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选择题整理课件资料

美学选择题整理课件资料
美学选择题整理课件资料

选择题:

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

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

C.主客体关系上

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

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A.哲学的方法 B.社会学的方法

C.考古学的方法

D.名俗学的方法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十八世纪 D.十九世纪

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

A.赫拉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

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

A.均衡对称 B.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多样统一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博克 C.达尔文 D.弗洛伊德

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

A.西塞罗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

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秀丽 B.柔媚 C.娇小 D.粗狂

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

A.博克 B.康德

C.黑格尔

D.席勒

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多选出现过)

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

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

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

D.“马后桃花马前雪”

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题目:提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布洛 B.尼采 C.海德格尔 D.弗洛伊德

解题指南: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

题目: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的文学家是A.孔子 B. 韩愈 C.柳宗元 D.苏轼

题目:下列不属于艺术范畴的是

A.绘画作品 B. 音乐作品

C.工艺作品

D. 曲艺作品

解题指南: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属于艺术范畴

题目:关于“意象”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物质存在 B. 审美的表象系统

C.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

D. “象”能体现主体之“意”

解题指南: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

题目:不属于艺术动态流程环节的是

A.艺术构思 B. 艺术创造

C.艺术品

D. 艺术接受

解题指南:艺术动态流程环节: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

题目:意象孕育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表现为

A.反映与被反映 B. 模仿与被模仿

C.认识与被认识

D. 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

题目:关于艺术想象力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B. 将丰富的形象、感受融会和整合

C. 不能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

D. 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题目:蔡元培提出的著名主张是

A.“以美育代宗教” B.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

题目:对美育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B.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C. 使人的智力和德行得到快速提高 D. 培养人们的审美创造力

题目:审美需要的基本特征

A.人独有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 外在事物诱发的衍生性需要

C. 某一时期出现的偶发性需要

D. 人的高级精神追求

E.人的感官欲求

题目:确定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有

A.广泛性

B.统摄性

C.逻辑性

D.历史性

E.相对性

解题指南: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广泛性、统摄性、历史性。

题目:关于审美情感描述正确的有

A.审美需要的满足

B.审美理想的满足

C.物质需要的满足

D.具有社会性

E.具有理性因素

题目:对于“表现说”描述正确的有

A.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

B.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

C.由黑格尔提出的

D.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E.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

题目:关于“音乐”描述正确的有

C.与情感活动联系最为紧密

D.是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

E.是与空间艺术最接近的艺术

题目:艺术诸多功能中的首要功能

B.宣传功能 B.教育功能

C.审美功能

D.娱乐功能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A.哲学 B.社会学

C.考古学

D.名俗学

题目:被誉为美学之父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鲍姆加登 D.黑格尔

题目: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A.马克思实践论 B.马克思存在论

C.马克思实践存在论

D.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A.开放性 B.虚拟性 C.封闭性 D.主观性

解题指南:审美对象的特点:开放性,非实体性。

题目:“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所呈现的意境在审美形态中属于A.崇高 B.优美 C.荒诞 D.丑

题目:具有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狰狞 B.柔媚 C.宏大 D.粗狂

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马克思

题目: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

A.鲍姆嘉通《美学》 B.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

C.克罗齐《美学原理》

D.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

题目:强调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美感只是主体对美的主观反应的认识是A.唯物主义者 B.唯心主义者

C. 经验主义者

D.理性主义者

题目:下述活动不带功利性色彩的是

A.物质活动 B.科学研究 C.审美活动 D.道德活动

题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想象中的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再造性联想

题目:下列书籍中属于艺术范畴的是

A.哲学著作 B. 学术论文集 C. 解剖书籍 D. 诗歌集

解题指南:艺术范畴包括:诗歌、绘画、舞蹈、戏剧、雕塑。

题目:下列艺术特征最突出的是

A.工业造型 B. 服饰设计

C.环境装饰

D. 绘画制作

解题指南:各类艺术包络: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

题目:位于艺术品层次结构第三层次的是

C.意境超验层

D. 形式符号层

解题指南:艺术品层次结构依次: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题目:对意象特征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心理存在 B. 是一种物质存在

