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草药对老年性肥胖的治疗效果

中医草药对老年性肥胖的治疗效果

中医草药对老年性肥胖的治疗效果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外貌和自信心,还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尤其是老年性肥胖,由于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减缓和身体机能下降,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然而,中医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对老年性肥胖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首先,中医草药能够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改善老年性肥胖。

根据中医理论,肥胖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气滞、湿浊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中草药,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例如,陈皮、山楂等草药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茯苓、泽泻等草药可以利尿排湿,减少体内湿气,从而减轻肥胖症状。

其次,中医草药还能够调节老年人的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容易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而高血脂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减少脂肪的积累。

比如,山楂、红豆杉等草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脂水平;薏苡仁、山药等草药则可以增加脂肪的代谢和消耗,减少脂肪的堆积。

除了调节内分泌和脂代谢,中医草药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问题。

便秘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进一步加重肥胖症状。

中医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

例如,芦荟、大黄等草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排泄;枸杞子、莲子心等草药则可以滋润肠道,缓解便秘症状。

此外,中医草药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性进食。

老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孤独感强,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导致情绪性进食,进而加重肥胖问题。

中医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安神、舒缓情绪的作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性进食的发生。

比如,当归、百合等草药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紧张和焦虑;枸杞子、柠檬等草药则可以提高心情,增加快乐感。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肥胖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机体脂肪组织过多积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之一,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到的辨证施治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展开论述。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肥胖症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体征和病因。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 脾胃湿阻型脾胃湿阻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停留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治疗时应通过舒缓脾胃、消除湿气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常采用祛湿健脾的方法,如服用陈皮、山楂等药物。

2. 肾阳虚型肾阳虚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肾阳功能不足,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肌肉松弛,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通过温补肾阳,增强人体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等。

3.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是指因情绪压抑、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疏通气血,减少脂肪囤积。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郁金等。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肥胖症的施治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定制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脾胃湿阻型的患者,应少食寒性、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对于肾阳虚型的患者,应多食温补的食物如桂圆肉、牛肉等。

2. 草药调理草药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茯苓、生大黄等,可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搭配使用。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肥胖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脏器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三、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疗法,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针对每位患者的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

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肥胖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近年来,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肥胖症采用的是个体化、综合施治的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草药疗法、针灸疗法等。

1. 饮食疗法中医药认为,肥胖症主要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等原因引起。

因此,饮食疗法主要通过调理脾胃、祛湿排热的方式来治疗肥胖症。

根据个体情况,中医师会制定相应的食谱,限制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并合理搭配草药调理饮食,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草药疗法中医药中有许多具有祛湿、燥湿、健脾、清热等作用的草药,在治疗肥胖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茯苓能改善脾胃功能,降低体内湿气含量;山楂能消食化湿,促进脂肪代谢;薏苡仁能健脾利尿,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配不同的草药方剂,进行个性化治疗。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调节内分泌水平,减少食欲,促进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

例如,中医常用的耳针、腹部针灸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肥胖症患者的治疗中。

二、中医药的有效性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相比于单一用药或节食减肥,在长期观察中,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效果更为稳定,并伴随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对比研究显示,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的体重下降速度更为平稳,减肥过程中的脂肪肝、血糖、血脂等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治疗肥胖症并非一劳永逸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需要时间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且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对于某些顽固性肥胖症患者,中医药可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因此,中医药治疗肥胖症仍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并不断提升治疗效果。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主要是以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区分。

体质量指数( BMI) 又称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 ]2,<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二)临床分型结合 1997 年全国第 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单纯性肥胖病》的标准,将单纯性肥胖划分为脾虚湿阻证、胃热湿阻证、肝瘀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五型。

1、脾虚湿阻证: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2、胃热湿阻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3、肝瘀气滞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细弦,苔白或薄腻,舌质暗红。

4、脾肾阳虚证: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苔白,舌质淡红。

5、阴虚内热证: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

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细数微弦,苔薄。

舌尖红。

二、治疗方法(一)中医药疗法中医药干预特别是针灸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较高的特点,一直以来被称做绿色减肥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药疗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

1、药膳与中医论治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药膳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选用茯苓、陈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苦瓜等组成饮食方。

①脾虚湿阻证食谱为荷叶茯苓粥或鲤鱼汤;平胃二陈汤加减: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法半夏、茯苓、枳实、川芎、夏枯草、石菖蒲等;②肝瘀气滞证山楂饮或玫瑰荸荠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赤芍、枳实、甘草、川芎、陈皮、香附、旋覆花、荷叶等③胃热湿阻证荷前粥;芩连二陈汤加减:黄芩、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车前子、大黄等;④脾肾阳虚证羊肉炒大葱或胡桃枸杞粥;右归丸加减:当归、制附片、肉桂、山茱萸、杜仲、莬丝子、熟地、山药、枸杞子、鹿角胶等⑤阴虚内热证百合山药枸杞粥。

