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目录

稳态部分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填空题

简答题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征和数学模型

填空题

简答题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

填空题

简答题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2.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

3.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暂态部分

短路的基本知识

什么叫短路

短路的类型

短路产生的原因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

标幺制

数学表达式

基准值的选取

基准值改变时标幺值的换算

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无限大电源

特点

产生最大短路全电流的条件

短路冲击电流im

短路电流有效值Ich

运算曲线法计算短路电流

基本原理

2.计算步骤

3.转移阻抗

4.计算电抗

对称分量法

正负零序分量

对称量和不对称量之间的线性变换关系

3.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各序参数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单相接地短路

两相短路

两相接地短路

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

电压分布规律

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

稳态部分

一、填空题

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有 3kv 、6kv、 10kv、 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

2、电能质量包含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波形质量三方面。

3、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网络。

4、有备用界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网络。

5、我国的六大电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

6、电网中性点对地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其中直接接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7、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二、简答题

1、电力网络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

2、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机、各类变电所和输电线路以及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

3、总装机容量是指电力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百功功率的总和。

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

(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

(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个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

(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

(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5、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6、变压器额定电压的确定:

变压器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直接和发电机相联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应较线路额定电压高10%。只有漏抗很小的、二次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联的和电压特别高的变压器,其二次侧额定电压才可能较线路额定电压仅高5%。

7、所谓过补偿是指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正好相反,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

一、填空题

1、按绝缘材料,电缆可分为纸绝缘、橡胶绝缘、塑料绝缘三种类型。

2、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构成。

3、电缆线路由导线、绝缘层、保护层等构成。

4.、导线主要由铝()、钢()、铜()等材料构成。

5、线路电压超过220KV时为减小电晕损耗或线路电抗,采用扩径导线或分裂导线。

6、为了减少三相参数的不平衡采取架空线路的换位。

二、简答题

1、⑴普通钢芯、铝线,标号为LGJ,铝线和钢线部分截面积的比值为5.3~6.0。

⑵加强型钢芯铝线,标号为LGJT, 铝线和钢线部分截面积的比值为4.3~4.4。

⑶轻型钢芯铝线,标号为LGJQ, 铝线和钢线部分截面积的比值为8.0~8.1。

2、整换位循环,指一定长度内,有两次换位而三相导线都分别处于三个不同位置,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

3、钢芯铝线的电阻,由于可只考虑主要载流部分——铝线部分的载流作用,可认为与同样额定截面积的铝线相同。

4、分裂导线的采用改变了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等效的增长了导线半径,从而减小了导线电抗。

5、单位长度钢导线的电抗就是单位长度外电抗和内点抗之和。

6、电缆线路的电阻路略大于相同面积的架空线路,而电抗则小得多,电抗不是因为电缆三相导体间的距离远小于同样电压级的架空桥路。

7、所谓长线路是指在长度100~300km之间的架空线路。

8、一般线路,指中等及中等以下长度线路,对架空线路,对长度大约为300km,对电缆线路,大约为100km。

9、短线路是指长度超过100km的架空线路,线路电压不高时,这种线路电纳的影响一般不大,可略去。

10、电力系统负荷的运行特性广义分为负荷曲线和负荷特性,负荷曲线是指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负荷特性是指负荷随电压或频繁变化的规律。

11、综合用电负荷是将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相加功率,因而称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

12、供电负荷再加各发电厂本身所消耗的功率——厂用电,是系统中各发电机应发的功率,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负荷。

13、平均额定电压是约定的,较线路额定电压约高5%的电压系列。

14、各个量基准值的关系:SB=UBIB,UB=IBZB。

一、填空题

1、调整潮流的手段有:、、。

2、串联电容的作用是。

3、串联电抗的作用

4、附加串联加压器的作用在于

5、辐射形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分为、、三种网络。

二、简答题

1、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

2、电压损耗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数量差。

3、电压调整是指线路末端空载与负载时的数量差。

4、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一年中的最大负荷Pmax。

5、年负荷率指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w除以最大负荷Pmax与一年的8760h的乘积。

6、年负荷损耗率指全年电能损耗除以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与一年8760h的乘积。

7、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是指全年电能损耗除以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

8、线损率或网损率是指线路上损耗的电能与线路始端输入电能的比值。

9、等值负荷功率,即负荷从网络吸取的功率,就可看作为具有负值的变电所节点注入功率。

10、高压输电线路的组空往往远小于电抗,改变电力网络中节点电压的大小,所能改变的主要是网络中无功功率的分布;改变电压的相位,所能改变的主要是网络中有功功率的分布。

11、辐射形网络中的潮流是不加控制也无法控制的,它们完全取决于各负荷点的负荷,环形网络中,环式网络的潮流,如不采取附加措施,就按阻抗分布,因而也是无法控制的。

两端供电网络的潮流虽可借调整两端电源的功率或电压适当控制,但由于两端电源容量有一定的限制,而电压调整的范围又要服从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调整幅度都不可能大。

12、辐射形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特点:

(1)辐射形配电网支路数一定小于节点数。因此,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稀疏度很高。

(2)低压配电网由于线路阻抗大,一般不满足R< ,因此通常不能采用 P-Q 解耦法进行网络潮流计算。

(3)对于末端负荷节点前的支路功率就是末端运算负荷功率,所以可以直接求支路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

13、进行环形网络潮流计算时,有功功率分点和无功功率分点不一致,应以哪一分点作计算的起点?

