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庄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合集下载

再论东庄水库的岩溶渗漏问题

再论东庄水库的岩溶渗漏问题

再论东庄水库的岩溶渗漏问题宋文搏;徐铁铮;濮声荣【摘要】东庄水库工程勘察设计论证工作几起几落,都因岩溶渗漏问题而停滞,历经4年再次勘察试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东庄水库碳酸盐岩库段不发育古岩溶.泾河形成于1.4 MaB.P,区域性地壳抬升速率达1.55 mm/年,新岩溶发育轻微.同时由于受老龙山断裂和沙坡断层制约,岩溶发育深度有限,其发育规律主要受构造、风化卸荷作用控制,两岸分水岭地段深岩溶不发育,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而且20世纪60年代还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库坝段形成悬托河时间短,岩体渗透性微弱,水库淤积防渗功能显著,水库渗漏量小,在坝区采取常规防渗处理,即可把渗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4【总页数】7页(P449-455)【关键词】东庄水库;岩溶轻微;渗漏微弱;常规防渗【作者】宋文搏;徐铁铮;濮声荣【作者单位】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3+20 引言东庄水库工程勘察论证工作已经进行了50多年,而针对碳酸盐岩库段渗漏与否,渗漏程度大小,在水利水电行业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致使水库工程建设几起几落,长期不能建设,而利用泾河水除害兴利造福陕西人民未能实现。

严重影响着陕西经济发展。

本文利用50多年东庄水库有关岩溶渗漏方面勘察资料,结合近4年来大量勘察研究工作,在《论东庄水库岩溶渗漏问题》一文基础上,对水库岩溶渗漏问题作进一步分析论证。

认为工程所处区域可溶岩在古地理沉积建造环境具唯一性,区域构造有其独特性,区域水文气候与国内其它可溶岩区相比有差异性特点;泾河为一条年轻河流且下切速度快,水库区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

因此东庄水库具有“岩溶轻微,渗漏微弱,常规防渗,没有风险”的特点,不应制约工程兴建。

岩溶区深厚淤泥层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李兴旺

岩溶区深厚淤泥层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李兴旺

岩溶区深厚淤泥层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李兴旺发布时间:2021-12-03T08:25:44.80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李兴旺[导读] 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城市,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有限的城市用地之间产生的矛盾使得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越来越广泛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70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城市,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有限的城市用地之间产生的矛盾使得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越来越广泛,导致沿海地区基坑工程日益增多。

然而,由于沿海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例如深厚淤泥层、岩溶)及对周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基坑工程又面临着重大挑战。

因此,本文以广州珠江边某基坑渗漏水事故处理为例,从基坑设计到施工等方面分析原因,为深厚淤泥层的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一、工程及地质概况(1)基坑概况广州某基坑边线距离珠江堤岸最近距离约40m,珠江堤岸边为废弃码头,周边均为在建施工场地。

该建筑物为地下三层结构,基坑长度27.7m,宽度40.37m,深度约27.5m,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厚连续墙+五道内支撑支护,并设置∅550@450单轴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

第一道为800×8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四、五道支撑为1000×12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间距一般为5.5m,局部设置临时立柱,立柱采用角钢格构立柱,立柱基础采用∅1200旋挖桩基础。

连续墙需穿透基底砂层、淤泥层,进入微风化层不小于1.5m。

(2)地质概况场地地层从上至下分别为:杂填土层<1-1>、淤泥层<2-1A>、砾砂层<2-5>、石灰岩微风化带<9C-2>。

杂填土层<1-1>:颜色较杂,主要呈黄褐色、灰黄色、红褐色等,主要成分为黏性土、砂粒、碎石等,局部夹砖块、砼块、生活垃圾等,该层呈松散~稍密状,填筑时间超过十年。

