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水库岩溶渗漏问题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德泽水库大坝基础地质缺陷处理

德泽水库大坝基础地质缺陷处理

德泽水库大坝基础地质缺陷处理付永春;张冰泉;戴宏宇【摘要】德泽水库是牛栏江滇池补水的水源工程,其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142.4 m,大坝基础地质条件复杂.为妥善处理开挖揭露出的地质缺陷,采取开挖、置换、封堵、回填、补坡、削坡、垫层料过渡等多种基础处理措施,使大坝基础能满足设计要求.大坝建成16个月后的监测数据显示,坝体沉降平稳,沉降量处在正常范围,表明基础处理措施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12【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地质缺陷;基础处理;处理措施;德泽水库【作者】付永春;张冰泉;戴宏宇【作者单位】云南水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水投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 工程概况德泽水库是牛栏江-滇池补水的水源工程,位于曲靖市沾益县、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上游的德泽乡境内,距沾益县城72 km,距昆明市214 km。

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大坝、导流泄洪隧洞、输水发电隧洞、溢洪道和坝后电站等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42.4 m。

水库正常蓄水位1 790 m(相应库容4.16亿m3),死水位1 752 m,总库容为4.48亿m3,为大(二)型水库。

坝后电站装机2×10 MW,额定水头111 m,设计引用流量21 m3/s。

德泽干河泵站采取一级提水,安装4台机组,水泵单机功率22.5 MW,总装机90 MW,设计流量23 m3/s,设计扬程221.2 m,最大提水扬程233.3 m。

输水线路布置在牛栏江左岸,自干河泵站出水池到昆明,线路起始高程为1 973.178 m,落点昆明(盘龙江左岸)高程1 902.950 m。

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5.84 km。

其间有隧洞10条,总长104.52 km,渠道6段,长8.83 km,倒虹吸两座,长1.45 km,渡槽1座,长1.04 km。

浅述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浅述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浅述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候旭波(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150040)摘 要:本文着重探究了土质堤坝渗漏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水库;堤坝渗漏;原因;治理堤防工程是人们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堤防工程安全不仅事关大局,而且特点显著。

主要表现为:堤身、堤基情况复杂、隐患多;堤防轴线长,安全监测难度大;水位和水势难以调控,河水来去迅猛,河势多变;堤防隐患及险情随机性大。

堤防工程养护修理可以保证堤防工程安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其很好地发恢堤防工程功能。

1 水库堤防渗漏成因分析1.1设计上的缺陷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但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原因,加上片面地追求高速度,许多小型水利工程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致使许多工程缺乏规范的图纸,造成水库设计上的缺陷。

1.2施工上的缺陷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手段,致使辗压强度不够;或填筑土料多杂质并有较大土块未予充分粉碎夯实;或每层填筑厚度过大(≥40 cm),分段施工接头处又未能作有效搭接;另一种常见的通病是大坝经多次加高时,新老土结合部往往未作有效处理,从而出现结合层面上的分层现象并导致水平向渗水;大坝加高时,防渗体外墙、斜墙等)与坝体和两侧山坡结合部未筑嵌槽或作妥善处理;溢洪道与坝体、山体的连接部分以及导水墙等.未作有效的防渗或截渗处理。

1.3地质上的缺陷由于受经费和开工期限制约,绝大部件小型水库及重要山塘在营建前均未作地质勘探,部分水库由于建于溶岩或复盖层很深的地区,施工时又未很好开挖或无法挖到新鲜基岩;发现问题后也未修筑防渗铺盖或实施帷幕灌浆,最后导致坝基渗漏和坝后沼泽化。

1.4材料上的缺陷上世纪50、60年代兴建水库时,由于材料十分匮乏,为赶进度部分圬工建筑物被迫采用地产“土水泥”和石灰作胶结材料,采用陶、木、素混凝土或用凝灰岩凿成外方内圆的涵管作为放水建筑物,由于这些涵管强度低,抗腐蚀能力差,结果留下了漏水和剥蚀的隐患。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

水库渗漏原因及评价分析该水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城镇附近,周边绿化较好,较大的库区水面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开发利用,带动周围经济发展。

但水库由于近年来开发利用,对库区进行清淤,导致水位下降明显,基本维持死水位上下,显然渗漏问题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1基本情况该水库总库容32.8万m3,控制流域面积19km2,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18mm。

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151m,坝顶平均宽4.0m,坝顶高程120.30m,最大坝高7.8m,坝顶设有防浪墙,防浪墙高0.3m,宽0.5m。