答:鉴于较高电压级网络中,电压损耗主要系无功功率流动所引起,无功功率分点电压往往低于有功功率分点,一般可以无功功率分点为计算的起点。

14、进行环形网络潮流计算时,如果已知的是电源端电压而不是功率分点电压,应按什么电压算起?

答:要设网络中各点电压均为额定电压,先计算各线段功率损耗,求得电源端功率后,再运用已知的电源端电压和求得的电源端功率计算各线段电压降落。

15、任意辐射形网络潮流计算的步骤:网络中变电站较多时,先求出等值负荷功率或运算负荷,然后在计算线路各支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而对既给定末端负荷有给定始端电压的情况,开始时由末端向始端推算时,设全网电压都为额定电压,仅计算各元件中的功率损耗而不计算电压降落,待求得始端功率后,再运用给定的始端电压和求得的始端功率由始端向末端逐段推算电压降落,但这时不再重新计算功率损耗。

简答题

1.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

(1)、节点导纳矩阵是方阵,其阶数就等于网络中除参考节点外的节点数n.

(2、节点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其各行非零非对角元数就等于与该行相对应节点所连接的不接地支路数。

(3)、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就等于各该节点所连接导纳的总和。

(4)、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元Yij等于连接节点i、j支路的导纳的负值。

(5)、节点导纳矩阵一般是对称矩阵,这是网络的互易特性所决定的。

2.变量的分类及各自概念

根据各个节点的已知量的不同,将节点分为三类:PQ节点、PV节点、平衡节点。

(1)、PQ节点:注入功率Pi和Qi已知,节点电压的大小Ui和相位角待求,负荷节点或发固定功率的发电机节点,数量最多。

(2)、PV节点:Pi和Ui已知,Qi和相位角待求,对电压有严格要求的节点,如电压中枢点。

(3)、平衡节点:Ui和相位角已知,Pi、Qi待求,只设一个。

3.设置平衡节点的目的

(1)、在结果未出来之前,网损是未知的,至少需要一个节点的功率不能给定,用来平衡全网功率。

(2)、电压计算需要参考节点。

4.雅可比矩阵的特点

(1)、雅可比矩阵各元素均是节点电压相量的函数,在迭代过程中,各元素的值将随着节点电压相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迭代的过程中要不断重新计算雅可比矩阵各元素的值;

(2)、雅可比矩阵各非对角元素均与Yij=Gij+jBij有关,当Yij=0,这些非对角元素也为0,将雅可比矩阵进行分块,每块矩阵元素均为2*2阶子阵,分块矩阵与节点导纳矩阵有相同的稀疏性结构;

(3)、非对称矩阵。

5.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

(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YB。

(2)、设各节点电压的初值。

(3)、将各节点电压的初值代入修正方程式求不平衡量。

(4)、计算雅可比矩阵各元素。

(5)、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

(6)、计算各节点电压的新值。

(7)、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自第三步开始进入下一步迭代。

(8)、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

6.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

(1、形成系数矩阵B’、B’’,并求其逆阵。

(2)、设各节点电压的初值。

(3)、按式计算有功功率的不平衡量。

(4)、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相位角的变化量。

(5)、求各节点电压相位角的新值。

(6)、按式计算无功功率的不平衡量。

(7)、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大小的变化量。

(8)、求各节点电压大小的新值。

(9)、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自第三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

(10)、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

一.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1.电力系统的负荷构成

第一种,变动幅度很小,周期很短,这种负荷变动有很大偶然性。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较长,属于这一种的主要有电炉、压延机械、电气机车等带有冲击性的负荷变动。

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最长,这一种是由于生产、生活、气象等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

2.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分类及各自概念

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调整三种:

一次调整:发电机的调速器进行的、对第一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

二次调整:发电机的调频器进行的、对第二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

三次调整:按最优化准则分配第三种有规律变动的负荷。

3.系统电源容量和备用容量的概念

系统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的可发功率之和。

备用容量:系统电源容量大于发电负荷的部分。

4.备用容量的分类及各自概念

按作用分:.

