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GBT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合集下载

新国标下的交流充电桩电源及信接口解决方案精修订

新国标下的交流充电桩电源及信接口解决方案精修订

新国标下的交流充电桩电源及信接口解决方案精修订新国标下的交流充电桩电源及信接口解决方案SANY标准化小组#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新国标下的交流充电桩电源及信号接口解决方案摘要传导式交流充电桩是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2016年初,国家颁布了针对充电桩的新标准。

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国标对交流充电桩的一些技术要求,并推荐了典型的电源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一、新国标对交流充电桩的要求2015年底国家发布了GB/T20234.1-2015、GB/T20234.2-2015、GB/T18487.1-2015等标准。

对比之前的版本,新国标修改和增加了一些对交流充电桩的要求。

例如: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流从“不超过32A”,修改为“不超过63A“;又如:在车辆接口、供电接口方面有了规定:交流充电电流大于16A时,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应具有锁止功能,该锁止功能应符合GB/T20234.1-2015的相关要求。

另外,考虑到充电桩使用的环境及EMC方面特性,内部的辅助电源在这方面的性能与整机要求相一致,简单罗列环境条件与电磁兼容性如下:1.1环境条件工作环境温度:-20℃~+50℃;相对湿度:5%~95%;海拔高度≤2000m;在特殊环境下,充电机的使用应在厂家和用户之间进行协商;使用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不含有腐蚀性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

1.2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抗扰度:充电机应能承受GB/T17626.2—2006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接触放电试验电压6KV,空气放电试验电压8KV;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充电机应能承受GB/T17626.3—2006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频率范围80~1000MHz,试验场强10V/m,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充电机应能承受GB/T17626.4—2008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在输入输出端口试验电压2KV,重复频率5kHz和100kHz;浪涌(冲击)抗扰度:充电机应能承受GB/T17626.5—2008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线-线:1KV,线-地:2KV;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交流充电桩在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11的规定,试验电压等级0%~70%,试验3次;对于抗扰度试验,判定的标准有如下2类结果认为合格:A类:试验时和试验后交流充电桩均能正常工作,不应有任何误动作、损坏、死机、复位现象,数据采集应准确;B类:试验时交流充电桩可以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液晶显示瞬时闪屏等,其他功能和性能都应正常,试验后无需人工干预,交流充电桩应可以自行恢复,所有保留数据不应丢失。

中电联刘永东:新国标是充电桩互联互通的基础

中电联刘永东:新国标是充电桩互联互通的基础

中电联刘永东:新国标是充电桩互联互通的基础2015年12月28日,历时两年修改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关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公告。

充电“新国标”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接口国际标准上,世界上直流充电有四种技术方案,欧标、美标、日本标准和中国标准。

但是未来在中国,只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国外的企业要适应我们的标准,进行改进。

”作为新国标起草单位之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2015年12月31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

据了解,特斯拉已经明确表态,一定按照中国的新标准来做。

特斯拉要在中国建一个实验室,用来测试这些相关设备如何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实际上,“充电新国标”出台的意义在于统一了充电接口,这是充电桩系列问题的关键,为下一步充电桩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2016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化普及做好了铺垫。

充电桩互联互通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充电过程的互联互通,相当于充电的兼容性问题,也就是说车主找到桩之后能充上电;第二是信息的互联互通,用户要找到一个平台,知道充电桩在哪,这些桩实际上代表的是背后的运营商,运营商之间也需要平台来解决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设备信息;第三是交易的互联互通,国网有自己的APP,有自己的用户和充电卡,普天也有自己的app和充电卡,这里面需要解决不同充电平台统一交易方式的问题。

“现在统一标准出台后,为产业下一步大规模发展,为提高充电快捷性、兼容性、安全性提供基础和支撑。

”刘永东强调。

新国标更注重广泛性《21世纪》:新国标与以往的标准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同?刘永东:这五项标准非常重要是基础,和我们以往做的标准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更加重视广泛性,不同的工业设备企业、汽车企业、制造企业、车企、检测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国内的企业都参与修订。

交流充电桩国标

交流充电桩国标

交流充电桩国标摘要:1.交流充电桩国标的概述2.交流充电桩国标的意义3.交流充电桩国标的主要内容4.交流充电桩国标的实施及影响正文:一、交流充电桩国标的概述交流充电桩国标,即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国家标准,是我国为了规范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安全,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式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等内容。

二、交流充电桩国标的意义1.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安全:交流充电桩国标对充电桩的设计、制造、使用和检测等环节提出了详细的安全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了电动汽车充电事故的风险。

2.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交流充电桩国标统一了充电桩的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充电设施的互操作性,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和应用。

3.提高充电设施建设质量:交流充电桩国标对充电桩的性能、型式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升充电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交流充电桩国标的主要内容1.术语和定义:交流充电桩国标明确了充电桩、充电机、充电控制器、充电模块等术语的定义。

