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试绘出下列各杆的轴力图。

2-1试绘出下列各杆的轴力图。
2-1试绘出下列各杆的轴力图。

2-3求下列结构中指定杆的应力。已知(b)图中杆的横截面面积A1=850 mm2,A2=600 mm2,A3=500 mm2。

(1)图(a)为开槽拉杆,两端受力F=10 kN,b=4mm,h=20mm,h0=10mm;

2-6图示短柱,上段为钢制,截面尺寸为100×100mm2,钢的弹性模量E s=200GPa,下段为铝制,截面尺寸为200×200mm2,E a=70GPa。当柱顶受F力作用时,柱子总长度减少了0.4mm,试求F值(注:不计杆的自重)。

2-11图示结构中,AB为刚性杆,AD为钢杆,面积A1=500mm2,弹性模量E1=200GPa;CG为铜杆,面积A2=1500mm2,弹性模量E2=100GPa;BE为木杆,面积A3=3000mm2,弹性模量E3=10GPa。当G点受力F=60kN作用时,求该点的竖直位移ΔG。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方案(阶梯轴的工艺规程)

一、零件的分析 1.1 轴的作用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按照轴的承受载荷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成为转轴,只承受弯矩的轴称为心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1.2 轴的工艺分析 该轴主要采用40Cr钢能承受一定的载荷与冲击。此轴为阶梯轴类零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Φ21,φ22.5,φ24,Φ22.55为主要配合面,精度均要求较高,需通过磨削得到。轴线直线度为φ0.01,两键槽有同轴度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 <1)该轴采用合金结构钢40Cr,中等精度,转速较高。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2)该轴为阶梯轴,其结构复杂程度中等,其有多个过渡台阶,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和生产类型,表面加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加工时应把精加工、半精加工和粗加工分开,这样经多次加工以后逐渐减少了零件的变形误差。 <3)零件毛坯采用模锻,锻造后安排正火处理。 <4)该轴的加工以车削为主,车削时应保证外圆的同轴度。 <5)在精车前安排了热处理工艺,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和保证零件的内应力减少,稳定尺寸、减少零件变形。并能保证工件变形之后能在半精车时纠正。

<6)同一轴心线上各轴孔的同轴度误差会导致轴承装置时歪斜,影响轴的同轴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两端面钻中心孔进行固定装夹可以有效防止径向圆跳动、保证其同轴度。 零件图如下

轴的各表面粗糙度、公差及偏差见表一 30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阶梯轴材料为40Cr钢,要求强度较高,且工件的形状比较简单,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因年产5000件,所以达到批量生产水平。综上考虑,采用锻件,其锻造方法为模锻,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2以下。 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定位基准分为精基准和粗基准,以下为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应能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所以为了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可选轴的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或用外圆表面和顶尖孔共同作为定位基准。用外圆表面定位时,因基准面加工和工作装夹都比较方便,一般用卡盘装夹。为了保证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1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二、桁架的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若kN 300=F ,AB 杆的横截面面积2mm 6000=A ,试求AB 杆的应力。 解:设AB,BF,EF 三杆的轴力如图,则: 对桁架进行受力分析,有: ∑=0F M 84?=?F F N 6002= =F F N kN 6000 106003?==A F N AB σMPa=100MPa ()a

2 三、在图示简易吊车中,BC 为钢杆,AB 为木杆。木杆AB 的横截面面积21cm 100=A ,许用应力[]MPa 71=σ;钢杆BC 的横截面面积22cm 6=A 2[]F 。 解:设两杆轴力如图,对铰链B 进行受力分析,有: [][] [][][][] [][]。 故许可吊重为杆: 对杆: 对4kN .40kN 482 2 BC kN 4.403 3AB 23{ 30sin 30cos {22222 22 211111 11121 21221== == = =======?==σσσσσσA F A F A F A F A F A F F F F F F F F F N N N N N N N 四、图示桁架,杆1、2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 处受载荷F 作用。从实验中测得1、2两杆的纵向线应变分别为41100.4-?=ε,42100.2-?=ε。试确定载荷F 及其方位角θ的大小。已知:221m m 200==A A ,G Pa 20021==E E 。 解:设AB,AC 两杆的轴力分别为,方向如图和21N N F F : 9.103 124tg kN 2.214)312(kN 430sin )(sin kN 31230cos )(cos A kN 8AC kN 16AB 222222************== =+==-==+=======θθθεσεσF F F F F F F A E A F A E A F N N N N N N 所以有: 进行受力分析有: 对铰链杆: 对杆: 对 五、图示结构中,AB 为刚体,杆1、杆2、杆3的材料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在杆AB 的中点C 作用铅垂方向的载荷F ,试计算C 点的水平位移和铅垂位移。已知:kN 20=F ,2321mm 100====A A A A ,mm 1000=l ,GPa 200=E 。 解: F 30C A B 2N F 1 N F 2/l 2 /l l 2 3 1 C A B F 3N F 2N F 1 N F 1 l ?