(1)负荷备用:指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2%~5%)。

(2)事故备用:使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5%~10%。

(3)检修备用:使系统中的发电设备能定期检修而设置的备用。

(4)国民经济备用:计及负荷的超计划增长而设置的备用。

按存在形式分:

(1)热备用:指运转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

(2)冷备用:指未运转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

二.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1.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最优分配包括的内容及各自概念

包括: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和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

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概念:系统中发电设备和发电厂的合理组合。包括:机组的最优组合顺序,机组的最优组合数量,机组的最优开停时间。

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概念:系统中的有功负荷在各个正在运行的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的合理分配。

2.发电机组的耗量特性

(1.概念:反映发电机组单位时间内能量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曲线。

(2.比耗量: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之比,及输入和输出之比:u=F/P

(3.效率:比耗量倒数:n=P/F

(4.耗量微增率: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在该点的输入增量和输出增量之比: a=dF/dP

3.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在满足对一定量负荷持续供电的前提下,使发电设备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最少。

满足条件:

等式约束 f(x、u、d=0

不等式约束 g(x、u、d<=0

使:

目标函数 F=F(x、u、d最优

(1.目标函数

系统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火电机组)

F∑ =F1(PG1+F2(PG2+…+Fn(PGn= ∑Fi(PGi,式中,Fi(PGi表示某发电设备发出有功功率PGi时单位时间内所需消耗的能源。

(2.约束条件

等式约束:∑PGi(min= ∑PLDj+……PL 为网络总损耗

不计网损时:∑PGi(min= ∑PLDj

不等式约束:PGi(min<=PGi<=PGi(max

QGi(min<=QGi<=QGi(max

Ui(min<=Ui<=Ui(max

4.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dF1/dPG1=dF2/dPG2

5.多个发电厂间的负荷经济分配(不计网损的有功最优分配

(1)目标函数:F=∑Fi(PGi 最小

(2)等式约束条件:∑PGi-PLD=0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F-a(∑PGi-PLD 求拉格朗日函数的无条件极值得:dFi/dPGi=a (i=1,2,…,n

(3)功率上下限约束条件:PGi(min<=PGi<=PGi(max

先不考虑该约束条件进行经济分配计算,若发现越限,越限的发电厂按极限分配负荷,其余发电厂再按经济分配。

三.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

.对用户的影响:

(1).对异步电机转速的影响:纺织工业、造纸工业。

(2).异步电机功率下降

(3).对电子设备的准确度的影响

.对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影响

(1.对发电厂厂用机械设备运行的影响

(2.对汽轮机叶片的影响

(3.对异步电机及变压器励磁的影响,增加无功消耗。

2. 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当频率偏离额定值不大时,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用一条近似直线来表示。直线的斜率为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有名值:KL=△PL/△f

标幺值:KL*=△PLfN/PLN△f=KLfN/PLN

意义:表示随频率的变化负荷消耗功率增加或减少的多少。

3.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1.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发电机组原动机或电源频率特性的斜率。

KG=-△PG/△f

KG*=-△PGfN/PGN△f=KGfN/PGN

(2.发电机的调差系数:单位调节功率的倒数。

x=-△f/△PG

x%=(-PGN△f/△PGfN*100

(3.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与调差系数的关系:

KG*=100/x%

KG=1/x=100PGN/fNx%

4.频率的一次调整

(1.概念:由于负荷突增,发电机组功率不能及时变动而使机组减速,系统频率下降,同时,发电机组功率由于调速器的一次调整作用而增大,负荷功率因其本身的调节效应而减少,经过一个衰减的震荡过程,达到新的平衡。

(2.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计及发电机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单位变化时的负荷增量。对于系统有若干台机组参加一次调频:Ks=∑KG+KL=-△PL0/△f

(3.注意:取功率的增大或频率的上升为正;为保证调速系统本身运行的稳定,不能采用过大的单位调节功率;对于满载机组,不再参加调整。

5.频率的二次调整

(1.概念:通过操作调频器,使发电机组的频率特性平行的移动,从而使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2.当系统负荷增加时,负荷增量可分解为以下三部分:

a.由于进行二次调整,发电机组增发的功率△PG;

b.由于调速器的调整作用而增大的发电机组的功率-KG△f;

c.由于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而减少的负荷功率KL△f。

(3.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对于系统有n台机组,且由第n台机组担负二次调频的任务时:Ks=∑KG+KL=-(△PL0-△PG0/ △f

(4.无差调节概念:

若△PL0=△PG0 ,即发电机组如数增发了负荷功率的原始增量,则△f=0,即所谓的无差调节。

一.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1.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调频:正常稳态运行时,全系统频率相同,频率调整集中在发电厂,调频手段只有调整原动机功率一种。

调压:电压水平全系统各点不同,电压调整可分散进行,调压手段多种多样。

2.变压器和电力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损耗是怎样的?

