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钛管泄漏应急预案
凝汽器泄漏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降低凝汽器泄漏事故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凝汽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凝汽器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泄漏物的控制、清理和修复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救护。
(4)疏散警戒组:负责现场及周边人员的疏散和警戒。
(5)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凝汽器泄漏事故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指挥组:(1)组织人员撤离泄漏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组织抢险救援组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泄漏物扩散。
(3)组织疏散警戒组对泄漏区域及周边进行警戒,确保无关人员远离事故现场。
4. 抢险救援组:(1)对泄漏点进行封堵,防止泄漏物扩散。
(2)对泄漏物进行收集、清理,并妥善处置。
(3)对泄漏点进行修复,恢复正常运行。
5. 医疗救护组:(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
(2)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6. 疏散警戒组:(1)对泄漏区域及周边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7. 信息报送组:(1)收集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应急处置情况等。
(2)及时向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报送事故信息。
五、应急处置措施1. 防止泄漏物扩散:(1)使用泡沫、砂土等材料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2)使用吸附剂、吸收剂等材料对泄漏物进行吸附。
2. 清理泄漏物:(1)使用铲车、吸污车等设备对泄漏物进行清理。
(2)对清理后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 修复泄漏点:(1)根据泄漏原因,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某发电公司凝汽器钛管泄漏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了 ~ 懋 ~ m麓 了
》
鼋 i 0
技
52  ̄
某发 电公司凝 汽器钛 管泄漏 原因分析及预 防对策
杨冬野 雷建平 高永奎。 , ,
(. 钦 州发 电有 限公 司, 西 钦 州 5 50 ;. 南 曲靖发 电厂 , 南 曲靖 1国投 广 3 08 2云 云 6 50 ) 50 0
Fe 2 + HCl F Cl+H2 — e 2
() 2 增加在线钠表 , 可发现微量的凝汽器渗漏 ,
其 灵 敏度 较氢 电导 率表 高 。
44 加强设 备 管理 . 少 设备缺 陷 。 减
()凝 汽 器 泄 漏 大部 分 是 钛 管 死 堵脱 落 、 动 1 松
32 氯离 子腐蚀 。
钛 金属 对 氢脆 敏感 , 如进行 阴极 保 护 时 , 能将 不 电极 电位 降得 过低 , 否则 会造 成 钛 管 管 端 因 吸氢 而
脆化
涡流探伤检查 ,将有缺陷的钛管在未泄漏前用管堵 封 闭 , 在 汽侧 注 凝结 水查 找漏 点 , 并 将缺 陷消 除在 萌
芽 状态 圈 。 ()海 水 中 贝壳类 硬 物是 造成 凝 汽器钛 管 划伤 5 的主要 原 因 ,可 以考 虑在 凝汽器 钛 管人 口安装 塑料
封. 既能防止管堵脱落 , 又能起密封作用问 。 (0 1 )在 弱 酸 性 溶液 及 无 氧 的情 况 下 钛 不 易 因
形 成钝 化膜 而使 其 电位变 负 , 造成 钛 的缝 隙腐蚀 , 因 此停 机 时凝 汽 器应 放 水 吹 干 , 证 钛 管 在 富氧 状 态 保
引起。 主要原因是采用合金钢作死堵 , 其 合金钢与钛
