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甘蓝早期易抽薹原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甘蓝抽薹原因及预防方法

甘蓝抽薹原因及预防方法
晚熟品种
晚熟品种对温度变化相对不敏感,因此较晚熟品种抽薹率较 低。
温度与光照
低温
在低温条件下,甘蓝更容易通过春化阶段,进而抽薹开花。
短日照
甘蓝对日照长度变化较为敏感,短日照可以促进抽薹开花。
营养与水分
营养不足
营养不足可以促进植物开花,以结种子来繁殖后代。
水分不足
水分不足可以促进甘蓝抽薹开花,因为这可以帮助植物节省水分并适应干旱环境 。
抽薹对甘蓝的影响
01
02
03
营养价值
甘蓝抽薹后,营养价值会 降低,因为大部分养分被 用于抽薹和开花结实,而 不是制造营养物质。
产量
甘蓝抽薹后,产量会降低 ,因为植株的营养生长被 抑制,制造的营养物质减 少。
品质
甘蓝抽薹后,品质会降低 ,因为植株的营养价值降 低,导致食用价值下降。
研究甘蓝抽薹的意义
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研究甘蓝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可以找到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的 方法,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满足人们对甘蓝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甘蓝的需求不断增加,研 究甘蓝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可以 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甘蓝的需求。
02
甘蓝抽薹原因
品种因素
早熟品种
早熟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容易抽薹开花,因为它们对温度变化 更为敏感。
植物激素的调控
激素种类
使用适宜的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 素等,以调节甘蓝的生长和发育。
激素浓度
控制植物激素的浓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影 响甘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04
甘蓝抽薹研究展望
甘蓝抽薹的分子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甘蓝抽薹相关基因的表 达和调控机制,了解基因在抽薹
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预防甘蓝未熟抽薹把好5关

预防甘蓝未熟抽薹把好5关

预防甘蓝未熟抽薹把好5关
近年来,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呈递增趋势,菜农们从中得到了实惠。

然而也有部分菜农为了争取春甘蓝早熟,一味地提早播种,结果发生了”未熟抽薹现象。

使这些农户在经济上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一、甘蓝”未熟抽薹现象发生的原因
1、与品种冬性强弱有关实践证明”北京早熟”迎春等弱冬性品种容易发生”未熟抽薹,”中甘11”金早生”8132”8398等杂种一代或强冬性品种,一般不容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2、与幼苗大小有关叶片在7个以上,最大叶宽5厘米以上,茎粗0.6厘米以上的大苗,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就会发生”未熟抽薹,苗子越大越旺,就越容易抽薹。

3、与早春气候条件有关如果育苗期间和定植后气温反常,12月发生不同寻常的高温或3月份以后严重的倒春寒,都容易发生”未熟抽薹。

4、与播种早晚有关播种越早,定植时幼苗往往过大,幼苗处在低温下的时间越长,通过春化阶段的机会越多,发生”未熟抽薹的机率就越大。

如果适当晚播,即使遇上低温,也不会发生”未熟抽薹,所以适时播种至关重要。

5、与苗床温度管理有关如果苗床温度管理较高,幼苗生长过快,很容易长到能接受低温时的大小,定植后一旦遇上低温,就会发生抽薹现象。

如果苗期低温管理,出苗后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10℃左右,即使定植后遇上了低温,也不会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6、与定植后田间管理不当有关早熟春甘蓝定植后如果不注意蹲苗,肥水过勤,致使植株生长过旺,容易延迟包球,并造成”未熟抽薹现象。

