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通过财政支持,推动科技创新、环境 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发展,能够 提升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增加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 域的投入,能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01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 出的关系
财政支出增长会导致财政赤字增 加,长期赤字会对财政收入产生 负面影响,导致财政状况恶化。
现代阶段
现代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更加注重财 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以 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主要观点和学说
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支出会相对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会随着收入水 平的提高而增加。
梯度渐进主义
梯度渐进主义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 府会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花 费的货币资金,包括公共服务和基础 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理论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早期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主要关 注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及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期阶段
随着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的发展,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开始关注财政支 出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以及财政支 出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关注财政支出的社会效应
研究财政支出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财政支出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祉。
THANKS
感谢观看
财政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 推动作用
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 等领域投入增加,能够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
不同领域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经 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学生版财政学第六章 公共支出概论

本章内容第六章财政支出增长 (公共支出概论 )Public Expenditure1、公共支出分类 2、公共支出的增长及其解释2.1 2.2 2.3 2.4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宏观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微观分析3、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4、购买性支出简介1、公共支出分类公共支出定义:公共支出,即财政支出,政府支出, 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 和。
财政支出是政府活动的成本。
1、公共支出分类1.1按财政功能分类1.经济建设费 基本建设拨款、国企挖潜改造、科技,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支援农村生产,城市维护费、国家物质储 备,城镇青年就业,抚恤和社会福利等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1、公共支出分类国家侧重于 哪些职能? 这些职能发 生了怎样的 演变?2.社会文教费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
3.国防费武器与军事设备、人员给养、军事科研、民兵、公 安、武警、警察部队和消防队伍的经费、防空等4.行政管理费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安、司法、检察机关。
5.其他支出陈共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7419551965197519801985 国防费1990199520002005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各国行政管理费(公务支出) 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德国(1998年) 埃及(1997年) 英国(1999年) 韩国(1997年) 泰国(2000年) 印度(2000年) 2.7% 3.1% 4.2% 5.1% 5.2% 6.3%1、公共支出分类1.2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静态上可分为: 1.补偿性支出 2.积累性支出挖潜改造 基本建设、流动资金、国家物质储备以及新 产品试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 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 的部分 科教文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行政管 理、国防战备等。
财政学04公共支出理论

*
4.2.4 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公共支出微观增长模型:试图按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各个因素,来说明公共支出的增长途径。
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1)对公共部门最终产出的需求;(2)公共部门的生产方式(要素组合的改变);(3)公共部门的生产质量;(4)要素价格。
*
4.2.5 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部门要素价格和公共支出
国家管理支出(维持性支出)
*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5)各项补贴支出
工资补贴、物价补贴等。
(4)国防支出
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专项工程、其他与国防有关的支出。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3.89%
90.44%
窄口径
29.03%
-11.64%
71.38%
折衷口径
34.90%
-5.77%
85.81%
现状
*
4.1 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发生的支出。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依据市场和资本的意愿进行的政策选择。社会一旦决定了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等,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 直接公共支出: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 间接公共支出:政府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导致私人部门的支出。 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4张照片
按公共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亦即按政府组织机构分类,它表现为公共支出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添加标题
《财政学》购买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二)

一、教科文卫的含义及特点教科文卫支出是政府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文化、卫生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在中国,代表政府承担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任务的单位被称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重要的公共部门。
教科文卫支出也称为事业支出。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单纯依靠经济领域的活动来寻求经济的发展,是十分狭隘的。
只有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满足劳动者能力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一点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正因为如此,在公共需求中,逐渐增加了发展文化、教育、科学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内容,相应地,政府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教科文卫支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对混合商品中的公共商品部分的成本补偿。
第二,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
事业支出满足的需求与行政、国防需求不同,它不是基本需求,而是一种发展需求。
这种需求的增长速度一般快于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
第三,具有部分的投资性质。
按照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概念,许多与人力资本相关的事业支出已不仅仅是消费,而且是一种投资,即社会人力资本投资。
正如居民住房支出本质上是消费,但经济学却按习惯把它归为投资一样,社会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是一种投资,但财政学中一般按习惯把它归为消费。
二、教育支出参见“拓展一: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原因”由于教育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教育成为政府干预的重要领域。