变压器:分为两部分,即励磁支路损耗和绕组漏抗中损耗。其中,励磁支路损耗的百分值基本上等于空载电流的百分值,约为1%~2%;绕组漏抗中损耗,在变压器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的百分值,约为10%。因此,对一台变压器或一级变压的网络而言,在额定满载下运行时,无功功率损耗将达额定容量的13%。对多电压级网络而言,变压器中无功功率损耗是相当可观的。

电力线路:分为两部分,并联电纳和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并联电纳中的损耗与线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呈容性;串联电抗中的损耗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呈感性。因此,线路究竟消耗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不能肯定。一般情况下,35kv及以下系统消耗无功功率;110kv及以上系统,轻载或空载时,成为无功电源,传输功率较大时,消耗无功功率。

3.无功功率电源有哪些?各自特点?

发电机、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及静止补偿器,后三种又称为无功补偿装置。

同步调相机:相当于只能发无功功率的发电机。在过励磁运行时,它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电源的作用,能提高系统电压;在欠励磁运行时从系统吸取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负荷的作用,可降低系统电压。

静电电容器:只能向系统供应感性无功功率,它所供给的感性无功功率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静止补偿器:由静电电容器和电抗器并联组成。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电抗器可吸收无功功率,两者结合起来,再配以适当的调节装置,就能够平滑的改变输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

4.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要求:

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可以发出的无功功率应该大于或至少等于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和网络中的无功损耗。

∑QGC-∑QL-△Q∑= Qres

Q res>0表示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可以平衡且有适量的备用;

Q res<0表示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不足,应考虑加设无功补偿装置。

其中:

电源供应的无功功率QGC由两部分构成,即发电机供应的无功功率QG和补偿设备供应的无功功率Qc。

即∑QGC=∑QG+∑Qc

无功功率损耗△Q∑包括三部分:变压器中的无功功率损耗△Q t,线路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Q x,线路电纳中的无功功率损耗△Q b,由于△Q b属容性,将其作为感性无功功率损耗论处,则应具有负值。

即△Q∑=△Qt+△Qx-△Qb

5.无功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1)、要求各类用户将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到现行规程规定的数值。

(2)、挖掘系统的无功潜力。例如将系统中暂时闲置的发电机改作调相机运行;动员用户的同步电动机过励磁运行等。

(3)、根据无功平衡的需要,增添必要的无功补偿容量,并按无功功率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补偿容量的分配。小容量的、分散的无功补偿可采用静电电容器;大容量的、配置在系统中枢点的无功补偿则宜采用同步调相机或静止补偿器。

二.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

1.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包括: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和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

2.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

优化无功电源分布的目的:在有功负荷分布已确定的前提下,调整无功电源之间的负荷分布,使有功网损达到最小。其中,网络的有功网损可表示为节点注入功率的函数。

目标函数:网络的有功网损△P∑=△P∑(P1,P2,…,Pn ,Q1,Q2,…,Qn最小

等约束条件:∑QGi-∑QLi-△Q∑= 0

不等约束条件:PGi(min<=PGi<=PGi(max

QGi(min<=QGi<=QGi(max

Ui(min<=Ui<=Ui(max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P∑-a (∑QGi-△Q∑-∑QL i=0

分别对QGi和a并令其等于零得到结果。

三.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1.电压调整的必要性:

(1).电压偏移过大对电力系统本身及用电设备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a.效率下降,经济性变差。

b.电压过高,照明设备寿命下降,影响绝缘。

c.电压过低,电机变热。

d.系统电压崩溃。

(2).不可能使所有节点电压都保持为额定值。

a.设备及线路压降。

b.负荷波动。

c.运行方式改变。

d.无功不足或过剩。

2.我国规定的允许电压偏移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负荷:-5%~+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负荷:-7%~7%

低压照明负荷:-10%~+5%

农村电网:-10%~+7.5%

注:故障情况下,电压偏移较正常时再增大5%,但正偏移不能超过10%。

3.中枢点的电压管理

(1.什么是电压中枢点?

电压中枢点系值那些可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枢纽变电所母线。因很多负荷都由这些中枢点供电,如能控制住这些点的电压偏移,也就控制住了系统中中大部分负荷的电压偏移。于是,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问题也就转化为保证各电压中枢点的电压偏移不越出给定范围的问题。

(2.如何选择电压中枢点?

