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园土壤

合集下载

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研究介绍福建省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其茶叶种类繁多,口感鲜美。

然而,茶叶的生长条件严格,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支持,而福建省部分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也促使了研究人员对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土壤污染现状福建省的茶园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福州、泉州、厦门等地。

茶叶对土壤的要求很高,如虫、草害比较少,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土壤酸碱度适宜等。

但是,由于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污水等影响,福建省茶园土壤污染呈现出以下特征: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是福建省茶园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研究发现,福建省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主要元素包括铜、锌、镉、铅等。

其中,镉的含量较为严重,高达39.45 mg/kg,超过了国家标准(0.3 mg/kg)。

铅的含量也较为严重,达到了107.54 mg/kg,超过了国家标准(60 mg/kg)。

而铜、锌的含量虽然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也高于安全标准。

农药残留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是茶园土壤污染的另一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福建省部分地区茶园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主要有典型的有机磷农药(如甲胺磷、双氯苯氧氯乙酯等)和除草剂(如草甘膦,禾苗灵等)。

其他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污染物,福建省茶园土壤还存在氨氮、挥发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等其他污染问题。

对策面对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严峻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严格的法规出台关于福建省茶园土壤质量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严格执行农业环境保护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

推广有机耕种指导和推广有机农业,保持茶树生态平衡,控制农药使用,改变农业污染现状。

建立污染防治体系建立茶园土壤污染源管理,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工作。

福建省作为茶叶重要的产区之一,其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面临一定的压力。

本文研究发现,福建省茶园土壤主要污染原因是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需要加强治理和监管。

茶园土壤质量标准

茶园土壤质量标准

茶园土壤质量标准因具体地区和茶叶品种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土壤质地:要求土壤疏松,有一定的透气性。

一般而言,砂壤土是比较理想的茶园土壤质地。

2.土壤肥力:茶树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茶园土壤的肥力对于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要求茶园土壤富含有机质,同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要充足。

3.土壤酸碱度:茶树生长适宜在酸性土壤中,要求土壤pH值在
4.0-6.5之间。

如果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4.土壤含水量: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生长,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因此,要求茶园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同时地下水位不宜过高。

5.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茶树对于重金属的吸收比较敏感,因此,要求茶园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

总的来说,好的茶园土壤应该有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同时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无污染物质。

这样的土壤才能保证茶叶的高产优质。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第一节土壤覆盖技术一土壤覆盖的优点首先,茶园土壤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其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既可防止地表水流失,又可增加土层蓄水量,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

再次,茶园土壤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内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茶园土壤覆盖还可以稳定土壤的热变化,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起到降温作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保暖防止冻害,促使春茶早发。

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覆盖的有机物料:如山草、稻草、麦秆、豆秸、绿肥、蔗渣、薯藤等(图4-1)。

山草处理方法:一是暴晒,二是堆腐,三是消毒。

图4-1 茶园铺草、盖防草布及种草三铺草的时间和方法全年都可进行铺草,要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操作。

(1)每年在高温干旱前或霜冻到来之前铺草,这样做可以起到防高温或防冻作用。

(2)选择草量多的杂草,且在其开花而又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时进行。

南方茶区:由于夏季高温,可在春末或夏初铺草,以降低即将来临的高温的影响。

北方茶区:由于冷冻严重,可在秋末铺草以防严冬冻害。

其他茶区:夏季高温干旱严重、冬季冻害较小的茶区,可在8—9月份铺草,这时杂草生物量多,种子尚未成熟,铺草效果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2次或3次铺草,即春末、盛夏、秋末均可进行。

四铺草要求及注意事项(1)铺草前先耕锄1次,提高土壤保水力。

(2)铺草要均匀,厚度为8~12厘米,每亩30~50担。

(3)坡地茶园应将铺草横着坡向铺放,既可抑制径流水,也可防止杂草下滑堆积下层。

(4)不能将杂草已成熟的种子带入茶园,以免增加杂草生长量。

(5)对茶树生长抑制强的杂草,不宜作为铺草草料。

第二节耕作松土技术一耕作松土的作用茶园不同于大田,对其耕作松土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松土层,防止表土板结,增强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透气能力,有利于根系生长。

