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常见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图.

常见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图常见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说明:1、 CT 、 X 、检验等检查项目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抢救押金情况而定。 2、急救药物若缺可由护士去药房借用后一起结算。 急救通则(First Aid

第一篇常见急危重症急救诊疗常规 一、休克抢救流程图 05 二、过敏性反应流程图 06 三、昏迷病人的急救流程图 07 四、昏迷原因的判断 08 五、眩晕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图 09 六、窒息的一般现场抢救流程图 10 七、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11 第二篇常见的非创伤性疾病急救流程图八、发热的诊断治疗流程图 12

九、成人致命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 13 十、心动过缓的诊断治疗流程图 14十一、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 15十二、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图 16十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抢救流程图 18十四、致命性哮喘抢救流程图 19十五、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20十六、呕血的抢救流程图 21 十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流程图 22十八、低血糖症抢救流程 23十九、全身性强直 -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24二十、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 25二十一、中暑的急救流程图 26二十二、淹溺抢救流程图 27二十三、急性中毒急救处理图 28二十四、铅、苯、汞急性中毒诊疗流程图 29二十五、急性药物中毒诊疗流程图 30二十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疗流程图 31 第三篇创伤性疾病的急救流程图 二十七、批量伤员现场分拣步骤 32二十八、颅脑创伤的急救诊疗流程图 33 二十九、胸部、心脏创伤的急救流程图 34 三十、腹部损伤的现场急救流程图 35三十一、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图 36三十二、电击伤急救处理流程图 37

急救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急危重症护理学范畴()。 A.院前急救 B.急诊科抢救 C. 流行病学 D.重症监护 2. EMSS组成包括()。 A.现场急救、院内急诊科、重症监护 B.现场急救、院内急诊科、院前急救 C.重症监护、院前急救、现场急救 D.重症监护、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 二、多选题 1.EMSS组成包括() A.手术室 B.院前急救 C. 院内急诊科 D.现场救护 E.危重症监护 2.急救护理学范畴() A.危重症监护 B.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C.院前急救 D.急诊科抢救 E.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密切相关。 A.自我保护能力 B.自我保护能力和医院分布 C.自救与互救能力 D.自我保护、自救与互救能力 2.衡量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功效的重要指标是()。 A.抢救效率 B.反应时间 C.抢救成功率 D.出诊量 3.院前急救与传统的急诊最大的区别是()。 A.医疗技术 B.急救器材 C.急救药品 D.工作模式 4.院前急救是处理疾病的()。 A.慢性阶段 B.初级阶段 C.后期阶段 D.中间阶段 5.下列病人中优先处理的是()。 A.股骨骨折 B.头皮挫伤 C.血气胸 D.尿道损伤 6.进行护理体检是,原则上不移动病人,尤其对()的病人。 A.不能确定伤势 B.脏器脱出 C.休克 D.昏迷 7.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A 人员、时间、技术 B.通讯、网络、技术 C.通讯、交通、技术 D.人员、交通、技术 8.危重病人呼救的目的()。 A.稳定病情 B.减轻痛苦 C.挽救生命 D.避免并发症 9.急诊病人呼救的目的()。 A稳定病情 B.维持生命体征 C.挽救生命 D.就地抢救 10.院前急救主要负责()。 A.现场救护和安全转送 B.现场救护和快速诊断 C.安全转送 D.现场救护 11.急救运输工具的配备,哪项不正确()。 A.原则上每5~10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 B.车辆应集中停在急救中心,以便于管理

急救中心管理办法

急救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急救中心(站)的科学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提升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保障、维护公民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急救中心(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急救中心(站)是指由通信、医疗急救和转运等要素构成,对伤病员提供医疗急救和转运、护送服务的公益性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将急救中心(站)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本地区城市发展规划,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机构的性质与任务,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急救中心(站)的工作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急救中心(站)的建设应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坚持基本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保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 第六条卫生部负责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对全国急救中心(站)的建设与发展实施宏观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急救系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行业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七条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一个城市只能设置一个政府