一般可选择下列母线作为电压中枢点:

a.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

b.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c.有大量地方性负荷的发电厂低压母线。

(3.中枢点电压的允许波动范围

中枢点i电压应满足不等约束条件:Ui(min <=Ui<=Ui(max

中枢点i的在最低电压Ui(min等于在地区负荷最大时某用户允许的最低电压U(min加上到中枢点的电压损耗△U (max。Ui(min= U(min+△U (max

中枢点i的在最高电压Ui(max等于在地区负荷最小时某用户允许的最高电压U(max加上到中枢点的电压损耗△U (min。Ui(max= U(max+△U (min

(4。中枢点电压调整的方式及各自定义

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一般分为三类:逆调压,顺调压和常调压。

逆调压:最大负荷时升高电压,但不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105%,即1.05UN;最小负荷时降低电压,但不低于线路的额定电压,即UN。供电线路较长、负荷变动较大的中枢点往往采用这种调压方式。

逆调压:最大负荷时降低电压,但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2.5%,即1.025UN;最小负荷时降低电压,但不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7.5%,即1.075UN。供电线路不长、负荷变动不大的中枢点,允许采用顺调压。

常调压:在任何负荷的情况下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即1.02UN~1.05UN。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中枢点,还可采用常调压。

4.电压调整的措施

(1、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适合于由孤立发电厂不经升压直接供电的小型供电

网。在大型电力系统中发电机调压一般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调压措施;

(2、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只有当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容量充足时这种方法才有效;

(3、改变功率分布P+jQ,使电压损耗变化,例如无功功率补偿调压;

(4、改变网络参数R+jX,使电压损耗变化。

5.无功功率补偿调压的措施

(1).利用并联补偿调压

a.补偿设备为静电电容器;.

b.补偿设备为同步调相机;

(2).线路串联电容补偿改善电压质量。

暂态部分

一.短路的基本知识

1. 什么叫短路?

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连接。

2. 短路的类型:三相短路、二相短路、二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

3. 短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绝缘被破坏(过电压、雷击;风、雪、鸟、兽等;绝缘老化、污染;设计、安装、维护不当,人为因素)4. 短路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发热:10~20倍额定电流,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

引起电动力效应:传导体变形甚至损坏—机械稳定性

引起网络中电压降落

使稳定性遭到破坏

短路可能干扰通信系统

5.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

横向故障:短路故障

纵向故障:断线故障

二. span标幺制

p 1.数学表达式

标幺值=有名值 / 基准值(与有名值同单位的物理量)

2. 基准值的选取

一般先选定电压和功率的基准值,则电流和阻抗的基准值分别为:

3. 基准值改变时标幺值的换算

变压器:

“Mr. Harold Belser” it read.

Jack tore open the package. There inside was the gold box and an envelope. Jack’s hands shook as he read the note inside,

“Upon my death, please forward this box and its contents to Jack Bernett. It’s the thing I valued most in my life.” A small key was taped to the letter. His heart racing, and tears filling his eyes. Jack carefully unlocked the box. There inside he found a beautiful gold pocket watch. Running his fingers slowly over the fine cover, he opened it.

Inside he found these words carved: “Jack. Thanks for your time! Harold Belser.”“Oh. My God! This is the thing he valued most …”

Jack held the watch for a few minutes, then called his assistant and cleared his appointments for the next two days. “Why?” his assistant asked.

46. Why did Jack think Mr. Belser died years ago?

A. College and career prevented him from remembering Mr. Belser.

B. Jack was too busy with his business and family to think about Mr. Belser.

C. Jack was too busy realizing his dreams to think about Mr. Belser.

D. His present busy life washed away his children memories.

47. Jack’s mother told him on the phone about Mr. Belser EXCEPT that _________.

A. Mr. Belser often asked how Jack was doing

B. Mr. Belser’s funeral would take place on Wednesday

C. Mr. Belser had asked for Jack’s mailing address

D. Mr. Belser had pleasant memories of their time together

48. Why did Belser send Jack his gold watch?

A. Because he was grateful for Jack’s tim e with him.

B. Because he had no children or relatives.

C. Because he thought he had to keep his word.

D. Because Jack had always wanted it during his childhood.

49. Why did Jack say he needed some time to spend with his son?

A. He was very tired of his work and wanted to have a good rest.

B. He had promised to spare more time to stay with his son.

1.

特点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Good Old Times

B. What He Valued Most

U,

C

Z=0,S=∞)

The government planned to keep an average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cars off the roads to improve traffic flow during the Olympics, said Liu Xiaomi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Beijing Traffic Committee, at the China Planning Network First Urban Transportation Congress.

Sharing Wilson's view, Dr. Yoshitsugu Hayashi, dea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of Nagoya University, believed the reduction in car use should be achieved not by banning, but through

2.

"Drivers who don't use their private cars could be given points," he said, "and the points could be exchanged for goods from online shopping."

Wetzel stressed limiting the use of company cars. "Governmental officials should also be encouraged to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or ride bicycles," he said, adding that he himself is a bicycle-rider in London.

