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试题和核心资料.docx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模拟题3套(广中医题库)附问题详解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试题1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1. 正常的桡骨远端掌倾角是()A、10 0 ~15 0B、15 0 ~25 0C、25 0 ~40 0D、30 0 ~45 0E、45 0 ~50 02. 桡骨远端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的是A.屈曲型B.粉碎型C.屈肘型D.伸直型E.各型均可3. 桡尺骨干双骨折,若为传达暴力所至者,骨折线表现为A. 两骨折线平面无一定规律B. 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C. 尺骨折线在上,桡骨折线在下D. 桡尺骨折线在同一平面E. 以上都不是4. 肱骨干骨折后,出现“垂腕”,说明损伤了A.正中神经B.尺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桡神经5. 下列体征,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
A.屈颈试验阳性B.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跟腱反射亢进D.腰部畸形E.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 类风湿关节炎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是:A.夜间痛醒;B.X线表现骶髂关节模糊;C.关节晨僵;D.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E.以上都不是7. 化脓性关节炎在以下期恢复后,其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A. 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B . 浆液性渗出期;D. 脓性渗出期;C. 滑膜增生期;E. 以上都不是8. ______的体征, 粘膝征阳性。
••••A. 膝关节前脱位B. 膝关节后脱位C. 髋关节前脱位D. 髋关节后脱位E. 膝关节侧方脱位9. 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 可见______。
••••A. 上肢肌张力增高B. 腱反射亢进C.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D. 霍夫曼征阳性E. 以上均不是•10. 踝关节骨折脱位分类中,具有外踝骨折位置较低、多为横断骨折特点的,应首选以下。
A. 旋前背伸型B. 旋后内收型C. 旋后外旋型D. 旋前外展型E. 旋前外旋型11. 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提示。
• A. 腰4/5腰椎间盘突出B. 坐骨神经受压C. 腰5/骶1椎间盘突出D. 腰3/4椎间盘突出E. 以上均不是12. 以下骨折,不适用于行胫骨结节骨牵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培养手册【模板】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培养手
册
姓名:
学号: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院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
填表说明
1、研究生必须实事求是地填写本表,填写时一律用黑色、蓝黑色钢笔,字迹要清楚,或者直接电脑打印。
2、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并签章,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清”、“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亦应写“无”。
3、贴最近一寸正面半身脱帽照片。
4、如有其他问题,需要说明时,可另纸附上。
5、本手册填写一式两份。
目录
1.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培养计划
2.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3.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学位论文相关文献综述
4.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表
5.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6.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科研和发表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培养计划
注:培养方式分四类:国家任务、委培、定向、自筹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硕士(中医师承)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学位论文相关文献综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表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专业学位(中医师承)硕士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中医临床科研方法概论》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

《中医临床科研方法概论》考试复习提纲1、何为医学科学研究?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医学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运动健康和疾病变化规律,探索有效防治疾病、促进人群健康的方法、手段和技术的实践活动。
研究范围: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研究;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研究。