机械制造工艺学(阶梯轴的工艺规程)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 综合实训 题目: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13级高职机电3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6 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综合实训任务书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3级高职机电3班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轴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一、设计的主要任务 如图所示为减速器输出轴,批量500件,材料45钢。试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 二、完成期限: 自2015年 6 月15 日至2015 年6 月22 日共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目录 序言 (1) 一. 零件的分析 (4) 1.1 轴的作用 (4) 1.2 轴的工艺分析 (4) 1.3 轴的零件图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2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3拟定轴的工艺路线 (7) 2.4加工工序的设计 (10)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三、机床的设备选择 (12) 3.1机床设备选择 (12) 3.2工艺设备选用 (12) 3.3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13) 参考文献 (16) 零件三维图 (16) 工艺卡片 (17) 工序卡片 (18) 设计总结 (19)

序言 本课程综合实训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训,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综合实训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还培养了我们自己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次综合性的训练,我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 (1)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零件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的能力。 (2)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二、桁架的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若kN 300=F ,AB 杆的横截面面积2mm 6000=A ,试求AB 杆的应力。 解:设AB,BF,EF 三杆的轴力如图,则: 对桁架进行受力分析,有: ∑=0F M 84?=?F F N 6002= =F F N kN 6000 106003?==A F N AB σMPa=100MPa ()a 70kN

三、在图示简易吊车中,BC 为钢杆,AB 为木杆。木杆AB 的横截面面积21cm 100=A ,许用应力[]MPa 71=σ;钢杆BC 的横截面面积22cm 6=A 2[]F 。 解:设两杆轴力如图,对铰链B 进行受力分析,有: [][] [][][][] [][]。 故许可吊重为杆: 对杆: 对4kN .40kN 482 2 BC kN 4.403 3AB 23{ 30sin 30cos {22222 22 211111 11121 21221== == = =======?==σσσσσσA F A F A F A F A F A F F F F F F F F F N N N N N N N 四、图示桁架,杆1、2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 处受载荷F 作用。从实验中测得1、2两杆的纵向线应变分别为41100.4-?=ε,42100.2-?=ε。试确定载荷F 及其方位角θ的大小。已知:221m m 200==A A ,G Pa 20021==E E 。 解:设AB,AC 两杆的轴力分别为,方向如图和21N N F F : 9.103 124tg kN 2.214)312(kN 430sin )(sin kN 31230cos )(cos A kN 8AC kN 16AB 222222************== =+==-==+=======θθθεσεσF F F F F F F A E A F A E A F N N N N N N 所以有: 进行受力分析有: 对铰链杆: 对杆: 对 五、图示结构中,AB 为刚体,杆1、杆2、杆3的材料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在杆AB 的中点C 作用铅垂方向的载荷F ,试计算C 点的水平位移和铅垂位移。已知:kN 20=F ,2321mm 100====A A A A ,mm 1000=l ,GPa 200=E 。 解: F 30C A B 2N F 1 N F l 2 3 1 3N F 2N F 1 N F