预防甘蓝未熟抽薹

预防甘蓝未熟抽薹

D
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 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甘蓝生长
3
甘蓝抽薹的应对 措施
及时采收
观察甘蓝生长情况, 判断是否达到采收 标准
及时采收,避免甘 蓝过度成熟导致抽 薹
采收后,注意保持 甘蓝的新鲜度,避 免长时间存放
采收后,及时进行 销售或加工,避免 甘蓝品质下降
1
2
3
4
调整种植计划
01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根据当 地气候和甘蓝生长周期,选 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科学施肥:根据甘蓝生长需 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避免氮肥过量导致抽薹。
02
调整种植密度:适当增加种 植密度,提高甘蓝植株间的 通风透光性,降低抽薹风险。
0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 草,保持田间清洁,减少病 虫害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根据甘蓝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 磷、钾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抽薹。
避免温度波动: 保持温度稳定, 避免温度骤升骤 降,以免影响甘 蓝的生长
监测温度变化: 定期监测温室或 大棚内的温度, 确保温度控制在 适宜范围内
合理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根据甘蓝生长需求,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A
适时追肥:根据甘蓝生长情 况,适时追施叶面肥
C
B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干旱或积水
和品质下降
温度控制不当
1
甘蓝抽薹的主 要原因之一是 温度控制不当
2
温度过高或过 低都会导致甘
蓝抽薹
3
适宜的温度范 围是15-25摄
氏度
4
保持适当的温 度可以预防甘
蓝抽薹
肥水管理不当

甘蓝先期抽苔的原因

甘蓝先期抽苔的原因

甘蓝先期抽苔的原因甘蓝是十字花科的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范围。

甘蓝在种植中经常会遇到先期抽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器官过早形成,导致花芽分化。

对甘蓝的产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种植户们的种植效益也会因此下降。

那么导致甘蓝先期抽苔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幼苗大小导致甘蓝先期抽苔的离不开幼苗原因。

幼苗的大小有着日历苗龄及生理苗龄两种。

在种植同一品种时,如果日历苗龄一致的话,那么长速快。

也就是生理苗龄大的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春化。

在正常情况下,幼苗的春化标准一般在6片叶子左右。

其中叶片的面积7厘米,茎秆粗0.5厘米左右时,幼苗的抽苔率是比较高的,因此百度文库要注意控制好幼苗的大小,减少先期抽苔的现象。

2、苗期温度温度对幼苗的生长也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如果在幼苗期温度较高的话,幼苗的生长速度虽然有所加快,但是也极易形成大苗。

而幼苗过大的话,会增加春化的几率,因此也就会提高抽苔率。

所以百度文库在种植甘蓝时,要根据育苗方式来合理调整播种期,保证温度在甘蓝的适宜生长范围内。

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幼苗的大小,其中对甘蓝育苗时,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便可有效减少抽苔率。

3、定植时间定植时间也是导致甘蓝先期抽苔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定植过早的话,幼苗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延迟缓苗时间,增加抽苔率。

但是也不能定植过晚,如果定植过晚的话,就会延长甘蓝的生长期。

无法在适宜环境中形成大球,最终成为半成株。

所以百度文库要根据种植地区合理的控制好定植时间。

例如在北方种植的时候,要适当晚定植,相反南方便要适当早定植。

能够有效的避免或是减少甘蓝先期抽苔。

4、气候原因最后导致甘蓝先期抽苔的一个原因就是气候环境不适了。

如果是早熟品种的甘蓝,在冬季种植时,温度高的话,会加快幼苗的生长,进入春季之后又出现倒春寒。

因此极易造成甘蓝先期抽苔。

而在南方越冬种植甘蓝时,因为秋天多余,并且入冬时间快,会抑制甘蓝的生长。

很容易在未成球之前就越冬,然后进入春季的长日照气候时,便容易出现先期抽苔现象。

怎样防治和治疗甘蓝抽薹

怎样防治和治疗甘蓝抽薹

01 Chapter定义原因甘蓝抽薹的定义和原因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虫害易发030201甘蓝抽薹对甘蓝生长的影响甘蓝抽薹的常见类型和症状02 Chapter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播种期选择抗抽薹品种适期播种施肥管理浇水管理合理施肥和浇水田间管理:如定植、中耕、除草等03 Chapter剪除抽薹在甘蓝抽薹初期,可以通过人工剪除抽薹部分的方式来防止抽薹扩散。

这种方法需要定期巡查甘蓝田地,及时发现并处理抽薹。

遮阳网覆盖使用遮阳网对甘蓝进行覆盖,可以降低光照强度,减少甘蓝抽薹的发生。

物理防治:如剪除抽薹部分化学防治: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矮壮素等,可以抑制甘蓝的生长,降低抽薹的发生率。

注意事项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药害发生。

同时,为了延缓甘蓝抽薹,可以适当地提前进行药剂处理。

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控制虫害生在抽薹的害虫上,降低害虫的数量,从而减轻抽薹的危害。