管 的热 膨 胀系数 不 同造成 钛 管死堵 脱 落 、 动 , 用 松 改 钛 金属 作死 堵后 问题 得 以解 决 。 ()凝汽 器钛 管较 薄 , 烈震 动 易造成 断裂 。 2 强 检 修 及查 漏 时应避 免强 烈震 动 ,因为磨损 和震 动也 有
汽轮机一般事故处理原则及凝汽器泄漏分析处理

1.2 汽轮机事故的分析方法
• b. 确定设备损坏的次序和互相影响 的因果关系。 • c. 破损部件对其他部件带来的影响 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d. 查明整个机组损坏的程度和修复 项目。
1.2 汽轮机事故的分析方法
• 在解体检查时,应注意断裂表面的 性质,是疲劳断裂还是机械损伤, 有无塑性变形,断口是否磨损和侵 蚀,各紧固部件之间是否发生位移, 汽缸是否存在积水和水刷的痕迹。 注意保护好断口,以便以后做进一 步的微观分析检查。 • 通过检查编制出设备损坏情况一览 表,并附上必要的照片和草图,标 明事故部件和断口的相对位置
• 2)抓紧时间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主要向当事人以及 能够提供有价值情况的其他人员了解、收集有关事故 的各种资料。 • 在消除了事故后,立即向有关人员了解有关事故发生、 发展经过的感性材料,而不急于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后果以及各种推测和见解。重点地调查确定如下各项 内容: • a.事故象征最早发生的时间; • b.事故特征和发展变化过程; • c.各种现象变化之间的时间间隔; • d.事故当时所采取的措施。 事故发生和处理以后,当班的值班人员和其他有关人 员应立即分别写出事故的原始情况以及处理的经过。
二、凝汽器钛管泄漏问题处理方法
• 1.1 设备制造安装缺陷。在设备安装阶段,钛 设备制造安装缺陷。在设备安装阶段, 管与管板的配准间隙达不到要求。间隙过盈, 管与管板的配准间隙达不到要求。间隙过盈, 容易出现强制穿管划伤管壁;间隙过大, 容易出现强制穿管划伤管壁;间隙过大,运行 中管束容易发生振动碰磨损伤。 中管束容易发生振动碰磨损伤。
• 10)根据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 教训,制定出防止类似事件的技术 措施。 • 最后按规定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 告内容一般应包括: • a.汽轮机设备和损坏部件的技术特性。 • b.按照事故发生、发展、处理的时间 顺序写出事故经过。 • c.设备损坏事故和有关检查试验情况。
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凝汽器泄漏

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凝汽器泄漏,应如何处理?
若发现凝汽器泄漏,可根据凝结水水质恶化程度,采取如下措施:(1)高压机组凝结水硬度大于2μmo1/L,中压机组凝结水硬度大于3μmo1/L 时,由于泄漏轻微,可采用冷却水入口加锯沫处理。
若是由于铜管胀口不严而引起的水质恶化,可建议汽轮机运行人员提高排汽室温度或降低冷却水压力来减少泄漏的水量。
(2)如泄漏时间较长,经上述处理后,凝结水水质仍无好转,可停止加锯沫处理,将汽轮机降负荷,进行凝汽器半面检查。
查出泄漏点,经堵漏后,再投入运行。
(3)如凝结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给水水质时,可根据各电厂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如加强锅炉水和蒸汽品质的监督,调整锅内水处理的加药量,并增大锅炉排污量等。
必要时,停机补漏。
凝汽器钛管泄漏处理预案(0910)

凝汽器钛管泄漏处理预案一、现象:1.主控COND LEAK画面,凝汽器检漏装置显示凝结水Na+、DDH参数超标;2.主控大屏光字牌凝汽器泄漏报警;3.辅控网画面凝结水在线仪表显示凝结水Na+、DDH等参数超标;4.辅控网光字牌凝泵出口水质超标报警;5.若泄漏严重,热井水位可能上升;二、处理:1、凝汽器检漏仪Na+表报警(报警值>10ug/L),立即检查汽水取样装置的凝泵出口凝结水的Na+和电导率和O2是否正常,就地查看凝汽器检漏装置,综合判断检漏仪是否正常,并确认凝汽器检漏仪OM上泄漏点。
通知化学值班人员取样分析凝结水硬度、氯根指标,以确认是否是凝汽器泄漏。
凝汽器检漏仪OM上测点与就地对应关系如下:循环水外环对应A1、A3、B1、B4,内环对应A2、A4、B2、B3。
2、将定冷水补水切至凝补水,将闭式水补水切至凝补水。
3、停运胶球清洗系统。
4、凝泵出口Na+含量越报警值但上升缓慢(10<Na+≤20ug/L),凝结水硬度、氯根指标变化不大,凝结水氢导在0.2~0.3μs/cm之间、Na+在5~20μg/l之间波动;给水、主蒸汽氢导<0.15μs/cm。