中医药对肥胖症的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药对肥胖症的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药对肥胖症的综合治疗方法肥胖症是一种影响全球范围内大量人群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肥胖症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对肥胖症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脾胃论”,即将肥胖症归结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的器官,失调将导致湿浊内生、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形成肥胖。

因此,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功能。

二、中医药的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药强调合理饮食,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

常用的饮食原则包括少油少糖,多食蔬果,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过食寒凉和过食油腻食物等。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饮食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等方法能够使食物更利于消化吸收。

2.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脾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薏米、陈皮等,它们具有消食化湿、燥湿利尿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具有代谢调节和食欲抑制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大久保等,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和瘦身效果的达成。

针灸不仅能够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肥胖引起的相关代谢紊乱,如高血压、高血糖等。

4.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改善脾胃功能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肥胖症与脾胃气滞有关,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畅通,疏通气血,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5. 运动疗法运动在中医药治疗肥胖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强调通过运动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适合肥胖症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太极拳、气功等传统中医运动方式。

三、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优势中医药在肥胖症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1. 个性化治疗:中医药注重个体的整体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肥胖症中医治疗方法

肥胖症中医治疗方法

肥胖症中医治疗方法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中医认为,肥胖症属于体质失调,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针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方法:
1.饮食调理:中医强调根据个人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一般来说,应避免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物,以增加饱腹感。

此外,中医还推荐适量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豆、苦瓜等。

2.药物治疗:中医认为肥胖症属于湿热体质,因此一些清热利湿的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诃子瘦身胶囊、薏苡仁片等,这些中药通过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吸收等途径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对肥胖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枢、神阙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加速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4.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的疗法。

中医认为,肥胖症是由于体内湿气太重,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通过拔罐疗法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改善体质,减缓肥胖症状。

5.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手法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的疗法。

中医认为,肥胖症是由于体内湿气阻滞、气机不顺所致,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体质,从而减轻肥胖症状。

除了上述方法外,中医还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肥胖症的治疗也十分重要。

例如,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科学合理地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不仅有助于消耗卡路里,还可以增强体质,改善代谢功能。

中医治疗肥胖,这个处方效果最好!

中医治疗肥胖,这个处方效果最好!

中医治疗肥胖,这个处方效果最好!
方药:黄芪30g,党参、苍术、丹参、山楂、大黄、荷叶、海藻各15g,白术、柴胡、陈皮、姜黄、泽泻、决明子各10g。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分3次服。

早中晚饭前半小时各服1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理气,通腑导滞,降浊化饮。

主治:肥胖症。

病例验证:朱某,男,39岁。

患者嗜睡,喜食肥肉,体重逐年增加。

因自觉头昏、乏力、肝区不适、胃胀、大便不成形等。

1年前诊断为脂肪肝,服用西药效果不显。

主诉自觉症状未减,舌质暗,苔腻,脉弦缓。

血清胆固醇7.1mmol/L,三酰甘油2.55mmol/L。

脉症均属本方适应病症,故以本方治疗,服用30剂后,自觉症状消失,血清胆固醇5.54mmol/L,三酰甘油1.03mmol/L。

复查示脂肪肝消失,一年半后询问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温馨提示。

中医关于“肥胖”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肥胖”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肥胖”的证治分类一、胃热火郁1.临床表现: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2.证机概要:阳明火热内郁,耗伤津液,膏脂瘀积。

3.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4.代表方:白虎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前方清泄阳明胃腑郁热,后方通腑泄热,行气散结。

5.常用药:知母、石膏清泄阳明胃腑郁热;大黄清泄阳明大肠之热;芒硝逐痰消积;香附、枳壳理气疏郁;甘草、山药甘缓以助胃阴。

若消谷善饥、口苦、嘈杂较甚,加黄连苦寒泻火;口干多伏较甚,加大花粉、葛根清热生津;疲乏无力者,加太子参或西洋参补气。

二、痰湿内盛1.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十而不欲,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2.证机概要:痰湿内盛,困遏脾运,阻滞气机3.治法:化痰利湿,理气消脂。

4.代表方: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

前方燥湿化痰和胃,理气开郁消痞,后方利水渗湿。

5.常用药: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薏仁淡渗利湿;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实理气消痰;苍术、佩兰芳香化湿。

