定系统分析和设计力量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一)基本思想 自行开发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即先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分析、设计、实施),在前二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设计,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 (二)特点: 1.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2.用户至上 3.深入调查研究 4.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5.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6.开发过程工程化 (四)优缺点: 1.优点: (1)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 (2)强调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2.缺点: (1)起点太低,所用的工具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会带来许多问题。 (2)要求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太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二、原型化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组织(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同企业有关的各种事件和对象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的系统用户。为了达到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系统内必须实现某些过程,特别是信息联系过程和变换过程。系统接收各种数据,将它们转变为信息,将数据和信息加以存贮并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它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信息作为决策过程中的参考。但是,就象有些日常事务的决定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做出一样,信息系统也可参与决策。这就使信息系统和决策过程之间失去明确的界限。 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此外,它还具备其特有的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1)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2)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 (3)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 (4)辅助决策功能。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模式 (1)执行控制子系统(下层) MIS中的执行控制子系统与企业中管理机构的基层管理相对应。该子系统一般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执行控制子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但数据都是规范的,处理过程和规则都是程序化的。该子系统常用的处理有:事务处理、报表处理、查询处理。常用的输出形式有账簿、表格、图形。 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理解并执行中层下达的指令。 处理(录入、存贮、计算、分类、汇总等)原始业务数据。 将汇总信息及执行中层指令的结果传至中层。 提供查询功能。 (2)管理控制子系统(中层) 管理控制子系统是为企业中层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评价企业效益等项战术级管理所需的信息。该子系统在整个MIS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 汇集下层传来的信息并结合环境信息,监督、控制低层的运行。 处理中层信息上传给高层,理解并执行高层下达的指令,必要时把高层指令分解并下达给低层执行。 提供查询功能。 (3)战略决策和计划子系统(高层)

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400页

目 录 第1篇信息系统监理基础 (9) 第0章 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知识 (10) 0.1 信息系统建设 (10) 0.1.1信息系统概念、功能、类型和发展 (10) 0.1.2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13) 0.1.3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4) 0.1.4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17) 0.1.5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20) 0.2 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网络知识 (25) 0.2.1计算机系统功能、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25) 0.2.2计算机系统与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人工 智能等概念 (26) 0.2.3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26) 0.2.4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30) 0.2.5计算机网络应用 (32) 0.2.6 Internet 实用技术 (34) 0.2.7网络标准及典型网络设备 (34) 0.2.8网络规划与设计 (35) 0.2.9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38) 0.3 信息网络系统 (38) 0.3.1信息网络基础平台、服务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和环境平台的体系结构 (38) 0.3.2网络传输技术、交换技术、接入技术、路由技术、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器、 网络测试、数据存储和备份 (39) 0.3.3视频点播、音频点播、视频会议和VOIP (44) 0.3.4防火墙技术、数字加密技术、入侵监测和漏洞扫描技术、物理隔离、访问限 制、安全体系架构和VPN (45) 0.3.5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监控软件 (47) 0.3.6机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和隐蔽工程 (47) 0.4 软件与软件工程知识 (48) 0.4.1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48) 0.4.2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50) 0.4.3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估 (53) 0.4.4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结合16260、18905) (56) 0.4.5软件配置管理 (57) 0.4.6软件测试及主要工具 (57) 0.4.7软件构件技术基础知识 (58) 0.4.8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60) 0.4.9软件开发工具基础知识 (66) 0.4.10软件评审 (66) 0.4.11软件维护 (67) 0.4.12软件开发文档的种类 (68)

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种常见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把系统的建立瞧作就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写代码-> 安装调试-> 系统维护 优点: 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与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档资料就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基础。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则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文档资料也就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与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不足: 这种开发方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避免,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开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第二,使用过程化语言,没有以根本上改变个体手工编程的工作方式。 第三,专业开发人员开发用户使用的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人员与用户都要化时间去掌握对方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期产生共同语言,导致用户系统分析不充分,理解不透彻,或表达的二义性,造成软件生命周期中越早潜入的错误发现越晚,系统分析时引入的错误往往要到运行时才发现,其修正的代价就是相当昂贵的。 第四,用户热情没有自始至终调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问题。系统维护就十分困难。且文档资料缺乏实用价值,特别就是早期的系统规格说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用户难以理解文档的内容,文档资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延长了开发时间。2.快速原型法: 快速地创建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可用来演示与评估),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版本的基本上进修改、增强。由4个开发阶段组成: 确认基本需求-> 开发原型系统-> 使用原型系统<-> 修改增强原型 优点: 快速原型法突出一个“快”字,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系统分析时要反复与用户讨论,这种讨论费时费力,而且终究就是“纸上谈兵”,原型法则就是“真枪实弹”,能够使用户立刻与想象中的目标系统作出比较。开发人员向用户提供一个“样品”,用户迅速向开发人员作出反馈,提高系统的质量,快速原型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可以说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又不完全依赖于用户需求,它对用户需求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鼓励用户参与到系统的设定与开发中去,更加便于系统的维护与使用。 不足: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清华大学 2009 年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资 料版本:XTJC-XMGLGCS-JC 修订版本:20121130V1.1 编制Bichou.li 审核Bichou.li 批准Lixia.zhao 日期2012.11.29 日期2012.11.30 日期2012.11.30 Bichou.li :bicchou_163. QQ:34206413 声明 Copyright ? 2012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是 bichou.li 根据 baidu 文库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容涉及到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与资料整理人员无关。 本文档为免费文档,供相关人员学习之用。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经营性质为目的传播本文档。 由于种种原因,本手册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仅作为学习资料,本文中的所有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II页

修订记录 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12.11.29 V1.0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1-6章节Bichou.li 2012.11.30 V1.1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7-23章节Bichou.li

目录 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1.1.1 信息.................................................................................................. 1-1 1.1.2 信息化.............................................................................................. 1-3 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1-3 1.1.4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1-6 1.1.5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7 1.2 电子政务.................................................................................................. 1-12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容............................................................... 1-12 1.2.2 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13 1.2.3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14 1.3 企业信息化............................................................................................... 1-17 1.3.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17 1.3.2 企业资源计划............................................................................... 1-23 1.3.3 客户关系管理............................................................................... 1-35 1.3.4 供应链管理................................................................................... 1-46 1.3.5 电子商务........................................................................................ 1-59 1.4 商业智能.................................................................................................. 1-65 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 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1 2.1.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容.............................................................. 2-1 2.1.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 2-3 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2-8 2.2.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2-8 2.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亦法.......................................................... 2-9 2.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2-11 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