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

西安事变纪念馆观后感一直都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刚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笼罩了我。
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几栋建筑,更是那段惊心动魄历史的见证者。
我沿着参观路线慢慢前行,一幅幅陈旧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都在向我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其中,有一间屋子布置得如同当年张学良将军的办公室,那古旧的桌椅、台灯,还有墙上挂着的地图,都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我仿佛看到了张学良将军坐在桌前,眉头紧锁,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张学良将军在事变期间的一些手书和电文。
那些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他坚定的决心。
我凑近仔细看,试图从那一笔一划中读懂他当时的心境。
我想,在写下那些文字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波澜壮阔的,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场景前。
那是西安事变当晚的紧张场景,士兵们在黑暗中匆忙行动,神情紧张而又坚决。
我盯着那个场景,看了好久好久,心里不停地想象着当时的紧张气氛,耳边仿佛都能听到那急匆匆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口令声。
还有一处展示,是关于蒋介石在事变中的一些物品和相关记录。
看到那些东西,我不禁在想,当时的蒋介石被扣押时,心里会是怎样的想法呢?他是否会反思自己之前的政策?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那是一面墙上的细小划痕,也许是在当年的动荡中留下的。
这道划痕虽然不起眼,但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它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静静地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我在一个展室里停留了很久,那里展示的是西安事变后各界的反应和支持。
有老百姓们的欢呼,有爱国人士的声援,还有国际上的关注。
从那些资料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于团结抗日的渴望,那种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我感动不已。
当我走到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时,看到了一块小小的展板,上面写着一些当年参与事变的普通士兵的回忆。
其中有一个士兵说,他们当时只知道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西安市,是一座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西安事变的历史遗迹。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有幸获得了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机会。
在这次参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并对我个人的历史见解产生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一、馆内布局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布局整洁有序,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氛围。
一楼是事变前的历史背景介绍,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进入二楼是关于事变的详细展览,展厅内陈列着与西安事变相关的文物、图片、文件等。
最后,三楼是事变后的历史评述,通过文字和影像资料向参观者讲述了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整个参观过程合理流畅,使参观者能够全面了解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二、事变背景介绍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是由国共两党内部矛盾引发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
事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国内的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危机。
当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已经逐渐破裂,蒋介石掌握着国民政府实际的军权,而共产党则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个背景下,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意图通过对蒋介石的软禁来迫使他与共产党合作,以达到国内政治稳定的目的。
三、事变经过西安事变的发生过程十分紧张而曲折。
事变当天晚上,张学良派遣部下将蒋介石软禁在陕西西安的某军事据点内,张学良以国家未定、战争可能等理由,向蒋介石表达了共同对日本的抵抗和解决国内争端的愿望。
随着蒋介石被软禁,事变迅速引起国内外的巨大反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争议。
最终,在中共的斡旋下,张学良与蒋介石达成了协议,蒋介石被释放,并发表了《西安事变的谅解书》。
四、事变影响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事变促使国共两党重新合作。
虽然合作的过程并不完全顺利,但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军事合作为对抗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其次,事变使得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前线,为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在近日的一次临时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这个历史博物馆座落在中国西安市,致力于展示和纪念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西安事变。
对于我来说,这次参观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经历。
以下是我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西安事变纪念馆呈现了一个非常完整和生动的历史故事。
馆内展示了大量与西安事变相关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件。
这些展品以及对应的文字解说,帮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起因和影响。
在展馆中,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透过展品窥探当年的真实情景。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对西安事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西安事变纪念馆还分为不同的展区,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每个展区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同时也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
例如,政治展区详细介绍了事变发生时中国内战的背景,以及各方面力量在事变中的立场和影响。
而军事展区则展示了事变中各方的军事行动和谈判过程。
通过参观不同的展区,我逐渐领会到了西安事变的复杂性和影响之深远。
此外,西安事变纪念馆还注重展示独立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性。
在各个展区,馆方都设置了一些引导性问题,希望观众能够主动思考。
这让我感到非常受益,因为这种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事件的思考,更是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思考。
例如,在一个展区中,我被问到“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是否会有不同的未来?”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也让我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我不禁思考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怎么样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纪念馆展示了历史的轨迹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对我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一次充满教育意义的经历。