若胸满、胸闷甚者,加薤白、瓜皮化痰通阳,理气宽胸;脘痞甚者,加砂仁、豆蔻芳香化湿;舌质胖大明显者,加桂枝温化水气;湿邪偏盛,加苍术、薏苡仁、赤小豆、防己、车前子;痰湿化热,症见心烦少寐,纳少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加竹茹、浙贝母、黄芩、黄连、瓜蒌仁;痰湿郁久,阻气机,以致痰瘀交阻,伴见舌暗或有瘀斑者,加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泽兰。

三、气郁血瘀1.临床表现: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或涩。

2.证机概要:气郁不畅,血行不利,气瘀壅阻。

3.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4.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5.常用药:枳壳、柴胡、白芍、香附理气疏郁;桃仁、当归、红花、川芎、川牛膝活血化瘀;赤芍、生地黄活血养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中药一班杨翊涵1302010138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摘要】: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是什么,而很少人了解到什么是肥胖病。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了解,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

肥胖病在中医中的主要意见分为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瘀气滞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等五型为基本分型,并以此为基础施治。

【关键词】:肥胖病中医治疗中减肥药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储积过多,是能量摄取大于消耗的代谢性疾病,它不仅仅导致体态臃肿、行动笨拙,还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各种心脑血管的主要诱因。

众所周知,减肥过程艰辛,成果难以保持,单纯性肥胖减肥疗法应首选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在减肥不成功或有反复的病例,以及中重度肥胖者,宜配合中医药疗法。

中医在数千年的传承与积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体内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这种物质和我们肺里的“痰”有着类似的特征,所以在中医上有句很有名的话叫“肥人多痰湿”,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肥胖的原因是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而成,而水湿又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致,那么,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是肥胖形成的根本原因。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从根本上治疗肥胖症的道路。

在清代名医陈士铎的《石室秘录》中也记载了用健脾化痰来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他在书中对肥胖症的成因提出了精辟的论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

这句话就是说,肥胖的原因是因为体内多痰湿,痰湿生成又是因为脾气虚弱,对水湿的运化功能减退。

从而导致体内湿浊凝聚而成为痰湿。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陈士铎认为治疗肥胖症“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

这就是说:治疗肥胖症应该以补益脾气为主,化痰除湿为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除肥胖症。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

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

同时,中医可以针对不同的肥胖起因,做到对症下药。

相对西药而言,中药减肥副作用小甚至无,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以下便是几种利用中药减肥的代表方剂。

(一)决明子决明子,属于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可生用或炒用,又名草决明。

功效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热结便秘。

现代药理学研究,决明子含有蒽醌类的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决明素、甾醇和脂肪酸等。

有降血压、降血脂、抑菌等作用。

可治疗肥胖病、高脂血症、习惯性便秘、乳腺炎、口腔溃疡、白内障。

决明子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炒后泡茶饮。

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决明子有轻泻作用,可干扰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减肥降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

可以入汤剂、散剂、片剂,生用的泻下作用比炒用强,入汤剂的常用剂量10~15克,打碎后入汤剂煎效果好。

处方举例1:决明子15克、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防己1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湿作用,适用于肥胖病人脾湿痰阻证。

处方举例2:决明子15克、枸杞子10克、首乌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

水煎,取汁1500毫升,代茶饮。

可减肥,降血脂。

(二)荷叶荷叶属于睡莲科植物莲的叶片8-9月采收,晒干入药。

功效为清热利湿。

用于夏季暑热头痛眩晕,脾虚泄泻,多种出血症。

可入汤剂,用量3~12克,也可入丸剂、散剂,外用水洗剂。

药理学研究,荷叶含有莲碱、荷叶碱、莲甙、槲皮素、酒石酸、柠檬酸和鞣质。

荷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民间暑天服食荷叶粥,以祛除暑热。

常用来治疗肥胖病,尤其适用于夏季减肥,或用于肥胖病人脾虚湿阻化热证和胃热湿阻证。

处方举例1: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仁、黄芪、桂枝、木瓜、山楂、茯苓、泽泻、车前子、虎杖、夏枯草、甘草。

水煎服,每日1剂。

具有健脾利湿,补气通阳作用,可减肥降压、降血脂。

处方举例2:荷叶、山楂、泽泻,水煎代茶饮。

有降脂、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3:荷叶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茶叶10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胃热湿阻证的肥胖病人。