凝汽器可能是轻微泄漏,通知维护人员处理,观察效果,同时加强混床出水质量的监视。
应该在72小时内堵漏消缺结束,水质恢复正常。
5、凝泵出口凝结水Na+超过20ug/L且持续上升,凝结水硬度、氯根明显上升,低负荷时凝结水氢导在0.3~0.6μs/cm之间、Na+在20~40μg/l之间波动;高负荷时凝结水氢导在0.2~0.4μs/cm之间、Na+在10~30μg/l之间波动;给水、主蒸汽氢导为0.1~0.15μs/cm。
根据检漏仪反映的泄漏处,立即安排减负荷进行,进行凝汽器半侧隔离查漏;负荷减至500MW后,强制高低旁为手动,停运一台循泵,先关闭泄漏侧循环水进口门、再关出口门,关闭对应侧的抽真空手动门,开启隔离侧的循环水排空和放水门放掉内部的循环水。
核电厂凝汽器泄漏原因及管理措施

核电厂凝汽器泄漏原因及管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6-02T03:31:52.092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陈灵[导读] 凝汽器作为核电厂二回路的重要设备,机组运行过程中,凝汽器泄漏会对机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停机停堆。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317112摘要:凝汽器作为核电厂二回路的重要设备,机组运行过程中,凝汽器泄漏会对机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停机停堆。
本文主要是结合行业经验阐述凝汽器泄漏的主要原因,包括异物撞击、海水腐蚀、液滴冲击、泥沙冲刷等,并概括几点凝汽器的管理措施。
关键字:核电厂;凝汽器;泄漏0.0.前言凝汽器是一种大型管壳式换热器。
循环冷却水通过水室、管板进入换热管,凝结水侧接收来自低压缸的排汽,这些排汽通过内部流动冷却水的换热管表面被冷凝成液体,热能从蒸汽转移到循环冷却水被带走。
核电厂运行期间凝汽器中钛管、膨胀节、二次滤网等设备长期面临着海水冲击、异物撞击等风险,时有发生换热管破损泄漏、膨胀节老化失效等问题,造成凝汽器泄漏或失效,严重影响凝汽器及机组的安全运行。
1.核电厂典型凝汽器泄漏事件1)异物撞击某电厂机组2018年凝汽器2B钛管被海水中异物磨损造成泄漏。
从原因分析来看,是二次滤网结构存在不足,其网板侧边存在较大间隙,海水中异物通过侧板间隙进入凝汽器钛管,堵塞钛管流道,造成局部流速过高,海水携带泥沙冲刷钛管,形成穿孔。
2)堵头损坏某电厂机组2007年凝汽器钛管堵头脱落,造成海水向凝结水侧泄漏事件。
从原因分析来看,是堵头安装和质量问题,影响压紧力,导致其运行期间在水流冲击下造成脱落。
3)泥沙冲刷2015年5月8日,某电厂凝结水系统突发“凝结水电导率高”报警, 造成凝汽器2B侧发生海水泄漏。
原因分析:海水中泥沙含量大,最终导致2B侧钛管泥沙冲刷减薄最终破管泄漏。
4)气流冲击2006年5月21日,某电厂1 号机组正在进行并网试验,二回路水质突然恶化,经停机用薄膜法检查,发现11根钛管均已断裂。
凝汽器钛管泄漏的原因及处理

1 事故经过
2 1 0 — 8 80 0 卜 3 0 T1 :0左右 ,凝 结 水泵 出 口母 管
钠 离子 浓 度 由小 于 l / L逐 渐 上升 , 电导 度 也相 应 增 加 。就 地 取 样 化验 ,钠 离 子 浓度 为 6 0 / 0 L
左右 ( . 当时钠 离 子在 线 浓 度表 量 程设 置 范 围为
3 处理措施
由于凝 汽器 内圈在 以前进行 过堵 管 ,因此 首先 考虑对 凝 汽器 内圈进 行 隔离 。在 对 凝汽器 内圈隔离 放 水 的过程 中 ,凝 结 水泵 出 1母 管钠 离子 浓度 开始 5 1
快 速 下 降 ,最后 降至 1p b之 内 ,可 判定 凝汽 器 内 p
钠 离 子浓 度 开始 出现上 涨 ,加木 糠 处理 效 果 甚微 。 至 2 :0 出 口母 管 钠 离 子 浓 度 涨 到 150 / l0 , 0 L, 马上 进行 了凝 汽器半 边 隔离查漏 。
4 半边隔离查漏的安全措 施
()凝 汽器半 边 隔离 前需 试运 排污 泵 ,以确认 1 其 能正 常运行 。为加快 排 水速度 ,应提 前 在凝 汽器 坑 内加 装临 时排污 泵 。 () 首先 启动 3台真 空泵 运行 ,并严密 监视 真 2 空泵 运行 情 况 ,特 别注 意真 空泵 分离器 水 位 ,保 持 机组 真 空大于 -8 P 。 8 a k ()机组 首先 降负荷 至 6 3 0%,再 对凝 汽器进 行
1 根存在泄漏。凝汽器泄漏 的钛管两端用专用堵头
