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规定的若干管理条例
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制度

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矿井采区及工作面的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严格规范、高效利用的原则,确保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章矿井采区回采率管理第四条矿井采区回采率是指矿井采区内所有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与动用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采区回采率 = (采区采出煤量 / 采区动用储量)× 100%第五条矿井采区回采率应按照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
各类煤层的回采率标准如下:(一)薄煤层:不低于85%;(二)中厚煤层:不低于80%;(三)厚煤层:不低于75%。
第六条矿井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采区设计方案,确保采区回采率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矿井应加强采区回采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回采率指标的实现。
第八条矿井应定期对采区回采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回采率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三章工作面回采率管理第九条工作面回采率是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与工作面动用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工作面回采率 = (工作面采出煤量 / 工作面动用储量)× 100%第十条工作面回采率应按照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
各类煤层的回采率标准如下:(一)薄煤层:不低于97%;(二)中厚煤层:不低于95%;(三)厚煤层:不低于93%。
第十一条矿井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面设计方案,确保工作面回采率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矿井应加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回采率指标的实现。
第十三条矿井应定期对工作面回采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回采率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四条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矿井可给予相应的奖励。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第1篇】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一)煤壁安全管理一、过断层、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需煤壁使棚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单人作业。
二、进入煤壁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护帮板处于护帮状态,刮板输送机停车闭锁,作业点上下各5架片阀手把打到“零”位,并由专人看护。
三、工作面倾角大于25°的地段要设置防护网。
人员需进入煤壁作业前,在作业点上方必须设置护身板,防护可靠。
四、综采工作面必须执行追机移架即拉超前架(需挑顶等特殊地段除外),及时护帮,交接班前必须护帮到位,严禁在未拉超前架情况下使用伸缩梁作为永久支护。
五、操作液压支架前,必须对支架前方及上下5架范围进行安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操作。
六、所有液压支架片阀闭锁装置必须完好可靠,失效的及时更换。
(二)两巷安全管理一、原则上不得安排夜班进行两巷超前抹帽作业,确需安排作业的须经矿长书面批准。
二、两巷超前管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现场作业时必须明确一名安全负责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随意通过。
转载机机尾段作业时,转载机、破碎机必须停车闭锁。
三、矿压显现强烈地段、上下出口向外100m范围内,锚杆(索)、u型钢卡缆及工字钢牙壳等应采取防崩措施。
四、端头及超前支架操作前,必须将支架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确认刮板输送机机头位置液压管路连接、顶帮支护完好后方可进行操作。
五、单体液压支柱管理1、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棵棵试压并完好。
2、采煤工作面两巷必须备有完好的测压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初撑力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
3、单体液压支柱变形的要及时更换,受侧压影响明显的要及时采取松帮卸压措施,防止支柱折断伤人。
4、单体液压支柱卸载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遇顶板压力、巷帮侧压较大或切顶线位置支柱卸载时需远距离操作。
5、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采取有效防倒措施,支柱支撑高度超过2.5m时,必须使用双排防倒绳。
6、两巷超前管理需要续接注液枪时,必须从主进液管路直接续接,严禁通过液压支架操作片阀续接。
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社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章总则第⼀条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原煤炭⼯业部1983年9⽉制定的《⽣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和1998年3⽉《中华⼈民共和国煤炭⼯业部令》第5号发布的《⽣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管理办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社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第⼆条认真贯彻执⾏《煤炭⼯业技术政策》、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回采率指标。
在条件允许、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努⼒提⾼煤炭资源回收率。
第三条矿长、矿总⼯程师对完成本矿回采率负直接责任。
煤炭资源回收管理⼯作在矿总⼯程师领导下进⾏。
地测部门负责提供地测图纸资料、计算、统计报表,建⽴健全各类图纸、台帐,并⾏使监督检查职责;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参数及开采程序上,保证开采设计达到技术政策规定的回采率指标;⽣产技术部门负责完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作;施⼯⽣产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施⼯和回采,不得滥采乱掘。
第四条矿召开的⽣产作业计划及开采设计审查会议,要有资源管理⼈员参加,并尊重资源管理⼈员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回采率提出的建议。
第五条地测部门要在每年11⽉底之前,根据⽣产计划安排提出下⼀年度采区回采率计划指标,每年元⽉20⽇之前做好上⼀年度的煤炭资源回收总结,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六条严格执⾏集团公司损失量交换图制度,在每⽉4⽇前,连同⽉报表⼀并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章标准及规定第七条可采煤层标准见表⼀:表⼀对于灰分⾼,含硫⾼、发热量低、没有销路、不能进⾏配采的劣质煤,以及开采条件复杂、⾃然灾害危险程度⼤、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煤层块段,经相应的技术咨询部门进⾏评估审议后,重新界定,并逐级上报煤炭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不采、暂时不采或有条件地开采。
第⼋条⼯作⾯回采率采⽤下式计算:⼯作⾯采出量(吨)⼯作⾯回采率=----------------------×100%⼯作⾯动⽤储量(吨)⼯作⾯回采率标准:1、厚煤层(3.5⽶以上)采⽤分层开采的,每⼀分层的回采率不得低于93%。