主办的急救中心(站),“120”为院前医疗急救唯一的特服电话号码。 第八条院前医疗急救系统的机构设置分为急救中心、急救站二级。 (一)地市级及以上城市设置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 (二)县及县级市设置独立建制的急救站。 (三)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依托在医疗机构内,并承担院前医疗急救职能的急救中心应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逐步组建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 (四)县及县级市和边远地区,可参照本《办法》,经本辖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可依托在当地医疗力量最强的医疗机构内,并承担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第九条急救中心(站)应当根据医疗急救功能和任务,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第十条急救中心(站)实行行政事务类事业管理体制。各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行政职级等同于本地区其它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卫生机构。 第十一条根据“精简机构、平战结合”的原则,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机构设置可与急救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并按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功能与职责,加强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 第十二条急救中心(站)的机构审批、登记、注册和校验由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行统一的执业管理。 第十三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任何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名称并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三章功能与职责

海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海宁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美媛张金海沈鹏方廷采孙静英章娟亚 【关键词】急救患者 急诊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病医学紧密相扣的三个环节。院前急救是第一环节,和院内急救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作者对海宁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以了解近年来海宁市院前急危重症疾病的急救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拟定更适合急救事业发展的规划,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本资料为海宁市急救中心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集的大量数据和信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海宁市院前急救工作总量的逐年变化、急救工作总量的月均变化、日均变化及院前急救的疾病谱等情况,应用 SPSS软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海宁市院前急救工作总量2001年院前急救出车总数为2250人次;2002年为3664人次,较上年增长62.8%。2003年为4888人次, 较上年增长3 3.4%。2004年为6639人次,较上年增长35.8%。2005年为7506人次, 较上年增长13.1%。由此可见,海宁市院前急救服务需求量呈现较大的逐年增长趋势。5年内增长了近2.5倍(图1)。 2.2 院前急救工作总量的月均变化海宁市院前急救需求量

变化有一定规律,1年中分布以冬、夏季最多,春季最少。5年中每月急救总量依次为1月1995人次,2月1705人次,3月1912人次,4月1822人次,5月1796人次,6月1982人次,7月2099人次,8月2224人次,9月2206人次,10月2346人次,11月2250人次,12月2612人次。每年的12~1月,7~10月各有1 个需求高峰,2~5月相对是低谷。 2.3 院前急救工作总量的日均变化院前急救人次1d中也有一定变化规律,2005年每天24h各时段急救人次依次为24:00~2:00 324人次,2:00~4:00 228人次,4:00~6:00 224人次,6:00~8:00 750人次,8:00 ~10:00 996人次,10:00~12:00 660人次,12:00~14:00 689人次,14:00 ~16:00 627人次,16:00~18:00 854人次,18:00~20:00 920人次,20:00 ~22:00 785人次,22:00 ~24:00 453人次。上午8:00~10:00为急救呼叫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18:00~20:00 又一小高峰,凌晨则是1d 最低点。 2.4 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分析2005年院前急救疾病谱,前10位病种依次为车祸外伤(3338人次),非车祸外伤(1106人次),脑血管疾病(480人次),妇产科疾病、分娩(455人次),心血管疾病(404人次),急性腹痛(374人次),各种中毒(277人次),呼吸系统急症(252人次),晕厥(218人次),头晕(110人次)。其次为消化道出血(79人次),发热(71人次),心跳骤停(59人次),癫痫(58人次),儿科疾病(47人次),溺水、触电等意外(34人次),五官科疾病(34