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干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市场失灵程度和矫正目标有选择地进行的。
(1)义务教育。
初、中等教育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也是实现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政府往往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适龄儿童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由于是法律强制政府提供、公民(或准公民)接受,且每个人受益额大体相等,义务教育往往也是免费教育,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提供。
(2)高等教育。
相对于初、中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正外部性,也助于实现机会均等,但其受益内在性增强,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私人收益的比例更高。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MAUQ
- 11 -
(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 准公共物品: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 ➢ 准公共物品分类:可拥挤物品(公共资源)、
俱乐部物品 …… ➢ 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 1、公共提供方式; • 2、市场提供方式; • 3、混合提供方式。
MAUQ
- 12 -
• 混合提供方式: • 1、政府授权经营;
MAUQ
- 31 -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衡量的困难
• X-效率
➢ 改善政府内部的组织管理状况,提高财政支出的生 产效率。
MAUQ
- 32 -
(三)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体现
➢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 GDP合理分配的综合结果。
➢ 应把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确定与市场经济的运行 状态联系在一起考虑,在宏观的范围内考察效率与 公平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才更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 为什么实施公共定价? ➢ 公共定价是政府保证公共物品提供和实施公共物品
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
含义: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其得到 最有效、最节约的使用,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目的。
MAUQ
- 21 -
➢ 1、纯公共定价
• 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 能源、通信、交通
➢ 2、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MAUQ
-3-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 满足社会需要的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
•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政府提供公共 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市场提供(Private Provision):指消费者用自己个 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消费品.
财政学课件

对分配结果的评价
过于平均 比较平均 比较合理 差距较大 差距悬殊
效率: (2)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最有效率 的状态。 的状态。
三、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即政府提供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1、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筹资方式可采取税收 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讨 论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这个孤岛上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灯塔是否属于公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 共产品。 共产品。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一是由私人即某一渔民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三是由政府出面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公共支出纯理论译者:王强1、假设:除了Sax 。
经济学家们宁愿忽视最优公共支出理论,而将他们的大量精力用于税收理论。
因此,我明确的假设存在两类物品:g 一类是通常的私人消费品()n X X X ,,21,这些私人消费品以∑=si ij j X X 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人()s i ,,,,2,1 之间分配;另一类物品是公共消费品()m n n X X ++ ,1,这类物品所有人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物品的任一个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它个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以致于对于任何第i 个个体和每单位共同消费物品同时满足的i j n j n X X ++=。
我假设不存在使用公共消费品的神秘的集体思想。
相反,我假设每个个体对于他所消费的所有物品(公共品或私人品)都有着系列稳定的一致性偏好,这种偏好可以通过一个规则的光滑的凸效用指数()i m n i i i X X u u +=,,1 加总(效用指数的一些单调性趋势当然也是适用于偏好的重要指标)。
我将完全按照用下标j 表示第j 个幅角(argument )的表示一些函数的偏导数的传统,从而有i j i i jX u u ∂∂=等等。
如果经济学中的物品量能被分成两组:(1)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大化的产出或物品和(2)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小化的投入或要素,我们便可自由的改变后一类物品的代数符号,从此仅使用“物品”来描述,但同时要明确要素投入的情况也被包含在内。
因此,按照传统,我们通常规定0 ij u 。
为了使关于产品的假设尽可能简单,我假设一条涉及所有产出量(私人或公共)的规则的凸的光滑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是()0,,1=+m n X X F ,其满足0 j F 、比率n jF F 固定并受限于收益递减的一般性规则。
不考虑可行性,这里有一条代表帕累托最优点的效用最大化边界—这是一个(s-1)重无限(infinity )—这些点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仅能通过使其他人变差才能使某人变好。
财政学3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等,以保障公共产品 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制度
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应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包括预算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以保障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逐渐下 降,而社会文教支出的比重逐渐上升。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政策导向 等。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支出结构也将 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方法
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公共选择等,以提高财政支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措施
强化预算约束 优化支出结构 推进绩效管理 强化监督检查
通过加强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预算的约束力,防止随 意超支和浪费。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公共需要,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出需求。
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支出在环保领域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当前的环境治 理,还包括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支持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 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 氛围。
04
CHAPTER
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61.86%
(5)
(6)
(7)
(8)
中国政府公共支出 OECD国家政府公共 中国与OECD国家 中国与OECD国家
占GDP的比重(含 支出占GDP比重的 平均水平的差距: 平均水平的差距:
主要税种的税式支 平均值(含税式支 (5)-(6)(含税 (5)/(6)(含税
出)
出)
式支出)
式支出)
政府把纳税人的钱用于做什么事了,做每件事花了 多少钱。
16
4.1.5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类(23)
一般公共服务
OECD
根据OECD网站公布的数据,2007-2009年,34个
OECD成员国政府公共支出(不含税式支出)占本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水平分别为32.25%、33.73%
和37.44%。
3
现状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故事真的就只是这样吗?