厚度为0.50~8.80m,平均厚度3.69m,标准贯入击数为3~10击,平均5.89击。

2月20日 东庄水库

2月20日 东庄水库

这是周总刘总,这是我们市局的副总,我们的项目经理。

我们先鼓掌,谢谢三位,一直在这里等着我们。

我是黄河设计院的刘建伟,这是原来我们的周总,现在是周总给我们坐镇,让我在现成负责一点,这个是咱们市局的项目经理,咱们整个东庄工程的最大标段,大坝的标段。

我把情况给各位领导介绍一下,我们先看看这一块,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大坝的右岸,咱们所在的具体位置就是右岸的暖机平躺。

咱们工程也都比较了解,咱们工程的位置是在礼泉县,工程在近河出山口29公里都是峡谷段,距离西安直线距离是90公里,大概工程位置是这样的。

晋河东庄水库它是控制了晋河流域面积的95%,应该说是泾河支流控制饮用。

泾河东庄水库又是咱们一个是黄河流域的综合规划一个是防洪规划,这是重要的控制引水工程,另外就是渭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的防洪工程指标水库。

这是第一个它的所处的位置和大概功能,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减雨量,兼顾供水和发电,就是改善咱们的生态环境。

第一个就是防洪减雨,总库容是32亿,然后咱们水库建了以后呢,整个泾河下游的(上游主要是峡谷)防洪的压力不是太大,这个防洪的标准能对下游的河道,能从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另外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轻了渭河的防洪压力。

当遇到泾河最大主要洪水来源的时候,它能从二十年一遇给渭河消减到5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的时候能消减到50年一遇,应该说是水库建设以后对渭河的防洪压力降低了很多,这次东庄定位的主要开发任务就是防洪减淤,第二个任务就是供水,整个供水库容是4.35亿。

两大供水任务。

第一个就是泾河下面有个泾汇渠,一个几百万亩的灌区,增加供水的库容是2.7亿,1.农业供水以后能从30%提升到50%。

2.就是对下游的供水:铜川,富平,三元还有西咸新区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能提高到95%。

3.发电,东庄坝比较高,水资源比较短缺,装机坝有110万,年发电量才3亿度左右,不是很大。

4.改善生态环境。

原来渭北地区和华北有点类似,水资源很紧张,地下水的开采,环境用水的挤压很严重。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1 前言 (2)2 岩溶区水库渗漏的防渗方法 (3)2.1 岩溶发育特征 (3)2.2 岩溶区渗漏分类。

(3)2.3 岩溶区渗漏原因 (4)2.3.1 坝体渗漏主要原因 (4)2.3.2 坝基渗漏主要原因 (4)2.3.3 绕坝渗漏主要原因 (4)2.4 岩溶区渗漏分析 (5)2.5、岩溶区渗漏方法 (5)2.5.1 对坝基泉水的处理 (6)2.5.2 对坝基处溶洞、竖井及溶蚀裂隙的处理 (7)2.5.3 溶洞和漏斗的处理 (8)2.5.4 库区渗漏的常用处理措施 (11)3 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岩溶地区渗漏分析1 前言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内修建的大坝愈来愈多,地质条件良好的坝址也越来越少。

目前,许多大坝修建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在此筑坝,其基础处理、水库周边和库区渗漏通道的防渗处理极为重要,同时处理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

文章介绍了岩溶地区水库的防渗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岩溶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以及岩溶科技攻关和技术进步,岩溶水库渗漏勘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勘测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也日趋成熟。

其中水化学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流沙河中上游拟建的永定桥水库,为防止渗漏,在岩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坝区地下水系发育特征,特进行了坝区天然水水化学特征的调查,以便为进行工程处理提供依据。

水化学综合研究内容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宏量组份、稀土元素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1]。

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这一问题更为突显。

对水库渗漏形式、渗漏发生部位以及渗漏量评价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规模、效益,甚至成败。

工程地质条件对岩溶地区渗漏的影响甚是严重,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过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其中坝型为土石坝的居多为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省投资因此挡水坝的型式多数是土石坝。

