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某工程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某工程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 总则

为了有效地指导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以使原材料的各类要求符合规定,确保客运专线桥梁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 主要引用标准

2.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2.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GB/T1346-2001

2.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

2.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2.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7《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2.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2.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2.1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2.1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2.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GB/T8077-2000

2.1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GB/T228-2002

2.1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GB/T232-1999

2.15《铁路砼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2002

2.16《铁路砼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TB/T2922.1~4-1998

2.17《铁路砼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

2.1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2.1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2.2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2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22《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2.23《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2.24《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2.25《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2.26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56号

其他未列规范标准参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执行。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石武客运专线许昌制梁场生产箱梁所需的水泥、砂石料、钢筋、钢绞线、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外加剂、灌浆料及锚具夹具等原材料检验。

4 术语和定义

4.1钢筋:包括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

4.2引用2.1~2.26中的术语和定义。

5 职责

5.1 物资部负责水泥、砂石料、钢筋、钢绞线、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减水剂、锚夹具、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进料后,及时填写报检单送至试验室。

5.2 试验室根据物资部的报检单,及时进行取样,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不能进行检验和试验的应委外送检,并将检验和试验结果归档、保存。

6 程序

6.1 概述

6.1.1 物资部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有关资料,编制用料申请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物资部进行采购和供应。

6.1.2 物资部在进料过程中应向供应商索取材料的有关材质证明资料,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进料后,应立即填写材料报检单通知试验室进行检验和试验。

6.1.3 试验室接到物资部的报检通知后,应及时派人对材料进行取样,最晚不得超过一天的时间。

6.2 原材料检验指标、检验标准及取样要求

6.2.1 水泥

6.2.1.1 水泥进场应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6.2.1.2 在新选货源的水泥应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烧失量含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比表面积,C3A含量,混合材掺量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一般情况下,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散装水泥: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采取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称不少于12kg),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当一批进场水泥,散装不足500t时,也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

6.2.1.3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编号的水泥,应分别储存,储存库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水泥使用应本着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

6.2.1.4 检验方法及标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6.2.1.5 所用主要设备:压力机、水泥负压筛、勃氏透气比表面积测定仪、凝结时间测定仪、电动抗折试验机、沸煮箱。

6.2.1.6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6.2.1.7 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并填写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或更换。

6.2.2 细骨料

6.2.2.1 对于新选原材料产地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对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l-含量、碱活性等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2.2 首次进厂的细骨料,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细骨料,应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6.2.2.3 选用的骨料应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并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6.2.2.4 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总量不少于25kg。对于所取的试样,先风干或烘干(105±5℃)后,可以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至材料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日常检验项目为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等。

6.2.2.5 检验方法及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6.2.2.6所用主要设备:砂石标准筛,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摇筛机。

6.2.2.8 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或更换。

6.2.3 粗骨料

6.2.3.1选用的骨料应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并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6.2.3.2 对于新选原料产地、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对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等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3.3 首次进厂粗骨料时,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粗骨料,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6.2.3.4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试验样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总量不少于120kg。对于所取的试样,先风干或烘干(105±5℃)后,可以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至材料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日常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等。

6.2.3.5 检验方法及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6.2.3.6 所用仪器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石子标准筛、台称、电子天平、振筛机。

6.2.3.7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主要指标

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或更换。

6.2.4 外加剂

6.2.4.1 混凝土外加剂采用应经铁道部鉴定过的复合型外加剂,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6.2.4.2 对于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6个月者,应对匀质性指标、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抗冻性、Cl-渗透电量、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碱-硅酸反应抑制效能、收缩率比等项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4.3 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批不大于5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混凝土外加剂为一检验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进行验收。在三个以上不同点采取等量的外加剂。取样总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的减水剂量。日常检验项目为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

6.2.4.4检验方法和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6.2.4.5所用设备:压力试验机、台秤、电子天平、含气量测定仪等。

6.2.4.6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高效减水剂指标

6.2.4.7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5 粉煤灰

6.2.5.1 对于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应对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Cl-含量、活性指数等项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每次进货时,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按一验收批进行检验。连续取样至少3Kg。

6.2.5.2 检验方法和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6.2.5.3 所用设备: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析仪、搅拌机、天平、振实台。

6.2.5.4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粉煤灰指标

6.2.5.5 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6 磨细矿渣粉

6.2.6.1 对于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应对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Cl-含量、含水率、需水量比、碱含量、活性指数等项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每次进货时,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按一验收批进行检验。

6.2.6.2 检验方法和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6.2.6.3所用设备: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析仪、搅拌机、天平、振实台。

6.2.6.2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磨细矿渣粉指标

6.2.6.5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7 非预应力钢筋

6.2.

7.1 钢筋进场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每批钢筋,按不大于60t的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钢筋为一验收批。

6.2.

7.2 必须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6.2.

