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大全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词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词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词库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多个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中常见的术语和概念,构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词库的基础。

1.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描述了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

2. 协议: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用于规定数据格式和传输顺序的规则集,如TCP/IP、HTTP、FTP等。

3. IP地址: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在网络中定位设备。

4.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定义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以区分不同的网络。

5.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路由选择。

6.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的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内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7. 集线器:集线器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实现信号的广播。

8. 网关:网关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可以进行协议转换,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9. DNS:域名系统(DNS)是一种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易于记忆的域名访问网站。

10.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用于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11.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无连接的网络协议,用于快速但不保证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12.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用于从网络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协议。

13. 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是HTTP的安全版本,通过SSL/TLS加密数据传输。

14. FTP:文件传输协议(FTP)是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15.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是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1. 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 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的标志:以美国1945年生产、1946年2月交付使用的ENIAC计算机为标志。

3. 电子计算机分类:以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机、超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中央处理器CPU。

6. CPU的作用:取得、解释和执行指令。

7. 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速度(指CPU中振荡器的主振频率,即主频。

)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

8. 总线的分类:总线可以分为传输数据的数据总线、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总线和连接各个芯片地址的地址总线。

9. 内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又可以分为ROM、PROM、EPROM、E2PROM等。

注:ROM 即Read Only Memory10. 随机存储器:指计算机运行期间,可以随时向其写入数据、也可以随时从其中读出数据的存储器。

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

11. 高速缓冲存储器: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12. 运算器的功能:运行器是计算机中完成数学运行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13. 常见的数据总线为ISA、EISA、VESA、PCI等。

14. 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

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个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情况,此时,CPU暂时中止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情况的过程就叫做中断。

15. 中断的处理过程为:关中断(在此中断处理完成前,不处理其它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开中断。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网络互联起来。

2.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如一栋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4.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5.资源子网:由各种主机、外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6.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7.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8.公用数据网: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9.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10.宽带骨干网:是指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

11.全光网:以光结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结点,并用光纤将光结点互联成网络。

12.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3.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好的方法。

14.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15.线路交换: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资源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的方法。

16.数据报: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17.虚电路: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18.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的方法。

19.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20.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21.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名词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 名词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涵盖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一、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拓扑2.环形拓扑3.星型拓扑4.堆叠式拓扑5.带宽6.帧格式7.报文封装8.数据链路层9.MAC地质二、网络协议与协议栈1.TCP/IP协议2.HTTP协议3.FTP协议4.SMTP协议5.UDP协议6.ICMP协议7.OSI参考模型8.TCP/IP协议栈9.网络层10.传输层11.应用层三、网络设备与技术1.路由器2.交换机3.防火墙4.负载均衡器5.NAT(网络地质转换)6.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7.VPN(虚拟私有网络)8.WEP(有线等效隐私)9.WPA(Wi-Fi保护接入)10.IP地质11.子网掩码12.网关四、网络安全1.防火墙2.IDS(入侵检测系统)3.IPS(入侵防御系统)4.VPN(虚拟私有网络)5.加密与解密6.隧道协议7.防软件8.网络漏洞9.认证与授权10.日志管理五、网络管理与监控1.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安全管理3.带宽管理4.可用性管理5.故障管理6.性能管理7.配置管理8.IP地质管理9.数据流量监控10.网络拓扑图六、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1.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2.PaaS(平台即服务)3.SaaS(软件即服务)4.私有云5.公有云6.混合云7.虚拟化8.大数据9.容器技术10.云存储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个人信息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是指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与安全。

2.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指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与秩序的法律法规,包括对网络攻击、侵入、破坏行为的处罚等措施。

3.数据保护法:数据保护法是指对数据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密性。

计算机网络术语

计算机网络术语

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指作用范围为几十公里以内的网络及网络相关技术。

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指作用范围为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的网络及网络相关技术。

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信道〔Channel〕传送信息的线路〔或通路〕。

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

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送速率〕。

码元〔Code cell〕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

波特〔Baud〕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

波特率为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即信号传送速率〕。

带宽〔Band width,BW〕信道传输能力的度量。

在传统的通信工程中它指频率的范围;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用每秒允许传输的二进制位数作为带宽的计量单位。

Modem在模拟传输方式中,调制,将数字数据变换为模拟的调制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重新复原为数字数据。

调制器和解调器组合在一起就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PCM脉冲编码调制,也称为脉冲调制,这是一个把模拟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字序列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采样、量化和编码。