C.是一个审美表象系统

D. 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

题目:处于艺术创造核心地位的是

B.技术技巧 B. 意象生成

C.形式符号

D. 调整完善

题目: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关键是

B.意象的孕育 B. 意象的生成

C. 操作技能与技巧

D. 艺术想象力

题目: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A.雕塑 B. 音乐

C. 绘画

D. 电影

解题指南:属于综合艺术的是戏剧,可以与其他任何艺术的因素结合起来

题目:“审美教育”的概念出自

A.柏拉图《理想国》 B. 亚里士多德《诗学》

C. 贺拉斯《诗艺》

D. 席勒《美育书简》

题目: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

A理性认识关系

D. 功利关系

E.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

解题指南: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情感体验关系、感性直观关系、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

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

A审美主体

B审美理想

C审美对象

D审美趣味

E审美形态

解题指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

题目: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状态表现为

A惊异

B理智

C体验

D澄明

E沉静

题目: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

E.非概念性

F.固定性

G.随意性

H.多义性

I.逻辑性

解题指南: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非概念性、多义性

题目:美育潜移默化的特点表现为

F.立竿见影

G.春风化雨般逐渐沁入人的心灵

H.“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

I.日积月累的过程

J.逐渐改善人的心理结构

题目: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A.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B.美与审美形态

C.美感与审美经验

D.劳动与审美要求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审美教育

题目:康德说:“一个孤独的人在一荒岛上将不修饰他的茅舍,也不修饰他自己,或寻找花卉,更不会寻找植物来装点自己。”这说明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条件是:

A.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 B.人类原始审美意识

C.人类巫术礼仪活动

D.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题目:不属于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的是

A.艺术品 B.艺术接受

C.艺术创造

D.艺术传播环境

题目:在悲剧理论家中,认为“悲剧冲突双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又具

有一定片面性”的是

A.马克思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尼采

A.梁启超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

题目:艺术的诸多功能中,首要功能是

A.娱乐消遣功能 B.道德教育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审美功能

题目:中国书法艺术是意象类型中的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题目:人生境界是

A.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 B.主体心灵自身的幻影

C.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

D.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从而在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

题目: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其中不包括

B.审美意识 B.审美需要

C. 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解题指南: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题目: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象 B.形状 C.体积 D.色彩

题目:中国禅宗的美育讲究的是

A.美善协调 B.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C.心斋坐忘

D.渐修顿悟

题目: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象的A.品 B. 观 C. 悟 D. 思

题目:美育的目的是使人

A.道德高尚 B. 知识深广

C.体魄雄健

D. 身心完美

题目:在审美发生的众多观点中,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的是:A游戏说 B. 生物本能说

C.巫术说

D. 劳动说

题目:把意境的艺术类型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著作是:A.《二十四诗品》 B. 《文赋》

C.《人间词话》

D. 《乐记》

题目: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活动是

C.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B.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C.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D.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题目:艺术意象的创造所发生的环节是

C.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传播

D. 艺术接受

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

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B.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 博克的《论崇高与美》

D.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

题目:鲁迅认为喜剧是

C. 绝对真理与个别现实事例的冲突

D. 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

题目: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有

B.情感

B. 理解

C. 想象

D. 再现

E. 感知

题目: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人的本真性的存在,它主要表现为F.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G.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H.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应然的存在

I.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现实功利的存在

J.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题目:下列意境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有

J.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K.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L.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M.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题目:下列艺术中哪些不属于时间艺术?

