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因素

影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因素

2709叫5;硬度的测定参照GB/T
531--1999;拉伸
强度的测定参照GB/T 528--1998;撕裂强度的测定 参照GB/T 529--1999;伸长率的测定参照GB 528—
82.
多元醇舭硬度帅MP皴a翟3慨篙皴
PES一1 PES-2 PES_3 75~80 70~75 75~80 80~85 85~88 34 29 20 25 29 80 65
醚或聚酯、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交联剂聚合而成,聚
慢升至160~180。C并保温2~3 h,主要是调整聚酯 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心J。然后再将温度缓
慢升至220—2300C,当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 80%一90%时,保温2 h,取样测其酸值、羟值和水分 等指标。然后开始抽真空,逐渐提高真空度,达到最 大真空度(0.67 kPa)约需4 h。高真空期间,每间隔
醚键的内聚能较低,而且相邻的亚甲基被醚键的氧
TPU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定伸强度等力学 性能,而伸长率降低。表2列出了不同用量的扩链
剂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异氰酸 酯指数(R)为1.03。
表2 扩链剂对TPU力学性能的影响
原子所分开,被分开的亚甲基上的氢原子也被隔离
较远,削弱了亚甲基的氢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力H J。因此,由聚醚多元醇聚合而成的热塑性聚氨
橡胶弹性、升高温度时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合成
材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和耐低温脆性优
异,并且其硬度能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等优良性能,可
通过注塑、挤出、压延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制品,在国 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制鞋行业、医疗卫生、服装面料
和国防用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据报道…,21世 纪初,全球聚氨酯弹性体的产量已突破100万t/a, 年平均增长率在5%左右,其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 体的产量逐年增加,现已占弹性体总量的35%左 右,因此发展前景较好。 从化学组成上分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由聚

提高聚氨酯耐温性

提高聚氨酯耐温性

提高聚氨酯耐温性聚氨酯弹性体是以二异鼠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为基本原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粘接性好等优异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80°C, 100°C以上材料会软化变形,机械性能明显减弱,短期使用温度不超过120°C,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许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形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制备了许多耐热性能优良的材料,使其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但是聚氨酯弹性体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其耐热形变因素很多。

作者从低聚物多元醇、异鼠酸酯、扩链剂、催化剂、聚合工艺条件、引入分子内基团、加入填料、与纳米材料复合等方面综述了弹性体耐热性的影响因素。

1原料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影响聚氨酯弹性体由软段(低聚物多元醇,主要分为聚酯型、聚醛型和聚烯怪型多元醇等)和硬段(二异氛酸酯和扩链剂)组成。

低聚物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分散的,而多异氛酸酯往往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异构体的存在会破坏硬段的规整性,使得弹性体的耐热性降低。

严格控制原料的纯度,降低缩二淼和腺基甲酸酯等热稳定性差的基团的摩尔分数,可以提高弹性体耐热性。

低聚物多元醇不同结构的低聚物多元醇与相同异鼠酸酯反应生成的氨基甲酸酯,其热分解温度相差很大,伯醇最高,叔醇最低,这是由于靠近叔碳原子和季碳原子的键最容易断裂的缘故。

由于酯基的热稳定性比较好,而瞇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容易被氧化,所以聚酯型聚氨酯耐热性能比聚醛型聚氨酯好。

由聚酯所制备的聚氨酯,聚酯类型的不同对热性能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聚瞇型聚氨酯,聚醛的类型对其耐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由甲苯二异鼠酸酯(TDI)、3,3•-二氯-4, 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分别与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四氢咲喃醛二醇(PTMG)所制备的聚氨酯,放入121°C环境下老化7天后,二者的拉伸强度存在明显差别,前者室温下拉伸强度保留率为44%,而后者保留率为60%o低聚物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链长对聚氨酯热降解的特征分解温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刘凉冰研究了聚酯型和聚瞇型聚氨酯的降解机理,并分析了影响其耐热性的因素,得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优于聚醛型的结论。

