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自然资源部

附件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加强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1)铜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综合品位的不同,铜矿体回采率确定为80~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铜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铅锌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种类型的综合品位,铅锌矿体的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或铅锌矿山的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矿体形态变化大、矿岩稳固性差、矿床规模小的矿山企业,其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铜、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分别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3、表4、表5)表3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4 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5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铅锌矿山综合利用其伴生资源。
其中,铜矿山根据铁回收状态和铜品位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6;铅锌矿山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7。
表6 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表7 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的铜铅锌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矿(钼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铜矿、锑矿等)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等。
银矿、锂矿、钒矿等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 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595 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GB 50771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 50782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086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988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铅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3铅锌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铅锌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铅锌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铅锌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石类型的铅锌(当量)品位,铅锌矿的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铅锌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铅锌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成铅锌品位之和,其计算方法铅锌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铅锌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格折算铅锌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铅锌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铅锌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铅锌矿产品产值。
表1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铅锌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表3)。
表2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word. …表3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word.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铅锌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
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4。
表4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编制和审查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国土部:解读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国土部:解读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2014年1月8日导读:国土资源部继2012年公告发布了煤炭、钒钛磁铁矿、金矿、磷矿、高岭土矿等5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后,近日又制定下发了铁、铜、铅、锌、稀土、萤石、钾盐等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国土资源部继2012年公告发布了煤炭、钒钛磁铁矿、金矿、磷矿、高岭土矿等5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后,近日又制定下发了铁、铜、铅、锌、稀土、萤石、钾盐等7矿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为什么要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三率”指标要求又是如何出台的?带着种种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相关负责人。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发布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储量司:研究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三率”指标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重要举措。