Matthew Martimo, director of 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Citilabs, said the bicycle was China's advantage. "Limiting private cars is an idea worth trying but it is just a temporary solution," he said. "The real cause of congestion is high density of people in

初相角

Beijing, with a population of 15 million, is home to more than three million automobiles, and the number is rising by 1,000 a day.

Professor Wilson said the Olympic Games w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Beijing to think about traffic problems and develop transportation, adding that the city had already been making public transport more efficient. Beijing,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borrowing Beijing

出现在短路发生经过半个周期即t=T/2时

4. 短路电流有效值Ich

以时刻t为中心的一个周期内,瞬时电流的均方根值,用于检验断路器的开断能力。

四.运算曲线法计算短路电流

1.基本原理

复杂电力系统中,只保留发动机电动势节点和短路点,经过化简消去其他中间节点,形成一个以短路点位中心的辐射行网络,每个辐射支路只含有一个电源,经一个阻抗与短路点相连。按照不同时刻已经转移阻抗的大小查曲线求得短路电流,总合即为总的短路电流。

2.计算步骤

1 网络化简,得到各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阻抗Xif。

2 将各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阻抗Xif归算到各发电机额定参数下,得计算电抗Xjsi。 Xjsi=

Xif×SNi/SB

3 查曲线,得到以发电机额定功率为基准值的各电源送至短路点电流的标么值

4 求得各电流的有名值之和,即为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3.转移阻抗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2019年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 1、血清病-**反应 2、弛张热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2度败血症风湿热结核化脓 3、稽留热39度以上24小时不超过1度肺炎链球菌伤寒 4、呕血与黑边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5、心梗发热为吸收热急性胆囊炎多发热并寒战 6、癫痫抽搐前有先兆 7、实质性器官被寒气组织覆盖-浊音 8、甲低-粘液水肿貌 9、皮肤色素沉着——阿迪森病 10、支气管呼吸音——胸骨上窝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 11、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舒张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12、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13、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两个半月瓣关闭的震动 14、二尖瓣狭窄-心尖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舒张期震颤左侧卧位明显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流加速 15梨形心——左房增大肺动脉段膨出 1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右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减轻 17、腹水大于1000ml出现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肝脏触诊——冲击触诊法 18、上腔静脉受阻向下下腔静脉向上(曲张) 门静脉高压脐上向上脐下向下 19、周围性面瘫——同侧面肌麻痹中枢性瘫痪——病理反射阳性 20、肌力:0瘫痪1内缩无动2水平3无抵抗4抵抗差5正常 21、肝昏迷——扑翼样震颤 22、共济失调——美尼尔 23、匙状甲——贫血风湿热甲癣 24、锥体外系——铅管样强直 25、吗啡中毒——呼吸过缓瞳孔缩小肺炎——呼吸过快 26、大量胸腔积液-呼吸音消失 27、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膜散在出血点

28、维生素A缺乏-角膜软化 39、上颌窦——颧部压痛 40、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 41、凯尔尼格征-病变累及脑膜 4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寄生虫-嗜酸僧高 43、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或用铁剂治疗一周血小板升高 44、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降低 45、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 47、2500ml多尿100ml无尿 48、心衰尿中可出现管型肾衰——蜡样管型 49、内生肌酐清除率反应肾小管的滤过功能 50二氧化碳结合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51、AFP——肝癌支气管哮喘IgM明显升高急性炎症血清补体升高 52、棕褐色痰——阿米巴脓肿尿比重尿量升高——糖尿病 53、狂犬病——中性粒细胞升高 54、正常心电轴0-90度QRS心室肌除极 55、前间壁心梗V1V2 56、X线自然对比对明显的是胸部胸膜粘连最常见部位——肋膈角 57、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会出现典型X线表现 58、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59、血播性肺结核——2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 60、回盲部检查-全消化道造影 61、头颅外伤首选——CT纵膈肿物首选CT 62、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诊断 传染病 1、传染病原体免疫流行 2、潜伏性感染:病原——免疫低——发病相对状态无症状不排病原 3、熟悉潜伏期是为了确定检疫期 4、主动免疫:菌苗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5、构成感染的三大因素: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