院前急救需要标准化

院前急救需要标准化 我国的院前急救经历30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大中 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50%以上的地级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急救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急救中心已有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数万人。正是这些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近几年,国家投入超过数十亿元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可以断言,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抢得一个新的机遇,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广大从业人员要抓住这是机会,抓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在整个院前急救工作中,标准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院前急救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我国急救中心建设模式五花八门,包括指挥型、院前型、独立型、依托型等模式,院前急救运作方式也不统一。我们还没有一个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这也是造成各地各地区急救中心建设和经营模式不一致的原因。另外,院前急救工作的具体实施没有统一的规范,院前急救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缺乏标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我们难以对质量作统一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在2003年出台的《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制度》院前急救运作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但是,具体实施怎样?缺乏有效控制和评估,PDCA难以成为一个全封闭的环,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我们提出院前急救的标准化,不仅包括院前急救业务行为的标准化,急救中心建设的标准化,也包括院前急救管理以及急救车设备配置的标准化。 院前急救管理标准化,包括接警出车时间,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现场处置次序,知情告知制度的落实,送往医院的原则等等,这些也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分。院前急救业务操作的标准化,包括现场病情检查和处置,转运,病历书写等,对于这一点,一定要加强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考核。 急救车物品配置的准备化,除了根据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配置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简易呼吸机、血糖仪外,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以备不时之需,并建立台账,。救护车上的物品必须做到严格的交接班,天天检查急救仪器性能是否良好,物品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严格的灭菌。细节决定成败,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我们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120急诊科制度

院前急救病人转送制度 1.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应按照“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转送病人。 2.病情允许,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后,可就“患者或家属”意愿送往指定医院。 3.病情较重,已向家属交代,但家属仍要求送到其指定的医院时,病人或家属要在病历上签字,并注明后果自负。 4.特殊病种,如烧伤,煤气中毒需要特殊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病情,本着“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将病人送到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 5.转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陪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20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班工作,参加急救值班的医护人员、驾驶员应提前10分钟到站。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2.交班者清点设备器材是否齐全、完备有效,并给下一班准备好必需用品,向接班者交待清楚再离岗。 3.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直至清楚。 4.交班者如遇到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时,应严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 5.不认真交接,发现丢失、损坏物品或出现其他问题,由接班人承担。

急救工作制度 1.急救网络所有成员单位执行统一的准入标准,接受统一的指挥调度,统一的病历书写,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制度,各急救站完善各自管理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120急救网络实行24小时值班制,120调度中心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3.120急救调度原则:就近、就急、就专业、就自愿派车,急、危重病人优先派车,急救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精神,分秒必争救治病人。 4.急救网络工作范围:各种急病、创伤、中毒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及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5.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急救网络成员单应在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共同投入抢救工作。 6.120医疗急救指挥中习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工作规范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医生工作规范 为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医生的工作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依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一、规范用语 (一)您好,我是急救医生,请问是您要的救护车吗? (二)我们正在路上,病人什么情况?您做了哪些处理? (三)请您配合,我们一会儿就检查完。 (四)现在我们要对您进行XX治疗,请您放松,别紧张。 (五)病人现在的情况比较危重,我们要对他(她)进行XX 治疗,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六)病人病情危重,我们将就近送他(她)去XX医院,在路上病人可能出现病情加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果您同意,请您在病情告知书上签您的姓名以及和病人的关系。 (七)对不起,根据医疗规定如果您不同意现场检查和治疗或者不去医院就诊,需要在病情告知书上签字,请您配合,签上 1

您的姓名以及和患者的关系。 (八)患者现在的情况是XX,符合病情告知书的第XX条,如果您同意,请您签上您的姓名以及和患者的关系。 (九)现在病人的情况是XX,还需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病人是医保、自费或公疗? (十)路上您哪儿不舒服请随时告诉我,我们会及时处置。 (十一)您好,我是XX救护车医生,患者初步诊断考虑为XX病,生命体征平稳/不平稳,我们给予了XX治疗,现准备送往XX医院,请您帮忙联系。 (十二)您好,我们是急救医生,这位患者是XX情况,我们采取的治疗是XX。 (十三)您确认不需要救护车了吗?请您密切关注病人情况,如有需要,请随时拨打120/999急救电话。 (十四)请您付一下急救费用,共计XX元,其中救护车费用XX元,医疗费用XX元,这是您的收据。 二、服务忌语 (一)禁用不礼貌、个人忌讳、无称呼的语句。 (二)禁用有损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形象、名誉的语句。 (三)禁用刺激性、攻击性的语句。 (四)禁用语意不明、令人疑惑的语句。 2