2、临床医学研究的特点有哪些?1)强调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与伦理性相结合;2)必须有严密的科研设计;3)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源泉和必由之路。
3、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2)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提出并且检验假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模式;3)以中医有关疾病预防和临床诊疗的基本理论、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4)中医药临床实践,历来重视人的禀赋、体质、心理活动(七情)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4、中医临床研究的意义有哪些?1)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2)发展中医学术;3)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4)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的主要发展有哪几个方面?1)临床流行病学方法;2)数理统计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循证医学方法;5)计算机科学方法。
6、方法学在中医临床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性?1)提高临床研究的有效性;2)提高临床研究的真实性;3)提高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
7、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报道。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A、黑而干焦B、鼻柱黑C、眼眶黑D、口周黑E、青黑2、瘿瘤多见于: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肺肾阴虚D、感受风火时毒E、肝郁气结痰凝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A、里热B、表热C、血瘀D、痛证E、惊风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脾阳虚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A、弦B、实C、数D、缓E、滑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A、肝病B、痛证C、痰饮D、宿食E、胆病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A、瘀血B、肾虚C、阳虚D、肾绝E、水饮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11、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A、表证B、表邪入里C、半表半里D、表热里寒E、表寒里热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A、里热证B、里实证C、里实热证D、表里俱热证E、真寒假热证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证属:A、血寒证B、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滞血瘀证E、凉燥证16、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属:A、心火亢盛证B、心肾不交证C、心血虚证D、心阴虚证E、肾阴虚证17、哪一项与肝气郁结无关:A、情志抑郁易怒B、胸闷善太息C、胸胁胀痛D、瘿瘤E、身目黄18、哪一项不属胆郁痰扰表现:A、惊悸不寐B、烦燥不宁C、语言错乱D、眩晕口苦E、太息胁胀19、小便失禁2年余,伴腰膝痠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最宜诊断为:A、肾精不足证B、肾阳虚证C、肾气不固证D、肾不纳气证E、脾肾阳虚证2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A、口渴不欲饮B、口不渴C、口渴喜冷饮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E、口干喜热饮21、患者突然感上腹部疼痛,用热水袋敷后痛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弦,此属:A、脾胃虚寒B、寒湿困脾C、寒滞肝脉D、脾阳虚E、寒邪犯胃22、壮热,昏迷,抽搐,舌红,脉弦数属:A、热极生风证B、血虚生风证C、阴虚生风证D、肝阳化风证E、肝火炽盛证23、肾精不足,以下哪一项应除外:A、经闭不孕B、遗尿失禁C、发育迟缓D、发脱齿摇E、囟门迟闭24、脾肺气虚,应除外以下哪一项:A、纳呆少气B、声低懒言C、自汗神疲D、胸闷太息E、气短而喘25、干咳痰少质粘,口干咽燥,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数属:A、肺阴虚证B、肺热炽盛证C、风热犯肺证D、燥邪伤肺证E、津液不足证26、“热深厥亦深”是指: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真虚假实证D、真实假虚证E、上热下寒证27、嗜睡的主要病机是:A、阳虚阴盛B、阳盛阴虚C、阴阳两虚D、阴盛格阳E、阳气不足28、突发耳鸣,大如潮声,按之不减,多属:A、阴虚火旺B、肝胆火盛C、气血不足D、肾精亏虚E、肝肾阴虚29、牙龈肿痛,多属:A、肾阴虚B、心火亢盛C、胃热D、肝火上炎E、脾火30、五更泄泻见于:A、肝胃不和B、食滞胃肠C、寒滞胃肠D、肝郁脾虚E、脾肾阳虚二、多项选择题1、面色白主病是:A、虚证B、寒证C、湿证D、脱血E、惊风2、脾虚湿盛的舌象可见:A、芒刺B、胖大C、齿印D、裂纹E、强硬3、便秘可见于:A、实热证B、阴虚证C、血瘀证D、气液两亏E、阴寒内结4、主痛证的脉象是:A、弦脉B、紧脉C、滑脉D、伏脉E、动脉5、以下哪些证可见出血:A、血寒证B、血瘀证C、血热证D、血虚证E、气滞证三、填空题1、面色黄的主病为。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评估中医体质辨识的准确性?A. 病案回顾B. 患者自述C. 中西医诊断D. 红外线体温测量2. 