1一顺一丁是全部顺砖与一皮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缝相互错开4分之1砖长。适合砌一砖。一砖半以及2砖墙。“三一砌砖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2立皮数杆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高度位置的一种标杆。设置房屋的四大角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前面过长时,应每隔10到15米立一根。皮数杆需要水平仪统一竖立,使皮数杆的正负00与建筑物的正负00相吻合。 3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如果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灌,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能力较差,故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间应留置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施工缝。4根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在施工缝处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除去表面的水泥薄层,松动的石子和松软的混凝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数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10到15毫米,以保证接缝处的质量。带教主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1.2兆帕是,才允许浇筑。5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预应力筋张拉到涉及控制力,用夹具将其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板上,进行绑扎钢筋,安装铁件,支设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的强度,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能力,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他们之间的粘结力,在预应力筋弹性回缩时,在预应力回缩的同时,使混凝土构建受拉区的混凝土获得 预应力。6后张法是先制作构 件,在构件中预先留出相应的孔 道,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规 定的数值后,在孔道内穿入预应 力筋,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并 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 锚固在构建的端部。预应力的张 拉力,主要靠构建端部的锚具传 递到混凝土,使其产生足够的预 应力。张拉锚固后,立即在空道 内灌浆,是预应力筋不受锈蚀, 并与构件形成整体。7土方开挖 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流沙现象:当基坑挖至地下水 位以下时,而土质又是细沙或 粉砂时当采用集水井降水法降 水时,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 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 动入基坑,这种现象叫流沙现 象 8流沙产生的原因,当基坑挖置 地下水位一下时,基坑的土就受 到动水压力的作用。如果重水压 力大于或者等于土的浸入重度 的时候,土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 状态,能随着参透的水一起流 动,带入基坑发生流沙的现象。 流沙的防治方法:1)抢挖法, 2)打板桩发3)水下挖土法4)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 墙9填土压实的方法,人工压 实,机械压实。碾压法:爆破 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沙 土,,夯实法:,砂性土,湿性粘 土,杂填土,振动压实法:对 于密实要求不高的大面积填方, 在缺乏碾压机械时,可采用推土 机拖拉机或铲运机行驶,推土, 平土来压实。 桩的吊起,运输和堆放:当桩 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起吊,100%时方可运 输打桩。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 上就地成孔,然后再孔内灌注混 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一种成桩 方法。优:有节约材料,成本低 廉,施工不收地层变化的限制, 无需接桩及截桩,缺:技术时间 间隔长,不能立即承受荷载,操 作要求严,早软土地基中易缩 颈,断裂冬季施工困难9钻孔灌 注桩是利用钻机在桩位成孔,然 后再桩孔内放入钢筋骨架再灌 混凝土而成的灌注桩。 10反插法施工:满混凝土后先 震动后开始拔管,高度0.5到1 米,后像下反插深度为0.3到0.5. 反复始终震动,直至套管全部拔 出地面。在拔出过程中,分段添 加混凝土,保持管内的混凝土面 高于地表面或高于地下水位1 到1.5,拔管的速度应小于0.5 米每分钟。反插能使桩的截面增 大,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宜在 较差的软土地基应用。11扣件 的形式:回转扣件,将两根钢管 成90度(立杆与大横杆,小横 杆);直角扣件,将两根钢管加 大(立杆大横杆);对角扣件, 将两根钢管成任意角度(抛撑剪 力力撑)12确定试件的混凝土 的强度代表值。每组3个时间 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 按下列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 凝土的强度代表值a取3个试件 强度测量平均值b当3试件个中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差超过中 间值的百分之15是,取中间值。 C当3个试件中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 值的百分之15,该组试件不应 作为强度品d评定依据。 履带式起重机:W1-50型, W1-100型,W1-200型;三个 主要参数:起重量Q,起重半径 R,起重高度H 单层结构厂房结构安装:分拣 安装法和综合安装法。分拣安装 法,起重机在车间内每开行一次 仅安装一种或两种构件,通常分 三次安装完成所有构件。综合安 装:起重机在车间内的一次开行 中,分节间安装完所有的各种类 型的构件。分件安装,更换掉沟 的次数少,但是所走的路程较 长;综合吊装,需要频繁的更换 掉钩,但走的路线较短。 、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 合比为1:2.21:4.32,水 灰比W/C=0.58。每m3 混凝土水泥用量 C=285千克。现场实测 砂的含水率为3%,石 子含水率为2%,试求: (1)该混凝土的施工 配合比,(2)每m3 混 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施工配合比=1:2.21 (1+3%):4.32(1+2%) =1:2.276:4.41(4分) 2 1m3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C=285kg,砂 S=285x2.276=649kg 子G=285x4.41=1257kg =285x0.58-285x2.21-3 %-4.32x285-2%=156.4 kg

基护重点知识总结

第八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 1、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不久即发病的。 2、清洁:指清除物体上一切污秽,如尘埃、油脂、血迹等。 3、消毒:清除和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4、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法,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气杀灭所以微生物及其芽胞,灭菌效果可靠。 6、光照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机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算、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7、化学消毒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其蛋白质能股变性,酶失去活力,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是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 8、浸泡法:将物品浸没入消毒溶液中,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9、喷雾法: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的作用。 10、擦拭法:用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如桌、椅、地面、墙壁等,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11、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是消毒剂呈气体,在标榜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12、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1、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的间接感染。 2、自身感染:指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在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3、灭菌: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超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是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5、潜热:是指当1g100℃的水蒸气变成1g100℃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6、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核素60Co发射的丙种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透物品,杀死其中微生物的灭菌法。 7、生物净化法: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5um的尘埃,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8、灭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防止物价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9、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10、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第九章病人的清洁护理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概念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 1.2经济全球化特征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2.环境特征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3.经营管理特征 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1.股权参与的形式 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 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知识点汇总