TDM时分多路复用,是多路复用的一种方法。

信号分割的参量是信号占用的时间,故要使复用的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不重叠。

在传输时把时间分成小的时间片,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每一瞬时只有一个信号占用信道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的一种方式,两个端用户相互通信前必须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即虚电路。

这条虚电路可以事先建立,也可以临时建立。

协议为进展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那么、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那么)。

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大量专业术语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及其解释:1.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 互联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和服务器组成,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

3.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在较小地理范围内(如办公室、学校或家庭)的计算机网络。

4.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如城市、国家或跨越国界。

5. 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不使用物理电缆连接的网络,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6. 以太网(Ethernet):一种局域网技术,使用电缆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7. 路由器(Router):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负责在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8. 交换机(Switch):局域网内的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9. 网关(Gateway):连接不同类型网络的设备,负责数据格式转换和路由选择。

10. 协议(Protocol):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交换格式和规则的一套标准。

11.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12. IP地址(IP Address):分配给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13. 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定义IP地址中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位掩码。

14.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DNS):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15.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从网络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表⒈网络协议⑴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

⑵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⑶ IP地质: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⑷ MAC地质:介质访问控制地质,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设备。

⑸ 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质。

⑹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输文件。

⑺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发送电子邮件。

⑻ POP3: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⑼ NAT:网络地质转换,用于将私有IP地质转换为公网IP地质。

⑴0 VLAN:虚拟局域网,用于将不同物理局域网划分成逻辑上的独立网段。

⒉网络设备⑴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根据IP地质进行数据转发。

⑵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根据MAC地质进行数据转发。

⑶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监控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⑷网络集线器:用于连结多台计算机,共享网络资源。

⑸网络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共享大量数据的网络设备。

⑹网络打印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打印操作的打印机。

⑺网络摄像头:通过网络传输图像和视频的摄像头设备。

⒊网络安全⑴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数据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⑵ VPN:虚拟私有网络,通过加密技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

⑶ IDS: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

⑷ IPS:入侵防御系统,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警报主动阻止网络攻击。

⑸加密算法:用于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⑹身份认证: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通常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⒋网络服务⑴ WWW:万维网,由超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

⑵ VoIP:网络方式,使用Internet Protocol(IP)传输语音通信。

⑶ VPN服务:提供虚拟私有网络的服务商。

⑷电子邮件服务:提供电子邮件收发和存储功能的服务商。

200个网络技术专业术语大全

200个网络技术专业术语大全

200个网络技术专业术语大全1. IP 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地址。

IPv4 地址由四个十进制数构成,每个数的范围为0到255。

IPv6 地址由八组十六进制数构成,每组由四个十六进制数字组成。

2.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地址是网络接口卡(NIC)的物理地址,用于标识网络设备。

MAC 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十六进制表示,例如:00:1A:2B:3C:4D:5E。

3.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 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常见的子网掩码有255.255.255.0,这表示网络部分占24位,主机部分占8位。

4.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连接多个网络并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5.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设备,通过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从而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6. 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流量,根据预设的安全规则允许或阻止数据包。

7. DNS (Domain Name System)DNS 是将域名转换为IP 地址的系统。

8.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 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其他网络配置给网络设备。

9.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 是一种技术,通过加密的隧道连接远程网络,提供安全的网络通信。

10.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是一种将私有IP 地址转换为公有IP 地址的技术,用于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有IP 地址访问互联网。

11. QoS (Quality of Service)QoS 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优先处理特定类型的数据流量,以确保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2.通信链路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传输信息和数据的线路。

3.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有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4.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5.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就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使用通信协议访问网络。

6.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7.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可以对物质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也可以表示物质与外界的联系。

8.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和解释。

取连续值得数据称为模拟数据,取离散值得数据称为数字数据。

9.信道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0.物理信道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有传输介质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11.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也是指传输信息的一条通路,但在信号的收、发节点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物理传输介质,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础上,由节点设备内部的链接来实现。

12.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越多,则信息的传输能力就越大,表示信道容量越大。

13.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单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14.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率。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就是波特率,单位是波特(baud)。

15.误码率误码率是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16.码元和码字在数字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称为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由码元组成的序列称为码字。

17.信道的传播延迟信号在信道中传播,从信源端到达信宿端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称为传播延迟,或时延。

18.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信号的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输速率就越大。

19.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数据传输率的高低是由传输每1位数据所占时间决定,传输每1位所占时间越小,则速率越高。

