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动性陷阱下的财政乘数和溢出

合集下载

多部门模型中的政府支出乘数

多部门模型中的政府支出乘数

多部门模型中的政府支出乘数张开;龚六堂【摘要】作为重要的需求管理工具之一,财政政策为调控经济结构与熨平周期波动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及特朗普当选后中美“财政共振”的背景下,研究财政扩张的乘数效应及传导路径是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鉴于此,本文构建含有制造业部门与服务业部门的两部门DSGE模型,以分析政府消费型支出与投资型支出的结构性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部门政府投资与政府消费型支出的财政乘数均小于服务业部门;第二,由于投资型支出不仅出现在需求端,而且通过累积公共资本的渠道进入生产端并产生了长期的供给侧拉动效应,即相较于消费型支出,投资型支出的乘数效应更明显且影响力更持久;第三,供给侧的拉动效应也将使得投资型支出的挤出效应更小.【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10页(P98-107)【关键词】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长期乘数【作者】张开;龚六堂【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45作为需求管理方法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财政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结构与熨平经济波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各国均在加大货币宽松力度的同时辅以大型的财政扩张计划,试图通过公共部门拉动总需求的方式将经济逐步扶入正轨。

正如Ramey[1]所说,这次危机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财政政策之上。

时过境迁,2014年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2015年与2016年末的加息决议意味着货币流动性将逐渐缩紧,货币政策的基调也将由偏宽松转为正常化。

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也表明决策者短期内将更依赖财政政策。

近期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核心政策正是加大财政支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带动美国经济复苏。

中国方面,受制于人民币汇率贬值、资本外流、经济短期企稳及金融去杠杆等因素,货币政策的基调也将维持中性偏稳健。

社科院院考2020西方经济学专业题库答案

社科院院考2020西方经济学专业题库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简述题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和形成条件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它的形成条件是:(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3)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答: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1)同一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对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的偏好;(4)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3.简述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答: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随收入改变的反应程度。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4.简述在只有一种要素可变的短期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答: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

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人行经济金融类2006-2012真题

人行经济金融类2006-2012真题

2012年人行考试真题及答案(经济金融类)题型结构:一、判断:20道,每题0.5分,共10分;二、单选:45道,每题1分,共45分;三、多选:10道,每道1.5分,共15分;四、简答:1道,10分;五、论述:1道,20分。

一、判断:20道,共10分,这个有点……1.存款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F)美国2.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T)3. 我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资本银行是交通银行(T)记忆中仿佛应该是通达?银行。

4. 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萧条。

()我选F,不清楚。

5. 辅币的特点之一是有限法偿?(T)6.美式期权是到期日及之前都可以行权。

(T)7. 市盈率是股价与当期每股收益的比(T)。

选了T,但对“当期”二字很纠结。

8.其他条件不变,一种生产要素按照某个倍数增加,产出增加一倍(F)。

所有要素都要同倍增加,悲剧我打了T。

9. LM曲线的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F)10.IS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大,货币?财政?效果越好(?)11.在X?,下劣币逐良币(?)12.美国式招标,债券价格不一样?( T)13.准租金是指……(?)14.本票是指……?(?)二、单选 1.食品价格上涨,引起工资增加,由此引起的通胀属于()A需求拉动型?B投资拉动型?C消费推动型?D成本推动型这道题,伤感,如果是因为工资增加,引起通胀,毫不犹豫选D,但前面再加一个价格上涨,我就选需求拉动型了。

2.不属于商业银行经营方针的是()A流动性 B安全性 C规模性 D收益性答案选C。

3.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A自由汇率制度 B 浮动汇率制度 C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固定汇率制答案选C。

4.连续四年国民收入分别为4000,5500,6500,6500,则投资加速度()ABCD选项记不太清了,我猜了个C(第二年、第三年为正,第四年为零)5.工资每小时8元时,某某一周工作40小时,收入320元?后工资涨到10元每小时,他一周工作35小时,收入350元。