《工程力学》第4次作业解答(杆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工程力学》第4次作业解答(杆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一、填空题 1.作用于直杆上的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时,杆只产生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变形,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 2.轴力的大小等于截面截面一侧所有轴向外力的代数和;轴力得正值时,轴力的方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相同,杆件受拉伸。 3.杆件受到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与轴线垂直的外力偶作用时,杆件任意两相邻横截面产生绕杆轴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为扭转。 4.若传动轴所传递的功率为P 千瓦,转速为n 转/分,则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为9549P M n =?。 5.截面上的扭矩等于该截面一侧(左或右)轴上所有外力偶矩的代数和;扭矩的正负,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6.剪力S F 、弯矩M 与载荷集度q 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是()()S dM x F x dx =、()()S dF x q x dx =±。 7.梁上没有均布荷载作用的部分,剪力图为水平直线,弯矩图为斜直线。 8.梁上有均布荷载作用的部分,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抛物线。 9.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上有突变,弯矩图上在此处出现转折。 10.梁上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上有突变。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弹性变形?什么是塑性变形? 解答: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发生变形,当卸除外力后,构件能够恢复原来的大小和形状,则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如果外力卸除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大小,则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2.如图所示,有一直杆,其两端在力F 作用下处于平衡,如果对该杆应用静力学中“力的可传性原理”,可得另外两种受力情况,如图(b )、(c )所示。试问: (1)对于图示的三种受力情况,直杆的变形是否相同? (2)力的可传性原理是否适用于变形体? 解答: (1)图示的三种情况,杆件的变形不相同。图(a )的杆件整体伸长变形,图(b )的杆件只有局部伸长变形,图(c )的杆件是缩短变形。 (2)力的可传性原理,对于变形体不适用。因为刚体只考虑力的外效应,力在刚体上沿其作用线移动,刚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所以作用效应不变;力在变形体沿其作用线移动后,内部变形效果发生了改变,与力在原来的作用位置对变形体产生的效果不同。 3.如上图所示,试判断图中杆件哪些属于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解答:(a )图属于轴向拉伸变形;(b )图属于轴向压缩变形。 (c )、(d )两图不属于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4.材料力学中杆件内力符号的规定与静力平衡计算中力的符号有何不同? 【解答】 问答题2图 问答题3图

偏心轴的工艺规程与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设计内容; 产品零件图1张 产品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家具设计装配套1份 家具设计零件图1~2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连接,也舍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对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惊醒一次试验性的训练,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偏心零件的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对于象偏心轴承、凸轮等偏大心零件的加工目前普遍采用三爪、四爪卡盘,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偏大心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该类偏心夹具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其应用前景广阔。 偏心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偏心、阶梯轴偏心和异形偏心轴等;或分为实心偏心轴、空心偏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同样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偏心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偏心轴类零件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介绍一种偏心轴常用的加工工艺。 二、拟订加工工艺 图A1所示是常见的偏心轴零件。它属于台阶轴类偏心轴,由圆柱面、轴肩、退刀槽、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用零件装配里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 以及轴肩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一)、零件图样分析 M N O P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绘制锻件图第1页 二、确定锻造工序第2页 三、计算坯料质量和尺寸第2页 四、锻造设备及吨位第4页 五、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第4页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1、绘制锻件图 原理:锻件图是拟定锻造工艺规程、选择工具、指导生产和验收锻件的主要依据,它是以机械零件图为基础,结合自由锻工艺特点,考虑到机械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检验试样及工艺卡头等绘制而成。 根据零件图上阶梯轴长340mm、最大直径为100mm,对照《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中表3-3中所列的零件总长为630∽1000mm、最大直径80∽120mm,可查得锻造精度为F级的锻件余量及公差为10±4mm。 作图大概步骤:先用双点划线按照已知尺寸画出零件尺寸轮廓,再按照求的的尺寸用粗实现画出锻件的轮廓形状,并用细实线划出各尺寸引出线及标注线。然后,再在下面标出名义尺寸,并加上括号,如图1-1所示。 图1-1 阶梯轴的锻件图

2、确定锻造工序 原理:根据锻件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进行选择,并且先确定锻件成形所需的基本工序、辅助工序、修整工序,再选择所需的工具并确定工序顺序和工序尺寸等。 由于阶梯轴是形状较简单的轴杆类锻件,变形工艺简单,且材料为常用45钢,塑性较好、容易变形,因此其主要变形工艺一般为下料、拔长、镦粗、拔出锻件等,如下图: 3、计算坯料质量及尺寸 (1)坯料质量计算 m坯=m锻+m烧+m头 根据阶梯锻件图,可将锻件自左至右分为四个圆柱体,分别计算其质量m1、m2、m3、m4、m5、m6,单位为kg,即