聚氨酯是含有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是含有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是含有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Polyurethane ,英文简称PU)是一种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并具有多个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其原材料可分为异氰酸酯类(如MDI 和TDI)、多元醇类(如PO 和PTMEG)和助剂类(如DMF)。

聚氨酯材料与传统材料性能比较:相比较材料聚氨酯性能优越之处金属材料重量轻、耐腐蚀、加工费用低、耐损耗、噪音低塑料耐磨、不发脆、具有弹性记忆橡胶耐切割、耐撕裂、高承载性、耐臭氧、透明或半透明、耐磨、可灌封、可浇注二、聚氨酯的上下游产业链(聚氨酯上游原料+ 聚氨酯下游制品)(一)聚氨酯上游原料(二)聚氨酯下游制品一个更具体的图三、聚氨酯产业链总结一个简单的图:聚氨酯弹性体: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官能团(-NH-COO-)的弹性体聚合物,是由交替的软、硬段组成的多嵌段共聚物,其结构通式为(A-B)n。

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500-3000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B为硬段,由异氰酸酯与小分子扩链剂(醇或胺)反应而成。

特别性能:耐磨、耐水、耐油、耐腐蚀、耐老化、耐辐射、耐低温、强度大,硬度和拉伸率可调范围宽。

是性能优良的塑料。

主要内容1、合成方法:一步法、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

2、原料: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增塑剂、阻燃剂、填料。

3、弹性体种类:CUP(浇注型)TPU(热塑型)MPU(混炼型)4、决定弹性体性能的因素。

5、弹性体常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①R-NCO+R’-OH=R-NHCOO-R’ (扩链反应)异氰酸酯醇聚氨酯②R-NCO+R’-NH2=R-NH-CO-NH-R’ (固化反应)异氰酸酯胺(扩链剂)脲③R-NCO+H2O =R-NH2+CO2 (发泡反应、原料含水)异氰酸酯水胺二氧化碳原料含水会发生③和②反应,即产生气泡又会使预聚体固化,即损坏设备,又破坏原料,因此原料含水要严格控制。

一步法预聚体法多元醇:聚酯:PEA(己二酸乙二醇酯)PCL(聚己内酯)聚醚:PTMG(四氢呋喃醚)PPG(聚丙二醇)聚碳酸酯多元醇:PCDL可用于弹性体、胶黏剂异氰酸酯:TDI、MDI、特殊异氰酸酯扩链剂:①胺类(TDI型弹性体):MOCA(苏州湘园化工)、E-300端氨基聚醚②醇类(MDI型、胶黏剂里较多使用):BDO、HQEE③醇胺类: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催化剂:①叔胺类-催化异氰酸酯和水反应既发泡反应脂肪胺类、脂环胺类,芳香胺类、醇胺类常用的有三亚乙基二胺A33、二甲基氨基乙基醚A1、二甲基环己胺4#、DMP-30在弹性体内有胺类扩链剂存在下基本不使用催化剂。

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

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

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二、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能特点 (5)2.1 基本概念 (6)2.2 性能特点 (7)三、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理论基础 (8)3.1 老化机理 (9)3.2 老化影响因素 (10)四、聚氨酯弹性体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 (11)4.1 高温环境 (13)4.2 低温环境 (14)4.3 湿热环境 (15)4.4 其他环境因素 (16)五、聚氨酯弹性体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 (17)5.1 紫外老化 (19)5.2 臭氧老化 (19)5.3 电离辐射老化 (20)六、聚氨酯弹性体老化性能改进方法 (21)6.1 材料选择与优化 (22)6.2 添加剂应用 (24)6.3 表面处理技术 (25)七、结论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研究和分析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关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特点、老化过程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通过对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为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应用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聚氨酯弹性体(Polyurethane Elastomer)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氨酯弹性体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紫外线辐射、化学介质等,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出现老化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聚氨酯弹性体的使用寿命,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研究聚氨酯弹性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性能,对于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广泛且深入,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行业的运行安全和产品质量。