上游坝坡为干砌石护坡,下游无护坡;上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为1:3. 6、1:4.3,在118.18m高程处设有5.0m宽马道;下游坝坡坡比为1:2.3。

坡脚无排水棱体,坝基未设粘土截水槽。

水库下游沼泽化严重。

为彻底摸清水库渗漏原因,在水库坝顶布置钻孔4个,在库区东侧边坡布置钻孔3个,在库区内布置钻孔2个。

主要揭露地层有元古界滹沱群东冶组(Ptdn)白云岩,第四系下更新统冰碛(Q1gl)粘土、泥砾,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坡残积(Q2-3del)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pal)壤土、中砂、砾砂、砾石等,第四系人工堆积(Qs)素填土。

通过本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坝址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其渗漏原因有两个:拦河坝坝体及坝基渗漏;库区岸坡地基渗漏。

2.1 拦河坝坝体及坝基渗漏原因及分析综合分析认为:坝基上部的中砂、砾石层,下部的全、强风化岩体多具中等透水性,局部破碎带密集,可达中等~强透水,由于库区壤土淤积层被人工清除(相对隔水层被破坏),致使上述岩层形成多条透水带与库区水相连,形成坝基渗漏的主要通道。

钻孔初见水位多位于上述岩层中以及水库下游沼泽化现象严重也说明了这一点。

2.2 库区、岸坡地基渗漏原因及分析由于水库西北为丘陵区,岩体裸露,风化程度高,东南为冲洪积平原,多为壤土,表层为耕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推测库水有可能依据地势高差通过渗漏通道流失。

岩溶地区水库土坝渗漏治理技术探索

岩溶地区水库土坝渗漏治理技术探索

岩溶地区水库土坝渗漏治理技术探索摘要:岩溶地区土坝常见的病险形式有坝体渗漏、坝基渗漏、绕坝渗漏等,其治理措施和技术工艺复杂多样,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水库除险加固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以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方法。

关键词:岩溶地区,土坝,防渗,灌浆Abstract: the main karst area of common forms of the dam seepage path have leakage, so that the leakage around the dam leakage, etc.,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and technical process is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reservoir reinforcement practice problem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main reinforcement treatment methods.Keywords: karst region, volumetric, seepage control, grouting1、岩溶地区土坝地质条件概述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贺州市北端,县境四周皆为群山环绕,西面西岭山属都庞岭余脉,从西北绵延至西南;东部属萌渚岭余脉,峰峦起伏;北面为黄沙岭;南面为金子岭和蚊帐岭主峰;中部平原、丘陵交错。

全境地貌属丘陵小盆地地形,地质结构属典型的石灰岩溶地区,故决定了其易于筑堤坝,又容易存在渗漏隐患的特性。

2、岩溶地区土坝常见的渗漏病险原因从我县筑起了70多座中小型水库情况调查发现,施工时对坝基未进行处理或清基不彻底,建坝技术含量低,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建坝后形成渗漏隐患。

岩溶水库渗漏问题各阶段工作重点及对策

岩溶水库渗漏问题各阶段工作重点及对策

岩溶水库渗漏问题各阶段工作重点及对策
舒细秀;李择卫
【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
【年(卷),期】2022()5
【摘要】岩溶区修建水库最显著的问题是岩溶渗漏问题。

针对岩溶水库渗漏问题,各阶段工作重点会有所区别,在水库勘察阶段,主要关注水库成库问题;在水库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岩溶渗漏对施工的影响及实施防渗处理;在水库运行阶段,主要是查明岩溶渗漏通道,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封堵。

文章结合多座岩溶区水库勘察、处理工程实例,分析了不同阶段针对岩溶渗漏问题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查明及处理岩溶渗漏问题的思路、方法及工程措施。

【总页数】5页(P65-68)
【作者】舒细秀;李择卫
【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茅天水库复杂岩溶渗漏问题及防渗处理
2.兴义市某水库库首左岸岩溶渗漏问题分析及评价
3.云南双河水库岩溶区渗漏问题分析
4.云南双河水库岩溶区渗漏问题分析
5.东波防洪水库库首岩溶渗漏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分析