对于衰老茶树,耕作松土还能起到使根系更新的作用。

(2)把肥力较高的表土、杂草和枯枝落叶翻入下层,把下层生土翻到表面,经过风化,促使土壤不断熟化,可提高土壤肥力。

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

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
12 深 耕 .
丰 富 ,能改 善 土壤 结 构 ,长期 施 用有 机 肥 的茶 园 , 土壤 松 软 ,保 水 保 肥 力 强 。有 机 肥 一 般 作 基 肥 使
用 。常见 的有机肥 料有饼 肥 、厩 肥 、猪 牛栏 肥 、人
茶树 行间深 耕一 般在 2 c 以上 。改 良熟 化 土 0m
壤 的作用 比浅耕 要强 ,但 对根 系损伤 较多 。深耕 必
须根 据不 同 的茶 园类型 ,灵活 掌握 。幼龄 茶园 ,一
般 只在施 基肥时 结合深 挖基肥 沟进行 行间 深耕 。种
畜粪便 、绿 肥等 。
无 机肥料 :无 机肥 料主要是 化肥 ,因肥效 比较 迅 速 ,在茶 园 中常 作 追肥 使用 。无机 肥 分 为氮 肥 、
②追肥 用量 。追 肥 以施 速效 性 氮肥 为 主 。lO g O k 干
毛茶 ,大 约要归 还 土 壤 l O~1k 素 ,才 能保 持 5 g氮 土壤 的氮素平 衡 。基肥用 量少或质 量差 的 ,追 肥要
多施一些 。基 肥足 的 ,追 肥可少施 一些 。
可用 于茶园铺 草 的材料 非 常广泛 ,如割 取山野
理技术措施 ,能改 良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
2 1 铺 草的效 果 .
2 k ;采摘 茶 园 每 年 平 均 施 堆 、厩 肥 15 0 ~2 0g 0 50 g 0 k ,或饼 肥 10~10 g 0 5 k ,并 隔 2~ 3年施 过磷 酸 钙 5 7 k ,硫 酸 钾 l O~ 5 g 5—2 k 。高 产 茶 园 基 肥 的 5g
2 3 2 茶 园施肥 技术 .. 茶 园 的施 肥技 术 ,直 接影 响着肥料 的效果 。正 确 的施 肥技术 ,既要 考虑肥 料 的合 理用量 和适 宜的 配 比 ,也 要 注意各种 肥料使 用 时期 和方 法 。 施肥 量 :① 基 肥 用 量 。幼 龄 茶 园 每 6 7 。每 6m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摘要介绍了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包括耕作、铺草、杂草防除、间作、施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合理管理茶园土壤、增强土壤肥力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茶园;土壤管理;铺草;除草;施肥技术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场所,合理的管理措施是茶叶高产优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它包括耕作、除草、覆盖和施肥等多方面内容。

1 茶园耕作茶园耕作能疏松土层,提高通透性,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生长繁衍,加速物质分解转化,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具体可分为浅耕和深耕。

1.1 浅耕茶园行间浅耕,其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消灭茶园杂草。

一般每年进行2~4次,多结合追肥进行,浅耕深度少于12 cm。

1.2 深耕茶园行间深耕深度一般在20 cm以上,其改良熟化土壤的作用比浅耕强,但对根系损伤较多,一般只在施肥时结合深挖基肥沟进行行间深耕。

基肥沟深度宜在30 cm左右,种茶后第1年基肥沟应离茶树20~30 cm,之后随茶树的生长,距离也应逐渐加大。

深耕一般是在每年茶季基本结束时进行,这个时期深耕施基肥,有利于断根的再生与恢复。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茶季结束时期也不尽一致,一般宜早不宜迟,衰老茶园的土壤深耕应结合树冠更新进行。

2 茶园铺草茶树行间铺草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栽培措施,可以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杂草生长,包蓄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对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效果明显。