2.分类:根据充电方式、输出功率、安装方式等特点,将交流充电桩分为不同的类别。

3.型式要求: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结构、尺寸、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4.功能要求:明确了交流充电桩应具备的充电控制、保护、通信等功能要求。

5.性能要求:对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效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

6.安全要求: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防误操作、防火、防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安全要求。

7.试验方法:交流充电桩国标提供了一系列试验方法,用于检验充电桩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检验规则:明确了充电桩的检验周期、抽样检验、判定规则等内容。

四、交流充电桩国标的实施及影响交流充电桩国标的实施,对于规范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提高充电设施质量和安全性,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标GBT 34657-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解决方案

国标GBT 34657-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解决方案
2) 充电桩正常主动停止充电状态转换不符合
3) 充电桩正常被动停止充电状态转换不符合
3、充电异常检测及故障响应不符合标准要求 测试要求: GB/T 18487.1-2015中A.3.10规定了非正常条件下充电结束或停止。 1) 充电过程中检测点1电压异常时,充电停止不符合
2) 充电过程中检测点4状态异常时,充电停止不符合
载。 坚固的外壳,适合户外移动使用- IP67;用于现场应用或实验室用途。
应用
检测充电状态 验证状态变化 检测停止事件 检测干扰 检查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值 检查辅助电压/电流值 将信号与传达的值进行比较 检测充电问题的原因 检测安全问题(触点温度过高,电压和电流峰值,缺少焊接检查等) 电动汽车的全面模拟 充分模拟充电器 测试库 稳健性测试 故障注入的其他硬件 可用的不同电源和负载,用于控制装配到充电过程。可根据要求整合客户的电源和负
2) 在充电过程中,BMS发送BMV、BMT、BSP报文的多包请求,充电机均未作出响应。
3) 预留位未按标准要求填充1,可选项在选择发送时报文格式不符合或者不发送 时未填充1;报文长度未按实际长度发送,而是按8字节发送。
4) 报文周期超出误差允许范围。
4、时序匹配不符合要求
测试要求: 参照 GB/T 27930-2015 通信报文和控制时序应严格遵循附录 A.2 的 规定。 测试结果: 1) 参数配置阶段,充电机未闭合 K1K2,发送 CRO(0xAA)准备就绪报文。 2) 充电机接收到电池异常状态信息(BSM 报文),未停止充电。 3) 充电机暂停充电时,CCS 报文中的禁止/允许充电字段未正确置位。 4) 发送/接收超时告警报文,充电机未停止充电。 5) 重连操作不符合要求。 5、充电机设计参数不符合通信要求 测试要求:充电机的设计参数满足通信要求。 测试结果: 1) 充电机只提供 24V 辅助电源,电动汽车不允许充电,无法通信。 2) 充电机绝缘监测的时间过长,造成 BMS 接收 CRM(0x00)报文 超时。 3) 充电机采集的电池电压值误差过大,误判电池电压不正常,无法 进入充电阶

交流充电桩新国标深入浅出

交流充电桩新国标深入浅出

交流充电桩新国标深入浅出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我国发布了新的充电桩国家标准,即《交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20234.3-2011)。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新国标的主要内容。

新国标对交流充电桩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充电桩的额定输出电流、额定输出电压、额定输出功率等参数都有具体规定。

其中,额定输出电流一般为16A、32A或63A,额定输出电压一般为220V或380V。

此外,新国标还规定了充电桩的工作环境温度、防护等级、外观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的制定,可以保证充电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充电服务。

新国标还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是评价充电桩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充电桩质量的关键环节。

新国标对充电桩的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例如,对于输入特性的测试,包括了输入电压波动、输入电流波动、输入功率波动等多个方面的测试要求,以保证充电桩在实际使用中能够稳定工作。

新国标还对充电桩的标识和用户指南进行了规定。

标识是充电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如充电桩的型号、额定功率等。

用户指南则是针对用户的操作和使用提供了详细说明,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充电桩。

这些标识和用户指南的规定,可以提高用户对充电桩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减少使用中的错误和事故。

新国标的发布,不仅对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用户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制造商和运营商而言,遵守新国标的要求,可以提高充电桩的质量和性能,增强品牌竞争力。

对于用户而言,可以通过了解新国标的内容,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充电桩,确保使用的安全和便利。

新国标《交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范了充电桩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提高了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充电服务。

新国标充电桩检测操作流程

新国标充电桩检测操作流程

新国标充电桩检测操作流程When it comes to testing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charging pile, it is essential to follow a specific operating procedure to ensure safety and efficiency. 针对新国家标准充电桩的检测操作,遵循特定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crucial to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user manual provided by the charging pile manufacturer. 首先,至关重要的是要熟悉充电桩制造商提供的用户手册。