某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分析

关 , 岩溶 的发育 受 地 层 岩性 、 质 构造 等 因 素控 制 , 而 地
岩 溶 的分 布有 一定 的时 、 空规 律 , 岩溶 发育 强度 因可溶 岩 的纯度 、 出状 态及水 环境 不 同而不 同 , 产 有一 定 的强 度 分 区¨ 。若 库周 存在 一定厚 度 的非可 溶岩且 封 闭条
断层位 于水 库 内 。 f。 1为顺 河 向断 层 , 向近 s 向 , 角 近 直 立 , 一 走 N 倾 局
部倾 向西 , 角 >8 。 断层破碎 带 宽 3~ 断层 物质 倾 6, 8m, 主要 为断层 角砾 岩夹 糜棱 岩 , 伸 长 约 3 7 i, 平 延 .2 k 显 n 推性 质 。发育 于坝址 右岸一 上 游左 岸元 宝 L 西侧 。 1 . 1
第2 5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0月
资 源 环境 与 工程
Re o r e s u c s Envr n n io me t& En i e ig gne rn
Vo. 125, . No 5
0c. 2 t. 011
某 岩 溶 地 区 水 库 的 渗 漏 分 析
米 健 ,张定 彪
P fD O 、 、 b 、 t 岩 、 。、 、 ∈ Zg P 。 泥 页岩 、 岩 等 碎 屑岩 以 砂 及 v ∑ P 等 岩浆 岩地层 , 区 内较 稳定 的 、耵 、耵、 、 为
相 对 隔水层组 。
这对 岩溶 地 区水库 的渗 漏分 析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60 2 ) 5 0 1 ( 南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 南 昆明 云 云

要 :某 水 库位 于 岩 溶地 区 ,工程 区碳 酸 盐 岩 广 泛 分 布 ,水 库 存 在 岩 溶 渗 漏 的 风 险 。深 入 分 析 了水 库 库

水库大坝渗漏勘察的若干方面探讨

水库大坝渗漏勘察的若干方面探讨
1、水库大坝渗漏的主要危害及原因
水库大坝渗漏病害的部位可分为三种主要病害,即水库坝体渗漏、水库坝基渗漏及水库绕坝渗漏。
1.1水库坝体渗漏
由于水库大坝大多建于上世纪末,年代久远,加上当时技术、人力及物力的限制,使得水库坝体渗漏。很多水库大坝在建设初期并未填筑土质防渗体,最终使大坝渗漏越来越严重,据相关文献调查分析,此类病害占到全体病害的50%以上。在水库大坝施工时,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由于夯得不够牢固,后期处理不善,致使水流渗出。
2.3整体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的设计对于水库大坝的渗漏有着重要影响,应做好排水设计。对于坝体的排水可采用棱柱体和贴坡式的方式进行排水,并相应处理好原排水体及其新老排水棱体的连接,对原有棱体失效的部分进行拆除。相应建设排水沟,能够及时将雨水及渗水排走。对于坝面的排水设计则可按照常规的设计方法,在水库上下游位置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设置一排水孔,呈现梅花形状。也可相应增加大坝护坡设计及观测设施等,达到防渗漏的目的。
2.2.3高压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是在静压灌浆和高压旋喷灌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置于钻孔中的喷射装置射出高压水束冲击破坏被灌地层结构,同时将浆液灌入,形成按设计方向、深度、厚度和结构形式与地基紧密结合,构成连续的防渗帷幕体。高压射流与速度和压力有关,流速越大,动压力越高,则破坏力越大,冲切掺搅地层的范围也越大。浆液是随高压射流,在低压条件下掺搅进入地层,形成冲填粘结体。高喷灌浆防渗体能与基岩以及建筑物牢固结合。凡风化破碎、裂隙发育的基岩,在水、气射流冲切剥离和升扬置换作用下,其强风化的吸附充填物被冲洗掉,使浆液能有效地充填裂隙,与岩石界面紧密结合。但在接触面处应采取摆喷或旋喷,并放慢提升速度,增加接触面喷射时间,以利紧密结合。高压喷射灌浆不仅可用于细砂、壤土、淤泥等细颗粒地层,还可用于强透水的卵石、卵漂石和堆石渣层在内的第四系覆盖层。

水库大坝渗漏的勘察及对策

水库大坝渗漏的勘察及对策

水库大坝渗漏的勘察及对策摘要:大坝渗漏虽是一种常见现象,其危害性却不可忽视,尤其是渗漏较严重的大坝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大坝和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水利工程大坝渗漏勘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渗漏;勘察;对策1 工程概况该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高、长分别约为40 m、400m。