去年5月13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就是要解决优化行政审批程序问题,提高规划布局和标准制定的水平,完善审批制度,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随后的5月14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会见辽宁、河北、陕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就加快部门职能转变、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等问题,特别强调了要健全完善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政策和“三率”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不予批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
三中全会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同时强调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要求

表G.4 铅锌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表G.6 镍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注: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说明:
a)矿石中伴生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指标时,应研究回收利用途径。
b)表中“S”质量分数指标系指黄铁矿中硫在矿石中的质量分数。
c)伴生元素中Cu WO3 Pb Zn Sn Mo Fe Bi CaF2 Sb等主要是对能形成独立的有用矿物、通
过选矿能选出单独精矿产品的,如:
------- Pb Zn Cu主要指赋存于硫化矿物中者。
------- WO3主要指赋存于白钨矿、黑钨矿中者。
-------- Sn主要指赋存于锡矿石中者。
------- Mo主要指赋存于辉钼矿中者。
------- CaF2主要指赋存于萤石中者。
-------Sb主要指赋存于硫锑铅矿和脆硫锑铅矿中者。
------- Fe主要指赋存于磁铁矿中者。
------- Bi主要指赋存于辉铋矿中者。
d)Ge Ga In Se Te Cd等分散元素,经选矿一般富集在铜、铅、锌的精矿中,通过冶炼回收。
表H.4银精矿质量标准
银精矿质量标准尚未颁布,目前按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8)中色财字第0596号文:“暂定银大于3000g/t的精矿为银精矿,含银1000g/t~300g/t的铜、铅精矿为银铜、银铅混合精矿”的规定执行。
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

立志当早,存高远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一、原矿品位(Cm)即入选矿石品位,也是采出矿石品位。
它与矿石储量品位(C)的关系是:Cm=C(1-Kf)Cm 是反映原矿质量的指标。
二、精矿品位(Cd)它是反映精矿产品质量的指标,为了冶炼和销售,国家对精矿质量提出要求,几种常见精矿的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最低数)如表1 所示。
表1 我国几种常见的精矿产品质量标准表名称本元素含量(%)杂质允许含量铜精矿12 铅精矿40 锌精矿40 钨精矿65(WO3)锡精矿55 钼精矿45 硫精矿30 小于As,3.0%;F,3.0% 一般精矿产品质量符合上表要求的,才能称为合格精矿。
精矿品位越高越好,当然价格也高;但提高精矿品位,选矿回收率往往会下降,因而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
三、尾矿品位(CW)它是废弃矿石中的品位,是反映选矿过程中有用组分损失情况的指标。
四、选矿比(q)是指处理原矿量与获得精矿量的比例,亦即获得单位精矿所需的原矿量,它是反映矿石质量的指标,通常用倍数表示。
五、富集比(a)是指原矿通过选矿后,有用组分富集到精矿中的比例,它是评价矿石选矿性能和作业优质的指标,一般来说富集比越大,表示矿石易选和选矿作业效率高,可用公式表示a=精矿品位(Cd)/原矿品位(Cm) 六、选矿产出率(即选矿产率)(δ)指采出矿石量通过选矿处理后,获得精矿数量的百分率,也就是精矿量与采出量之比(或选矿比q 的倒数)式中,Kd 为选矿回收率,其它代号与前公式相同。
七、选矿回收率(Kd)指精矿中金属质量与采下(入选)矿石中金属质量之比,它反映选矿过程中金属的回收率程度。
矿实际选矿回收率或由前式得出理论回收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加强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1)铜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综合品位的不同,铜矿体回采率确定为80~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铜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 矿体厚度铜综合品位≥1.2% 铜综合品位0.60%~1.2% 铜综合品位≤0.60% ≤5m 88 80 755~15m 92 83 80≥15m 92 85 85(2)铅锌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种类型的综合品位,铅锌矿体的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 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或铅锌矿山的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矿体形态变化大、矿岩稳固性差、矿床规模小的矿山企业,其回采率不低于92%。
矿体厚度铅锌综合品位(硫化矿)铅锌综合品位(混合矿) 铅锌综合品位(氧化矿) ≥9.0% 4.5%~9.0% ≤4.5% ≥11.5% 6.0%~11.5% ≤6.0% ≥14.0% 7.5%~14.0% ≤7.5% ≤5m 88 80 75 88 80 75 88 80 75 5~15m 92 83 80 92 83 80 92 83 80 ≥15m 928585928585928585(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铜、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分别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3、表4、表5)表3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矿石类型结构类型硫化矿铜品位≥1混合矿铜品位>1.5氧化矿铜品位>3硫化矿铜品位0.6~1混合矿铜品位1.0~1.5氧化矿铜品位1.5~3硫化矿铜品位0.4~0.6混合矿铜品位0.6~1.0氧化矿铜品位1~1.5硫化矿铜品位<0.4混合矿铜品位<0.6氧化矿铜品位<1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硫化矿块状、粒状构造90.0 87.5 86.0 88.5 86.0 84.0 86.5 84.0 82.0 83.0 80.5 79.0 条带状构造89.5 86.5 85.0 87.5 85.0 83.0 86.0 83.0 81.5 82.0 80.0 78.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87.5 85.0 83.0 86.0 83.0 81.5 84.0 81.5 80.0 80.5 78.0 76.5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6.5 84.0 82.0 85.0 82.5 80.5 83.0 80.5 79.0 79.5 77.5 76.0混合矿块状、粒状构造87.0 84.5 83.0 85.5 83.0 81.0 83.5 81.0 79.5 80.0 77.5 76.0 条带状构造86.0 83.5 82.0 84.5 82.0 80.0 83.0 80.0 78.5 79.0 77.0 75.5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84.5 82.0 80.0 83.0 80.0 78.5 81.0 78.5 77.0 77.5 75.5 74.0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3.5 81.0 80.0 82.0 79.5 77.9 80.0 77.9 76.0 77.0 74.5 73.0氧化矿块状、粒状构造78.5 76.0 74.5 77.0 74.5 73.0 75.0 73.0 71.5 72.0 70.0 68.5 条带状构造77.5 75.0 74.0 76.0 74.0 72.0 74.5 72.0 71.0 71.5 69.0 68.