7.3 取样方法及数量

试件应从两根钢筋中截取,每根钢筋截取一拉力试件和一冷弯试件。低碳钢热轧盘条冷弯试件应取自不同盘。

试件中每根钢筋距端头300~500 mm处截取。拉力试件长度:L≥5d+200mm。低碳钢热轧盘条拉力试验长度:L≥10d+200mm。冷弯试件长度:L≥5d+150mm。(注:L为试件截取长度、d为钢筋直径)

6.2.

7.4 钢筋常规检验项目: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6.2.

7.5 检验方法及标准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法标准》JGJ/T27-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6.2.

7.6 所用设备:万能试验机、钢直尺、游标卡尺等。

6.2.

7.7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带肋钢筋力学指标

6.2.

7.8 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或更换。

6.2.

7.9 钢筋焊接接头取样方法及数量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以同一焊工、同一级别、同一规格,每200个接头为一批。每一批随机切取一组6个试样(三个拉力试件、三个弯曲试件)。取样长度:8d+2L(注:“d”为钢筋直径;“L”为试验机夹距离:100mm-200mm)

6.2.

7.10 检测结果:不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且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呈塑性断裂。弯曲试件弯至900均不得发生断裂。

6.2.

7.11结果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相关部门,接头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及时安排返工。

6.2.8 灌浆料

6.2.8.1 对于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6个月者,应对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泌水率、流动度、30min后流动度、28天膨胀率等项指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8.2 首次进厂的灌浆料,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灌浆料,应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6.2.8.3 选用合格的灌浆料技术指标:7d抗压强度≥35MPa、7d抗折强度≥6.5Mpa、28d抗压强度≥50MPa、28d抗折强度≥10MPa、24h自由泌水率为0、出机流动度18±4s、30min流动度≤30s、24h自由膨胀率在0~3%之间。

6.2.8.4 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灌浆料100t为一检验批,不足1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

取样总量不少于0.02t水泥所需的灌浆剂量。日常检验项目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泌水率、出机流动度、30min流动度、24h自由膨胀率等。

6.2.8.5 所用设备:压力机、净浆流动度测定仪、维卡仪等。

6.2.8.6 检验标准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6.2.8.7 结果及处理: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9 预应力钢绞线

6.2.9.1 对于新选厂家应进行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松弛率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生产中按每批不大于3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绞线为一验收批,分别进行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进行检验,其质量符合GB/T5224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每批钢绞线应逐盘进行表观质量、直径的外观检查(参见GB/T5224-2003)。每批外观合格的钢绞线每10吨3盘头尾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其试样每根长>600mm共3根。对松弛性能试验取2根长2500mm试样,弹性模量试验取3根0.8m试样;取好后,样品封存,松弛试验委托有资质检验中心检验。

6.2.9.2 每批钢绞线应附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外观检查合格后,再按GB/T5224的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绞线尺寸及拉伸性能指标

说明:

1、Ⅰ级松弛即普通松弛级,Ⅱ级松弛即低松弛级,它们分别适用所有钢绞线。

2、屈服负荷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负荷的85%。

6.2.9.3 所用设备:万能试验机、钢直尺

6.2.9.4 检测结果及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0 锚具、夹片

6.2.10.1 以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的锚具为一验收批。初次选定厂家时,应对外观、锚固效率系数、极限拉力总应变、锚口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项目进行检验。每批进场锚具外观检查抽取总数量的10%,且不少于10套,外观检查表面无裂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1)硬度检验:夹片每批抽5%(不少于10片)。锚环每批抽10%(不少于3件);硬度检验每个零件测试3点,硬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抽取3套试件作静力锚固能力(锚固效率系数ηa和极限总应变εapu)检验,要求ηa≥0.95,εapu≥2.0%,对选定供货厂至少试验一次。以上三项均合格,经工地检测站出具试验报告方可使用。

6.2.10.2 检验方法和标准参见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6.2.10.3 所用设备:洛氏硬度计

夹片锚具硬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主要指标

6.2.10.4检测结果及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1 钢配件

6.2.11.1 钢板、钢料采用Q235,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700《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规定,支座板锚栓采用45#钢。

6.2.11.2 钢板、钢料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按施工图纸要求,并应进行渗锌、多元素渗透等相应的防腐处理,渗锌、多元素渗透厚度分别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6.2.11.3取样方法: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规格每批不大于60t,取两根做拉力和伸长率(长350mm、宽2a)、两根做冷弯(长150mm、宽2a)试验,见GB/T700-88

6.2.11.4 所用试验设备:万能试验机、钢直尺。

主要性能指标

6.2.11.5 结果及处理: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2 防水层

6.2.12.1 防水卷材外观质量:表面应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孔洞。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其他颜色。N类防水卷材的顶面压花成方格网状以增强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方格网状规格:纹高0.1mm,误差0.02mm,25-30块/cm2。L类防水卷材应采用双面热融无纺纤维布。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有关要求。

