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

合集下载

龙潭水库输水隧洞渗漏分析及其灌浆处理

龙潭水库输水隧洞渗漏分析及其灌浆处理

1序 孔 I
I序 I
序 孔
I 孔 序
( 回填灌浆子 布 置 图 L

6 ・ 7
工程施工
3 回填 灌 浆 分两 个 次序 进 行 ,各序 灌 浆 间 隔 )
时 间不 于少4 。 8h
SAL YR PW R 2 8 o M L H DO O E 0 N5 0
条 ,输水 隧 洞一条 。经 过几 十年 的运行 ,枢纽 各
主要 建筑 物 均 出 现 不 同程 度 的安 全 隐 患 ,20 05年 对水 库进行全 面 的除 险加 固 ,现 已基本 完 工 。水 库 的输水 隧 洞位 于 主 坝 左 坝 头 ,主 副 坝 之 间 的 小 山 下 。隧洞全 长2 0m,圆形 断 面 ,洞 内径 25m,钢 2 . 筋砼 衬 砌 壁 厚 0 3 。 进 口底 高 程 为 4 .0m,从 .0m 5o 桩 号 0+00至 0 6 0 +0 0为水 平段 ,0+00以后 纵坡 6 为 1 0 ,出 口底高 程 为4 .0m。 :10 34
I序 孔 I
孔数以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 见图 1( )。 b) 2 )回填灌浆钻孔孔径不 宜小于3 /,根 据 8mn
工程现 场情况 ,采 用手 持风 钻造孔 ,设 计选 用孔 径
为4 ,孔 深40mT 2I 砌 O lo l
I序 孔 I
I 序
I 序
序 孔
I 孔 序
小水电 20 年第 5 ( 08 期 总第 1 期) 4 3
工程施 工
忿潭水 库输水 隧洞渗漏分析及其灌浆处理
徐文杰 ( 江门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 司 广 东江 门 590 ) 200
【 要 】龙 潭水库输水 隧洞 自建成 以来洞 内一直渗 漏严重 ,需要对其进行 加 固,以龙 潭水库输 水隧洞灌 浆处理 为例 , 摘 分析 了该输水 隧洞渗 漏原 因,阐述 了灌浆 的设计要点 、施工要求。采取 灌浆处理 措施后 ,现 渗漏 已全部 消失 ,灌浆效果 良

龙潭河水库工程土石坝静动力分析与应力变形研究

龙潭河水库工程土石坝静动力分析与应力变形研究

龙潭河水库工程土石坝静动力分析与应力变形研究
向金宝;武娥芬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24()1
【摘要】以龙潭河水库工程为对象,对土石坝的静动力分析和应力变形进行探索。

首先构建DuncanChangE-B计算模型,再利用三轴试验计算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
再结合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 ,分析龙潭河水库土石坝和地基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并探讨地震荷载下土石坝的加速度、剪应变和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

结果显示,竣工
期上下坝坝体最大沉降值分别为2.45 cm和2.63 cm,处于合理范围,不会产生危害。

固结后,最大沉降约为2.70 m。

而在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坝顶、坝中、坝基三个节点的加速度分别为-13.9 m/s^(2)、-3.6 m/s^(2)、-0.8 m/s^(2)。

地震后,上、下游侧水平向残余变形最大值分别约为1.28 m和1.19 m。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向金宝;武娥芬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水务局;云南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8.11
【相关文献】
1.基于邓肯E-B模型的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以毛家河水库面板堆石坝为
例2.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动力有限元分析研究3.浪河水库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
析及安全评价4.干湿循环与初始静偏应力耦合作用下城市污泥固化土动力累积变形特性5.曲河水库面板堆石坝静动力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票市龙潭水库运行状况与对策研究

北票市龙潭水库运行状况与对策研究
因管理 系 统还 是不 够完善 加 上 管 理人 员 平 均 素质 不 高, 造成 管 理 技 术 落 后 , 从 而 影 响 龙 潭 水 库 管 理
运行 。
k m处锦承铁路 , 1 8 k m 处“ 1 0 1 ” 国道 , 1 2 k m 处长深高
速正 常通 行 , l 3 . 4 7 k m 耕 地 正 常 灌 溉 。龙 潭 水 库 为
水 库作 为 公 益 设 施 , 主要 作 为 防 洪 及 农 田灌 溉 放 缺少 管 理意识 , 导 致水 库周 围环 境 遭 到破 坏 , 水 库
使用 , 因水库 自身创收不 高, 政府机关 拨款少 , 导致 上游河道被矿渣堆积 , 河道垃圾 随处可见 , 汛期来临 水库管理资金逐 渐减少 , 使得水库 的维修受 到资金 洪水掺杂矿渣和垃圾涌进库 区, 导致 库区淤积物增