封 堵后 ,恢 复相 关安 措 并将 隔离 的凝汽器 内圈投入 运 行 ,凝结 水泵 出 口母 管钠 离子 浓度 为 02 p 。 .5 b p 2 1- 3 2 ,1 机 停 机 ,对 凝 汽 器 汽 侧 进 0 1 0- 8 号 行 检 查 , 发现 凝 汽器 内 8号 低 加 外 护 包 壳 局 部 脱 落( 共有 3块 掉 落在 凝 汽 器 钛 管上 ) ,并 击 伤 多根 凝 汽 器 钛 管 。 因此 ,将 7 ,8号 低加 外 护 包 壳 全部 进 行拆 除 ,对 凝 汽器 内圈 2 7根 ( 中 2根被 击穿 ) 其 表 面存 在损 伤 的钛管 全部 用堵 头进 行封堵 。在 开机 抽 真 空 ( 组 未冲 转 前 ) ,对 凝 汽器 内圈钛 管再 机 时 次进 行 贴膜查 漏 ,以确 保凝 汽器钛 管无 泄漏 。
刍议凝汽器泄漏及处理对策

刍议凝汽器泄漏及处理对策摘要:凝汽器作为电厂换热的关键部位,对于电厂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热力发电厂而言,因为防腐措施的处理,针对凝汽器的材质以及水处理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若是凝汽器发生泄漏,则会造成循环水漏出,从而导致水质产生污染,最终形成给水水质较差,使热力设备直接被腐蚀掉。
因此,研究凝汽器泄露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的保障电厂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凝汽器;泄露;处理1 凝汽器的应用状况凝汽器通常是运用钛管进行设计,并且一般拥有气测以及水侧两个组间,汽侧属于电厂机组的各类型输水系统与低压缸排气处于凝汽器钛管之外实现空间流动,临界点通常为钛管壁,利用钛管内部的循环水流动作用,从而吸收疏水以及蒸汽所产生的热量,从而让汽侧蒸汽慢慢冷却产生稳定的饱和水,最后则是利用凝泵打入炉来实施循环加热处理;水侧则为冷却塔循环水,一般在钛管以及水室当中进行流动。
2 凝汽器泄露的检查方法2.1 薄膜法薄膜法属于机组在真空条件中实现在线应用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切单侧凝汽器,并且将水侧人孔打开,通过塑料薄膜贴的应用,将其套在凝汽器钛管的另一侧,若是存在泄露,则会因为正空负压所产生的抽吸效果,塑料薄膜直接会抽吸,与钛管口紧密相连,这种现象完全能够诊断此个钛管发生泄露。
若是泄漏量非常多,电厂机组真空水平较大的状态下会产生非常明确的抽吸声,利用对声音来源的分析,能够直接找到具体的泄露钛管。
针对找不到明确泄露钛管的问题,还能够利用蜡烛进行查找,该方法是将钛管的一侧进行密封处理,另一侧则需要利用蜡烛展开处理,若是存在火苗向钛管内部吸收的现象,则能够得出此钛管产生泄露,但是这种方法一般不提倡使用,因为在查找起来相对困难和麻烦。
2.2 灌水查漏法该方法主要是让机组在停止运行的过程中实施,这个时候能够将水汽系统隔离开来,将水侧人孔门以及汽侧人孔门打开,然后安装相应的水位计即可。
在凝汽器底部运用支撑装置,然后通过凝结水输送泵向着汽侧部分进行灌水处理,所灌水的高度需要按照实际状态来实施,通常情况下高于钛管就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汽器钛管泄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海水冷却的凝汽器钛管漏泄事故造成的锅炉受热面结垢和汽轮机积盐,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和应急救援机制,最大程度的减轻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并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1.2 编制依据
依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和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凝汽器钛管泄漏导致锅炉汽水品质严重恶化,当凝结水同时出现Na+>5μg/l或硬度>10μmol/l时,应急响应启动凝汽器钛管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凝汽器钛管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应由运行当值值长、运行当班人员、化学值班员、技术支持部、发电部、维护单位、商务部等组成。
2.1 运行当值值长的应急职责:
1)凝汽器钛管泄漏汽水品质恶化时,负责事故应急指挥和向电网调度汇报;
2)负责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发布重大信息,调动发电部、技术支持部相关专业人员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3)负责同电网调度协商运行方式安排、退出AGC或减负荷以及预计抢修工期;
