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宅设计看日本建筑师的传承性_殷实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美学和精细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种传统建筑风格不仅在日本本土广泛应用,而且在世界各地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借鉴。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上。
传统日本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精细的木工技术构建坚固耐用的建筑结构。
这种传统的木结构不仅能够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还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师也开始借鉴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
其次,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表现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上。
传统日本建筑注重空间的开敞和流动性,通过推拉门、可移动隔断等手法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联通和转换。
这种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并且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和改变。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师也开始关注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通过引入可移动隔断、开放式设计等手法,使得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功能变化。
此外,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建筑美学和装饰艺术上。
传统日本建筑追求简约、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美学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借鉴。
许多现代建筑师通过运用自然材料、自然光线和自然景观等手法,营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空间。
同时,传统日本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木雕、漆器、屏风等装饰元素被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内外装饰中,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上,亦或是在建筑美学和装饰艺术上,都可以看到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痕迹。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日本本土的建筑设计中,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应用。
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

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建筑设计是一门既注重美学又注重实用性的艺术。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居住与办公需求,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形象与精神内涵。
而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更是将建筑置于人的尺度和情感体验之上,注重人的需求与情感传达。
在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出符合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建筑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和融合,通过合理布局和功能区划,创造出舒适、便利、灵活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比如,在住宅设计中,建筑师会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设计出合理的起居空间、私密的休息区和通畅的交流区,以提供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
除了满足实用需求外,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还追求美学价值和文化传承。
建筑师会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让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比如,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就注重与自然融合,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创造出一个优美而宜人的空间。
现代的建筑设计也注重与社会文化的连接,通过在建筑中使用当地特色的建筑元素和材料,传递着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师还会注重设计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建筑师会考虑到建筑的能源利用、绿色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设计中运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结构以提高能源效率、运用节能材料和技术等,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还注重社区参与与人性关怀。
建筑师会与社区居民和相关利益方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合作,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将他们纳入到设计的过程中。