m1= π×1.12×0.4×7.8=2.97 4 m2= π×0.72×0.3×7.8=0.90 4 m3= π× 0.642×0.7×7.8=1.77 4 m4= π×0.52×1.5×7.8=2.30 4 m5= π×0.452×0.3×7.8=0.37 4 m6= π×0.342×0.3×7.8=0.21 4 锻件质量(单位kg)为 m锻=m1+m2+m3+m4+m5+m6=8.52 任务书给出加热烧损率按锻件质量的2%计算 m烧=2%×m锻=0.17 截料损失按锻件质量的4%计算 m头=4%×m锻=0.34 坯料质量m坯=m锻+m烧+m头=9.03kg (2)坯料尺寸计算 此锻件以钢材为坯料,锻比取1.2,可按锻件最大截面Ф110mm对照《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中表3-11所列热轧圆钢标准直径,并结合S坯>Y·S锻 m=Vρ算出坯料体积为1157.7cm3再max选用Ф120m的热轧圆钢。并由公式

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计 算 题( 第四章 ) 4.1 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图题4. 1 4.2 图示等截面混凝土的吊柱和立柱,已知横截面面积A 和长度a ,材料的重度γ ,受力如图示,其中 10F Aa γ=。试按两种情况作轴力图,并求各段横截面上的应力,⑴不考虑柱的自重;⑵考虑柱的自重。 图题4.2

4.3 一起重架由100×100mm2 的木杆BC 和 直径为30mm 的钢拉杆AB 组成,如图所示。 现起吊一重物 W F =40kN 。 求杆AB 和BC 中的正应力。 图题4.3 4.4 图示钢制阶梯形直杆,各段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 1100mm A =,22 80mm A =,23120mm A =, 钢材的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 (1)各段的轴力,指出最大轴力发生在哪一段,最大应力发生在哪一段; (2)计算杆的总变形; 图题4.4 4.5 图示短柱,上段为钢制,长200mm , 截面尺寸为100×100mm2;下段为 铝制,长300mm ,截面尺寸 为200×200mm 2。当柱顶受F 力作 用时,柱子总长度减少了0.4mm 。 试求F 值。已知:(E 钢=200GPa ,E 铝=70GPa)。 4.6 图示等直杆AC ,材料的容重为ρg , 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积为A 。 求直杆B 截面的位移ΔB 。 题4.5图 题4.6图 4.7 两块钢板用四个铆钉连接,受力kN 4=F 作用,设每个铆钉承担4F 的力,铆钉的直径mm 5=d ,钢板的宽mm 50=b ,厚度mm 1=δ,连接按(a )、(b )两种形式进行,试分别作钢板的轴力图,并求 最大应力max σ。

阶梯轴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 综合实训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06.26

《机械制造工艺学》综合实训任务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轴的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一、设计的主要任务 如图所示为减速器输出轴,批量500件,材料45钢。试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 二、完成期限: 自 2016年 5 月 26 日至 2016 年 6 月26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2) 2.1 零件图 (2) 2.2 零件图分析 (2) 2.3 确定加工方法 (2) 2.4 确定加工方案 (2) 第3章工件的装夹 (4)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4)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4)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4) 3.5 机械制造工艺常用的装夹方式 (4) 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5)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5) 4.1 选择刀具的原则 (5) 4.2 选择车削用刀具 (6)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7) 4.4 确定切削用量 (7) 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8)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8) 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10)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12) 5.4 手工编程 (14) 第6章结束语 (17) 第7章致词 (18) 参考文献 (19)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0)