河床坝段防渗体系从坝体至坝基为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帷幕。

两岸坝肩大坝防渗体系为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接基岩防渗帷幕。

地下连续墙穿过河床覆盖层和基岩全风化带,沥青混凝土心墙顶宽0.5m,底宽0.8m。

大坝坝址位于低山丘陵河谷与山间盆地的交界处,坝址区出露地层有人工堆积层(大坝填筑层)、第四系覆盖层及基岩等,其中基岩为花岗岩,在坝基下的埋深为 10~20 m。

横跨坝址区的断层有 F2、F3、F4 三条,大致顺河分布,规模较小。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河流和大气降水是地表径流主要来源,同时有 6 条山间小溪流入水库,河床冲积层一般具中等~强透水性;强风化带花岗岩属微透水~弱透水,局部为强透水和中等透水。

2 大坝渗漏部位分析与定位2.1 大坝渗漏部位分析此次勘察共布置钻孔 36 个(见图 1),分别布置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前、心墙后、下游坝坡 3 个部位上。

心墙前与心墙后的钻孔基本成对布置,孔距 4~5 m。

利用心墙前与心墙后的钻孔进行水位测量、示踪试验、彩色电视流态观察、地下水流速初步判断。

在下游坝坡钻孔进行地下水位测量,完善流网。

勘察采取以下方法:2.1.1 水位观测地下水位测量是检测大坝渗漏的手段之一。

当坝体内地下水位与库水位基本一致时,说明坝体不存在渗漏,若一旦某部位地下水位低于库水位时,则说明该处存在着渗漏,差值越大,亦说明渗漏量大,最低处即为渗漏部位,当渗漏量较大时,在渗漏点及其周边将会形成降落漏斗。

因此,通过钻孔观测地下水位并与库水位对比,可判断该孔及其周边是否存在渗漏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槽谷 ,後 l梁子上 呈 串珠 状 分 布的溶 触 窿地 均属 典 I J
1 .引 言
德 浑 水 庳 焉 牛棚 江一 滇 池 楠 水 T 程 的 重 要 建 纂 物之一 ,水庳位 于 曲靖 市 沾益 德 浑绑政 府 所在 型 的表 现 。右 岸 高原 面 上 鲁洞 河八 哥 洞一 带 , 垂
破 透镜髓 , 5 厚 m~3 m, 庳 匾水文地 昏罩元 中属 0 在
相 封 隔水眉 。栖 霞茅 i N ( I ) - I Pq :岩性 焉灰 、深 + 灰 色厚 眉状溅 晶 、 晶骨屑灰 岩 ,白罢蜇 灰岩 、 虎 泥 “
(2 ) zd :分 布 于庳 匾下 游 卓 岛槽 谷 一 德 泽 盆 地一
带 ,焉灰 白 、 灰 色厚居 堍状 白霎 岩 、 浅 硅 白霎岩 、
匾 内山脉 、 流呈 近 S 向及NE~S 向展 布 ,舆 河 N W
主要 耩造 线基本 一致 。
含磷 白霎岩 灾燧 石傺 带 ,一般 厚 20m ~ 9 寒 0 9 0m。
德 浑水 庳 岩 溶渗 漏 同题 分 析 舆 研 究
陶忠平 ,田 毅
(霎 南 省 水 利 水 鼋勘 测彀 计研 究 院 , 昆 明 6 0 2 5 0 1)