通过参与设计的过程,社区居民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获得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较大满意度。
建筑师还会关注到建筑对于弱势群体和特殊需求人群的友好性设计,为他们提供更加平等和便利的使用环境。
总之,基于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将人的需求和情感放在首位,通过合理布局、美学价值、环境可持续性和人性关怀等方面的考虑,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美观、可持续的建筑空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章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大全
劳动部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 | 营销师| 电子商务师 | 物流师| 物业管理师 | 经营师| 策划师 | 营养师 | 秘书 | 项目管理师 | 心理咨询师 | 公关员 | 企业培训师 | 职业经理人 | 理财规划师 | 园艺师 | 景观设计师
人事部证书: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质量专业技术资格 | 监理工程师 | 经济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房地产估价师 | 会计职称 | 企业法律顾问
01
添加标题
有利于平衡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最优配置
02
添加标题
有利于稳定人才市场,减少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损耗
03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添加标题
把职业生涯规划当做谋取工作的手段
添加标题
认为只有想成就大事业的人才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03.
一、职业
CONTENTS
(一)职业的含义
职业就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这种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及职责的具体体现,是人的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
(二)职业的特点
中国式生存秘籍: 西游: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难度的。 红楼: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难度的。 水浒:出身不好,想当官是有难度的。 三国:出身不好,想创业是有难度的。
第二节 全面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状况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

老上海的传奇故事,细细品这一次去采访程乃珊,是约在她富民路上的家里见面。
富民路闹中取静,靠近静安寺的中心地带,却是窄窄的一条马路,两旁植物繁盛,光影斑驳,在正午时分特别浓烈的大太阳底下,很有点时光交错的意思。
但这些只是序曲,当我坐在程乃珊家的客厅里时,才真正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因为在这间客厅里,无论是那张殷实饱满的橡木餐桌,还是那架朴实低调的褐色钢琴,甚至是钢琴上那座所有的指针都停了脚步的老式座钟……它们,都实实在在是“百岁高龄”了。
而当客厅的女主人程乃珊挽着长围巾坐到我对面的时候,我很肯定,今天的采访会有很多关于老上海的好故事。
一条银行家的庭训而事实上我们的开场真的是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卖豆腐的老人。
在很多年前老人还是青年的时候,他通过卖豆腐起家,一点点从豆腐摊做成了豆腐铺,从小门面做成了连锁店。
老上海总是有这么多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但程乃珊说的这一个,重点不在传奇,重点在——“你晓得么,就是这样一个卖豆腐的行当,它们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它们都有自己的行规,口口相传。
在这个过程中,小至行业的传统和道德,大至社会的传统和道德都得以存续,而这些所谓庭训、门风、家规、家传、家教、家学、家史……这些文化传承中细小却关键的纽带,我们今天还留下多少呢?”程乃珊略有些无奈地说。
之所以说给我听这个“豆腐行规”的故事,是因为我问到了她最新的写作计划。
程乃珊说,她正在写一部纪实体的小说,想以一个大家族中小孩子的成长故事,纪录一个家族里几代人的变迁和经历。
是的,这个小说的原型,正是她自己家族的故事。
“我的祖父母早已去世多年,我的父母也去世了,而我自己也做了祖母。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们家族的第五代孩子,他们完全不了解自己家族的事情,也根本没有兴趣知道。
”这个发现让程乃珊有一点遗憾,但更多的是忽然涌起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作为和祖父母生活最久的孙女,是最了解家族故事的人,更从祖父母那里直接得到了关于家族的很多资料和照片,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写一本家族故事,让后辈们能更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要不然,他们肯定连我们家族的庭训都不知道了。
斯蒂文·霍尔大师介绍(美国)

建筑092 蒋超 200916052203
内景1
内景2
San Lgnatius教堂流光溢彩的室内效果 路易斯· 康曾认为:光是人与神对话的语言,也是人性与神性具体而 微的共同显身的领域。霍尔则成功地用光线塑造了空间氛围。 . 展现了霍尔原创才华的教堂室内细部 这种空间大局的写意化处理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细部的关注能力,手工的铜 把手、地毯、座椅、灯具等等,令人惊艳的细节屡屡展现出他的艺术原创性与诗意的感性。
San Lgnatius教堂
San Lgnatius教堂