阶梯轴的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姓名:高森 学号: 20100460116 班级: 10机械本1 指导教师:李海英 完成日期: 2013年7月12日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1轴的用途: (1) 1.2技术要求: (1) 二、设计轴的工艺性 (3) 2.1结构工艺 (3) 2.2加工工艺 (3) 三、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4) 3.1生产类型的确定 (4) 3.2生产纲领的计算 (5) 四、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 (5) 4.1选择毛坯 (5) 4.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5) 五、拟定轴的工艺路线 (6) 5.1定位基准的选择 (6) 5.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5.3工艺顺序的安排 (7) 六、加工阶段的划分 (8) 七、确定工艺路线 (9) 八、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10) 8.1机床设备的选用 (10) 8.2工艺装备的选用 (10) 九、加工工序设计 (11) 9.1确定工序尺寸 (11) 9.2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6) 十、参考资料 (17) 十一、心得体会 (17)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1轴的用途: 该轴主要采用40Cr 钢能承受一定的载荷与冲击。此轴为台阶类零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Φ17,φ19,φ18为主要配合面,精度均要求较高,需通过磨削得到。轴线直线度为φ0.01,两键槽有同轴度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 1.2技术要求: 轴通常是由支承轴颈支承在机器的机架或箱体上,实现运动传递和动力传递的功能。支承轴颈表面的精度及其与轴上传动件配合表面的位置精度对轴的工作状态和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其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2.1尺寸精度 轴段1,2,4,5为主要配合面,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0.0210.0070 0.01180.005191817????+ --±其中主要加工面有外圆柱面两段,,轴颈,, 尺寸为6的两个键槽以及各退刀槽。 1.2.2 形状精度 该轴公共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1.0φ。其圆度及圆柱度无特殊要求,但应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1.2.3位置精度 零件对位置精度要求较低,无特别要求。故可按一般规定普通精度轴的配合轴径对支承轴径的径向圆跳动取为0.01~0.03mm 。 1.2.4表面粗糙度 具有配合要求的各轴颈表面粗糙度为1.6μm,轴肩侧面表面粗糙度为3.2μm,键槽底面粗糙度要求较低,为3.2μm,侧面为3.2μm。其余为12.5μm. 1.2.5 热处理:锻造后应对毛坯安排正火处理,为消除内应力粗加工之后安排退火处理,为改善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安排调质处理(850℃油淬加520℃持续2小时回火)。

材料力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二章答案 2.1 求图示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2 图示一面积为100mm ?200mm 的矩形截面杆,受拉力F = 20kN 的作用,试求:(1)6 π=θ的斜截面m-m 上的应力;(2)最大正应力max σ和最大剪应力max τ的大小及其作用面的方位角。 2.3 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梯形混凝土柱。设重力加速度g = 9.8m/s 2, 混凝土的密度为33m /kg 1004.2?=ρ,F = 100kN ,许用应力[]MPa 2=σ。试根据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a 和b 。 2.4 在图示杆系中,AC 和BC 两杆的材料相同,且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相等,同为[]σ。BC 杆保持水平,长度为l ,AC 杆的长度可随θ角的大小而变。为使杆系使用的材料最省,试求夹角θ的值。 2.5 图示桁架ABC ,在节点C 承受集中载荷F 作用。杆1与杆2的弹性模量均为E ,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1 = 2580 mm 2, A 2 = 320 mm 2。试问在节点B 与C 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为 使节点C 的铅垂位移最小,θ应取何值(即确定节点A 的最佳位置)。 2.6图示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求杆的最大正应力及伸长。 2.7 图示硬铝试样,厚度mm 2=δ,试验段板宽b = 20 mm ,标距l = 70 mm ,在轴向拉力F = 6kN 的作用下,测得试验段伸长mm 150.l =?,板宽缩短mm 0140.b =?,试计算硬铝的弹性模量E 与泊松比μ。 2.8 图示一阶梯形截面杆,其弹性模量E=200GPa ,截面面积A I =300mm 2, A II =250mm 2,A III =200mm 2。试求每段杆 的内力、应力、应变、伸长及全杆的 总伸长。 2.9 图示一三角架,在结点A 受铅垂力F = 20kN 的作用。设杆AB 为圆截面钢杆,直径d = 8mm ,杆AC 为空心圆管,横截面面积为26m 1040-?,二杆的E = 200GPa 。试求:结点A 的位移值及其方向。 2.10 图示一刚性杆AB,由两根弹性杆AC 和BD 悬吊。已知:F,l,a,E 1A 1和E 2A 2,求:当横杆AB 保持水平时x 等于多少? 2.11 一刚性杆AB,由三根长度相等的弹性杆悬吊。○1、○2、○3杆的拉压刚度分别为E 1A 1、E 2A 2和E 3A 3,结构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 、a 、l ,试求三杆内力。 2.12 横截面面积为A=1000mm 2的钢杆,其两端固定,荷载如图所示。试求钢杆各段内的应力。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题目:设计阶梯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一体化102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 5 月