要 :通 遏地 赁稠 查 、镄探 、物探 等手段 查 明岩溶 脊 育的规律 ,利 用地 下 水文 绸 、屡 水斌验 、抽 水
言 l 、连通 试l 、水 化 学成分 分析 、水 温测 量 、C 雹磁 波 检 测等手段 分析岩 溶 系统 的水 力聊 系,登 明相 式 除 除 T 封 隔水性 的可 靠性 及 岩溶 餮育程 度 ,查 明库 匡 、埔 址 匡可能 的渗 漏通 道 ,提 出最侵 的防 渗线路 。 阴键韵 :岩溶 渗漏 ;相 封 隔水屑 ;水力聊 系;地 下 水文 纲
于 沾益豚 整河村 附 近下游 河谷 峡谷地 带 。工 程匾 位
于滇 中高 原北束 舆黔 西高原 交 界魔 ,属 中 山 ~高原 地形 ,地 貌罩元 届 岩溶一 高 原韭匾 之槽造 侵蚀 溶蚀 中l地 貌 。德 髓地 形切 割强 烈 ,山势高 峻 ,山脉逵 I I
绵 ,满壑 横 。匾 内主要 河 流 禺 牛棚 江 ,支 流 呈
29 3 m,翰 水缝路 全畏 约 l5 m, 用 k 采 1 翰水 ,翰
工 程 而 言 , 清 岩 溶 分 布规 律 和岩 溶 渗漏 同题是 T 查
程 成败 舆 否的重 要裸 题之 一 。 2 .工 程地 雷概 况 主要 出露 地 眉岩性 有 :震旦 系上统 ( 2 南 沱 z)
水 流量 2 m 。孩水 库 回水畏 度连 3 k 3 / s 3 m,庳尾位
武 系下 统 (∈1 )渔 户村 组 (∈l ) 布筢 囤 舆嶝 y :分 影 组相 同 ,上 部灰 、深灰 色泥 赞 白霎岩 ;中部 属硅 耍 岩 、磷 堍岩 、泥 耍灰 岩 ;下部 属炭耍粉 砂岩 、炭 首 泥岩 爽 白霎岩 。 般厚 1 m~2 3 洽浪 铺组(∈ 一 3 2 m。 J :主要 分 布 于埔 址 匾 及 近塥 庳 匾 雨 岸 及河 床 部 )
直及 舆河 谷近 于直 交 的水平溶 触都 较强 烈 ,岩溶 漏 闩 、落 水洞 等岩 溶形 熊 多兄 ,地下 暗河也 较 骚育 , 八 哥洞 至 川河 洞地 下 暗河 最 局骚育 ,畏 5~6 m。 k
庳 匾牛 榈 江 雨岸 碳 酸 盛 岩 眉 舆 非 碳 酸 盟 岩 眉分 界
地 南 面牛棚 江斡流 上 ,距 雄 昆明 市公 路 襄程约 2 0 1
组 ( 2 :岩 性 焉上部 属紫红 色 泥岩 ,下部 属 紫红 Z ) 色泥碟 岩 ,一 般厚 2 m ~ 0 0 6 m。主要分 布 于庳 匾左
岸 卓岛槽 谷 雨岸 。 陡I 沱 组 ( 2 ) I 1 z d :分 布 篦圉舆 南
NE或 NW 向匿流 于牛棚 江 ,雨岸 骚育 多级 陪地 , 顺河谷 地带 餍 中一 高 I 河谷 地貌 。怨 髓地 势大致 是 I I
位 。上部红 井 哨段 届灰 色畏石 岩 屑石英砂 岩 、石 英
【 作者简 介】陶忠平 ( 9 o一),男,副德工程缔 ,教授级 高级 工程 雪 ,徙事 水文地赁 、工程地赁研 究工作 15 币
25
德浑水库岩溶渗漏 圊题分析舆研究
砂 岩舆灰 、紫红 色 泥 粉 砂岩 、粉 砂蜇泥 岩互 眉 ,
A 2 1 。 ou , o4(ei o 2 ) 土木工 程舆建 集 J u lf il n i e n n r i c r,S N 1 3 -3 9 U A 0 V l 4 N . S r l . 9 0 me aN o ma o v gn dga dA c t t e IS 47 5 , S C i E e he u 9
k m。工 程特性 届 :正 常蓄 水位 19 .0 0 m,最大 塥 7 0
魔 ,地 貌 多形成 陡崖 ,岩溶 骚育 ,泉 水分布 。封本
高 糸 4 .m, 顶高程 焉 l 9 . 相 虑缌 庳 容 45 勺1 5 0 塥 7 65 m, .3 ×1 0 m 。库 内提水 泵站 装横 4× 5Mw , 水拐 程 2 提
沱组 相 同 ,岩性 主要 焉灰 白 、紫红色 砂岩 ,砂碟 岩 爽 薄 屠 状 白霎 岩 ,一 般 厚 8 ~1 0 烃 影 组 m l m。
西北 部 高 ,柬 南 部 低 ,高 原 面 的海 拔 高 程 一 般 在
1 0 m~2 0 m 之 圈 ,河流 切割 深度 3 0 ~7 0 90 30 0m 0 m。
庳 匾高原 面岩溶 地貌 特徵 明颢 ,沿 牛榈 江雨 岸
山顶的大 部分地 匾 多颗示 石芽原 野 、碴 留峰 蕞等岩 溶 景觏 ,在高程 2 0 m ~2 0 m 筢 国 内溶蚀 寝地 或 00 10
大 型溶蚀槽 谷均 鞍 骚育 ,受樽造 控制 明颞 ,窿地 畏
轴 方向一般 届 NE或 NW 向 ,如左 岸 的李 子菁 溶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