以下哪个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核心原则?A. 以病情为中心B. 以病人为中心C. 以治疗方法为中心D. 以医生为中心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疾病时,中医的主要优势是?A. 症候体系B. 精确诊断C. 血液检测D. 药物治疗4. 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以下哪种慢性疾病常用中医调养方法?A. 高血压B. 结肠炎C. 糖尿病D. 肺炎5.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应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急性脑梗死B. 烧伤创伤C. 白血病D. 心脏病发作二、判断题1. 中医体质辨识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技术之一。
(正确/错误)2. 中医主要采用中药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正确/错误)3.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西医强调标准化治疗。
(正确/错误)4.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需要具备中医和西医的同时执业资格。
(正确/错误)5.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时,强调“治未病”。
(正确/错误)三、问答题1.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的职责是什么?请说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的职责是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技术,综合使用中西医诊断和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综合医疗服务。
在临床中,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中医体质辨识,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可以结合中西医诊断手段,如中医脉诊和西医实验室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和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物理疗法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请列举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的疾病,并说明其治疗方法和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常使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以达到更稳定的血压控制。
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试题和核.docx

⼴州中医药⼤学DME(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法学)试题和核.docxDME复习资料看完这份资料基本上你可以丢弃课本和英他的资料。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填空30;分判断10分;问答40分(10,5,5,20)。
第⼀章、绪论第⼆章、临床流⾏病学/DME与循证医学⽅法1、DME:临床研究设计、衡吊:、评价(design,measuremen( and evalua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的简称,被认为是临床流⾏病学的核⼼内容。
(09、10年题)评价,⼜称批评性鉴定,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制定出⼀定的规则、⽅法,以分析、确定临床的研究或资料是否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和可具应⽤性。
(04年)2、临床流⾏病学/DME⽅法论的基础(09年填空题)①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法;②概率论的推断⽅法;③严格的逻辑推断⽅法3、循证医学概念: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强调研究证据、临床专业知识以及病⼈价值的结合。
(2006.12)(此题及往下理解即可)4循证医学基本特点:①、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医护决策必须建⽴在医⽣个⼈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者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上;论证强度最⾼,如随机对照试验。
(04年填空)②、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研究,但更主要是指临床上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康复、预防措施以及卫⽣资源利⽤等⽅⽽研究;③、临床流⾏病学强调临床研究乃以⼈的報体为対象,⽽不是⼈的局部,更不是动物;④、循证医学强调诊疗效果与效益的统⼀。
5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①⾼素质的临床医⽣;②临床流⾏病学⽅法/DME⽅法③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的收集与传播、推⼴应⽤。
6、实践循证医学的⽅法:①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②系统查找所有相关研究成果;③严格评价⽂献,发现最佳证据;④应⽤最佳证据。
第三章、临床研究结果的⼏种可能…■偏倚、机遇和真实(三、四、⼗⼀章占考试绝⼤部分)⼀、偏倚1、偏倚:也称偏差,就是观察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系统误差,是⼀?种认为的有倾向性的⾮随机误差,可出现在研究的各个环节,它使研究结果不能客观的反映纽间的真⽌差别。
DME方法学 考试重点总结