K.建筑

L.音乐

M.雕塑

N.戏剧

O.绘画

解题指南:时间艺术:音乐、戏剧

题目: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家

B.苏珊朗格 B.康德

C.海德格尔

D.马克思

题目: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A.意向和想象的结合 B.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C.观念和形象的结合

D.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题目:美育的过程往往是

A.立竿见影 B.潜移默化

C.陡然反复

D.顿入佳境

题目:随着二百多年来各种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红楼梦》的意义也不

断扩大和充实,这说明艺术存在环节之一的是

A.艺术品 B.艺术创造 C.艺术接受 D.艺术意象

题目:关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C.审美活动不必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D.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求的精神价值

E.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题目: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中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开放性 B.他律性 C.形式符号性 D.封闭性

解题指南:基本特征是:开放性-他律性-形式符号性

题目:“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C.非实体性

D.主观性

题目: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说明美育的特点具有

C.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 能动性

D.超越性

题目:审美活动真正实现和完成后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是

A.从日常生活中跃出的惊异状态

B.沉静在与对象直接相处中的审美体验

C.走向本真世界的澄明之境

D.见景生情、触目兴叹的感性状态

题目:在生产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的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

B.艺术敏感 B.想象力

C.灵感

D.艺术技巧

题目: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的过程是

A.品 B. 观 C. 悟 D. 思

题目: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不包括

A.冲突 B. 抗争

C.毁灭

D. 悲哀

题目:所谓“动诸琴瑟,形诸声音,而能使人为之哀乐”(《淮南子主术训》),说明美育的特点具有

题目:“每念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辄欲以眼泪洗面;及咏周美成‘低鬓蝉影动,私语口脂香’则泪痕犹在,笑颜自开矣”,这说明活跃在审美关系中的体验是

A.理性认识 B. 情感体验

C.功利选择

D. 道德批判

题目:德国席勒在1795年发表并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著作是D.《理想国》 B. 《为诗辩护》

C.《诗艺》

D. 《美育书简》

题目:艺术意象的重建所发生的环节是

D.艺术创造 B. 艺术接受

C. 艺术品

D. 艺术传播

目: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时期的

A.朗吉弩斯 B. 亚里士多德

C. 毕达哥拉斯

D. 柏拉图

题目:引起审美主体的孤独、恶心、烦、畏、绝望等感受的审美形态D.丑

E.优美

F.荒诞

D. 崇高

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存在根基和控制平台的动力机制有

C.审美理想

B. 审美主体

C. 审美需要

D. 审美趣味

题目: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的理论有

F.符号说

G.有意味的形式说

H.模仿说

I.表现说

J.娱乐说

题目:下列属于“优美”的审美对象的有

K.“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L.“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M.“地也,你不分好坏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N.“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O.“亲爱的,想想我们见过的东西,夏日的清晨多温和: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碎石的床上躺着”(波德莱尔《恶之花》)

题目:关于审美活动发生的观点主要有

O.游戏说

P.劳动说

Q.生物本能说

R.学习说

S.巫术说

题目: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

P.直观性

Q.逻辑理性

R.现实利益性

S.非功利性

T.超越性

名词解释:

题目:审美趣味

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题目:崇高

答案: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题目:移情说

答案:移情说是里普斯提出的,他的观点是认为情感是由主体投射或灌注到对象之中去的。

题目:意象

答案:意象:基本结构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

“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

题目:感性直观性

答案: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直接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即感官可以把握、感觉的外显形式)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和获得的审美经验也因而具有感性直观性。

题目:游戏说

答案:是关于审美发生理论的影响较大的一种,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目:美育

答案:就是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情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题目:审美理想

答案: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题目:仿象

答案: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

题目:喻象

答案: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的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式的意象便的喻象。

