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Chapter 4 综合评价基本方法

增益函数
增益函数
2.5
2
1.5
1
0.5
0 0 -0.5 0.2 0.4 0.6 0.8 1 1.2
增益函数
( x) 0, x [0,0.5] x 0.5 k ( x) s ( ) , x [0.5,1] 0.5
案例分析-标书汇总
案例-浙江招投标.doc
问题:
如何评价?
案例分析-综合评价
权重系数:w1:0.4;w2:0.3;w3:0.2;w4: 0.1 综合评价模型:线性加权综合法(加法合成 m 法),模型:
yi xij w j
j 1
评价者:15位专家。 结果:15位专家在7位投标者陈述并回答问题后, 专家打分.用综合评价模型打分,得出综合得分由 高到低的次序分别为:大唐-国电-华电-华润-中电 投-浙江能源-华能。大唐中标。
五、理想点法 TOPSIS-相对接近度 定义:点ui对负理想点u的相对接近度为 ||Δu||为Δu的欧氏范数 di越大,对象的综合效 益越好。
di Βιβλιοθήκη ui , u u2
, i 1,2,...,n
p 2 u (u j u j ) j 1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五、理想点法 TOPSIS
评价对象点(xi1 ,xi2 ,…,xim ) 理想点(x1* ,x2 *,…,xm* ),有的参考 书将理想点定义为考虑权重系数后的最值 点。 逼近理想点,非常接近最优。
五、理想点法 TOPSIS 负理想点 : 虚拟的最差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是决策 矩阵中该属性最差的值。 靠近理想点,远离负理想点的方案为最佳 方案。其目的是当与理想解的距离相同时, 与负理想点距离越远的为最佳方案。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指水体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状态和水体功能的综合表现。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对水体的水质、水生物和水功能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首先是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常用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有水质综合指数法和水质等级法。
水质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权重相加,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质等级。
水质等级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质等级的好坏。
其次是水生物指标。
水生物指标主要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位等。
常用的水生物综合评价方法有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
生物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生物的健康状况。
生物多样性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评估,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最后是水功能指标。
水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水体的供水、农业灌溉、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等功能的满足程度。
常用的水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有水功能综合指数法和水功能等级法。
水功能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水功能指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功能的满足程度。
水功能等级法是通过将水功能指标的满足程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功能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功能的好坏。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各种评价方法范文

各种评价方法范文评价方法是指对一些事物、现象或者个体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标准。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在不同领域和目的下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方法及其特点:1.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指个体对事物进行主观判断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更多地注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意见,比较主观。
主观评价方法常用于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主观性较强的领域。
2.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是指通过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更多地依赖于数据和事实,比较客观。
客观评价方法常用于科学研究、统计分析等领域。
3.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指综合多个评价指标或者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得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方法常用于综合评估、决策分析等领域。
4.量化评价法:量化评价法是指将评价对象的特征通过量化方法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主观评价转化为客观数据,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量化评价方法常用于经济评价、市场研究等领域。
5.模型评价法:模型评价法是指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建立模型对事物进行仿真和预测,得出评价结果。
模型评价方法常用于风险评估、预测分析等领域。
6.基准评价法:基准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一些基准进行比较来评价事物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事物的表现与基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
基准评价方法常用于绩效评估、竞争分析等领域。
7.经验评价法:经验评价法是指通过经验和观察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依赖于评价者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经验评价方法常用于专家评审、案例评价等领域。
8.社会评价法:社会评价法是指通过社会大众的意见和反馈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社会评价方法常用于舆情分析、市场调查等领域。