《宏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有效需求: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2.边际消费倾向:当收入变动一单位时,消费支出的变动量,即MPC=dc/dy 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4.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

5.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6.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然而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民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也不愿意去买债券,从而不会使价格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在流动性陷阱中。

7、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

8.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9.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10、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投资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的变动的比率。

1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二、计算题第12章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12、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题库

宏观经济学题库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二、在经济复苏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上是否有所侧重?为什么?〔5分〕三、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四、请说明公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1.运用IS-LM模型,从政府购买支出的角度,分析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并就每种情况做出准确的图形。

〔10分〕2.〔7分〕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储蓄率的上升对总产量的短期增长率和长期增长率的影响〔假定其它因素未变且开始时经济处于稳态〔steady-state〕〕。

3.〔8分〕用总需求一总供应〔AD-AS〕模型答复如下问题:假定一经济开始时在潜在产量水平上到达短期均衡。

设在某一时刻经济中,出现了有利的供应冲击〔假定这种供应冲击不影响潜在产量水平〕。

试说明这种冲击对均衡产量、均衡价格、真实工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说明经济的调整过程和原因。

出(收入)水平的敏感性、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 10分) 2、试用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当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10分)3、利用投资乘数原理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效果及应当研究与解决的问题。(10分)4、国际上有汇率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如何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10分)5、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贸易平衡状态。汇率是固定的,资本不能流动。在以下各种扰动中,有哪些情形可以用总需求管理来应对?要求指出每种情况对外部与内部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15分)a)出口市场的损失。b)储蓄下降,同时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c)政府支出增长。d)对进口的需求向本国产品转移。e)进口下降,同时储蓄相应增加。6、用资本流动下Mundell-Fleming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15分)7、写出Solow经济增长模型,求出均衡的资本量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求出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8、写出Ramsey-Cass-Koopmans最优增长模型,并求出修正的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五、试推导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应曲线,并指了其政策含义(15分)六、有人认为:今年长江流域的水灾并不是坏事。你认为如何?试用你所理解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解释你的结论(15分)(3)何为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3)简要说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线)的推导。(4)说明混合型通货膨胀理论1. 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2.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3.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4.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5. 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6.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7. 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试问:计入GDP的是否就这100美元?8.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9.什么是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相比有哪些特性?10. 前瞻消费理论和凯恩斯消费函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1.试用前瞻预期理论分析消费者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的消费行为。12.依据哪种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13. 你预期股票市场大崩溃将如何影响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你预期房价急剧上升将如何影响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你的预期将如何根据消费者是凯恩斯型、生命周期型、还是持久收入型而各不相同?14.在生命周期假设中,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一直至退休时都是下降的,(1)为什么?是有关消费的什么假设导致这个结果?(2)在退休以后,这个比率如何变化?15. 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16. 存货包括哪些货物?为什么要拥有存货?17. 试述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18、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或租用价格的因素还有哪些?19、哪些情况是与严格的投资加速数模型相背离的?20、住宅存量的供需与新住宅供应之间有什么关系?21. 什么叫M0和M1?22. 货币的供应可区分为M1,M2和M3,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经常把注意力放在M1上?23. 什么叫回购协议(RA)和隔夜回购协议(overnight RA)?24.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25. 怎样理解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26. 除了利率的变化, 还有什么因素能带来货币需求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变化?27. 什么叫“流动性陷阱”?28. 什么叫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29. 政府参与银行系统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30. 什么是通货—存款比率?它是由哪些因素决定?31. 为什么货币乘数会随市场利率水平而提高, 随贴现率提高而下降?32.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些什么优点?33. 按照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机制是什么?34. 假定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亿美元, 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及上升20%时, 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35. 