题目:艺术想象力

答案: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题目:自律性

答案: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题目:审美趣味

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题目:悲剧

答案: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设计美学考试题

设计美学考试题 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 动? 答:设计审美的核心是融合了“迪扎因”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感性,技术美和艺术美创造性活动。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无形的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视觉化手段化为有形的产品过程,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促使产品产生的整过思维过程和行为过程。设计什么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强调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人是研究设计审美的主导因素。设计审美是把美学原理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是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美学产生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实用功能和与审美功能以及物质效能和精神效能的统一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同时也为理性通往感性开拓了现实的道路。劳动条件、劳动环境适应了劳动者的生理机能,市劳动生产中形成生理上的快感、舒适感、安全感,从而激起劳动者心理活动的愉悦感。劳动条件符合人的生理结构,促使劳动中的快感上升为美感,使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况向更高境界发展。因此,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2、为什么说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 创造? 答: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科技的影响,设计是设计者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它给人们带来实用和美观结合的产品,给使用者带来愉悦。设计的产品要考虑实用性,美学的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在设计创作时,都应当围绕着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考虑和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外部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都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实用工艺品应当适用、经济、美观。就是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审美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不仅希望日常生活用品坚固适用,而且希望这些用品精致美观,甚至把美观放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未来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人类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然泪设计的发展。 3、简要说明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如何体现的? 答:设计的本质是○1设计是人类创造的○2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设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依据实际需要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物体。审美的本质是不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35——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

广东2015年自考设计美学课程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自考设计美学课程(04026、单项选择题一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1 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年出版的《新工具》,1620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3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4 (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在现代设计史上,5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6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7 .帕克斯顿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保时捷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DIA”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BIIA”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CAI”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NRD”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庞蒂是2014吉奥GM 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15年19231882—德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奥尼斯的《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文丘里。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17 .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8 .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上海土山湾工艺院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22清政府于1905 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 术院校—23中国近代于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3 商品有计划的废止方式主要有三种:A不断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使前期的产品不断老化;B不断更新产品的流行形式,使前期的产品很快过时;C直接控制和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4 设计美学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伦理性)设计美的特征:(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5 6 设计美学的分类:(环境设计类、工业产品设计类、视觉传达类) 7 现代设计的三大范畴:(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建筑与绘画》约翰·拉斯金设计作品有《建筑的七盏明灯》、8

美学原理考研复习(2018年整理精华版)

美学原理 (一)、什么就是美学 一、怎样学习美学 1、要认识美学,美学不就是一种靠逻辑推理就能得出得,它就是一种美感经验,需要亲身体会才能有所得。 2、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得历史得研究美得现象。 3、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瞧一些艺术史方面得书籍,懂艺术, 并培养提高自己得欣赏能力。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得能力。 5、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积累自己得经验,丰富知识与内心世界。(二)、美得本质及特征 一、美得本质 1、西方关于美得本质得历史探索 西方人重思辩,西方对美得本质得探索一开始就表现出思辩得特点,而且一般就是在哲学领域中进行探索。西方不同派别得哲学家、美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得美得本质理论,例如,古希腊得毕达哥拉斯早就提出“美就是与谐”得观念,并提出了著名得“黄金分割”定律;苏格拉底则提出“美就是有用”即美就是善得观点。其后,柏拉图、亚理斯多德直至康德、黑格尔等等,都对美得本质发表了意见,归结起来不外两大派:唯心主义得美得本质论与唯物主义得美得本论。这两大派别探索美得本质得出发点就是不同得。