铺草时期应根据预期目的而定。

一是防止水土流失,应在当地常年雨季来临之前铺草;二是伏旱高温季节蓄水抗旱,应在旱季开始之前进行;三是冬季寒冷的北部茶区或高山茶区以保暖防冻为目的,应在土壤冻结之前进行;四是为了消灭某些顽固性杂草,应在该种杂草萌发后不久进行。

铺草的种类包括稻草、麦草、豆草、落叶、木屑等,平均用干草15 t/hm2以上,以不见土为原则。

3 茶园杂草防除茶园杂草有数百种,对茶叶的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及时防除。

一是农业防除。

可以采用行间铺草、间作、及时耕耘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对杂草进行清除。

茶园土壤分级

茶园土壤分级

茶园土壤分级茶园土壤是茶叶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质量和特性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茶园土壤的特点和分级,本文将从土壤质地、肥力、酸碱度和水分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土壤质地分级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和大小。

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土壤可以分为砂壤、粉壤、壤土、粘土四个等级。

1. 砂壤:砂壤土壤中砂粒含量高于70%,这种土壤透水性较好,但保水能力较差,容易干旱。

2. 粉壤:粉壤土壤中粉粒含量较高,透水性和保水能力适中,是茶树生长的较好土壤。

3. 壤土:壤土是砂壤和粉壤的混合土壤,具有适中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

4. 粘土:粘土中粘粒含量较高,保水能力非常好,但透水性差,容易积水。

二、土壤肥力分级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供应能力。

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高肥力土壤、中等肥力土壤和低肥力土壤三个等级。

1. 高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中养分含量丰富,供应能力强,适合茶树的生长,有利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提高。

2. 中等肥力土壤:中等肥力土壤中养分含量适中,供应能力一般,需要适量施肥来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3. 低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中养分含量较低,供应能力弱,茶树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较差。

三、土壤酸碱度分级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将土壤分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三个等级。

1. 酸性土壤:酸性土壤的pH值较低,茶树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困难,对土壤的改良和施肥要求较高。

2. 中性土壤:中性土壤的pH值接近中性,适合茶树的生长,是理想的土壤类型。

3. 碱性土壤:碱性土壤的pH值较高,茶树对碱性土壤适应性较差,容易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

四、土壤水分分级土壤水分对茶树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湿润土壤、适中土壤和干旱土壤三个等级。

1. 湿润土壤:湿润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茶树的生长受到良好的保证,适合茶叶的生长发育。

2. 适中土壤:适中土壤的水分供应适中,茶树生长正常,可以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

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

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食用的饮料。

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其质量和产量与栽培茶园的土壤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茶园土壤的改良与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茶叶的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一节:茶园土壤现状分析茶园土壤通常分为红壤、黄壤和黑土三种类型。

这些土壤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由于长期大规模种植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茶园土壤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土壤酸化、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等。

第二节:茶园土壤改良方法1. 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团聚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2. 矿质肥料的合理使用: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茶叶需求,科学选择矿质肥料,并注意适量使用,避免养分过剩导致土壤污染。

3. 翻耕和措施:合理的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同时,在茶园土壤中采用覆盖物和保持地被植被等措施可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

4. 微生物肥料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微生物肥料有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第三节:茶园土壤保护措施1. 水土保持:茶园在山坡地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应采取梯田种植、沟槽固土和合理的排水系统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 土壤酸化控制:合理选择土壤 pH 值适宜的茶树品种,通过灌溉水质调节和精确施肥等措施,控制土壤酸化的程度。

3. 防止化学污染: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农药和化肥,避免土壤被污染,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4. 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茶园在连续种植一定时期后,应采用合理的轮作和休耕制度,减缓土壤疲劳现象,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第四节:茶园土壤改良与保护的重要性茶园土壤的合理改良和保护对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土壤质量可以提供茶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根系发育。

同时,保护茶园土壤可以减少茶园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现状和展望

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现状和展望

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现状和展望杨向德1,2,石元值1,伊晓云1,马立锋1*(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8;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摘要:酸性土壤是茶树生长所必须的条件之一,但并非土壤酸性越强,越适宜茶树生长,其最适宜pH 值为5.0~5.5,而当前茶园受到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