总而言之,评价方法有很多种,选择何种方法进行评价需要根据具体的评价对象、评价目的和评价环境来确定。
21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5. 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 在应用实践中考察、修改、补充等,使 之应用。 6. 生存总人年数
7. 平均期望寿命
二、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估计
(一)评价指标的筛选 (二)评价指标的权重估计
1.专家评分法
2.Satty权重法
3.客观方法
4.关于组合权重问题(代数和法、乘 积法)
2. 卫生评价
3. 管理评价
分 类
按评价方式:
1. 预评价 2. 中期评价
3. 终结评价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 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2.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事 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指标的权重。 3. 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 4. 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 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 评价模型。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综合评价(Synthetical evaluation) 是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根据多 个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排出优劣顺 序的特殊方法。
分 类
• 根据评价的手段分为
1. 定量评价 2. 定性评价
• 根据评价的领域分为
1. 临床评价(诊断性试验和方法评价)
(5)检验评价模式的可靠性
三、层次分析法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 目前该法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
四、Topsis法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
本章重点
综合评价的意义。 综合评价的分类。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一、综合评分法
1Hale Waihona Puke 意义2.各评价指标诸等级分值的确定方法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
1. 综合评价指数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2. 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3. 熵权法:利用信息熵原理,根据指标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适用于指标之间存在信息互补和相互制约的情况。
4. 灰色关联度法:通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变化序列的关联度,得到综合关联度,用于综合评价。
5. 数量化综合评价法:通过将评价对象进行模糊量化,然后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6.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特点来选择和使用。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目 的
2.1例:学生综合测评(综合评分)
评价指标:德育总分、智育总分、体育 总分(加分:CET)
权重: 方案1:德育0.3 智育0.6 体育0.1 方案2:德育0.1 智育0.8 体育0.1 方案3:德育0.3 智育0.6 体育0.1 加分
4.5 求综合评分指数
(5)对评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分指数GI的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测量值,m为评价指标的个数 。
例4 某市有6所综合医院,试对其医院工作质量进行综合 评价,医院的6项评价指标分别为病床使用率(P1) 95%,治疗 有效率( P2) 88.1%,重症收容率(P3) 15.4%,医疗制度执行优 良率(P4) 74.7%,护理制度执行优良率(P5) 54.7%,膳食供应 优良率(P6) 41.3%,其综合评分指数为:
0.6670
0.3330
•(4)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见图2。 • 膳食供应优良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1=0.1047 • 护理制度优良执行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2=0.2583 • ……
• • 治疗有效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6=0.2292
•4.4 计算权重系数(续3)
•图2 乘积法求各层次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1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 (5)评价者 •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 体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 价者有关。
•返回
2.1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

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有效的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限制。
一、知识测验知识测验是学科教学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测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知识测验的优势在于评价结果客观可比性强,容易进行批量评价和分析统计。
但是,知识测验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过于注重记忆性知识的测验可能会削弱学生对于理解和应用的培养。
二、作业评价作业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通过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后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评价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和创造力。
然而,作业评价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难以进行全面评价,往往只能涉及到作业的某一方面。
三、实验评价对于理科和实验类学科,实验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环节,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实验思维和科学态度。