2、从精神意识中得探索美得本质 (1)、柏拉图:“美得理式”说 柏拉图提出,美得本质就就是美得理式,既美本身就是脱离个别 美得事物,而独立存在得精神实体。 (2)、康德:“美就是无目得得合目得形式”说 康德提出审美就是一种趣味判。她认为,只有当审美时不带任何欲求与理性概念,而对象呈现得外在形式符合主观得两种心理能力, 即想象力与知解力,并引起这两种心理能力与谐自由得活动,才能产 生审美快感。这种快感就就是判断美得真正原因。就就是说,事物美不美,决定于审美者得心理机制。而这种心理机制又就是天赋得。 (3)、黑格尔:美就是“理念得感性显现”说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但她说她得理念与柏拉图不同,不就是抽象得,而就是具体得,美得理念就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得统一,感性形式就是理性内容(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得显现。 黑格尔指出当理念处于绝对得抽象阶段时无所谓美,只有当理念通过感性形式显现出来时才产生美;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时产生自然美,但自然美不就是理想得美;只有当理念发展到社会精神阶段,产生了艺术时,真正得美才诞生,换言之,美就是理念发展到艺术阶段得产物,艺术才就是真正得美。黑格尔用哥特式教堂去说明理念如何显现于感性形式。 (4)、克罗齐:美就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得直觉 克罗齐认为自然无所谓美,自然得美就是直觉创造出来得,同样,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4026) 主编:罗礼平、潘日明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2 年 2 月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04026) 指定用书:《设计美学》徐恒醇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设计美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对设计美学理论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门课程对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继而建立起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文莱的、开放的设计观,更好的做出高质量的设计。 二、考试目标 考核要点 (一)第一章形态构成论 1.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2.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

3.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 4.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二)第二章功能转化论 1.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 2.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 3.功能转化原理 4.审美创造与意象生成(三)文化整合论 1.文化的形态构成 2.设计文化的构成 3.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 4.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四)审美范畴论 1.形式美 2.技术美 3.功能美 4.艺术美 5.生态美 (五)符号表现论 1.符号与传播 2.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 3.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 4.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六)风格变迁论

1.风格范畴的内涵 2.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 3.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 4.装饰的审美趋向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建议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和实施建议。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一定的考核要点,这些要点便可视作考核目标,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够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系统地学习本科目,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能够更加明确其命题范围,从而比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设计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涉及知识内容广泛的科目,在本大纲考核要求中,按照考核要点分成若干部分规定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应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二)关于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美学》,徐恒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无论是应考者还是社会集中辅导,应以本大纲对知识点与考核要点做出的规定为纲,认真专研制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把握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和文化整合论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理论基础,以及学生的理论思辨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意识。孤立地识记一些零散的知识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设计美学试卷(A)

设计美学试卷(A) 学校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分数____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阅卷人____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4) ①毕达哥拉斯②苏格拉底③柏拉图④鲍姆嘉通 2、青铜器的美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美?(3) ①原始的美②铜的材质美③狞厉的美④粗犷的美 3、设计艺术的首要功能是(3) ①认识功能②道德功能③审美功能④娱乐功能 4、技术美的核心是(2) ①形式美②功能美③色彩美④线条美 5、工业设计与其它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工业设计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②工业设计是一种人工制品③工业设计是意象思维的结晶④工业设计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6、设计活动产生于(4) ①模仿②巫术③游戏④实践 7、在西方美学史上,主为“数或数量的关系是万物的本源”的美学家是() ①柏拉图②康德③毕达哥拉斯④黑格尔 8、西方美学从古典形式向现代设计形态转变的时间是()