本文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土壤酸化对茶树生长的危害;最后对酸化茶园和新建茶园给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

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了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是造成茶园土壤酸化最主要的原因;土壤酸化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一些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上升,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施有机物料是改良和控制土壤酸化的理想途径。

最后,作者就茶园土壤酸化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酸化原因;酸化危害;改良措施中图分类号:S606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n Soil Acidification at Tea PlantationsYANG Xiang-de 1,2,SHI Yuan-zhi 1,YI Xiao-yun 1,MA Li-feng 1*(1.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Tea Biolog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Te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8, 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Acidic soil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tea growth. Soil pH between 5.0 and 5.5 is considered ideal for the plantations, and an acidity beyond the optimum level can be detrimental for the plant development. Globally, increasing soil acidity due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threatens the agricult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n soil acidification at domestic as well overseas tea plantations in the past decades; analyses the main culprits that caused the phenomenon; expounds th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lant growth; and summarizes potential approaches for improvements. A conclusion was drawn from the studies in regard to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cidification and continu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Nitrogen fertilization was seen a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the acidity increase, which resulted in a decline on soil fertility and rise of heavy metal contents at tea plantations with a long term impact on the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of the tea they produced. Henc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was highly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undesirable effect brought about by the chemical fertilization and to control the soil acidification.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is discussed as a conclusion of this review. Key words: tea plantation; soil; acidific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收稿日期:2015-08-11初稿;2015-09-23修改稿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1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0X );浙江省基金(LY13C1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增量项目(2013ZL0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土层厚度: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1米以 上,表土层20-30cm,亚表土层(位于表土层 下)30-40cm,心土层(位亚表土层下)〉 50cm,底土层(心土层下)要求50cm内无硬结 层。