DME方法学考试重点总结江旭锋1.DME的涵义(页码:1-2)DME 即医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的简称,它是将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用以指导医学教育、临床科研、疾病防治及卫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的方法学。
①设计:指临床研究或观察方法的设计。
②衡量:指确定适当的度量措施和合理的度量指标,以便能定量地客观地测量人群的有关状况。
③评价: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出一定的规则,以分析、评价、鉴定各种临床数据,实验室结果,诊断检测方法以及各种临床研究的推理、结论、成果、论文和著作,以判断它们能否正确反映客观而具有真实性,在临床实践上的实用性和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2.循证医学(EBM)的涵义(页码:3-4)循证医学(EBM),是建立在临床证据基础上的医学,指临床医学在诊治病人时,应当将医生个人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与来自系统研究的科学证据以及患者个人的价值观这3方面相结合,它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需要根据临床证据(即最佳证据)来做出医疗决策。
3.科研选题(页码:6-8)一.科研选题的概念:科研选题,就是选择并确定科研活动过程中将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页码:6)二.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页码:6-8)①需要性原则:即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选题。
②目的性原则: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要集中、明确,题目宜小而不宜大。
③创新性原则:指选题新颖,有独到之处。
它是科研选题的价值所在,也是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
④先进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多相对于技术研究领域内的选题而言。
具有一定范围和一定地区性特点,如世界水平、国际水平、国内水平、省级水平等。
中医药研究以应用性研究居多,因此,先进性原则是选题时应注意的重要原则。
⑤科学性原则:指选题在学科领域及或在整个科学领域内的先进性及可靠性。
中西医临床科研方法学(2018)

DME(中西医科研方法学)练习题选择题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研究D、横断面调查考点:论证强度:I型(随机对照研究)> II型 > III型 > IV型2018年考题:论证强度最弱的是:IV型(历史对照研究)2、混杂性偏倚控制的方法,下面错误的是:CA、限制B、配比C、增大样本量D、分层3、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4、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5、分层分析可控制 C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5、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考点:入院率偏倚属于选择偏倚6、队列研究中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B)A.混杂偏倚B.诊断怀疑偏倚C.失访偏倚D.报告偏倚E.回忆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指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某些情况,以一种主观偏见或愿望在诊断过程中去探索某种结果,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倚。
常发生在前瞻性队列研究。
7、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BA.ORB.RRC.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D.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E.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2018年考点:RR的计算13、灵敏度是指(E)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D.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考点:区别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概念;(1)敏感度:指确有该病的患者中诊断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人数比例a/(a+c),即指该方法能检出所有确实患病实验对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ME复习资料看完这份资料基木上你可以丢弃课木和其他的资料。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填空30;分判断10分;问答40分(10,5,5,20)。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临床流行病学/DME与循证医学方法1、DME:临床研究设计、衡量、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的简称,被认为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
(09、10年题)评价,乂称批评性鉴定,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制定出一定的规则、方法,以分析、确定临床的研究或资料是否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性和可具应用性。
(04年)2、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论的基础(09年填空题)①以群体为对彖的研究方法;②概率论的推断方法;③严格的逻辑推断方法3、循证医学概念: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强调研究证据、临床专业知识以及病人价值的结合。