4)负责指挥运行人员进行凝汽器系统设备的隔离或补水水源切换操作;
5)负责审查抢修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善,并监督执行;
6)负责应急结束后向调度汇报,并根据调度安排指挥机组恢复运行。
2.2 运行值当班人员的应急职责:
1)负责对机炉侧汽水品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运行时立即汇报当值值长,并通知检修人员到场进行鉴定;
2)负责对凝汽器系统进行隔离或系统切换操作;
3)负责执行抢修中运行所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负责应急结束后系统的检查、恢复和机组的启动操作。
2.3 维护单位的应急职责:
1)接到运行通知时,立即到现场对事故情况进行鉴定确认,参与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初步抢修方案;
2)负责应急过程中凝汽器漏泄的抢修,包括抢修工作的外委(含应急过程中脚手架的搭设、大型部件(构件)的起重吊拉和搬运);
3)负责提报所需物资材料的应急采购计划;
4) 负责做好应急物资材料和工器具(包括个人防护用具的储备和保管),确保应急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投入抢险;
5) 负责应急用工器具的保管和维护;
6) 负责抢修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人身安全,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4技术支持部的应急职责:
1)接到运行通知时,立即到现场对事故情况进行鉴定确认;
2)负责组织漏泄原因分析和凝汽器检查抢修技术方案的决策;
3)负责抢修质量监督验收工作。
3 凝汽器泄漏判断及汇报
3.1当凝泵出口在线电导升高至氢电导高于0.3μs/cm以上,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时,化学运行化验应增测凝结水Na+和硬度;
3.1当同时出现Na+>5μg/l或硬度>10μmol/l时,化学运行值班员应立即通知当值值长和发电部化学专工,同时由化学专工通知化验班,立即启动凝汽器钛管泄漏应急预案。
3.3值长和化学专工应根据水质劣化状况及时汇报相关领导,启动凝汽器钛管泄漏应急预案。
3.4判断要点:由于凝结水精处理后电导及钠反应最快,目前我厂每台机两台精处理在运行中同时投入,可通过其参数加强比对,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变化。
在采取措施后分析判断效果时,应以凝水钠离子含量变化为主要依据,此时应以就地精处理旁精处理入口取样化验,打开凝水取样排污门(因排污门在取样减压阀前,排水量大,能加快取样管内原水样流出)大流量排污后再人工取样连续化验。
对于蒸汽及炉水取样也应在采取措施后及时排污,但应注意在排污前关闭取样至在线仪表隔离门,防止排污时流量过大取样水温高损坏电极)
4 半侧凝汽器查漏运行操作应急措施
4.1值长应树立“一减二停三切换”原则,即第一步先减负荷,第二步停凝汽器单侧判断漏泄区位,接下来停运精处理走旁路,第三步切换除氧器补水水源,采用直补措施。
4.2 当凝汽器出现泄漏时,值长应立即安排凝汽器检漏装置投入运行。
4.3分别对凝汽器检漏装置的四路水源进行检测,每路水源投运10分钟,化验班化验员立即不间断取样化验Na+、硬度和导电度。
4.4当通过检漏装置检测可以判断出漏点位置时,应迅速隔离对应侧凝汽器,并做好检修措施。
4.5 当检漏装置无法判断漏点位置时,立即先安排一侧凝汽器先隔离(优先隔离A侧凝汽器)。
同时观察解列后凝结水水质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隔离正确,并根据汽水指标变化情况及时降负荷到150MW左右。
4.6 如果汽水品质均已严重超标,则要求继续降负荷到50MW左右,除氧器采用直补。
即:至除氧器直补手动门应根据进除氧器水温逐渐开大至全开,保证至除氧器进水温度及除氧器水温下降速度不超过2℃/min,防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导致除氧器喷雾淋水头及除氧器本体发生变形损坏;
4.7凝结水通过#5低加出口放水门外排,同时退出两台精处理更换失效树脂并再生,在凝结水回收前投入精处理。
5 运行方式调整及水质控制指标
5.1 当发现凝结水有硬度或导电度超标时,化验员应增加不合格指标分析次数(半小时一次或根据现场查漏需要),同时化学运行应控制好炉水的PH和磷酸根在合格范围内。
