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美丽浙江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浙政办发〔2023〕49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4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提升全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成效展现“两个先行”的使命担当。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全龄友好。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持续塑造城镇产业、文化和风貌特色。
鼓励都市区卫星城、省级中心镇、县域副中心城镇加快向小城市发展。
——联创联建,共富共美。
推动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统筹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贤返乡助力、人才入乡创业,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提升小城镇品质,按照“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培育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建设思路,每年打造100个以上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联动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建设。
浙江双碳行动实施方案

浙江双碳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也因此面临着严重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浙江省提出了双碳行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降低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浙江。
一、双碳行动的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浙江省在碳减排和碳中和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制定双碳行动实施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双碳行动的目标。
1. 碳达峰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努力将碳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碳中和目标,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设碳中和示范区,推动碳减排和碳吸收工作。
3. 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双碳行动的重点任务。
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
2. 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
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森林覆盖率提升和湿地保护工作,增加碳汇容量。
4. 加强碳排放监管,建立健全碳市场体系,推动碳交易和碳税等政策的实施。
5.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四、双碳行动的保障措施。
1.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双碳行动的政策体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双碳行动的认知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3. 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建立碳排放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碳排放情况,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全球碳减排事业的共同发展。
五、双碳行动的前景展望。
通过双碳行动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进,浙江省将逐步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浙江,为全国碳减排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双碳行动也将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局面。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26•【字号】浙政办发〔2017〕77号•【施行日期】2017.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意见浙政办发〔2017〕7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推进形成政府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范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依法推进,全面覆盖。
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同时探索乡镇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推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逐步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全覆盖。
分级负责,分类实施。
县级以上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乡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鼓励街道开展。
对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主动衔接,专项报告;对重大环境问题,及时报告。
强化责任,注重实效。
小城故事:浙南边陲泰顺县——被誉为中国最纯净的美丽风景线

小城故事:浙南边陲泰顺县——被誉为中国最纯净的美丽风景线世人云“国泰民安,人心归顺”,泰顺县因此而得名。
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这里还有“世界上最美的廊桥”——北涧桥。
泰顺是一座浙南边陲的小县城,却被誉为中国最纯净的美丽风景线之一。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隶属温州市,枕山近海,区位独特,拥有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泰顺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位于浙江省南部,枕山近海,区位独特,东邻苍南县,东南界福鼎市,南界柘荣县,西南、西侧分别与福安市、寿宁县接壤,西北靠景宁县,东北毗文成县。
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取“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
泰顺是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6.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全省前列。
现存各类桥梁970多座,古廊桥33座,15座古廊桥和“仕水矴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116项。
拥有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极具文化艺术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泰顺石等。
泰顺境内山脉属南雁荡和洞宫山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其境内西北的白云尖,海拔1611.3米,为温州市最高峰。
泰顺县城平均海拔超过500米,为浙江省海拔最高的县城。
南雁荡洞宫山大小溪流百余条,纵横密布,呈多干树枝状,分属飞云江、交溪、沙埕港、鳌江四大水系,主要溪流有里光溪、洪口溪、仕阳溪、寿泰溪、彭溪、会甲溪等,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2亿立方米,2012年,水资源量为35.97亿立方米。
泰顺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其中温州的“大水缸”——珊溪水库有2/3水域面积在泰顺县境内。
泰顺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泰顺县龟湖镇,其已探明可开采量为5000万吨,理论储量达1亿吨,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单体矿,号称“世界蜡都”。
泰顺石质地温润似玉、细腻剔透、纹理精美、色泽雅丽、软硬适中,具有宜雕琢、宜制印等工艺美术特点,极具文化艺术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
美丽镇海建设方案

美丽镇海建设方案背景美丽镇海是指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美丽镇海建设方案。
建设目标在制定美丽镇海建设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目标:•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和地方特色方案内容美丽镇海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特别是工业污染和废弃物处理•保护自然湿地和其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能力,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建设生态城市•给居民提供更清洁、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立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居民更多地步行、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城市规划,促进绿化和景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建设,特别是地铁环路的建设•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供水、供电、供气等的建设和维护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加强镇海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自信和地方特色实施方案美丽镇海建设方案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
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合作,共同推进。
•政府应该在政策、规划和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引导,确保美丽镇海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企业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环境管理和社会责任,并从新的市场机遇中受益。
•居民应该有意识地参与到美丽镇海建设方案中,例如加强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等。
结论美丽镇海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全方位、长期的过程。
只有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美丽镇海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相信,在共同努力下,美丽的镇海会变得更加美好。
绿染乡村 幸福宜居——浙江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林业实践