①18世纪末期②19世纪中期③20世纪初期④20世纪中期 9、设计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 ①社会中的审美对象②自然中的审美对象③产品中的审美对象④人生中的审美对象 10、“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内涵是(2) ①人为美而存在②有了人,世界才有美③有了世界,才有人的美④人是世界中最美的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设计的本质是(1、 2、 3、4) ①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设计是人类创造的③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④设计是将理念变为现实的物化过程⑤设计是现代艺术 2、工业美的结构要素是(1、2、 3、4) ①功能的结构②材料的结构③机体的结构④形式的结构 3、设计美的本质特征是(1、2、3、 4、5) ①功能性特征②社会性特征③形象性特征④历史性特征⑤交易性特征 4、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有(1、2、4、5) 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色彩美④形式美⑤功能美 5、产品结构的特征有(1、2、3、5) ①层次性②有序性③艺术性④抽象性⑤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形态构成论 一、名词解释 1、形态 P12 ?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2、结构 P14 ?是指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产品结构的特点:层次性、有序性、稳定性。 3、结构的层次性 P15 ?是指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的不同,它的结构可能包含零件、组件、部件等不同隶属程度的组合关系。P15 4、结构的有序性 P15 ?是指产品结构要使各种材料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即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组成。 p15 5、结构的稳定性 P15 ?是指产品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处于静态或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p15 6、产品的功能 P17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对人发挥的效用。产品动态系统产生一定活动方式的能力,即将一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能力。 7、感觉 P18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8、知觉 P18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它是以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9、良好图形 P25 ?所谓良好的图形,是指它的构成成分可以沿着已确立的方向连续下去,或者导致整体的对称或平衡。 10、同形论 P26 ?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 ?知觉经验的形式与刺激经验的形式之间的相互对应。 11、技巧 P35 ?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门化形式的技能。 12、产品技术 P38 ?以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功能目的,具体表现在产品所采用的结构方式和技术原理上 13、生产技术 P39 ?如何把产品生产制作出来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2014年7月设计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孟塞尔色彩理论,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质,不包括 A. 色相 B. 亮度 C. 纯度 D. 明度 2.达到设计统一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 整体支配部分 B. 连续 C. 对比 D. 重复 3.设计思维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 想象性设计思维 B. 叙事性设计思维 C. 典范性设计思维 C. 程序性设计思维 4.可口可乐瓶外包装箱的设计者是 A. 托马斯?奇彭代尔 B. 沃尔塔?提格 C. 亨利?德雷夫斯 D. 雷蒙德?罗维 5.“O”型剪刀的设计者是 A. 斯丹纳克?科维尔 B. 欧拉福?贝克斯托马斯 C. 查尔斯?伍德 D. 雷蒙德?罗维 6.设计的基础价值 A. 文化价值 B. 精神价值 C. 实用价值 D. 审美价值 7.柏林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是 A. 柯布西耶 B. 赖特 C. 贝聿铭 D. 利伯斯金 8.被称为“红屋”的住宅是为自己设计的新婚住宅。 A. 约翰?拉斯金 B. 拉幅?贝克斯托马斯 C. 威廉?莫里斯 D. 查尔斯?伍德 9.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的设计师是 A. 勒?柯布西耶 B. 弗兰克?赖特 C. 雷蒙德?罗维 D. 维克多?巴巴纳克 10.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 A. 米斯?凡?德?罗 B.沃特?格罗皮乌斯 C. 马克斯?比尔 D.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设计概论模拟试题一答案

设计概论模拟试题一 2013.9.17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立者是(A)。 A.沃特·格罗皮乌斯(法格斯工厂、包豪斯校舍) B.米斯·凡·德·罗(西格拉姆大厦,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 C.威廉·莫里斯(红屋、艺术与工艺运动代表) D.维克多·巴巴纳克(绿色设计的思想《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2.朗香教堂的设计者是(D)。 A.埃罗·沙里宁(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B.安东尼·高迪(圣家族大教堂) C.弗兰克·赖特(流水别墅) D.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现代主义批评理论) 3.第一家由设计师设计产品,并组织生产的机构或设计事务所是(B)。 A.思九生洋行(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B.莫里斯·马歇尔·福克纳商行(威廉·莫里斯) C.美国SOM设计事务所 D.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 4.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汽车设计师是(A)。 A.厄尔(汽车设计之父、通用企业设计师) B.彼得·贝伦斯(通用电器公司艺术顾问,最早的企业设计师) C.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重要奠基人之一、流线型设计、高度商业化) D.尼佐里 5.设计思维是(B)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 A.灵感 B.科学 C.逆向 D.形象