岩溶水库的渗漏问题案例

岩溶水库的渗漏问题案例

岩溶水库的渗漏问题案例
岩溶水库是一种建于石灰岩储层中的水库,其建造相对于一般土质水库更加困难。

岩溶水库的渗漏问题是建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下面,我们以某岩溶水库工程为例,来介绍一下这种类型水库的渗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某岩溶水库工程总体规划为蓄水量为50万立方米,大坝高度为33米,坝顶宽度为6米,坝顶长为315米的拱坝型水库。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水库坝体渗漏的情况。

经过检查,发现渗漏主要集中在坝体的岩溶裂隙、裂缝及剥蚀孔洞等地方。

为了解决渗漏问题,工程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采用了加固措施:对渗漏严重部位进行加固,采取了注浆、封堵、补缝、填洞等方法,加强了坝体的密闭性。

2. 采用了隔水措施:在坝体内部设置隔水帷幕,防止地下水渗漏到坝内。

3. 增加了监测措施:采用了高精度水准仪、压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对坝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渗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岩溶水库工程也得以平稳推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建造这种难度较高的水库时,渗漏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需要工程师们全面考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防范和解决。

- 1 -。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水库渗漏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水库渗漏是指水库建设或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库主体结构或堤坝渗漏的现象。

水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及地基问题:水库建设时,基础及地基的选择不当或施工质量差,会导致水库主体结构存在裂缝或渗漏现象。

2. 天然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地势陡峭或盘岩等地质条件会增加渗漏的风险。

3. 防渗措施不当:水库防渗措施包括坝基、坝体的防渗处理及抗渗设施的建设。

如果防渗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差,都会增加水库渗漏的可能性。

4. 设计不当:水库设计时未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或者设计的抗渗设施不够完善,都会导致渗漏问题。

为了防止水库渗漏,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勘察和设计:在水库建设前,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认真的勘察与分析,研究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和防渗措施。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渗漏问题,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

2.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基础及地基的施工质量,采用适当的防渗措施,如增加防渗层、设置隔水帷幕等,确保水库主体结构和堤坝的完整性,防止渗漏。

3. 加强运行监测与维护:水库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水库进行监测和维护。

通过检查和监测渗漏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渗漏点,保持水库的正常运行。

4.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水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和防渗工作制度,加强对水库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渗漏问题。

5. 不断完善技术和科研: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防渗技术水平,推动防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

水库渗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多种多样。

要有效防止水库渗漏,需要从勘察、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各个方面加强控制,提高水库的抗渗能力,保障水库的运行安全。

东庄水库岩溶渗漏三维数值模拟

东庄水库岩溶渗漏三维数值模拟

东庄水库岩溶渗漏三维数值模拟曾峰;蔡金龙;万伟锋;苗旺【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5(29)5【摘要】东庄水库2.7 km长碳酸盐岩库段的岩溶渗漏问题是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为了分析蓄水后库水的渗漏情况, 并掌握不同防渗处理措施的效果, 在总结分析东庄水库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地下水三维数值模型对水库渗漏量进行模拟, 得出不同防渗处理措施下的水库渗漏量均属于轻微渗漏,为防渗帷幕的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The karst leakage of 2.7km carbonate rock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cal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Dongzhuang Reservoi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leakage of reservoir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ti-seepage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geology characteristics ,a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nu-merical model of leakage was established ,it confirm that reservoir leakage of different anti-seepage treatment are slight , which provide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impervious curtains .【总页数】5页(P538-542)【作者】曾峰;蔡金龙;万伟锋;苗旺【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3+2【相关文献】1.东庄水库岩溶渗漏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J], 万伟锋;王泉伟;邹剑峰;苗旺2.泾河东庄水库灰岩坝址岩溶渗漏三电网络模拟试验研究 [J], 刘志中;徐拴海3.东庄水库岩溶渗漏与防渗研究进展 [J], 李清波;万伟锋;王泉伟;周益民;戴其祥;邹剑峰4.再论东庄水库的岩溶渗漏问题 [J], 宋文搏;徐铁铮;濮声荣5.论东庄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J], 濮声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蒋仕清(建材桂林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桂林541002)摘要: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岩土体中有许多裂隙、管道和溶洞,在进行基坑施工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地下水通过富 水裂隙作为通道,则可能会导致基坑渗漏,甚至会导致基坑排水困难,从而造成基坑支护失稳。