政府假设想刺激经济却不改变预算赤字规模是可能的吗?36. 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如何计算出来?它比实际赤字高还是低?为什么?37 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38. 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 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39.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 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 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 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 运用IS—LM图形表达你的政策建议.40. 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 的财政扩张情况41. 假定经济起初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 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 使消费向投资方面转化, 但要使总需求不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试问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 试用IS—LM图形表示你的政策建议42. 如果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政府特别关心富人在近年蒙受的损失, 那么, 政府更喜欢用什么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43. 选择政策工具时为什么必须首先考虑这种政策到达目标的有效性?44. 各种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速度会有何差异?45. 什么是规则与斟酌使用的争论?46. 如何将总供应曲线与厂商的供应曲线联系在一起? 总供应曲线的形状有什么特征?47. 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应有何影响? 价格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应有何影响?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什么含义?48. 为什么名义工资不会经常变动?49. 用IS和LM曲线说明, 为什么在古典供应情况下货币是中性的?50. 解释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 从而进一点减少总需求51. 比较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供应量增加时, 价格水平, 总产出, 名义GNP, 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情况52.比较衡量通货膨胀的三种指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是否一致,并讨论测定通货膨胀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53.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区别?54.失业、就业和不在工作的区别是什么?55.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无法消除的,为什么?56.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57.什么是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浦斯曲线?58.简释价风格整方程及其政策意义?59.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0.哈罗德模型中存在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6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为什么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唯一地取决于按人口(或劳力)平均的资本?62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黄金分割率?63.什么叫总要素生产率?它和劳动生产率有没有区别?64.某一时期大批新工人的迅速涌入劳动队伍,会对生产率发生什么影响?65什么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怎样在克服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产生?66举例说明什么是乘数—加速数模型?67.什么叫理性预期?它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68.什么是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69.构成政策无效性的两个关键假设是什么?70.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的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异?71.效率工资理论与工资粘性有什么关系?72.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73.试述带来汇率变化的饿三种因素。74.稳定汇率的代价是什么?政府试图稳定汇率时是怎么做的?这样做会遇到哪些障碍?为什么国际合作很重要?如果政府试图把汇率维持在非均衡水平上,后果是什么?75.为什么对货币变化的预期那么重要?相对通货膨胀如何影响预期?76.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以下各项情况应分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何反映?(1)本国公民以美元支付到外国旅游观光的开支(2)本国向外国出口商品,对方应在90天内付款;(3)本国一企业收到其海外子公司的股利,既投资于该国的一公司的股票上;(4)本国一居民得到其海外亲友的外汇现款捐赠。77.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子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78.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有何不同?4,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降息,但居民储蓄不降反升.这是否符合古典经济理论?为什么?如不符合,可以用哪种理论来进行较好的解释?5,总需求是价格水平的减函数,故在经济萧条时,通常出现价格下跌,总需求将自动增加.利用总供求模型分析这一现象.6,设a为资本效率系数,s为储蓄率,n为劳动增长率,如果as>n,则根据哈罗得-多马模型的观点,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剑桥理论,分别应该进行怎样的调节?1. 在分析凯恩斯的简单乘数(K=1/(1-b))时,假定物价水平不变。但如果去掉这一假定,当政府购买G的增加时,物价就有可能上升。物价伴随G的增加而上升,这对乘数的大小是否有影响?为什么?2. 当利率上升时,为什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反而会下降?3.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IS曲线的斜率?哪些因素会使IS曲线发生位移?4. 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平均消费倾向C/Y的变化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5. 改革之前我国企业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度较低,这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增长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请作IS-LM图说明。6. 当边际消费倾向MPC提高时,政府增加-定量购买G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会变小?为什么?7. 什么是凯恩斯隐阱?为什么它的存在会使货币政策无效?并作图说明。8. 用IS-LM曲线图说明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后对均衡利息率和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9. 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Actual GNP)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如果政府扩大支出,在长期中会有什么后果?并作图说明。10. 在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否存在替代关系?为什么?11. 为什么超额累进税能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12. 在什么情况下,增加货币发行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1、表达并比较货币政策的三个主要手段。2、汇率与本国的国际收支是怎样相互影响的?3、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4、简述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3、试用IS-LM-EB模型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的调整。4、04年国际原油价格升高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试用相关原理说明。⒋ 简述投机性货币需求和“流动性陷阱”的含义。