通过馆内展品的呈现、不同展区的划分以及思考引导,我对西安事变以及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历史的记忆和镌刻,是当下及未来的指明灯。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心怀敬畏,用脚步和心灵去追寻那些已被风尘遮掩的历史痕迹。
在西安事变纪念馆,我得以搭载时间机器,深深感受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首先,我被纪念馆中的记忆和历史所深深打动。
一进入纪念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气息,照片、文物、典籍等展示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全过程和重要事件。
我看到那些已经消逝的画面,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坚持、牺牲、胸怀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无比自豪和敬佩,他们勇往直前,无畏艰难,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先,深化了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也增加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认同感。
再者,参观过程中我最为感动的,是在观看延安长征和平解放西安历史短片中的相关照片和资料。
这些照片和资料不仅再现了那个努力探索、矢志奋斗的时代,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
特别是看到了许多革命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我无比钦佩和敬仰。
我明白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当我在纪念馆里漫步,我对那段充满激情和痛苦的历史更有了深度的了解。
我看到了中国的过去,看到了悲痛、操作、坚持和成功,这些都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感到,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深刻理解那些历史人物的情绪和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他们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对我来说是一次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它启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的认同,对前辈的敬仰。
我深感历史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我理解了那句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经历和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为此,我愿意把这次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一同理解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共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安事变纪念馆。
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使我对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参观心得。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
事变的核心人物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领袖蒋介石和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
蒋介石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试图打击共产党势力,但却引发了许多不稳定和冲突。
来到纪念馆时,我被它庄重而庄严的氛围所震撼。
入口处高耸的纪念碑让人不禁停下脚步。
我迈入大门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墙壁,上面刻着“西安事变纪念馆”几个独立醒目的字样。
墙壁两侧陈列着多幅历史照片,展现着那段动荡时期的人们的生活和场景。
进入纪念馆内部后,我被展厅的布局所吸引。
整个展馆按照时间顺序布置,分为多个区域。
每个区域都陈列着当时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字详细介绍。
对于我这样对这段历史了解不多的人来说,这些资料提供了深入了解西安事变的机会。
展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展示西安事变发生时的真实场景的模型。
我可以通过这些模型看到那个时代的背景、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其中的主要参与人物。
这些模型重现了当时的城市景观、街道、建筑物和战斗场景,使我仿佛回到了历史的现场。
在我继续参观的过程中,我对西安事变的历史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我了解到西安事变是在蒋介石试图将毛泽东困在西安并逮捕他之后发生的。
事变的结果是蒋和毛达成了一个停战协议,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尽管事变最终导致了中国内战的爆发,但它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合作的开端。
参观完西安事变纪念馆后,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深刻地体会到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西安事变不仅仅是一次政治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合作的开端,也是对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斗争。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庄严,也对中国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范文七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范文七篇第1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说到西安,最先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大雁塔?兵马俑?羊肉泡馍?我最先想到的是西安事变,因为我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就是西安事变,那个时候年龄还比较小,学完课文,也不知道西安在什么地方?但是从那个时候就特别地敬佩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就想着,长大了,一定要来西安,长大了,一定要当兵,要做像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似的人物。
今天来到西安,就急着要先去西安事变纪念馆。
现在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就是张学良将军公馆和杨虎城总将军公馆,他们的公馆都是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小楼。
室内展出的张、杨将军的生平、史迹,从这些展品,足以表明他们是一位坚毅、自信、深沉、乐观的铮铮铁汉。
几十年过去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已成为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当年的一代风流,一个壮志未酬年轻爱国将军,在这里,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张、杨二位将军,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千古功业的史册,将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一个上午,我一直在激动、惊叹的情感交融之中,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在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公馆拍照留念。
只可惜西安事变纪念馆留言桌上的笔没有水了,我的留言,只在在电脑上写了。
第2篇: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有感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