方百 姓 创造 了巨大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 会效 益 ¨ j 。
2 . 4 水 库 生态环 境让 人堪 忧
2 水 库运行 中存在 的 问题
2 . 1 水库管理不 到位 , 创收能力不强
龙美称 , 但 近 几年 矿 业 的兴 起 及 周 围 百 姓 对 垃 圾存
人均是临近退休和非水 利专业技术人 员 , 没有经过 专业培训 , 不具备水库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 。
2 . 3 管理 方法 和管 理技术 落后 由于 龙潭 水 库 是 1 9 7 6年 建 成 运 行 的 黏 土 斜 墙
校核洪水位3 1 8 . 1 0 i n , 相应库容3 3 0 0万 m ; 死水位
2 0 1 5年 第 3期 ( 第4 3卷 )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

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

水利水电2016年12期︱153︱ 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武娥芬 缪春云云南能阳水利水电勘查设计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摘要:水库是很多地区重要的灌溉方式和渠道,但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库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爱水库的防洪作用和灌溉作用将大打折扣。

当前水库质量问题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坝基渗漏问题,这回大幅降低水库社会效益的发挥,甚至会对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所以,各地区应当强化对水库坝基防渗工作的重视,主动发掘水库中坝基存在渗漏问题和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推动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153-01本文将对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口施工进行研究,首先简要概述龙潭河水库工程概况和水库坝基防渗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的具体施工。

通过为其他水库工程开展坝基防渗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我国水库质量整体提升,为水库发挥应用作用提供保障。

1 工程概况 龙潭河水库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红石岸村上游约150m,水库坝址距茨营9.7km,距曲靖市区28.4km,距昆明市164.4km。

龙潭河水库所在河流—龙潭河,控制流域面积262.0km 2,多年平均径流量9960万m³。

由于粘土心墙风化料坝与坝址区的基岩适应性相对较好。

风化料的储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技术要求,风化料场开采完毕后可以复耕,相对征占地容易,所以龙潭河水库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

龙潭河水库大坝坝高59.0m,坝轴线长575.0m,坝顶宽6.0m,防浪墙顶高程1925.20m,坝顶高程1924.00m,墙顶高程1923.50m,坝基开挖高程1865.00m。

坝基的年渗漏量为75.08万m³,年绕坝渗漏量左坝肩为4.84万m³/年,右坝肩为8.14万m³/年,大坝右岸低槽区年渗漏量为111.73万m³,总渗漏量为199.79万m³/年占总库容2106.4万m³的9.48%。

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

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

渗漏可能有影响的主要是F3断层,该断层位于右 岸山坡处,规模较大,断层与坝址区河流大致平 行,倾角80~85°,断层破碎带宽3~5m,局部达 10m,沿断层及其影响带分布多处落水洞。F3断 层在库区右岸出露见下图。
F3断层图片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对库区进行广泛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为查明地下岩溶水的流向,进行了3次地下水示踪
漏问题,但水库右岸分布一相对独立的河间地
块,并有较大规模的顺河向断层构造发育,可
能构成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地形地貌:水库属低中山溶丘洼地峡谷地貌类型,河谷
呈“V”字型,岸坡陡峻,坝址区地形见下图。
(面向上游)
地层岩性:构成库盆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
系的碳酸盐岩,无相对隔水层分布。
地质构造:岩层总体倾向上游,倾角13~25°,对
按水库正常蓄水位638m考虑,水库不存在大的岩溶
渗漏问题。
龙潭河水库右岸河间地块进行岩溶渗漏问题分析时,
采取了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示踪试验,钻孔 地下水位长观等综合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 明在强溶区,通过有效的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岩溶 渗漏条件后,也可以进行水电开发建设。
湖南省龙山县龙潭河水库工程,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境内
酉水支流——小河上游,正常蓄水位638m,最大坝高 58m,总库容498万方。
龙潭河水库附近岩溶发育强烈,在坝址下游
0.9~1.6km河床段,河水逐渐潜入地下,成为断 头河,因此,需对龙潭河水库的岩溶渗漏条件
进行研究。经查证,水库左岸不会产生岩溶渗
地质环境:右岸有F3断层发育,下游有冲沟深切,河
流在下游不远处成为断头河。因此,沿河间地块向下
游有发生岩溶渗漏的可能性。

麒麟区龙潭河水库粘土心墙风化料坝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麒麟区龙潭河水库粘土心墙风化料坝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麒麟区龙潭河水库粘土心墙风化料坝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粘土心墙坝是水利工程中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渗方式,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施工阶段主要是利用细砂进行过滤,在完成过滤材料的填充后,需要通过其他的砂砾石料进行填充。