⒌ 国内存在失业,同时又面临国际收支逆差,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来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7、说明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是如何影响总支出的。(4分)8、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斜率的关系。2 画图比较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区别2.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导出及其政策含义1. 用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那些项目?2. 简述流动性陷阱假说。1、何为内在稳定器?它对经济波动的作用。2、简述剩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联系与区别。3、试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萨伊定律的分歧。1,为什么古典总供应曲线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总供应曲线是水平的?4,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实现国内与国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⒌用四方图推导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并说明其经济意义。⒍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6、用IS-LM模型作图分析,LM曲线为水平线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7、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如何使用三大货币政策?3、简述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4、乘数、加速数作用在现实中有哪些限制条件?3、简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4、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涵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区别。2、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6分)3、由家庭消费函数直接加总是否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6分)4、如果LM曲线既定,IS曲线的斜率变小,那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6分)5、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总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产量尚未到达潜在产量的情况下,短期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6分)6、在日、美等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我国政府则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经济部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分)1、简要说明投资乘数原理并指出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2、试推导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应曲线并指出其政策含义3、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四、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15分)五、证明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约束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0分) 六、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不同要素数量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15分) 七、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并利用它解释滞胀。(20分)3.简述拉弗曲线及其主要观点。4.简述哈罗德增长模型。1.试比较哈罗德增长模型和多马增长模型的异同。2.如果在A、B两国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他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分析合并前后对GNP总和有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3.什么是核心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四、(此题5分)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1989年6月比1988年6月上升了26.5%,1990年6月比1989年6月上升了1.1%。1989年6月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1 1.34%。计算消费者在1989年6月存入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后来实现的实际利率。这个实际利率最早在什么时候才能为公众所确实知道?五、(此题5分)1994年比上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隐含价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又译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为16.7%。假设1994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8.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1993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9 .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1993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为1,计算1994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假定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六、(此题12分)给定以下宏观经济关系:Y=C+I+G ; C=a+bY; I=e-dR; M=(kY-hR)P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G=政府支出;R=利息率;M=货币需求;P=价格水平;b=边际消费倾向;a、e、d、k、h为常数或系数。写出:(a)IS曲线表达式;(b)LM曲线表达式;(c)总需求曲线表达式;令a=800,b=0.63,e=7500,d=20000,k=0.1625,h=10000,G=7500,M=6000,P=1求:(d)均衡产值Y;(e)均衡利率R;(f)消费水平C;(g)投资水平I;(h)证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之和等于总产值;(i)假定政府支出增加到8500,重复(d)到(g)的计算。(j)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多少投资?六、(此题12分)给定以下宏观经济关系:Y=C+I+GC=a+bYI=e-dRM=(kY-hR)P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G=政府支出;R=利息率;M=货币需求;P=价格水平;b=边际消费倾向;a、e、d、k、h为常数或系数。写出:(a)IS曲线表达式;(b)LM曲线表达式;(c)总需求曲线表达式;令a=800,b=0.63,e=7500,d=20000,k=0.1625,h=10000,G=7500,M=6000,P=1求:(d)均衡产值Y;(e)均衡利率R;(f)消费水平C;(g)投资水平I;(h)证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之和等于总产值;(i)假定政府支出增加到8500,重复(d)到(g)的计算。(j)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多少投资?2、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应为M=150。试求:(1)总需求函数(2)假设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假设该经济的总供应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0.2y。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3)假设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2)假设一个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t=Atƒ(Lt,Kt)式中:yt ,Lt和Kt分别为t时期的总产量、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量,At为t时期的技术状况。试推导经济增长率关于技术进步率、劳动和资本增长率的分解式,并指出其对增长问题的意义。(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的生产函数为y=ƒ(k)=2k-0.5k2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如果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3%,试求:①使经济均衡增长的人均资本k值。