脂肪族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机理及热稳定性

脂肪族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机理及热稳定性

2016年第35卷第11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3585·化工进展脂肪族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机理及热稳定性崔喜,刘冰灵,赫崇衡,田恒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摘要:采用酯交换缩聚法,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和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U)为原料,以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制备脂肪族聚醚型聚氨酯(PU)弹性体。

用TGA和FTIR考察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机理及原料组成对聚氨酯热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分别为硬段(氨基甲酸酯)和软段(聚醚多元醇)的降解,其中硬段(氨基甲酸酯)的降解主要降解产物为碳化二亚胺、CO2、四氢呋喃及水,软段(聚醚多元醇)的降解主要产物为四氢呋喃和水。

随着硬段含量的降低,聚氨酯弹性体初始热降解温度由282℃上升至327℃,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升高。

关键词:酯交换缩聚法;聚醚型聚氨酯;热降解机理;热稳定性;热解中图分类号:TQ 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11–3585–05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11.030Research on thermal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aliphatic polyether-polyurethane elastomerCUI Xi,LIU Bingling,HE Chongheng,TIAN Hengshu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Abstract:Aliphatic polyether-polyurethanes elastomer(PUs)were prepared by transesterification polycondensation from 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PTMEG),dimethyl-hexane-1,6-dicarbamate (HDU)and 1,4-butanediol in the presence of dibutyltin oxide as catalyst.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PU and effects of raw material ratio on its thermal stability were examined by TGA and FT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 samples presented a two-stage degrad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urethane hard segment and PTMEG soft segment,and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urethane hard segment included carbondiimide,CO2,tetrahydrofuran(THF)and water,while that of PTMEG soft segment were tetrahydrofuran(THF)and water. Moreover,thermal stability of PU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hard segment content,and the initial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was raised from 282℃ to 327℃.Key words:transesterification polycondensation;polyether-polyurethane;degradation mechanism;thermal stability;pyrolysis传统聚氨酯(PU)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耐磨耗、耐辐射等诸多优点,但耐热性较差,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80℃[1-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温加工或使用等方面的应用。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2.4.3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0
氮丙啶基团可在酸存在下开环,与 水性聚氨酯形成交联结构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1
2.4.4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2
2.4.5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3

在聚氨酯的耐老化研究中,
① 使用了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 ② 以羟基硅油为改性剂,以硅烷偶联剂为交联剂; ③ 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交联结构;
线性链的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的相结构
合成、加工方法与工艺条件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4
①软硬段尺寸 ②微相分离程度 ③形成分子链间共价键和氢键的能力 ④链段中和区域结构中凝聚链段间形成范德华力 相互作用的趋势 ⑤所用异氰酸酯组分中芳香族环或脂环族环结构 的尺寸和对称性 ⑥分子链的连接程度 ⑦经受加工受热过程后链段的定向作用 ⑧结晶相的类型和含量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36


聚合工艺条件对弹性体耐热性影响
控制缩二脲与脲基甲酸酯的生成 预聚法和半预聚法就要好一些



纳米粒子和填料复合对弹性体耐热性的影响
聚氨酯-蒙脱土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 碳酸钙、炭黑、石英石、碳纤维、玻璃纤维、尼龙、 固化树脂颗粒等填料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4
2010.1
2.2.1
郝文涛,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15
制备过程
首先将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为2:1
的比例混合。 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 再将磨料和稀土抛光剂按比例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浇 注到模具中,最后加热固化成型。