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分析 作者:林瑛江真谢亮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6期 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院前急救病例特点。促进我院 应急救护和医疗保障水准与能力的进步。方法探讨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院前急救的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前急救单个病种排在前列 的是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创伤,分别占22.7%、20.3%、12.5%、 12.5%;院前急救病例年龄层次以老年为主;急救病例发生时间以白天及第一季度为主。结论 ①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②老年患者家中须做好防护措施,降低创伤发生概率;③根据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妥善安排人力、物力,做到资源配置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保障;回顾性分析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在负责着周边地区居住人群疾病诊治的同时,也承担着院前急救任务,这也是急诊科工作内容之一。现就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院前急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急诊科参与的所有院前急救患者导出为Excel 数据,将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汇总,进行统计与分析。所有入组资料要求记录完整,出诊病例资料不完善者不予入组。其中男性女性各64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0%。年龄3~89岁,平均年龄70.5岁。 1.2疾病分类方法疾病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根据病例记录的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症状及体征、初步诊断等信息,参考各急救医师的初步印象,按照第一诊断进行统计,第二诊断以下不再统计,将疾病分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创伤、其他等6类。另外,一些原因不明,症状待查的病例归为原因不明类进行统计。 1.3年龄、性别分类方法年龄共分为8级,每类再按男、女性别分为二组,年龄、性别不能确定的归为其他类。 2 结果 2.1院前急救病种分布院前急救病种:神经系统类29例(22.7%);心血管类26例(20.3%);呼吸系统类及创伤类各16例(12.5%);消化系统疾病7例(5.5%);其他类15例(11.7%)(包括中毒、过敏各3例,非创伤骨科2例,妇科、儿科、泌尿、肾内、内分

最新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

院前急救患者16459例流行病学调查

院前急救患者16459例流行病学调查 发表时间:2011-05-17T09:15:1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卫中管佳斌[导读] 对象 2009年全年我中心接到呼救后紧急出诊救治的患者共16459例 杨卫中管佳斌(江苏省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 2155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027-02 【摘要】目的了解常熟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对急救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本地区院前急救处置和管理能力。方法对2009年我中心全年接诊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心有效急救出车共接诊患者16459例。其中男性患者、外科急诊所占比例较大;外科急救以中、青年居多,以创伤为主;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猝死等以老年组偏多。结论应加强创伤救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心肺复苏等能力的培训,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危重患者从发病现场到抵达医院前的时间段内,院前急救给予了专业的医疗救治,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已受到社会和医疗单位的高度重视。而专业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能提高院前救治水平。现对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度16459例呼救出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对专业急救培训内容和质量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全年我中心接到呼救后紧急出诊救治的患者共16459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以出诊医生诊断为准。根据院前救治病例所属病种、年龄、性别、月份分布等分别进行统计制表,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年龄及性别分布全年呼叫出诊16459例。其中男性9783人次占59.44%;女性6676人次占40.56%,男女比为1.47:1。具体患者年龄段分布见表1。 表1 呼叫出诊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统计表 2.2 中心月平均出诊为1152次,其中,急救患者以10、12、1月份偏多,12月份出现高峰,二月份最少。见表2 表2 呼叫出诊患者具体月份分布统计表 2.3 前六位疾病统计:见表3 表3 呼叫出诊患者前10位疾病统计表 2.4 危及患者生命的前10位危重疾病统计:见表4 表4 危及患者生命的前10位危重疾病统计表 3 讨论