②满足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⒎在三部门经济中,C=80+0.75Yd Yd=Y-T T=20 I=50 G=50,求:(1)均衡国民收入及投资乘数。(2)如果均衡国民收入增加为1000,政府应减税多少?2、假设: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5y d,投资i=160-6r,政府购买g=100,税收T=0.2y,货币需求L=0.25y-1.5r,货币供应M=168,价格指数P=1.2。单位:亿美元。求:(10分)(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2)如果上述均衡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相比还差150亿美元,政府试图通过减税的方法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那么政府的税收将减少多少?2、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2、试比较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4、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2)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并进行评论。(3)评述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歧。概述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并作出评论。2、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应曲线及其政策涵义有什么不同?4、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和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1,请用AD-AS模型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2,请用弗伦克儿模型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1。“两个剑桥之争”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什么?2。熊比特对经济周期有哪些论述?1.通货膨胀的种类及抑制手段。2.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途径分析。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估算3.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4. 解释消费与投资如何决定收入水平。5. 简述货币供应。6.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可联系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和实际经验)。7.凯思斯主义、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五、造成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简要评论其实际效果。(15分)六、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请解释你的理由。(10分)七、当工资刚性导致国民经济未能实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的解决方案有什么异同?(10分)八、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不能在长期内影响均衡收入水平,因此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经济主体犯了预测错误,政府只需要宣布一下新的统计数据,市场就会立即回复到充分就业状态。支持这一结论的核心前提是什么?你对这一逻辑有何评论?(15分)⒊ 简要说明绝对、相对和持久收入论主要内容2、运用货币交易方程MV=PQ说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现代货币主义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描述。2.在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下,哪些因素会造成本国的货币升值压力?根据你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如果升值可能对本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去解决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问题?2.解释凯恩斯和古典总供应曲线不同的原因,并利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分析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下的财政扩张效应。2 运用菲利普斯曲线分别解释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2 运用总需求-总供应框架,具体分析未来几年内中国的产出增长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1. 如何理解“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的影响?1、试评述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2、试用IS-LM模型分析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及局限性,你认为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1.请运用IS-LM模型说明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对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失业问题的意义。2、试评述“乘数---加速模型”。2、近期我国不少产品的价格在上涨,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出现”。请阐述你的观点。⒉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⒊试述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是什么?并说明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否同时确定货币供应目标和利率目标?⒋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应怎样进行政策调节?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的看法。2、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请分析中国目前这方面的情况及其原因,并讨论政府应采取的相应对策。7、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论述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既不贬值,,又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国民经济8%的增长的政策效应。(30分)8.已知:净出口NX=q-nY-mEPf/P,资本净流出H=σ(Rf-R)(其中:NX为出口。Q, n和m均为参数。参数n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Y:国民收入。E:名义汇率。Pf:国外的价格水平。P:国外的价格水平。H:资本净流出。σ:大于零的参数。Rf:国外利率。R:国内利率)推导出BP曲线。说明在资本自由流动下,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什么我国不开放资本市场?你认为目前中国应使用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各自的利弊何在?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利率不断下调,美元贬值,这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1.浮动汇率下的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效果2.新凯恩斯主义图画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2、从国民收入的循环流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相关总量关系。(要求:从总供求、从不同市场、从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2.试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中南财经806经济学真题08至17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南财经806经济学真题08至17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0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真题专业名称: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科目名称:经济学(宏、微观)方向名称:科目代码:806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2,边际替代率3,机会成本4,完全竞争5,租金6,局部均衡7,公共物品8,替代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