(三)泽泻泽泻属于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冬季采挖,洗净干燥。

去皮切片入药。

功效为利小便、清湿热。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

可入汤剂,用量5~10克。

药理学研究,泽泻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糖类、钾盐及泽泻醇A、B、C及乙酸乙脂等。

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泽泻可降低肥胖大鼠子宫睾丸周围脂肪指数,可抑制小鼠小肠脂化胆固醇的能力,可降低大鼠小肠内的胆固醇吸收率。

泽泻具有清热利尿作用,是减肥降血脂的常用中药,适用于肥胖病人的胃热湿阻证,可以单独使用或加入中药复方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泽泻药性甘寒,对体虚者或热象不明显者慎用,或配伍其它中药,以减其寒性。

如在《金匮要略》的古方中,用泽泻配白术,名泽泻汤,可健脾利水,能用于治疗脾虚水肿的肥胖病人。

在《伤寒论》的古方中,以泽泻配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也可用于脾虚浮肿肥胖病人的减肥治疗。

处方举例1:泽泻、泽兰各12克,茉莉花、玫瑰花荷叶、决明子、枳壳各10克,桑椹、补骨脂、何首乌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嗜睡加乌龙茶10克;便秘加生大黄5克(后下);气短加党参、黄芪各15克。

具有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2:泽泻、决明子30克,荷24克,生石膏40克,红人参12克,黄梗米、甘草、知母、半夏各10克。

制成冲剂,每日1次,每次10克。

具有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3:陈皮20克,半夏20克,泽泻18克,薏米18克,知母15克,荷叶60克,甘草10克。

制成胶囊剂。

每日3次,每次5粒。

具有清胃热、祛痰利湿作用。

用于治疗13~1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病。

中医五行讲求的是金、木、水、火、土,是一相生相克的循环机制:木影响的是肝,火对心,土属脾,金管肺,水是肾,它们之间环环相扣。

人的属性也不是完全单一的,有可能是水偏土,或者木偏火。

问诊,既然是中医五行,第一步当然是中医师的望、闻、问、切,经过这四诊,医师就可判断出你的体质是金、木、水、火、土中的哪一种,并将肥胖归类,看是属于中广体型、虚胖型还是下肢水肿型,并依次对症下药,设计出适合的处方。

针灸,判断好体质后,接着就要调体质了。

调体质可以通过针灸,即依瘦身者的体质,找到需要加强、刺激的穴位进行调整,火旺的要降火,气虚的要补气。

另外,局部肥胖者还可加强局部针灸,使局部代谢活跃起来。

药浴,据不同体质和体形,可用不同药材来做成药浴包。

中广体型者需要防风、荆芥、连翘、麻黄、山桅、大黄等药材制成的药浴包,虚胖型的要用防己、黄芪、白术等药材制成的药浴包,下肢水肿型的则要用附子、茯苓和白芍等制成的药浴包。

药浴泡澡可促进新陈代谢,久而久之达到促进瘦身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肥胖病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因而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中医药在治疗肥胖病的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由于中医特有的特点,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和认识;其二,临床报道较普遍,但动物实验研究和减肥机理研究较少。

因此,我们在继承和运用中医药关于减肥的传统理论同时,要进一步借助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多途径、多学科地进行系统研究,才能开发出高效、低毒,同时符合不厌食、不腹泻、不降低体力原则的减肥中药配方。

参考文献1.刘宁.中医内容学[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07.2.黄星.美容药物的历史源流考察[J].北京中医,19933.黄霏莉.略论中医美容特点[J].北京中医,19954.黄霏莉.医学美容学的重要分支,中医美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5.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林俊华.临床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7.王传明,唐卫东赖华明中药减肥70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20058.钱楠,张彩荣,易伟明.肥胖的临床辩证分型综述[J].中医临床杂志,20059.薄智云.中药美容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刘国香减肥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1.李月红,尹改珍,严卫丽.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12.郑虎占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199813.金丕焕医学统计学199914.林亮.李稳宏.乔静.高蓉.刘明霞.廖昌建响应面法优化广西[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5.方文清正交试验法优选宣肺清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期刊论文]-海峡药学2006(3)16.李妍.张崇禧.魏建和.许旭东.褚庆龙[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9(7)17.宋杨,齐云..中国药房,2006,2(17):140—14118.付文卫,窦德强,裴月湖.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3):184—19119.李凌军,刘振华,陈赘,等..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8):1506—150920.KWON D YKIM Y SHONG S Met al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aponins derivedfrom Phtycedi radix (22yearsold) enhances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gI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in 90%panereatectomized diabetic ra ts fed a high-fat diet[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8,6(25):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