实验评价的优势在于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然而,实验评价受到实验条件、操作手法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大规模的评价不太适用。
四、课堂表现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问题、提问、小组讨论和展示等行为,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表现评价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是,课堂表现评价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较差,评价标准往往较为主观。
五、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将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对学科学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综合评估的方法

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评估是指根据各种评估方法和工具收集、整合和综合分析一个人或组织的各个方面信息,以全面、客观和科学的方法评价其整体状况和发展潜力。
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职业规划等领域,综合评估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个体的能力、素质、发展状况和幸福感等。
下面列出10条关于综合评估的方法,并对其详细描述。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向被评估者发放,收集其对自身状况、需求和意见等方面的信息。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涵盖各个方面的信息,例如:行为、心理、社交、学习等方面的信息。
问卷调查法具有信息收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2.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被评估者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其能力、行为和特点的方法。
观察可以是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观察对象可以是单个个体或群体。
观察法具有真实性高、信息获取量大等优点。
3.测试法测试法是通过设计各种测验工具,对特定能力、素质和知识等进行评估和测量。
测试可以分为标准化测试和非标准化测试,测试对象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测试法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真实性高等优点。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通过深入研究单个个体的情况、特点、成长历程等,分析其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个案研究法可以收集大量细致的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个体的发展状况和潜能。
5.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是通过找到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专家,根据其对被评估者的直接观察、人际交往、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评估,对被评估者的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估。
专家评估法可以考虑多种角度和因素,有助于提高综合评估的准确性。
6.档案资料法档案资料法是通过搜集被评估者的档案、文献、证书等证据,分析其学历、工作历程、社会性格等多方面信息,对被评估者的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估。
档案资料法具有信息来源可靠性高等特点。
7.组合方法组合方法是根据被评估对象的特点和评估目的,选用多种评估方法和工具进行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权数的确定方法
• 客观赋权法——从指标的统计性质来考 虑,它是由客观数据决定。 • 客观定权法包括模糊定权法、秩和比法、 熵权法和相关系数法等
5. 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
——由单项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的方法。 1、算术平均法(加法合成、加减法合成) 2、几何平均法(乘法合成、乘除法合成)
3. 混合合成法
1996 1997 1998
22041 21115 24633
81.8 84.5 90.3
7.3 6.9 6.9
0.62 0.60 0.25
91.1 90.2 95.5
97.3 97.7 97.9
3.2 2.9 3.6
三、Topsis法
平均住院日、病死率、院内感染率为低优指标,其余 为高优指标,同向化、归一化变换
• 优点:
– 简便易行, – 勿须另寻比较标准; – 各单项评价值有统一的值域; – 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定序以上层次的数据)
• 缺点:
– 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较大。
二、综合指数法
• 一个或一组变量对某特定变量值大小的相 对数称指数,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动态变 化的指数称个体指数,综合反映多种事物 或现象动态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数称总指数, 综合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基本计算形式,定 量地对某现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称综合 指数法
D1 D1
( 0 . 4833 0 . 4234 ) ( 0 . 5612 0 . 5612 )
2
2
0 . 6289 0 . 2497
( 0 . 4142 0 . 4234 ) ( 0 . 3118 0 . 5612 )
2
2
计算接近程度(以94年为例)
近年来有关评价模型
• • • • 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 (2008年D) 手机“套餐”优惠几何 (2007年C) 长江水质评价与预测(2005年A) 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 (2005年C)
一、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评价(evaluation):所谓评价,即价值的 确定,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测量结 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的过程。 • 综合评价(syntheticalevaluation):对 一个复杂系统用多个指标进行总体评价的 方法。
Z 12 76 . 7 76 . 7 86 . 3 81 . 8 84 . 5 90 . 3
2 2 2 2 2
0 . 408 1
变换后,得到矩阵