MDI_50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MDI_50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称取 90g 的 预 聚 体,按 扩 链 系 数 [- OH]/[- NCO]为0.9加入 MOCA 扩 链 剂,搅 拌 均 匀 后 倒 入 预 热好的模 具 (模 具 规 格:170mm×170mm×2mm)中, 放在硫化机硫化0.5h,然 后 放 入 110℃ 的 烘 箱 中 二 次 硫化10h。得 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试样,进行各项 性能测试。 1.3 性 能 测 试
表1 预聚体游离-NCO 质量分数对 MDI-50 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the content of free -NCO in prepolym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DI-50PUE
Mass fraction Hardness of-NCO/% (shore A)
从图1可以看出mdi50型预聚体在2279cm1处出现nco的吸收峰在1720cm1处出现氨基甲酸酯中的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且在3283cm1出现了nh伸缩振动峰吸收峰表明已合成mdipue的曲线可以看出在合成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后2279cm1出现nco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而在3283cm1处出现的nh伸缩振动峰吸收峰的强度明显增2974cm1处和2877cm1处的两个吸收峰是聚醚软段ch2的变形振动1112cm1醚键coc对称伸缩振动1537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骨架上cc的伸缩振动表明该样品的异氰酸酯是芳香族异氰酸酯软段为聚醚型
FTIR 分析:用 FTIR-8400s型红外 光 谱 仪 进 行 红 外 光 谱 测 试,测 试 采 用 溴 化 钾 片 涂 膜 法,分 辨 率 4cm-1,扫描次数为 36 次,波 数 范 围 500~4000cm-1。 TG 分析:用 WCT22型 微 机 差 热 天 平 进 行 热 重 分 析, 试样为4~10mg,N2 气 氛,气 流 量 为 80mL/min,测 试 范围50~600℃,升 温 速 率 10℃/min。DSC 分 析:用 Q2100型示差扫描量热仪进行 DSC 分析,N2 气氛,流 量 为 35mL/min,升 温 速 率 10℃/min,温 度 范 围 -85~250℃。 力 学 性 能 测 试:力 学 性 能 测 试 用 WDW-2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 试 验 机,并 参 照 GB528— 1998 硫 化 橡 胶 性 能 的 测 定 方 法 进 行 。

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及应用

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及应用

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与应用1.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出众,任何其他橡胶和塑料都无与伦比。

而且聚氨酯弹性体可根据加工成型的要求进行加工,几乎能用高分子材料的任何一种常规工艺加工,如混炼模压、液体浇注、熔融注射、挤出、压延、吹塑、胶液涂覆、纺丝和机械加工等。

聚氨酯弹性体的用途十分广泛,产品几乎遍及多用领域。

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出众,主要表现在弹性体兼备了从橡胶到塑料的许多宝贵特性。

(1)硬度范围宽。

而且在高硬度下仍具有良好的橡胶弹性和伸长率。

(2)强度高。

在橡胶硬度下他们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比通用橡胶高得多;在塑料硬度下,他们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又比塑料高得多。

(3)性能的可调节范围大。

多项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均可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方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满足用户对制品性能的不同要求(4)耐磨。

有“耐磨橡胶”的佳称。

特别是在有水、油等润湿介质存在的工作条件下,其耐磨性往往是普通橡胶材料的几倍到几十倍。

金属材料如钢铁等虽然很坚硬,但并不一定耐磨,如黄河灌溉区的大型水泵,其过流部件金属口环和保护圈经过大量泥沙的冲刷,用不了几百小时就严重磨损漏水,而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包覆的口环和保护圈则连续运行1800小进仍未磨损。