20.吞吐量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21.数据终端设备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

因为这种设备代表通信链路的端点,所以称为数据终端设备。

22.数据线路端接设备是介于DTE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用于将DTE发出的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将它送至传输介质上;或者将从传输介质上接受的远端信号变换为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信号形式,并送至计算机。

23.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基带传输:把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办法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要占据整个线路提供的频率范围。

频带传输:频带传输就是将代表二进制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变换成具有一定频带的模拟信号进行传输,传输到接收端后再将模拟数据信号解调还原成数字信号。

24.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网络单元的地理分布和互联关系的几何构型。

25.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能够反映各类结构的基本特征,巴网络节点画作“点”,把它们的通信线路画作“线”,这样画出的图形就是网络拓扑结构图。

26.数据交换通常将数据在通信子网中节点间的传输过程统称为数据交换。

27.数据交换技术通常将数据在通信子网中节点间的传输过程统称为数据交换,对应的技术为数据交换技术。

28.ATM局域网ATM局域网就是以ATM为基本结构的局域网,它以ATM交换机作为网络交换节点,并通过各种ATM接入设备将各种用户业务接入到ATM网络。

29.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是曾经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高速环形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向高速化阶段发展的第一项高速网络技术,符合的标准是ANSI X3T9.5。

30.广域网广域网是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在地理上可以跨域很大的距离,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与广域网共享的结合。

3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一种支持语音、图像和数据传输一体化的网络结构。

它使用电话载波线路进行拨号连接,因此ISDN标准接口一般是在电话线上安装适当的数字开关。

32.DDN数字数据网是一种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数据通信的传输网,主要提供点对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与专网。

33.帧中继帧中继技术是由X.25分组交换技术演变而来的,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

34、智能大厦智能大厦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使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与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工作区子系统在综合布线中,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称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又称服务区子系统,他是由终端设备及其连接到水平子系统信息插座的接插软线等组成。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搭接,相当于电话配线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用户线和话机终端部分。

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也称为水平子系统,它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结构一般为星状结构。

管理子系统管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的区域称为管理区,它由配线间的线缆、配线架及相关接插软线等组成,它采用交连或互连等方式管理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

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也称骨干子系统,它是整个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建筑群主干线子系统建筑群主干线子系统也称园区子系统,他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装置,通常是由光纤和相应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纤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设备子系统设备子系统也称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

它把各种公共系统设备的多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其中包括邮电部门的光纤、同种电缆、程控交换机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的绞合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号或24号或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光纤光纤为光导纤维的简称,由直径大约为0.1mm的细玻璃丝构成。

光纤通信就是因为光纤的这种神器性能而发展起来的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光源、光纤、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单模光纤是指光纤的光信号仅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的单光线传输。

多模光纤是指光纤的光信号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角度的多光线传输。

网卡由于考虑到连接网络的灵活性,计算机本身并不具备连接网络的接口,而用一种称为网络适配卡(又称网络接口卡,NIC,简称网卡)的设备充当计算机与网络的接口。

集线器集线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用户节点的设备,每个经集线器连接的节点都需要一条专用电缆,集线器内部采用电气互联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集线器看做是多端口中继器。

集线器工作处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

网桥也称桥接器,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的连接。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设备。

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是组成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

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OSI开放互联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

路由器在网络互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Internet就是由众多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没有路由器,就没有今天的Internet。

静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动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

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调制解调器在计算机联网通信时有能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转换装置,前者称为调制器,后者称为解调器,把这两种功能做在同一台设备上,就成为调制解调器,即Modem。

中继器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设备,常用于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负责在两个节点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一次来延长网络段的长度或将两个网络段连接在一起。

收发器就是接收信号、发送信号的设备。

其作用是完成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传输形式之间的互联。

Internet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因特网。

Intern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即E-mile,它利用计算机存储、转发原理,客服时间、地理上的差距,通过计算机终端和通信网络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传输。

文件传输服务文件传输服务器允许Internet上的用户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至另一台计算机上。

它是广大用户获得丰富的Internet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载文件用户从远程计算机上拷贝文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为下载文件。

上传文件用户把自己计算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远程计算机上,称为上传文件。

万维网万维网是一种交互式图形界面的Internet服务,简称Web或3W,具有强大的信息连接功能,目前是Internet上增长最快的网络信息服务,也是Internet上最方便和最受用户欢迎的信息服务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