目录 序言 (1) 一. 零件的分析 (4) 1.1 轴的作用 (4) 1.2 轴的工艺分析 (4) 1.3 轴的零件图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2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3拟定轴的工艺路线 (7) 2.4加工工序的设计 (10)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三、机床的设备选择 (12) 3.1机床设备选择 (12) 3.2工艺设备选用 (12) 3.3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13) 参考文献 (16) 零件三维图 (16) 工艺卡片 (17) 工序卡片 (18) 设计总结 (19)

序言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还培养了我们自己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次综合性的训练,我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 (1)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零件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的能力。 (2)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阶梯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题 目: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学 号: 姓 名: 教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3级本(1)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年07月18日 教务处制 装 订 线

目录 摘要4 Abstract5 1、零件的工艺分析7 1.1 轴的作用7 1.2 轴的工艺分析7 1.3 轴的零件图8 2、确定毛坯8 2.1 选择毛坯8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9 2.2.1.公差等级:9 2.2.2锻件材质系数:9 2.2.3锻件分模线形状:9 2.2.4.零件表面粗糙度:9 3、定位基准的选择9 3.1 粗基准的选择9 3.2 精基准的选择9 4、制定工艺路线9 4.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公差等级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附表5所得)9 4.2加工阶段的划分10 4.3加工顺序的安排10 4.3.1机械加工工序10 4.3.2具体方案10 5、确定加工尺寸及切削用量13 5.1.2 加工余量的确定14 5.2切削用量15 工序Ⅰ粗车轴两端面15 工序Ⅱ粗车阶梯轴外圆Φ40mm16 工序Ⅲ粗车阶梯轴外圆Φ35mm17 工序Ⅳ粗车阶梯轴外圆Φ25mm18 工序Ⅴ热处理19 工序Ⅵ半精车阶梯轴外圆面Φ40mm19 工序Ⅶ半精车阶梯轴外圆面Φ35mm20 工序Ⅷ半精车阶梯轴外圆面Φ25mm21 工序Ⅸ切退刀槽22 工序Ⅹ粗铣键槽22 工序Ⅺ粗磨φ35、φ25、φ20外圆面23 工序Ⅻ精磨φ35、φ25、φ20外圆面24 6、拟定工艺路线24 6.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4 6.2选择定位基准25 6.3工艺顺序的安排25 6.3.1机械加工工序25 6.3.2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25

阶梯轴工艺编程以及转位车刀设计

1.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阶梯轴是机械加工中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和传递转矩。 由零件图1.1可知,其材料为45钢,属于中碳钢,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图1.1 阶梯轴 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阶梯轴虽然形状、结构简单,但是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这主要

是为了提高阶梯轴在工作中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同时为增强其耐磨性,阶梯轴表面需要高频淬火处理,是表面硬度达到48~55HRC。 在加工过程中,阶梯轴主要工作表面精度IT7,很容易满足,根据表面粗糙度确定其加工工艺——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法;对加工表面为IT4、IT5,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同时根据表面粗糙度确定其加工工艺——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粗精磨、精磨、研磨的加工方法。 该零件主要工作表面φ43、φ45、φ38的外圆表面粗糙度分别为 0.2 Ra, 1.6 Ra,0.4 Ra,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旧设计题目可知:产品的年产量为30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3%和0.5%,零件的年产量为: 01(1)(1)300001.5 N Nαβ =??+?+=??? (1+3%)(1+5%)=31054件 2.确定毛坯类型 材料同样可以通过锻造,铸造得到,但是考虑到加工的经济度,型材是最优选择。 由于阶梯轴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择型材,棒料562000mm φ?,截断成56256mm φ?。 3.工艺规程设计 1、由零件的生产类型的详尽分析,根据表7.4[3],该生产类型为轻型机械,大批量生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专用夹具,专用刀

试作图示各杆轴图

试作图示各杆轴图

————————————————————————————————作者:————————————————————————————————日期:

计 算 题( 第四章 ) 4.1 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图题4. 1 4.2 图示等截面混凝土的吊柱和立柱,已知横截面面积A 和长度a ,材料的重度γ,受力如图示,其中 10F Aa γ=。试按两种情况作轴力图,并求各段横截面上的应力,⑴不考虑柱的自重;⑵考虑柱的自重。 图题4.2