山东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山东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东省境内的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煤矿回采率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山东省生产煤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境内所有生产煤矿,在省外建设的生产煤矿、各企业可参考执行。
第三条生产煤矿应严格执行煤炭资源开采的相关规定,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实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生产煤矿的矿长(公司总经理)是各生产煤矿煤炭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保证煤炭资源回采率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负全面责任。
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地质测量部门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负直接监督管理责任,负责回采率指标的制定与考核;生产技术部门对回采率进行技术管理,组织采区、工作面资源回采率设计编制和审查,提出并落实保障回采率达标的具体措施,确保设计回采率达到规定要求。
第六条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负责全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各集团公司、各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生产煤矿的回采率监督管理。
第二章 回采率标准及计算方法第七条 各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可采煤层的最低开采厚度按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中确定的最低开采厚度,若开采煤厚小于0.6m 的,编制专题研究,由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集团公司组织进行安全技术论证后报省煤炭工业局备案。
第八条 生产煤矿各开采煤层若可采厚度、可采层数、可采面积、可采量有较大变化要及时编制生产地质报告报省煤炭工业局审批。
第九条 采区、工作面回采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一般煤类采区、工作面回采率标准特殊和稀缺煤类的采区回采率,在上表规定的基础上,标准各提高3%。
第十条 工作面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100⨯+=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回采率 (1) 式中工作面采出量,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回采工作面初采、拆除、末采顶板管理规定

回采工作面初采、拆除、末采顶板管理(一)必须对切眼的顶板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顶板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作业。
(二)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要制定专项措施,并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采、初放领导小组。
初采、初放前,要组织有关人员现场会审,在确认现场条件符合要求时,方可按措施进行初采、初放。
初采、初放期间必须做好全过程的顶板动态监测。
下分层工作面、切眼曾经大面积冒顶的工作面、大倾角等特殊条件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针对性安全措施。
(三)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
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支柱等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末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末采前要根据开采工艺、支架等设备合理确定末采推进距离,支架顶梁上要根据顶板条件铺设单层或双层网并联接牢固,并保证落山网边压茬不少于1米。
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审批后贯彻执行。
(五)末采期间要提前调整好工作面采高和支架状态。
人员进入机道作业时,必须闭锁工作面设备,禁止操作液压支架,采取防片帮措施,设专人观察顶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停采时的煤壁必须平直,拆架巷的高度及宽度不低于设计规定。
(六)采煤工作面拆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煤矿总工程师批准。
工作面拆除前,应对工作面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在拆除过程中应加强临时支护;在拆除设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行人通道畅通,以保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现场。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不仅是一项重要技术政策,也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为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回采率,根据****集团有限公司《矿井回采率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家《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条“煤矿回采率”是指煤矿所开采出来的原煤占它可采储量的百分比。
第四条必须执行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有关开采的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对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体制,推行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制,矿长及总工程师对矿井煤炭资源和提高回采率负领导责任。
第六条地测组作为煤炭资源管理机构负责煤炭资源战略规划、制定煤炭资源管理和回采率提高的办法,负责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地质测量部门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提交各类合格地质报告,并负责矿井的储量监督管理工作;生产技术部设计组负责从设计参数上保证资源回采率达到技术政策的规定;地测组负责完成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章回采率指标管理第八条根据煤层厚度将煤层分为以下几种:(一)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米以下的煤层;根据国家要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5%,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7%。
(二)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米的煤层;根据国家要求,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0%,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5%。
(三)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米~8.0米以上的煤层;按国家要求,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得低于75%,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3%;第九条资源回采率必须符合行业政策要求。
矿区、矿井和采区及工作面规划、设计要坚持高产、高效模式和建立节约型企业并重原则。
矿井必须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井设计进行开采。
