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美丽的夏牧场》微课程设计方案

《美丽的夏牧场》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音乐所教学段小学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美丽的夏牧场

选题意图《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来自于新疆哈萨克族草原上的歌曲,通过学习新疆音乐特有的节奏来体验和感受新疆音乐歌曲的特点。

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学习新疆音乐特有的节奏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音乐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手鼓。

2、在手鼓的帮助下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

3、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本微课程在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课中播放,为学生们掌握新疆特有的节奏

和更好的体验和感受新疆音乐特点做准备。

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

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5分钟左右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小乐器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猜猜它是谁?(播放手鼓演奏声音)对,是鼓,那到底是什么鼓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出示手鼓),你认识它么?对,是手鼓。用听声音猜乐器引出新疆常用的打击乐器手鼓的方式导入,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最快的走入新疆音乐。

2、认识手鼓

手鼓是新疆民族乐器中特有的乐器,在维吾尔族各种形

式的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

器。

演奏:演奏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

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

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音色千变万化,表

现力极为丰富。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

出“沙沙”的音响。

了解手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

3、欣赏手鼓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手鼓演奏。进一步感受手鼓的音色、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4、手鼓演奏,学习两个具有新疆音乐特点的节奏

欣赏完手鼓表演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演奏一下呢?(1)我们看这两条节奏X X X XX | X - - - 、 X X XX X| X - - -你能试着把它读出来并用手鼓演奏一下

么?

X X X X X | X - - - 、 X X X X X | X - - -

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2)节奏瘦身

嗯,相信你演奏得很一定很好,看老师把这两条节奏“瘦身减肥”变成具有新疆音乐特点的节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拿起手鼓敲击一下吧

我们加上小音符一起来演唱一下。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节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采用在手鼓的帮助下用节奏“瘦身”X X X XX|X--- X X XX X|X---变成了

,节奏由“胖”变“瘦”,大大降低了前八后十六节奏和前十六后八节奏的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学会了歌曲的主要节奏,淡化了难点,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下面的音乐活动中。在这个环节中,把原本枯燥的节奏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5、看歌谱找旋律用手鼓为歌曲伴奏

(1)同学们看歌谱,你能找出我们刚刚演唱的两个旋律吗?你找到了吧?原来它们在这里。

(2)让我们拿起手鼓随着音乐为歌曲伴奏吧。用手鼓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新疆音乐特有的节奏韵味能够使学生迅速有效的掌握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也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设计亮点:

《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来自于新疆哈萨克族草原上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用歌声表达了哈萨克族牧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本课中的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和后八节奏是本课一个难点,为了淡化难点让学生掌握新疆节奏特点,我采用在手鼓的帮助下采用节奏“瘦身”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节奏”这一要素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走进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