当时的形势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剿”陕北延安的红军。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兵谏“西安事变”。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过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体会我最近有幸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对这次参观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历史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时的所见所感,并对其展示的历史事实和纪念意义进行一些思考。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当时国共两党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暂时放下了双方的武装冲突,达成了一致,发表了《西安事变的告全国同胞书》,这对于时局的稳定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纪念馆,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西安事变纪念馆”,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一进入大厅,我就看到了许多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着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这里有一副副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载了当时西安城内外的动荡和人民的不安。
一些文献资料则详细记录了各个当事人的谈判过程和达成一致的细节。
这些展示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时国内的局势,以及这次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进入了一间仿古风格的客厅,这个客厅是当时国共双方在西安会面的地方。
我看到了在这里进行谈判的桌椅和文件,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紧张的氛围。
尽管我身临其境的感受是有限的,但通过这些还原场景的展示,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西安事变的重要性和其对国家未来走向的影响。
除了展示历史事实,西安事变纪念馆还通过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方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例如,我观看了一段短片,通过影像和声音,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双方的对话和最终达成的共识。
这种形式的展示更有趣味性和震撼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和学习,我对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个纪念馆通过生动的展示和详实的资料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在深入思考中反思国家的历史进程。
从西安事变中,我也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国内各方力量的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我近日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次事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军事、政治上的一次决裂事件,对中国革命进程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重肃穆的纪念碑,上面镶嵌着铭刻着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与重要人物的铜质浮雕。
这座纪念碑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让人不禁对这段历史赞叹不已。
参观馆内展厅,我看到了大量西安事变相关的照片、文物和历史资料。
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直观地展示了当年的历史场景,更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每一幅照片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历史的感召力。
西安事变纪念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局势与历史进程。
我通过屏幕上的影像与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烽火硝烟的历史场景。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这次事件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全面。
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西安事变相关人物的展示。
他们中有国共两党的重要领导人,有时局变动中的政治家,还有无名英雄与革命先烈。
他们的事迹和形象展示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他们曾在风云变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
参观完毕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影响。
这次历史事件的发生,不仅改变了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西安事变后的合作、抗日战争的开展,不仅为中国革命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让我深受触动,更加坚信了要牢记历史,传承革命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当下的时代压力与挑战,我们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自己:“无论风雨有多大,我们都要强起来!”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一座让人向往的地方,它提醒着我们珍视和平、牢记历史,为更加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今天我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
的事变。
所谓事变,从字义上看是事物发生的变化,一般则指突然
发生的重大的政治、军事性变故①。
中国古代史上,有唐太宗李世
民的玄武门事变登王位,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驿兵变龙袍加身。
进入中国近现代,我们看到的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西安
事变、皖南事变等等。
纵观这些事变,有的是争夺封建社会的权力
顶峰皇位;有的是对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对现状的不满;有的是反动
派的阴谋的表现;有的是一个国家遭受到外敌侵略的开始。
而有一
个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变,而这个事变不是争夺最高权力、也不
是要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更不是为了个人的阴谋,而是要捍卫
民族的尊严。
这就是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
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
这场逼蒋抗日的事变之后,中国停止了内战,中国开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开始高涨。
,使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
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这就是我对整个西安事变的个人看法。
我认为它是一次很特殊的、很感人的事变。
张学良少帅也曾经说
过如果不是民族危难,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也由衷地敬佩少
帅与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无私。
历史书中有关西安事变的文字十分少,西安事变也非考试重
点,因此我对于西安事变的认知也仅停留于张杨二人之名。
通过这次参观西安事变博物馆之后,对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
有了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对于西安事变当事人张学良将军的
精神世界也有些许认识。
从这次事变中我对张学良爱国主义感到
钦佩。
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他能够
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可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生命,和
其他将领联合起来,发动兵谏。
他个人也是十分有担当,有社会
责任感的人。
张学良就因为这次事件而被蒋介石常年囚禁。
从
1946年到1990年,张学良一直被囚禁在台湾各市县,过着长年软禁生活,直至晚年张学良才全面恢复了人身自由。
后来张学良又
去了美国,并在夏威夷定居。
在展厅中有这样的话牺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
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这句话使我得以窥见
张公强大精神世界之一隅。
他确实牺牲自己的荣誉,甚至尊严,
为中华民族换来另一条道路。
他的爱国主义是坚定的,他的付出
也是悲壮的。
今天的我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可以说是残酷的选择,张公之牺牲精神让我从灵魂深处颤栗与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