规划、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在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工作面设计中,要首先做好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煤层赋存条件、“三下”压煤状况等前期工作,结合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煤层结构和稳定性、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指标,具体提出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回采率指标,实际回采率不得低于设计回采率。
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

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一、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管理规定1、矿成立专门安装公司,由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统一领导,通防技术科、机电科、生产管理科、安监处、综机中心、供应科室等负责各业务范围的具体工作。
2、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前,提前一个月由机电科根据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提出安装方案,落实所用设备。
3、安装单位根据机电科提供的安装方案,编制工作面设备安装,工作面支架作业规程,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贯彻等。
4、采煤工作面巷道竣工后,由安监处组织有关单位,按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组织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安装单位,由安装单位负责巷道维护,工作面排水及各种设备、管线维护。
5、工作面安装前10天,由生产矿长主持召开由工程、机电、技术、安监、调度、经管中心、全面预算中心、人力资源科等科室及安装单位参加的安装计划会,具体布置安排工作面安装事宜。
6、运输设备前,凡车辆通过的巷道、硐室、交岔点,单轨吊、运输绞车、车辆、挡阻车装置等,都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查出问题由各业务科室安排处理。
7、设备、支架在下井前,由机电科室负责组织设备、支架的验收与试运转,凡有问题的设备不准入井。
8、设备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矿有关运输规定,确保运输安全。
9、工作面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有关业务科室领导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10、一台设备安装完毕,要认真检查各联接件、安全防护装置情况,有问题的立即更换,缺少的必须补上,确认无问题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试运行。
11、采煤工作面所有设备、支架安装完毕,试运行情况良好提请分管矿长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生产或移交。
12、综采工作面在安装过程中,除安全需要外,其余支护材料必须组织回撤。
13、支护材料回收率,机电五小,电缆及各种小型配件、支架与设备的小型构件等消耗定额,由全面预算中心、经管中心、机电科室制定,实行节奖、超罚。
二、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1、综采工作面设备与支架回撤小组,由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统一领导,机电、生产、调度等科室负责各自业务范围的具体工作。
2021年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总则为加强公司煤炭资源管理,杜绝煤炭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回采面服务年限,减少和消除煤层自燃发火隐患,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管理办法。
第一节回采率指标管理一、减少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回收,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是与地质、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部门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为此公司建立煤矿资源管理领导小组,有生产副矿长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有生产技术、调度等单位负责人和综采队队长、技术员。
资源管理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采取设计和工作面设计中必须明确回采率指标,根据有关法规,确定公司各项回采率指标如下1、采区回采率薄煤层(煤层厚度在3米以下)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煤层厚度在5米以上)不低于72、综采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收率不低于8三、每月末,生产技术部门统计好本月各工作面的平均煤厚及推进长度,调度室提供统计产量,销售部提供煤质化验情况报表,作为回采率计算的依据。
四、每月初生产技术部门计算出上月回采率之后,报批技术负责人批准,按有关规定进行奖罚。
业务管理五、生产技术部门是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六、生产技术部门要根据采场地质条件进行采取和工作面设计,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尽可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设计损失。
七、生产技术部门必须严把措施的审查,各项措施都应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当做施工重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损失。
八、生产技术部门每月底对下月生产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在生产过程中对隐伏的构造进行预报,及时指导生产,减少地质损失。
九、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按设计或措施生产,严格控制各采煤工序,防止出现超出设计或措施规定的顶煤、底煤、浮煤、端头损失和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规定的若干管理条例
签发--------------为加强6101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管理,杜绝煤炭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1、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考核基数不低于85%。
2、每周工程技术部统计好本周工作面的平均煤厚及推进长度,调度提供统计产量及煤质化验资料,作为计算回采率的依据;回采率计算公式:回采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实际储量)*100%;
①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计算:
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走向长度*工作面长度*煤厚*煤的密度*回采率
每周根据推进长度计算出理论采出煤量;根据盘区皮带采出量做参考算出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
②工作面实际储量计算:
工作面实际储量=工作面走向长度*工作面长度*煤厚*煤的密度
每周根据推进长度计算出工作面实际储量(煤厚根据61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提供数据为依据)。
3、每周生产技术部计算出本周回采率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在每周六生产调度会进行通报。
4、按回采工作面回采率考核指标,对准备队实际回采率每周考
核一次,在完成矿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的条件下,回采率不得低于85%;
5、奖罚办法:①回采率≥85%且完成矿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给予准备队1000元奖励;②80%<回采率<85%,给予准备队1000元罚款;③70%<回采率<80%,给予准备队2000元罚款;④回采率低于70%,报分公司分管领导,根据煤炭资源管理相关规定追究其区队相关责任。
5、本管理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南阳坡分公司生产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