大量隐性的政府公共支出没有考虑。比如,税式支 出(tax expenditures)。
挤出效应 14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 权转移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例如,财政安排的养老 金支出、补贴支出、失业救济金支出等等。转移性支 出的经济涵义,就是政府从某些私人主体获得资源, 然后转给另一些私人主体。这是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 的重新分配活动,公共部门在这里只是作为资源流动 的中介机构或中转站。
(1) 中国政府公共支出 占GDP的比重(不
含税式支出)
(2) OECD国家政府公共 支出占GDP比重的 平均值(不含税式
支出)
(3) 中国与OECD国家 平均水平的差距: (1)-(2)(不含
税式支出)
(4) 中国与OECD国家 平均水平的差距: (1)/(2)(不含
税式支出)
19.95%
32.25%
12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4 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分类
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为标志,可以将公共支出区分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13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即 劳动力、消费品等)、资本品和服务(即道 路、学校和医院等公共部门投资)等的支出。 它是指公共部门用于要素的购买。购买性支 出也是为了获得经济资源的所有权而安排的 支出。一旦公共部门使用了资源,就排除了 其他部门对这些资源的使用。公共部门对这 些资源的吸纳,就意味着这些公共支出是以 放弃其他部门的产出为机会成本的。Back
(1)投资性支出(经济性支出)
基本建设投资、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 金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等。
(2)教科文卫等事业支出(社会性支出)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活动的支出,主 要包括这些活动相关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公共经费 支出等。
(3)国家管理支出(维持性支出)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的支出。各级 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的经费;各级政府机关的经费; 公、检、法、司和安全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6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10
《中国统计年鉴2007》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2 按支出的用途分类
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纷繁复杂,甚至是千差 万别的,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
就目前中国的公共支出来看,按用途可以分 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业支出、科学文教 卫生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支 出、行政管理费、对外援助支出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4)国防支出
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专项工程、 其他与国防有关的支出。
(5)各项补贴支出
工资补贴、物价补贴等。
7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8
《中国统计年鉴2007》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9
《中国统计年鉴2007》
Veil hypothesis:面纱理论。 棘轮效应:转移性支出一旦出现,规模很难降低。北
欧高福利国家的悲哀。
15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5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类、款、项
类:反映政府的某一项功能; 款:反映为完成这一项功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反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体支出。
目的
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等,公共支出就代表着
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
直接公共支出: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 本。
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 费
间接公共支出:政府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导致私人部门
的支出。
5
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4张照片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上述分类方式,是政府职能分类的具体化。 2007年之后,支出分类看不到。财政部自己
也估算不出来了。
11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1.3 按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
按公共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亦即按政府组织机构分 类,它表现为公共支出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具体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交通、邮电、商 业、物资、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国防和行政等 部门。
宽口径
36.78%
-3.89%
90.44%
窄口径
29.03%
40.67%
-11.64%
71.38%
折衷口径
34.90%
-5.77%
85.81%
4
4.1 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分类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发生 的支出。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依据市场和资本的意愿
进行的政策选择。社会一旦决定了供应哪些产品和服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4 公共支出理论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目标
公共支出的定义 公共支出的分类 公共支出演变趋势 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中国公共支出现实(政府支出科目)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2
现状
财政学公共支出理论
中国
2012年,中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12.571225万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5.1% , 略 高 于 于 财 政 收 入 的 增 速 (12.8%)(财政部,2013)。政府公共支出占当年 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万亿元)(国家统计局 , 2013)的比重是24.21%(上一年度占比为23.10%), 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