6.我们可以把人类文化分为器物文化、观念文化和(D)三部分。 A.消费文化 B.组织文化 C.企业文化 D.行为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 7.“流水别墅”是(C)的代表作品。 A.文丘里(文丘里母亲住宅,又称栗子山别墅) B.密斯·凡·德·罗 C.弗兰克·赖特 D.贝聿铭(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 8.“形式依随功能”是(B)提出的功能主义基本原则。 A.威廉·莫里斯(红屋、艺术与工艺运动代表) B.萨利文(《从艺术观点看待高层市政建筑》、功能主义基本原则) C.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现代主义批评理论) D.维克多·巴巴纳克(绿色设计的思想、《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9.(A)在其设计理论著作《走向新建筑》中,将现代主义的重要性扩展到了城市规划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 A.柯布西耶 B.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少则令人生厌) C.约翰·拉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工艺美术运动理论基础) D.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长) 10.“技术美”的本质在于(A)。 A.真 B.善 C.美 D.爱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现代设计的基本形态包括(ABCDE)。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一、何为美?从六个方面展开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的形式(从形式方面) 比如一个物体的平衡、对称、变化、比例这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美在于变化中的统一,美在于比例,美是和谐与比例,美是杂多与统一 美就在与体积大小的秩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安排,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就叫美。——罗马共和国-西塞罗最美的线性是蜿蜒型曲线,因为它最符合于文华与整齐的原则——英-霍加兹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德-康德 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这种美他们认为是不假思索,凭自己的直觉感官作出来的 2、新柏拉图主义:美即完善美即完善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 美表现为内外的相应,同生的相应只有引起人的感应,才产生美。 3、经验主义:美即是愉快 将美的研究的重点对象从形式的分析转移到美感活动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分析。开始强调主观的人。代表人:伯

克————“我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 4、德国的古典美学: 强调美是理性内容表现与感性的形式。 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德-黑格尔。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证了艺术的真实性、倾向性、审美性之间的关系,深刻阐述 了必须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美学原理 高尔基 6、叔本华和弗洛伊德: 叔本华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他提出美这个概念是根据于性的冲动至终,美是潜意识的本能和性的欲望的表现的命题,他认为人有二种重要的心理动机: 1、自我意识 2、性的欲望。 弗洛伊德确认为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基础是人的本能的欲望的发泄。何为美学 美学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的学科 二、形态篇 形态即形状和神态。形式外在的轮廓而态是内在的精神、理念。形与态统一才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 形态可分为1、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美学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摹仿说 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游戏说 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美学原理课程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讲美是理式 1.柏拉图把美本身说成是理式,理式就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 2.理式也叫理念。 3.柏拉图认为,每一种物都和任何一种其他物有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本质特征,而 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 4.物的存在就要求它是某种理式的载体,理式是对它名下所有个别物的无限概括。 5.相对于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而言,柏拉图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美学观;相对于苏格拉底而 言,柏拉图更将美与善区分开来,并将对美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 第二讲“美不自美,因人而异”——柳宗元 1. 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比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翠竹清泉,只能在寂静的空山中自长自流,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 2.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实际审美过程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客体是审美欣赏的前提,要真正做到审美主体,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能力,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是在是在审美过程中的创造性想象造成的。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发现、照亮、彰显了自己发现的美。 3. 要建构人与物的审美关系,需要主体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灵心,有自由的个性,有对事物的热爱,需要客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客观环境具有是和人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与体制,有合适的气候与富裕的时间等条件。 第四讲距离说 1. 举例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听说的距离指的是事物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2. 布洛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他根本否认美的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客观因素的追求,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研究美,才能不会抹杀美。这里的距离既包括时间上又包括空间上的距离,这两种距离均可给人带来美感。 第五讲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六讲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 第八讲崇高与优美 1.崇高的特征: 崇高的对象往往体积巨大,气势磅礴,力量雄伟。崇高的事物以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人们学习和赶超它,体现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以满足。因此,产生一种愉悦感。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以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见长。2.优美的特征: (1)主要特征是和谐。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观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的,优美与崇高相反,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对象在内容上是对正常发展规律、正常社会实践的肯定。不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暂时的相对静止状态,它要求用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优美的事物往往以均衡、对称、比例协调等为特点。 (3)优美事物在感性形式往往具有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特点,例如春风细雨小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