基坑支护采用排桩,个别 部位的支护桩桩间发生渗漏,对基坑自身以及周围存在的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针对止水帷幕和桩间渗漏时常发 生的情况,分析造成深基坑渗漏的原因,探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技术与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研发2017年第24卷第7期关键词: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原因;处理措施doi : 10. 3969/j . issn . 1006 - 8554. 2017.07.101〇引言深基坑渗漏情况在南方岩溶地区时常发生,主要是由于岩 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同时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存在 着溶洞、土洞、软土、岩溶塌陷及基岩面起伏等不良地质现象, 致使在建筑施工中不得不关注基坑渗漏这一现象。

深基坑渗 漏的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将对建筑物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 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坍塌等情况,造成较大的人身财 产损失。

尤其广西桂林地处较为特殊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较为 丰富的同时还有众多的溶洞裂隙等,由于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 被开发利用,所以应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格外关注。

从地质条 件、地层情况、施工操作方法、止水帷幕缺陷等方面分析渗漏产 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才能保证基坑和周边环境安 全,工程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概况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28 087 m 2,总建筑面积193 595 m 2,规划酒店、写字楼及公寓楼7栋,11 ~ 14层,高42 ~ 52 m ,有地 下室3层(整体地下室),基坑深度14.7 m ,局部15.7 m (电梯 井),为桂林市少有的超深基坑,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 筏板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列 不 同的补给 、 径流 和排泄 条件 , 没有 统 一 的含 水 东排泄 于渭河 地堑 , 黄河 是本 区最低 侵蚀 基 准面 , 在 韩
层 和地 下水位 , 总 的趋势 是地下 水是 由北 向南 , 由西 向
系、 石炭 系 、 二叠系、 三叠 系 、 侏 罗 系及 下 白垩 系等 , 其
问 缺失 志 留系一下 石 炭 系 , 以及 上 白垩 系地 层 。碳 酸
山, 东至 黄河 的 中低 山 区 。 自西 向东 穿 越 北 山 的 河 流
本 区特 有 的水 文 地质 条 件 , 使 北 山地 区 的河 流形 成 了