6.2.12.2 防水卷材,每批8000m2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氯化聚乙烯为一验收批,从外观检查合格批中抽取一卷,在距端部300mm处截取3m并封存,委外送检。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参见GB50207-94、GB12953-2003);用于粘贴防水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每批以甲组不大于10t(已组分以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的重量)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聚氨酯防水涂料为一验收批,产品的抽样按GB3186的第三章规定进行样品封存,委外送检。检测方法按JC500-92聚氨脂防水涂料规定检测。(参见GB/T19250-2003);直接用于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每批以甲组份不大于15t(已组分以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的重量)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聚氨酯防水涂料为一验收批,检验项目见《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表6.1.1要求。

6.2.12.3 检测结果及处理:及时填写试验报告通知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防水卷材主要指标

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指标

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3排水管

6.2.13.1每批不大于1000个分别对外型外观及拉伸强度进行检验,见GB/T5836.1(2)-2006 6.2.13.2 排水管全检项目:外观和颜色、尺寸、落锤冲击、环刚度、二氧甲烷侵渍试验、连接密封试验。

6.2.13.1所用设备: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

6.2.13.2结果及处理:查看试验报告并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4.膨胀剂

6.2.14.1检验指标:氧化镁、含水率、总碱含量、氯离子、比表面积、凝结时间、膨胀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6.2.14.2 所用设备:试验机、游标卡尺、比表面积仪

膨胀剂主要指标

6.2.14.3 结果及处理: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5金属配件

6.2.15.1 检验指标:外观、外型尺寸、渗层厚度

6.2.15.2 所用设备:游标卡尺、测厚仪

6.2.15.3 结果及处理: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6 混凝土垫块

6.2.16.1 检验指标:抗渗性、护筋性、碱骨料反应、抗冻融循环、强度、电通量。

6.2.16.2 检验依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主要性能指标

6.2.16.3结果及处理:查看试验报告并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7 桥梁用制孔胶管

6.2.1

7.1 检验指标:外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伸长率变化率

检验依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主要性能指标

6.2.17.2结果及处理:查看试验报告并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6.2.18 数据统计分析

对所有原材料的检验数据定期的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供方在评价或指导生产改进质量。6.2.19 不合格原材料控制程序

6.2.19.1 目的

对进场材料进行有效控制,采取妥善措施,使不合格得到有效地纠正,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以保证工程质量。

6.2.19.2 定义

经过现场对原材料取样试验,发现有项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视为不合格材料。

6.2.19.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各个工程部位的不合格材料或不合格品的控制。经过现场对原材料取样试验,发现有项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视为不合格材料。

6.2.19.4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流程:进场→待检标识→送试验室检验→出现不合格→通知现场→隔离处置→通知厂家人员→清场处理→监督记录处理结果→ 处理结果的确认。

6.2.19.5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出现不合格材料,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和分析原因,研究更好地有效的控制原材料,以免同样的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并就此考虑制订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6.2.19.6 不合格的标识处理及报告

对不合格原材料,由试验室及时标识,以防止不合格被误用、转序,并报告物资部、安质部或项目部领导。

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 1.为确保工程有序施工,更好地加强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合同约定各项任务,根据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108—83《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及其他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和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 2.承包人合同责任 2.1承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建立、完善试验室,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仪器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试验室应达到二级试验室的要求。 试验室须经监理人认可后方能投入运行。 2.2承包人按合同规定采购材料,并在材料进场前通知监理人。对进场材料承包人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标准、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供监理人审查。 2.3进场材料有关证明和资料经监理人核准后,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试验方法、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取样试验和评定。为保证试验条件的稳定性,承包人可自行安排一定比例的第三方检验,以进行平行对比。 2.4对承包人无法承担的某些特殊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委托具有相应资格并通过计量认证的试验室测试,但须经监理人批准。 2.5承包人应为监理人员抽查试验提供条件和方便,并在其试验室内设有专供监理人员使用的办公室,保证监理人员可以不受阻碍地出入该试验室。 2.6承包人须按监理人指示进行重新测试,并且监理人员可免费使用承包人试验室的设施和材料重新测试。监理人进行的平行测试,试件由承包人免费提供。 2.7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设计文件规定的材料,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提前提出使用代用材料申请,报监理人批准。采用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

施工现场三检制度3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附件1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进场的控 制。 三、部门职责 1.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经营部负责开工前提供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材料预算, 以及提供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 3.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 4.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凭证手 续不全,一律不收。将合格材料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 5.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材料进场质量检验的落 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 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物相符。 进场材料由项目物资部、质保部联合验收。 首先进场材料必须“三证”等资料齐全。 其次钢筋、水泥等必须经复验合格。 最后样品认可,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或甲方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 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 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 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1)材料采购程序流程如下:

2)原材料检验程序

材料检验流程 3)相关人员职责 A.项目试验员 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 B.项目材料员 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安排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 4)工作程序 A.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 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所有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须先行接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B.进场物资的取样由项目试验员负责进行。 C.物资的进货检验由材料员及试验员负责进行。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外观物理性能检验,试验员负责材料的性能检验。 D.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清点材料,填写料具验收单,核对送货单内容与采购合同的内容或事先的协定是否一致,不一致则应通知采购责任人及时与材料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原材料的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的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制度 (一)入库管理 1、在验收之前,库管员要严格把关,有下列情况不予验收:①没有检验签字确认的《产品检验单》,缺少入库单。②未经总经理或部门主管批准的采购,与采购申请单不相符的采购的原材料。③与所需要求不符合的原材料。 2、提高验收的速度,贵重材料及设备应该当场验收完毕,小件物资当天验收完毕,批量材料二天验收完毕。同时库管员依据清单上所列的名称、数量进行核对、清点,办理入库单签收手续。 3、原材料受损或者规格不符的影响生产的,库管员应立即像采购报告,并听取意见 4、物料通过验收合格后,库管员须开具“物资入库验收单”,验收单一式三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财务、一份客户。 (二)仓储管理 1、材料入库之后,按物料的不同类别、特点和用途分类存放。具体要求如下: ①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②材料清晰、数量清楚、规格标识清清楚。③按一定的秩序按放置,并标明产品名称,入库时间,方便寻找所需物料。 2、库管员对常用或每日有变动的物资要随时盘点,若发现误差须及时找出原因并更正。库存信息及时呈报,须对数量、文字、表格仔细核对,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原材料的领用 1、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物料出库时必须办理出库手续,生产部生产人员凭《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并限额领料。 2、原料库库员每天按《领料单》原料的实际数量备料、发放。在备料时,如果发现计划数量和实际发放数量不符时,库管员应在《领料单》备注栏中填写实际发放的数量。 3、原料库库管员凭经审批的《领料单》发放原材料发放时应做到:①认真核对《领料单》的各项内容,凡填写不齐全、字迹不清晰、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不得发放。②发放时,应认真核对实物的品名、型号和数量,符合领料或出库凭证要求的才能发放。③发放完毕,库管员应根据《领料单》编制或《原料出库单》并与电脑内《领料单》进行审核,仓库主管签章确认。④发放时,若产品标识破损、字迹不清,应重新作出标识后发放。⑤同一规格的原料应按“先进后出”的原则进行发放。 4、《领料单》和《原料出库单》交车间,财务,采购,仓库各一联 5、未经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确认的领料单,仓库一律不准发放,其造成损失由领料人自己承担,仓库一概不负任何责任。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项目经理部。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工程部负责提供物资采购计划包括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同时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材料进场质量检验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2.物资部负责物资购买合同的签订和物资采购工作。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初验收,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资料。将合格材料的凭证手续建立台账备案,以备追溯。填写委托试验单,现场取样或者联合试验员共同取样,需要监理见证的取样应在监理见证下进行。 3.试验室负责物资进场的取样检验工作,提供检验报告,对材料的可用性作出评价,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对使用材料进行质量追溯。 四、材料使用前工作流程 五、基本要求 1.从原材料的控制,物资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 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比质比价,品质与进场材料相符。 2.原材料生产厂家报监理或建设单位确认。 3.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资料不齐全者不予验收。

4.物资部对进场材料进行初验收。 5.试验室对进场材料取样复检。 6.报监理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 7.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六、原材料进场检验程序 原材料进场检验流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工程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计划要提前制定,必须为材料的采购和检验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开始 提出物资计材料订货采材料进场 对原材料初对原材料初报验 填写试验委 配合试验室按规范要求试验检测 见证取样 收集质保资出具检测报报验 配合重新取重新试验检 材料退场 资料归档 材料使用 结束 初 验 结 果不合 不 合材料发放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2021新版)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2021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94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2021新版) 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的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以同一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钢筋进场首先检查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代表直径。在每批钢筋中选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按试验规程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和GB 232-85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拉力试验项目应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砼建筑物应选用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也应为425#;运至现场的水泥应有厂家品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尚须复

验。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尚须重新检验,其品质质量按复验结果为准和使用。 通过水泥试样检验其标号、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要时尚须增加细度、稠度和水化热等检验项目。在这些品质检验指标中,安定性检验项目用沸煮法必须合格,若不合格时该水泥定为废品;凝结时间检验时: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此项检验不合格,该水泥为废品,而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否则为不合格品;细度项目用0.08mm方孔筛,筛作不得超过12%,超过者为不合格;另外,烧失量、不溶物以及水泥标号代于商品标号或者水泥包装标志不全者,任一项不合格都为不合格品。只有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的为合格品。 混凝土用砂应符合SDJ207-82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第4.1.13条款。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粒径小于0.08mm的细屑、淤泥和粘土的总量要小于砂重的3%。 砼用石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若工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采购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 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 业标准》。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 方法来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工程资料检查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工程资料检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广乐T2标段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管理,