2.简述厂商生产的投入要素。

3.简述什么是价格歧视。

4.简述洛伦茨曲线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图解分析厂商生产的规模效应。

2.计算分析设某产品的市场逆需求曲线为P=10-Q,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F=0,边际成本为常数MC=2.(1)计算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当市场出清且处于局部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2) 计算在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当市场出清且处于局部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3)根据步骤A和步骤B的计算,分析垄断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论述政府应采取的政策。

2.用经济学原理论述我国电力行业垄断形成的原因及改革的对策。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2.外生变量3.机会成本4.收入效应5.基尼系数6.价格歧视二、简答题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3.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4.举例说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内涵。

5.简述“挤出效应”及其决定因素。

三、计算题1.假定:(1)消费函数C=50+0.8y(y为收入),投资函数I=100-5r(r为利率);(2)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00-10r;(3)消费函数C=50+0.75y,投资函数I=100-5r。

流动性滞存及其政策意义

流动性滞存及其政策意义

流动性滞存及其政策意义以下是关于流动性滞存及其政策意义,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目前,就我国总需求不足及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佳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争议颇多。

许多人认为我国经济中出现了流动性约束。

流动性者,货币与资金也。

流动性约束,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企业与居民)因其货币与资金量不足,且难以从外部(如银行)得到,从而难以增加其消费和投资量,造成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现象。

因此,扩大内需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消除货币供给的“梗阻”。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不是流动性约束,而是流动性滞存。

流动性滞存不仅是总需求不足的原因,而且是总需求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总供求关系上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即社会总供给(AS),可用出售该总供给量的销售总收入(Y)来表示。

这一货币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

其中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又分别变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

若政府收入用T来表示,则初次分配的结果变为C+S+T。

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I),政府收入变为政府支出(G),C+S+T经过再分配变为C+I+G。

C+I+G就是社会总需求(AD),用社会总支出(E)来代表。

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T和G是由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属于外生的经济调节变量。

所以,社会总供求原生的相对数量关系,即C+S和C+I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由经济体系的一对内生变量——投资和储蓄的相对数量关系决定。

这一分析可用如下图式表示: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C+S+T -- C+I+G-- E(AD)储蓄是可支配收入(即Y-T)与消费之差。

储蓄有多种形式,如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以及因非消费目的而持有现金(窖藏)等。

如果储蓄不能及时地转化为投资,就会出现流动性滞存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流动性陷阱下的财政乘数和溢出 摘要 我们考虑同时处于流动性陷阱中的两国的财政乘

数与溢出——本国财政支出对增加该国产出水平与他国产出水平的作用程度。通过标准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我们得到与经济学教科书上相反的财政乘数和溢出。对于一个有着财政支出的国家,如果财政乘数大于1,本国货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如果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小于1,财政溢出为负;如果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大于1,财政溢出为正。零下限造成边际成本不完全稳定是理解财政政策在开放经济中效果的关键因素。即使我们将不完备市场和内生资本包含进这个模型中,这些结论也是不变的。

