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及其评价(段玉山)

合集下载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编订--以甬城地理课程研学手册为例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编订--以甬城地理课程研学手册为例

2021年第10期研学旅行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编订——以甬城地理课程研学手册为例周泽甬(宁波市春晓中学,浙江宁波315000)摘要:研学旅行火热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走上了研学课程组织开发的道路。

然而,如何令研学课程真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发挥出研学课程的实际意义,是一项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研学手册的设计与编订着手,结合实际开展过的研学案例,以示例的形式为广大研学课程建设者提供些许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地理教学;研学旅行;研学手册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距今已有五个年头。

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研学旅行活动呈井喷式增长。

各地在研学旅行的不断推行和开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涌现出不少优质的研学课程案例。

当越来越多的教师同行被研学活动的特质吸引并力加入课程开发的队伍时,涉及适配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与研学手册的编订工作却成了拦路虎。

目前“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多数是分享实际课程案例,而针对研学手册的具体编订并加以说明的文章则是凤毛麟角。

故笔者梳理了自己历年研学旅行的相关经验,将研学手册组织编订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

一、研学手册的作用研学手册是教师在进行研学课程开发中所编撰的研学任务用书。

研学不同于一般的旅行、游览和参观,其需要具备完整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发生“只旅不学”或在研学过程中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一本研学手册能够为学生指明研学主题,落实探究任务,还能与研学导师的实地讲解相互配合,提供与补充所需知识和信息。

二、研学手册设计思路研学手册的编订必须要服务于研学旅行课程的全过程。

根据笔者编订的经验,将研学手册设计的结构归纳如下。

(1)课程简介:点明研学主题,并对本次研学旅行的路线、任务展开介绍。

(2)研学须知:重点明确安全须知等事项;提醒学生做好研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活动装备、手机App下载等)。

(3)行前课程:本章节设计内容为行前课程服务,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行前需开设相应课程,对研学中所涉的知识进行铺垫,对一些具有难度的探究问题可布置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命题方向分析及备考复习策略(地理)

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命题方向分析及备考复习策略(地理)
地理学科4大核心素养(引自华东师大段玉山教授)
把握考试特点及要求
知识版块和典型考题分享
备考建议 地理教师的自我改变
把握考试特点及要求
➢ 明确方向, 少走 弯路。
我省初中地理学考试题的总特点
• 1.试题紧扣时代背景、热点问题、生活常识
• 2.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 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
③ 文字 图像
获取信息 理解
表述 解释
判断 区分 扩展 提出依据
地理 事象
演变
成因 分布 变化 规律
c层次
① 运用
已知道
地理概念 原理
已理解
说明 分析 解决
同类地理事象 具体的地理问题
② 新情境中
读图

用图
④ 绘制
使用
地理概念 地理原理
解释 建立 合理联系 总结
地理现象
简单地图:校园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图表: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
100
最低分
0 0 0
最低分
0 0
0
难度系数 0.73 0.68 0.70
难度系数 0.76 0.69
0.73
省市各年试题特点总体评析
体现课改理念,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年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的范围内容和要求,没有偏题、怪题、难题。
题目较为灵活,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2012年全省抽考十三个州市数据
统计人数: 439,296人
满分人数:253人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 0分 平均分: 55.92分 难度系数: 0.56 及格率(%):44.38%
统计人数: 435,311人

段玉山地理课程心理素养与课程目标讲座心得

段玉山地理课程心理素养与课程目标讲座心得

主题:段玉山地理课程心理素养与课程目标讲座心得一、介绍1. 讲座背景为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视和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认识,学校邀请了心理学专家段玉山教授为教师们进行了一场地理课程心理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讲座。

2. 讲座目的通过学习讲座,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设定和达成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心得体会1. 心理素养的重要性段玉山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的情感、情绪和自我意识对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 课程目标的设定段玉山教授提出了设定清晰、可操作的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们应该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学习。

3. 个人反思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心理素养对教学的重要性,也对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视和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认识,学校邀请了心理学专家段玉山教授为教师们进行了一场地理课程心理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讲座。