------------------ 精品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充分发挥档案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中的作用,根据有关标准档案管理的规定、规范、条例、办法等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达到建一流交通工程,创 一流工程档案”的目标。 (一)、工作职责 各工区资料员贯彻执行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并负责所在工区的工程资料的监督、检查、收集、整理、归档。具体人员安排如下:一工区资料员:杨俊;二工区资料员:何可乐;三工区资料员:姚战。 资料分工(含纸质资料和电脑录入系统资料):自营部分资料由项目部相应工区部门负责完成;第一、二、三工区非自营部分资料由相应施工班组自行完成。 (二)、工程资料的具体范围 本项目资料分为纸质资料和电脑系统录入资料(业主提供系统软件)。纸质资料为手工填写;电脑录入资料由业主专人负责安装并培训。工程资料内容包括: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报告,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往来文件、施工日志、施工记录、检验试验记录、汇总、首件验收申请表、检验申请批复单、交工验收报告、中间交工证书、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日志,施工技术总结以及图像资料(包括关键工程、隐蔽工程、业主领导、监理及项目领导现场检查、需要申请变更的工程等重点内容)等。(三)、检查频率 总部质检室负责检查工程资料工作的总体安排,质检副经理每月组织一次大检查,质检室副主任每周组织一次或两次现场资料抽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施工资料是否与工程进度同步,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工程资料文件的归档,是否根据进度完成录入系统软件。 (四)、工程资料的具体要求 1、工程资料必须要跟施工进度统一完善。 2、工程资料内容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填写,资料字迹清楚,图画整洁,

原材料进场验收封样操作细则

原材料进场验收封样操作细则 1 总则 为了有效地指导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以使原材料的各类要求符合规定,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荣盛广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所需的工程类、材料设备类、其他类的“甲分包、甲供、甲指”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钢筋、钢绞线、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外加剂、灌浆料及锚具夹具、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防水保温材料、门窗铝材玻璃、防火防盗门、给排水及采暖材料、电气等原材料检验。 3 原材料进场验收 进场验收是对“甲分包、甲供、甲指”类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等进行检验和办理验收的过程,是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单附件、质量和数量等检验、办理验收手续及验收问题的处理。 验收准备:材料进场前必须作好各项验收准备,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为下步的材料堆放、保管创造条件;验收准备包括场地和设施准备、苫垫物品准备及验收计量器具和有关资料等的准备。 核对《凭证单》附件:办理材料验收首先要认真核对进料《凭证单》附件,经核对确认是应收的材料后方能办理质量、数量等的验收,凡无进料《凭证单》附件和确认不属于应收的材料不得办理验收并及时通告主办部门处理。进料《凭证单》的附件一般包括运输单(小票)、出库单、调拨单、出厂合格证、各类检测报告等;核对《凭证单》附件应根据材料采购分包合同、施工图翻样及配套表、封样样品等核对进料《凭证单》附件的名称、规格、数量,其中各种构件、半成品应核对合同编号及加工单位。 质量验收:对进场材料必须认真进行开箱的全部检验或随机抽验,确保验收后的材料符合(国家、地方、行业规范及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现场材料质量的检验主要通过目测材料外观的质量、材质性能、合格证件的检验,必要时进行材料的二次送检。 数量验收:对进场材料必须认真点数、核重、检尺、办理数量验收,对分批进场的材料要做好分次验收记录。 4 土建部分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 钢筋 4.1.1进场检验项目: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锈蚀等缺陷,出厂质量证明、合格证、标牌等齐全,复检合格。

进料检验管理制度

进料检验管理制度 1.总则 1.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原辅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1.3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品管部进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1.4职责 1.4.1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 1.4.2品管部主管审核进料检验报告 1.4.3原材料库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及外观情况 1.4.4品管部制定《进料检验作业标准》 2. 进料检验的规划 明确进料检测要项 2.1.1 进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向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1.1 在必要时,进料检验员从来料中随机抽取2件料,交主管签发来料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质量检测说明,不可在不明来料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收水平(AQL)的情况下进行验收.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2.2.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2.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2.2.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2.2.4 来料对本公司的运营成本的影响 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2.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收