在实施过程中,其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能够充分利用天然建筑材料,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材料来源丰富,可以直接从当地获取。

这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并且具备抗变形的能力。

本文将对粘土心墙坝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施工工艺;心墙坝;粘土;质量控制一、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土石坝按照坝的高度来区分,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照建造土石坝的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碾压型土石坝、定向爆破堆石坝、水中填土坝以及充填型土石坝这四种类型。

在这些中,碾压式土石坝被广泛使用。

在水利建筑过程中,专门存储土石坝物资的区域被称作原料场。

其位置的正确性以及布局的合理性会对水利建筑的进展与品质产生重大影响。

在开始土石坝建设之前,必须全面评估并研究建设现场的地质状况、地下深度、储存量等多个地质力学参数。

为了确保料场的储备能满足坝体施工的总体需求,需要进行合理的质量和数量的规划。

只有在确保每个施工阶段的强度都满足的前提下,才能通过利用一些临时或永久的建筑基础来挖掘渣料【1】。

在进行坝体建设之前,必须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土壤表面清洁无污。

由于粘土颗粒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较小的体积,因此土壤的性质很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

采用如掺入土壤、晒干和烘干等手段,可以促进土壤堆积物中的水分蒸发与中和,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的含水量。

在运输、挖掘以及装载土料的过程中,可以向土壤中添加水分,以增加其含水量。

通过这两种手段,我们可以对土壤的湿度进行有力的管理与调节。

关于风化料的采掘方法,需要特别留心,首先需要进行风化料的勘探,同时,我们还能通过建设工程进行挖掘。

而风化料的采掘方式主要有两种:爆破与陆地采掘。

某山区水库的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某山区水库的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实; 第③层 : 岩性为第 三系 泥岩 、 砾岩 , 产状: 7 O 。~8 0 。 N W
/4 0 。~ 5 0 。 , 节理 裂隙不发育 , 属弱透水层 。
部, 岩体较破碎 , 加之施 工机械 的斗齿也 可能产 生接触 面 岩体的松动。另外 , 防渗墙 施工 中槽 孑 L 底 部 的残渣 未 能 有效清除干净 , 防渗墙墙 身厚度 较溥 , 产生局部 墙 的底 部 与基础结合 紧密程 度差 。初 步分 析认 为 , 地下 水 由高 向
对有岸 防渗墙 河床 端渗 水点 进行 观 察和 测量 , 含水
层岩性为砂卵砾石层 , 透水性较 好 , 下部 为相 对 隔 水 的 泥
坝右岸为一较大的洪积扇 地形 , 洪积扇 由西 向东 倾斜 , 岸
坡坡度一般 2 5 。~ 3 5 。 , 右 岸 坝 轴 线 略 偏 向 洪 积 扇 轴 线 的 北部 , 洪 积扇 的 上 部 为 簸 箕 形 基 岩 出 露 的 山 梁 。
第2 0卷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水f t . 4 科 技 与 经 济
Wa t e r Co n s e r v a nc y S 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a nd Ec o n o my
V0 1 . 2 0 No . 3 Ma r .. 2 01 4
含土 砂 砾 石 层 , 土黄 色 , 厚度 一般 为 3 . 0~ 5 . 0 m, 相 对 密 度0 . 7 2 , 渗 透 系 数 为5 . 0×1 0~ c m / s , 属强透水层 , 结 构 密
3 防 渗墙 后 渗 水 的 来 源
根 据 坝址 勘 探 资料 , 基 岩 强 风 化 层 厚 度 3~ 5 i n , 防 渗 墙 底 一 般 深 入基 岩0 . 5 n l , 防 渗 墙 基 础 处 于 强 风 化 层 的上

龙潭水库坝体存在问题与除险加固施工

龙潭水库坝体存在问题与除险加固施工

龙潭水库坝体存在问题与除险加固施工胡顺芹【摘要】结合山东省临沭县龙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分析水库坝体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坝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并运用理论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坝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坝体除险加固后的渗流量及抗滑稳定系数均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施工方案可行.【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龙潭水库;坝体;除险加固;安全评价【作者】胡顺芹【作者单位】临沂市水利工程处,山东临沂 2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龙潭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新沭河一级支流穆疃河支沟蛟龙河上游,上游距临沭县县城7.5 km,下游距蛟龙镇驻地0.5 km,始建于1958年,1959年建成小(1)型水库。

1970—1971年进行第一次扩建,至1983年陆续完成大坝、溢洪闸、南北放水洞等工程。

1990—1993年对大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及部分工程的改造,规模扩大为中型水库,现状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南北放水洞、水电站等部分组成。