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及告知书

***人民医院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

***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病员(或代理人)签字单 (钩出并签字) □1患者在搬动、转运途中有病情加重,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受车载药品设备的限制,患者会出现死亡情况;救护车快速行驶及颠簸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途中因交通堵塞、车辆意外故障,会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随车家属在途中发生意外,医院不承担责任。如果您能够确信理解以上情况并同意转送请签名。 病员(代理人)签名: (请写明同意或不同意)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2拒绝现场检查、治疗而引发的功能障碍、病情加重及意外死亡,后果自负。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3患者病情危重,受我院医疗条件限制,经过慎重考虑及现场医患沟通,为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决定送往。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4经过慎重考虑,拒绝医生建议,决定不送医院。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5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在搬运、护送途中,病员随时可能病情恶化或心跳、呼吸停止,表示理解,要求送回家。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6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已离开现场。 代理人或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7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心跳、呼吸已停止。 病员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8确认等候时间从时分开始至时分结束。 病员(代理人)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9按照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及时给其他患者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救护车不承担运送已经确认死亡的患者,请家属或代理人给予理解并配合我院工作。 □10伤病员因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经严格确认符合死亡标准和停止继续抢救法定标准。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10附加表述: 伤病员姓名签字人与病员关系 谈话医生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120急救指挥中心指挥系统

120急救指挥中心指挥系统 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职责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区域划分的原则,负责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工作。 (二)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及上级部门指派的其他相关任务提供院前医疗急救保障服务。 (三)承担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四)按照《院前医疗急救诊疗常规》的规定,制定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质量监督控制考核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五)建立并完善与乡镇医疗机构的急、危、重症伤病员的急救绿色通道。 (六)收集、处理和贮存与院前医疗急救有关的急救信息,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报告制度,按规定做好急救信息与资料的登记、汇总、统计和报告工作。 (七)协助公安、消防等应急联动机构对所属人员和社会公众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和初级急救技能培训。 郑州百仕吉公司120急救指挥中心指挥系统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念也日渐增强,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发展,各大中小城市正在着手研究建立城市应急中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考虑建立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全国的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也正逐渐从过去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健康保障型转移,120急救指挥中心呼救中心正在成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和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环节。 在医疗救护领域,抢救病人最关键的因素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拨打120救护专线来取得帮助。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打120电话要花费一些时间,容易延误抢救时间,然后,120车赶赴现场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是在整个过程中最长的,假如路线恒定,那么耽误时间最长的是寻找现场的时间(假设120车可以顺利的闯红灯)。所以为缩短路程时间,120车必须在出发之前就精确的知道病人地点,如果能实现达到这个效果,对当事人和医院来说都是有利的。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对急救车辆进行实时统一指挥调度的系统显得十分有必要。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生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正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 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

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救治原则: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5μg/分钟。 5.硫酸吗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25%GS20m1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静脉注射。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150mg。 转送注意事项: 1.及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机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超负荷或心脏舒张受限,从而在有足够静脉回流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灌流不足。左心功能受损而致肺静脉淤血,进而引起肺水肿,有时数分钟即达高峰。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心脏慢性病变的急性加重。 诊断依据:

4323例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4323例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急救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心血管患者4323例,对这些患者性别、年龄、月呼救人次和呼救时间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50.87%);患者数以1、2、3、4月为多;患者呼救时间呈不规则分布,其中13~14和7-10时比较集中(40.93%)。结论:闵行区院前急救的心血管患者具有典型地方特征,急救中心根据上述特征完善相关制度,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采取的是独立型的专职从事院前急救服务的运行模式,近几年急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急求流程逐渐优化,心血管病的救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解其救治的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期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患者共4323 例。

1.2 方法按照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中心要求,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呼救时间、病种名称(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救治的每例患者进行信息录入。 1.3 统计学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救月份以及呼救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百分比的方法分析性别、年龄的构成关系,以及救治月份和呼救时间分布规律等。 2 结果 2.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本组中中,男2301例,女2022例,男女比例为1.14:1。(见表1) 表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2.2 患者年龄情况分析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70.81±16.61岁,从分布看,以50岁以上为主,占90.10%,其中70~80岁最多,占50.80%,(见表2)。 表2 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2.3 患者的呼救月份分布情况以1、2、3、4月为主,占4 3.28%,其中1月最多,占12.84%,(见表3)。 表3 患者的月份分布情况 2.4 患者的呼救时间分布情况呼救的高峰时间为13~14时,占15.11%,其次为7~8时,占1 3.14%,再次为9~10时,占12.68%,以13~14时和上午7~10为主,占40.92%,(见表4)。