b. 土壤质地:又称土壤的机械组成。指土壤 中各粒级的组合比例或各粒级所占的百分数。 也即指土壤的砂粒程度。 根据质地,可把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三类。 茶树对土壤的质地适应范围较广,从壤土 类的砂质壤土到粘土类的壤质粘土均能种茶, 但以壤土最为理想。
制绿茶比例为4:1:l或4:1:2。
4.因肥施肥,合理利用
按不同肥料的特性科学地施用,以提高有效肥力。 ①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共同使用。
肥料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 属全面性肥料,在土壤中可分解释放出各种大量与 微量矿质元素养分、可源源不断供绐茶树吸收;且 具有作用持久,肥效缓慢的特点,延长肥效;能改 良土壤结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有机酸, 红黄壤茶园有机质缺乏,可铺草覆盖。
2.化学环境
土壤的农化性质:指农药、 肥料及植物 营养物质在土壤中转化后对植物生长有 明显的影响的各种性质。主要包括土壤 的酸碱度、硝化作用、固N能力、磷固 化作用、富铝化作用、盐基淋溶、土壤 有机质含量和无机养分的含量等。
2.化学环境
土壤的酸碱度:茶树是喜欢微酸性土壤的植物,适 宜PH在4 .0 --5.5。
5.依时施肥,合理分配
①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 必须施足基肥,利于土壤结构改良及根系的生 长,但又必须分期追肥,因为追肥是见效快,流 失固定失效快的肥,必须分期进行。 ②采茶旺季,加强追肥。春茶“催芽”肥以氮 肥为主,可配钾肥施用,可提早名优茶开采, 在茶芽萌动前,离树蔸20—30cm开15—20cm浅 沟或挖穴,施肥后盖土以防氮素挥发;
三、茶园土壤管理方式
在国外,茶园管理高水平的日本,十分重视茶 园铺草作业,全国铺草茶园的面积很大。东非新 兴产茶国肯尼亚等,在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疏 松肥沃的优越条件下,七十年代以来,大力推广" 铺草、免耕、化肥撒施、化学除草"的茶园土壤管 理方式,取得了茶叶高产优质而又省工的显著成 绩。这些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二、茶叶丰产的土壤条件
土质,砂壤土至粘壤土,或夹杂少量砾石。 结构性,表土层多为粒状、团块状结构。心土层多为块 状结构。 松紧度,表土层(10-15厘米处)容得1.00-1.40克/厘 米3,孔隙率50-60%。心土层(35-40厘米处)容重1.30-1.50 克/立方厘米,孔隙率45-50%。 酸度和养分状况,酸度(PH)4.5-5.5。整个行间表土 层于十月到十一月间的养分含量不低于以下数值:有机质1.52.0%全氮(N)0.10-0.13%,有效氮(碱解N)100-150毫克/公 斤,速效磷(稀盐酸浸提P2O5)10-20毫克/公斤,速效钾(醋 酸铵浸提K2O)80-150毫克/公斤。
③ 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稳定下面耕 作层的水热状态。 (断根,促进成花)
③冬季重施基肥。秋茶结束要进行大量施 有机肥,对茶园进行深翻,于茶行一侧挖 30×40cm 深沟,亩施菜饼 200—250 公斤加 尿素或复合肥 20—25 公斤混拌盖土,如有 条件亩施猪牛粪50—100担加钙镁磷肥30公 斤和硫酸钾20公斤混施盖土,对促进微生 物的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满足茶 树养分需求效果更佳。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因土施肥要根据土壤结构,选择适当肥料 种类合理施用: 例如:砂壤土若选用速效碳铵施用,早期 易挥发,雨期易淋失,肥效较差,而施用 尿素,经过一段时间分解后为茶树吸收利 用,肥效较好。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酸性较高的红壤或同一块茶园,不宜年年施 用单种肥料,防止酸度继续增加,土壤板结, 不利于茶树对磷、钾的吸收,肥效低,适当 多施。要求肥料种类搭配或轮施,如氨态氮 与硝态氮各半配施,其肥效比单施硫铵提高 肥效。 对土壤肥沃,含N素较高的可以少施,贫瘠 的土壤适当多施。
c. 土壤结构:指土粒相互粘结而为:块状结构、片状结构、 柱状结构、核状结构、团粒结构。 茶树对土壤结构要求:表土层微团粒、团 粒结构,心土层为块状结构较好。
d. 土壤容重: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状况下,单位体 积内土壤的烘干重量,是表示土壤粘紧度的一个 指标。单位为克/cm3。 e. 孔隙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的数量及其大 小分配。 土壤的容重与孔隙与土壤松紧度有直接的关系。 茶树对土壤松紧度要求:表土层10-15cm处容重11.3 克/cm3。孔隙度50-60%;心土层35-40cm处容 重1.3-1.5克/ cm3,孔隙度45-50%。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是茶园土壤熟化度和肥力 的指标之一。一等土壤要求〉3.5%,二等土〉2.03.5%,三等土<2.0%,一般高产茶园要求2%以上。
无机养分:土壤养分状况也是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高产茶园要求土壤全氮含量〉0.14%,碱解 N15mg/100g土,速效磷(P2O5)10-20mg/Kg,速 效钾(K2O)80-150mg/Kg。
三、茶园土壤管理方式
茶园土壤管理是多种栽培作业的组合,凡是旨 在保持水土、熟化改良茶园土壤、提高肥力的栽培 措施都是它的内容,如施肥、耕作、除草、铺草等 等。 在不同茶区,由于当地的农作习惯和茶园状况 所决定,茶园土壤管理常以某项栽培作业为主体, 再配合其它几项作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 在生产上长期应用。