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76.0 74.0 72.0 74.5 72.0 71.0 73.0 70.8 69.5 70.0 68.0 66.5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75.0 73.0 71.5 74.0 71.5 70.0 72.0 70.0 68.5 69.0 67.0 66.0- 3 -表4 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矿石类型结构类型硫化矿铅品位>3混合矿铅品位>3.6氧化矿铅品位>5硫化矿铅品位1.5~3混合矿铅品位2.5~3.6氧化矿铅品位3~5硫化矿铅品位0.5~1.5混合矿铅品位1.0~2.5氧化矿铅品位1.5~3硫化矿铅品位<0.5混合矿铅品位<1.0氧化矿铅品位<1.5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硫化矿块状、粒状构造93.0 90.0 88.0 91.0 88.0 86.5 89.0 86.5 84.5 85.0 83.0 81.0 条带状构造92.0 89.0 87.0 90.0 87.0 85.5 88.0 85.5 84.0 84.5 82.0 80.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90.0 87.0 85.5 88.0 85.5 84.0 86.5 84.0 82.0 83.0 80.0 78.5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9.0 86.5 84.5 87.0 84.5 83.0 85.5 83.0 81.0 82.0 79.5 78.0混合矿块状、粒状构造90.0 87.5 85.5 88.5 85.5 84.0 86.5 84.0 82.0 83.0 80.5 79.0 条带状构造89.0 86.5 85.0 87.5 85.0 83.0 85.5 83.0 81.5 82.0 79.5 78.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87.5 85.0 83.0 85.5 83.0 81.5 84.0 81.5 80.0 80.5 78.0 76.5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6.5 84.0 82.0 85.0 82.0 80.5 83.0 80.5 79.0 79.5 77.0 75.5氧化矿块状、粒状构造81.0 78.5 77.0 79.5 77.0 75.5 78.0 75.5 74.0 74.5 72.5 71.0 条带状构造80.5 78.0 76.0 79.0 76.5 75.0 77.0 75.0 73.0 74.0 71.5 70.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78.5 76.5 75.0 77.0 75.0 73.0 75.5 73.0 72.0 72.5 70.0 69.0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78.0 75.5 74.0 76.5 74.0 72.5 75.0 72.5 71.0 71.5 69.5 68.0- 4 -表5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矿石类型结构类型硫化矿锌品位>5混合矿锌品位>5.5氧化矿锌品位>7硫化矿锌品位3~5混合矿锌品位3.5~5.5氧化矿锌品位5~7硫化矿锌品位1~3混合矿锌品位1.5~3.5氧化矿锌品位3~5硫化矿锌品位<1混合矿锌品位<1.5氧化矿锌品位<3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粗粒中粒微细粒硫化矿块状、粒状构造91.0 88.0 84.0 89.0 86.5 84.5 87.0 84.5 83.0 83.5 81.0 79.5 条带状构造90.0 87.5 83.0 88.0 85.5 84.0 86.5 84.0 82.0 83.0 80.5 78.5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88.0 85.5 81.0 86.5 84.0 82.0 84.5 82.0 80.5 81.0 79.0 77.0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7.0 84.5 80.5 85.5 83.0 81.0 84.0 81.0 79.5 80.5 78.0 76.0混合矿块状、粒状构造89.0 86.0 82.0 87.0 84.5 82.5 85.0 82.5 81.0 81.5 79.0 77.5 条带状构造88.0 85.0 81.0 86.0 83.5 82.0 84.5 82.0 80.0 81.0 78.5 77.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86.0 83.5 79.5 84.5 82.0 80.0 82.5 80.0 78.5 79.0 77.0 75.0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85.0 82.5 78.5 83.5 81.0 79.5 82.0 79.5 77.5 78.5 76.0 74.5氧化矿块状、粒状构造81.0 78.5 75.0 79.5 77.0 75.5 78.0 75.5 74.0 74.5 72.5 71.0 条带状构造80.5 78.0 74.0 79.0 76.5 75.0 77.0 75.0 73.0 74.0 71.5 70.0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78.5 76.5 72.5 77.0 75.0 73.0 75.5 73.0 72.0 72.5 70.0 69.0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78.0 75.5 72.0 76.5 74.0 72.5 75.0 72.5 71.0 71.5 69.5 68.0- 5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铅锌矿山综合利用其伴生资源。
其中,铜矿山根据铁回收状态和铜品位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6;铅锌矿山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7。
表6 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铁回收状态露天开采或Cu≥1.2%地下开采Cu0.60%~1.2%地下开采Cu≤0.60%地下开采矿石含硫品位(%) 矿石含硫品位(%) 矿石含硫品位(%)>10.00 2.00~10.00 ≤2 >10.00 2.00~10.00 ≤2 >10.00 2.00~10.00 ≤2无铁/不回收铁65.0 55.0 50.0 55.0 50.0 45.0 50.0 45.0 40.0 易选铁55.0 50.0 45.0 45.0 42.0 40.0 40.0 37.0 35.0 中等可选47.0 43.0 40.0 40.0 38.0 36.0 37.0 35.0 32.0 难选铁40.0 37.0 35.0 36.0 34.0 32.0 35.0 32.0 30.0表7 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硫含量(%)露天开采或硫化矿(%) 氧化矿(%) 混合矿(%)>9.00 4.50~9.00 ≤4.50 >12.00 7.50~14.00 ≤7.50 >11.50 6.00~11.50 ≤6.00≤5 55.00 52.00 50.00 45.00 42.00 40.00 50.00 47.00 45.00 5~25 57.00 55.00 52.00 47.00 45.00 42.00 52.00 50.00 47.00 >25 60.00 65.00 55.00 50.00 47.00 45.00 55.00 52.00 50.00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