院前急救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共7页文档

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院前急救机构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公益性,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正确导向的原则。绩效考核应当突出社会效益第一,通过项目和指标的设定与考核,引导院前急救机构追求社会效益,体现院前急救工作的公益性。 (二)全面考核的原则。通过建立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对影响院前急救工作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考核。 (三)客观考核的原则。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判院前急救机构的运行及管理状况。 (四)有利发展的原则。绩效考核应当在综合反映院前急救机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院前急救机构履行

职责和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二、组织管理 (一)卫生部负责制订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的相关政策,指导全国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院前急救机构考核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本省(区、市)院前急救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 (三)院前急救机构主管部门对辖区内院前急救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划拨经费的主要依据之一,保证院前急救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院前急救机构要积极配合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院前急救能力,落实公益性。 三、考核对象 考核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站)和急救分中心等医疗机构。 其他类型院前急救机构参照本方案进行考核。 四、考核内容 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机构建设、日常急救、应急救援、学科建设、急救培训、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七个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急诊科诊疗常规 2011年4月 第一章急诊症状鉴别常规 第一节心脏骤停 【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 2.意识突然丧失。 3.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4.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1)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 (2)听病人是否有呼吸声。 (3)看胸廓有无起伏。 5.瞳孔散大固定。 (1)常于停搏后45秒才出现瞳孔散大。 (2)1~2分钟后才出现瞳孔固定。 (3)部分在心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 (4)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6.全身发绀 7.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二)问诊要点 1.不适宜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 2.扼要询问目击者: (1)发作到就诊时间。 (2)患者发作前症状,当时所处环境。 (3)有无外伤史。 (4)心脏病史。 (5)药物、化学品中毒史。 【院前处理】 1.就地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2.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 3.B(breath):建立人工呼吸。 4.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5.有条件场地使用体外自动除颤器。 6.及时呼救,转运至最近医院。 7.建立静脉通路。 8.心电图,心电监护。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颈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3.心电图。 (1)心室颤动或扑动、持续性心动过速。 (2)电机械分离。 (3)心室停搏。 4.根据前两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鉴别诊断 急性意识障碍(有脉搏): (1)晕厥。 (2)虚脱。 (3)急性脑血管病。 (4)低血糖。 (5)急性气道阻塞。 (6)头部创伤。 【急诊治疗】 (一)基本处理 1.基础生命支持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循环 (1)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心脏事件、卒中、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除颤器使用。 (2)A:保持气道通畅: ①人工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异物(如义齿、呕吐物); ②怀疑为气道异物可采用l~emilich手法排除; ③患者取仰卧位,前额用力加压,头后仰,提高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平 地成垂直;④气管内插管,或食管气管联合式导气管、喉罩; ⑤必要时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3)B:人工呼吸: ①最简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尤其在院外; ②在抢救室气管插管前简易呼吸器(球囊一面罩)人工呼吸; ③无论何种人工呼吸(口对f1、口对面罩、球囊一面罩、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人并使胸廓有明显的提高; ④迅速气管插管后用呼吸机机械通气。 (4)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①胸前区拳击:20~25 cm高度向胸骨中下l/3交界处捶击,拳击仅限l~2次。3组病例研究表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胸前区拳击可转复,但如室速转为室颤、完全性传房室导阻滞、心室停搏等情况下不能胸前区拳击。鉴于较少益处和潜在危险,目前不推推荐也不反对。 ②胸外按压方按压部位应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两乳头之间,即掌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只手重叠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力向下按压。 ③要求按压而有力,使胸骨下陷4~5cm左右,胸骨下压时间及松开基本相等,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保证胸廓充分回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