通过学习讲座,我们对心理素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明确可操作的课程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 在讲座中,段玉山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心理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学生的情感、情绪和自我意识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这一观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元素及方法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元素及方法策略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元素及方法策略摘要:地理课程思政是指在地理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本文立足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分析中学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思政内涵提出从爱国主义、国家安全、科学精神、生态文明四方面挖掘中学自然地理地理课程思政元素,并且并且提出情景教学、议题探究、实验教学和研学旅行四种针对性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课程思政一、地理“课程思政”的内涵地理“课程思政”即在有关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知识与能力的专业培训和大众普及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科学态度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地理学科独特优势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作为教师需对地理教材进行加工,挖掘其中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内涵体现在具有独特风格的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同样能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以湘教版高中教材为例,从爱国主义、国家安全、科学精神、生态文明四个方面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元素。

1、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主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内容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

高中地理课程中,通过培养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学生能够比较不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例如,在中国地理的地表形态、地质地貌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展现的各种地图和图片,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意识,达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要求。

2、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我党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等要素的有机统一。

高中地理课程中,以综合思维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助于学生通过综合统筹各方面地理要素,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展示环节设计研究 ——以“水循环”为例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展示环节设计研究 ——以“水循环”为例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展示环节设计研究 ——以“水循环”为例发表时间:2020-01-15T09:27:08.4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作者:顾静雯[导读] 地理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拓展和深化,强调以人为本,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拓展和深化,强调以人为本,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因此,地理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进行设计。

本文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以地理必修一《水循环》一节为例,探讨课堂中学生互动展示环节应该如何设计。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堂;学生展示;水循环地理核心素养是以学科育人为核心,以培养能让学生终生发展的地理品格和能力为目标。

对于地理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笔者在此引用段玉山教授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解读。

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四大方面: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四大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以下引用段玉山教授的解读[ 段玉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核心素养解读本文以“水循环”一课为例子,探究地理课堂中如何设计学生展示环节,以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以下是本节课设计的展示环节及展示达到的目标:图1:“水循环”一课展示环节及展示达到目标示意图一、为何“展”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一种过程,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就是说学生互动展示,是检验学生对问题是否理解,能否能利用自身的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是学生学情。

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展示的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需要学生展示三个内容。

首先,学生在讲台上根据自身的了解,绘画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目的是为了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对水循环的过程有系统的理解;第二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教师给出的材料(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和黄河三角洲的成因)中体现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为了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并理解水循环过程中带来的意义;第三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水循环的原理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人地协调观看待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同时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地理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地理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_您!期参? 15编者按:研学旅行作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行动路径。

本期以“研学旅行研究与资源应用”为专题,对地理学科研学旅行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实体优势旅游资源体系进行构建,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研学旅行的规范开展提供建议。

研学旅行研究与资源应用地理研学旅行研究综述闫鑫刘光旭何慧莲(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摘要:通过对2〇14—2019年CNKI收录的有关研学旅行主题的文献进行搜索,从研究进展、实施进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地理学科研学旅行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总结出研学旅行在未来的发展完善中要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软件、跨学科融合组织研学内容及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关键词:中学地理;研学旅行;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培 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学模式的更新、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素养的发展 都要求不断开发新型课程来补充和完善基础教育课 程体系。

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 综合思维以及拓展实践能力的一种开放途径,在中小 学教育教学领域显得愈发重要[1]。

地理学科兼具实 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等多种特性,其理论与实践并 行,空间和时间齐驱。

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进行研学旅 行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起着引领作用。

一、地理研学旅行研究进展通过对2014—2019年CNKI收录的关于研学旅 行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目前研学旅行的探 究热点较为广泛,主要与核心素养、地理学科、地理实 践力、地理教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近年来,研学旅 行同样作为地理教学中的研究热点而被关注,地理研 学旅行对于地理课程知识的丰富、地理教学模式的更 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正确人地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具有地理思维、地理能力、地理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1. 地理研学旅行的背景需求2〇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以国家级教育规划和设想提出研学旅行的概 念。

中学地理科学实验的六大类型及其案例分析

中学地理科学实验的六大类型及其案例分析

一、引言1.研究背景地理科学实验是中学地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地理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1]。

通过地理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最终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美国,新一代科学标准(NGSS)对“地球与空间科学”的陈述中提到了大量实验要求(Laboratory Experiments)或模型要求(Develop Model),如“地球系统”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建立一个定量模型描述碳循环”。

美国主流的《科学探索者》和《科学发现者》系列地理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实验,每一部分设计了课前探索板块,以实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前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由此可见,地理科学实验正成为各国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焦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