生态种植: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优化田间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从而降低甘蓝抽薹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甘蓝抽薹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手段,制定综合防治策略。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提高甘蓝的抗逆性,也是预防和治疗甘蓝抽薹的重要措施。

04 Chapter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避免甘蓝在幼苗阶段遭遇低温诱导抽薹。

合理播种施肥管理农民和园艺爱好者的注意事项农业措施生态防治化学防治防治甘蓝抽薹的综合策略生物防治技术深入研究甘蓝抽薹的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控制甘蓝害虫,降低抽薹风险。

抗抽薹品种的选育加强抗抽薹品种的选育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甘蓝新品种。

精准管理技术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甘蓝的精准管理,包括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甘蓝抽薹概率。

高丽菜越冬栽培先期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高丽菜越冬栽培先期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高丽菜又名包菜、卷心菜、圆白菜、大头菜、洋白菜,学名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 ,Brassicaceae )芸苔属(Brassica )植物的一种,全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按叶球形状可分为尖头类型(近似心脏形)、圆头类型(圆球形)和平头类型(扁圆形)。

江苏东台地区高丽菜种植面积有3333.33hm 2左右,除作鲜食外,主要依托江苏省翠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加工,制作脱水高丽菜、泡菜、酸菜,该公司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充分带动了当地高丽菜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但是,高丽菜越冬栽培极易早抽薹开花不结球,失去经济价值。

为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现将高丽菜越冬抽苔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先期抽薹原因高丽菜在未结球以前如遇低温条件,或在幼苗期就满足了其春化要求,栽植后一旦遇到长日照条件,就可能出现“未熟抽薹”现象。

1.1品种冬性不强先期抽薹现象和品种冬性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冬性强的品种与冬性弱的品种相比,前者不容易抽薹。

一般情况下,早熟圆头型品种冬性弱,不宜作越冬高丽菜栽培;而尖头型、平头型、生育期长的品种冬性强。

1.2出现异常气候冬季较正常年份气温偏高(暖冬)也助于抽薹。

1.3肥水管理不当冬前肥水充足、幼苗营养体过大,春后浇水追肥不及时、营养生长不良时,也易先期抽薹。

1.4播期过早幼苗过大越冬高丽菜播期过早,在低温(2~6℃)下通过春化形成花芽,增加了开花抽薹风险。

越冬高丽菜通过春化除低温条件外,还要求有相当大的幼苗。

因此,先期抽薹的原因,从栽培技术上看,主要是由于播种过早、幼苗生长快、植株大、茎粗超过0.6cm 以上,易于出现未熟抽薹现象。

2防治措施2.1品种选择是前提选择在当地已示范种植2年以上、冬性强的高丽菜品种,要求:品种登记证号齐全,适宜种植区域包含东台市,适宜种植季节为越冬栽培。

购买的种子要求:包装完整,标签合规,购买时要详细阅读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及主要性状、栽培措施、适应性和风险提示,按各品种的栽培技术要求种植。

春甘蓝早期抽苔预防办法

春甘蓝早期抽苔预防办法
03 。
抽苔现象分布范围
春甘蓝早期抽苔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的长江流 域和南方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于甘蓝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抽苔现象较为普遍。
此外,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春甘蓝早期抽苔现象有逐渐向北扩展的趋势 。
02
春甘蓝早期抽苔原因
品种选择不当
总结词
品种选择不当是春甘蓝早期抽苔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抽苔后的春甘蓝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甚至完 全失去商品价值。
3
抽苔开花会导致甘蓝叶球松散,花茎伸长,花 器官发育,花枝和花蕾出现。
抽苔现象发生时间
01
春甘蓝早期抽苔通常发生在早春季节,即2月份至3月份之间。
02
在这段时间内,由于温度波动较大,甘蓝容易感受到温度变化
,从而诱发抽苔开花。
特别是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春寒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甘蓝更容易出现抽苔现象
《春甘蓝早期抽苔预防办法 》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春甘蓝早期抽苔现象 • 春甘蓝早期抽苔原因 • 春甘蓝早期抽苔预防方法 • 春甘蓝早期抽苔防治方案 • 春甘蓝早期抽苔防治案例分析
01
春甘蓝早期抽苔现象
抽苔现象描述
1
春甘蓝早期抽苔是指甘蓝在越冬后,在未进入 正常采收季节之前就出现抽苔开花的现象。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施肥和灌溉是影响春甘蓝生长的重要因素,应合理安排肥料和水分的管理,促进春甘蓝的 正常生长。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根据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过早播种,以减少春甘蓝早期抽苔的风险 。
防治步骤和方法
选用良种
适期播种
科学施肥
合理灌溉