有 千河 、 横 水河 、 漆水 河 、 泾河 、 石 川河 、 洛河 和黄 河 。 构成 北 山地 区 的 地 层 有 前 震 旦 系 、 寒 武系 、 奥 陶
第2 7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资 源环 境 与 工 程
Re s o u r c e s En v i r o nme n t& En g i n e e r i ng
V0 1 . 2 7. 庄水 库岩 溶 渗 漏 问题
工程 区位 于华北 地 台鄂尔 多斯 盆地 南部 渭北 隆起 上, 南临} 胃 河 地堑 盆地 。此 隆起 在 中新元古 代一 早 古生 代为一 向南倾斜的斜坡 , 加里 东运动对其影 响 明显 , 至 中
工程几起几 落 , 长 期 不能 建设 , 严重 地 影 响了陕 西 的经
济发展 , 损 害了群众利益 , 并危及群众 的生命 安全 。
量小,采取常规防渗措施即可把 渗漏控制在 允许 范围内。
关键 词 :东庄 水 库 ;岩 溶 特 征 ;渗 漏微 弱 ;常 规 防 渗 中 图分 类 号 :T V 6 9 7 . 3 2 ;P 6 4 2 . 2 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1 2 1 l ( 2 0 1 3 ) 0 4— 41 0 6— 0 6
0 引 言
2 0 0 0多年前 , 秦王政元年 ( 公 元前 2 4 6年 ) , 秦人就 在泾河修建 了郑 国渠。此后 , 各个 朝代 对郑 国渠不 断改 善和扩建 , 引泾河水灌 溉关 中肥沃土地 , 惠及 广大民众 。
泾河东庄水 库 开发论 证 已历 时 5 0多年 , 先 后有 黄
盐岩 主要分 布在 前 震 旦 系 和寒 武一 奥 陶 系地 层 中 , 前
者仅 分布于 千河 冯 家 山水 库 一线 , 后者 广 泛 分 布 于北
山地 区 。在 泾河 北 山地 区主要 分 布 奥 陶 系地 层 , 在 泾
河北 山 口一 带还 分 布有 寒 武 系地 层 , 在 东 庄水 库库 坝
石炭世东西侧相对下沉 , 开始接受晚古生代及中生代碎屑
岩沉积。渭河地堑盆地位于渭北隆起与秦岭造 山带之 间 , 切断了鄂尔多斯南部与秦岭造山带 的直接联 系。 泾河北 山段 地质 构造 , 在 其北部 为 老龙 山断 层 , 为 奥 陶系与石 炭 二叠 系 地 层 的分 界 断层 , 在 其 南 部 为 渭 河 断陷北界 断层 。在 上述两 大断层 之 间还分 布有 沙 坡 断层 、 顶 天寺 断层 、 方 山 断层 和 张家 山断 层 , 都 呈 东 西
特 的地质构造 和水文地质条件 , 造成 了库坝 区岩溶 发育 微弱 , 发育深度 有限 , 为水库 的兴建创 造了条件 。 东庄 水库 现拟 建 混凝 土拱 坝 , 坝高 2 3 0 m, 坝顶 高
程8 0 0 m, 总库 容 3 0 . 6 2亿 m 。
向展 布 , 除渭河 断陷北 界断层 为正 断层 外 , 其 余 均 为逆
冲断层 。在本 区南 部 分 布 有 永 寿一唐 王 陵 向斜 , 其 核 部 为上奥 陶统碎 屑岩 ( 唐王 陵砾岩 ) , 厚达 1 4 0 0 m。
按李 四光 的地 质力 学 构 造 体 系 , 北 山地 区为 山字
形 构造前 弧地 段 , 发育 一 系列东西 向 、 北 东 向及 北 西 向
濮声荣
( 陕西 省 水 利 电 力 勘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1 )

要 : 经过 数 十 年 的 勘 察研 究 ,认 识 到 东庄 水 库 由 于独 特 的 地 层 岩 性特 征 和 地 质 发 育 史 , 不发 育 古 岩 溶 ,
新 岩 溶 发 育微 弱 。2 0世 纪 6 0年 代 还是 地 下 水补 给 河水 ,形 成 悬托 河 的 时 间短 。岩 体 渗 透 性 微 弱 ,水 库渗 漏
1 地 质概 况 ¨
东庄 水库位 于 陕西北 山地 区 中部 泾河 上 。北 山地
断 裂构造 , 使北 山成 为一 系列断块 山 , 并 依 次 由北 向南 递降, 最 南端 即为渭河 地堑 。 由于断裂 构造 与地 层 岩 性 特 有 的 组合 , 而形 成 了
区系 指 鄂 尔 多 斯 南 部 , 渭河盆地北部 , 西 起 宝 鸡 六 盘
本院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 始 , 在渭 北岩 溶地 区进行 了多座岩溶水库 的勘测设计工 作 , 积 累 了许 多有益 的经 验 。作者 于 1 9 6 2年就 接 触 泾河 的水 利 工 程开 发 工作 , 5 0年来对东庄水 库岩溶渗漏 问题 , 一 直予 以关 注。认为
东庄水库 由于其 固有 的地层 岩性特 征和地 质发育 史 , 独
区分 布有下 、 中奥 陶统 白云岩 、 石灰岩 , 在 其 下 游 分 布
有上 奥 陶统 ( O ) 碎 屑岩 ( 砾岩) 。
委、 陕西 院 、 上海 院及西 北 院等 单位 参 与 了前期 的勘 测 设计工作 。对东 庄水库 的开发 目标 , 泾 河 的多泥沙 和灰
岩坝址岩溶 渗漏 问 题 , 一 直存 在着 不 同 的认 识 , 导致 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