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

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 (草稿) 前言 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事业和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本市院前急救系统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关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医疗急救装备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急救业务量快速增长,急救服务质量和院前急救管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维护上海市民健康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本市院前急救系统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未形成统一的急救医疗规范和完整的院前急救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评估体系等,各急救中心(站)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利于本市院前急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市院前急救医疗行为和管理体制,统一行业标准和要求,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医疗整体水平,推进院前急救工作,促进市、区(县)两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上海市卫生局建立了上海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并由质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参照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的成功经验,编写了《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本手册既是本市院前急救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院前急救行业内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标准。 本手册涵盖了院前急救医疗、通信调度指挥、车辆转运、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以及院前急救质量控制和评估等所有重要内容。其中,院前急救规范主要由救护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规范、通信调度人员工作规范、诊疗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规范、病历书写规范、救护车药械配备规范等组成。院前急救管理主要包括病历管理、药械管理、通信设备维修、车辆管理等内容。本手册还编写收录了包括各类人员的岗前培训、复训、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内容。院前急救质控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全市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实行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估,为此,专门制订了院前急救质控监督内容和评估标准。 在手册编写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征求院内外急救、急诊医学专家、院前急救一线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并得到本市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院前急救在不断的发展,党和政府以及市民对院前急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质控工作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对此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定期修订和完善手册内容,以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 二○○六年十二月

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及告知书

***人民医院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 病案号:(填写和/或钩

***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病员(或代理人)签字单 (钩出并签字) □ 1患者在搬动、转运途中有病情加重,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受车载药品设备的限制,患 者会出现死亡情况;救护车快速行驶及颠簸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途中因交通堵塞、车辆意外故障,会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随车家属在途中发生意外,医院不承担责任。如果您能够确信理解以上情况并同意转送请签名。 病员(代理人)签名: (请写明同意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2拒绝现场检查、治疗而引发的功能障碍、病情加重及意外死亡,后果自负。病员(代理人)签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3患者病情危重,受我院医疗条件限制,经过慎重考虑及现场医患沟通,为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 和及时的治疗,决定送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病员(代理人)签名_______________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4经过慎重考虑,拒绝医生建议,决定不送医院。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5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在搬运、护送途中,病员随时可能病情恶化或心跳、呼吸停止,表示理解,要求送回家。 病员(代理人)签名签 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6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已离开现场。 代理人或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7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心跳、呼吸已停止。 病员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 8确认等候时间从时分开始至时分结束 病员(代理人)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9按照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及时给其他患者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救护车不承担运送已经确认死亡的患者,请家属或代理人给予理解并配合我院工作。 □10伤病员因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经严格确认符合死亡标准和停止继续抢 救法定标准。代理人或证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附加表述: 伤病员姓名_______________ 签字人与病员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说明 谈话医生签名: 签字时间: 年月日时分

精神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 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2015年1月1日

第一篇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3--11 第二篇常见的非创伤性疾病急救流程12--45 第三篇创伤性疾病的急救流程图46--50 第四篇各种急救技能操作技术51--62 第五篇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范63--67 第六篇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诊疗68--102 第七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103--109

急救通则(First Aid)

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诊断依据 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2.低血压成人收缩压≤10.6kPa(80mmHg),儿童则成比例地降低。 3.心动过速。 4.尿量减少。 5.周围血管灌注不足:四肢湿冷,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出现斑点,脉搏弱快而扪不清等。 6.精神状态改变:不安、激动、精神错乱,亦可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救治原则 1.置病人仰卧或腿抬高仰卧位;血压正常或低于正常的肺水肿患者应置坐位。 2.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立即静脉输液,恢复足够的血容量。按先晶体液后胶体液原则补充。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早期不宜用血管收缩药物,只有血容量已基本补足,又无继续出血以及酸中毒与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多巴胺等。 6.过敏性体克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继而使用抗组织胺药和激素。严重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保证气道通畅,可给氧或做气管插管或切开。 注意点 鉴别休克原因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低血容量休克院前治疗为一边输液,一边使用升压药多巴胺; 感染性休克应用多巴胺、阿拉明时要注意滴速; 心源性休克的急救最困难,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处理上有显著的不同,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复律治疗,风湿性心肌炎主要是抗风湿治疗,急性心脏填塞主要是心包穿刺抽液减压。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转送注意事项 1.保持气道通畅。 2.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予以相应处理 4.途中注意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