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地理科学实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被弱化的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契合地理学科性质的实验分类理论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研究现状对中学地理科学实验的分类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地理科学实验划分为多种类型。

有根据地理学科性质将地理科学实验划分为自然地理实验和人文地理实验,有按照实验地点的不同将其分为课堂地理实验和野外地理实验,有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分为教师操作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还有更多的是按照实验主题进行分类。

如曹琦将地理实验分为地球系列地理实验、气象气候系列地理实验、水文系列地理实验、地质地貌地理实验、地图系列实验、生物和土壤系列实验、人文地理系列实验等七类[2]。

同时,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分类更多地考虑了地理科学过程的特点。

如夏志芳按照实验目的不同将地理科学实验分为析因实验与重现实验。

改革开放初期各省市地理学科教科书评介

改革开放初期各省市地理学科教科书评介

作者: 段玉山;姜君轶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41
出版物刊名: 地理教学
页码: 4-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2期
主题词: 地理学科;改革开放;教科书;评介;人类文明;组成部分;地理教育;地理课程
摘要:教科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教科书的历史是社会政治史、文化史、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对教科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发展进程、规律获得丰富的理解。

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1976年开始“我国地理教育重新进入了有序并进一步探索的过程。

”“先是恢复了“文革”被破坏的中小学地理课程,使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走向有序。

随后,在义务教育的实施中对地理煤程重新凋整.地理教科书的编撰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初期各省市地理学科的教科书.并从整体概况和各时期阶段特点两个方面加以评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后的教学方法特征:情景化与现实的培训不良结构
范 示
整情不合境良完对强性化结教整学调构((育c的生对部o的h普n现而某o通t高(le实言个ii办s中xll单t课t-性是主主iu位c程s办a:)任有题方t单lr教案i位uz务意思育和:ec部课教dt义考基程u育)中础标r部的的国e教准基d·育现深国础北)课家教京实度程级育教司情而材发境非展中广心度

训 培 范 示
基 测评于三IR环T教的育节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测 对界评象定 区域方法与工具:
区位论—区位要素、优势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训 培 范 示
地理核心素养与评价 高中地华理东课教师2育0程范1部标8大年普准学通2制月高段办定中玉北单课、主山京位程修办:方教单订教案位授核育和:心部课教基组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核心素培训养



核 核 核心 心 心素素素教养 养 养育部的 的 的普通提 落 测高办中单出 地 评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例3:不同核心素养、不同水平的综合范培设计案例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目包思实展试中的括维践心题考人、力察地区。设地协域计理调认思核观知路心、和:素综地养合理

素养养成的国际、民众视角
训 培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知识-应用二元化



化说地是好几学抢理下家课盐老课超上的师之市年行才后买逾为需我盐五 多 要 还。教旬 么 讲 是育的 愚 解 很部老 蠢 的 听普师 又 洋 我通声 解 流 妈高嘶 释 问 话办中力 了 题 的单课主竭 一 跑。位程办:地 堆 了可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示司材发展中心
沛。
• 区域认知水平 2:

• 例题 2 (2017 年全国高考地理新课标II)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范不培同路面上 进行。芬兰伊瓦洛
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示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推测该地轮
• 胎特冬例测半题征试年)2,场,符并提气合根供候水据轮低平图教胎,经育2测因纬部表试此度普现的是确通特路冰定高征面雪办该中。是路单区课在主面位域程特办。:的方定单教案位的位育和置情:部课境,教基程下依育中础标(据部汽国教准测基车·育国试础轮北课家时教胎京程级间育测教信司试材息),发推以展断及中区特心域定的的主地要理特事征象为(纬路度面高的,
水平的试题处在相应的难度水平 区间,例如水平 3 的试题(L3.1-
准 司 展 L3.8)处在水平 3 的区间。赖特图可以从经验上验证不同水平的 标 发 试题的对应情况,以及学生能力在不同水平的分布情况。可以检 育 验核心素养不同水平表现特征的建构效 度,并刻画出群体能力 育部普通高中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部国教基·育础北课教京程教材 分布。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我们面对是复杂的世界,每一件事都很范综培 合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课程目标的变化
训 培


课第此基三核程八次本维心改次课知 目 素教革课程育识 标 养部之程标普和通高前改准基办中单课革修本主位程办:方技单订教案位育能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三、核心素养的测评
训 培