2.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卷尺、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2.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验证 2.3.4 特性检测.如电气、化学的、机械的物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的方法来验证 来料检验方式选择 2.4.1 全数检验.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本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4.2 免检 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来料,以及因生产急需用而特批免检的材料.对于后者,进料检验员应跟踪生产时的质量状况. 2.4.3 抽样检验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一般本厂的来料均采用此种方式. 3.进料检验程序 品管部制定《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总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方法、记录要求. 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仓库和品管部准备来料验收和检验工作. 来料后,由仓库库管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单》并通知品管部进料检验员到现场抽样,同时对该物料挂上“待检”标识. 进料检验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标识的待检区域按《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抽样. 进料检验员根据《进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对来料进行检验,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单》,交品质主管审核. 进料检验员将审核的《进料检验报告单》作为检验合格的物料的放行通知,通知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库管人员对来料按检验批号入库,只有入库的合格品才能由库管人员控制、发放和使用. 进料检验员储存和保管抽样的样品. 检测中不合格来料应根据《不合格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不合格来料不允许入库,将其由来料移入不合格区域,并进行相应标识.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管部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存.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进场的控 制。 三、部门职责 1.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经营部负责开工前提供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材料预算, 以及提供主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 3.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材料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 4.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凭证手 续不全,一律不收。将合格材料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 5.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材料进场质量检验的落 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 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物相符。 进场材料由项目物资部、质保部联合验收。 首先进场材料必须“三证”等资料齐全。 其次钢筋、水泥等必须经复验合格。 最后样品认可,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或甲方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 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 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 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1)材料采购程序流程如下:

2)原材料检验程序 材料检验流程 3)相关人员职责 A.项目试验员 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 B.项目材料员 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安排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 4)工作程序 A.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 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所有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须先行接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 管理制度

XXX工程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 及存储管理制度 XXX项目部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确保进场材料合格。本着按计划进料、用合格材料、管好材料、优化物资配置、满足工程需要、力争节约的原则,实行物资专业化管理。 二、依据 《公司物资管理办法》 三、选用范围 项目现场的工程材料管理 四、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1、工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凡是进场物资、工程所用原材料进场后一律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进场物资由物设部、试验室、现场监理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防止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凡质量员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拒收,不准用于工程。 1.1 技术资料验证:检查产品到达的质量证明书,如质量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发货单、材质单、质检单是否齐全,盖章或签字是否有效。 1.2 外观检验:检查材料外观有无变质、残破、锈蚀、变形、等缺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油污、潮湿;检查标识

是否准确、清晰,水泥是否结块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退货。 1.3 规格数量检验:对照来料清单或发货单,对来料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级、来源、生产厂家等进行核对。并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计件、计重、检斤、检尺、验方、公差检查、复磅、数量验收。 1.4 质量检验验收:依据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规范、设计文件或产品特定标准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试验。需检验试验的物资,由物资部门填写进场材料报验单交试验室,试验室接到报验单后同监理一起进行取样并试验,出具书面检验、试验报告单。检验和试验报告单发至物资部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检验和试验报告单要妥善保管,工程竣工后存入竣工文件。 1.5材料复试:材料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6 物资检验时限:为使物资尽快投入使用和加速资金周转,分清物资进库前的责任,一般物资检验不超过3个工作日,需物理化学鉴定的不超过7个工作日。确因数量大或检验技术复杂的物资,经领导批准,可酌情延长。进口物资按有关规定验收,不误索赔期。 1.7 对危险化学品的验收,要认真检查生产厂原包装是否完好,名称、规格、数量及所附凭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收料单据一致。有无破损、受潮、变质,硬结等现象,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验收。

原材料进场检验规程

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 1.目的对生产用原材料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生产原材料检验。 3.3. 职责 4.3.1根据仓库提供的《原材料请验单》负责对原材料进行取样; 5.3.2根据《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指标进行检验和试验; 6.3.3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建立台账; 7.3.4对首次到厂的原材料进行留样; 8.3.5质检部负责将检测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 9.3.6对不合格材料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处理,严禁私自接收或放行。 10.4. 工作内容 11.4.1进货检验判定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 12.4.2检验工作程序首次供货:供方需将样品、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开具《原材料请验单》,并将供方提供的样品、自检报告单、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等材料送至质检部,质检部负责人安排质检员进行检验,质检员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如果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采购

部门,并填写工作联系单反馈至技术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如果不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采购部门,质检部填写《工作联系单》反馈至技术部。合格样品要投入生产使用,需技术部出具相关证明。非首次供货:供方需提供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等资料,仓库开具《原材料请验单》,并将《原材料请验单》和供方提供的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原件或复印件等资料送至质检部,质检部确认后安排质检员进行检验,质检员填写《原材料检测记录》。如果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仓库,据此仓库入库;如果不合格,质检员和质检部负责人在《原材料请验单》上签字确认并反馈至仓库,质检部填写《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反馈至技术部。不合格原材料需要让步放行时,需技术部在《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单》签字确认放行,并由质检部填写《工作联系单》送至仓库办理入库。供方提供质的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等资料由质检部存档保存。 13.4.3检验工作要求 14. 4.3.1检验员严格按照《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质检部和技术部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15.4.3.2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重庆龙者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技术标准》、