集控运行应根据炉水和蒸汽指标及时调整连排开度和定排次数。
5.2 当凝结水泵出口母管凝结水Na+>80μg/l或硬度>10μmol/L时,凝结水只能部分回收,不应全部回收,机组补水方式改为直补,除盐水箱保持高水位,必要时提前启动制水系统。
5.3 若部分回收凝结水硬度和钠仍持续上升,且出现以下状况:
1)给水导电度>0.30μs/cm
2)炉水 PH<9,炉水导电度>50μs/cm
3)蒸汽SiO2>20μg/l,或Na+>5μg/l
则凝结水应全部排出,退出精处理运行,同时机组应减负荷至最低,半侧查漏持续时间不得大于3小时。
当以上指标合格后,维持运行。
5.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值长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申请紧急停机处理:
5.4.1没有采用直补方式,指标控制如下:
1)凝结水泵Na+>400μg/l;
2)凝结水泵出口氢电导>0.60μs/cm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3) 精处理出口硬度>20μmol/l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4) 给水氢电导>0.65μs/cm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5) 炉水PH<8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5.4.2 机组补水改成直补方式后,指标控制如下:
1)除氧器出口给水Na+>400μg/l;
2) 除氧器出口给水硬度>20μmol/l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3) 省煤器入口给水氢电导>0.65μs/cm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4) 炉水PH<8且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
6 凝汽器抢修结束后的运行方式调整及化学监督
6.1 当凝汽器漏点隔离后,化验班化验员每半小时检测凝泵出口凝结水的Na离子和硬度,当Na+<80μg/l和硬度<20μmol/凝结水达到回收标准,同时投入精处理运行。
6.2 机组负荷可根据蒸汽指标逐步增加。
6.3 炉水定排和连排按照炉水给水和蒸汽指标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应按化学规程中的水质异常三级处理标准进行,尽快使水质恢复正常。
6.4 化学运行及化验班对不合格的水质应加强分析。
化验班在凝汽器泄漏后,每天应进行一次机组查定,直至水质恢复正常。
化学运行化验员对仍不合格的水质应缩短分析周期,合格后恢复正常分析周期。
7 凝汽器查漏及抢修技术措施
7.1 凝汽器查漏工作要编制凝汽器查漏作业指导书,办理热机工作票。
7.2检修维护单位在接到值长通知后15分钟内到达集控室。
7.3 工作票办理许可手续后,方可打开凝汽器人口门,注意内部通风。
7.4 查漏前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将相应的工具及消材准备齐全。
7.5 进入凝汽器内应穿连体服,回转区登高作业要搭设跳板,系好安全带。
7.6 用塑料薄膜查漏工作要分为两组,在凝汽器两侧同时进行,每个流程查漏人员最少4人,外面必须安排监护人员。
7.7 将塑料薄膜贴在管口处,逐一检查簿膜变形情况,如发现有簿膜被吸入管内,及时做好标记,并用橡胶塞将管两侧封堵。
7.8 工作完毕后要清点人员及工器具,确认在凝汽器内无人员和工器具后,方可封闭人孔门。
8 现场恢复
凝汽器钛管漏泄抢修完毕,检修负责人检查清点人员和工器具后,安排关闭各部人孔门,拆除检修的安全措施并对现场进行清理;运行人员拆除运行所做的安全措施,并会同检修工作负责人到现场检查确认无误后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向当值值长汇报,由当值值长向电网调度汇报凝汽器己恢复备用,根据调度命令指挥机组投入AGC。
9 应急结束
事故处理完毕后,检修人员如果有特殊注意事项需向运行人员交待,应以书面形式向运行人员做检修交待。
运行人员做好事故处理记录,并向现场应急指挥汇报。
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10、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2013年01月15日起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