绿染乡村幸福宜居●撰文/何晓玲梁海超沈国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新世纪之初的2003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由此拉开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
如今这项工程已跨越了15年,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其中,林业作为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自始至终参与,积极实施村庄绿化、森林村庄建设、古树古道保护、发展珍贵树种等一系列重大行动。
添一道绿色山水诗乡换新颜农村面貌要改变,最直接、最见效、最便捷的途径,莫过于清理垃圾、消除污染,植树种花、美化环境。
在实施“千万工程”中,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连续多年带领省党政军领导,与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劳动,为浙江大地添绿增彩。
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绿化示范村建设,制定建设目标,出台扶持政策,落实规划方案。
提出按照“道路河道乔木林,公共绿地休闲林,房前屋后果树林”的发展模式,划分山区村、半山区村、平原村、海岛村、城郊村5种不同村庄类型,制定不同的绿化标准,特别强调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力求自然,做到“一路一景观、一村一特色”。
各地建设工作亮点纷呈,有星级绿色村庄评定、和美家园创建、“312”新农村绿化行动等,工程开展仅前5年全省就创建绿化示范村3510个。
通过几年的努力,乡村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村民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涌现出萧山航民村、奉化滕头村、余姚小路下村等一大批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的绿化典范。
有位村党支部书记深有体会地说:“村庄中的空地,绿化不去占领,就要被垃圾占领,我们要让绿化去占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探索和实践

十年接力绘美丽浙江生态红利惠千万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探索和实践新华社记者慎海雄何玲玲张乐《人民日报》( 2015年03月01日 02 版)“春风又绿江南岸”。
早春时节的浙江大地,满目绿水青山,令人流连忘返。
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仅杭州、嘉兴、湖州三市,接待的中外游客就超过了7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亿元。
“游历在这诗画般的山水间,仿佛到了欧洲的哪个地方。
”长期居住在境外的上海游客陈女士说。
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而且成为浙江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10年来,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的关系认知,在浙江经历了一段逐步发展的过程。
浙江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靠山吃山自古皆然。
浙北湖州的石灰岩品质优良,是长三角建筑石料的主要供应地。
经年累月的开采,让这片曾经的“江南清丽地”因此蒙尘:淤泥沉积,部分河床在35年内抬高了2米;昔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东苕溪,部分断面“比黄河水还要浑浊”。
随着百姓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2000年,由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影片的拍摄地、中国竹乡安吉一举成名,慕名前来万里竹海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地居民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的价值。
2005年,临近拍摄地“大竹海”的余村毅然关停了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300万效益的三个石灰矿。
余村村委会主任潘文革清晰地记得,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城建护生态全域绘美丽——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5周年纪实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城建护生态 全域绘美丽
—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5周年纪实
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年来,湖州充分发挥“五山一水四分田”的■ 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戴 健
湖州龙之梦乐园(顾律敏 摄)
61
2020-20
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
出水达标率100%,平均负荷率83.12%,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7.49%,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
全市农村累计接收移交污
湖浔大道
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
湖州白漾港水体整治
63
20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
保护环境美丽浙江
保护环境美丽浙江
听爸爸讲,他们小时候,能坐在天井里数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门前
的小溪清澈见底,能在里面游泳、打水仗、洗衣服……能像爸爸小时
候那样看见蓝天白云,下水玩耍,数星星……是我们这一代小朋友最
大的梦想。
可是,在浙江,有一个名叫浦江的小县城,是有名的“水晶之都”却
因为科技发展,没有重视环境保护,浦江有着一条条“牛奶”溪、“黑
水”河,汇聚成了酱紫色的浦阳江,让这条母亲河成了水质最差的河
流之一。当地百姓不敢再用河里的水了,如果用这里的水洗脚,那么
整个脚都会烂掉,更不用说下河游泳了。难道人们只能躺在垃圾堆上
数钱,躺在医院里花钱吗?
看到这样的现状,人们已经开始觉醒了。丽水,一个不大的城市,却
拥有100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有着江南最深处的美景,瓯江浅滩
上的涟漪,如黛的远山,越来越近;城市的喧嚣,却越来越远……
由此可见,只有植树造林,整治污水,才能驱散雾霾,喝上干净的水。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用自己的环保意识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明天更美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