1. 2. 3.
地现基理代于核测现心 量 代教素理测育养论量部普测理支通评论撑高办挑核的中单课主战心地位程办素理:方单教案位养核育和:测心部课教基程评素育中础标部养国教准基·育测国础北课家教评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1.核心素养测评的挑战
训 培


核传核大心统心素评素养价养的注具教表重有育部现定具普是性有通综的高隐办中合、形单课主的孤位程特办:方单立、征教案位或强育和,:部课固调教是基程育定解中础标以部国教的决准基学·育国础知现北课生家教京识实程级育的教与的司材“技复发表展能杂现中要情心”求景为。测量依据,难度
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思考培训 范 示 向核重地重视理视心核尤评素教育心其价养部普素重与是通高办中养视教深单课主位程办的实学化:方单教案位理践的育和课:部课教基论力互程育改中础标部国教准基与动,·育国础北课家教京实程级不育教司材践是发展研否中心究定前面方 承
重视教学方法的调整
训 培


((p重 重 重roc视jo视e视lcl:at:-b教探bo育:ar部基a究s普tei通vd体真于承高e)办中的实)单课主问I验位程学办n的、:方单p题教案习位u现探育和(:t部课方教的-实究d基程育中础标r部式国ei生(教(准基vxp·育国e础p北r活i课家r教noe京程级育rqb问教i司uele材nimr发题ty展ia--中lobb)心aausst、eepddu))t\合d项riv目作er


2015.3.22
培 范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训 培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国外地理课程的核心概念: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核心素养
▪ 人地协调观 ▪ 综合思维 ▪ 区域认知 ▪ 地理实践力
训 培
测试设计的的一些基本框示架范
学▪▪▪▪▪响▪▪ 位 特 因 过 空 区 人科教置 征 果 程 间 域与内育与 与 关 与 的 联地容部分 差 系 变 相 系的普(布 异 与 化 互 与相通知高互依 作 区识办中存 用 域影)单课主关 与 发响位程办系 影 展:方单教案位育和具 ▪局 ▪较 地 间 ▪▪息:部课空 地 动 识教觉 理 推 技体▪基程育间 理 态 用察 空 理 术中任础标部定 综 分 地国间工务教准基位合析图·育分具(国础北与分与与课家析能教京程空析预地级与育力教间与测理司空)材格比信发展中情▪现活产理究▪简理复整心实实学案学实单境杂合情际者例科、际的的良境的的的化的、地好(情实情情情不理结包境地境境境良学构括、考)、结科的联联察联构化地系系与系情的生生研地境 ▪ 承




级 家

例题 1 满足水平育部1 的普表通现高特中征课主。位程办要:方单求教案位学育和:生部课教根基程育据中础标部剪国教准基纸·育国础所北课反教京程映育教的司材景发观展来中判断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剪
纸反应的小桥流水教是日常生活情办境单,情境蕴含与提示了地形、水文等地理事象特征,依据景观的特
征判断区域所在的位置是我国承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最终总结出该区域的自然条件 是地势低平,降水丰
训 培


WinhGaet oagrreapthh教—ey育—?k部De普ya通vci高do办中nL单c课主ae位程m办p:方单bt教s案e位育r和:t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地理核心过程:
训 培


KEY PROC—教E—S育DS部Ea普vS通id高办中L单课a主m位程办P:方b单De教E案位rKK育和t: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空间结构理论—布局、结构

区域分析预测—系统、规划、模型




低静阶态——高动阶态、时空变测 题化评 形教试成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现状——发展、演变

维度少—多
单要素—多要素
例区域人质水平 1:
例题 1 (2017 年全国高考地理新课标III)剪纸所反映的景观的自然条件有

地理4大核心素养
训 培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知识——原理——素养 训 培 范 示
不成分仅和析要变分化地析 ,球北 大教上 以半于育运述 及球南部有岸动港现 人普一口通象 类;的自南的承高产 活东岸地办选地中生 动向堆转单址课主理西积偏位(的 所程办流快向:对方原 具意单动于力教人案位因 有的北(育义类和:, 的河岸部原活课教流基因动程还 重育中,础)意标部应要一国教义准基般分 意·育国)础会北析 义课家教出京程级这 ,育现教司些 并:材北现 且发岸展侵象 ,中蚀对 后心地 者理 更环 为境 重的 要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