4.3 一起重架由100×100mm2 的木杆BC 和 直径为30mm 的钢拉杆AB 组成,如图所示。 现起吊一重物 W F =40kN 。 求杆AB 和BC 中的正应力。 图题4.3 4.4 图示钢制阶梯形直杆,各段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 1100mm A =,22 80mm A =,23120mm A =, 钢材的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 (1)各段的轴力,指出最大轴力发生在哪一段,最大应力发生在哪一段; (2)计算杆的总变形; 图题4.4 4.5 图示短柱,上段为钢制,长200mm , 截面尺寸为100×100mm2;下段为 铝制,长300mm ,截面尺寸 为200×200mm 2。当柱顶受F 力作 用时,柱子总长度减少了0.4mm 。 试求F 值。已知:(E 钢=200GPa ,E 铝=70GPa)。 4.6 图示等直杆AC ,材料的容重为ρg , 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积为A 。 求直杆B 截面的位移ΔB 。 题4.5图 题4.6图 4.7 两块钢板用四个铆钉连接,受力kN 4=F 作用,设每个铆钉承担4F 的力,铆钉的直径mm 5=d ,钢板的宽mm 50=b ,厚度mm 1=δ,连接按(a )、(b )两种形式进行,试分别作钢板的轴力图,并求最大应力m ax σ。

材料力学课后作业

《材料力学》课后作业 1、 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2、 求图示各杆11-和2 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答案:()()()()F N F N F N F N N F N F N F N 2, d ,2 c 0,2 b , a 21212121-======-==

3、 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如横截面 面积21mm 200=A , 2300=A 答案:25kN,10kN,10kN,20332211==-=-=-=-=σσσN N N 4、 图示一混合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屋架的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下面的拉杆和中间竖向撑杆用角钢构成,其截面均为两个875?的等边角钢。已知屋面承受集度为 kN/m 20=q 的竖直均布荷载。求拉杆AE 和EG 横截面上的应力。 答案:1-4MPa 8.154MPa,1.159== AE σσ

5 图,并求端点D 的位移。 答案:EA Fl D 3= ? 6、 一木柱受力如图所示。柱的横截面为边长mm 200的正方形,材料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其弹性模量GPa 100=E 。如不计柱的自重,试求下列各项: (1)作轴力图; (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 (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 (4)柱的总变形。 答案: () ()mm 35.1 )4(65.0,1025.0 (3)5.6MPa,5.2 2kN 260 1CB 3AC CB -=?-=?-=-=-==-l N AC CB εεσσ最大压力

7、 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斜杆AB 用两根不等边角钢44063??组成。如钢的许用应力[] 170=σ斜杆AB 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答案:MPa 74=AB σ 8、 力[]MPa 170=σ,试选择AB 答案:101002 ?∠杆AB

阶梯轴的工艺规程设计

阶梯轴的工艺规程设计 要求按照工艺规程设计步骤规范完成设计。完成图1所示阶梯轴的工艺规程设计并做出PPT,每一成员还必须完成工序卡片。 1、分析零件工作图,了解零件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列出零件各加工表面。如: 1)长82 2) 3) 4) 5)倒角1×450 图1 阶梯轴 2、列出所有加工内容 如1)加工小头端面2) 3)4) 5)6) 7)8) 9)10)铣键槽 11) 二、进行阶梯轴工艺审查 主要审查零件图上的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分析各项技术要求制订的依据,找出其中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以便在设计工艺规程时采取措施予以保证;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审查结果: 三、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 常用的机械零件的毛坯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以及粉末冶金、成型轧制件等。零件的毛坯种类大多数只规定了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这就需要工艺规程设计人员根据零件的作用、尺寸和结构形状来确定毛坯种类。 学生可根据以前所学的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并参考表1来进行选择。

表1 各类毛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选择结果: 四、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这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有: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等。 1、选择定位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理由是 。2)粗基准的选择:,理由是 。 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 1)长82:终加工方法理由 2)终加工方法理由 3)终加工方法理由 4)终加工方法理由 5)终加工方法理由 3、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 方案1 理由:

(完整版)阶梯轴的锻造

华北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阶梯轴的锻造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B081班 学号: 200802034109 姓名:周建明 指导教师:由伟 审核日期:

