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常用统计技术ppt92.pptx

合集下载

工程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工程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 被抽中的个体称为样品,样品的数目称样本容量,n
4
第4页/共92页
3、统计推断工作过程
总体质量状况
推断 分析
生产过程 一批产品 是否正常 是否合格
样本质量特征值
随机抽样
样本
检测 整理
5
第5页/共92页
二、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
•( 一 ) 全 数 检 验 •( 二 ) 随 机 抽 样 检 验
6
第6页/共92页
➢ 总体也称母体,是所研究对象的全体。N ➢ 个体,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元素。 ➢ 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 一般把每件产品检测得到的某一质量数据(强度、几何尺寸、重量等)即质量
特性值视为个体,产品的全部质量数据的集合即为总体。
3
第3页/共92页
2、样本
• 样本也称子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根据对其研究结果推断总体质 量特征的那部分个体。
10
第10页/共92页
3. 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系统抽样,是将个体按某一特性排队编号后
均分为n组,这时每组有K=N/n个个体,然后在第一组内随机抽取第一件样
品,以后每隔一定距离(K号)抽选出其余样品组成样本的方法。如在流水作业
线上每生产100件产品抽出一件产品做样品,直到抽出n件产品组成样本。
,C类为一般因素。
32
第32页/共92页
2. 排列图的作法

1) 收集整理数据

2) 排列图的绘制
33
第33页/共92页
1) 收集整理数据
• 按不合格点的频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 检查项目,以全部不合格点为总数,计算各项的 频数和累计频率。
34
第34页/共92页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与方法(PPT 63页)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与方法(PPT 63页)

(2)计数值数据
数据的特征值:
计件 计点
表示通过记录所考察的子组中每个个体是 否具有某种特性(或特征),计算具有该 特性的个体的数量,或记录一个单位、一 组产品、或一定面积内此种事件发生的次 数所获得的观测值。
控制图的种类
计量值数据
控制图 —R Cpi X LIE
3SD
x —R
名称 均值—极差控制图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度分布的柱状图。由此图可计算出该特性值分布的
平均值、表准偏差、工序能力指数等参数。
SL
X
1
X LIE 8
1
频率 6
1 2
Cpi 8
SU
n=100 X=33.6 S=2.98 Cp=1.30
4 27。5
33。5
内径尺寸
3SDCpk=1.10
39。5
成型树脂内(c径m)尺寸的直方图
直方图
} 1、数据的分布形状
数据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 需要有目的地收集有关质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 纳、整理、加工、分析,从中获得有关产品质量或 生产状态的信息,从而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以 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对产品的设计、工艺进行 改进,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特性值
质量特性值通常表现为各种数值指标,即质量指标 一个具体产品常需用多个指标来反映它的质量
常规控制图的原理——正态分布的参 数
平均值(μ)
此参数是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参数,即它只决定曲线 出现频率最大数值位置而不改变正态曲线的形状
Cpi X LIE 3SD
常规控制图的原理——正态分布的参 数
标准偏差(σ)
此参数是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即它决定了曲线 的“高”、“矮”、“胖”、“瘦”

质量统计.ppt

质量统计.ppt

A
B
C
C
B
A
x
• 控制图中1点落于中心线一侧的概率为0.50,则连续9点落于中心线同 一侧的概率为0.509 =0.00195。 •连续9点落于中心线以下,则反应了参数μ的减小,若连续9点落于中心 线以上,则反应了分布参数μ的增大。
控制图判稳准则 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就认为过程处 于稳态: 1. 连续25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 2. 连续35个点子至多1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 3. 连续100个点子至多2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
2024/10/8
27
统计过程控制-控制图判断
控制图判异准则(过程异常的检验模式) 准则1:点落在A区以外
P-Value:0.000
1.02
1.12
1.22
1.32
1.42
Average: 1.18537 StDev: 0.0835489 N: 125
C2
Anderson-Darling Normality Test A-Squared: 0.206 P-Value: 0.867
P-Value:0.867
正态分布的要素: 1.平均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中 心位置; 2.标准偏差: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 宽窄。
2024/10/8
7
统计学基本知识-正态分布
下面是用新络纳素片含量指标50批数据画出的频率直方图。
红线是拟合 的正态密度 曲线
2024/10/8
8
3 准则
统计学基本知识-正态分布
X
可以认为,随机变量X的取值几乎全部集中在
用以表明一批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另一参数 s
n
(Xi X)2
i1
n 1

质量管理概述及统计技术(ppt 100页)