2Z101000 施工管理 一、施工方的项目管理(2分) 由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因此按项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没有明确目标的建设工程不能成为项目管理的对象。(去年考点) 2Z101011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 (哪三大目标,通过什么实现三大目标) 2、“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1)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2)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3)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4)供货方的项目管理。 (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等。EPC承包 4、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 招投标工作分散,不列为单独阶段。 (2 (3 5、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设计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 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 项目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2)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但它也涉及设计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3

6、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供货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供货方本 (三大目标) (2 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 (2 2Z101012 8、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1)施工方是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的总称谓,它可能是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分包施工方、建设项目总承包的的施工任务执行方或仅仅提供施工劳务的参与方。 9、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任务 (1)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总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的组织等。 (2)控制施工的成本. (3 (4)负责施工资源的供应组织。 (5 10、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主要特征(只负责管理) (1)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承担施工任务组织的总的责任。 。 ○1、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方不承担施工任务,它主要进行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如果施工总承包管理方通过投标,获得一部分施工任务,则它也可以参与施工。 ○2 协助业主参与与施工的招标和发包工 作, ○3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 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 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第四节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 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 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 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 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 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 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 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 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 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 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 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 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 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 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

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 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 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 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 平卧;(2)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 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 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 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 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 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 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 症状。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 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诊断学基础重点

绪论 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 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③原因不明发热 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 胸痛原因: 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 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 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 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二建施工管理讲义及重点笔记(精华总结)

1000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 1010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实施阶段、使用阶段。(三阶段)

项目各参与方项目管理涉及的阶段、目标和任务

施工总承包方和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比较

满意,业主执意不更换, 可拒绝对该分包承担管 理责任) 1020 施工管理的组织(重点) 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因素(3个)组织、人、方法与工具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管理目标失控。对项目管理进行诊断,首先应分析组织方面的问题) 目标控制的主要措施(4个)组织、管理、经济、技术。 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 组织论主要研究: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工作流程组织 组织结构模式(职能、线性、矩阵)反映各子系统部门、人员指令关系,、是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组织分工反映各子系统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是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工作流程组织反映系统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来描述工作流程组织的组织工具,是一种动态关系 特征表达的含义矩形框的含义 项目结构图 直线连接矩形 框 (树状图)WBS 对一个项目结构进行逐层分 解。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 任务 一个项目的组成部分 组织结构图 单向箭线连接 矩形框(OBS) 反映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 的(组织)指令关系 一个组织系统中的工作 部门 工作流程图 单向箭线连接 矩形框、菱形框表 示判别条件 反映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 间的逻辑关系 各项工作 合同结构图 双箭线连接矩 形框 反映一个建设项目各参与单 位之间的合同关系 各参与方

三种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 工作任务分工表:首先对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然后明确项目经理、主管部门或主 管人员的工作任务,并明确主办、协办、配合的部门,每一个任务至少有一个主办工作部门 工作任务分工表应视项目的进展做必要性的调整 管理职能的分工表:首先对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再确定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 各工作岗位职能分工 工作流程组织包括:管理工作流程组织(投资、进度、合同、付款和设计变更等流程) 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月进度报告数据处理流程) 物质流程组织(钢结构深化设计、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 1030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5项 1.工程概况 特征 指令 适用工程 职能组织结构 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 有多个指令源、一个上 级可有多个下级,一个下级 可有多个上级 多个矛盾的指令源会影响企业管理机制的运行不适合大型组织系统 线性组织结构 十分严谨的军事组织系统 指令源是唯一的、一个上级可有多个下级,但一个 下级只能有一个上级,是国际上常用模式 信息传递路线长, 不适合特大工程, 矩阵组织结构 较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设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指令源为 两个当纵向和横向工作部门 的指令发生矛盾时,由该组 织系统的最高指挥者(部门),进行协调或决策。也可以约定采用纵或横指令为主 适用于大型项目上 可避免矛盾指令影响系统运行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7)辐射、(8)废料、(9)室内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病室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 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 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

基础护理学复习总结.doc

转]基础护理学的复习大总结啦都转回去慢慢看呀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杏时温度保持 在22?24C。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o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 排出量增加,加重仔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 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有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2)颈椎、颅骨 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II: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 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有、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12、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