春秋季可在茶行、梯间种植爬地兰、猪屎 豆、黑麦草等割青埋青,只有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追施无机肥才能起到高肥效的 作用。因此,有机肥对茶树生长、产量、 品质均有较良好的影响。无机肥具有作用 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在茶叶盛长期必 须及时追肥,才能及时补充,是必不可少 的肥料。按不同肥料的特性科学地施用, 以提高有效肥力。
一般定植6—9个月应初施一次氮肥,以后各季前 可分别亩施纯氮2.5—5.0公斤;一般第一年氮、 磷、钾的比例为1:1:1或l:2:2,第二年为4: 3:2或4:3:3。以后用氮量逐年加大。
② 处于生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 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 的。
茶树进入壮年期即为采摘茶园,应以氮肥为 主,配施磷、钾肥和微肥,大体可按每采 3.5—4.0公斤,要补施纯氮0.5公斤,即 亩产干茶100公斤约需施纯氮12.5—14.0公 斤,配施纯磷3.1—4.0公斤,施纯钾 6.2—12.1公斤,适量配施镁、硼、锌、铜 等微肥为好;
②各种营养元素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效。 茶树专用复合肥最佳效果因茶树吸肥是 配合比例吸收的,如缺某一种则影响整 体吸收,一般采摘茶园以4:1:1.5为 好,其氮肥宜分次施,磷、钾肥可结合 基肥施用。此外,茶叶专用肥、复合肥、 茶树平衡肥合理施用,也可获得茶叶增 收良好效果。
③以土壤施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茶树根 系健全才能促进地上部平衡生长,单一的长 时期叶面喷肥将会导致根系衰退而影响地上 部生长,叶面追肥适于丰产茶园积蓄有大量 养分基础上才增效明显。根外追肥应考虑配 施微量元素,喷施浓度要适宜,一般浓度为 硫酸铵1%,尿素1%,过磷酸钙1%--2%, 硫酸钾0.5%--1%,硫酸锌、硫酸锰、硫酸 铜的喷施浓度均为0.1%--0.5%,以一芽 一叶开展时喷施效果最好。
夏、秋茶叶不及春茶产量高,但茶树经 过春茶采摘消耗大量养分,要保持茶叶优质 高产,夏茶后再追肥一次是必不可少的。
施肥方法应掌握雨后或早晚开沟,切勿 贪求省便叶面撤施,叶片灼伤还会影响肥效。 追肥次数全年可分2--4次,视当地采茶制度和 气候而异,春季追肥量占全年1/2或2/3,如 采秋茶,第一次春茶追肥占1/2,其余1/2 分为夏、秋季施用。
二、茶叶丰产的土壤条件
上述这些土壤条件中,土层、土质和具有酸 性是最为基本的,凡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茶 园土壤,就有可能通过施肥、耕作等各种土壤 管理措施,使其结构性改善,孔隙率增大,有 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增多,水分和空气状况良好, 从而成为能够实现丰产的土壤。
二、茶叶丰产的土壤条件 因此,在生产上,首先要在建立茶园之 前大力做好土地的基本建设。如果土地资 源丰富,就要选择有效土层深厚、土质砂 粘适中、酸性、比较肥沃的土地来建立茶 园。
③茶树更新后,最好选用易促进发根的 有机肥。
如油菜饼或家畜肥,再亩施纯氮3—4公 斤,此后待新梢萌发再分次适量施肥。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不同茶类茶叶的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茶 树施肥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施用生产不同 茶类的专用肥,才能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 氮磷钾三要素比例要配合适当: 制红茶三要素比例约为2:1:l或3:2:1,
2.因树施肥,提高产量
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 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要根据茶树不同树龄、树势采用 不同的施肥方法。
① 幼龄茶树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 龄肥为主,以培养健壮而开展的枝条骨架和分布 深广的根系。 幼龄期茶树要施足基肥,适当施用氮肥以促进新 梢生长和树冠形成;
3.能杀虫灭菌作用 。 *合理耕作能把藏于地中的虫卵、 蛹、病菌翻于地面,用药剂或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作用。
二、 茶园土壤耕作的类型 茶园土壤耕作可分为浅耕、中耕、深耕及 深翻改土。
1、浅耕和中耕
2、深

3、深翻改土
1.浅耕和中耕
即在表土层作浅层耕作。
⑴作用:
① 铲除杂草;
② 疏松表土层土壤,加强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四、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茶园的土壤管理包括施肥、耕锄、铺 草和水分管理等。 主要包括:
一、施肥技术 二、耕锄技术 三、除草技术 四、覆盖技术 五、灌溉技术

一、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的原则与方法 ) 1.因土施肥,提高肥效 2.因树施肥,提高产量 3.因茶施肥,提高茶叶品质 4.因肥施肥,合理利用 5.依时施肥,合理分配
茶园土壤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系 吴娟 2013年9月
茶园土壤
一、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