质量管理概述及统计技术(ppt 100页)

20.10.2019
7
3、质量管理四个发展阶段的特性比较
比较项目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
管理对象 产品和零件质量 过程质量 寿命循环全过程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范围 产品及零部件
工艺系统
全过程和全体人员
各种过程
管理重点
制造结果
制造过程
一切过程要素
过程运行质量
评价标准 涉及技术 管理方式 管理职能 涉及人员
20.10.2019
11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2)
(1) 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否则不是全面质量管理。 (2) 强调组织内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参与。 (3) 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 (4)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强有力而持续的领导和参与。 (5) 强调抓住管理思想、质量目标、
20.10.2019
10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1)
全面质量管理集中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的理 论体系和工作方法。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 质量管理的“纲”,企业只有认真贯彻全面质量 管理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进行 质量管理,才能保证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用户 满意的产品。
20.10.2019
30
常用统计技术
(7)由左到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以%表示), 并画出累计颇数曲线,此曲线又叫帕累特曲线,用来 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
20.10.2019
31
常用统计技术
应用实例:某卷烟车间在2001年第四季度对成品抽样后得 到外现质量不合格项目的统计资料,如表2-2-1所示。

质量常用的统计技术

质量常用的统计技术

(5)写出回归方程: 或
上例:
画出的回归直线一定通过(0,a)与

两点
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上述的相关系数;
二是用方差分析方法(为便于推广到多元 线性回归的场合),将总的离差平方和分解成 两个部分:回归平方和与离差平方和。
总的离差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 离差平方和: 且有ST=SR+SE,其中 它们的自由度分别为:
二、单因子方差分析
假定因子A有r个水平,在Ai水平下指标服从 正态分布,其均值为 ,方差为 ,i=1,2, …, r 。每一水平下的指标全体便构成一个总体,共有 r个总体,这时比较各个总体的问题就变成比较 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同的问题了,即要检验如 下假设是否为真:
当 不真时,表示不同水平下的指标的均 值有显著差异,此时称因子A是显著的,否则 称因子A不显著。检验这一假设的分析方法便 是方差分析。
这时需要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首先是收 集数据(xi,yi),i=1,2, …,n。现从生产中收集到表 2.2-1所示的数据。
表2.2-1 数据表
一、散布图
y
60
50
40
x
0.10
0.15
0.20
[例2.2-1]的散布图
二、相关系数全在一条直线上,称为两个变量有线性相关 关系,可以用相关系数 r 去描述它们线性关系 的密切程度
这里乘以m是因为每一水平下进行了m次试验 。
二是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即使在同一水平下 获得的数据间也有差异,这是除了因子A的水平 外的一切原因引起的,我们将它们归结为随机误 差,可以用组内离差平方和表示:
Se:也称为误差的离差平方和
可以证明有如下平方和分解式: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PPT课件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PPT课件
②作出主干与结果(特性)并选取影响结果的要因。一般解决加 工不良或散差等质量特性一类的问题,可将原因大致分为材 料、设备、人员、制造和加工、测量方法等大枝。再对大枝 的分类项目细究下去,进一步画出中枝和细枝,直到可采取 措施处置或可想见的原因为止。
24.07.2020
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
6
④一个结果(特性)作一个因果图。如同一零件有 两个缺陷项目,则应分别作因果图。
⑤改变思路。对原因的意见难以提出时,改变思 路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把寻找提高的 因素改变为寻找障碍的因素。
24.07.2020
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
15
二、树图(系统图)
▪ 含义: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
因果图的作图步骤(续)
③检查原因是否有遗漏,如有遗漏应予以补充。 ④对特别重要的原因应附以标记。各种原因对结果的影
响不同,应将重要原因标以记号。标有标记的原因不 能太多,一般不超过4—5项。 ⑤记载因果图的标记及有关事项。例如产品名称、生产 数量、参加人员、单位、制图者、日期以及制图时的 生产状态等。
24.07.2020
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
11
▪ ③原因罗列型。原因罗列型是把所考虑到的全部 因素不分层次罗列出来,再根据因果关系整理这 些原因项目,然后作出因果图。即先罗列,再整 理。这种作法不采取按原因粗分类或按工序顺序 追查原因,而是自由地提出所有可能原因.
▪ 原因罗列型因果图的优点是不易漏掉主要原因, 并通过原因与结果间的多种连接方法,丰富了因 果图的内容。其缺点是结果与小枝间难于连接, 且作图比较麻烦。
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