0 . 4234 0 . 4781 Z 0 . 4324 0 . 4142 0 . 4833 0 . 4081 0 . 4592 0 . 4353 0 . 4496 0 . 4805 0 . 4380 0 . 4321 0 . 4380 0 . 4634 0 . 4634 0 . 2024 0 . 2556 0 . 3298 0 . 3408 0 . 8178 0 . 3916 0 . 4556 0 . 4556 0 . 4511 0 . 4776 0 . 4464 0 . 4487 0 . 4455 0 . 4473 0 . 4482 0 . 5612 0 . 5612 0 . 3508 0 . 3871 0 . 3118
Topsis法
例 某儿童医院1994~1998年7项指标的实际值,用 Topsis法比较该医院这5年的医疗质量
年份 1994 1995 出院 病床使 平均住 抢救成 治愈好 院内感 病死率 人数 用率 院日 功率 转率 染率 21584 76.7 7.3 1.01 78.3 97.5 2.0 24372 86.3 7.4 0.80 91.1 98.0 2.0
一、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综合评价方法:又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 法、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综合评价是对 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 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 价方法。
一、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综合评价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类问题: a 分类——对所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进行分 类; b 比较、排序(直接对全部评价单位排序, 或在分类基础上对各小类按优劣排序); c 考察某一综合目标的整体实现程度(对某 一事物作出整体评价)。
•
按确定权数的方法分为:
• 主观赋权法;
• 客观赋权法。
4. 权数的确定方法
• 主观赋权法
– 德尔菲法(专家法)——实际上各个专家可 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方法 – 相邻指标比较法;(先按重要性将全部评价 指标排序,再将相邻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 层次分析法(AHP)——互反式两两比较 构权法。
3. 合成方法
1、 加权算术平均法的主要特点
(1)对于数据的要求最宽松,用于合成的某一 指标数值可以为0、为负;
(2)各指标可以相互补偿(等量补偿),即此 升彼降,总的评价值不变; (3)突出了评价分数较大、权数较大者的作用, 适用于主因素突出性的评价;(对较大数值的 变动更为敏感)。
3. 合成方法
三个地区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
甲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指 数=
X W X W
1 0
=110.31%
乙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指 数=
X W X W
1 0
=116.67%
丙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指
数=
X W X =99.11% W
1 0
Topsis法(对多个对象作评价)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即逼近理想解排 序法,意为与理想方案相似性的顺序选优技术, 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 用方法。 • 它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 案中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 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 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 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Topsis法
步骤: 1. 设有n个评价对象、m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可写 为矩阵X=(Xij)n×m 2. 对高优、低优指标分别进行同向化、归一化变换
Z ij X ij
Z ij
2 ij
1 / X ij
n
X
n
(1 / X ij )
2
i 1
i 1
Topsis法
3. 归一化得到矩阵Z=(Zij)n×m,其各列最大、最小 值构成的最优、最劣向量分别记为 Z+=(Zmax1 Zmax2 … Zmaxm)
3.求单个指标的评价值
• 1. 同向化处理
将逆指标转换为正指标的方法通常有: 转换为对应的正指标,如中间消耗率——增加值率; 倒数法:X——1/X 对于适度指标,通常根据实际值与适度值(K)的差距的倒 数1/(1+|X-K|)。
• 2. 归一化处理
4. 权数的确定方法
• 按权数的表现形式分为:
• 绝对数权数; • 比重权数。通常采用比重权数——归一化权数。
C1=0.2497/(0.6289+0.2497)=0.2842
Topsis法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D+ 0.6289 0.5640 0.5369 0.5141 0.2494 D0.2497 0.2754 0.1514 0.1762 0.6302 Ci 0.2842 0.3281 0.2200 0.2552 0.7164 排序 3 2 5 4 1
• 综合评价指数公式为:
K kiwi wi 100 %
评价指数可以为正指标,也可以为逆指标。但必 须同向化。一般是把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采用倒 数法,此时,综合评价指数才是越大越好。
二、综合指数法
指标名称 计量 全 国 单位 标 准 数 (乙) 元/百元 元/百元 万元/人 % % (1) 权数 报告期指标值 甲地 区 乙地 区 丙地 区
二、综合指数法
个体指数的计算:
高优指标的个体指数p,为实测值X与标准值M的商 p=X/M
低优指标的个体指数 p=M/X 综合指数I较为复杂,没有统一的表达形式,常见的 有加权求和,算术平均,乘积法等
二、综合指数法(举例:加权指数 法)
• Ki为单项评价指数: k
i
实际值 对比标准值(常用平均 值)
4. 权数的确定方法
• 权数的特性(指主观权数、人工权数)
– 重要性——权数是一种重要性程度的量化值。指 对合成值的影响程度大小。重要性本身是个综合的 概念,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可以是“价值判断取向” 上的重要性,也可以是合成时“分辨能力(信息含 量)高低”的重要性,或“可靠度大小”的重要性。 – 模糊性——重要性本身就是个模糊的概念;习惯取 点值。人工性——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标准;只能 尽可能选择相对科学合理的权数。 – 主观性——受评权者主观意识的影响
三、Topsis法
计算各列最大、最小值构成的最优、最劣向量分别为
Z+=(0.4833 0.4805 0.4634 0.8178 0.4776 0.4487 0.5612) Z-=(0.4142 0.4081 0.4321 0.2024 0.3916 0.4455 0.3118)
计算各年与最优、最劣向量的距离(以94年为例)
一、计分法
2. 排队计分法 将评价单位的各项评价指标依优劣秩序排队, 再将名次(位置)转化为单项评价值,最 后由单项评价值计算各单位的综合评价值 (总分)。
f ( K ) 100 K 1 n 1 100 n K n 1 100
f
f (k )w
w
排队计分法的优缺点
2、几何平均法的主要特点
(1) 对数据要求较高,指标数值不能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