霍 尔为西雅图大学设计的San Ignatius教堂,就很清晰地彰显出了这位已达 创作成熟期的建筑师的个人特质。乍见之初只觉是一个素素的混凝土房子, 样子很奇怪,还钝钝的。一旦进入 室内人们不禁莞尔,所有的光都呈现出了 斑斓的色彩,洋溢着春天晨光里的喜悦与顽皮,直接、间接、反射、磨砂、 不断游戏般转换着,让人目不暇接的惊呼赞叹: 阳光,原来能这般摄人心魄。 一切都近乎完美地体现了霍尔最初的构想:“在一个石盒子上放置七个空瓶 子。”在功能特定的空间区域里,每一个瓶子以各自的角 度、形式与色彩提 供两种光源效果,一是直接穿过瓶子照射在地面与墙上的光,另一是涂满色 彩的墙面,光照后反射出光晕般迷离的影,与精心设计的一套人工光源 昼夜 交替,为我们呈现出了空间中光的戏剧性力量。路易斯· 康曾认为:光是人与 神对话的语言,也是人性与神性具体而微的共同显身的领域。霍尔则成功地 用光线 塑造了空间氛围。这种空间大局的写意化处理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细部 的关注能力,手工的铜把手、地毯、座椅、灯具等等,令人惊艳的细节屡屡 展现出他的艺术原创 性与诗意的
著名建筑师--斯蒂文· 霍尔
著名建筑师
斯蒂文· 霍尔
斯蒂文· 霍尔(steven holl)是美国当代建筑师 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7年生于华盛顿州的 布雷黙顿,1971年毕业 于华盛顿大学建筑系, 在罗马学习建筑,此后 在伦敦AA school学习 硕士课程。1976年在纽 约设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日本建筑师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启示

日本建筑师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启示摘要:通过对日本当代典型建筑师的代表之一,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手法和相关作品的浅析,来发现和探索日本建筑师在建筑理论问题上的独特观点以及对于现代中国建筑设计思维和理论上的启发。
关键词: 妹岛和世、设计理念、空间关系、启示1妹岛和世生平简介1.1个人经历及职业背景自1990年代以来的日本建筑发展是围绕几个中心人物来进行的,而妹岛和世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妹岛和世其“透明轻薄”的建筑语言使建筑在环境中若隐若现,具有很强的“穿透、流动”性。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1.2妹岛和世主要建筑设计理念妹岛和世认为现代的建筑设计是要紧密地与所在的时代社会相结合,建筑也应该体现出时代精神。
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妹岛和世被评论界称为是“从小通过电视和录像等媒体培养出来的一代建筑师,对于建筑空间特性有着其独特的看法”。
她认为建筑一向要与环境发生关系,这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她没有简单的仅仅以某种建筑形式来反映时代,而是以一个建筑师的责任感来重新思考新时代的建筑问题,如住宅的私密性和公共建筑的个人空间等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建筑语占如透明性、均质化、轻盈性等表达对时代的态度。
妹岛和世的简约风格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符合技术美学的范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形式上反对任何外加的装饰,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用简单的形体、有限的色彩表达现代简洁的审美趣味。
二是认为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这包括建造逻辑、空间的逻辑等。
2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实例分析妹岛进入1990年代后的第一个重要作品就是熊本县“再春宫制药女子宿舍”。
日本现代住宅对传统文化空间理论的继承

日本现代住宅对传统文化空间理论的继承摘要:文章从日本现代建筑中重要的住宅和一些现代建筑大师分析他们是如何在理论系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却对本国传统文化、空间理论都有很好地继承。
从而对我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日本住宅传统空间理论继承这些年来中国在快速剧烈的发展中趋于西方化,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大多忽视。
一些仿古建筑也只是仿其皮毛,其夸张的尺度,粗糙的工艺也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空间艺术,仅仅只是表皮主义。
更有些削足就履将一些欧美的部署张冠李戴,仿制的样式点缀,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如何用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发扬我们民族的建筑技艺特点和民主文化内涵,就需要加强对旧建筑结构体系和平面组织的认识。
我们的邻国日本的现代建筑艺术发展明显,同时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十分显著,本文以文化与我们类似的日本现代建筑为例,希望给中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小住宅—大概念小住宅在日本建筑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溯到20世纪中期,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布满了具有开放平面、推拉纸门和榻榻米狭窄开间的木结构建筑。
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处理,建筑有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清楚的显示出日本本土文化对其的影响。
也显示出其受国际建筑与当代日本建筑不同方式的影响。
而恰恰是这种西方与东方的激烈的对话,式建筑设计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学科。
作为艺术品的住宅前川国男从1928年到1930年在巴黎跟随勒柯布西耶工作。
当他在1942年给自己设计住宅时,尝试将柯布西耶的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
明亮宽大的居室、白色的墙面和简约的家具都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半透明的推拉门产生的丰富的光影效果又是典型的日本传统方式。
筱原一男在作品白色住宅中,将日本传统建筑特点提取并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