(2006.12)(此题及往下理解即可)4循证医学基本特点:①、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者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美结合的基础上;论证强度最高,如随机对照试验。
(04年填空)②、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研究,但更主要是指临床上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康复、预防措施以及一卫生资源利用等方曲研究;③、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临床研究乃以人的整体为对象,而不是人的局部,更不是动物;④、循证医学强调诊疗效果与效益的统一。
5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①咼索质的临床医生;②临床流行病学方法/DME方法③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的收集与传播、推广应用。
6、实践循证医学的方法:①在临床实践屮发现和提出问题;②系统查找所有相关研究成果;③严格评价文献,发现最佳证据;④应用最佳证据。
第三章、临床研究结果的几种可能一偏倚、机遇和具实川、十一章占考试绝大部分)一、偏倚1、偏倚:也称偏差,就是观察值与非真实值Z间的系统谋差,是一种认为的有倾向性的非随机误差,可出现在研究的各个环节,它使研究结果不能客观的反映组间的真正茅别。
(04 选择)2、偏倚的分类:选择性偏倚、观察性偏倚、混杂性偏倚(一)、选择性偏倚:主要由于研究对彖的确定、诊断、选择等方法不正确,使被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被选入者(根据研究目的,应被选入)的重要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异,或对比组Z 间的研究对象不均衡而产生偏倚。
(1)种类:①入院率偏倚(们克森偏倚):如屮风与癌肿的联系,屮风伴癌肿的病人比不伴有癌肿的患者有较高的入院率。
②医院对照偏倚:医院病例为选择样本时,如研究吸烟与屮风的联系,医院样木却选择了心梗(MI)病人为对照纽.。
••…克服这种偏倚方法:选择多种不同患病状况者作为对照纽.。
③转诊偏倚:由于医院条件不一,收治种类有别,如在糖尿病专病医院与基层普通综合医院屮研究屮风与糖尿病联系。
④检出率偏倚(检出征候偏倚):如研究服用雌激索与了宫内膜癌联系时,由于服用雌激索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使子宫容易出血,增加了这部分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
06⑤患病率一发病率偏倚:病例一对照研究或横断面调杏时,通常只选取现患病例,而无法对U 因该病而死亡或匕经痊愈或接受医学干预改变暴露状况的人进行调杏或排除该部分病例。
如在医院内调查大量饮酒是否会提高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危险性。
-■克服此种偏倚的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或注意设计的严谨性。
⑥易感性偏倚:如研究麻疹火活疫苗对麻疹预防作用时选择不同年龄组婴儿相比较。
(团体试验偏倚或超前时间偏倚。
⑦无应答偏倚:调杏无应答所致,如人群中吸烟状况的信访调查时,3()天冋信答复率非吸烟者与吸烟者有显著的不同。
与之相反的是志愿者偏倚。
⑧失访偏倚:研究对象的屮途退出。
⑨非同期对照偏倚:(2)选择性偏倚的控制方法:(04年填空)①正确的科研设计:设立合适的、对于相互比较的各组都一样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必须根据随机原则,正确使用抽样或分配方法,使被比较各组有同等概率受到研究观察;必须保证各研究对象的观察特点,疾病阶段、类型的统一性。
②设立多组对照组;③提高丿''/「答率,减少失访率。
(二)、观察性偏倚/信息偏倚。
1、种类①冋忆性偏倚:如调查己作包皮环切术的15人中,只有11人准确报告手术史或白血病患儿母亲与正常儿母亲的既往X线暴需情况比较屮,片血病患儿母亲X线暴銘率更高。
②调杳者偏倚(期望偏倚):与期望性偏倚有关的还有:诊断性侃倚、暴露怀疑偏倚、测量性偏倚。
2、观察性偏倚控制的主要方法①以相同的方法从各组对象「11获取资料;②冇关调查、检测项H丿M冇明确的定义、标准,以期*观获取和分析资料。
③研究者应•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力求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并做好研究方法、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
(三)、混杂性偏倚当进行因果推断时,如该因素与另一因素总是相互伴随或互有联系,且这两因素所研究的疾病部有联系时,由于没有控制或排除另一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因而导致被研究的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歪山1,称混杂性偏倚。
1、常见混杂情况①正混杂:混杂因素的存在使得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加强。
如研究花生与原发性肝癌联系时,黄曲霉素感染可能成为混杂因素。
②负混杂:由于混杂因索的存在使研究因索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减弱。
2、其他混杂情况①沾染:对照组内个体接受了实验组的实验措施。
(导致两组间结果差异减少)②干扰:试验组内的个体额外接受了与试验措施相类似的措施。
(两比较组养异增大)③误判:试验措施任意改变致使结果判断受到影响。
(充分而周密的科研设计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避免误判出现的前提。
)3、混杂性偏倚的控制方法:(2006.12、04年问答)①限制:将潜在的混杂因子在选择对象时加以限制。
如在研究活血化瘀屮药对属于血瘀证冠心病影响时,剔除气虚、痰浊等与血瘀证常伴随或有联系的症状。
②配比:根据某个或几个可能的混杂因素在病历纟R分布情况,选择一对照组时,使该组屮混杂因索的分布与病例组相同或相似,如: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配比。