The user manual will provide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how to properly connect the charging cable to the electric vehicle, how to initiate the charging process, and how to monitor the charging progress. 用户手册将提供如何将充电电缆正确连接到电动汽车、如何启动充电过程以及如何监控充电进度的详细说明。

Before testing the charging pile, it is important to inspect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equipment, including checking for any visible damage or loose connections. 在测试充电桩之前,重要的是要检查设备的物理状态,包括检查任何可见的损坏或松动连接。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研究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研究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研究郭昊; 李艺超; 刘凌飞【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3页(P157-159)【关键词】交流充电桩; 互操作性测试; 检测系统; 车辆控制器模拟盒【作者】郭昊; 李艺超; 刘凌飞【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222; 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2前言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充电基础设施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不断增长。

其中,对于私人而言,随车配备的交流充电桩或便携式缆上充电装置成为为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的首选方式。

在公共充电桩领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18-2019 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中,2018 年12 月数据显示,国内公共充电桩中交流桩数量为178364 台,占比为54%[1]。

交流充电桩将电网的交流电通过车辆接口传输给车载充电机,实现与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控制,车载充电机将交流整流为直流后,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交流充电桩的互操作性直接影响充电体验与充电安全,为保证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兼容性,判定交流充电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 部分:供电设备》中规定了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相关的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

本文首先介绍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原理,根据国家标准给定的交流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结构,提出了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车辆控制器模拟盒的电路设计。

1 互操作性测试系统设计原理分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时,交流充电桩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交流电能的输出控制,简单来说,交流充电桩在交流充电过程中只是起到接通和关断交流电的作用。

电动汽车与交流充电桩的信号交互是通过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实现的,充电连接方式C 的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如图1 所示。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交流充电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充电设备,它可以为电动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服务。

然而,随着使用量的增加,交流充电桩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加强对交流充电桩的监管和管理,各地相继出台了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是一项规范性的管理措施,旨在保障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具体而言,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内容: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对交流充电桩的检测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主要包括电气安全性、机械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检测内容。

其中,电气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检测内容,主要涉及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接地、绝缘电阻、漏电流等方面的检测。

2.检测标准: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对交流充电桩的检测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主要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

其中,国家标准是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的基础,行业标准则是对国家标准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检测机构: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规定了检测机构的资质要求和监管要求。

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且必须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这样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周期: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检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交流充电桩的检测周期为一年。

这样可以保证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检测结果: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规定了检测结果的处理和管理。

检测机构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检测结果。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交流充电桩,必须进行及时的整改和修复。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的实施对于保障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有效减少交流充电桩的故障率,降低交流充电桩的维修成本。

其次,它可以提高交流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增强用户的信心和满意度。

最后,它可以促进交流充电桩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电动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交流充电桩强制检定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它可以有效保障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GB/T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

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GB/T 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GB/T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

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1、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设备采用6U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GB/T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电压、电流、功率、CC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2、ACTE-2240H?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63A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GB/T 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S2和不具备S2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L1、N、PE、CP、CC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C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R2、R3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图3、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 外观
二、充电控制过程测试
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测试分为四个阶段: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各个阶段的测试目的为:
连接确认测试: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通过检测点1或检测点4的电压值来判断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的连接状态。

充电准备就绪测试: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检测到车辆准备就绪并启动充电。

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在充电过程中,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通过PWM信号占空比告知其最大可供电能力。

正常充电结束测试:检查供电设备在收到车辆停止充电指令时充电结束过程是否正常。

三、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本测试的目的是检查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控制各种状态跳转和时间间隔是否满足要求。

状态转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充电时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时序应满足GB/T 中和规定的要求。

图4、GB/T 中规定的交流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图
图5、GB/T 中规定的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状态转换
四、异常充电测试
在该测试要求中规定了很多充电现场可能遇到的异常场景,检测交流充电桩在遇到这些异常后可否稳定安全的停止充电。

针对交流充电桩的异常用例具体包括:
CC断路:在充电前和充电中,当供电接口断开时,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停止充电。

CP接地: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120Ω电阻将CP线接地,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PWM信号、K1和K2状态、充电状态。

PE针断线:在充电前和充电中,模拟断开PE线,并持续5s,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PWM信号、开关S2状态、充电状态。

输出过流:在充电过程中,模拟输出电流超过被测设备最大供电电流,检查供电设备能否停止充电。

断开开关S2:在充电过程中,当开关S2断开时,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中止充电且保持PWM输出。

五、回路电压测试
该测试项目针对交流充电桩的部分为CP回路电压测试,在充电前,当检测点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供电设备应能允许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当检测点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供电设备应能正常充电;当检测点的正电压超过标称值误差范围,供电设备应在50ms内识别连接故障,并不允许充电或停止充电。

图7、充电桩测试案例
通过上述的检测流程,可以为车企、桩企加速车桩互联互通性能适配改造提供支撑,最终使得新能源车主实现“放心充电、安心充电”,推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