书籍简介

1 书名:二维设计基础中国美术学院新设计系列教材编写:王雪青郑美京书籍内容简介:色彩构成是设计基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王雪青和郑美京编写的《二维设计基础(第3版)》旨在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科学知识,掌握色彩构成规律,培养学生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思维,在设计中合理地运用色彩这个工具的能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色彩;色彩心理;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整合;色彩设计欣赏。
此书是教材用书。
尺寸:20.2 x 14 x 1.2 cm,内页141P,四色彩印,价格:38元2书名:设计心理学编写:唐纳德.A.诺曼书籍内容简介:诺曼博士《设计心理学》中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提醒消费者在挑选的物品,必须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设计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
诺曼博士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挫折和危险,帮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关键,即产品设计忽略了使用者在一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甚至违背了认知学原理。
尺寸: 20.8 x 14.8 x 1.8 cm,内页:271页,价格:30元3 书名:阅读城市编写:张钦楠书籍内容简介:《阅读城市》是一位建筑专家介绍世界著名城市建筑的大众读物。
作者主张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城市“灵魂”的显现者——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
《阅读城市》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
《阅读城市》所采用的图文结合编排方式,又力求将建筑文化的知识、对当下城市建筑发展的思考和城市建筑风貌的欣赏融为一体,使读者尽享“阅读城市”的乐趣。
尺寸: 21 x 14.8 x 1.5 cm,内页:285页。
4 书名:设计的精神编写:香港设计中心书籍内容简介《设计的精神》主要内容:因为有了香港设计营商周亚洲论坛这一平台,我们得以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家清对传统意志在现代住宅中的体现 的探索,将日本美妙的传统文化重新展现在世 人面前。这让战后的建筑师重新拾起对日本传 统文化的信心,同时为其后的建筑师指明了方 向。如其弟子筱原一男的住宅的传统文化的表 达手法,就受到了清家清很大的启发。
3.2 筱原一男
——继承传统意象象征性表达,追 求住宅艺术性与抽象性的表达
28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8/2011
量的叠加,使建筑更加有分量,凸显其在都 市中的地位与角色。这一点在“上原大道住 宅”展现的淋漓尽致。
(3)小结 筱原一男一直坚持着按自己的思想探寻 日本的建筑之道,他虽然延续着清家清的传 统意象的表达,但在手法上进行了全新的探 索。他在60年代提出的一系列住宅艺术论, 甚至否定了勒·柯布西耶“住宅是人类居住 的机器”的名言。这样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气 魄让人感动,感染了很多建筑师。其中就包 括:坂本一成。
Abstract The Japanese architects have been playing a maverick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industry. The inherited character among many Japanese architects can be detected, when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 Japan. This thesis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 Japan and the inherited character of Japanese architects by analysising the venation of inheritance in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f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s of house design and theories of architects. Key words Japanese architects, House design, Inherited characte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f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3 坂本一成
——继承住宅空间抽象性表达,探 索住宅家形与日常性的特质
(1)背景 70年代的日本城市经历了飞速发展,出 现了很多城市病,人们开始希望可以回避混 杂的社会;而到了80年代,城市发展完善, 人们又开始拥抱城市。这些特征都体现在对 日常生活细致观察的坂本一成的作品中。 (2)案例分析(表4) 他的第一个作品——“散田的家”可以 很明显的看出筱原一男第一阶段作品的身影 (如伞之屋,白之屋),空间构成与之相当 的类似:一室空间,空间分隔以及圆柱等。 但在结构上做出了自己的创新:柱子没有直 接顶到屋顶,而是断开,使用了类似于短柱 的结构。并在屋顶上打开一个天窗,使本就 极具象征性的空间又带有了几分神圣感。这 种象征手法仅在此案例中出现过,之后就再 也没有体现了,被慢慢消解掉了。 接下来的“水无濑的家”和“代田的 家”,可以看作是对筱原一男的“山城的 家 ” 的 思 路 的 继 承 —— 在 内 部 环 境 营 造 中 庭,天井之类的吹拔空间。同时,在这段时 间里,坂本提出了住宅“家形”的概念,即 认为:这是住宅的一种姿态,但不是符号。 坂本没有延续住宅艺术性的道路,而是探索 了住宅类型学的发展,追求住宅的日常性, 虽然平面的上思想还是遵循了先师筱原一男 的路数,建筑的形体上就相差甚远了。 但这不是终点,他发现了这样的平面和 形体对空间的束缚,限制了对自由的追求, 使住宅偏向形式,而丧失了日常性。因此又 在这基础上去探寻如何消除封闭的箱体形式 和家形[11]……从“今宿的家”开始,箱体的 理念开始被瓦解,建筑与室外的交流越来越 多,开窗的大小和方位较之前的住宅相比有 很大的不同。之后的“HOUSE F”中,家形 的形式则被消解的几近全无。坡屋顶的形态 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规则形屋顶。在这里 可以清晰的看到屋顶、支撑、墙体各自成体 系,从而达到结构的自由,平面的自由,室 内外交流的自由。这种模糊的室内外边界特 性,也暗合了日本的传统空间。在“HOUSE SA”这个项目中,由于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 要求,从而出现了屋顶与平面成不同角度的 现象。平面与屋顶的关系相当自由,同时室