前言 锻造是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械、汽车行业,以及军工、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加工工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的大发展,为我国锻造业营造了良好的机会。 本次设计是根据《中级锻造工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等相关教材,并查询相关国标表格,引用相关数据。 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了自由锻。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望老师在评阅时加以指正。

目录 前言 (1) 第1章自由锻简介 (3) 1.1自由锻 (3) 1.2自由锻特点 (3) 1.3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3) 第2章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4) 2.1确定坯料的质量和尺寸 (5) 2.2制定变形工艺过程及选用工具 (8) 2.3确定设备吨位 (11) 2.4选择锻造温度范围 (12) 2.5提出锻件的技术条件和检验要求 (12) 2.6填写工艺规程卡片 (13) 第3章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 (15) 参考文献 (16) 设计小结 (17)

第1章自由锻简介 1.1自由锻 自由锻生产应根据锻件的形状和锻造工艺过程特点制定工艺规程,安排生产。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包括设计锻件图、确定坯料质量和尺寸、确定变形工艺过程和锻造比、选择锻造设备等主要内容。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自由锻造时,除上、下砧铁接触的金属部分受到约束外,金属坯料朝其它各个方向均能自由变形流动,不受外部的限制,故无法精确控制变形的发展。自由锻可以分为手工自由锻和机器自由锻。手工自由锻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效率也较低。机器锻造是自由锻造的主要方法。 1.2自由锻特点 1)应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所以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锻 件,操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自由锻可以锻出质量从1kg到t的锻件。对大型锻件,自由锻是唯 一的加工方法,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自由锻依靠操作者控制其形状和尺寸,锻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金属消耗 也较多。所以,自由锻主要用于品种多,产量不大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也可 用于模锻前的制坯工序 1.3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无论是手工自由锻、锤上自由锻以及水压机上的自由锻,其工艺过程都是由一些锻造工序所组成。所谓工序是指一个在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根据变形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如镦粗、拔长、冲孔、扩孔、芯轴拔长、切割、弯曲、扭转、错移、锻接等,其中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应用最多;辅助工序,如切肩、压痕等;精整工序,如平整、整形等三类。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资料讲解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 的轴力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一、试作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二、桁架的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若kN 300=F ,AB 杆的横截面面积2mm 6000=A ,试求AB 杆的应力。 解:设AB,BF,EF 三杆的轴力如图,则: 对桁架进行受力分析,有: ∑=0F M 84?=?F F N 6002==F F N kN 6000 106003?==A F N AB σMPa=100MPa a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三、在图示简易吊车中,BC 为钢杆,AB 为木杆。木杆AB 的横截面面积21cm 100=A ,许用应力[]MPa 71=σ;钢杆BC 的横截面面积22cm 6=A ,许用应力[]MPa 1602=σ。试求许可吊重[]F 。 解:设两杆轴力如图,对铰链B 进行受力分析,有: [][] [][][][][][]。 故许可吊重为杆: 对杆: 对4kN . 40kN 482 2 BC kN 4.403 3AB 23{30sin 30cos {22222 22 211111 11 12121221== == = ==== = ==?==σσσσσσA F A F A F A F A F A F F F F F F F F F N N N N N N N 四、图示桁架,杆1、2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 处受载荷F 作用。从实验中测得1、2两杆的纵向线应变分别为41100.4-?=ε,42100.2-?=ε。试确定载荷F 及其方位角θ的大小。已知:221m m 200==A A ,G Pa 20021==E E 。 解:设AB,AC 两杆的轴力分别为,方向如图和21N N F F : 9.103 124tg kN 2.214)312(kN 430sin )(sin kN 31230cos )(cos A kN 8AC kN 16AB 222222************== =+==-==+=======θθθεσεσF F F F F F F A E A F A E A F N N N N N N 所以有: 进行受力分析有: 对铰链杆: 对杆: 对 五、图示结构中,AB 为刚体,杆1、杆2、杆3的材料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在杆AB 的中点C 作用铅垂方向的载荷F ,试计算C 点的水平位移和铅垂位移。已知:kN 20=F ,2321mm 100====A A A A ,mm 1000=l ,GPa 200=E 。 解: F 30C A B 2N F 1 N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