[精品]商砼站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规程

商砼站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规程 一、为加强质量管理,稳定和提高公司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不断优化生产成本,保证混凝 土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本规程。 二、贯彻和坚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成本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提高本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员工的市场竞争观念,激发公司提高质量成本意识的内在动力,提高公司以质量成本求生存,图发展的自觉性,不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 三、严格执行国家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抓好混凝土生 产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不断积累可靠的经验,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预控水平; 四、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 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健全质量体系,把现代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紧密结合 起来,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合理制定各项内部控制指标,确保混凝土符合技术质量标准,使混凝土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六、认真贯彻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实行质量控制 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全面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七、各部门要结合相关质量要求,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 第一章原材料质量控制规程 一、目的 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最优化。确保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预防或控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以及及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调整生产配合比。

二、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进厂验收的全过程,并作为原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合比调整的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抽检。 三、职责部门 1、***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领导工作; 2、实验室负责进厂材料的检测、原材料抽样检验及验收。 3、采购部负责原材料购进的预约及购进的具体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与量两方面均满足生 产要求; 四、原材料进厂的质量要求 1、对材料供应商的要求 材料供应商必须定期提供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报告(混凝土工程所需要的全套检验项目,甚至包括放射性检验、环境安全性评价、碱、氯离子含量等),并提供原件在实验室存档。 2、建立材料进场登记台帐 实验室对进厂所有原材料必需建立相应检测台帐 3、各材料检验指标要求和检验项目 (1)水泥 ①、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各项规定基本的物理性能,主要检验项目: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酸不溶物、安定性(必要时)。实验室负责对每次进厂水泥抽样及检验,并应在实验室建立相应质量台帐,检测结果必须及时反馈至材料采购部门。 ②、验室必须对每次进厂水泥进行外加剂适应性检验(净浆流动度、掺量曲线),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2)外加剂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管理制度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中铁x局集团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 二〇一一年七月

原材料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地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工地试验室具体执行。 3.1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2 检测工程质量参数,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 指导工程材料的合理使用。 3.4 研究开发新材料,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推广应用工

作。 3.5 参与有关的施工工艺制订,并进行技术指导。 4. 试验工作职责 4.1 中心试验室 4.1.1严格按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授权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 4.1.2负责工程材料:水泥、外掺料、外加剂、质量检验的质量检验;配合比(耐久性混凝土、孔道压浆、级配碎石、改良土) 选定;耐久性混凝土特殊指标(冻融、电通量)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测定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选定填料改良方案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耐久性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4.1.3对本试验室不能进行试验的项目负责联系外检单位。 4.1.4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配合第三方现场检测(桩基、梁体静载、路基、隧道检测); 4.1.5参加质量管理会议;协助集团公司指挥部进行施工前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过程抽查检验、工后检测及验收等工作。 5.1.6统一管理工程检测工作,对工区试验室的检测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4.1.7定期与工区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及人员培训。 4.1.8做好检测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台帐及各种统计报表。每月对各工区、梁场试验资料、轨枕场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后填写《工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工程材料检验制度正式版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的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以同一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钢筋进场首先检查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代表直径。在每批钢筋中选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按试验规程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和GB232-

85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拉力试验项目应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砼建筑物应选用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也应为425#;运至现场的水泥应有厂家品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尚须复验。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尚须重新检验,其品质质量按复验结果为准和使用。 通过水泥试样检验其标号、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要时尚须增加细度、稠度和水化热等检验项目。在这些品质检验指标中,安定性检验项目用沸煮法必须合格,若不合格时该水泥定为废品;凝结时间检验时: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此项检验不合

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制度

XXXXXX工程 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制度

XXXXXXX项目部 20XX年10月 原材料进场抽样检验制度 1 总则 为了有效地指导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以使原材料的各类要求符合规定,确保新海尚宸家园商业综合体工程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 主要引用标准 2.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质量检验标准》GB1499.2-2007 2.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GB/T1346-2001 2.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检验标准》GB13545-2003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检验标准》GB18445-2001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XXXXX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砂石料、钢筋、砖砌体等。 4程序 4.1 概述 4.1.1 材料采购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有关资料,编制用料申请计划,

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由材料部门进行采购和供应。 4.1.2 材料采购部门在进料过程中应向供应商索取材料的有关材质证明资料,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进料后,应立即填写材料报检单通知监理公司及建设单位派人对材料进行取样送试验室检验,最晚不得超过一天的时间。 4.2 原材料检验指标、检验标准及取样要求 4.2.1 水泥 4.2.1.1 水泥进场应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经试验室复检,按规定提交复验报告单,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 4.2.1.2 在新选货源的水泥应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进行全面检验。一般情况下,每批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 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当一批进场水泥,袋装不足200t时,也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 4.2.1.3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编号的水泥,应分别储存,储存库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水泥使用应本着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 4.2.2 细骨料(砂) 4.2.2.1 对于新选原材料产地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应对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硫化物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1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的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以同一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钢筋进场首先检查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代表直径。在每批钢筋中选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按试验规程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和GB232-85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拉力试验项目应包括屈服点、抗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1、各级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及监理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 2、水泥取样: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试验人员接到通知后,按上述取样原则进行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从12个不同的部位取等量样品,每。要