坝体质量问题主要为接高斜墙、砂壳以及防浪墙、护坡石及反滤层。

1.1 接高斜墙填筑不密实经槽探查明,接高斜墙厚度仅有0.9~1.0m,岩性为黏土、壤土,混杂较多中粗砂及风化岩块,填筑不密实,质量较差,压实度为0.78~0.85,渗透系数为3.80×10-5~1.10×10-4cm/s,具弱~中等透水性。

部分桩号与心墙之间夹0.30~0.80m砾质粗砂及碎石层,渗透系数约为7.6×10-2~4.6×10-1cm/s,具强~极强透水性,与上下游砂壳相连通,形成了渗漏通道,严重威胁大坝安全。

1.2 大坝砂壳填筑质量差1)坝前砂壳:上游砂壳岩性为含碎石砾质粗砂,顶部含块石较多,下部以砾质粗砂为主,相对密度为0.40~0.51,标贯击数为9~30击;渗透系数为4.2×10-3~3.1×10-2cm/s,具中等透水性,填筑质量较差,需提高砂壳填筑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示踪剂采用萤光素钠,在上游落水洞或消水
点投入示踪剂,在下游推测出露点人工方法定时取
水样进行室内检测,根据所取水样示踪剂浓度的变
化来判断岩溶水的连通性。第2次示踪试验水样检
测成果见下表。
从检测结果中可以发 现,所取水样示踪剂 浓度较初值有显著上 升,因此可以判定取 水点与示踪剂投放点 存在水力联系。
渗漏可能有影响的主要是F3断层,该断层位于右 岸山坡处,规模较大,断层与坝址区河流大致平 行,倾角80~85°,断层破碎带宽3~5m,局部达 10m,沿断层及其影响带分布多处落水洞。F3断 层在库区右岸出露见下图。
F3断层图片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对库区进行广泛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为查明地下岩溶水的流向,进行了3次地下水示踪
按水库正常蓄水位638m考虑,水库不存在大的岩溶
渗漏问题。
龙潭河水库右岸河间地块进行岩溶渗漏问题分析时,
采取了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示踪试验,钻孔 地下水位长观等综合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 明在强溶区,通过有效的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岩溶 渗漏条件后,也可以进行水电开发建设。
右岸河间地块地质简图

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经过一年时间的水位观
测,ZK22钻孔水位高程641.36~639.96m,ZK24钻孔水
位高程739.3~731.7m。
ZK24钻孔孔口高程比正常蓄水位高254m。为了获取该
处的地下水位,避免钻孔过深,在钻孔过程中需要不断
观测孔内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以获知钻孔处大致地
漏问题,但水库右岸分布一相对独立的河间地
块,并有较大规模的顺河向断层构造发育,可
能构成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地形地貌:水库属低中山溶丘洼地峡谷地貌类型,河谷
呈“V”字型,岸坡陡峻,坝址区地形见下图。
(面向上游)
地层岩性:构成库盆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
系的碳酸盐岩,无相对隔水层分布。
地质构造:岩层总体倾向上游,倾角13~25°,对
湖南省龙山县龙潭河水库工程,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境内
酉水支流——小河上游,正常蓄水位638m,最大坝高 58m,总库容498万方。
龙潭河水库附近岩溶发育强烈,在坝址下游
0.9~1.6km河床段,河水逐渐潜入地下,成为断 头河,因此,需对龙潭河水库的岩溶渗漏条件
进行研究。经查证,水库左岸不会产生岩溶渗
摘要:为论证龙潭河水库右岸河间地块 的岩溶渗漏问题,采取了泉井调查、地
下水示踪试验、地质钻探、钻孔地下水
位长期观测等综合勘察手段,对水库岩
溶渗漏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最终
得出在拟定题的结论。
1、前言 2、地质条件概述 3、水库向右岸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分析 4、结论
下水位,最终确定合适的终孔深度。
将河间地块水文地质纵、横剖面示意图如下:
可以发现,河 间地块沿纵、
横剖面方向均
有地下水分水 岭分布,且分 水岭高程均高 于水库正常蓄 水位638m。
渗漏问题评价
在右岸河间地块部位,地下水分水岭高程高 于水库正常蓄水位638m,水库沿右岸河间地 块不会产生大的岩溶渗漏问题。
地质环境:右岸有F3断层发育,下游有冲沟深切,河
流在下游不远处成为断头河。因此,沿河间地块向下
游有发生岩溶渗漏的可能性。
河间地块地下水位分析

工作布置:为查明右岸地下水位高程,沿右岸坝轴
线分水岭方向布置两个地下水位长观孔。在钻孔过
程中,实时观测孔内水位变化,以确定合适的终孔
深度,终孔后对钻孔地下水位长期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