1、引言 流动性陷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如图1所示,随着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而来的经济下划导致多国货币政策被零名义利率下限束缚,这些国家包括日本、英国和美国。这样的情形已经被Fujiwara et al.(2011)和Jeanne(2009)在全球流动性陷阱中描述过。许多国家想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与总产出以使自身从流动性陷阱中解放出来。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从理论上研究了同时处于流动性陷阱中的两国的财政政策效应,并且与正常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作了比较。通过NOEM模型和两国粘性价格模型,我们可以分析财政乘数——一国财政支出对增加该国产出水平的作用程度;也可以分析财政溢出——一国财政支出对他国产出增加的贡献程度。我们检测了财政扩张是否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情形。 根据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无效(Dornbusch et al, 2008)。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 1967)中,经济被刻画为浮动汇率制度、价格水平固定、资本完全移动,财政支出增加,本国利率有上升压力。随后,汇率升值。这样就通过挤出出口抵消了本国生产的产品需求增加额。在生产者货币定价的NOEM模型中,Clarida et al.(2002)和Benigno and Benigno(2003,2006)指出最优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物价稳定。当中央银行采取最优货币政策,(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国利率将会在正的财政冲击导致本国产品价格上升时上升。名义汇率升值,本国贸易条件改善。这将导致产出由本国转移至他国,这样,财政支出乘数就小于1。这关于无效的财政政策的传统智慧却是可能在存在流动性陷阱时被推翻的。这是因为在流动性陷阱中,名义利率被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无论财政支出如何变化。低利率阻碍了汇率的升值,而本国的经济活动也因此被刺激而非抑制。 运用标准的两国粘性价格模型,也就是NOEM模型,我们可以证明,全球流动性陷阱中财政乘数的大小和财政溢出的正负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采取最优货币政策的NOEM模型中的结论相反。在全球流动性陷阱下,财政乘数大于1。如果消费跨期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财政溢出是负值;反之,财政溢出为正值。 零下限的存在造成的不完全稳定的边际成本是理解财政政策在开放经济中效用的关键因素。由于不能使边际成本达到稳态,本国政府支出提升了本国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提高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并降低了实际利率。跨期优化使得消费增加,因此财政乘数大于1。该效应也会增加对他国产品的需求,但财政溢出效应可能因为以下机制而为负。政府持续支出,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比外国的价格上升得更多。假设两国在政府支出结束时处于对称均衡,在政府支出开始时,由于冲击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和贸易条件恶化。这样就将需求曲线由外国商品市场转移到本国商品市场来。财政溢出也就可能由于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而变成负的。 这个结果在模型变化时还比较稳定。我们做了稳健性分析,用不完备市场而非完备市场,用利率规则而非自主的最优货币政策,用当地货币定价而非生产者货币定价,和有调整成本的投资资本。我们得到了不变的结论,只有一个例外。在当地货币定价下,无论跨期替代弹性多大财政溢出都是正的。 日本2000年的经历以及2007年夏开始的金融危机反映出的问题,有一些研究已经分析了财政政策在流动性陷阱下的作用。在封闭经济模型中,Auerbach and Obstfeld(2005)探讨了以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而对于财政支出乘数,Christiano(2004)证明了在零利率下限中它大于1。许多论文也用更细致的框架检验了他的结果,非线性、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或各种冲击和政策措施。鉴于现今许多发达国家事实上同时陷于零名义利率下限中,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他们的模型扩大为开放经济模型来研究全球流动性陷阱下的财政乘数与溢出效应。 与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研究最为相近的是Cook and Devereux(2011)。Cook and Devereux(2011)也用了粘性价格模型来分析全球流动性陷阱下的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当然也存在几个重要的不同点。第一,这两篇论文引入了关于政府支出的不同持续时间的假设。在Cook and Devereux(2011),财政支出的持续期与带来流动性陷阱的反向冲击一致。在我们的模型里,财政支出的持续期变成两个阶段,比反向冲击的持续期要短。通过使用这个假设,我们简化了分析并理清了使支出乘数大于1并使溢出效应可正可负的基本机制。第二,作为我们原创的贡献,我们强调了跨期替代弹性的大小在影响溢出效应正负时的重要性。第三,我们引入了一些额外的参数来检查我们的结果在各种各样的模型中的稳定性。例如,我们关于完备市场和生产者货币定价的假定(在Cook and Devereux文章中常见)可能过于简化。在另一个极端假设中,我们使用了不完全市场和当地货币定价。不仅如此,我们还包含了一个更宽松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和有调整成本的投资资本。通过添加这些特征,我们讨论了模型中的动态变化,从而讨论了财政乘数与溢出效应。我们提出值得关注的调查结果是,在全球流动性陷阱和当地货币定价时财政溢出为正,即使跨期替代弹性小于1。最后,Cook and Devereux的独特的贡献就是他们包含了本土偏好并分析了最优政策。 其他相关研究包括Freedman et al.(2009), Corsetti et al.(2010), Erceg and Linde(2010), Fahri and Werning(2012), Flotho(2012), 这些在相似的背景下分析了财政支出乘数与溢出效应。他们的分析暗示低利率的环境是造成更大财政乘数和改变溢出符号的重要原因。但是,Freedman et al.(2009)和Corsetti et al.(2010)并不是基于一个零名义利率下限的模型。后三篇论文补充了我们关于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联盟中货币政策效应的讨论。 这篇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引入了本文使用的标准两国粘性价格模型(NOEM模型)。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分析了在没有零利率下限时的财政乘数与溢出。第四部分分析了有零利率下限时的财政乘数与溢出。第五部分扩充了该模型,加入了不完备金融市场,较宽松的控制通胀的利率规则,当地货币定价,内生资本。第六部分是结论。