创立于1907年的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 科,起初是作为“视建筑为艺术的”东京大 学的技术承担,形成了一个以技术为本的建 筑学科教学体系。同时,东工大一直保持着 对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的关注,并一 直延续了下去[2]。在东工大可以观察到像这 样的一条师生传承线路: 于20世纪50年代
在日本建筑历史舞台开始崭露头角的清家 清,其后是60年代出道的筱原一男,再是 70年代的坂本一成,最近的是90年代出道 的塚本由晴(表1)。
这一系列的住宅都可以说是在箱体内部制造开阔的空间,之后的“未完成的住宅”开 始,他的作品也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的形体上与构件上的传统意象开始被摒弃,将传 统意象转化为象征性与抽象性的空间表达,在大空间出现 “龟裂”空间[10]。而到了70年代中 叶,又重拾构件上的象征性,但相比第一阶段,这时的住宅更加具有艺术性。一系列原形体
1 前言
日本于1859年向西方5国开放口岸后, 就开始了其现代化进程。自此,不论是从 中国唐代承袭而来的日本传统建筑,还是 从西方学习而来的日本现代建筑,都开始 受到国际上的广泛赞誉与关注。近年来向 日本建筑师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很大 一部分的日本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频频胜 出,获得广泛的认可,同时也开始引领建 筑界发展的潮流。
08/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27
征性的暗示,但这柱子没有结构作用,是建 筑师有意为之。较之“森博士之家”中强烈 的传统色彩,这里的传统空间更加抽象了, 同时具有日式开敞空间的特征。这样的特征 在其后的“清家清住宅”中达到了高峰。在 “清家清自宅”中,使用的是承重墙结构, 故意将内部的钢梁暴露在外,展示住宅的现 代气质。但外部的檐廊被取消,榻榻米的日 式房间也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榻榻 米形式的可移动家具。虽然是一个只有70m2 的小住宅,但里面的空间并未让人觉得狭 小。内部的空间是一个整体,仅用家具或者 幕帘隔断,就算是卫生间,也没有设置门。 卧室与居室之间也仅是靠承重墙和幕帘来隔 断。室内外之间自然,流畅,空间的流动性 可谓达到了极致[8]。
先锋论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mments Foru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51008136)·
从住宅设计看日本建筑师的传承性
The Inherited Character of Japanese Architects:From House Design in Japan
殷实 徐燊
Yin Shi Xu Shen
(1)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回暖的 时期,筱原一男也在此时开始了他的建筑生 涯。这时期,住宅开始与都市发生对话。因 此他的住宅理念从50年代对家庭的关注转向 了对空间的关注。同时他的数学和物理的学 习背景也影响了他的创作方向。开创了日本 住宅的一个新时代[9]。 (2)案例分析(表3) 筱原一男处女作——“久我山之家”很 好地继承了先师清家清的处理手法,使用现 代的建造技术和材料:结构上是梁柱体系和 底层架空,而空间却是单纯朴素的日本风 格,底层简洁的餐厅同时作为入口,二层按 1:2:1的比例分为3段,中央是居室,两 侧则由隔断分出卧室。但这个住宅带有很强 烈的现代主义色彩,从中隐约可以看到萨 伏伊别墅和范斯沃斯的影子[8]。但60年代之 后,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开始走上极具其个 人色彩的道路,试图将“日本传统空间原 型通过抽象的手法融入现代建筑当中”[9]。 如 “伞之屋”,“白之屋”等,可以看出 这几个住宅作品在平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都是对于日本传统风格的一室空间的追求。 内部的圆柱不同于清家清的“斋藤副教授的 家”当中的圆柱,在这里不仅仅有象征的意 义,同时功能上有分隔的作用,又在结构上 有支撑作用。“伞之屋”的空间强烈的展示 了内部支撑结构,使人一走进建筑就有一种 进入农家的感受,这与筱原一男的日本民居 (MINKA)的研究有着莫大的联系,更多关
3 传承的印迹
接下来则按照时间顺序,通过住宅的实 例,来探讨他们之间的传承轨迹。看他们是 如何继承并发展前辈的思想,做出自己的 推进,并看看这种推进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 展,在时代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3.1 清家清
——继承现代主义意志,追求传统 意象的表达
(1)背景 清家清从50年代开始了其创作生涯。此 时经历了二战的日本,物资匮乏,但住房需 求激增。因此日本政府开始要求严格控制住 宅的面积,推广小面积住宅。此时的清家清 则用自己的一套设计手法开始其一系列的小 住宅设计——即在使用现代材料的前提下, 追求日本传统意象的表达,探求日本传统与 现代主义的结合。 (2)案例分析(表2) 这一思路在其最早的作品:“森博士的 家”中就有所体现了。这是一个以两间榻榻 米房为中心,同时南边带有檐廊的空间,这 空间与日本传统平面(北面房间+外廊+南向 庭院)的构成极为相似。但这里使用的材料 却是相当现代的,如:钢,玻璃等。“斋藤 副教授的家”是清家清的代表作,这里简化 了日本传统平面,从而展现了日式独特的开 敞平面的魅力。虽然还是带有南面的檐廊和 庭院,但内部的分隔已经不是西式的隔墙, 开始采用日式的推拉门——将起居室与西面 的餐厅和东面的日式房间形成一室空间型的 开敞空间。这里的空间构成将日式单纯的一 室空间与西方的开敞空间概念暗合在一起, 而采用的全是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正如 格罗皮乌斯参观后评价该建筑为“日本建筑 传统与近代技术的幸福联姻”[7]。同时室内 圆柱的出现,更是对日本传统空间的一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