(06.⑵③随机化:随机化分配④分层:如要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急腹症的治愈率,不能单纯统计治愈率,还应考虑到疾病的轻重程度分层比较。
⑤多因素分析:二、机遇机遇是某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偶然性),其大小可用概率表示。
(机遇所致的误差称随机误差,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是造成科研结果被歪曲的另一原因。
)1、偏倚与机遇的区别・(2009年简答题)偏倚和机遇都能使结果被歪llll,偏倚是人为的,从理论说可以完全避免的;而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消除的。
两者有木质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特征。
①偏倚是单向性的,偏差方向一致(偏高或偏低)。
偏倚只要找出原因、通过合理的设计或控制原因,可以基本消除或减少到最小程度。
②机遇是可变性的,它表现为双向性,时大时小,时正时负。
机遇由于抽样研究的偶然性无法消除,样本与总体总是有差异,因此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减少它, 并通过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及其他方法加以识别和估计。
三、准确度与可靠度(衡量研究结果真实性的两个指标。
)(04年填空)1、准确度: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符合的程度,就某一具体观察来说,准确度是指观察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稈度。
(评价观测结果的首要指标)(04年选择)①内部准确度:该研究结果符合所研究样木真实情况的正确程度,它仅是衡量该结果对于某特定状况下特定人群的价值。
(严格纳入标准一-外推性差2006. 12)②外部准确度:研究结果应用于与其相类似的一般人群的正确程度,即外推程度,又称外推性或普遍性。
(具有内部准确度的不一定具有外推性,如某屮药复方对轻型高血压有效, 说明它具有内部准确度,但外推至一般高血压人群时,不具有外部准确度。
)2、可靠度:重复观测某一相对稳定的事物或现象时,其多次测定结果彼此相接近的稈度。
(可靠度是测定值与均数关系的指标,不能说明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可靠度高的测定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它可能系统的偏离真实值,比如测最的仪器本身就存在问题。
)第四章、临床医学研究设计概要(重要!)-、临床研究的主要环节(三大环节九施加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
①施加因素:尤其注意中药的标准化与稳定性。
(2006.12)A、标准化:如临床研究屮,构成处方药的药物及其种屈、产地(气候、土壤酸碱度、种子筛选、播种时间、收割时间…)、规格、炮制、工艺流稈、质量控制指标、服药方法、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用药间隔等均应有明确的规定。
B、稳定性:施加因素各组分及有关条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恒定;同一组别不同个体施加因素M该一致;可能影响实验效应的非实验性措施必须处于均衡状态。
如研究吸烟与肺癌的联系时,什么是“吸烟”以及对吸烟的暴館时间和剂量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②研究对象:同质性与代表性,符合“重复性”原则。
③研究效应:施加措施或暴露因索作用于研究对象所呈现的结局,或研究对象对施加因索作用所产生的反应。
结局指标的特性:A、关联性;B、客观性C、准确性;D、可靠性;E、灵敏性;F、特异性。
什么是临床效应指标的客观性?如何保证其客观性?(04年问答)1、临床效应指标的客观性:(1)是指标木身具有的客观特性:①该指标能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被客观的度量和测最,并以一定的量表述H观测值,即定量指标或硬指标。
;②指标本身虽有客观表现,但检测的结果只能定性的描述,即定性指标;③白觉症状: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如眩晕、乏力、疼痛、短气等难以被客观度量和检测,即软指标。
(2)是指度量、观测的客观性:即观测、度最的结果应是恰如其分的,能真实的表述其状态及程度。
2、为保证其客观性,应努力做到:选择木身具有较强客观性的指标;应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对软指标观测的量化体系;减少、克服研究者本身的观测性偏倚。
二、临床科研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重复原则。
(1)对照原则:对照的方法①空白对照:②实验对照;③标准对照;④白身对照;⑤相互对照;⑥配对对照;⑦ 安慰对照(特别适用于患者有某些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一06. 12);⑧历史对照(2)随机化原则1)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需满足的条件(随机化涵义)总体屮各个个体在完全均等的机会下被抽取或分配。
即随机化包括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2方面内容。
(10 )①同等概率原则;②不受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主观意愿左右;③不确定性原则。
2)随机化意义:随机化意义在于使被抽取的观察对象能最好地代表其所来源的总体人群,并使受试对象在分组屮避免选择性偏倚,从而使备比较组间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
3)随机抽样常用方法有: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
4)随机分配的常用方法:(04年填空)①简单随机化:进行研究对象的抽取或分配。
(随机数字表、计算器上随机数字键、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②区纟H•随机化:根据受试者进入研究时间的先示顺序,将其分成内含相等例数的若干区组,而后,区组内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不同的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