2、模型 2.1.模型设定 我们的两国粘性价格模型(NOEM)是一个传统的模型,和Clarida et al.(2002), Benigno and Benigno(2003), Fujiwara et al.(2011)使用过的很相似。经济中包含两国,本国H和外国F。劳动不能自由流动并且被两国用在生产区间为[0, 1]的连续的有差异的产品。详细的推导见附录。 家庭:一个有代表性的本国家庭会最大化

受预算约束 人均消费束Ct被定义为

(1) 结果,基于效用的总价格指数(CPI)Pt被定义为

(2) 消费指数代表本国人均消费的由本国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CH,t和由外国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CF,t

消费束。总价格指数是由本国物价PH,t和外国物价PF,t组成。我们定义本国生产的产品权重为n

(0品的期内替代弹性为1。我们定义工作时间为ht ,名义工资为Wt,总利润为Πt ,税收为T,持有债券为Bt ,名义利率为it 。EtDt+1是一个阿罗证券,表示如果St+1在t+1期实现时本国货币在t+1期的数量。总价格为Qt,t+1 。影响两国家庭偏好的因素是相同的:折现因子0跨期替代弹性的倒数σ,工作时间的效用权重χ,弗里希劳动供给弹性ω。 借鉴Eggertsson and Woodford(2003), Christiano(2004), Chirstiano et al.(2011), 我们假定折现因子是随时间变化的并影响两国家庭,是流动性陷阱的源头。我们称之为自然率冲击。在零通货膨胀稳态,自然率为正,零下限并不起作用。但是,如果大的冲击使自然率降到为负,零下限开始有约束力。真实利率保持在太高的状态,收缩了真实经济活动使经济次优。 偏好设定为

(3) 式中Gt代表本国政府支出,ε>1代表替代弹性。类似的,我们定义本国生产外国消费的产品为

厂商:对于厂商,Yt和Y*t分别代表本国与外国的总产出。中间产品是由连续的许多垄断厂商由以下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

每个垄断厂商会在受需求曲线与Calvo型价格摩擦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θ是厂商不能调整产品价格的概率。在这些设定下,每个厂商都会最大化其折现的总利润:

是重新设定的价格。PH,t被定义为 我们假定生产者货币定价并且一价定律成立。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的总价格(通胀率)分别为和。同时,使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为St 。这样,本国生产的外国消费的产品价格为

市场出清:最后,资源约束如下 (4) 财政与货币政策:对于财政政策,如等式(3)所示,我们假定政府只购买本国产品为Gt 。这个假定使得贸易条件偏离稳态。两国充分协调的财政支出会使我们的结果与封闭经济框架下同构。财政支出由每期相同的总税收支出。 对于货币政策,遵从Christiano(2004), 我们假定本国与外国中央银行在未面对流动性陷阱时采取自主的最优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这与以下等式意义相同:

系数α无穷大。 整篇论文中,我们假定通货膨胀目标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