甘蓝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甘蓝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01
02
03
合理施肥
根据甘蓝生长需求,合理 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以防止植株过度生长。
控制浇水
在甘蓝生长期间,控制浇 水次数和水量,避免植株 过度生长。
除草防虫
及时除草防虫,减少对甘 蓝生长的干扰和影响。
05
甘蓝抽薹防治技术应用
农业防治技术应用
01
02
03
04
选用适宜品种
选择不易抽薹的甘蓝品种,如 中甘系列、8398等。

光照调节
适宜光照
甘蓝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 会导致植株徒长,容易抽薹。
光照管理
在甘蓝生长期间,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避免光照不足。在光照不足的情况 下,可以通过补光、增加叶面喷肥等 方式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
水分管理
适宜湿度
甘蓝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抽薹。
土壤养分不足
土壤中缺乏甘蓝所需的养分,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增加抽薹的风险。
土壤盐分过高
土壤盐分过高会对甘蓝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抽薹的风险。
03
甘蓝抽薹防治方法
温度控制
适宜温度
甘蓝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甘蓝的正常生长,导致 抽薹。
温度管理
在甘蓝生长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通过 遮阳、喷水等方式降低温度;在冬季低温时,可以通过覆盖薄膜、加温等方式提高温度
光照影响
光照不足
甘蓝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光照, 会促进花芽分化,导致抽薹。
光照时间短
甘蓝在幼苗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 如果光照时间不足,会影响其正常生 长,增加抽薹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冬甘蓝早期易抽薹原因及防治
晚播越冬甘蓝栽培一般是在9月份育苗,11月份利用棉花、水稻、果园、地瓜等晚茬地块栽培。

4月中旬收获。

一般亩收入3000元。

收益较好,受到广大种植户欢迎。

从播种到收获,经过较长时期的低温,容易发生早期抽薹现象。

抽薹后,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

越冬甘蓝为什么会出现早期抽薹?
主要因为甘蓝幼苗的叶片生长到一定数目、茎粗为0.6~1.6厘米以上时,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0℃~15℃),春化阶段便形成花芽而于次年春季抽薹。

早期抽薹是越冬甘蓝生产上的大问题。

国内外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抽薹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目前防止越冬甘蓝未熟抽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控制越冬植株大小,不使它感受足够的低温而孕蕾。

①严格掌握播种期和定植期。

播种期宜掌握在9月下旬,不宜过早,否则抽薹率较高。

定植过早,由于在大田营养面积较大,幼苗生长较快,越冬植株较大,因而容易发生未熟抽薹;播种愈晚,越冬植株愈小,发育愈晚,抽薹率也愈低。

但是,如果晚播也不利于甘蓝安全越冬。

②选用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品种。

如冬春2号、逢春等越冬甘蓝栽培不易抽薹。

冬春2号一般在9月底育苗,11月初大田移栽,该品种冬性较强。

耐零下16度低温不会造成未熟抽薹。

冬性弱的品种既使晚播,小苗越冬,也难以避免先期抽薹。

所以越冬甘蓝要避免早期抽薹,首先要解决甘蓝的品种问题。

好的品种就是丰收的保证。

总之,越冬甘蓝品种更新较慢,购种时一定要选择信誉高,推广时间长的品牌。

③控制苗期施肥。

若越冬甘蓝苗期施肥过多、越冬时植株过大,容易感受低温影响,通过发育,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故在定植后控制肥水,勿使冬苗生长过旺,可以减少早期抽薹率或避免发生先期抽薹。

在越冬甘蓝栽培技术上控制未熟抽薹是很重要的,但要高产还必须重视其它技术措施,如越冬甘蓝对追肥要求严格,掌握好追肥的时期,是防止先期抽薹的关键。

春季温度升高,植株生长加快,追肥促进生长,使生长进程超过发育进程。

既使发育的植株,由于追肥的关系,可使营养生长超过生殖生长,避免先期抽薹,达到完成结球的目的。

春旱时还应加强浇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