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12kg份试样至少. 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3400m、细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33或600t400m也按一批计。试验人员接到检测或600t为一批,不足通知后及时取样。在料堆取样时,试样可从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选取9点抽取。 3400m4、粗骨料取样:同产地、同品种且连续进厂的材料,每3或600也按一批计。在料堆取样时,取样不足或600t为一批,400m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下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5、拌和用水及养护用水:每一新水源或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应取样检验一次。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 6、外加剂: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连续进场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样品分点样和混合样。点样是在一次生产的产品所取得试样;混合样是三逐步形成或更多的点样等量均匀混合后而取得的试样。每一编号的取样不少于0.2t 水泥所需的外加剂量。检测项目按补充标准进行。兰新铁路甘青公司要求车车必检,监理车车见证试验结果,所有进场材料未检合格之前不得进入拌合站。 7、粉煤灰: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200t为一批号,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粉煤灰的质量按干计)

材料的进场检验规章制度

香澜坊工程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材料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质量预控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制定以下检验制度: 1、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工程所用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重要的结构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砌墙砖和砌块、防水材料、玻璃幕墙及建筑外窗等均应有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材料。对于经检验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配件及设备,禁止使用于工程当中。 3、按照管理规程规定,Ⅰ类物资属于一般物资,包括保温材料、防火材料、预制砼构件、门窗、隔墙材料、装饰材料、幕墙材材料、焊条、焊剂和焊药,各种管材、管件、原材料,各种安装工程设备、配件等,电力电缆、电线、箱体、各种开关、灯具及设备等;对于物资进场检测,应由项目专业工长、质检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按设计文件要求、现行材料标准规定等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抽样检测。 4、对于所规定的Ⅱ类物资(需要进场复验材料),除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外,还应由有关人员(试验员)按规定“必试项目与检验规则”,进行取样,送检有资质许可的检测单位(试验室、试验中心)进行复试检验(试验),才能认可其质量合格与否。对于此类物资检验,应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进行,并按要求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对Ⅲ类物资,除须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检验(试验)报告外,还需通过规定龄期后经检验(试验)能认可其质量的,如砼、砌筑砂浆等。对于此类检验,项目应由专职试验工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样品制作和送检,并随时与试验单位联系,及时将质量信息反馈给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要保证见证取样数量。 6、物资进场后应按规定程序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办理相应物资验证手续。 7、工程物资材料经进场检验后,应由质检人员(材料保管员)及时进行挂牌、标识,按现场规定进行贮存、入库保管。 8、对于发现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隔离、标识、记录与处置。 四川建联建联有限公司

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l目的 规定了必须具备质量证明书、检验(试验)报告(材质化验单)等十五个常用物资的品种范围,促使所用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常用材料物资的检验管理工作。 3职责 3.1物资部负责对所购(发放)物资的合格证(材料化验单)进行检查; 3.2项目部负责对工程所用各种物资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的日常管理工作。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应具备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的十五种物资品种是:(1)黑色金属;(2)有色金属;(3)水泥;(4)电焊条、焊丝;(5)管道附件;(6)电线;(7)耐火土;(8)聚氯乙稀板、管:(9)各类阀门; (10)各类电气元件、设备;(11)高压电缆头(6000V以上);(12)

紧固件;(13)计量器(14)避雷器;(15)防腐材料。 4.1.1对上述十五类物资,在订货、采购、验收、发放过程中必须具各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发放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在领料单上填写合格证的编号。 4.1.2所有物资的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必须保留原件,对其编号保管,待工程竣工时,转交技术部门归档。 4.2对上述十五类物资,无合格证(材质化验单)不得采购。各级仓库保管员若发现无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的物资,有权拒绝验收。 4.2.1需要复合的物资范围 4.2.2按质保体系要求必须检验的物资。 4.2.3在库多年材质不清,质量难以确定的物资。 4.2.4长期在库积压而又无合格证(材质化验单)或生产厂家不具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工程急用的物资。 4.2.5实物的包标或标记与原合格证(材质化验单)要求不符合的物资。 4.3复检查程序

4.3.1凡需要进行复检的物资,必须由质量检查人员指定器材(或货物)和数量,在与保管员做好标记移植的同时,由保管员取样,送公司理化检测试验室或有关专业部门检验。 4.3.2复检报告出来后,由质量检查人员审核并通知保管员做好标记,同时按计划需要数量 发放。 4.3.3属于混材、混质、混号的物资应在质量检查人员的指导下,按规定取样。复检不合格的物资,再次复检时应加倍取样。 4.4电线、电缆的绝缘检验,阀门的水压试验等均在施工现场进行。 5检查与考核 5.1物资部按入库单和领料单,每月检查一次合格证(材质化验单)是否齐全,若发现保管员将无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的物资验收入库,责令其不得发放,并立即退货。对已发出的物资,责令其不得使用。立即退库,确因工程急用,则通知按要求复检验后发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