其它如碾米用的砻谷机胶辊、选煤用的振动筛筛板、运动场的径赛跑道、吊车铲车用的动态油密封圈、电梯轮和旱冰鞋轮等等也都是聚氨酯弹性体的用武之地。

在此需提到的一点是,要提高中低硬度聚氨酯弹性体制件的摩擦系数,改善在承载负荷下的耐磨性能,可在这类聚氨酯弹性体中添加少量二硫化铝、石墨或硅油等润滑剂。

(5)耐油。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油性不低于丁腈橡胶,与聚硫橡胶相当。

(6)耐臭氧性能优良。

(7)吸震、抗辐射和耐透气性能好。

(8)加工方式多样,适用性广泛。

聚氨酯弹性体既可跟通用橡胶一样采用塑炼、混炼、硫化工艺成型(指MPU);也可以制成液体橡胶,浇注模压成型或喷涂、灌封、离心成型(指CPU);还可以制成颗粒料,与普通塑料一样,用注射、挤出、压延、吹塑等工艺成型(指CP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青岛科标分析
聚氨酯弹性体是以二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为基本原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粘接性好等优异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80℃,100℃以上材料会软化变形,机械性能明显减弱,短期使用温度不超过120℃,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许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形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制备了许多耐热性能优良的材料,使其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但是聚氨酯弹性体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其耐热形变因素很多。

1.原料对弹性体耐热性影响
1)低聚物多元醇:不同结构的低聚物多元醇与相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氨基甲酸酯,其热分解温度相差很大,伯醇最。

高,叔醇最低。

由于酯基的热稳定性比较好,而醚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容易被氧化,所以聚酯型聚氨酯耐热性能比聚醚型聚氨酯好。

由聚酯所制备的聚氨酯,聚酯类型的不同对热性能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2)异氰酸酯:硬段是影响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的主要结构因素。

一般情况下,异氰酸酯纯度越高,异构体越少,生成的聚氨酯弹性体规整度、对称性越高,耐热性越好。

结构规整的异氰酸酯形成的硬链段极易聚集,提高了微相分离程度,硬段间的极性基团产生氢键,形成硬段相的结晶区,使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熔点。

另外,异氰酸酯过量的前提下加入三聚催化剂或进行后硫化的工艺措施,可在弹性体中形成稳定的异氰酸酯交联,从而使弹性体的耐热性能提高。

3)催化剂:脂环族异氰酸酯反应活性较低,反应体系须加催化剂,以促进反应按预期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最有实用价值的催化剂是有机金属化合物,高分子的有机羧酸、叔胺类化合物也对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交联剂:聚氨酯弹性体的优良特性与其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结构密切相关。

有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交联剂三元醇N3010,聚氨酯弹性体在硬段间形成交联,透光率、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与未加交联剂的聚氨酯弹性体相比有明显提高。

5)扩链剂:扩链剂对耐热性的影响与其刚性有关。

一般来说,刚性链段含量越高,弹性体耐热性就越好。

另外,扩链剂氢醌双羟乙基醚(HQEE)是一种新型无毒扩链剂,可以代替MOCA,有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弹性体中,能提高聚氨酯耐热性、抗撕裂强度和胶料贮存稳定性。

2、聚合工艺条件对弹性体耐热性影响
增加弹性体分子中脲基和氨基甲酸酯基的摩尔分数,减少脲基甲酸酯基、缩二脲基团的摩尔分数,可以提高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即严格控制工艺条件,特别是反应物的用量和纯度,使反应尽可能多生成脲基和氨基甲酸酯基,对改善弹性体的耐热性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专利报道采用半预聚法制得软化温度为147℃的聚氨酯弹性体。

另外, 120℃左右的温度下4 h以上的后硫化条件也可提高聚氨酯弹性体浇注胶的耐热形变性能。

3、改性对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的影响
1)有机硅改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其热变形温度可达190℃。

2)引入分子内基团: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分解温度主要取决于大分子结构中各种基团的耐热性。

软链段中如有双键,会降低弹性体的耐热性能,而引入异氰脲酸酯环和无机元素可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热性能。

3)与纳米粒子和填料复合:纳米材料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其分散相的尺寸至少有一维在纳米级范围内。

纳米粒子因独特的性能,与聚氨酯弹性体复合使其机械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可以增加弹性体的耐热性和抗老化等功能特性。

土中的硅酸盐起到了隔热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微米级无机填料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要明显优于普通聚氨酯弹性体。

改善聚氨酯弹性体耐热形变性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产品性能指标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确定可行工艺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